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都知道,东边刘元帅那边还和鞑子的主力纠缠着呢,所以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咱们不可能在阳翟这个地方耽误太长时间。所以三天,三天时间内咱们一定要打下阳翟城,明白吗?”等到众人齐聚一堂之后,张世华高坐在主坐上,看着帐下一众将官,第一句话却也不由这般说道。
而听到张世华这样的话,帐下一众将官们在相视一顾之后,便也不由拍着胸脯对着张世华保证道:“将军大人放心,三日之内,我等必为将军拿下此城!”
而张世华听到这话,在微微点了点之后,便也不由选起了先锋,安排起来攻城事务。
……
第二日,阳翟城外,数以千计的黑衣军士卒也不由在阳翟外组成了黑压压的攻城阵型。
而看着这庞大无比且在兵力上远远的超出自己的黑衣军方阵,阳翟城墙上那没上过战场的千余官兵,也不由被这庞大的场面骇的胆气全无。
所以之后的攻城对于张世华他们而言无疑也是极其顺利的。在黑衣军士卒连绵不绝的攻势之下,不过两个多时辰,也就是一个上午的功夫,黑衣军的战旗,便也就飘荡在了阳翟的城墙之上。
而至此也代表着,差不多大半个汴梁路都已然落入了红巾军的手中。
不过张世华本人对此却并没有太过欢喜,后世养成的价值观使得他对于城池和土地的得失并不看重。至少与城池和土地相比,张世华绝对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钱粮和人口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所以在顺利的攻占阳翟之后,他也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亲自坐镇于此,并树立起了招兵的大旗,准备再为自己的黑衣军补充些新鲜血液。
不得不说,当他们对着阳翟城的百姓展现出那种击败官兵如同摧枯拉朽的力量之后,招兵兵丁的事情也就变得很顺利了。
毕竟和腐朽不堪暮气沉沉的官兵队伍相比,他这支士气高昂、兵甲精良且有纪律严明的军队无疑更加被那些底层百姓看好。当然丰厚军饷的吸引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为了博一个出身,或是为了在军中找一条活路,大批的穷苦山民和底层百姓也不由选择了投军,加入张世华的麾下,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搏一搏。
所以在短短的三天时间之后,张世华也不由再一次招募到了八百青壮健儿。虽然说这些人之中有不少狡猾的投机分子,但对此,张世华却已经不像一开始那般在意了。
“任你人心似铁,自有军法入炉”在那些个久经战阵的骨干老兵和严格无比的军规之下,张世华可不觉得那样几颗不起眼的老鼠屎能翻起什么样的浪花来。
所以再将八百多青壮健儿登记造册,使自己麾下的黑衣军扩张到一万五千三百二十人之后,张世华留下了一些守城部队,便也不由率部返回了许州城。
而等到他率军返回许州城的那一天,却也不由到了大元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二。
而也就是在这一天,孤军奋战、深入河北的韩兀奴罕,也终于因为独木难支的情况,被四面八方围攻的元蒙部队攻破了开州城,并战死在了开州城中。
不过对于这一切的一切,在南边的刘福通等人却依旧是毫不知情。所以在有着中原之称的汴梁路,激烈的战争依旧在继续,并且已然到了一种白热化阶段了。
第267章 迫切战局()
不过对于这一切的一切,在南边的刘福通等人却依旧是毫不知情。所以在有着中原之称的汴梁路,激烈的战争依旧在继续,并且已然到了一种白热化阶段了。
……
时间飞逝,又七日之后,也就是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九这一天,因为东线战场屡屡传来捷报,张世华也终不由离开了安全的许州城,亲率着自己麾下的一支万人军团将前线的位置向北推到了洧水的南岸。
而这也就是说,在这些天来,洧水以南紧挨着许州的三座县城,长葛、洧川和郾城都已然落入了张世华的掌控之中。而借助洧水,三座县城连成一线之后,张世华也终于在许州之北形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牢牢的防御住了自己的大后方。
而对于张世华这样的一个举动,带着麾下残兵败将,被张世华的黑衣军都打怕了的太不花自也是高度紧张。
因为当张世华控制了洧水之后,张世华的兵锋已然直指他所在的尉氏城了。
不过当他发现张世华并没有立即向他发起进攻,反而是在洧水南岸建立防线之后,惊慌的他也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不过即便是这样,每天却依旧有着七八对官兵斥候活跃在洧水的北岸,并时时注意着张世华他们的动向。
显然,不久之前的那次惨败真的是让他感到恐惧了。
而先且不说他太不花,此时单说也先这边。说实话,自打去年出京算起,这长达数月的漫长战事,真的是时时刻刻都在摧残着也先那承受力不强的敏感神经。
虽然说像他这样的人身处京城之中,依然也免不了和各种各样的阴谋诡计打交道。但在京城之中,在其兄长脱脱庇护之下的阴谋诡计和战场之上血淋淋的残酷厮杀比起来,实在还是太小儿科了。
一番风顺倒也还好,在巨大战功的诱惑之下他也先倒还可以坚持。但自从上一次惨败,并险而又险的率领着残兵败将趁夜从沙场上逃回来之后,常年养尊处优的也先,也就必不可免的对死亡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就这么说吧,在上一次他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堪的逃回项城之后,后怕之下的他便不由接连做了大半个月的噩梦。
而每一次噩梦的结局都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在自己的帐篷中,被一个看不起模样但头绑红巾的大汉用钢刀砍下了脑袋。
所以在那之后,即便是晚上睡觉,他也先的周围,也非要有一百名忠心耿耿的家将不眠不休的护卫着他才可以。
但时间到了今日,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他的这种恐惧不但没有减弱,反倒还不断加强了。
虽然说此时的他足足率领着十几万的官兵士卒,军队、人马和营地都庞大到难以形容,但这也架不住接连的失败啊。
尤其是西线太不花的四万精兵惨败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对死亡的恐惧自那时起,便也达到了顶峰了。毕竟他才不过三十岁,正是一个男人的大好年华,在这个时候也先不可不害怕死亡。
所以自太不花战败的消息传来的那天起,他帐篷周边不眠不休守护着他的侍卫也不由一天多过一天。直到今天,也就是闰三月初十的这一天,他周遭亲卫的数量也不由渐渐扩张到了五百余人。以致使现在看上去,他的中军大营每天都像是在阅兵一样。
虽然说一些个忠直的部将劝告过也先,说他这样做会不但没有发挥出一个主帅该有的表率作用,反而还会大大降低士卒们心中的勇气。
但这类话对于无比怕死的也先来说,显然没有任何的用处。
所以直到今日,也先他一边拖延着不敢和刘福通他们决战,一边却也照样是这般我行我素,不断增加这自己周遭的护卫。
不过估计令也先本人也没有想到的是,他胆小怕死,懈怠作战一直坚守不出的办法,反而开始渐渐的将刘福通等人逼上了绝路。
……
“****的也先,这王八蛋今天又挂免战牌,弟兄们在外面轮番叫骂了大半个时辰,这王八蛋胆小鬼愣是一兵一卒都没有派出来!这混账玩意!”披甲戴胄,从战场上归来的罗文素,再进了刘福通的中军大帐之后,怒气冲冲的拍着自己的大腿,却也不由对着刘福通这般道。
而向来都是面沉如水城府深沉的刘福通听到这话,不但没有出言制止罗文素,反而也是在不经意间,忧愁的皱了皱眉头。显然,对于也先这种龟壳战术,他也感到郁闷和无奈。
不过刘福通毕竟不是也先,能从一个小小的巡检富家子成为今天作用十数万反叛义军的首领,刘福通明白该如何在外人面前树立自己不倒的威信。所以在微微皱眉之后,面沉如水的他便也装出成竹在胸的样子对罗文素说道:“呵呵,文素无需在意,我早就料到了鞑子不敢与我等直面交锋。你先退下休息吧,至于破敌之事,我自有办法。”
“这……既如此,末将便也就告退了。”听到刘福通这样成竹在胸的话,罗文素压下了心中的好奇,对着刘福通一抱拳,便也不由大步退了下去。
而等其退下之后,原本成竹在胸的刘福通,脸色却也不由阴沉了下来。
“快,给我将军中军需官叫来!”坐在主坐上的刘福通轻柔这眉头,这般吩咐道。
而听到他的吩咐,帐下一员亲卫高唱了一个肥诺之后,便也不由三步并作两步的为其传讯去了。
片刻之后,刘福通军中的军需官自也按命来到了刘福通的中军大营。
“属下拜见元帅!”这军需官迈步走进中军大帐之后,一见高坐在主坐上的刘福通,便也不由这般推金山倒玉柱的拜道。
而刘福通见此,先是舒缓了一些眉头之后,便也不由摆手让这人站了起来。“军需官,我且问你,军中粮草一日两餐的话,还够大军食用几日?”
“回元帅的话,若一日两餐军中之粮只够食用七日的了。”听到刘福通的问话,这军需官心中默算了一下,便也不由这般说道。
而刘福通听到这话,微不可察的皱了一下眉头之后,便也不由用着平静的语气问道:“只够食用七天的了吗?”
“回元帅的话,七天已然是极限了。这军中老营外营加起来兵马足有十四万之多,就算让他们都一日一餐,可这人吃马嚼加起来,每天所用的粮食也当是天文数字。打了这么久的仗,后营补给也已经被掏空了。所以七天对我军来讲,已然是极限了。”听到刘福通发问,这帐下站着的军需官,也不由这般愁眉苦脸道。
而刘福通听到此话,轻轻叹了口气之后,便也不由道:“好了,我明白了。你且退下吧,且退下吧。”
“哎,属下遵命!”听到这话,那军需官抱了抱拳,便也不由退了下去。
而等其退下之后,面色阴沉的刘福通起身遥望着对面也先的大营,也终不由怒锤了一下桌案。
“必须要速战速决!”遥望着对面的敌营,面色阴沉的刘福通也不由这般怒道。
……
翌日一早,通许城外,双方数十万大军对峙之处。在刘福通的一声军令之下,老营外营加起来一共七万兵马用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也不由组成了一个呜呜洋洋,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庞大军阵。
“三军将士听令,元帅有命,今日攻杀,凡能先破先登破营,官升三级,赏银千两!另外还有,今日一战,除粮草以外,余下财帛兵器等物,若有缴获,便皆归己有,无论老营外营,皆不由上缴丝毫!”
“故,封妻荫子、建功立业就在今朝了。诸君无疑,且杀鞑啊!”开战之前,数以百计的传令兵这般高吼着,几乎在瞬时间便也刘福通的军令传播到了每一处地方。
而数万红巾义军听到刘福通这样的话,在庞大利益的诱惑之下,这些兵马便也不由伴随着隆隆的战鼓声,呜呜洋洋一窝蜂的向着对面龟缩不出的官兵营垒杀去。
而对面的官兵守军们见此,自也是在各自将官们的怒吼之下,跟他们的敌人爆发了又一轮激战。
不得不说,以张世华乃至于是太不花的眼光来看,这一场攻防战,都是一场及其差劲的战争。
在激烈的战斗爆发之后,不管是数量庞大的红巾军还是同样庞大官兵守军,都没能将他们庞大的兵力优势发挥出来。
就单看处在进攻方的红巾军士卒你就可以知道了,足足七万红巾军在进攻的时候竟然连最为基本的阵型都没组织出来。而至于战鼓和旗号的指挥,对于这群混乱的军队来讲就更加一个笑话了。
因为军队成分无比复杂的原因,这支数量庞大的红巾军甚至连统一的旗号都没有。所以令旗的指挥对他们都是完全无效的,就更加必要说比令旗更加复杂的鼓声指挥了。
所以现在七万红巾军,除了极少数的那一万多老营部队有着有序的组织之外,余下的那数万部队,只不过是在各个小团体的带动下,盲目的对着他们的敌人发动这一波波不知所谓的进攻罢了。
这样的一群军队,不要说比不过张世华那训练有素的黑衣军了。甚至太不花的三万兵马配上火炮,估计就可以将这七万红巾军打的落花流水。
不过唯一幸运的是,在也先的统帅之下,他们的敌人比他们更烂。
毕竟,就连太不花统帅的那些,号称是官兵军队中精锐中的精锐的兵马,都烂成那个样子。就更加不要说这些普通的朝廷兵马了。
所以在红巾军发动的乱七八糟的疯狂进攻之下,那些个被官僚阶层欠饷、剥削、压迫的官兵守军也不由被他们打的不敢冒头了。
所以在战争开始一个时辰之后,处在进攻方的红巾军士卒也不由渐渐的取得了上风。
不过令刘福通无比着急的是,虽然他们一方取得了一些优势,但是敌人庞大兵力的化解下,这点优势却还是难以影响大局。所以在激烈交战了两个时辰之后,进攻方和防守方反而又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
“元帅有令,后退者死,给我上!”庞大军队的中后方,刘福通帐下精锐的老营部队,不停的这般怒吼着,想要驱使那些个外营部队上前。
不过这样的驱使显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毕竟外营的那些个豪杰们也都不是傻子,见证了乱世残酷一面的他们,早已深深的知道,军队就是自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所以,任凭后面的老营再怎么怒吼,但只要不是真的那刀子顶着他们,这群人就不可能对刘福通出死力。所以在战局陷入僵局之后,依靠这群人来打攻坚战,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不说他们,再说刘福通麾下的那些个老营部队。
在近七万红巾军军队的中后方,近两万人马的老营部队,的确是刘福通帐下最精锐、最忠诚的人马。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刘福通显然不可能会舍得拿这些老营部队来啃硬骨头。
毕竟他麾下的老营部队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五万出头罢了。这些老营部队,何尝又不是他刘福通安身立命的根本呢?
所以这也就是数量庞大的红巾军尴尬的一点,虽然说这十几万兵马在名义上都归刘福通号令。但是在实际上,他们却更像是一个庞杂的联盟军,而刘福通这个名义上的元帅,其实也不过就是联盟军的盟主。
而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你显然是不能指望这群心思各异的家伙们一块联手去啃硬骨头的。
所以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群在战力上明明已经超过官兵守军的红巾军,才会迟迟迎不来胜利,甚至渐渐的开始将自己逼上死路。
而对此,刘福通自然也是知晓的,不过对此,刘福通却也是有心而无力。毕竟如果他这个做元帅的都带头做下吞并手下的事,那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就只会是四分五裂和他本人的死亡。
第268章 营啸()
所以在又激战了大半个时辰之后,依旧是毫无进展的刘福通也只得下令鸣金收兵,将麾下的兵马撤了回来。
……
“该死的,该死的混蛋!”撤兵之后,因为手下人拥兵自重不肯出力,致使战局一直僵持的原因,刘福通在回到自己的中军大营之中,也终于忍耐不住,不由这般纷纷的怒骂道。
不过这样的怒骂显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稍稍发泄了心中的怒火之后,刘福通也不由让人将杜遵道请了过来。
毕竟杜遵道和罗文素不一样,杜遵道虽说经常为刘福通出谋划策,但实际上他却并不是完全听命于刘福通的下属。比就如这老营之中,也是有着一支完全效忠于杜遵道的兵马的。
所以到了这样的紧急关头,作为大帅的刘福通也显然要和杜遵道一起商议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
两刻钟之后,刘福通的中军大帐之中,接到刘福通消息的杜遵道,在暂时的放下手中的事务之中,也终不由带着身旁一众忠心耿耿的亲卫来到了此处。
“属下杜遵道,拜见元帅。”在杜遵道三步并作两步的走进刘福通的中军大帐之后,当其见到高坐于主坐的刘福通,便也不由这般抱拳道。
而刘福通本人见此,在哈哈一笑之后,自也不由摆手道:“遵道,给你说了多少次了,都是自家兄弟,何须多礼呢。来来来,快坐,快坐。”这般说着,刘福通一摆手,便也不由让手下人为其取来了一个椅子。
而杜遵道见此,面带微笑的抱拳谢过之后,便也不由撩袍坐下。
“元帅,不知元帅找我,所谓何事?”撩袍坐下之后,面带微笑的杜遵道轻摇了一下手中折扇,看着刘福通,便也不由这般问道。
而刘福通听到这话,自也不由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面色严正的将军队现在所面临的困顿,一字一句的告诉了杜遵道。
“哎,遵道,你是知道的,军无粮必散。如若吃完了粮草,咱们接来下必然也是难以坚持啊,若到时鞑子再来攻打,咱们可真就是必败无疑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咱们可一定要好好的想一个对策啊!”这般说着,刘福通也不由用期待的眼神看向了杜遵道。
而杜遵道本人听闻此言,收起折扇,轻击手掌,却也不由沉默了下来。
“元帅,孙子兵法曾言:‘用兵,当以正合以奇胜。’所以在此之时,也唯有出奇而制胜了。”沉默了片刻之后,杜遵道折扇一摇,终也不由这般说道。
而听到他这样的话,刘福通本人微微一皱眉,自也不由问道:“如此,当如何出奇制胜呢?”
“这个……”听到这刘福通这般问,杜遵道却也不由站起了身并在营帐之中踱步思考起来。
而见其思考,刘福通却也不由沉默了下来,不敢打扰。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营帐外却突然刮起了一股大风,那风势极大,一下子便也将营帐外摆着的火把吹倒了。
“哈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被狂风打扰,看到帐外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