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不让你喝它。”李承乾脸上带着装有碳粉的面罩,说话的声音瓮声瓮气。
接着,李承乾在众人好奇的目前中,从夜魅的手中要过三棱军刺,并将军刺的尖部浸入了杯中的液体。
钢铁与浓硫酸之间产生的剧烈的反应,一点点白色的气体从杯口冒出来,伴随着一股难闻的味道。
可怕,这简直太可怕了,片刻之后军刺被李承乾拿出来之后,前面的尖锐部分已经全部消失,分明是已经被那些跟水一样的液体给腐蚀掉了。
连钢铁都可以腐蚀的液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果这东西被人喝了会怎么样?
方士们各自转着自己的念头,看上去应该是想问问李承乾这东西的配方之类。但是碍于规矩,他们忍住了,必竟在古代除非是师徒,或者嫡亲,否则配方一类的东西根本不会告诉其他人。
李承乾将杯子放到一边,将带着手套的手放进清水中清洗之后,再一点点的解下身上的各种装备:“想不想知道这东西是什么?想不想知道它的配方?”
“这,这是什么?”‘高人’有些紧张,看了不远入的杯子一眼。
“这叫硫酸,是一种酸性物质,带有强烈的腐蚀性,当然,它可以和强碱中和,当酸和碱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它就会变成一种无害的物质。”
李承乾侃侃而谈,对方士们进行着最基本的科谱工作,这些人是未来大唐化学工业的基础,要好好培养。
不过他说的这些东西还是太深奥了,方士们听到后来已经是双眼带圈,进入一种懵逼状态,看着李承乾的嘴巴开开合合,不知其所言为何物。
(本章完)
第490章 照相车与眼镜(上)()
一群没有理论基础,但确有一定操作经验的方士被李承乾忽悠的头晕眼花,最后在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上了李承乾贼船,稀里糊涂的就开始了制备感光材料的工作。
当然,这个过程李承乾也不是闲着没事儿作,他必须在现场看着,时时指导这些新手如何操作,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的一点点的流逝,直到半个月之后,所有感光材料和显影液全部配制完成。
一块块巴掌大小的玻璃被切割好放在一起,一辆马车被封死了所有的窗子,只留下一个可以出入的小门。
马车的车厢上被开了一个洞,在洞的位置上镶嵌着一块凸透镜,并且在里面用一块黑色的帘子挡住。
液式显影法,用特制的感光材料均匀的涂在玻璃上面,然后在玻璃未干的时候就开始照相,曝光时间五到十五秒。
然后还要在玻璃未干的情况下就开始显影、定影,在玻璃上形成负片,否则的话前面的一切工作就全白费了。
当然,定影之后就不再需要注意了,只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把玻璃上的负片影印到纸上便可以了。
这些东西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一定的经验,比如感光材的配比,曝光的时间、显影、定影液的配制以及显影、定影需要的时间。
所以一切东西弄好之后,李承乾在‘高手’的配合下,钻进了马车的车箱里面,对着自己的‘兰若寺’开始了不间断的测试。
‘高手’此时已经彻底懵逼了,完全不知道李承乾到底在搞什么东西,只知道在他的指挥下不断的泡玻璃。
这样的日子又持续了大概半个月时间,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张黑白的‘兰若寺’照片呈现在眼前。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兴奋的李承乾拿着巴掌大的纸片四下乱窜,吓的杨雨馨以为他疯魔了,追在后面一个劲叫他停下。
“小丫头,看看,看看,这就是我们住的地方!”李承乾跑了一圈之后,把手里的纸片递给追上来的杨雨馨。
结果小丫头根本看都没看,扯过李承乾就把手搭在他的额头上。
“干什么,本宫没病!”李承乾一把将小丫头的手打开,继续将手中的照片递过去:“看看这个,看看!”
“这是什么?”看李承乾恢复正常,杨雨馨松了口气,接过照片低头看了起来。
谁知,只看了一眼,小丫头就一声惊叫,结结巴巴有些失语的问道:“殿,殿下,这,这是……这是……”。
“怎么样,是不是很清楚?”李承乾没有注意到小丫头苍白的脸色,炫耀的说着。
“殿下,你吓到她了!”夜魅悄然出现杨雨馨的身边,伸手在她的肩背上捏了几下。
吓到?李承乾愣了一下,这才注意到,小丫头拿着照片一个劲的哆嗦着,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怎么了这是?”
“殿下,您这是仙法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会如此清晰,这么真实?”夜魅从杨雨馨的手中将照片拿过来,眼神在照片和大殿之间来回扫视了好几遍,有些疑惑的问道。
“这叫照片,可以将所有的东西在极短的时间里印到纸上,而且和原来的东西一模一样。”李承乾并不在乎是否换了一个听众,持续的兴奋让他现在只想尽快与人分享。
给自己照相,然后把照片找个地方存起来,千百年之后的那些考古的家伙们就有机会看到大唐时英俊的太子殿下,这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不过让李承乾尴尬的事,当他自己站在马车前,想给自己来一张自拍的时候,杨雨馨和夜魅却将他死死的拉住,说什么也不让他过去。
“不是,你们两个到底要干啥?难道要一起?放心下一张我们一定来张合照。”李承乾挣扎不过,有些颓然的说道。
“不行的殿下,这东西会吸收人的魂魄,您决不可以去照!”相对于有些慌乱的杨雨馨,夜魅的头脑还是很清楚的,意思表达的也很明确。
“啊?!吸人魂魄?谁说的?”李承乾有些愕然。
“如果不吸收魂魄,那大殿为什么会出现在纸上?”夜魅抖抖手中‘兰若寺’的照片说道。
“胡说八道,这就是简单的物理成像,和印刷的道理一样,你听过印刷会吸人魂魄的么?”李承乾有些哭笑不得的说着。
后世的时候曾经听人说过,照相机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害怕灵魂被那个小盒子吸进去。
当时看的时候以为是扯犊子的说法,一些人瞎编的,现在看夜魅和杨雨馨的表现,似乎这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李承乾用了大概盏茶时间来尝试说服夜魅,但最后发现一切都是徒劳,无奈之下将目光转向呆立一边的‘高手’:“你来,站在这!”
“不,不,殿下,殿下饶命!”‘高手’脸上的表情瞬间变的惨白,当初被李二打入大牢都没有出现过的恐惧笼罩全身。
他可是要飞升成仙的人物,所以并不怕死,但是如果把灵魂印到那个玻璃片上,永远被困在其中,这是他绝不接受的,他它可去死,也不想被困住。
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的感觉让李承乾觉得有些崩溃,照个相而已,怎么搞的像杀人全家一样。
把夜魅和杨雨馨拖到一边,三人一番交涉,最后取得了一个共识,去找一个突厥奴隶,用奴隶作试验,看看照完相之后那个奴隶会不会死。
于是一行人赶上马车,直奔医学院,那里还有一些收尾的工程没有弄完,还有些突厥人在那里工作,到时候随便抓来一个照一下,所有的事就会全部真相大白了。
不过,很多事情都是在巧合之下发生的,李承乾等人的马车刚刚离开‘兰若寺’还没到百步,就被老头子带着一群人给堵在了半路之上,而且老李脸上写满了不痛快:“逆子,又要干什么去?”
(本章完)
第491章 照相车与眼镜(中)()
“父皇,儿臣要去一下医学院,找几个突厥俘虏做个试验!”李承乾不知道老头子又在发哪门子疯,不过看样子似乎是冲自己来的。
“那些方士在哪里?”李二冷眼扫了李承乾等人一圈,沉声问道。
“方士?他们西池院里作试验呢。”李承乾愣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老头子会问起那些方士。
李二面无表情的说道:“带朕去看看!”
看看?搞不懂李二意思的李承乾眼角一抽,琢磨着老头子不会是像西方那些教士一样,打算把自己当成异端给火化了吧?
“怎么?有什么问题么?”看着李承乾半天没动地方,老李的声音渐渐冷了下来。
这几天他正在为高句丽的事情犯愁,没想到早朝的时候就有御史弹劾李承乾,说那小子正招集了一堆方士,打算研究长生之法。
别的事情老李或许不在乎,任由李承乾瞎折腾,但是这长生之法却是例外。
于是听了御史之言的老李纠集一起群文臣武将,人一群马一伙的赶到了东宫,打算看看李承乾到底在用那些方士干些什么。
“父皇想看自然没有问题,但是看之前父皇最好先做一些准备。”李承乾见老头执意要看,只能无奈的答应。
只希望西池院里那帮混蛋此时最好不要研究什么易燃易爆的东西,否则吓到老头子,被砍了脑袋那才冤枉。
李二是一个听劝的人,由其在看到李承乾和夜魅都全副武装的情况之后,也依言带上了碳粉口罩和护目镜。
西池院里,三、四个方士忙忙碌碌的在调制着一些东西,另外还有几个人正在试验往玻璃上刷硝酸银。
“他们……这是在作镜子?”李二站在西池院门口看了会儿,大概的看出了一些门道,隔着口罩瓮声瓮气的问道。
李承乾指着被抬到一边,放在地上晾晒的锅盖一样的东西说道:“他们弄的那个是一个聚光镜,就是说镜子本身带有一个弧度,可以通过反射把光凝聚到一个点上,用来达到加热的目的。当然,他们弄的那个太小了,大概只能烧个开水什么的。”
“烧水?你是说用那个东西能把水烧开?”李二有些不可置信的问着。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傻子。
李承乾说的每一个字他都懂,但是如果连起来,他竟然不知道这混小子说的是什么。
反射光大致上他能猜出一点,但还不知道对不对,但聚光镜是什么?光也能聚?反射到一个点又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却不知道老头子心里想的是什么,依旧在喋喋不休的说着:“当然可以烧水,而且如果这东西做的如果足够大的话,熔金化铁也是不在话下。”
“一派胡言!”李二终于听不下去了,转身向西池院外面走去,感觉李承乾就是在吹牛逼,仗着过目不忘的本事欺负自己看的书没有他多。
用光来烧水就够不可思议了,现在又说能熔金化铁,这特么不是扯淡呢么,真当老子是傻的么?
大唐所有人都在太阳光下生活,如果这光真能把水烧开,能把铁融化,那么现在大唐还特么有活人么?
“哎,哎父皇,您别走啊,儿臣还没说完呢。”看着老头子转身离开,李承乾赶紧追了上去。
等到了外面,把所有的‘装备’都拿下来,李二虎着一张脸问道:“说,你到底在折腾什么呢,少拿太阳光烧水的破事来忽悠朕!”
“父皇,这是科学,您得信。”李承乾这一次是和老头子杠上了,一边说一边来到孔颖达身边,指着老头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说道:“孔师,借您老的眼镜用用。”
孔老头从脖子上把眼镜摘下来,疑惑的交给李承乾,不知道他又要搞什么鬼。
这小子太能折腾,总是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李二说的用太阳光烧水纵然老孔有些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看李承乾的表现,似乎是想要露一手,真的打算用太阳光把水烧开。
这下可有乐子看了,跟着李二来的一群人那是些看热闹不怕乱子大的主儿,见李承乾似乎真的要用太阳光来烧水,立刻就把来这里的目的给忘了。
甚至就连李二也有些犯嘀咕,感觉自己刚刚似乎有些武断。
一张纸,一个玻璃片加上一点点水,再配合手里的老花镜,李承乾给连带李二在内的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物理课。
玻璃片上的水没用多长时间就在老花镜聚起的光斑下被烤干,纸也在光斑下被引燃。
一时间,众人哗然,宛如见到神迹一般,只有李二感觉有些丢脸,一直皱眉不语,另外就是孔颖达孔老头一个劲的在擦汗,对李承乾还回来的老花镜避之不及。
该死的,早知道这东西能把纸给烧起来,把水给烧干,当初就不应该戴这东西啊,这老花镜真是太特么危险了。
“孔师放心,只要您不戴着它看太阳就没有问题,不会烧坏眼睛的。”老孔的态度让李承乾隐隐有些猜测,把戴老花镜的注意事项对老头子交待了一下,就把眼镜硬塞给了他。
李二此时缓缓收拾心情,很阿Q的换了一个思路,虽然刚刚的事情他这个当老子的有些丢脸,但换一个角度想,有这么一个长脸的儿子,似乎也是一件挺光荣的事情。
听着耳畔隐隐传来‘我家那小混蛋怎么就不会这一手’之类的叹息,李二决定愿谅李承乾一次好了。
不过‘烧水’的事儿解决了,‘长生’的事情却还没有着落,虽然李二预感到那些方士很可能是在搞一种叫作科学的东西,但问问总比不问强。
于是等李承乾还完眼镜之后,便轻咳一声问道:“你把那些方士弄回来,可是在研究‘长生’一事?”
“长生?”李承乾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从人类第一个封建皇朝开始就一直有人在研究,研究了两千来年都没研究出个结果的东西,谁还有闲心接着去研究那个?
(本章完)
第492章 照相车与眼镜(下)()
指望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身受现代教育二十多年的灵魂接受‘长生不老’简直堪比登天。就算是李承乾在魂游地府,见过崔判官,但还是很难接受长生不老。
所以李二的质问让他觉得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和老头子说。
想了半晌才说道:“父皇,儿臣就是把那些方士借出来,用他们来帮我调制一些东西,必竟有很多东西生产过程很危险,不是专业人事很难搞定。”
“太子殿下,众所周知,方士一生只为长生,若是不为长生,要方士何用?”御史中走出一位三十余岁的中年人。
这家伙应该是进来的,李承乾看了一眼,发现竟然不认识,便知道这货一定是被人当枪使的角色,并不是什么显贵,当下便鄙夷的说道:“千里马常有,有伯乐不常有。这话你听过吧?”
“地上的草有千万种,在你眼中可能只是一些草,但在医生眼中却是治病救人的良药。”
“所以……你一个目光短浅之辈有何面目在本宫面前说三道四?”这就是红果果的嘲讽,智力上的碾压让御史完全无法开口辩驳。
因为李承乾说的并没有错,同一种物体在不同的人眼中,其功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
软钢在工匠眼中是废品,可是在李承乾眼中却是制作钢弩的材料,可是当所以人都在用它制造钢弩的时候,李承乾又把它安装到马车上用来减轻震动。
李承乾靠的是后世的见识,但在大唐人眼中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这就是智慧,只要小李同志一天不把自己的秘密说出去,那么他就会一直保持大唐第一聪明人的地位。
所以现在没人会真的和李承乾认真去分辨一件事情的对错,智力上被碾压让无数人对李承乾产生一种畏惧,当然,这种畏惧并不是怕他,而是怕丢脸。
不过新晋御史闭口不言,不等于其他人也会闭口不言,王通这个和李承乾扛上的家伙便是那个特例。
只见这老货自人群中挤出来,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太子殿下,您说的科学我们不懂,长生一事我们也不懂,谁知道会不会……”。
这老货话没说完,但其中的意思很多人都清楚,不由将目光投李承乾,打算看他怎么说。
不成想,李承乾很大方的让开身子,指指西池院的小门:“方士们都在里面,王御史既然对自己的推断那么自信,不如进去亲口尝尝他们炼制出来的东西如何?”
尝尝?谁敢尝?王通脸上表情一僵,没看刚刚李二和李承乾进去的时候都是全副武装的么?那分明表示里面的空气都是有毒的,连空气都有毒,那么炼制出来的东西会怎么样,不问可知。
只是老货到底在官场上混的久了,眼珠一转便想到了另一套说词:“殿下说笑了,长生一事岂是我非可以窥视的,下官信了殿下便是。”
特么的,明明是不敢进去,却还要反咬一口,李承乾气的恨不能往这货嘴里灌上一大桶的硝酸银进去。
不过好在此时李二开口了:“承乾,方士的事情先不说,你现在这是要去哪里?”
由逆子改成承乾,说明老李心中已经放下了长生的事情,看过了西池院里方士们正在忙碌的事情之后,老头子也觉得那帮家伙正在干的事情似乎和长生没啥关系。
“父皇,儿臣这不是弄了架‘照相车’么,现下正打算去外面找个地方试试。”李承乾回身指指停在一边的密封马车。
“照相车?”李二感觉今天的东宫之行真是‘太值了’,所见所闻尽是些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
“对,照相车。”李承乾点点,然后拿出刚刚照的那张‘兰若寺’的照片递过去:“父皇请看,这就是刚刚照出来的相片。”
“哦?”李二轻轻接过那张巴掌大的纸,放在眼前仔细的端详,半晌后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这是……宜秋宫?”
“是的,就是宜秋宫的照片。”
‘兰若寺’原本的名字就是宜秋宫,只是李承乾认为那里荒草萋萋,很像电视剧里的兰若寺,所以才一直以‘兰若寺’来称乎。
照片李二看过之后,随手递给了身边的长孙无忌,然后又接连传了下去,引来无数倒吸冷气的声音。
“既然你的照……照相车已经照出相来了,还要去试什么?”
“父皇,您也看到了,这相片可以把景物原模原样的刻画到纸上,所以儿臣就想给自己照一张……”话未说完,李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