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末称雄-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对比南征襄荆,我现在一直比较犹豫。不知道是此时南征襄荆之地好,还是等到八月秋收,粮秣和兵力恢复之后,在南征好。子玉你足智多谋,倒不妨给我一个好的建议。”

    这般说着,张世华也不由紧紧的将目光放在了赵子玉的身上。

    而对于张世华这样的话,堂下坐着的赵子玉在沉默了片刻后,却是看着张世华说道:“兵法上说要‘乘胜追击’又说要‘穷寇莫追’。两者之间看似矛盾无比,但含义却是大不相同的。”

    “虽然说乘胜追击和穷寇莫追都是建立在己方取得胜利的前提下展开了,但同样是取胜,但他们面对的敌人却是不一样的。想一想如果敌人如同汉高祖一般,有着川蜀那样的鱼米之乡、天府之国作为后盾。”

    “即便败的再惨,但只要给上足够的时间,就能恢复元气。那对于这样的敌人,自然是要乘胜追击,让敌人没有喘息之机的。而反言之,如果敌人是一穷二白的贼寇,一次重创便难以恢复元气,那么对于这样的敌人,为了避免他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自然是要穷寇莫追的。”

    “所以,主公您认为,他答失八都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般说着,赵子玉一抬头,看着张世华也不由和其对视起来。

    “答失八都鲁他是元蒙朝廷四川行省的行省平章,元蒙朝廷从一品的大元,当代散只兀氏的家主同时还是四川行省和襄荆之地的军队最高指挥官。所以答失八都鲁他绝不是一个匪寇,也很难下决心做到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在赵子玉目光的注视之下,张世华也看着他,一字一句,如此说道。

    “那,既然主公都明白这一切,又为何还要在这个时候忧虑而拿不定主意呢。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赵子玉此时轻叹了一声,用着不解的语气,如此说道。

    而对于赵子玉这般,张世华紧盯着他,却也不由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高声说道:“我知道,我当然知道这一切。但子玉,你知道这一战我们伤亡了多少兵马吗?”

    “我告诉你,这一战即使是去下孟海马那近千人的伤亡,单单是我们的伤亡,依旧达到了两千五百四十二人。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这代表着军中五分之二的部队都不得不在此接受整编。”

    “而同样的整编,在不到两个月前,在襄城,咱们已经承受过一次了。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咱们的伤亡便达到了六千四百七十人。而这六千多人中,单是直接死亡和因为救治不力而平白牺牲掉的士卒便有三千八百八十三人。”

    “而这,甚至还不算那些个身受重伤,一辈子残疾或一辈子都要躺在床上度日的士卒!”

    “你知道吗!这他娘不是一个数字,不是一个我嘴上说‘阵亡了近四千将士’就他娘完了的一个数字。这每一个数字之后,都是他们绝望的亲人,你明白吗!”

    “三千八百八十三人…三千八百八十三人,其中千户官就有两位,副千户有五位,百户官和副百户官加起来足足有四十七人,足足有四十七人。你知道吗,当年我在太和在家乡,带着一百个巡检司的弟兄起兵。”

    “但现在,现在还他娘不到一年功夫,他们就只剩下五十二人了。你明白吗,就只剩下五十二人了,只剩下五十二人了……”这般说着,张世华的声音也不由变得哽咽,胸口的衣服也不由被一滴泪水打湿。

    “主公,您说完了。”堂下,原本坐着的赵子玉已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正双目通红的看着他,“那好,既然您说完了,那便也请您听一听臣下的不敬之言。”

    他此时自顾自的这般是说着,“现在的您……”他顿了一下,然后紧盯着张世华的眼睛,握紧了拳头,一字一顿的对着张世华说道:“可真像是一个懦夫,一个彻头彻尾的懦夫!”他高吼道。

    “主公,您知道我们现在是在做什么吗,‘主公’!”他在主公这两个字上重重的咬了一下,“现在,咱们是在起兵造反,是在造那个元蒙朝廷的反,革那些个拿咱们所有人当畜生的老爷们的命!”

    “知道吗,主公!这!绝不是!过家家!”他一字一顿,满脸的狰狞。

    不过在狰狞过后,沉默了良久的他,又不由长叹了一口气。“知道我为什么愿意投靠您吗?知道我为什么愿意把全家人的性命都托付在您的身上吗?”他握着拳,紧盯着前面那个自己默默发誓要效忠一辈子的男人。然后,一字一句的说道:“因为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因为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能终结这个该死的天下的仁慈和希望;因为您是我长这么大,见到的第一个真正把老百姓当人看的‘大人物’!”

    “我知道您仁慈,您不忍心看到手下的将士就这般在他们最年轻的时候平白死去。可您要知道,您要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天下!怎样的时代!看看,看看这个该死的天下,该死的朝廷吧。”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肮脏和腐朽;到处都是沮丧和绝望!除了极个别老爷和大人之外,其他所有人都要像狗一样活着,像狗一样为了那一点点无人问津的残羹冷炙相互撕咬;像狗一样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学会在那些个大人和老爷们的面前摇尾乞求。乞求他么能发发善心,能赏我们一根他们已经不要的骨头!”他怒吼着,脸色越发狰狞。

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 
“所以,我们才要造反,才要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这个该死的朝廷。谡飧龉程中,牺牲和死亡却都是必不可免的4庸诺浇瘢每一个新王朝的建3都是建16诰赏醭那腐朽的尸体上,建16谖奘人的鲜血和牺牲上的。?

    “我们跟您,效忠您,是因为此时的您,就如同那黑暗中的一抹萤火灯光。虽然渺小,却给了我们这些在黑暗中生活的人,以无尽的希望。我知道您仁慈,不想让无辜的人在这大争之世中白白丧命。”

    “但您可还记得您的理想了志向,您说你想要带领我们所有人推翻元蒙朝廷,还天下百姓以安乐富足;您更说过您想要重振我华夏威名,让普天之下的所有文明之族皆以华夏家为尊了,皆行华夏之礼。”

    “您的志向是这般远大,远大到我曾敢想象。但,您要知道,想要实现您的理想和志向,就必须要付出代价,也必须要做出牺牲。小小的仁义和怜悯在这乱世之中迎来的只会是灾祸和灭亡。您只有狠下心来,不计牺牲不计代价的带我们所有人将您的理想付诸于现实,只有到了那时,您的仁义和怜悯才真正可以惠及天下,让天下所有的汉家男儿和他们的子孙后人,可以堂堂正正的活的像个人,而不是狗。”

    “所以,主公,请您狠下心来,早做决断吧!”说着,赵子玉也不由跪伏到了地上。

    而看着跪伏在地的赵子玉和方才他那边激昂的话语,张世华也不由闭上了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传我军令……”沉默了良久,张世华终不由开口了“调集兵马粮秣于邓州,半月之后,大军南下,征讨襄荆。”

    “臣下遵命!”跪伏在地的赵子玉,自也不由高声拜道。

    而在这般领命后,跪伏在地的赵子玉缓缓的从地上站了起来,微微带头用深沉的目光看了张世华一眼后,便也不由弯腰到地,对张世华深深的做了一揖。

    然后便就见他弯着腰低着头,向后退了几步,便转过身去,准备离开。

    不过就在这时,他身后的那个男人却又突然叫住了他。

    “子玉,谢谢你。”那男人轻声说道。而听到这话,赵子玉鼻子一酸,也不由转身来,用湿润的目光看着那人,再度弯腰做了一揖。

    ……

    半月之后,时间已然到了至正十二年的四月底。

    在此时,天下的局势也不由变得越发复杂混乱。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失利,让天下人清楚的看到了元蒙朝廷的无能和腐朽。所以在这复杂混乱的天下乱局中,也不由涌出了无数的想要浑水摸鱼的草莽英豪。

    而就在这个时候,在张世华的主导之下,一场受世人瞩目,并足以改变天下局势的战争,也终于在南方的襄荆之地爆发了。

    ……

    至正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在这一天,一直无比庞大的军队集结在了小小的新野城南。

    此时,这支军队的总兵马足足有着两万余人。其中有孟海马麾下的三千兵马,唐州归降的张椿统帅着的两千兵马,平顶山和舞钢强壮的俘虏矿工们组成的三千敢死营,整编俘虏后交扎那统帅着的两千由元蒙人和色目人组建的投明军,以及除了北境六千飞虎军之外的所有张世华旗下黑衣军将士。

    今日,在河…南红巾枢密张世华的号令之下,这些抱着不同目的,乃至不同种族的健儿全部集结在了这里。而接下来,他们也就要在那个男人的号令之下,向南进军征讨襄荆,以报不久前答失八都鲁率部北犯之仇。

    ……

    “将士们,勇士们!”阵前,张世华乘骑在一匹高大的骏马上这般高吼着,“为了报当日的血仇,为了改变让你们不瞒的现状,乃至为了让你们可以从我的手中从敌人的手中得到让你们满意的赏赐和战利品!”

    他一双锐利的眼睛扫视着所有人,然后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怒声高吼道:“那就听我军令,跟着我一同南下!我向你们保证,此战,你们将赢得荣耀!将赢得财富!将彻底洗刷往日的罪孽成为一个自由之人!也将赢得我曾许诺给你们的一切!”

    “所以,将士们,勇士们!你们还等什么,拿出你们的勇气吧。这腐朽的王朝已然不堪一击,而我们必当实现改天换地的伟业,必当赢得最伟大的胜利。为了家国天下,万胜!威武!”

    “万胜!威武!”

    “万胜!威武!”

    “万胜!威武!”

    一时间,千万人被感染而齐声怒吼,怒吼声如雷,惊心动魄,震撼无比。

    而见此,张世华咧嘴微微一笑,也不由调转马头,剑指南方,怒声高吼道:“全军听令,启程进军!”

    “枢密有令,全军启程!”

    “枢密有令,全军启程!”一名名身背令旗的传令兵在响彻云霄的战鼓声中这般高吼着。而在这般高吼声下,这数以千百计的黑衣军士卒,也不由以一种遮天蔽日的姿态向着南方压去。

    ……

    因为伏牛山和秦岭的原因,所以在南阳府的南部和襄荆之地,河流极多,水网密布。

    所以在这些地方,水路其实是远比陆路要更加便利的。就比如新野城这边,新野城其实就可以走白河和唐河的水路,然后进入两河交汇的唐白河由东北方一路南下,开进襄阳城的。

    不过张世华起兵的时间不长,底子毕竟是薄弱了些。所以张世华他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舟船可以编制水师运送兵员,故而这些河流对张世华和黑衣军来讲,除了走水路可以方便运输些粮秣之外,并没能给他带来其他的便利。

    但和张世华他们相比,答失八都鲁一方却是恰恰相反。占据了襄荆之地的答失八都鲁一方有着极强的水师力量,他们的舟船和战船的数量,比张世华他们是要多出数倍的。

    所以南征襄荆之地,对于张世华来讲,其实是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的。但恰恰也正因为如此,赵子玉也才会如此急迫的劝张世华尽快南征,以期可以把他们乘胜追击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毕竟对于占据了襄荆之地的答失八都鲁来讲,以这样丰厚的鱼米之乡来恢复元气,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所以当知道张世华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便尽起兵马南来攻打他的时候,在襄阳城坐镇的答失八都鲁也不由陷入了恐惧之中。

    ……

    “先生,先生您可算来了。先生您看,据探子由北边传来的最新消息上讲,张世华那贼酋已然尽起麾下兵马,带着足足两万余人马南来攻我。先生,两万人马啊,这些天来我军一心恢复整编,也不过刚刚让那两万义军新兵有了一个正式的官兵身份。”

    “现在但论兵力而言,我们与那黑衣贼相比,真的是一点优势都不占啊。在这样的情绪之下,我们又该如何抵挡黑衣贼的乘胜一击呢?”襄阳城,答失八都鲁落脚的将军府中,一脸担忧恐慌的答失八都鲁也不由在自己的书房,如此对宋延杰问道。

    “元帅勿忧,容我三思。”猛的听到黑衣军提兵南下的消息,即便早有心理准备的宋延杰,也不由稍稍慌了神。所以这般安慰了答失八都鲁,让答失八都鲁安静下来之后,宋延杰手摇折扇,也不由沉思起来。

    “元帅,这黑衣贼乘胜而来,士气高昂,定然是不可以与他们正面交锋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想要取胜,咱们必须要暂避锋芒,然后在以己之长击彼之短,唯有这样,咱们方才有取胜的可能。”

    “暂避锋芒,以己之长击彼之短。还请先生明言教我。”这些日子来,在发生了这样一连串的事务之后,答失八都鲁也不由对宋延杰变得言听计从起来。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被张世华他们打的自信心有些不足的答失八都鲁,也不由在遇到问题后,下意识的便向宋延杰请教。

    不过对此,宋延杰到并没有什么骄矜,他依旧是双手抱拳对着答失八都鲁恭谨的揖了一礼,然后便一字一句的对着答失八都鲁解释道:“元帅,这暂避锋芒,就是莫要和黑衣贼在陆上开战,也不要妄图阻止他们南下。”

    “毕竟黑衣贼的兵马及其精锐,而由新野到咱们襄阳城的道路又是一马平川没有险要的地形可以依靠。所以单单依靠唐百河来抵抗黑衣军南下,阻止他们来到襄阳城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样做只是徒增伤亡罢了。”

    “所以想要打赢这一仗,咱们就必须要以守带攻,将所有的水师兵马都调集到襄阳一带,把咱们的兵马握成一个死死的拳头。然后咱们在借助汉水的地利,以此为防线,截断所有的渡口,征集北岸所有的舟船,坚壁清野,和他们打一场持久战。”

    “坚壁清野,打持久战。”听到宋延杰这样的话,答失八都鲁挠了挠下巴,也不由沉思起来。

    “来人,快给我把地图取来。”沉思了片刻,答失八都鲁也不由这般高声吩咐道。

    “遵命!”听到他这声吩咐,书房中的一名亲卫高唱了一个肥诺后,便也不由在第一时间将地图呈给了答失八都鲁。

    “先生,快过来。你看,这条拐了一个大弯的把襄阳城东、北、南三面都包围住的河流就是汉水。而在汉水东北方的这个弯道处,由东北方汇入汉水的河流就是唐白河。”

    “所以先生您说的以守带攻,应该就是在这三十余里的河道上,在这周围仅有的一个渡口上以水军布防吧。”

    “元帅英明。您知道的,这汉水足有几百步宽,在这个时节黑衣贼想要泅水渡河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知道咱们只需要将水军重点布防在这个渡口上,那么黑衣贼除非背上生出一对翅膀,否则就根本不可能过来的。”

    “是啊,这样一来,除非黑衣贼的水师可以正面击败咱们的水师,否则他们就只能跟咱们打持久战。可,他们有水师吗?”这般说着,两人相视一顾,也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是的,在他们想来只要将战斗打成持久战,那么这场战斗,他们就已经等于赢了。

    毕竟谁都知道,像黑衣军这样的义军根本就无法和官兵打持久战,因为这些人的底子实在是太薄弱了。黑衣军这一次南下的兵马足有两万人,但同样兵马越多,他们粮食的消耗自然也就越大。

    不过令他们不知道的是,就他们这般商议的时候,在张世华那边,在行军的路上,张世华同样也在路上和赵子玉他们商议着破敌的问题。

    “子玉,你说这一次,咱们要如何攻破襄阳城呢?”

    “主公,这一次想要攻破襄阳城估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如果料想不错的话,这一次答失八都鲁他们肯定是不会和咱们正面交锋了,他一定会用以守带攻的办法,坚壁清野,将自己所有的兵马集结在襄阳城,然后在借助汉水带来的地利和咱们打。”

    “毕竟只要将这一场仗打成持久战,那么咱们胜利的希望就及其渺茫了。要知道,咱们的军粮可只够咱们用一个多月的。”

    “是啊,咱们兵粮不足,所以咱们必须要速战速决。但,就怕鞑子一直躲着咱们,丝毫不给咱们决战的机会啊!”张世华轻叹了一声,不由如此说道。

    而听到张世华这话,赵子玉默默的点了点头,便也不由说道:“是啊,咱们必须要找到鞑子必救的地方,把此战的主动权抓到自己的手中,决不能在这一战中让鞑子牵着鼻子走,要不然咱们就真的要无功而返了。”

    “攻打鞑子必救的地方,可哪里又是鞑子必救的地方呢?”

    “这个……臣下也不知,不过既然现在这个时候咱们已经出兵了,那咱们也就必须要一步步走下去了,或许走着走着就不一样了。毕竟这个时候,已经是咱们最有利的时候了。”摇了摇头,赵子玉却也不由这般说了一句。

    而听到他这话,张世华默默地点了点头,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第三百章 水军的差距() 
足足花了三天时间,从新野城沿河南下的张世华他们,也终于在第三天的傍晚,沿着宽阔的唐白河来到了更加宽广的汉水的北岸,对上了早已等待他们已久的敌人。

    汉水又称汉江,江淮之地最主要的一条河流,同样也是长江流域最大的一条支流。

    所以当沿着唐白河南下而来,亲眼看到河面足有着数百步宽广的汉水之后,上辈子一直在北方生活,两辈子加起来除了北方和的黄河之外,也没有见过什么宽广河流的张世华,也不由被眼前这条雄伟的大河震惊到了。

    “自然之力,何其浩瀚,单单这汉水便让人望之生畏,也就怪不得长江自古以来会被人称为天险了。”一处高地上,张世华乘骑这一匹乌黑的骏马,看着眼前奔流不止的汉水,也不由如此感慨道。

    然而听到张世华这声感慨,赵子玉微微摇头,却是说道:“古往今来,但凡依靠天险而建立国家的人,从来都还没有能实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