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仲谋在私底下不止一次跟我提起过你,他对你的评价极高,我可是很少有见他这么看得起一个人,所以他绝不会信不过你的能力。把计划刻意隐瞒于你,我猜他恐怕是有什么其他想法吧。”孙策推测说道,“公瑾,你把最近发生的事详细跟我讲一遍,我虽然也接触到一些消息,但实在是太过表面了。”
周瑜在心中一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一点点把孙策的注意力转移,并逐渐把他的自信心找回来。要知道,他孙策之所以闻名于世,可绝不是因为什么容貌!
“我正有此打算。伯符,只有你最了解你这个弟弟,恐怕天底下也只有你能猜的到,行事诡异的孙仲谋,到底在谋划些什么!”
两人谈话间,周瑜脸色一变,他突然听到门外有一丝细微的动静,
“什么人!”
周瑜瞬间冲到外面,把不速之客抓了进来。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只是来送饭的!”
一容貌秀丽的小姑娘被周瑜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而如她所言,她确实提了一篮食物过来。
“是我大意了,忘了时间,她平常是这个时间过来的。”孙策说道。
“我也大意了,有人接近竟然都没有发觉。”周瑜跟道,也是两人终于相见,太过激动,才忽略了其他,“也不知道她在外面呆了多久,听到了什么。”
“我什么都没有听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小姑娘急忙叫道。
可惜,这种回答只会增加她的嫌疑。当然,就算她表现的得体自然,也没有任何用处,周瑜是不会给自己留下风险的。
周瑜看着孙策,只要孙策一点头,他立刻就会杀人灭口!
“。。。。。。如果没有她,我也活不到现在,算了。”孙策沉默一阵,最终摇了摇头,他可做不出恩将仇报之事。
换作以前,周瑜肯定会规劝孙策一番。恩将仇报?或许吧,但这同样也是妇人之仁!做大事怎么能拘小节?
不过此刻,周瑜看着面前战战兢兢的小姑娘,突然心中一动。这女人,可是孙策毁容过后真正直面的外人,或许可以利用她来帮孙策打开心扉也说不定!
“不杀是可以不杀,但为了不走漏风声,此人恐怕要暂时跟我们同行了。”周瑜说道。
孙策还没说什么,小姑娘就立刻不停的摆起头来,
“不要不要!我没能回去的话,我家里人会担心的。求求你们,放了我吧,我真的什么都没有听到,我刚来就被发现了!”小姑娘祈求道。
“哈哈。”周瑜一笑,“小姑娘,你家里人现在是会担心,但以后绝对会庆幸你跟我们走的。”说着就要把人掳走。
“啊!不要!我不要!放开我!我们王家不是好惹的!”小姑娘蹬着脚挣扎。
见这招对周瑜无效,小姑娘只得把目光转向孙策,
“你说句话呀,是我救的你,你不能恩将仇报呀!”
第674章 飞上枝头()
孙策把目光看向小姑娘,小姑娘立刻一副找到救世主的表情,可惜,孙策接下来的话,让小姑娘的表情僵硬了下来。
“此处不宜久留,带着人先转移吧。”孙策说道。
“了解。”周瑜微微一笑,一个手刀,小姑娘就晕倒了过去。
“这丫头是什么来历?”周瑜感兴趣问道。
“琅邪一小家族子弟。”孙策回道。
“哈,那她的口气还真大呢。”周瑜一笑。
“好了,我们边走边说。”孙策一边起身一边往外面走去。这小姑娘没回家,时间长了,她家里肯定会派人出来寻找,此处不宜久留。
再加上周瑜刚刚说的,另有一个“孙策”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被魔门抢走,各大势力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此时,正是孙策安全回江东的最佳时机。
“继续刚才的话题,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仲谋恐怕是想夺荆州!”孙策突然正色道。
“原来如此。”周瑜点了点头,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刚刚才醒悟,“难怪仲谋要瞒着我了,他是不希望我阻止他啊。”周瑜说道,“那伯符,我们现在立刻赶去江夏吗?”
“不。”孙策却是摇头,“先回江东。”
“回江东?”周瑜不解。
“如果我猜的不错,于吉估计会来江东,错过这次机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堵到他!”孙策狠狠说道,他现在,是一门心思想报仇,当然,这不是说孙策就不理国事了,只是因为有孙权在,孙策才能优先去考虑他自己的恩怨。
“那江夏那边呢?当真任由仲谋去打荆州,我们不管不问了?”周瑜忍不住说道。
“徐州一役,你也应该多少了解仲谋了。江夏那边,要么,我们根本没必要去,要么,已经来不及了。”孙策说道。
周瑜眼睛一凝,
“你的意思是说。。。。。。”
要么,孙权发现黄祖不好打,他根本不会选择强攻。要么,孙权现在已经拿下了夏口!
怎么可能?!
攻打夏口的难度,他周瑜可是亲自验证过的!
??????
夏口,黄祖的主营帐篷,准确的说,是前主营帐篷,此时,孙权正高坐其上。
“糊涂啊。”
孙权一边感叹一边拍着额头。
“属下办事不利,让黄祖给跑了,请主公责罚!”甘宁在堂下请罪道。
“你要办了事,那不利我也认了,关键你根本就没去办事!”孙权无语道,本以为战前的那一番话语能激励到甘宁,结果呢,根本就没用,甘宁根本就没想过要去杀黄祖。
不,准确的说,甘宁是把他自己的事做完后,才跑来杀黄祖。黄花菜都凉了,跑来还有什么用?对黄祖军营颇为了解甘宁,最后来的还没他孙权快。
“主公,您也知道,我那么多兄弟,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不明不白死在自己人手上吧。”甘宁苦笑着道。
这就是甘宁,或许因为出身的原因,他更重义气。相比起升官发财,甘宁更优先考虑的还是曾经的兄弟。如此这般,最终才让黄祖成功逃脱。
“罢了,大概是黄祖命不该绝吧。”孙权摇了摇头,而且这事也怪他孙权,都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孙权又怎么能把所有希望放在甘宁身上?
结果,就当孙权已经在考虑该如何善后的时候,
“主公!好消息!好消息啊!”一人兴奋的跑了进来,“黄祖,黄祖死了!”
孙权大喜而起,
“此话当真?谁杀的?!”
“冯则。一个叫冯则的士兵。”
“冯则?哈哈,干得漂亮!我就说那小子挺机灵的,看来是个人才!”
??????
江东,吴郡,
孙策的事最近闹得人心惶惶,吴夫人作为孙策的母亲,自然更为忧虑。
不过,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孙策最终落到了魔门手中,吴夫人虽然对魔门没有好印象,担心孙策会不会受苦,但魔门的话,孙权应该是有办法能周旋的吧?
所以吴夫人一边给孙权送信去打探情况,询问魔门到底有什么条件,一方面也为孙权处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大事。
比如对徐家的安抚,在徐琨死后,吴夫人已经往徐家走动了很多回,包括被孙权从庐江送回江东的徐柔,虽然徐柔回了徐家也会过的很好,但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未免被人说闲话,吴夫人亲自收留徐柔,当成亲孙女在对待。此等手段,跟当初收留潘璋的两个妹妹很类似,但徐柔的身份地位可要比潘淑姐妹高多了。如果说潘淑姐妹是女官的话,徐柔则贵为公主。
突然飞上枝头的,除了徐柔以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步练师。步家固然是一方面,更大的因素显然还是孙策落到了魔门手上。虽然知道这样没用,但吴夫人还是抱有侥幸心理,没准那女魔头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个女儿来呢。所以对步练师,吴夫人的态度也明显在变好。
另外,最近还有很多对孙权不利的舆论。还有帮孙翊稳固在丹阳的地位,并替其在徐家选妻。。。。。。等等等等,吴夫人早就已经焦头烂额,全靠一丝信念支撑着她不去倒下!
有人欢喜有人忧。吴夫人被大事分心,自然容易忽略一些本来就不引人注目的地方。
孙家,孙权的住所。由于孙权常年不在家,这里异常冷清,但冷清不代表没人,孙权的正妻,袁家小姐袁媛,一直都住在这里。袁媛向来低调,在江东几乎很少会露面,加上吴夫人非常能干,袁媛根本没有当家,以至于很多人可能都快忘记了,江东还有这么一位女主人。
可惜,人善被人欺,这位名义上的女主人从来不去招惹别人,但麻烦却还是找上了她。
“二婶,我叫你一声二婶完全是看在二叔的面子上。二婶,你跟我说句实话,你觉得你配得上我二叔吗?”
如果吴夫人在这里,她绝对不敢相信,在她眼里,那乖乖巧巧,楚楚可怜,甚至拘谨小心,唯唯诺诺的徐柔,此时竟这般咄咄逼人,杀人诛心!
“徐柔!我待你是客,你既不喜欢我,那我这里也不欢迎你!”袁媛沉着脸道。
第675章 家族蒙羞()
“二婶多心了,我当然不会在这里久呆,夫人那边还等着跟我商讨联姻大事呢(孙翊跟徐家的联姻),徐家有哪些姑娘待嫁闺中,我肯定比外面人更清楚,这次当然要帮夫人好好挑一位最满意的儿媳妇儿。”徐柔淡淡说道。
语气或许并没有阴阳怪气,但以袁媛的情商又如何听不出来这徐柔话里的意思。徐柔明显在说,她这位孙家儿媳妇儿,并不让人满意。
“你到底想说什么?不会就是专门过来嘲讽我的吧?”袁媛冷静说道。
“我想干什么?”徐柔眉毛一挑,“我看是二婶你想干什么吧?”
说着,徐柔抬手指了指现场的布置,
“刺绣,抚琴,品茗,诵经。二婶,日子过得挺悠闲呢!自嫁入孙家以来,二婶,你到底为孙家做过什么?”
徐柔质问,
“我二叔当年被袁术算计多次,他最终还是不计前嫌,信守婚约,娶你为妻。而你呢?整日悠闲,活的仿佛个外人,有好好当一个贤内助吗?看看夫人,最近都快累倒了,你却在这里绣花!二婶,你倒真会享福呢!”
“然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二婶,你嫁过来这些年,膝下竟然无子,你不觉得羞愧吗?你自己生不出儿子,可别耽误了我二叔。”
“另外,最近外面有些什么流言蜚语,二婶你可别说你什么都不知道。当初二叔力排众议,收留了你袁家,承受了多大的压力,而现在,外面的人一个个都旧事重提,以此来诋毁二叔。二婶,此事因你而起,你总不能无动于衷吧?”
徐柔冷冷看着袁媛说道。
一开始,袁媛还被徐柔的话气得浑身发抖,不过听到最后,她彻底安静了下来,波澜不惊,气定神闲,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事,是夫人示意你来说的?”袁媛突然看着徐柔问道。
徐柔一愣,随即再次冷笑,
“二婶,夫人待你这么好,你却这般揣度她,我可真为夫人感到伤心呢。”
“好了,我知道了,你退下吧。”袁媛端起桌上的茶碗,送客。
“你!”徐柔怒目而起。
“怎么,夫人不是还等着你商谈联姻大事吗?”袁媛淡淡说道。
“二婶,你好自为之!”徐柔摔门而出。
别看两人同样是大家出身,年龄也相差不大,但四世三公袁家培养出来的优秀子弟,可远远不是一个地方豪强能比得上的。
只是简单的三言两语,袁媛就判断出来,这徐柔,或许是夹杂了某些不明不白的私情,或许也真认为她袁媛配不上孙权,但这个丫头明显被人当了枪使还不自知。
袁媛知道,吴夫人肯定不会指使徐柔来做这些事,但只是简单的几句暗示或者诉苦、抱怨,就足以驱使徐柔自己找上门来!
首先,分忧,袁媛如何敢分忧?吴夫人的强势,不仅仅因为她是位女强人,更因为她背后站着吴家!吴夫人需要人分忧,也只会找吴景等娘家人,袁媛若真天真的凑上去,只会让人觉得她有野心,是想夺权!另外,孙权掌管江东也是最近的事,孙权上面可还有个孙策呢,哪轮得到她袁媛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其次,无后,孙权没有子嗣,真的是她袁媛的原因吗?袁媛为此做了多少努力,谁知道?个中滋味,根本无法对外人言说。
所以,这前面两点,不过都是借口而已,是为了起势,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最后一点——袁家!
袁术称帝,是无法洗脱的罪证,孙权收留袁家,娶袁术女儿为妻,一直都被人说三道四。这一次之所以旧事重提,舆论闹得这么大,袁媛知道,主要还是三方面原因。
一、孙权连逆贼袁家都能收留,说明他这人不讲家国大义!这样的人,但凡正义之士都无法真心追随。虽然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借口,但不少人就是以此为由,不认可孙权的统治,坚持要等孙策回来。
二、袁家,虽然是袁术一家,但跟北方的袁绍,实际上也是一家。当初袁绍跟袁术不和,而这个恩怨,在袁术死后已经断了。如今袁绍势大,相信袁术一脉都很愿意去投靠袁绍,而以袁绍一直以来在世人面前展示的大度跟气魄,他也会很愿意接纳这些族人。所以,袁家还有通敌之嫌,这一点,就是袁媛都无法否认。袁家跟北方的袁绍私下一直都有书信来往,一旦袁绍真的跟孙家开战,恐怕真会有族人会暗中帮助袁绍。
三、袁家底蕴深厚,族中子弟各个优秀,人才颇多。本来袁家作为外来家族,在江东没有根基,很难发展,但现在,孙权偏偏弄了个选部,大肆削弱本地士族的势力。或许在孙权看来,他看中的是寒门子弟,他希望招揽真正的人才,但在很多人眼里,孙权根本是在给他他的妻家开路!
试想,选部一旦运转起来,袁家各个都是人才,岂不是各个都能上了?以前大汉的政策,是举孝廉,每个家族名额有限,好比说荀家,优秀如荀彧,都是年龄很大了才举孝廉,没办法,那么多族人排着呢。但现在,孙权做了改革,并且还是一步到位,相当于高考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如此一来,某些教育较弱的省市恐怕只能有几个零星的清华北大,甚至一个都没有了!把省市换成家族,把清华北大换成当官,这不是要绝了某些家族的后吗!
孙权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在选部这件事上,袁家帮他转移了极大一部分仇视。很多江东士族到现在都认为,如果没有袁家,如果孙权没有娶袁术的女儿,他或许根本就不会搞什么选部!
吴夫人借徐柔之口告诉袁媛,你嫁到了孙家,安逸了这么些年,你也该为孙家做点什么了。
袁媛缓缓走到刺绣之前,突然一笑,娇艳的笑容也无法掩饰眼中丝丝泪光,这是她专门为吴夫人绣的外衣,还有一点就快要完成了。除此之外,房间里还有已经绣好的,给孙权留的衣服,和,给未来儿女预备的衣物。
“爹,您说的没错,只有自己家族始终保持强大,别人才会始终尊重我们。女儿不孝,让家族蒙羞。”
wxi7
第676章 暗处之危()
不久,袁媛说服袁家上下,袁家开始举家搬离江东。
此事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要知道孙权成为江东霸主,虽然因为孙策的事,让孙权的地位还有些模棱两可,但不得不承认,孙权现在确实手握实权!而作为孙权唯一的妻子,并且还是正妻的袁媛一家,此刻正是即将如日中天,重建辉煌的大好时机,谁又能想得到,袁家居然会在这个时候主动离开!
不仅如此,袁媛还在一些场合或多或少的透露过,她因为一直没有子嗣,心里总觉得对不起孙权多年来的照顾。如果能有更优秀的大家闺秀,能为孙家开枝散叶,那她愿意让出正妻之位,主动当小。
一时间,谁都看得出来,这背后恐怕是经历了一番不为人知的风云涌动。
而随着袁家的离开,江东的局势也逐渐变得暧昧起来。之前是反对的声音很大,而现在,大家都异常安静,不去明着支持,也不直接反对,所有人好像都在等消息,等孙策的消息,同样也在等孙权的态度。此时相信只要孙权说一句:选部不搞了。整个江东立刻又会恢复成欣欣向荣的铁板一块!
不管如何,局面总算稳定了下来。吴夫人终于脱去压力,恢复轻松的状态,而仿佛是为了弥补袁媛一般,吴夫人现在对袁媛特别好,很多时候都把袁媛带在身边,甚至还把一些家事交给袁媛打理,袁媛也终于有了一些女主人的样子。只是不知为何,每次徐柔碰到袁媛,都会显得比平常更加拘谨。
孙家,一副其乐融融之态。而吴夫人也为孙翊在徐家挑选好了媳妇儿,准备替自己的三儿子操办起喜事来。孙策一心霸业,无暇女色,孙权又因为功法原因一直没有子嗣,说不得,吴夫人已经把抱孙子的愿望放在了孙翊身上。
本以为万事已定,孙权就算再没眼力,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重提选部之事,继而加剧江东的动乱。但所有人都忘记了,在江东,在孙家,还有另外一个不确定因素
孙翊!一心想干一番大事的孙翊,这次好不容易从孙权那里拿到尚方宝剑,孙翊都还没有如何表现,又怎么会因为局势的稍微改变而就此收手呢!
丹阳,
“这个孙翊!简直太过分了!”
“是啊,他难道忘了,他初到丹阳,可是我们帮他站稳脚跟的。”
“现在要拿人开刀,居然想先对自己人开刀,他真当自己是圣人吗!”
“不行,不能这样下去,不然你我家族全完了!”
“是啊,当官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蒙荫子孙!谁会为了大义灭亲?!”
私下里商谈的,正是目前孙翊麾下两员大将,妫览和戴员。妫览为督军,戴员为郡丞,都是丹阳的实权人物。
舆论风向的改变,并没有左右孙翊的抉择,孙翊还是想帮孙权稳定后方,乃至推动选部改革。以前就说过,孙翊的行事作风跟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