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一身白肉的李承乾硬着头皮从水里站起来,摆脱两个宫女的搀扶,抢过杨雨馨手中的浴巾,三两下把自己包起来。

    “噗嗤”激烈的反应让小雨姑娘忍不住笑出声来,使原本就有些尴尬的李承乾老脸一红:“行了都出去,本宫要更衣!”

    “殿下,臣伺候您更衣吧。”杨雨馨似乎并不想放过李承乾,追在他身后调侃道。

    从某些方面来说,杨雨馨小姑娘自从来到李承乾身边的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了想要嫁人的打算。毕竟客观条件在那里摆着,一个在太子殿下身边待了数年的女人,即便是她想嫁人,估计也没有人敢娶她。

    当然,这和谁的女人没有关系,主要是职业。

    与太子殿下接触了那么长时间,她必然知道很多外人不知道的秘密,若是嫁人谁敢娶她?知道太多东西被灭口的人历朝历代可都不少,太子殿下不会灭身边亲近之人的口,可不等于不能灭别人的口。

    所以,杨雨馨作为李承乾的贴身副官,或者说女官,这一辈子基本上是注定了的,要么李承乾娶她,要么终身不嫁。

    而既然这样,她看不看光太子殿下,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尴尬的沐浴在李承乾狼狈的逃窜中结束,等到他从帐篷里面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中午。

    纯白色的练功夫,上面用金丝绣着狰狞的巨龙,一块玉佩挂在腰间,手中一柄象牙折扇,折扇柄部坠着一块红色的宝石。

    简单的装扮中带着一丝贵气,恬静的面庞带着贵族特有的淡淡笑容,这一切可以让所有第一次见到李承乾的人赞一声:好一个浊世翩翩佳公子。

    不过……,随着李承乾看到某个家伙正大咧咧的蹲在他小院的门口,抱着人头大的一碗臊子面狂吃的家伙时,佳公子立刻狂化,像个怨妇般冲过去,手中折扇差点戳进对方鼻孔:“王玄策,你个驴日的,你丫还知道回来,你怎么不死在西域算了!”

    “嘿嘿,殿下,您先让我把这个吃完,这段时间天天吃肉,已经快要把我吃死了。”王玄策嘿嘿笑着从门口站起来,不过嘴却没有离开过碗边三寸,就好像有人要抢他的吃食。

    “吃吃吃,就知道吃,难道进了关还能少了你的吃食?至于你跑到这里来吃。”李承乾瞪了王玄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那不一样,殿下这里的面香啊。”摆出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王玄策加快了吃面的速度。

    李承乾这段时间身边是真的没有人可用了,无奈之下只好下令让王玄策回来帮自己,反正西域那边也没有什么事情了。

    几大强国被灭了两个,高昌老实的像是孙子,鄯善在苟延残喘眼看再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只有焉耆还在嘚嘚瑟瑟的有些不老实。

    不过这也只是一些口角上的争论,若真的说起来,焉耆相比以往还是要听话许多,毕竟他们现在手里没有多少兵,所有战兵已经全部控制在西域军团的手里。

    鉴于上述的这些原因,李承乾认为西域目前来说还算是稳定,王玄策这个家伙再放在那边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远不如招回长安。

    至于西域具体安排,有白文墨那个老家伙在,应该问题不大,而且薛仁贵也不是一个蠢人,只要能把禄东赞那个老东西控制住,西域五年之内必然是稳如泰山。

    (本章完)

第1117章 调兵遣将(下)() 
长孙冲、王玄策、加上从老头子那里调来的崔钰、李敬玄、马周,李承乾的文臣班底基本上算是聚齐了。一群人坐到一起聊起西域,聊起高句丽,聊起大唐这段时间发生的变化,不觉有些唏嘘。

    一个个西域枭雄,一个个高句丽名将,一个个名动四方的人物,尽皆倒在大唐雄师的铁蹄之下,想及此处不知是谁,将李承乾抄来的《赤壁怀古》吟了出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殿下,今日兴致不错,不如把下半阙补齐如何?”马周好酒,喝的微醺,将上半阙《赤壁怀古》吟了几遍之后觉得不尽兴,忍不住对李承乾说道。

    “是啊殿下,不如今日给补齐了吧,要不然总是有些索然。”王玄策等人见有人带头,也开始起哄。

    不过他们这种起哄并没有嘲笑的意思,实在是兴致来了心痒难耐,就像后世刷某宝一样,来了兴致剁手都没用。

    李承乾能说什么,一群心腹又得聚到一起,有这点小小要求难道还不能满足他们么?况且只是背几句词而已,又要不了他的命。

    而且今日不同往日,当初抄这首词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孩子,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人生经历,如今他已经征过高句丽,斗过世家,勉强有资格来背后半阙,不至于被人怀疑了。

    想到这里,李承乾一拍大腿:“也罢,今日兴致的确不错,便让你们一饱耳福。”

    还欲起哄的众人没想到李承乾会答应,愣了片刻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回头又有地方吹牛逼了,随后才肃容说道:“请殿下赐教!”

    自从《赤壁怀古》被李承乾抄出来之后,很多人想要将后半阙给补上,但最后都不尽其意,没有上半阙的那种味道。

    而长孙冲、马周等人都是以文人自居,自然也对这半阙词念念不忘,曾经无数次想要把它补全,但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

    所以说现在李承乾点头答应把这半阙词补全,正好是等于了了几人心中的一份心思,补了那份遗憾。就算不是他们自己所作,但将来拿出去吹吹牛逼,然后再说出是‘原作者’补齐的,多少也能有些面子。

    “咳”李承乾装模作样的轻轻咳了一声,起身将双手负于身后,双眼以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眯着眼睛酝酿(装逼)良久,才缓缓吟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静,静的可怕,一群人就那么呆呆的看着李承乾,直到小李同志茫然的转过头。

    “好!好一个樯橹灰飞烟灭,你说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长孙冲的反应快些,这家伙压根就不是一个纯正的文人,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装的太多,拍马屁的本事也是与日俱增。

    “殿下大才,此下阙与上阙浑然天成,当为绝配!”王玄策鬼精鬼精的,长孙冲吹捧的话刚一出口,自然也反应了过来。

    这下轮到李承乾尴尬了,该死的,就不应该在一群下属面前装逼,面对虚伪的马屁,这犊子装的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一群小年轻根本体会不到那种意境,若是太极宫上朝的那群老货们听了,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的表现。

    尴尬过后,李承乾果断的制止了这帮人的吹捧,拉过长孙冲问道:“表哥,你的那个蒸汽机改进的怎么样了?小型化能不能作到?”

    “啊?”长孙冲顿了一下,反应了半天才想明白李承乾说的是什么:“高明,小型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们试了一下,把所有的配件全部缩小,可是这样是不行的,配件缩小之后,根本达不到原来的那种推力。”

    “具体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查出来?”李承乾眉头皱了皱。蒸汽机是他计划中的关键一环,若是这个出了问题,他的庞大计划无疑会成为镜花水月。

    “主要就是材料的质量不过关,就拿那个气缸来说吧,缩小之后想要达到原来的推力就只有加快频率,可是频率上来了摩擦力就开始增加,没有可靠的润滑济,缸体很快就报废了。”

    “我们也尝试过不增加频率,可如果不增加频率的话,要产生大的推力活塞和气缸的材质又不过关,重物没推起来,活塞或者缸体就发生了变型。”

    接手研究署一年多,长孙长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一些专业术语,不知道的人听他说话,简直跟听天书没有什么区别,至少马周和李敬玄两个是这样。

    不过李承乾此时已经没心思去给他们解惑了,面对长孙冲提出来的问题,他陷入了沉思之中,努力回想着自己在后世的时候,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而在他沉思的过程中,其他几人则是围着长孙冲,让他把蒸汽机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一群只懂得诗曰子云的家伙,费了半天的力气,总算是勉强理解了蒸汽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若是说起解决问题……不好决思,有心无力。

    所以到了后来一群人都沉默了下来,看着在那里沉思的李承乾静静的发呆,等着他能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

    “我们的蒸汽机现在有几个气缸?”半晌之后,李承乾十分突兀的问了一句。

    “当然是一个气缸,如果是两个的话怎么让它们配合工作!”长孙冲理所当然的回答道,语气中满是鄙夷,似乎这乎么简单的问题,李承乾根本就不应该问出来。

    一个,原来真的只有一个气缸。李承乾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并没有计较长孙冲的鄙夷。

    对于一个古人来说,能理解气缸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如果让他知道什么是曲轴,什么是同步、异步,这几乎是天方夜谈。

    (本章完)

第1118章 第一一一五 大动作(上)() 
长孙冲实在很难理解李承乾的理论,为什么加上一根曲轴就可以将蒸汽机制作成多气缸?曲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疑惑中的长孙大少越听越迷糊,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高明,你还是别跟我说了,回头我让手下匠人过来,你有什么要安排,直接跟他们说吧。”

    李承乾能说什么呢,这种事情如果不是他在后世见过汽车发动机的凸轮轴,只凭想象怕是也很难理解上去,更不要说作为古代人的长孙冲了。

    无奈之下只能点点头:“行吧,回头等你回去了让柳敏过来一趟,其他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

    “嗯,明白了。”长孙冲飞快的答应着,似乎生怕李承乾会反悔。

    王玄策等人见长孙冲的事情处理完了,李承乾又没有了其他吩咐,便开口问道:“殿下,这次召我等过来可是有什么其他事情需要安排?”

    “这次找你们过来,主要是想要讨论一下我们与世家的关系。”李承乾将思绪从蒸汽机上拉回正题,顿了一下说道:“想必你们也能通过自己的渠道知道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有什么看法各自说一下吧。”

    王玄策、马周、李敬玄这些人都是寒门出身,对世家没有什么好感,长孙冲现在唯李承乾马首是瞻,说起对付世家自然不会落于人后。

    所以李承乾很想听听他们对前段时间自己犯过的错误是如何看待,毕竟老头子的提醒是出于一个上位者的考虑,下面的人是如何考虑的他并不知道,所以很有必要打听一下。

    “殿下,臣有一句话,一直憋在心里不吐不快,不过一会儿还请殿下恕臣不敬之罪。”马周年龄最长,喝了酒之后胆子也壮了许多,一些平时不敢说的话此时在酒精的作用下颇有一番想要倾诉的感觉。

    “老马,你什么时候见本宫因言罪人过?”李承乾本打算拽几句文,但是说了一半之后发现几乎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是那么古怪,最后不得不放弃拽文的想法,无奈说道:“得得得,恕你无罪,说吧。”

    “殿下,其实处理世家问题的方法很简单,一切只看您对您现在的位置有着什么样的看法。”

    如果您觉得太子这个位置无所谓,可有可无,那您就是光脚不怕穿鞋的,调集军队将所有世家一网打尽,杀个片甲不留,然后咱们君臣一起发配岭南,一起去山里当猴子。”

    “而如果反之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徐徐图之,以分化瓦解的办法慢慢拆解他们。殿下的手里有大量的资源,也有大量的人人脉,综合来说并不弱于五姓世家任何一家,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好好利用手中的东西来分化他们呢?”

    马周身在长安,自然听说过李承乾在前段时间与世家之间闹出的矛盾,按照他的本心来说,李承乾当时就应该当机立断,把所有世家老宅一扫而光,拼上太子之位将这些世家毁于一旦。

    到时候看在李承乾为自己解决了大问题的面子上,老李必然不过过于苛责于他,就算是发配估计也一定会安排大量人手陪同、护送,甚至很可能与现在的情况没什么两样。

    当然,这也只是马周一个很不靠谱的想法,身为一个草根,他入朝的时间毕竟还短,并没有搞清楚世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不过相对于第一个办法,他的第二个建议虽然有些笼统,但多少还是有些可取之处,在李承乾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与他的想法也是有些不谋而合。

    但是很明显,长孙冲却并不支持马周的观点,听完之后反驳到:“世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陛下掌握的资源比高明更多,由陛下来实行分划的办法不是更好?”

    “那怎么办?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这样任由世家掌握大量的资源……”马周被长孙冲反驳之后,有些不高兴,文化人宁折不弯的脾气又上来了。

    “老马,听我一句。”李承乾看他们似乎有吵起来的架式,连忙将其制止,等到两人都坐下之后才缓缓说道:“你们认为土地质换的方式怎么样?”

    “土地置换?那是什么?”李敬玄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我打算用在辽东用一倍的土地置换关中的土地,你们认为世家会不会上钩?”李承乾与每一个人都对视一眼后,在几人疑惑的注视下缓缓说道。

    “这……”长孙冲等人全都愣住了,从没有听说过这种政策的他们一时间无法做出判断。

    而事实上不光是他们,这种事情就算是长安城的那些老狐狸们,在突然听说这种事情之后,也是脑袋一懵瞬间失去判断力。

    大唐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主,土地在所有人眼中那可是比命都重要的东西,一比二的置换如果放在老百姓的身上,那自然是千肯万肯。

    但是如果放在世家身上,这件事情就不那么确定了。

    由已及人,就算是那些朝中的老家伙,若是将他们族中的封地换到辽东那么远的地方,哪怕是两倍,他们也很难马上做出决定。

    半晌之后,还是马周第一个开口,不过这一次他脸上的表情完全是苦涩的笑容:“殿下,您的这个办法实在超出了臣的理解能力,臣无法回答。”

    “是啊高明,这可是大事件,就算是皇帝姑丈只怕一时间也难以做出判断。”长孙冲同样抱以苦笑。

    作为一个纨绔,长孙大少擅长的是现世报,奉行的是谁惹我我就打谁,像这种涉及整个辽东,半个高句丽那么大的地盘,还真是让他无法做出选择。

    而至于王玄策和李敬玄等人,再是两手一摊,作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动作,很明显的用实际行动告诉李承乾,他们判断不出来。

    “唉!”李承乾并不意外自己得到这样的答复,因为就算是他自己也没有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本章完)

第1119章 大动作(下)() 
土地置换,办法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其不确定性太多,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这些世家大族一定会放弃老祖宗近千的传下来的家产。

    马周不能保证,王玄策不能保证,李承乾不能保证,就算是老李同志出马也没有办法保证,甚至说就算是把那些世家的家主找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要不要放弃手里的,去辽东去开辟那一片未知。

    王玄策在思考了良久之后,有些泄气的摇了摇头,实话实说道:“殿下,您可真是给我们出了个难题啊,臣,臣是真不知道应该如何答复您了。”

    “是啊殿下,土地置换您不能强求,只能让世家愿者上钩,这样一来不确定的问题太多了。”李敬玄同样败下阵来,随然他和王玄策一样有过治理一方的经验,但是总的说来这件事情太大了,已经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

    “如果能逼着他们选就好了,而且逼迫他们的办法还要符合百姓的利益,是可以拿出来公开谈论,可以赢得朝中多数人支持的那种。”马周思索良久,揉着下巴说道。

    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把世家逼上绝路,让他们非选择这条路不可,最好还要让他们主动来选择这条路,主动跳进这个坑里。

    为什么说是坑呢?大家都知道,世家之所以牛逼,之所以有强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其在中原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而如果将他们的封地迁到辽东,那么对他们在百姓中的影响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毕竟人都有地域性这一特点,迁到辽东之后的世家,便再也不是关陇世家,而是要改称辽东世家,那么中原的百姓自然也就不会再认为他们是什么历史悠久的贵族。

    有了这样的先决条件是其一,另外一点就是到了辽东之后,世家想要在那里立足就必须重新规划发展,这样会占用他们大量的人手与精力,让他们无力再大唐搞风搞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世家迁往辽东之后,在中原的影响力弱了之后,不管是李二还是李承乾都会有绝对的力量来控制他们,实在不行给他们带上一个莫须有的帽子剿灭了,大唐百姓也不会多说什么。

    这才是李承乾土地置换的最根本意图,王玄策等人或许猜的不是那么准确,但是其中的门道却也能摸到一些,所以他们才会觉得这件事情很棘手,不确定那些世家是否会真的按李承乾的意思去走。

    就在王玄策几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李承乾再次开口了:“逼走他们的办法我这里倒是有些想法,不过和土地置换一样,同样不确定其成功的可能性。”

    “什么办法?”马周诧异的问道。

    作为李承乾的死忠粉,马周等几个深得太子殿下信任,现在的他们完全就是一条船上的蚱蜢,谁也离不开谁。

    就像前面说的一样,若是李承乾倒了,他们这些人不说有志难申,仅凭太子心腹这四个字,就能让他们一辈子不能翻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