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箭和腰间挂着的佩刀,双手递给了这两名看门卒。
而那些箭楼上的持弓哨兵,直到见到这一幕,才松下了手中紧绷着的弓弦,并解下来箭矢。
就这样,拼死从鞑子大军的包围之中逃出生天,并策马急行了一天一夜的亲卫韩三,也怀揣着希望和期盼,和那两名守门卒一起进了此处守备森严的大营之中。
“你就是从上蔡那边敢过来的求援亲兵?”在韩三他进入大营之后,一名好似是百户官的将官迎面走了上来,并这般对着他问道。
而听到这样的问话,深知自家局面的韩三,也忙不迭的对着那将官点头道:“回这位将军的话,某便就是奉我家将军之命,从上蔡突围的求援亲卫。此便是我家将军的求援信,请将军一览。”
说完这话,韩三便又将怀中的那份信件取了出来。不过这回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那名百户官在看到他从怀中拿出求援信之后,竟然真的接了过去,并且对着信封上写的字,还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
“天哪,这个百户竟然认字!”见此一幕,前来求援的韩三,却不由的在心中这般惊讶的想到。
而韩三的这种惊讶,其实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在这个文盲比例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年代,一个认字的贼丘八实在是太稀罕了。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时候,不要说红巾军的这样的蚁贼反民了,就连朝廷的官军之中,那不认字的百户乃至千户也是大有人在的。举个例子你就知道,在三百年之后的明末,明朝总兵左良玉那其实就是一个大文盲,要不然他也不会重用一个说书人做自己的军师幕僚了。
所以在看到张世华麾下,随便一个百户都能识文断字的时候,韩三也才会忍不住的感到惊讶。
而这,其实也是和张世华有着很大关系的。因为张世华是一个穿越者,所以在手下识文断字这一方面,他可谓是相当的重视。毕竟手下将官如果不认字,那行军打仗时岂不是连上官的书信都看不懂。
因而,别的不说,在张世华的军中,所有百户以上将官那都是认得很多常用字的。
而话说回来,当那名百户官在看到那封信的确是写给自家将军大人的之后,也当即便将信件又交到了韩三的手中,并对着韩三他说道:“将军大人现如今正在大帐之中,这位兄弟也且所我来吧,我带你去见我家将军大人。”
“既如此,便有劳将军了!”听到这话之后,韩三不由的脸上一喜,并双手抱拳,这般感激的对着那百户官说道。
而那名百户官听到他这话,却也是摆了摆手说到:“分内事罢了。”说完这话,百户官陈韩郎便也转过了身,带着韩三他一同向着张世华所在的中军大营赶去。
“张世华的大帐很华丽,非常华丽。”这是前来求援的韩三看到张世华大帐的第一反应。
所以在看到张世华那无比华丽的大帐之后,韩三不由的愣了一下。而见韩三这般,陈韩郎也不由笑着对着说道:“此帐乃是将军大人从巩卜班那鞑子手中缴获来的,本来将军大人还不愿意用此帐,觉得此帐太过奢华,居住在这里会让人斗志消弭。”
“不过,赵子玉赵先生却说‘非壮丽无以重威’,又说此帐那是败军之帐,居住在此中,反而会让人‘见不贤而自省’,所以将军大人便以此帐做了自己的大帐。”
听到陈韩郎这样说,肚子中没有多少墨水的韩三虽然没能听的太懂,但他还是满脸敬佩的说道:“张将军真豪杰也!”
不过也就在他说完这样的话之后,他们二人却也被守在张世华帐前的一队亲卫士卒阻拦住了
“此乃将军大人营垒,闲人止步!”一名手握钢刀的披甲悍卒,看到向着这边走来的陈韩郎与韩三二人,便不由的伸出手来,这般对着他们高声呵斥道。
而听到这声呵斥之后,陈韩郎也不由向前走了一步,并对着那名披甲悍卒说道:“这位兄弟,我乃是徐明徐千户麾下丁子营百户官陈韩郎,今日是有要事要前来禀报将军大人的。”
然而听到陈韩郎这样的话,那守帐的披甲悍卒却是丝毫不给面子的冷哼道:“陈韩郎,你好歹也是一名百户官,难道你不知道军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是要逐级上报的吗?”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人人都像你这般,自以为有要事便要求见将军大人,那大人还要不要休息了!”
听到这样的丝毫不给面子的呵斥,陈韩郎也不由面带羞愧的低下了头。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站在陈韩郎后面的韩三却不由对着张世华的大帐高声吼道:“上蔡韩将军帐下亲卫韩三,特封韩将军之命前来求见张将军。”
“混账,将军帐前岂容你大声喧哗!”说着这话,那几名守帐悍卒便皆亮出了手中的兵刃,用冰冷的目光看向了跪在地上高声大吼的韩三。
不过韩三这一次,却丝毫没有退让和害怕,依旧是跪在地上高吼着请张世华求见。
而见此,那些个守在张世华营帐前的披甲悍卒也不禁发起怒来。所以,在看到韩三他不准备离开之后,这些人便也纷纷大步走到了韩三的身旁,准备将其拖下去再进行处罚。
不过就在那几名披甲悍卒,将那跪在地上的韩三制住,并要将他拖下去时,大帐之中却也大步走出了一名身披板甲,腰配钢刀的悍将。
“都给我住手。”那悍将在出了营帐之后,看到跪在地上的韩三,和已经准备要将韩三拖下去的那些个士卒,不由的这般高声说道。
而听到这悍将富含威严的话语,那些个守卫营帐的披甲悍卒,当即便也放开了跪在地上的韩三,并低头抱拳对着那悍将拜道:“属下等,见过李将军!”
不过大步出了营帐的李五,却并没有理会这些个守帐兵卒。而是大步走到了韩三的面前,对着跪在地上的韩三沉声说道:“跟我进来,将军大人要见你。”
说完这话,李五便也不再理会跪在地上面露喜色的韩三,而是直接转身准备离开。不过就在李五他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却突然又侧过了身子,面色严肃的看着低头站在另一旁的陈韩郎说道:“陈韩郎,念你是初犯,这次过错将军大人便暂且给你记下了。你若日后再犯了规矩,必要严惩不贷。”
“是,末将明白。末将谢将军大人。”听到李五这样呵斥,身为百户官的陈韩郎也不禁面色苍白的跪在了地上,这般对着张世华所在的营帐拜道。
而李五见此,也不由点了点头,并摆了摆手让陈韩郎他退了下去。
而在陈韩郎他退下之时,韩三也被那几名守帐士卒搜完了身。在确定韩三他身上并没有藏着兵器之后,李五便也就带着韩三他,进入了张世华所在的中军大帐之中。
在低着头、跟着李五一同步入张世华那华丽的大帐之后,低着头的韩三,在还没有看到高坐在主坐上的张世华之时,便就以一种推金山倒玉柱的姿态跪在了地上。
“下人韩三,拜见万户大人!”
“无须多礼,快快免礼吧!”见韩三这般恭谨,张世华不由嘴角含笑,这般对着跪在地上的韩三摆手说道。
而跪在地上的韩三听到张世华这话,则也是在对着张世华磕头谢恩之后,无比恭敬的从地上站了起来。
而等韩三从地上站起来之后,张世华看着他,也不由的说道:“既然韩大哥派你前来求援,也必定有书信交给你吧?”
“有的有的,这就是我家将军命小人带给张大人您的书信。”说着,韩三便将放在怀中的那份书信取了出了,并恭谨的低着头,双手将书信递给了站在他身旁的李五。
而李五他在双手接过书信之后,便也直接将那份书信交到了张世华的手中。
看着被蜡密封的严严实实的书信,和书信表面写着的“致张贤弟书”,张世华在微微一笑之后,也不由当着韩三和李五他们的面,撕开了书信。
在面无表情的一口气读完书信上面写着的内容之后,张世华也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并在之后面带微笑的对着低头站在那里的韩三说道:“这位兄弟,这数百里的道路,你马不定蹄的一路赶来也是辛苦了。”
“阿五,给这位兄弟安排一处营帐,让这位兄弟先下去好生休息休息。”
“末将遵命!”听到张世华这话,李五高声领命之后,也不由转而对着站在那里的韩三说道:“这位兄弟,请吧。”
而韩三见此,虽然心中有着满肚子话要说,但是在这个时候却也只能是点点头,跟着李五一同出了张世华的营帐。
而在目送韩三这个求援亲卫离开之后,张世华也不由转而对着站在身旁的另一名亲卫说道:“快,将军中千户以上将官和子玉他都召集过来,本将有要事要和他们商议。”
“属下遵命!”听到张世华这话,这亲卫士卒在高唱了一个肥诺之后,便也大步出了营帐,敲响了营帐前设立的将鼓,并派人策马去城中通知负责大军后勤的赵子玉去了。
……
差不多两刻钟的时间过后,军中所有千户官和赵子玉这个后勤智囊型官员,也都来到了张世华的中军大帐中。
所以,张世华此时的大帐之中,足有整整九名高层下属,他们分别是赵九、郭羽、张世辉、赵二、石十三、赵子玉、白希、徐明、陈喜山。期中出了石十三他是军法官、赵子玉他是后勤官之外,余下的那些人无不是张世华麾下的统兵之将。
而看着自己的这些个得力下属们,张世华也不由在轻咳了一声之后,将韩咬儿派人向他求援的事情,告诉了这些个下属们。
当然,在听到这样一个消息之后,这些个下属们的反应却也是各不相同。
“什么,韩咬儿向咱们求援!奶奶的奇怪了哈,这被鞑子围城的韩咬儿,他是怎么知道咱们打赢了巩卜班了?”这个时候还这样问的人,张世华不用看也知道,这话一定是自己的兄弟,张世辉说的。
第203章 入主西平()
不过听到自己兄弟这话,张世华却是瞪了他一眼说道:“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先说一说,接下来咱们要不要前往上蔡支援吧。”
听到张世华这话,帐中诸人在相视而顾之后,也不由低头沉思起来。
“启禀将军大人,末将以为此次战事我们该去支援。”也就是片刻之后,站在左边第一人的赵九,不由的最先这般开口说道。
然而听到赵九这话,张世华还没有说什么,在另一旁站着的郭羽却是摇了摇对着张世华说道:“启禀将军大人,赵将军意见看法末将并不敢苟同。末将认为此次我军按兵不动,方是良策。”
而帐中的其他人见两人这般,却也并没有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纷纷见目光转向了坐在主坐上的张世华,想看看他们的将军大人在接下来会如何裁决这件事。
不过张世华见此,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下属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面带笑意的,对着帐下的赵九和郭羽二人说道:“古有言:‘君子和而不同。’行军打仗,意见相左也是常事。”
“既然你二人意见看法不同,那么你二人便也阐述一下,为何要有此看法吧。”
听到张世华这样说,郭羽和赵九两人在相视一顾之后,却是郭羽最先站出来对着张世华抱拳道:“将军大人,您是知道的。现如今,我军在襄城的总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仅有八千人。”
“而这八千人之中,如果除去两千余被收编的新附降卒,和一千押送看管俘虏的精兵老卒,那么我军之中,仅剩的精兵老卒便也只有五千人罢了。以区区五千人马,抵抗鞑子十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此事智者不为啊将军!”
帐中众将官听到郭羽这话,近半人都不禁暗暗点头。显然,这些将官和郭羽一样,并不愿意平白冒险前往上蔡支援。
不过等到郭羽说完这话之后,赵九却依然是以一种尽量平静的表情对着张世华抱拳道:“将军大人,我赵九虽然粗鄙,但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我军就在上蔡的西方,距离上蔡重镇不过数百里罢了。”
“这点距离,对于近十万鞑子大军来讲,简直等同于其卧榻之地。想那鞑子大军,足有兵马十万。如果教他们攻破上蔡重镇,转而向西来攻我军,以我军这点兵力,又无援军盟友,如何相抗携大胜之威杀来的鞑子大军呢?”
“所以末将以为,现在派军前去支援上蔡韩将军,其实也就是在以韩将军现有的兵马来帮助我们。哪怕我们到时并不直面鞑子十万大军,仅仅是带兵驻守在鞑子大军的侧翼,我想也一定可以以此牵制住鞑子的兵力的。”
听到赵九这话,高坐在主坐的张世华也终不禁点了点头。而后便见的高坐在主坐的张世华,直接手扶佩刀站了起来,面带严肃之色的对着帐中诸将官说道:“阿九他说得对,我与韩咬儿可谓是唇齿相依。”
“要知道,舞阳城距离上蔡不过也就是二百余里的路程罢了,这点路程对于精兵骑卒来讲,不过也就是朝发夕至的路程。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必须要派出援军的。”
“上蔡西面的西平城,现如今还并没有被鞑子大军夺去,而上蔡也是天下有名的重镇坚城。只要我们率领着麾下的七千士卒驻守到西平城中,那么西平和上蔡两城便就可以成犄角之势。”
“到时,纵鞑子有十万大军。可我等据坚城而守,坚持数月时间也必不是问题的。而有了这个时间,驻守在安丰路的刘元帅,也必然可以率领着麾下大军回援。”
“到了那个时候,天寒地冻之下,师老兵疲的鞑子必然不会是我们的对手,而我们也必然可以一鼓作气击败这群鞑子。”
听到张世华这样的话,帐下诸将自然也知道此战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在张世华说完之后,他们便不由的对着张世华拜道:“将军大人明见万里,我等远不及也。我等愿为将军大人马首是瞻。”
而张世华听到这话,也不由面带笑意的点了点头。并且在点了点头之后,张世华便也拿起了韩咬儿写给他的那张求援信,对着帐下诸将官们笑道:“而且这一次韩咬儿向咱们求援可也是诚意十足的,他在信中可足足向本将许诺了五万两银子。”
“所以为了韩咬儿的这五万两银子,咱们也要帮帮同位义军的他不是?”
“哈哈,将军大人说的是。”听到张世华这般说,帐下诸将官心中也不禁一下子轻松了下来,所以他们也便不由这般笑道。
而张世华见此,在微微点了点头之后,便也对着帐中诸将官们摆了摆手安排道:“明日一早,大军便准备拔营出发。大军过舞阳而入西平,务必要在六日之内赶到西平城。”
“末将遵命!”听到张世华的命令,诸将脸色一正,皆不由高声拜道。
……
片刻时间之后,会议结束了。而陈喜山和白希这两名前元蒙将官,也是相继出了张世华的中军大帐,准备回到自己的营盘。
“哎,也不知道这一次,咱们能不能打退元蒙朝廷的十万大军!”在走远了之后,策马和白希并肩而行的陈喜山,微微抬头望天,不由的这般叹气道。
不过听到陈喜山这样的话,白希却是自信满满的说道:“陈兄弟你就放心吧。咱们将军大人别看年岁小,但是手段本领、眼光计谋却都是当世一等一的人杰。将军大人如今既然决心出兵,心中绝对便是有着把握的。”
听到白希这样的话,陈喜山也不由惊讶的扬起了眉毛。他没想到,白希竟然会这般敬佩张世华曾经的敌人。
所以在听到白希这样说之后,陈喜山便也不由附和的点了点头,并没有将心中的真实想法对着白希表露出来。
说实话,在心底,陈喜山对于红巾军的前景其实并不看好。毕竟做过元蒙朝廷官员的他,知道这个疆土无比辽阔的大帝国,所能爆发出的力量到底会有多可怕。
“万里疆域,亿兆黎民。”用这样八个字来形容现如今的大元帝国,可绝对不是什么虚言。
别的不说,至少像也先这般规模的讨贼大军,朝廷要是咬咬牙的话,再排出三五支乃至更多的讨贼军队也并不是什么难题。
没错,元蒙朝廷的官军的确算是腐朽不堪,甚至可以说是烂的一b。但是,不要忘了,元蒙朝廷毕竟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大帝国。只要这个大帝国认识到原有的官兵不堪大用之后,他们自然会在各地训练战斗力强且能打仗的新军。
而一旦这样的新军出现,陈喜山他敢保证,红巾军绝对不可能再像今天这样百战不败了。
所以,纵然张世华他们这一次能战胜也先他们。但是陈喜山对于张世华他们的前景,其实也并不看好的。
毕竟对历史略有研究的陈喜山知道,从古到今,但凡是在王朝末世最先跳出了的义军,无论他搞得多大多好,其最终的结果,却往往也只是失败罢了。
因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即使它的内部在腐朽,可它照样有着足够的力量,为自己的死亡拉下大批的陪葬者。
陈喜山他不知道现如今风头正盛的张世华会不会成为这样的陪葬者,其实就算他知道了也没用。
因为在这样一个乱世,向陈喜山这样的人,是没有自己选择自己命运的资格的。
在上了红巾军的贼船,成为了一名叛军,且因为张世华的排长练兵制度失去了指挥调度麾下兵马的资格后。上天留个他的道路便也只有一条可走了,那就是以一名红巾军将官的身份,一条路走到黑。
所以,在带着身旁的几名亲卫士卒回到营垒之后,他也立即便高吼着,无比忠诚的将张世华的命令,传达到了麾下每一名士卒的耳中。
……
六天后,在暂时还没有被也先他收复的西平城之外。一支人数在七千人上下的军队,出现在了西平城西边三十余里之外。
这支军队全军上下,无论将官还是兵卒,人人皆是头绑红巾。显然,这是一支红巾军,或者说是香军。当然按照现在官方的说法,这群人统称为红巾贼匪。
不过这一支红巾军和其他的红巾军明显不一样。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