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至此徐明心中也不禁有些抱怨起张世华来:“你说你巡视营房就巡视营房呗,你还非要和这群兵卒们一起吃饭,吃这样的饭,不是没事找罪受吗。我就不信你张世华这样一个世家子,还真能吃得下去这种饭。”
想到这徐明便端着碗,看向了身旁的张世华。
不过当他看到张世华那狼吞虎咽般的吃相后,也彻底服气了。“这位张大人还真是不一般啊。”徐明心里如此想着,然后端起了碗,下决心似得埋头吃起了碗中的饭,不过对于面前那黑乎乎的酱菜,徐明却是碰都不想碰的。
而再说那群士卒们,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将军张世华和自己坐在一起,吃着一样的饭菜时,心中没由来的也感到有些亲切。虽然说,这群新卒都是太和人,并且他们都曾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张世华的事迹。
但就像后世人们仰慕某个名人那样,虽然自己知道很多和那个名人有关的事迹。
但是在大部分人眼中,那个名人却依然距离自己很远,以至于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个名人更像是一种符号,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张世华在这群兵卒眼中自然也是这样的。
虽然说兵卒们都知道张世华做过巡检、还为太和人剿灭过三股劫匪,甚至还有不少兵卒都见过张世华,但是他们却依然不认识张世华。他们眼中的张世华张大人,不过是旁人的宣扬下,那一个代表着英明神武,且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符号罢了,并不能算是正真的张世华张大人。
所以当张世华笑着和他们一起坐在火堆旁吃饭时,他们才会不由自主的感到亲切。
而同样在这种亲切之中,张世华张大人在他们心中,才由一种符号,或者说是一个传说,转变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同样在这时起,张世华才真正成为了兵卒们爱戴,并决心效忠的领导者。
……
一口气吃完周五为他盛的所有饭食之后,张世华用袖子擦了擦嘴,有些不顾形象的摸了摸肚子道:“这一顿饭,吃的舒服。”说完张世华又看向周五笑着说道:“行啊,没想到你小子还挺会做饭的。”
周五听到这话,傻笑的摸了摸头。那样子和他刚才对着新卒讲故事时威风凛凛模样,还真有差距。
而张世华见此也是一笑,于是随即他便说道:“好了,天色也不早了,我也就不继续在这待着给你们找不自在了。”
说完,张世华便拍了拍身上的土,从地上站了起来。
然后便又对着周五和新卒们说道:“好了,明天还要赶路呢,你们也都快些休息吧。”说完这句话后,张世华才带着徐明他们离开了这。
而周五见张世华他们离开后,也不禁长舒了一口气。然后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便对着脸上还带着兴奋的新卒们说道:“好了,都被愣着了。还不收拾收拾,收拾完了睡觉。”
新卒们听到这话,也纷纷忙活了起来,不过单看看他们脸上那兴奋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今夜发生的事情,应该足够这群新卒吹嘘好久的了。
……
翌日一早,休整了一夜的一千五百名红巾军,便继续向沈丘城方向奔驰而去。在张世华想来:“如果路上不发生意外的话,今天晚上大军便应该可以抵达沈丘城。”
“不过也应该不会发生意外,毕竟张世华可不认为元蒙朝廷的官兵,有这么大的勇气,敢在这样平坦的地方与这样一支军队野战。”
而之后发生的,也果真和张世华料想的一样,这支大军在傍晚时分,便及其顺利的抵达了沈丘城,并在沈丘城三里的地方,就地伐木建营、打造工具,做出了一副要全力攻打沈丘城的模样。
日落时分,城外的红巾军已经扎好了营,现在正埋过做起了饭,所以此时沈丘城外,倒显得炊烟袅袅。不过此时城外的的炊烟,却并没有那种幽美的田园气息,反倒是无比压抑。
压抑的直叫城内守城的兵卒有些喘不过气。
而在这之中,最为压抑和恐慌的,便应该就是这沈丘城中的县尹和监县了,毕竟太和、颍上那边的例子,都清清楚楚的告诉了他们,一旦沈丘城被城外的红巾军攻破,他们的下场将会是什么样的。
也因此,在死亡的威胁下,这对素来不和的监县和县尹,也一下子变得空前团结。而他们的团结自然也带动了下面的官员,如主薄县尉之类的。所以现在倒也真是沈丘城的官员们,最一条心的时候。
而不得不说的是,一群上下团结的官僚,所能爆发的力量还真是难以想象的。就譬如,沈丘城竟然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便成功的组建了足足五百人的青壮民兵,而这样的速度和执行力在以前,那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虽然沈丘城内的官员们一条心了,但是这却不代表沈丘城内的地头蛇和底层百姓会和他们一条心。毕竟有太和张家这个榜样在,谁也难保沈丘城内的地头蛇不会做出同样的事情。
而连这群和他们一个阶层的地主豪族都有可能背叛,就更不要说是素来就仇恨他们的底层百姓了。
所以当城外红巾军打过来时,城内的元蒙朝廷的官员们,忽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当他们思考这一切的时候,却忽然发现在这个城内,实在是有着太多让他们不信任的人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这群官员们依然选择留守在了城中,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忠诚勇敢,而是因为上面的给他们下死命令了。说是十日之后,朝廷的平叛大军边会赶到,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沈丘,要不然这群上下一心的官员早就跑没影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个地方都有可能出现英雄,再腐朽的王国一样也可以出现智者。
就比如此时,在沈丘城的县衙中,县尹和监县就正在和沈丘内,一位绝对可以信任的智者,在一起商议他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第96章 李先生()
在县衙的后堂中,县尹和监县正在于一名身长七尺、穿着一身儒袍的蒙古族文士商谈。
不过这名蒙古文士的长相却有些异于常人,怎么说呢,这文士脸上的眉毛比常人要长,两条眉毛舒展起来,比他的眼睛足足宽了近一指。而且此人双眉覆目不说,在他左边的脸颊上还长着三根白色的毫毛。
而且最重要的是,此人虽然是一副文士打扮,但身材高大魁梧不说,举手投足之间更是有一种慷慨激昂之气。以至于让人感觉他身上穿的儒袍,有些不适合他,他更应该穿一身铠甲,做一个将军才对。
而在看他对面的县尹和监县,虽然三人之中,只有这名文士没有官职在身,但是看着三人的气质。却会忍不住的会让人生出一种,这名文士才是三人之首的感觉。
而事实也本就如此。因为沈丘的监县和县尹两人也都是平庸之辈。表面上看着是三人在共同商议,其实完全就是沈丘的县尹和监县在向那人问计。而且再看监县和县尹两人,那发自肺腑的客气样子,便也能猜出,这个文士也绝对不简单。
沈丘县尹孙伟杰现在可以拍着胸口发誓,这两天绝对是他这辈子最恐惧最压抑的时刻。他不止一次的梦到过沈丘被城外的红巾乱匪攻破,然后他满门老小都被乱匪杀死的景象。
他不是冯富乐,没有那个直面匪首,还能大骂贼人的勇气。说实话要不是上面严令,让他与城池共存亡,他早就带着家人跑了。但即使这样,他也在几日前秘密的送走了自己的家人,毕竟面对如此数量的贼人,他根本就没有一丝的把握与希望。
但万幸,在他最绝望的时候,李先生主动找上了他。
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孙伟杰根本就不相信这个主动找上们的蒙古人。虽然这位李先生也是一名进士,但是蒙古人的进士是什么水平,他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可能会有办法挡住来势汹汹的红巾贼军。
但是,当他这两天真正见识到这位李先生的手段之后,他才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毫不虚伪的说,这位李先生绝对是孙伟杰这辈子见到的,谋略最高,手段最可怕的人。
这位李先生,仅仅用了三天就搞定了城中心思各异的地头蛇不说,甚至还为县城组建了一支五百人的青壮民兵。而也正是因为有李先生,他和监县阿木忽郎才有了抵挡红巾贼军的希望。
也因此,两人现在对于这位李先生的态度完全就是言听计从。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位李先生,才能带着他们度过眼前的危机。
而在看此时,三人中监县阿木忽郎,最先对着哪位李先生开口道:“廷瑞,这红头贼都已经打道城外了,咱们手上就这点人,该如何抵挡这些红头贼啊?”
而这个问题自然也是县尹孙伟杰最关心的,所以当他听到这个问题后,也立刻看向了面前的李先生。期望着李先生还能像往常一样,提出什么妙计。
而对面的李先生似乎也早就知道他们要问这个问题,所以也并没有在思考,而是在听到这个问题的那一刻,便开口对着监县和县尹朗声道:“这红头贼兵力远胜于我不说,其兵卒的战力也远胜于我,所以为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守’。”
“守!”监县阿木忽郎和县尹孙伟杰皆惊叹道。
“没错,就是守。”对面的李先生斩钉截铁般的说道。
“虽然如今我军势弱,但是我们却占据城池之利,只要以朝廷之大义发动起城中百姓,据城死守,坚持十日绝不成问题。”
县尹孙伟杰和监县阿木忽郎,听到对面李先生的这般充满信心的话,也不由的在心中凭填了几分信心。
于是对面的县尹孙伟杰便开口对李先生请教道:“先生,本官不知兵事,所以还要请教先生,要如何守城,才能以城中之兵,挡住城外贼人的进攻呢?”
那李先生自然也早猜到了孙伟杰会这样问,所以当孙伟杰发问之后,李先生便对着孙伟杰说道:“两军攻城野战,最重士气。只要能激发出兵卒心中的勇气,便一定可以拒敌与城外。”
孙伟杰:“那要如何激发起兵卒心中的勇气呢?”
李先生:“古之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此时贼军来犯,对我等乃是死地,但对守城之兵卒,则不尽然。所以欲激起士卒心底之勇,则必要先断其投敌之后路。无有后路,士卒为死地求生,必能舍命而战。”
“而后,大人再以重利诱之。并再将朝廷大军将要前来平叛的消息,告之守城士卒,以增其韧。届时,兵卒有勇又韧,则必能拒敌与城外。”
孙伟杰:“先生妙计,然,如何才能断士卒投敌之后路,将士卒置之死地呢?”
李先生:“想必大人也是知道的,沈丘城中有不少蛊惑人心的白莲乱党。而在下如今已经追查到红头贼安插在城中的党羽,只要两位大人下一道命令,今夜在下便能为两位大人将这群人一举擒获。”
“只要我们擒获了城中的这群贼人,等到明日,我们便能将其押到城墙之上。到时大人并能借守城兵卒之手,在城外的红头贼面前将其斩首示众。这样一来,守城士卒便于红头贼结下了生死之仇。”
“到时,大人才趁机于城中宣扬红头贼滥杀无辜、欺压百姓的事迹,便必定可以断绝守城兵卒投敌之心,将守城兵卒置之死地。”
孙伟杰和阿木忽郎听到此处,也不由的拜服道:“先生真乃神人也(廷瑞,你真的太聪明了)。”
说完这话后,两人相视一顾。身为监县的阿木忽郎便开口对着李先生道:“廷瑞,那这件事便拜托你了,你放心等赫厮大人率大军赶到时,我们一定会为廷瑞你请功的。”
不过这位李先生,并没有因为阿木忽郎这样一句请功的保证话,露出多少喜色。
依然神色平静的对阿木忽郎拱手抱拳道:“那在下便谢过大人了。”
说完这句话后,这位李先生便又抱拳行了一礼,然后便大步离去,去处理这件事情去了。
而孙伟杰看着李先生离去时的背影,想着李先生刚才不卑不亢的表情,心中不由的感慨道:“此人真乃人中之龙也,其日后之成就必不可限量啊。”
而再说李先生,当他从县衙出来之后,数名身材健硕的护卫,便立即护卫在了李先生的身后。
等到李先生翻身上马之后,李先生才看向身边的一名护卫,对他说道:“去告诉乃颜,就跟他说,可以动手了。”
那护卫听到这话,弯腰说了一句:“遵命,老爷。”
然后便向东南方向赶去。
……
一刻钟后,在沈丘城东南方,当那名叫乃颜的蒙古护卫接到李先生的命令后,脸上也露出了一个残忍的笑容。然后他便转身对着身后的近百名全副武装的青壮下令道:“可以动手了,不过别忘了,老爷要抓活的。”
听到他这句话,他身后的青壮兵卒,也在第一时间拔出了兵器,如狼似虎般的冲进了不远处的一个院子。
片刻后院子中便传出了惨叫声,听着这样的惨叫声,黑夜中乃颜脸上的笑容,也变得越发残忍。
第97章 攻城(一)()
翌日一早,沈丘城外。韩咬儿和张世华已经率领着全部的红巾兵卒列阵完毕。
然而就在韩咬儿准备下令进攻的时候,韩咬儿却发现不远处的沈丘城墙上,被官兵强行押上一批人。而再定睛一看,却不禁让韩咬儿心中一沉。
那批人不是别人,正是红巾军安插在城中的奸细。
原本韩咬儿还打算,如果今天白天攻不下城池,那么就秘密传讯他们,让他们在晚上为自己制造****,以求能在晚上拿下城池,可没想到自己还没有联络他们,他们就已经暴露了。
而再说城墙那边,当乃颜将这二十余名红巾奸细押上城后,县尹孙伟杰便派了七八名大嗓门的兵卒,让其对着城外大声喊道:“城外那狗贼,你们安插在城中的奸细,早已被本官识破。如今我先斩了这几个狗贼,在坐等尔等,前来送死!”
说完,那二十几名白莲奸细,就被守城的官兵推到了城墙前,然后在县尹孙伟杰的一声令下,二十余颗头颅应声而落。
同时那二十几名行刑军官,也大都被溅了一身血。
是的行刑的就是守城军官,八名百户军官和十几名在军中有威望的基层军官,一个不漏,全部当着城外红巾军的面,亲手斩杀了一名红巾奸细。而这样一来,便也如李先生所预想的那样,这群官兵投敌的后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后,无疑最大限度的被堵死了。
然而这样的行为,也无疑彻底的激怒了城外的红巾军。
全部的红巾兵卒见此一幕,皆在韩咬儿的率领下振臂高呼道:“杀!杀!杀!……”
城墙上很多缺乏勇气官兵见此一幕,皆是被骇的面如土色。其实不要说是普通的官兵了,就连孙伟杰这样一名县尹大人,在听到城外那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时,也不由的有些面色发白。
但是孙伟杰随即坚定的咬了咬牙,便在李先生、县尉王宝和亲卫的簇拥下,走到了城墙前。
而后孙伟杰便转身,对着城墙上所有的守城官兵高呼道:“将士们,朝廷的大军还有十日便能抵达,在此期间本官和将士们一起守城、一起保卫我们的家园,城外的贼人一日不退,本官一日不下城墙,誓要坚守到最后一刻!”
孙伟杰身为一县县尹,当着所有的守城兵卒说出这样的一番话,自然有着无比强大的感染力。
可以说那怕死再胆小的官兵,在听到孙伟杰这样一名文人老爷都这样说后,也不由的激发出了一股热血。而正当所有的兵卒情绪达到最顶峰时,县尹孙伟杰身边的那名李先生便也振臂高呼道:“杀贼!必胜!杀贼!必胜!……”
而李先生这一高呼,城墙前面那群斩杀了红巾奸细的守城军官也纷纷高呼道:“杀贼!必胜!杀贼!必胜!……”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守城的所有兵卒也不禁有些热血沸腾,皆不由的举起手中的兵器高呼道:“杀贼!必胜!……”
一时之间,城墙之上,杀贼呐喊之声响彻云霄。
而城外的张世华见此,也不由的眯起了眼睛,心中暗想道:“没想到这沈丘城中还有这样的高人,经此一事,沈丘城中兵卒士气高涨,想要拿下次城,可不容易了。”
不过张世华随即便把这种心思放下了,毕竟是强是弱、是易是难总要打上一仗才清楚。
而再说韩咬儿,韩咬儿在这时,也自不会再率领红巾军高呼,而是转身对着自己身后的副千户,也是他手下第一勇将韩二武高声道:“二武,你带五百名兄弟去给我试试他们的斤两!”
韩二武听到这话,高声领命后,便带着五百名红巾兵卒,抬着攻城长梯冲向了不远处的沈丘城。
不得不说,韩咬儿此时虽然非常愤怒,但是他并没有让愤怒冲昏自己的头脑,下的命令依然十分的理智。毕竟在尚不知道对手战力的情况下,让己方的一支部队去试试对方的斤两,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至于为什么不先派出张世华麾下的兵卒?怎么说呢,韩咬儿虽然为人桀骜,但是他并不傻,现在他手下兵卒的军粮补给,全要靠太和张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会过分的得罪张世华。
再说,他对张世华麾下兵卒的战力也并不了解,就算让张世华做先锋,那他也难以试出沈丘官兵的斤两,所以这种得罪人还达不成自己目标的事情,韩咬儿自然也不会做。
至于韩咬儿当初第一次见到张世华时,为什么要对张世华那个态度,那完全就是性格使然,并不代表韩咬儿对张世华有什么成见。
而再说韩二武,看名字就知道,韩二武和韩咬儿绝对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
怎么说呢,韩二武和韩咬儿的情况,就像张世华和张世辉一样,韩二武就是韩咬儿的堂弟,毕竟在乱世中,亲人总要比外人更值得信任。
不过韩二武也并不全是因为韩咬儿的关系,才成为副千户的。哪怕就单论韩二武本人的能力,韩二武也绝对算的上是一名合格的勇将,要不然韩咬儿这样的人,也不会让韩二武做自己的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