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他一直始终站在孙策的角度判断利弊。
“主公,待会儿曹操献帝方面派来的代表,刘表的代表,袁绍的代表,你都需要亲自接待一下,当然,这些都是走个过场而已。不过,有件事主公你必须得抓紧决断,那就是对孙暠的处置。”周瑜对孙权说道,“江东上下,都在看着呢。要是处置不当,恐怕会开一个非常不好的头。”
要知道孙暠当时可是打算夺权的,如果不是被虞翻阻止,现在江东指不定四分五裂成了什么样。如果孙权顾于亲情或者碍于家族压力,对孙暠从轻发落,那恐怕会让原本就蠢蠢欲动的家伙,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所以,按照周瑜的想法,他自然是希望孙权能够从重发落,这种时候,要大义灭亲,不顾私情,如此,才能震慑其他人。
“另外。。。”周瑜继续说道,“在处置完孙暠之后,我们也要尽早出发,赶往上游。庐江那边,孙贲跟徐琨同力却不同心,恐怕没那么容易拿下李术。李术胆敢第一时间自立,不说庐江郡的重要性,单是为了孙家的颜面,这种反复小人也要第一时间剿灭。不然的话,我们对外可就没什么威慑了。”
孙权揉了揉眉头,
“夺回庐江,势必会让曹操紧张,何不把它作为跟曹操之间的缓冲,让曹操安心抵抗袁绍,我们先图荆州?”孙权说道。
周瑜摇了摇头,
“曹操恐怕很难会是袁绍的对手。曹操能抵抗住袁绍,那固然最好,怕就怕兵败如山倒。没有庐江作为阻碍,我们见状不对,至少还能先一步抢了献帝。届时,说不得还要跟刘表暂时联合,共同对抗袁绍。”周瑜说道,“当然,只要曹操能够跟袁绍僵持,那我们就立刻夺取荆州。做好两手准备,这跟我们优先夺回庐江,并不矛盾。”
孙权跟周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孙权对曹操特别有信心,而周瑜对曹操特别没信心。所以两人的决策,会有截然不同的偏向。周瑜不否定孙权所说的可能,但他偏向于曹操会落败,而曹操一旦落败,连锁反应,各种文臣武将必然相继倒戈向袁绍,加上曹营内部本来就不稳,曹操很可能败的非常快速,败的非常彻底,是以周瑜认为,他们必须要抢占先机,至少要提前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
“主公,孙贲、徐琨跟我,本就有些不和,我去了,局势只会更乱,谁也说服不了谁。现在唯有你亲自出面,才可能阻止他们之间的内耗。不管夺不夺庐江,这都是当务之急呀!”周瑜提醒。
第633章 一山二虎()
“我们这么快就走,江东这边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孙权不由说道。本来按照孙权的想法,这段时间他是想好好清算一番先前在吴郡这边搅风搅雨的人。
有句话周瑜说得对,孙要严惩,对此,孙权没有意见。但,在严惩孙的同时,这样一群别有用心之人也不能放过,杀鸡儆猴,有时候不是只杀一只鸡就够了的。
相比之下,孙权不是觉得孙贲、徐琨那边不重要,而是认为这里面确实该有一个优先级。内部都还没稳,在外面如何能安心?
况且,孙权也始终认为,此时夺回庐江,很可能影响曹操阵营的布局,要是最后真的阴差阳错,导致了曹操快速落败,那结果对江东恐怕更为不利吧。
“只要兵权在手,其他人翻不起什么大浪。”周瑜不在意的说道,在这方面,周瑜一直跟孙策抱着相当一致的看法。天下以武而定,兵权在握,其他任何事情都是浮云。前面之所以要严惩孙,也是因为孙是带兵夺权,孙是真有机会成功的。
“主公,我是否有什么思虑不周之处?”周瑜直接问孙权道。
“没有。”孙权摇头,周瑜的建议确实没任何问题。这种事本来就是见仁见智,不到最后,不,就算是到了最后,也不一定知道谁对谁错。
只不过,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啊。
哎。孙权本来就不想当主公,结果现在可好,才刚当上主公没两天,就遭遇了让孙权束手束脚的场面。
没办法,周瑜的情况实在是太特殊了。
以前的孙权,仗着父亲孙坚对他的迷信,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说家中大事,至少自己的事,往往都能自己做主。后来的孙权,名义上是江东二把手,但因为跟孙策相隔两地,孙策对孙权很信任,同样也不太管事,所以实际上还是孙权自己说了算。结果现在,已经正式成为江东霸主的孙权,做事反倒放不开手脚了。
当然,不是说孙权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一路走来,不管是貂蝉,还是吴景,因为跟孙权的关系很好,所以几乎都是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有太大的顾虑。
只是,貂蝉的语气是:我希望你能这么做。而吴景的语气是:我建议这么做。但现在周瑜的语气却是:你应该这么做!
一来,因为周瑜几乎算得上孙权的兄长,不说对孙权,就是对孙策,周瑜都是这样的语气,也怪不得他。而且,跟吴景同样作为孙权长辈不一样的是,吴景打心底认可孙权上位者的身份,但周瑜呢,在周瑜心里,孙权始终是一个代管者,不说对孙权没有敬畏之心,甚至在很多时候,出于主观臆断,周瑜还要帮他的兄弟孙策盯着孙权,让孙权不能随便挥霍家业,不能任性乱来。
于是,现在的情况变成了,周瑜在幕后做决策,孙权只需要在台前当个傀儡。或许这根本不是孙策的本意,也不是周瑜故意为之,但周瑜为了自家兄弟,自然而然就做成了这样。
其实按照孙权的性格,傀儡就傀儡,他不在乎,落得轻松自在,孙权还挺乐意的。孙权从来都不是那种特别喜欢权利的人,也不是受不了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但是!孙权偏偏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在这方面,孙权其实跟周瑜一样。孙权认可周瑜的能力,周瑜也认可孙权的才华,可当两人的想法南辕北辙之时,他们心里都会坚定自己才是对的。所以,孙权担心周瑜会把江东带进沟里,周瑜担心孙权会把江东带进沟里。这种看似相同的目标,反而成为了两人最大的矛盾。
所以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孙权跟周瑜交流之中,曹操方面的人来了,刘表方面的人来了,袁绍方面的人也来了。
当然,在孙家的刻意安排下,这些人都是分别前来拜祭孙策,互相没有碰面,虽然大家都对其他方的存在心知肚明,但至少不至于尴尬。而有些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这一次三方派过来的,居然都是重量级人物。
由于回来的匆忙,又在第一时间准备孙策的祭奠,所以直到刚刚不久,孙权才知道三方势力来的是谁。
有点意思。
孙权眼睛闪了闪,来了重要人物,说明不是走个过场那么简单,他们必然都跟孙权有要事相谈。而唯有重要人物,才能当场做出一些大的决定。
看来成为香饽饽了呢!那是不是一次坐地起价的好机会呢?
正这么想着,孙权突然记起身后的周瑜,顿时又头疼起来。周瑜急着让他赶去庐江,根本不会留给孙权时间瞎折腾。恐怕在周瑜眼里,孙权看重的是小利,庐江那边才是大局吧。
哎,大哥,瞧你给我留下的烂摊子。
孙权也不是不可以强势,可周瑜作为孙策没死的知情者之一,孙权要对周瑜强势的话,会不会让周瑜误以为他孙权是真的要夺权,他是要排除异己,建立属于自己的班底了?
正当孙权想东想西之时,
“主公,孙静来了。”周瑜出声提醒。
孙权脸色一正,知道今天的重头戏到了!
孙静作为孙的父亲,要说他不替孙求情,那是不可能的。而作为孙权的三叔,孙坚的弟弟,孙静一直在族地守护孙家血脉,在族人当中威望极高,孙权除非想不认这个家族了,不然他也不得不重视孙静的态度。
所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是孙权今天最操心的,也是其他人今日最关注的。特别是张昭等大臣,他们都想借此好好看看孙权这个人,好好琢磨一下孙权判决的尺度和他的受压能力。
对此,孙权毫不吝啬的使用了一次技能。很快,在退出幻境之后,孙权的脸阴沉了起来。
好个孙静!
前来拜祭孙策也罢了,带上无数孙家子弟也罢了,居然把本该受押的孙也带了过来。
孙,也有资格前来拜祭吗!
“先不要让人进来。”孙权立刻吩咐下去,不然的话,可要让孙静打了个措手不及。 富品中文
第634章 逐出家门()
“你大哥好歹是孙家家主,不让孙家子弟前来拜祭,恐怕不妥吧?”周瑜连忙低声说道,周瑜不知道孙权幻境中的情况,只以为是孙权直接不让孙静等人进来拜祭。
别看周瑜一直说要严惩孙暠,但周瑜同样清楚,孙暠之所以没能成事,除开虞翻的坚守外,更大的原因,还是孙静没有支持孙暠。
所以,不论孙暠犯了多大的错误,这一次都不可能让全家连坐,孙静一脉是绝不能被牵连受罚的,甚至因为孙静的识大体,孙权反而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褒奖一番。
“事情没那么简单。”孙权回道,他没办法解释太多,接着,起身直接往外走去,
“走吧,我们出去看看。”
不知道的,此时还以为孙权这是尊敬他的三叔,所以专门出门相迎。
不远处,张昭等人见到了,低声交流道,
“事情不简单,走,我们也跟上去看看。”
“这。。。。不太好吧?”
“离远点就行。”
于是,在孙权几人出去后,张昭等大臣也遥遥跟了上去,加上不少其他宾客,这下子,外面可是热闹了。
堂外,
孙静携同一众孙家子弟,安静的站着。虽然从外形衣着上,看起来像是一群儒生,但队伍排列整齐有序,站姿挺拔,面容坚毅。除了皮肤比较白嫩外,更像是一群没穿盔甲的士兵。
兵家不似其他家族,或许孙静的教导,让族中子弟少了几分杀伐之气,比之孙坚一脉多了不少文气,但归根结底,学的还是行军打仗,就算是纸上谈兵,那也跟普通文臣完全不同。
孙静站在队伍最前方,他本以为很快就会有人通知他们进去,却不曾想,等来的是孙权一行。
看到孙权主动出来,孙静脸色一沉,有种不好的预感。不过,孙静还是在第一时间,率领队伍,主动开口,
“拜见家主!”
其后,所有孙家子弟同时拱手鞠躬,
“拜见家主!”
“三叔,来了啊。”孙权冲孙静一笑。
孙静还没来得及答话,就见孙权已经在跟旁边示意,立刻有护卫要到队伍中拿人!
说真的,孙暠在队伍当中非常不起眼,位置不起眼,又是统一服装,如今更是躬身低头,正常人根本就没有发现孙暠。不过经历过三思幻境的孙权,早就知道孙暠站在哪里。
“你们干什么!”孙静连忙以身阻止,“孙家子弟前来拜祭已故家主,难道也不行吗!”
孙静高声喝道,那上前拿人的护卫,瞬间就被唬住了。
“孙家子弟拜祭已故家主,这当然可以。”孙权说道,随后眼睛一眯,“那不是孙家子弟呢?”
孙静浑身一震,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远处那些看热闹的围观者,此时也是被孙权的话吓了一大跳。
孙权这是想干嘛?这种事,就是他的大哥,就是他的父亲,都没有做过吧!
不用这群人猜测,孙权直接就说出了他们心中之想。
“我作为孙家现任家主宣布,孙暠,及其名下子女,自今日起,被逐出孙家,不允许再以孙家子弟自居,从此,就随母姓吧。”孙权振声道。
“你凭什么这样!”
“是啊,是不是孙家子弟,不是你说了算的!”
“这是千百年来传承的血统!”
“我跟大哥是一家人,你有种把我也逐出孙家啊!”
下面的年轻子弟,立刻群情激愤起来。哪怕是一向镇定的孙静,此刻也是对孙权怒目而视。对于古人而言,特别是对这些大家族子弟,有些时候,认祖归宗远比他们的性命还重要,就算是死了,那也要在族谱上留下名字才行!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孙权把孙暠一脉逐出家门,比直接杀了孙暠惩罚还更重!并且,孙静相信,这还只是孙权的第一步,家法过后,还有国法。既然孙暠已经不是孙家人了,那之后孙权对孙暠的处罚,绝不会顾及任何亲情!
孙静毕竟是孙静,他不像年轻人那么冲动,始终没有说出什么过激之言。深吸一口气,孙静沉声道,
“族中好像没此先例吧?”
“万事皆有头,一开始还没有族规家法呢。”孙权说道。
“家主要改家法,那自然没问题,但既然要改家法,还是需要按照规矩来。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每一任家主都肆意更改,久而久之,这规矩恐怕也没多少人遵守了。”孙静说道。
“三叔说的有理。”孙权点头,“这种事本就该按规矩来。”
其实这种事,在这个非民主时代,走规矩的话,说穿了就是走个过场,以孙权手中的权利,基本就是他的一言堂。整个江东不好说,但孙家内部的事,就是周瑜也无法干涉。不过,走规矩的话,前后就要废时间,至少今天是决定不了的。
见孙权语气松动,孙静连忙道,
“那拜祭之事。。。。。。”
不管怎么样,此时的孙暠还是孙家人吧。只要孙暠进去拜了,那这件事就有很大的缓和余地。孙静求的不多,他想要为孙暠争取的,不过是个流放而已。
“不必了。”
就在这时,藏在队伍当中的孙暠突然开口。
“不用那么麻烦还改什么家法族规。”孙暠抬头看着孙权道,“你不认我是孙家人,那我自己退出孙家就是了!”
孙静顿时回头,孙暠则用眼神对他父亲示意了一下,见状,孙静深深叹了口气,整个人顿时感觉老上了几分。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就像孙静一直替孙暠考虑,孙暠又何尝不是在替他自己的儿女考虑。孙权刚刚的意思,明显是要把他孙暠一脉,整个逐出孙家,一旦执行,孙暠的子女,他的子子孙孙,都再不将是孙家人。
所以,此时孙暠才要自己跳出来,他自己主动脱离孙家,不让孙权去改家法。家法不改,孙权自然不会再动他的子女。
“好。你有此觉悟,也不愧曾经是孙家人。”孙权当场同意下来,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孙暠的想法,孙权哪里不知道,只是互相给个台阶下,让这次的事体面的过去罢了。
“三叔。”孙权又上前,对着孙静耳语了几句。
第635章 不幸()
“此话当真?”孙静认真道,对孙权的话,孙静明显有些震动。
“我们总归是一家人,对吧?”孙权笑道。
孙静仿佛下定了决心,重重点头,
“好!我相信你!从今往后,孙家子弟全部任凭差遣!”孙静说道。
“果然,还是三叔最有远见。”孙权回道,“不过,我也丑话说在前头,我孙权向来恩怨分明,你把我当亲人,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但谁要把我当外人,那也别怪我不认他是孙家人了。家法,我还是会改的!”
孙静神色一凝,默默点了点头。
见状,孙权满意一笑,
“既如此,三叔,带着家族子弟们进去吧。”
眨眼之间,孙权脸上的神情瞬间收起,换上了一副沉痛之态,至少表面上,孙权可还是祭奠仪式的主持人,现在可不是该当众露笑脸的时候。
不远处,
一直观望着这边的张昭神色凝重,
“未来的日子,恐怕不好咯。”张昭轻声喃喃。
“何以见得?”旁边一人不解道,“我观这孙仲谋,料敌先机,运筹帷幄,处事老练,一场危机被他轻而易举就化解于无形。以他的手腕,江东各地相信很快就会恢复稳定,走上正轨。”
张昭点了点头,
“有此主公,短期来看,或许当真是江东之幸。”不过随即,张昭又摇了摇头,“但恐怕并不是你我之幸。乃至从长远看来,恐怕也不是大汉之幸。”
旁边脸色一变,连忙噤声道,
“嘘,张老,慎言。慎言。”
“哈哈,老夫胡言乱语,当不得真,当不得真。”张昭打哈哈道,很快,神色一沉,
“不过,有件事必然是真的,看孙静的反应,我们的新主公恐怕是要重用孙家子弟了。长久以往,所有权利必然都将集中在孙家手上,你我以后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低咯。”
集权必然会导致两个后果:第一,是孙权将逐渐听不到反对的声音,加上孙权本来就是特别有主见的人,未来很容易刚愎自用。第二,权利越来越大,也必会让孙家的野心越来越膨胀。
所以,张昭才说,从长远来看,恐怕并不是大汉之幸。
回到这边,孙静跟孙权达成某种协议,最终带着孙家子弟安安分分的进入灵堂拜祭,而罪人孙,自然是被留在了原地。
孙权让自己三弟孙翊,领着孙静等人进去,他自己却是没有直接回身。
孙权走到孙旁边,此时的孙已经被护卫牢牢捆绑。
“成王败寇,孙权,我只希望你能信守诺言。”孙看着孙权说道。
“诺言?我有答应过你什么吗?可不要胡乱脑补啊。”孙权当即否定道,“其实我也不想斩尽杀绝,但说实话,我真的头疼,斩草不除根,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杀了孙,孙的子女难道不会替父报仇?就算暂时没有那个能耐,仇恨的种子也埋下了吧。
“孙权!你当真要做这么绝吗!”孙瞪着眼睛挣扎道。
“我怎么做,取决于你。”孙权突然低声道。
孙瞬间恢复安静,他不是笨蛋,哪里不明白孙权的言外之意,
“你想让我做什么?”
“做一件九死一生的事。”孙权道。
孙脸色一沉,
“我可以答应你!”
自这一天以后,孙从孙家除名,在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
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