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金买马骨。虽然张世华这样做的确也有这个意思不假。
不过邹普胜却还是不知道,张世华这一次千金所买的可远不是一具马骨这么简单。
傅友德可不是一具无用的马骨,而是一匹真正的千里宝马。
所以说起来,在傅友德这件事情上。不管是虚的还是实的,利益还是名声,都是大大的赚了。
因而在这个时候,张世华脸上的笑容方才会这般灿烂。
……
又两日之后,邹普胜、刘十六等各方使者也在江陵城待了数天之后,也终于相继离去了。
毕竟他们还要赶回去让自家主公赶紧筹备钱粮,好从张世华的手中将商谈下来的板甲买到手呢。
当然,在这个时候,傅友德也正式的成为了张世华的下属。并且被张世华亲自任命为了铁甲军的百人队正。
官职和他在刘十六帐下时,倒是没有任何的变化。
毕竟他没有建立什么像样的功勋,张世华也不可能因为他日后将会很厉害,就过分的拔擢他。
但对此,傅友德也是没有任何的不满。虽然都仅仅只是一个百夫长,但张世华显然要比刘十六更加器重他。
因而在成为楚军中的一名队正后,他便也就努力的磨练自己,好证明自己的价值,也向世人宣告自己的主公并没有看错人。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铁甲军很快便也就接纳了这个做事努力且无疑高强的队正。。
a
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
时光一日一日,可谓飞逝。眨眼间,便也就不由再度到年底了。
而在这一年,也可以说是张世华在正式称王后所迎来的第一个年头。
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诺大的江陵城中可谓是处处张灯结彩。为了将这一个新年过的热闹一些,张世华甚至还自费,从王府的内帑中拿钱,在江陵城的各个街道之中挂了很多的大红灯笼。
反正在买起板甲,搞起了这样的“军火”生意以后,张世华的手中富裕的很,一点也不差这点钱。
再说,老爷子张烈武这两天身体也是一直都不好,也想要热闹热闹。因而张世华养的那帮子言官之中,也没有那个脑子秀逗的,会在这个时候说一些不要劳民伤财这样的不长脑子的话。
毕竟在这个时候,他们也想要好好的过个年,休息休息。
不过在这个关头,大楚的官员倒也并非都没事了。这一点,就拿大楚的大司农李重三和大匠师沈石来说吧。都已经到腊月二十七这样的年根底下了。这两位大人还在奉张世华的命令选址。
是的,就是选址。不过这一次张世华要建造的可就不是什么制造兵器的工坊了。而是奉张世华的命令,准备在江陵城西,建立一座武院。
好吧。其实说白了,这座所谓的“武院”,就是类似于后世的军校。就比如民国时期,那座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
而之所以要这样做,一是为了提升楚军之中那些个中基层将领的水平,二也就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基层将领了。
毕竟在这个年头,如果没有系统的教导,单单依靠个人的摸索,其实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将领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华夏古代,绝大多数的名将都是将门子弟出身的原因。
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楚军之中那些个中基层将领们的指挥领导水平,并培养合格的基层将领,那么为他们办一个培训辅导和加强思想教育的学院,无疑很有必要。
因而当张世华的手中钱粮不缺之后,张世华将这个方案一提出,便也就立即得到了部下们的拥护和赞同。
这之中,尤其是大楚的武将们,更是极为拥护张世华这个方案。
因为他们觉得,如果大楚的武将也都有了学校,那么文官那边也就再不能拿不晓文墨、没有文化等为借口鄙夷他们了。
因而这一次,但凡是八大军团的中基层将领们,都是会进入武院深造的。
当然,这样的深造乃是分批进行的,不可能同时开展。
毕竟要是同时开展中基层将领们的培训,那么没了这些个中基层指挥官,军队还不得乱了套。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中,大楚的武院将会分三次培训楚军中的中基层武将,也就是队正、营长和旅将们。
其中一次培训为期两个月。至于名额,则是队正的名额四百人、营长的名额八十人、旅将的名额四十人。
正好占据大楚八大军团中基层将官总名额的三分之一。
而至于李重三和沈石此时的选址,则是因为武院毕竟不同于读书人的国子监等学院。盖上几间屋子,找上几个有文化的老师,在拿上几本书就可以教学。
即便武院也比较侧重理论,但毕竟乃是培养武将的地方。
那这么一来,武院之中,战马、兵刃、弓弩、校场、演武场肯定都是不能缺少的。
因而为了避免这群家伙扰民,同样也出于保密性考虑。那么大楚武院的选址,自然也必选要在城外不可。
而且又因为张世华比较着急,要求明年开春,大楚武院必须要建立起来。所以也方才会发生在这样的大年根底下,李重三和沈石这两个人依旧亲自在城外选址的事情。
不过他们两个人现在毕竟也都是领导了。因而做这些事也并不需要亲力亲为。
即便是选址,其实大都也是下面人的工作。他们两个不过也就是在外面盯一下罢了,也没有干什么劳心劳力的事情。
但在年前,李重三和沈石还是在江陵城外选出了一块合适的地方。
然后,再将武院的地址确定下来并立马上报给张世华知晓之后。等到正月初八,大批的工人和建筑材料便也就不由运输到城外。然后热火朝天的建筑工作,便也就这么开始了。
而与此同时,在楚王宫中,好不容易闲下来几天的张世华,在这个时候却又不由因余俊达整合送上的一份情报,弄得没了继续陪伴家人闲暇游戏的心情。
“右丞相定住三次辞官,皆不允。看来,元廷还真的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帮他们稳定乱局了。”书房中,看着被余俊达方才最前面的内容,张世华也不禁这般冷笑了一声。
“还有那哈麻,也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蠢物。连右丞相的位子还没有做上呢,就因争权夺利而对自己人下手。下手就下手吧,干净利落倒也算是那么回事。这蠢物倒好,搞得这般大张旗鼓,连我手下的探子都知道了。
看来离死期也不远了。”张世华在看着奏报上那有关哈麻的内容,又不禁这般冷笑了一声。
不得不说,这哈麻的脑回路也真的是奇特的可以。
这家伙,完全就是靠阴进西蕃僧以运气术向顺帝献媚而被元帝信重,并得以顺利的和皇太子联手扳倒了脱脱。
可等这家伙当上左丞相之后,反倒开始维护起自己那已经臭的捡不起来的名誉。
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将那名会大喜乐之术的西蕃僧重重的打了一百零七棍不说,还将其流放到了甘州,装做成一副自己什么都没有做过的模样。简直能笑死人。
更加可笑的是,因为他的妹夫秃鲁帖木儿也经常向元帝进献美人和那些个乱七八糟的秘法,对哈麻以前的所作所为知根知底。
这个脑回路无比奇特的家伙,竟然就要想将他的妹夫秃鲁帖木儿除去,然后以此维护自己这个相爷的名誉。便就不由对着他老爸说:“我兄弟二人,一荐而为丞相,一为大夫,皆祖宗德泽。但妹婿秃鲁帖木儿在上前近行,慢亵无礼,为天下士大夫所讥笑,我兄弟何面目见人?盍除之以为我利。”
结果这样的话,还正好被回娘家的妹妹听了一个一清二楚。
然后呵呵,他妹夫秃鲁帖木儿就先下手为强了。
现如今,哈麻当年的丑事已经全部都被人抖落出来了。以至于这位左丞相现在在士林之间的风评,简直可以说顶着风都能丑十里。
所以张世华方才也会说出那样的话来。
而之后,倒也果如张世华所说的一般。在一个月之后,他的妹夫秃鲁帖木儿以退为进,主动向元帝请辞。结果元帝害怕秃鲁帖木儿离开后,自己就再也无法尽情享乐,便就驳回了秃鲁帖木儿的请辞。
然后,根本就没法扳倒他妹夫的哈麻,便就被皇太子一党和秃鲁帖木儿联手对付。
在哈麻上朝入台城的时候,假传元帝诏命,将其兄弟二人放逐惠州,并在中途仗杀。
可以说是一报还一报了。
不过也因此,被手下的臣子两次假传诏书,诛杀丞相的元帝,从此之后也再没有了一点治国理政的心思。每日都只顾在宫中享乐,再也不管其他。以至于后来几年,他的儿子大元皇太子甚至要和他的皇后奇氏,一起密谋想让他退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先且不提。
不过单单看着余俊达送上的这些情报,也就无疑证明,在脱脱这样一个铁腕丞相死后,元廷已然变得越发的混乱了。
想来用不了多久,他们内部估计就会因为争权夺利而大动兵戈。
所以在分析出这样一个结果之后,张世华也不禁是开心不已。
但即便是这样,此时的张世华却也并没有生出元廷已然不堪一击的想法来。而是手指敲打着身前的桌案,自顾自的念叨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元廷还有些家底,在这个时候可不能做那出头之鸟。
静观其表,浑水摸鱼,多积粮草军械,方才是王道啊!”
“大王,诸位大人现在正在殿前候着,等着大王驾临呢。”王府后宅,王后娘娘的宫中,已经在半年前就被张世华正式提拔为王府总管的廖承恩,此时也不由低着头候在里屋门外,这般轻声到了一句。
“恩,我知道了。”听到这话,里屋中张世华这般道了一句。然后我们的这位大王,便就不由转而看向了床上躺着的妻子,伸手温柔的抚摸了一下妻子的脸蛋。
“薇儿,你怀了身子,还找了凉。这两天就好好的休息休息,宫中的那些个杂事,就交给廖承恩他们去做就好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安心养病、养胎。”
“相公,我现在还不过就三个月的身孕而已,我的身子也没有这么娇贵,没事的。诸位大人竟然都在殿前候着,相公也别让大人们等太久了。”郭薇儿握着自家相公的手,虽然心中很想自己的相公像前两天那样陪伴宠爱自己。
但为了不让自己的男人分心,做好真正的贤内助好王后,郭薇儿还是不禁这般言道。
而果然,张世华听到这话,则便也不由点了点头。在对着负责伺候王后的那名侍女大丫头紫竹好生嘱咐了一番之后,便也就带着廖承恩走出了这座寝宫,迈步向着王宫正殿行去。
“大王,现在咱们江陵城的大小官员现在正在刚刚建好的武院那边候着呢。您看,咱们现在可以出发了吗?”等张世华迈步来到王宫正殿,早早就在正殿等候着的吕思诚赵子玉等人对着张世华行了跪拜大礼之后,作为大楚文官之首的吕思诚便也不由这般问道。
“好吧,咱们现在就出发。”听到吕思诚这样的话,知道时辰已经差不多的张世华在这个时候自然也没有在浪费时间。
这般到了一声,便不由吩咐廖承恩准备车马。故而在短短的一刻钟之后,乘坐着八匹黄色战马拉乘的王车的张世华,便也就在一众文武官员和数百名铁甲军兵丁的护卫之下,浩浩荡荡的向着江陵城西的武院赶去。
现如今,时间已然到了至正十六年二月初十了。时节上,也正是草长莺飞浓浓春意的大好时光。
所以这一次,当大楚武院即将要在今天正式开院的消息传出后。不但大楚江陵城的一众文武官员齐齐聚集在了这开天辟地第一座的武院哪里,就连城中很多的好事百姓,也都纷纷想要目睹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因而当张世华乘坐这王车出城之后,一路上也是不禁遇到了很多这样的好事百姓。
“虎子,快,那是咱楚王爷的车架,快跪下。”带着儿子,准备去观看大楚武院开院仪式的好事百姓之一老杨。正走在路旁时,一回头看到张世华乘坐的那高大王车,在一众文武官员和数百铁甲军将士的护卫下缓缓驶来。
便就忙不由拉着自己的儿子避在了道旁,并带着儿子,极为顺从恭谨的跪在地上。
“轰隆隆隆隆哗!哗!哗!”先是一阵马车过路的响声,随后又是一阵甲叶碰撞的声音。而后,等这样的声音渐渐的远去之后,老杨方才不由小心的抬起了头,然后拉着儿子从地上站了起来。
“天啊,那些个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前面的将军们可真威风!”不过十岁大的虎子被自己的父亲从地上拉起来,回想着方才那一个个走在王车前开道的高大骑士。这个常常混进茶楼中去听人说书的小家伙,也不禁满是羡慕的这般道了一句。
不过听到自家儿子这话,也是经常听人说书的老杨,却是不由拍了一下儿子的脑袋教育道:“切,你这傻小子。前面骑大马穿铠甲开道的,那不过就是一个大头兵,那是什么将军。
跟在王车后面,那些个穿着官服的人,才是真正的将军,他们才是真威风呢!”
“是吗,那要是我有一天也能成为一个将军就好了!那该有多威风啊!到那时候,老爹你也就不会再敢打我了吧!”小家伙当着自己父亲的面,却是不由满是憧憬的这般道了一句。
而听到自家儿子这样的话,他父亲老杨的反应
“嘿,你个臭小子,没出息的东西。合着当将军就是为了不挨揍,看我不抽你”随后,这父子俩也不禁是一阵的鸡飞狗跳。
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
大楚武院的院门之前,作为第一批武院生。
大楚队正傅友德在这个时候也不禁像周遭那些个从各个军团选拔出来的众多队正一样,昂首挺胸的站在武院一旁,等待着张世华这位大楚之王的驾临。
不过或许是因为傅友德乃是张世华“千金易将”这一事件的主角。所以在这个时候,军团中的长官们也不禁将他安排到了队正方阵的最前排,同样也是最显眼的一个位置。
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傅友德也是一下子便就看到了那由八匹黄色战马拉乘,在一众文武官员及数百名兵丁的簇拥下,缓缓驶来的高大王车。因此,站在队列之中的傅友德不禁下意识的将自己的胸膛挺的更高,站的更加笔直。
“大王驾到!!!”随着王车缓缓驶来,一阵尖锐响亮的传呼声便也不由传入了傅友德等人的耳中。
“臣等恭迎大王!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不用人带头打样,只是在听到这样一声传呼之后,在武院旁站着的这四百名队正、八十名营长、四十名旅将便也就不由齐齐跪地,高呼朝拜。
“众卿平身!!!”跪在地上片刻,又是一阵尖锐响亮的传呼声传来。
“谢大王!”跪在地上的傅友德随着周遭一众队正、营长、旅将齐声谢恩。然后便也就不由齐刷刷的从地上站起,下意识的看向了王车的方位。
此时大王的衣着和初见时还不一样。
当日,演武场上初见时,大王尚且还是一身便装。但在今日,吾王却依然是头戴冠冕,身着王服,腰佩宝剑,虎步龙行,威仪不凡。
所以在见到张世华这样的装扮之后,人群中的傅友德眼神也不禁更显狂热。
这种狂热,尤其是等到张世华转头看向他这个位置,仿佛对着他含笑点头时,变得越发的高涨。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走下王车,在群臣众将的注视之下,迈步走上高台,手握佩剑的张世华环顾四野,也不禁高声演讲起来。
是的,就是演讲。每当发生重要的时间,张世华都喜欢演讲。向部下们宣告自己的理念,提升他们的忠诚。这一次,自然也没有例外。
不过张世华虽然经常做演讲,但在场的众人之中,却有着不少的中基层将官,都是第一次听到张世华的演讲。
因而当他们看到他们的王站在高台上,高声向他们宣告自己的理念,强调武院的重要性和忠勇的武士对国家的重要性时,他们都不禁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那种感觉,仿佛灵魂都燃烧了起来,并可以为之不顾一切。
“我大楚的将士们,且牢记你们身上所肩负的伟大责任。未来的大业将在你们的手中得以实现。且记,赳赳武夫,国之干城!”
“赳赳武夫,国之干城!”
“赳赳武夫,国之干城!赳赳武夫,国之干城!!赳赳武夫,国之干城!!!”
人群之中,满脸潮红的傅友德振臂高吼。说实话,自从投军一来,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告诉他,武士的伟大,武士的荣耀,武士的责任。
因而在这个时候,他不禁有一种浓浓的自豪感从肺腑中产生。
在这个时候,他甚至感觉自己的生命都因此而升华了,自己前方的道路也变得更加明朗了。
所以在振臂高呼着“赳赳武夫,国之干城”这八个字之后。再看着高台上站立的王,他不知怎么的,忽的热血上头,不禁再度振臂高呼道:“吾王万岁!吾王万岁!!吾王万岁!!!”
“吾王万岁!”人群中忽的响起这话。霎时间,刚刚安静下来的人群便也不禁再度变得沸腾起来,“吾王万岁!!吾王万岁!!!”周遭一名名即将进入武院深造的这般高呼了。
呼声之响,简直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掀翻一般。
……
和自宋朝开始,天底下所有的进士就都是天子的门生一样,张世华也是担任了武院院长这一职务。
当然,这也不过就是一个挂职,就相当于北宋时,太子都还担任这开封府尹的官职一样。武院真正的事务,张世华这个名义上的院长自然是不会管的,全都是下面的人进行处理。
不过即便是这样,在武院中深造的这些个中基层将官们,也无疑一下子成为了张世华的门生。
但此时先且不说这个,单说一下武院下层的结构安排。
而说到这里,咱们则便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