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什么情况?”
看到周晶晶疯狂的样子,黄一凡吓了一跳,不动声色的退出秋水微。博。
“什么什么情况,天,老大,别告诉我你是学中文的。快,快,赶紧,敢紧围观秋水微博,秋水先生诗仙附体,已经创作出了数十首可以传世的古诗。”
“噢,你说的是这个呀,刚才我在看呢。”
“曰,原来你知道呀。”
“对呀,知道。”
“不对,知道你怎么没有一点反应。”
“要什么反应?”
“草,你没觉得秋水先生吊炸天了吗?”
“呃……”
黄一凡泪流满面,只好点头,“确实吊炸天啊,哇哇哇。太厉害了。”
“这么勉强,鄙视你,一看你就是那帮写现代诗歌的诗人。”
鄙视了黄一凡一句,周晶晶仍是止不住的大笑。
“爽。爽,爽。”
“实在是太爽了。”
“秋水先生之才,已经突破天际,谁还敢与其争锋。”
“啊啊啊……”
又是尖叫了一声,最终。周晶晶吼完,才稍稍停歇。
其实,在秋水连发十几首经典古诗之下,全华国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被秋水所折服。
折服的,不只是原来那一些久闻秋水之名的。
更多的,还是那些从来没有听过秋水笔名的朋友。
甚至,还有无数竞争对手带过来的粉丝。
在这一刻,他们完全被这一首首古诗给惊呆了。
这是什么实力?
这是什么才华?
可笑,那些个写现代诗的诗人。他们还好意思与秋水较量。
短短几个回合,直接就将三十多位诗人全数秒杀。
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
这简直是霸气侧露呀。
哪怕到现在为止,人们都有一些不真实的感觉。
这还是人吗?
难道,秋水先生真是仙诗转世。
难道,他真的是所谓的仙人。
当然,仙人不仙人的,肯定不可能。
但是,秋水连发十几首古诗的逆天之举,不仅惊呆了这一些普通人士。也惊呆了华国作协。
“各位,我提议诗歌大赛秋水先生可以不用参加了,直接奖励100万积分给他。”
华国作协理事陈迁在办公室向众人提议说道。
光是其中一首离离原上草,恐怕也要直接秒杀所有参赛作者。
不仅如此。华国已经有几百年没有出现过能写出如此经典的古诗了。
没想到,当人们感觉古诗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有人却写出了一首惊天诗作。
这份天才,陈迁想想都有一些颤抖。
也因此,开会第一件事,陈迁就提议直接奖励秋水100万积分。
只是。陈迁的提议却是遭受到了林鸿远的反对。
“陈迁,你是想破坏比赛规则吗,秋水有何资格奖励给他100万积分。”
“难道,你认为以秋水先生之才,他还夺不了诗歌大赛的冠军吗?”
“这要比过才知道。”
“哼……这还要比,我倒是很想请林秘书写出一首媲美离离原上草的诗,好吧,我知道有些难。降低一点难度,只要能写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诗也行。”
“陈迁,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秋水。不过,秋水再有才,一切还得按规则办事。这般平白无敌的给秋水100万积分奖励,恐怕其他诗人,作者都会有意见。我虽然写不出这样的诗,但又不是我比,我们只不过是大赛组织者而已,希望某些人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以至滥用权力。”
“好,林秘书,你说的对。既然如此,那你就等着所有参赛作者被秋水先生完虐吧。”
冷哼一声,陈迁没有再说。
……
“有人将最美丽的画,当成是一首诗。
也有人将最凄美的故事,比喻成一首歌。
只是,对于诗歌本身,他又是什么?
记忆深处,似乎我们已经找不到可以比诗歌更具有情调的产物。
在我眼里,诗歌是通向心灵的窗户,诗歌是上帝给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诗歌是怎么也说不清,写不明的百转回肠……”
写出这一段文字的,不是某个诗歌爱好者,而是一家叫做“江南新闻报”的报纸。
是的,受诗歌的影响,连一家平时只知道平白无实报导的报纸,这一刻也变得煽情起来。
这是南方新闻报给华国作协文学大赛所做的第二期专栏。
第一期,他们排出了五个热门儿童文学作家夺冠人选,以榜单的方式推向大众。
第二期,南方新闻报仍是准备了一个榜单。
诗歌夺冠热门人选:秋水。
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秋水了,也不知道到底秋水之才已经到了何种地步?但是,哪怕是秋水仅仅只从表现出来的一小部分,也足已震惊世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师,才能创作出如此佳作?
曾经我们很遗憾,我们遗憾的是我们对于秋火先生一点儿也不了解。但现在,我们渐渐的感到了一丝欣慰。也许,通过这一些诗,我们终将能够走向巨人的内心。
秋水,我们认为,这将是华国诗歌大赛夺冠最为热门之人选,没有之一。
至于其他作者……抱歉,暂时他们还不能与秋水呆在一个榜单。(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二章:小姑娘的来信()
“唉,还是任性了一把。”
叹了口气,黄一凡小小的反省了一把。
此前在微。博上连写十几首古诗的行为,爽是爽了,但也太将这些个家伙当回事。
就他们,仅仅恐怕只是一首,就可以将他们秒杀,写了十几首,还真是头脑有些发昏。
算了,以后吸取教训,别这么浪费。
正思考着,这时,青年报的总编计子平却是兴冲冲的给黄一凡发了一条消息。
“秋水先生,秋水先生,在不在。”
“在。”
黄一凡回复了一句。
“太好了,秋水先生,您这几天写的这一些诗,实在是太好了。我们青年报有个想法,不知道您同不同意。”
“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我们想将您此前写的一些诗整理,出版一册诗集。”
“呃……”
计子平的提议让黄一凡眼前一亮。
对呀,脑海里这么多诗,完全可以出版一套诗集的。
看来,此前写出的一些诗也不算浪费。
点了点头,黄一凡表示同意,但还是说道,“这个,计总编,出版诗集倒是没问题。不过,我担心,现在还有人买诗集这样的书吗?”
“别的诗可能没有人买,但也要看是什么诗了。再说,也要看是谁写的。以秋水先生您这一块招牌,哪怕不能卖出像畅销书一样的水平,应该销售也不会差。而且,这样的诗集不像畅销书一样,这个季度一卖后面就没有太多的人买了。这样的诗集完全可以像经典名著一样,一直持续卖下去。就像一位写古言的大家凡尘一样,他的牡丹瓶少女就已有成为经典的趋势。我认为,您的诗集比牡丹瓶少女这样的书籍还更加有价值,应该也能卖得不错。”
“既然如此,那也可以。不过,我才写了十几首诗,是不是太少了一些。”
“诗倒是比较少,不过,我们也想好了,这一部诗集除了诗之外,还会交待这一些诗集产生的背景。就像当年您一人挑战整个华国各大散文名家一样,那一些诗与这一些背景结合起来,字数就多了,而且,也不会给人以凑字数的感觉。”
“那行。”
“既然秋水先生同意,那就这么定了。对了,还有一件事,诗集的名字叫什么?”
“就叫秋水诗集吧。”
“秋水诗集,呵,这个好,不得不说,秋水先生,您这个笔名真有意境。虽然不知道秋水是什么意思,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与计子平聊完,这时,周晶晶却是敲门大声说道,“老大,有你的信。”
“谁会写信给我?”
有些奇怪,站了起来。
“我靠,老大,香江大学寄过来的,你有香江大学的同学?”
周晶晶很是八卦的将信封交给黄一凡,问道。
“有个同学在那里读书。”
一看香江大学的信封,黄一凡却是知道了,应该是张慧萍写给自己的信。
“我靠,还有同学在香江大学读书啊,牛叉,据说,香江大学只录取了二十几个我们内地的学生。”
周晶晶凑到一边,继续问到。
“来来来,拆开看看,拆开看看是什么。”
“不行,这倒不能给你看。”
虽然黄一凡与张慧萍倒是没什么,但这种私人信件,黄一凡也不可能给别人看的。
“这么小气。不过,你那同学也真够奇葩的,现在什么年代了,还写信。”
一边说,周晶晶摸了摸头,“天呐,不会是情书吧。”
“滚滚滚。”
不由分说,黄一凡将周晶晶推出房间,然后将房间锁好,这才拆开了信封。
小妮子,电话上有什么不好说的,居然写信过来了。
不过,小女孩嘛,心思谁能猜到,还是拆开看看。
“多日不见,甚是想念。”
拆开信封,入眼第一行却是让黄一凡不由得一笑。
小姑娘看来真是长大了,连这种话也说得出来。
有些脸红,黄一凡继续看下去。
“之前与你打过几次电话,不过,感觉电话里三言两语还是说得不够清楚,想了想,还是写一封信给你吧。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与你聊聊,聊聊现在,聊聊我所在的学校。
香江大学以前只听过名字,从来没想过我会来一个离你这么远的地方读书,我还想继续和你成为同学呢。不过,也还好,这里的环境很宁静,讲师也很专业。特别是许颖先生,嗯,我们都管许颖女士叫先生,她也很喜欢这个称呼。很幸运,她居然教我们的文艺学。可惜,我还是比较笨。上了几节课,她都叫不出我的名字。
看来,想拜许颖先生为师,真是一件困难的事呢。
不过,我可没放弃。
你不是说,其实我比别人还更最聪明的吗?哈哈,有些自夸。哎,都是被你给害的。
你呢,在水木怎么样?
你是在继续装呀装,还是暗地里又在研究什么高深的学问。
真希望什么时候你能够走慢一点,这样,我也可以加把劲赶上你的脚步。
好吧,不说了。
一会又是许颖老师的课,我得去上课啦。”
慧萍,2018年9月15日。
信写得不长,看完之后,黄一凡将信收好放在抽屉。
“看来小姑娘在香江大学过得也还算可以,开朗了许多。什么时候有时间,倒是可以去香江看看她。说起来,自己倒是没去过香江呢。”
心里计较,黄一凡收拾了一下,也准备去上课。
……
香江大学。
香江大学建校时间很短,只在西元1963年开始创办。虽然如此,香江大学却凭着其特有的教学理念,以及包容开放的原则,吸收了全世界优秀的讲师。而在中文系这一块,更是享誉全球,先后有数十位文学界的大师在其学校任教。著名文学大师许颖,一宗武侠宗师“梁生”,还有著名诗人,词人余则群,曲作家“左文景“,时评家“敖烈成”……都在香江大学授课。
如此师资力量,不仅给香江培育了无数文艺方面的领军人物,更是给香江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其香江特有的音乐,电影,漫画,电视……一直雄霸整个东南亚,堪称文学奇迹。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三尺讲台之上,香江文学大师许颖女士却是手持教鞭,单手负背,缓缓的读出了一首古诗。
“各位同学,这首诗不是唐诗,也不是古诗,这是一位现代诗人秋水先生所写。这首诗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正因为他的简单,却散发出特有的文学魅力。离离原上草,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大家闭上眼睛,是否能看到草原之上,生长着一片顽强的绿草,他们随风微微摆动枝叶,也随着季节的变化,一枯一荣。草原上一把野火,以为可以将这种草连根除尽。但是,一阵春风吹过,这些绿草又已是盈盈摇曳……”
===
PS:前两章有些卡文,写得不够爽,想了一天,终于有了思路。同时,向大家道个歉,此前因为小白没有统计高v的订阅价格,将进群粉丝值定在900。现在更正一下,只需要全订章节,便可加入白玉堂v群:541308386,加群请将粉丝值截图发给管理大龙,小白会不时在群里冒泡,接受各种骚扰。另外,月底最后几天,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三章:杀尽诗坛百万兵()
大概大学上课手持教鞭的,也只有许颖女士了吧。
不过,虽然这看起来很另类,但是,手中一根教鞭,在许颖女士手中却是那么的和谐。哪怕台下学生被罚挨了几下教鞭,也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下面,这节课我们就以这首离离原上草说下去。我们知道,文艺学是一门介绍文学知识的学科。这一块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还有文学史。不过,在上课之前,我们还是小小的讨论一下,大家分别说一说对离离原上草这一首诗的看法。”
许颖女士说完,便背负右手,站于一边,等待着学生的回答。
大学相对来说上课比较宽松,不等老师点名,便有学生站起来回答说道。
“许颖先生,我觉得,这一首诗给予了我们生活的启发。我们应该像离离原上草一样的,拥有一颗坚强的心。”
“嗯。”
许颖女士点点头,没有做出评价。
“许颖先生,我认为,这一首诗倒是反面给我们说了一个斩草除根的道理。”
这时,一位高大帅气的男生“欧阳辉”却是站起来说道。
“不错。”
许颖女士也是点点头,但却是评价道,“斩草除根,能理解到这层意思,倒是难得。不过,能理解到这一层意思的同学,以后做事还望三思而后行。”
“是,许颖先生,一定谨记您的吩咐。”
随后,又有一些学子纷纷发表了一众意见。
“还有吗?”
见差不多大家都发表了意见,许颖女士准备正式上课。
这时,右边第四排一位女生却是站起来说道,“许颖先生,我有一点浅见。不过,我的想法可能与别人的不太一样。”
“哦,你说说。”
“我认为,这一首离离原上草只不过揭露的是自然规律而已。”
“这种说法倒是挺稀奇的。”
许颖女士点点头,也没有做出什么评价。
在她看来,虽然她也认为这首诗当中或多或少也揭露了自然规律。但诗人应该并不仅仅只是表现自然规律这么简单,往往诗人写诗都会赋有感情。以物喻人,以物喻情是很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果仅仅只是表现自然规律,则就太过于平淡。
只是,就在许颖女士不以为意之后,这位女生却是再次说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四季变幻,有枯就有荣。荣到极点,也将转为枯。”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当这一句话说出之后,许颖女士差一点有些站不住。
天地有他的伟大从来不说,四季有他的道理也从不议论,万物有他的规则也从不说……
这般话简直发人深省。哪怕是一代大师的许颖女士听到之后,亦是止不住的激动不已。
这已经上升到无比高深的哲学。
哲学是什么?
这很难解释的通,如果要解释,那就是,哲学是一切文化的源头,是一切学科之母。
能将小小事情总结成哲学,并且,还能用无比有文学意味的词句表达出来,这已经是大师级的能力。哪怕就是许颖女士,自问自己学了这么多年,也仅仅只在写出一首离离原上草一类诗的程度。而且,如果真拿自己的诗作与离离原上草相比,许颖女士也会暗自脸红,自叹不如。
可是,眼前这位女同学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简直比之离离原上草这一类诗还更具有学术价值。
“好,很好,非常好。”
看着眼前的女同学,许颖女士连连说了三个好字。
“你叫什么名字?”
“许颖先生,我叫张慧萍。”
“张慧萍。”
轻轻念了一句。
“其实……”
张慧萍有一些脸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句话却是当年黄一凡与其聊天无意当中说出来的。当许颖先生让大家发表对离离原上草这一首诗的看法之时,自然而然,张慧萍就想到了黄一凡当初给自己说的这句话。
只是,当初她还以为这句话仅仅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但现在,看到许颖先生听到这一句话都给震撼住了的表情,张慧萍一刹那简直有一些不敢相信。随后,又变得极为不好意思。连忙解释说道,“许颖先生,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我一位同学跟我说的,我感觉他说的有道理,就引用过来了。”
不过,许颖女士似乎并没有觉得张慧萍引用别人的所说的话有什么不妥,反倒是又点了点头,说道,“慧萍同学,你的心灵与你的名字一样,聪慧而不虚荣。你能将你同学的观点吸引并加以引用,已经很难得。”
评价完,许颖女士松了口气。
她还以为自己教的学生已经天才的逆天,到了顶级大师的地步,还真想与她探讨探讨。还好,张慧萍也只是受了一位先生的指点。不过,这也很难得。这个世界,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称之为大师,更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得到大师的指点。
嗯,还不错。
暗暗对张慧萍留了个心,许颖女士准备正式讲课。
只是,当许颖女士正式开讲之时,突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