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他真的敢要奖励,只怕等不到明天早上,弹劾他的折子就能摆到老李的桌子上面。

    “既然如此,也就算了。此间没你什么事了,和你那一些兄弟另择一处场地,玩去吧。”

    “喏,儿臣告退!”

    离开老头子跟前,走不多远,李承乾就被一众狐朋狗友给围住了。

    “高明,坏了坏了,我家老头子说他要成立一个球队。”没等李承乾发问,程处亮就首先跳出来,急吼吼的说道。

    “是啊高明,我爹也是这样说的,还要和伯伯再决高下呢。”尉迟宝琪也憨憨的说道。

    “表弟,这可怎么搞啊,我们的计划还能成不?”长孙涣问了一个众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屁,哪里还有什么计划,死心吧。”李承乾无精打采发了句牢骚,就把自己的小马牵过来,搬住马鞍,踩着马镫一偏腿跨到马背上,刚刚想离开。

    一声暴喝就在身后响起:“站住!”

    紧接着李承乾的小马就被喝的人立而起,如果不是李承乾双手紧紧抓住缰绳,脚下死死扣住马镫,只怕立时就得摔下马去。

    感谢书友:死亡如影随行——鬼影、女人有毒打赏!

    感谢各位书友推荐!

    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记推荐、收藏,或者打赏一下!^_^

    (本章完)

第42章 又差点被罚() 
惊魂未定的李承乾从马上下来,扭头看着走过来的李二陛下和一群老杀才,纠结了半天,决定还是不追究刚刚是谁吼了一嗓子。

    “小子,骑术不错嘛,这样都没掉下来。”程魔头还是那么放荡不羁,走过来用他的熊掌在李承乾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

    “谢谢程伯伯夸奖!”虽然知道程魔头没用力气,但李承乾依旧觉得半边身子都是麻的。

    “小子,你的马蹄子下面是什么?”尉迟老魔和程咬金一个德性,只不过老程是装的,他是真的。

    李承乾被尉迟恭的话搞的一愣,扭头看看:“什么也没有啊。”

    尉迟恭这老家伙干脆也不和李承乾废话,直接越过他,来到他小马跟前,弯下腰两膀轻轻一较力。

    可怜的小马被被老尉迟四马攒蹄的倒提了起来,四个钉着半圆型铁片的蹄子也亮了出来。

    举到李承乾跟前,比了一下,老尉迟发现好像李承乾还是不够高,只好把马又放到地上压住,也不理会小马的嘶鸣,后指着半圆型铁片问道:“这是啥?”

    “马蹄铁啊!”李承乾有些莫名其妙,这有什么好问的,是个人都知道的吧。

    “马蹄铁是什么?小子,战马得之不易,莫要折腾它。”尉迟将小马放开,看着它一溜烟的跑没了影子,鄙视的看了李承乾一眼,就扭头往回走,末了还叹了口气。

    “哎,哎我马!”看着马跑了,李承乾急的直跳脚,找遍后宫才找到一匹听话的小母马,就这样被尉迟恭给吓跑了。

    而且刚刚那老货是什么态度,鄙视?失望?土鳖好吧!马蹄铁都不认识还好意思当将军?

    最后还是老程够意思,蹲在李承乾跟前,用自以为比较小的声音说道:“小子,战马是我们最好的战友,到了战场上它就是你最亲密的伙伴,所以要善待它们。”

    “不是,我……。”对于老程这个人,李承乾还是挺有好感的,虽然他经常欺负自己,但却并没有坏心,就是像邻家伯伯逗孩子玩儿一样,只是他的方式有些特别。

    那知老程根本不给李承乾说话的机会,接着说道:“再说你一个爷们儿,骑个小母马算什么回事?”

    前后完全不搭的两句直接把李承乾干懵了,气的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骑个小母马怎么了,老子才8岁啊,还没根马腿高呢。真当老子是你家处亮那皮实货一样,被一脑瓜瓢抽成滚地葫芦,爬下起来照样活蹦乱跳。

    吐槽归吐槽,李二陛下接下来的话可是要了亲命了:“太子行为不检,残害生灵……,罚抄……。”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眼瞅着老头子口头旨意就要下来了,李承乾哪里还敢怠慢,赶紧接上一句。

    “你还有何话说?”李二陛下阴着脸,沉声问道。

    这小混蛋太能惹事儿,那马就算要折腾,回‘兰若寺’折腾不行么?非得跑到外面来折腾。

    这下被朝臣看到了,如何袒护于他。

    看着老李的脸色,李承乾也在纠结,莫高窟里什么203还是302洞,里面不是有开皇4年的钉马掌图了么?

    按理说唐朝现在应该有马蹄铁这东西,可为什么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认识的,而且还要罚自己,难道后世的资料是错的?

    不过现在也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皇帝老子还等着他回复呢。

    “父皇,儿臣认为铁比马蹄的角质层更加耐磨,所以才给马蹄子钉上铁片。这样一来可以增加耐磨度,还可以在崎岖道路上保护马蹄的完整性。”

    “这……。”李承乾的理论无疑给所有人出了一个难题,因为没人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就连被后世评为军神的李靖都揪着胡子直摇头。

    “你是如何知道的?”李二陛下见众人难作判断,便出言问道。

    “马蹄磨损了,弄个铁的钉上去,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既然大唐无人知道马蹄铁这东西,李承乾也不会傻傻的去说那个莫高窟的事情,一担那个是后世的谣言,只怕后果难料,还不如说是自己发明的呢。

    至于以后真的有人发现莫高窟有这壁画,大不了就说自己灵机一动,用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给这帮文盲再上一课好了。

    “陛下,臣认为可以试一下,若太子所言属实,于我大唐而言百利而无一害。”老成持重的李靖首先建言。

    “太子就有现成的,还试什么。”把马吓跑的老尉迟又跳出来了。

    “跑了!”李承乾很无奈的指指他的小马逃走的方向。

    “抓回来就是了,满营只有那一匹小母马,显眼的很。”老尉迟大咧咧的说道,完全不顾李承乾黑如锅底的脸色。

    老子不就是骑了一匹小母马么,安全第一不行么,至不至于喊的满营地都知道。

    不过尉迟恭说的没错,命令传下去时间不长,那匹小母马就被带回来了。因为这傻乎乎的家伙根本就没跑远,只跑出去大概一里左右,见没人追它,就停了下来,然后被外面的哨兵捡回来。

    龙首原上不缺乱石,除了一些平整好的场地之外,到处都是崎岖不平的山野。

    试验自然不能让李承乾去,他是太子,磕了碰了不好交待。

    所以年龄最大的程处亮被老程同志安排了这份任务,以极不屑的态度骑上小母马,像一只狗熊骑上一只骡子,爆喝声中,如脱缰的野驴一样冲向荒野。

    大概跑了有一刻钟的功夫,可怜的小母马才终于回到李承乾身边,可怜的家伙已经被程处亮压的走路直晃荡,眼见是骑不得了。

    “陛下,臣认为马蹄铁的确有大用。”尉迟恭再一次用四马攒蹄的方式检查了小母马的蹄子,对李二躬身说道。

    “嗯。众位爱卿以为如何?”李二陛下点点头,出声询问。

    看到程处亮骑着小马在荒野中的狂野表现,久经战阵的大唐武将们都明白,如果是普通的马现在应该早瘸了,而那匹钉了马蹄铁的小母马除了累的有些站不住,好像没什么其它问题。

    “陛下,是臣先发现太子的马蹄声不一样的,理应先装备臣的右武候卫。”马蹄铁的优点在场众人都看的出来,尉迟恭自然也看的出来,自持玄武门之变中有拥立之功,当仁不让的开始抢好处。

    感谢各位书友推荐!

    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记推荐、收藏,或者打赏一下!^_^

    (本章完)

第43章 老李的考校与警告() 
因为李承乾的事情,马球是打不成了,一众武将,为了谁先装配马蹄铁,差点动手上演全武行。

    最后还是李二陛下拍板首先装备边军,这才结束了一场闹剧,但作为这场闹剧的发起人李承乾,却被皇帝老子一路从龙首原训斥到皇城之内,直到进了丽正殿为止。

    “承乾,你可怨恨那尉迟恭?”待回到丽正殿,接过长孙煮好的茶之后,李世民正色问道。

    “怨恨?为什么?”李承乾原本还准备继续迎接老头子的暴风骤雨,冷不防老头子来了这么一句。

    “他在营地一点没有给你留面子,你不恨他?”李二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承乾,而站在李二身后的长孙却一阵紧张。

    李二这话虽然是笑着问的,但其中含意不言可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考验李承乾是否有容人之量。

    需知李承乾的外号可是睚眦必报,当着满朝文武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如果说他不记恨,那分明就是假话,如果说记恨,那就超过了人君的底线。

    所以长孙皇后才会如此紧张,生怕李承乾的回答有什么闪失。

    然而李承乾的回答却大大的出乎李二和长孙的预料:“父皇,尉迟伯伯已经够丢人的了,我记恨他干嘛?”

    “哦?说说看,他怎么丢人了?”李二愣了一下之后,脸上笑意更浓。

    “当然丢人啦,身为大将军,竟然不知道马蹄铁的用处,还嚷嚷的满世界都知道,完全暴露了一个文盲的本质。”作为一个后世穿越众,李承乾想问题的方式和大唐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文盲是什么?”长孙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就是看着文字,却不识得,有如目盲,简称:文盲”李承乾憋着笑回答。

    “你这孩子,尽编排人,记得出去不要乱说,小心你尉迟伯伯揍你。”

    “是,儿臣知道了。”

    “那尉迟和程咬金当众叫你‘小子’你不生气么?”李二还在继续适才的话题。

    “这有什么要生气的?”李承乾被李二问的一愣,随口答道。

    在他的印像中这是一个很亲切的称呼,在后世他小的时候,父亲的一切同志叫的比这狠多的,什么‘小免崽子’,‘小瘪犊子’,‘**崽子’。

    这就是后世和大唐的区别吧,习惯了后世各种奇葩称呼的李承乾对‘小子’这样的称呼完全不感冒,反而觉得这帮老货已经嘴下留情了。

    李二也被李承乾的反应搞的一愣,完全没想到李承乾会这样反问一句,想了一下才说道:“你必竟是储君,他们是臣子。”

    直到这时李承乾才搞明白李二到底在想什么,略一琢磨之后,才缓缓说道:“父皇,其实尊重并不重要,相对于尊重,忠诚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喝茶不语的皇帝老子,李承乾接着说道:“至于称呼这样的事情,儿臣认为他们只是在表示他们和皇室之间的亲密关系。”

    “嗯。你能想到这一点很好。”对于李承乾的说法,李二陛下点点头,表示认可,末了嘱咐道:“记住,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去记恨那些朝臣。”

    “儿臣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人至察则无徒。”李承乾暗自擦了一把冷汗,差点顺嘴把后世名言‘人至贱则无敌’说出来。

    “嗯,这一句用的挺是地方,看来这段时间还是看了些书的。”不知道李二陛下如果听到‘人至贱则无敌’这一句会不会继续表扬李承乾。

    言罢也不等李承乾说话,抚着手中茶碗沉吟道:“不过,这段时间尉迟的确是闹的有些欢了,看来需要把他调出去。”

    这种时候李承乾除了保持沉默还能怎么样,朝政这种事情决不是他现在一个8岁娃娃可以插言的。

    正所谓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太子这个尴尬的位置虽然牛逼,但其实也是个苦逼,每说一句话都要三思,要不然就是被人攻讦的把柄。

    不过李二陛下好像今天来了兴致,非要逮住蛤蟆攥出尿,坚决不放过李承乾,见他不语,就接问道:“承乾,以你的智慧应该能理解我为什么要把尉迟调出去吧?”

    李承乾很想说不知道,不过看到长孙在李二陛下身后不断示意只好点头:“我大唐初立,虽不能说内忧外患,但也是群狼环伺。所以朝堂需要的不是对立的平衡,反而应该团结一心,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而尉迟伯伯仗着自己的功勋,持功自傲,由今日如何对待儿臣,便可看出他对朝臣会如何,长此以往必会在朝堂引起对立……。”

    李承乾话未说完,李二陛下就爆出一阵大笑,点头说道:“不错,真不错。你能看出这些,足够了。”

    “谢父皇夸奖!”能得到老头子的表扬,李承乾还是挺高兴的。

    “行了,别抽着一张脸,为父还能吃了你不成。”李承乾像便秘一样脸让李二陛下有些哭笑不得。每次想要考校一下这惫懒的小子,都是这样的表情,老李同志也是无奈。

    最终李二陛下还是放过李承乾,摆摆手让他下去,临走时嘱咐道:“这段时间你消停一点,莫要再折腾了,明白吗?”

    “喏!儿臣明白。”

    “去吧!”

    “二哥,今日为何这般折腾于他?”见李承乾走的没影子了,长孙一盘果干放到李二身边,喂他吃了一颗之后问道。

    “警告他一下罢了,这小子花样太多,粘上毛比猴儿都精,不警告他一下,弄不好他真能背后捅咕尉迟。”李二眯着眼睛沉吟着说道。

    他怀疑很多问题,唯独对李承乾的一肚子坏水从不怀疑,睚眦必报的外号可不是平白得来的。

    那些平日里得罪过他的,哪一个事后没吃过亏,钱管事只不过说了他的侍女春晓几句,这小子嘴上说不报复,结果现在钱管事被累的差不多只剩下半条命了。

    李秦自以为得计的抢了他辅助孔颖达编纂《五经注义》的差事,结果掉在书堆里,爬都爬不出来,天天被孔颖达追在屁股后面,眼睛都累出黑眼圈了。

    感谢书友:死亡如影随行——鬼影、想飞的人在哪里、女人有毒、依栏望月1、灰苍流弊打赏!

    感谢各位书友推荐!

    喜欢本书的朋友别忘记推荐、收藏,或者打赏一下!^_^

    (本章完)

第44章 太子的新嗜好() 
自从被皇帝老子考校、警告之后,李承乾果然老实了很多,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折腾,甚至就连除夕和上元都过的特别老实。

    没有胡言乱语,没有一鸣惊人,‘兰若寺’安静的一塌糊涂,搞的长孙皇后一度认为李承乾病了,时不时派御医过来给他诊病。

    日子就这样悄然的流逝,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太子总算消停了的时候,这位太子殿下已经将自己的兴趣转到了另一个方向。

    “老王!人呢?怎么还没来?”已经9岁的李承乾站在西池院门口,时不时向远处望一眼,似是在等人。

    此时已是贞观元年,刚刚度过一个寒冬的长安也从沉睡中苏醒,城里城外时不进可以看出出来踏青的才子、才女,坊间也不断传出小贩的叫卖声。

    只不过些这些都与李承乾无关,因为随着寒冬过去,他的‘兰若寺’也恢复了草长莺飞的状态,野鸡、野兔时不时出没于杂草之间。

    “殿下,人还在宫外面呢,生人进来需要查验明白才能放行的。”王成虎干了一冬天的包工头,直到天气转暖之后才被放回来。

    远处已经可以看到一个布衣少年在侍卫带领下向西池院走来,不过看着那瘦弱的身材,李承乾有些不放心的问道:“老王,你确定人是从绛州龙门县修村找回来的?”

    “是的殿下,千真万确。”王成虎躬身答道。

    “那就好。”眼见少年已经快要来到西池院的门口,李承乾收起心中杂念,向着那少年走了过去。

    “草民薛礼,见过太子殿下。”面对衣着华丽的李承乾,瘦高少年自卑中带着一丝拘谨。

    看着眼前拘谨的少年,李承乾强压下心中激动,缓缓说道:“薛礼,薛人贵,生于隋大业九年,河东薛氏族人,祖父薛衍,北周御伯中大夫,父薛轨,隋朝襄城郡赞治……。我说的可对?”

    此时不光薛礼,就连王成武都有些傻眼,这些资料殿下都是从哪里搞到的?派到龙门县查探近半月的军卒都没有如此详细的情报。

    “殿,殿下,您……。”薛礼已经被惊的话都说不完整,原本被军卒从村里带出来,说是太子召见,就让他有些惊疑不定,此时更是亡魂皆冒,以为李承乾要追查旧事,拿他问罪。

    能把日后与秦琼秦叔宝齐名的大唐名将吓的面无人色,李承乾的恶趣味得到无比的满足,半晌之后方才问道:“你可想从军?”

    “从军?”薛礼早就对自己的小命不报任何期望,却冷不防李承乾丢这样一个问题,让他半天反应不过来。

    想及日后薛礼身着白袍‘三箭定天山’‘勇破高句丽’,李承乾禁不住语气中带着一股狂热说道:“男儿在世,当凭手中画戟、腰间弯弓,疆场之上斩将夺旗,创不世功勋,以慰先祖在天之灵,仁贵兄以为然否?”

    三秦之地的关中汉子自古多豪情,薛仁贵父亲早亡,家道中落,更是一直惦记恢复先祖荣光,此时如何受得了李承乾如此蛊惑,当下双目充血,一双眼睛瞪的老大,激动说道:“某,某当真可以从军?”

    成了,这是第一个。李承乾嘴角轻轻挑起,心中不由一声轻喝。

    自打他老子不让他继续折腾,穷极无聊的李承乾就生出新的花样,不折腾工具,改折腾名将。

    薛仁贵、席君买、裴行俭等等名将,全都要收集,到时候在将自己的护卫队打造成一个名将集中营。

    想到自己手下尽是骁勇善战的勇将,将那帮老货的橄榄球队冲的人仰马翻。李承乾做梦都会笑醒,搞的春晓总是一惊一乍的,以为他犯了癔症。

    不过眼下还不是发癔症的时候,怎么也得把眼前这个薛仁贵安排好了再说。

    “我将仁贵兄从乡野间请出来,自然是想要兄长入我军中。”为拉拢未来的猛将,李承乾也是拼了,竟不惜以太子之尊称薛仁贵为兄长。

    “仁贵当不得太子如此称呼,然,太子殿下看的起某,某自然愿意投军。”薛仁贵不是傻子,此时李承乾抬举于他,让他投军,如果他敢说半个不字,怕是后果难料。

    不过这也是薛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