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吐出胸中一口浊气,像是要把满腔的郁闷都吐出去,隔了好半晌才缓缓说道:“老先生,一路劳顿,如果不嫌弃小王这里简陋,便在这里住下可好?”

    “然!”老头儿又是一点头!

    嘿……,这小老头就不会好好说话么?该特么不是来故意耍我的吧?李承乾渐渐从心底生出一股无名邪火。

    不过在犹豫了一下之后,他又把这股火给压了下去,心想这老头儿不管怎么说也是传说中李绩的师傅,别管能力上有没有李绩那么强,但至少年岁摆在那里,如果自己真把他给揍了,这事儿回头怕是不好收拾。

    有了决定之后,李承乾便将杨雨馨叫了过来,让她安排人收拾出一间客房给新来的小老头儿,然后又安排人陪着小老头儿过去。

    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这小老头总是摆出一副高人的样子看的让人头疼,早点让他去睡觉总好过在自己眼前唠叨。

    甚至李承乾有那么一瞬间还在想,幸好这老头儿没有把鞋脱了让自己给他穿上,否则自己这爆脾气还真不知道能不能把这老头儿给揍了。

    ……

    安顿好了老头儿,李承乾又火速招集自己这边的人手,‘七组’的黑子必须要见,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七组’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传过来,这本身就有些不正常。

    另外就是那个叫来恒的家伙,这货自从被调入飞凤军之后就再没见过,现在有必要把他叫来问问,看看这家伙的能力到底如何,如果可以的话说明飞凤军最后一批人也已经训练成军了,这一次出征应该可以带上他们。

    再有就是松赞干布、李佑等人。

    这次出征不是小事,长安这边需要做一些安排,前些时日打算让李佑带着高句丽战俘去波斯转转,眼下来看怕是要搁置一段时间。

    唯一遗憾的是手下那些‘狠角色’一个都不在长安,看来晚上还要开个会,把这个事情跟那帮家伙通个气,看看有谁愿意去漠北的,回头跟家里老头子也好打个招呼。

    心下盘算定了,李承乾要等的人也都来齐了,叫上新来的老头儿,一行人就在宽敞的院子里摆开了龙门阵。

    ……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李绩大将军的授业恩师,李静仙老先生,以后大家要以师礼待之。”看着一群懵懵懂懂的手里,李承乾首先介绍了坐在身边的小老头儿。

    “李先生!”众人拱手。

    “可,这次急急忙忙招我们来可是有什么事?”李佑大咧咧的给小老头儿见礼之后,便向李承乾问起原由。

    “过上一段时间我要领军出征漠北,李老先生会跟我一起去,但是京城我也需要留下一批人手,小佑,你可愿留下?”李承乾也不打算隐瞒什么,反正这种局面根本瞒不了多久,早晚都会被人知道。

    李佑郁闷的眨眨眼睛,吐槽道:“我说不留下,你会同意么?”

    “嗯。那就这么定了!”在李佑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李承乾狠狠一点头,确定了让他留下,顺便吩咐道:“留下一回事,但不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干,铁路要一直修下去,不能停。还有长乐那里的珍品阁,对面的皇家银行你也关照一下,若是有人闹事给我往死里打,明白么?”

    “得,我听你的!”听到可以往死里打,李佑眼睛一亮,相比于上战场,留在长安折腾更让他喜欢。

    (本章完)

第1461章 安排(中)() 
    “松赞,这次出征我需要你也留下,你的意思呢?”安排完李佑,李承乾又看向松赞干布。

    “我没意见,不过我想知道为什么,按说你这个秦王就是个摆设,一个小小的薛延陀怎么也用不到你来出面。”松赞干布目光紧盯在李承乾的脸上,似乎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些什么。

    “不仅仅是薛延陀。”李承乾看了一眼黑子,嘴角微微挑起:“你来说吧,别说你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殿下,臣是真的一点消息也没收到,甚至就连薛延陀的事情也是散了早朝之后才收到的。”黑子一脸苦涩的解释道。

    “为什么?别告诉我你的手下都是吃干饭的。”李承乾脸色不愉。

    ‘七组’是他最看重的情报部门,如果这么大的事情他们都没有收到消息,那么‘七组’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消息被封锁了,似乎陛下还有一套收集情报的路线,所以……”黑子解释道。

    “此事并不怪他。”就在黑子不知如何解释的时候,李静仙开口了:“如果老夫说得没错的话,你的人应该只是将搜集到的消息直接发回来,在前面收集消息的人并没有分析情报的能力,所以没有情报传回来并不奇怪。”

    “李老先生,什么意思。”李承乾扭头问道。

    “眼下不管是西域还是辽东都还没有实际动作,他们只是在暗中布局,你的人根本看不出其中有什么门道。也就是说,只有东、西两边真的发动的时候,你的人才会有反应,就是这么简单。”李静仙老神在在的说道。

    “那为何父皇会知道?”虽然没人告诉李承乾,但根据早朝时老头子表现来看,老李应该已经知道了其中的猫腻,所以他很纳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这就是皇帝陛下的高明之处,从一些蛛丝马迹中看出端倪可不是谁都有的能力。”李静仙用审视的目光看着李承乾,隔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边境的贸易你有注意过没有?往来的使团你有关心过没有?周边各国的内政你收集了没有?这些都没有干过,你又怎么会知道别的国家想要干什么?”

    “这……”李承乾被老头儿数落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毫无疑问,这些东西他从来都没有想过。

    在他看来只要搞好自己国内的事情就可以了,其他国家与他无关,只要他们不来入侵一切都不重要,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

    “打仗不是过家家,若想发动一场战争,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尤其是几个不同的国家想要联合的时候更是如此,你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大唐这样随时可以开战的实力。”李静仙像是在教育孩童一样把李承乾说的面红耳赤。

    亏得自己还总是觉得智力过人,原来这仅仅是一些小聪明,想要治理好国家自己只怕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李承乾沉默着,良久之后才站起来,对李静仙一揖到底:“多谢仙长教诲,承乾受教了!”

    李静仙端坐不动,受了李承乾一礼,末了调侃道:“你这小子好生刁滑,用到老夫便是仙长,用不到的时候便是先生,真真不当人子!”

    “呃……”再次被老头儿噎住的李承乾尴尬的摸摸鼻子。

    好在李静仙并没打算怎么样,调侃之后大度的摆摆手:“行了,你还是继续安排你的事情吧,不必在意老夫!”

    真的不必在意么?有这么一个老家伙坐在这里,怎么可能不在意。

    李承乾暗中翻了个白眼,坐回自己的位置,扫了眼身边诸人解释倒:“仙长刚刚带来消息,若是没有猜错,西域和辽东近来必有大乱,而薛延陀这边则是吸引我们上当的引子。”

    “所以这次漠北之战不会有大军出动,只有一支万人偏师,而且只能胜不能败,明白了么?”

    “什么?!”

    “这,这怎么可能?”

    一瞬间松赞干布等人的脸色就变了,尤其黑子的脸色再是一片惨白,‘噗通’一声单膝跪倒:“殿下,请殿下治臣失察之罪!”

    “罢了,这件事情我也有错。”李承乾摆摆手,叹了口气恨声说道:“只恨吴辰这个混蛋,若是他不跟着玄奘那老和尚离开,只怕多少也会收到一些消息,可偏偏……,等他回来看老子不打断他的腿!”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不如研究一下如何应付才是正经。”松赞干布从刚刚的震惊中恢复,严肃的说道:“若真是如你所说,西域和辽东都有入侵的打算,那么你这次很可能出征会没有任何后援,若是战事不利,你打算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我刚刚已经说了,此战只能胜,不能败!”李承乾苦笑说道:“所以这次我会带着军校的那一批人走,他们用的全都是装式装备,希望能够应付下来吧。”

    “不妥,此事不妥。”松赞干布坚定的摇摇头,否定了李承乾的想法。

    “为什么?难道这一万新军还能战败?或真是这样只怕带上其他军队也是一样。”李承乾反问道,在他看来一万人的新军,完全可以阻拦薛延陀人的进攻。

    “不,我不是新军战力不行,我是说你的新军太依赖后勤。”松赞干布沉声说道:“这场战争如果只有薛延陀,别说你带去一万新军,就是五千可能也够了,大唐有足够的力量对你形成支援。”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若真的西线与东线同时开战,你的后勤必然会受到影响,到时候没有火药的支撑,你的新式军械和烧火棍没有任何区别,你的新军别说一万,就是十万只怕也不够薛延陀人杀的。”

    松赞干布到底是一代枭雄,在吐蕃的时候十二岁便征战沙战,战场上的经验远比李承乾要多的多,想都没想就指出了火铳和火炮的缺点。

    李承乾在松赞干布的提醒下眉毛几乎拧成了一个疙瘩,死死盯着眼前的茶杯陷入沉默。

    (本章完)

第1462章 安排(下)() 
    “用老兵吧,新军暂时用不上的。”松赞干布看着李承乾纠结的样子,忍不住劝道。

    “老兵又如何,如果不能第一阵就抑制住薛延陀人,二十万大军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万人能够抵御的。”李承乾摇摇头。

    之所以他敢承诺以一万人来对抗薛延陀,凭借的就是火药武器的震慑力,如果没有火药武器,就算一万人再厉害也无法战胜二十万的草原骑兵。

    松赞干布见李承乾不肯放弃原来的想法,也有些着急:“你的火药武器的确威力惊人,可是缺点也很多,这不是我打击你,而是事实。”

    一切随缘,一切随缘!

    就在李承乾游移不定的时候,余光瞥见了身边的李静仙,同时也想起了他开始说的‘一切随缘,不可强求’。

    难道真是缘份不到?新军真的无法参与这场战斗么?李承乾心中有着无限的失望,速战速决的想法也开始淡了。

    “李高明,你怎么就那么倔呢,你就不能听……”松赞干布见李承乾一直不说话,心中渐生恼怒,但话说了一半便被李承乾打断:“好了,不用就不用,我们晚上再想别的办法。”

    “你说什么?”李承乾的回答太过突然,松赞干布有些无法接受。

    “我说不用新军就不用新军,大不了老子从西域军团里挑人,四千‘獠牙’加上六千百战老兵,老子就不信拿不下他一个曳莽!”李承乾咬着后槽牙说道。

    “呼……”松赞干布长长出了口气:“这就对了,以后千万别再钻牛角尖。”

    “这不是钻牛角尖,这叫执着,是一个好习惯。”李承乾为了给自己找点面子,强词夺理的说道。

    “这事儿咱就不讨论了,现在事情已经搞清楚了,你打算让我做些什么?”松赞干布见事情已经有了定论,主动岔开了话题。

    “我打算让你在后方帮我注意一下长安的动静,这次出征我总是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觉得身后会出什么乱子,你在长安帮我注意一下,我把‘七组’的指挥权交给你。”李承乾低头想了一下说道。

    ‘七组’,李承乾手下最有力的一个情报系统,能让他放心将这个小组交给自己,松赞干布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感到高兴。

    “殿下,那,那我呢?”来恒坐在一边早就已经等的急不可耐,好不容易等到李承乾和松赞干布商量好了,这才急急开口。

    “你们这一批的训练完成了么?”李承乾看着来恒问道。

    “早就完成了!”来恒答的异常痛快,好像答的慢了就没有机会出征一样。

    “完成了就好。”李承乾点点头:“这次出征我打算带走五百人,也就是说你们这一批人我打算全都带走,所以如果训练没有进行完你最好先说出来,否则上了战场掉了链子,本王唯你是问。”

    “殿下放心吧,兄弟们早就已经训练好了,都眼巴巴盼着什么时候能出征呢。”来恒兴奋的脸都红了,看上去就好像恨不得明天立刻就出征。

    “好,有你的保证就好。”李承乾再次扫过众人,最后看向李静仙:“先生可有什么教诲?”

    老头儿摇摇头并没有再说什么,看上去就好像与这次的事情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知道是真的没什么可说的,还是不想说。

    ……

    是夜,城外驿站。

    “王子殿下,这位便是孙先生,说是有要事要与殿下商量。”阿罗憾带着一个中年文士来到卑路斯的房间,为其引荐道。

    “哦?不知先生有什么事要与小王商量?”一心想要复国的卑路斯跟个孙子似的,在大唐见到谁都是十分客气,虽然不知中年文士的身份,但也没有怠慢。

    “复国之事!”中年文士打量着房中的布置,最后看向卑路斯。

    “什,什么?”卑路斯愣了一下,转眼便激动了起来。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来主动找他商量复国的事情,原本他对李承乾还抱有一定的期望,可以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他的心也就慢慢淡了,打算别谋他途。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竟然有人找上门来了。

    中年文士看到卑路斯的反应心中暗暗冷笑,口中却说道:“卑路斯王子难道就是这样待客的?”

    “哦哦,是小王失礼了,先生请坐,请坐!”听中年人说要与自己商量复国的事情,卑路斯哪里还敢怠慢,回过神来之后立刻表现出扫榻相迎的姿态。

    “孙先生,不知您是从何处得知小王之事的?”双方坐下之后,卑路斯也渐渐冷静了下来,出声问道。

    “魏王殿下深感王子心念故国之情,特派某来助你。”中年文士的声音不大,但却如晨钟暮鼓直接砸进了卑路斯的心底。

    “魏,魏王殿下……”卑路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中年文士会是魏王的人,一时不知应该做何反应。

    “不错,魏王殿下。”中年文士点点头继续说道:“只不过殿下虽然有心助你,但却有些困难。”

    “什么困难?”卑路斯追问道。

    虽然他隐隐觉得其中有些问题,但在复国这个条件的诱惑下,他还是打算听听中年文士要说什么。

    但中年文士似乎在故意吊他的胃口,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转而问道:“王子殿下应该已经试过与秦王殿下沟通了,不知可有结果?”

    “这……”卑路斯顿了顿:“秦王殿下可能是有些困难吧。”

    “真是这样么?”中年文士呵呵一笑。

    “那么先生认为呢?”卑路斯反问道。

    “若是王子殿下真的这样认为,那就继续等下去好了,看看最后能不能从秦王那里得到帮助。”中年文士很有信心的说道。

    鉴于李承乾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卑路斯一度认为他并没有帮助自己的想法,现在经过中年人一提心中也开始嘀咕起来。

    良久之后,卑路斯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重新抬起头:“那么先生又有什么主意?可有办法教我?”

    中年文士脸上闪过一丝犹豫,纠结了良久才说道:“此事说来也可以算是皇家的丑闻,魏王殿下本不想说,可是……算了,某还是按照殿下的吩咐对你说了吧。”

    (本章完)

第1463章 李象(上)() 
    中年文士到底与卑路斯说了什么没人知道,而且他在驿馆中也并没有停留很长时间,只过了大概有小半个时辰便带着两个随从悄然离开,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卑路斯曾想过派人跟上去,但是考虑到带来的护卫与唐人迥异的长相,最后还是放弃了跟上去的念头。

    ……

    而此时的太极宫,则完全是另外的一番景象,四下里到处到是跑来跑去的宫女和内侍,李承乾深夜中被召进皇宫,此时正一脸焦急的等在一间宫殿的外面,时不时的看一眼大殿中的情形。

    “乾儿,放松些,女人都要过这一关的。”长孙皇后陪在一边,看着没头苍蝇般的李承乾,含笑劝道。

    “母后,这……,您说苏玫不会有事吧?这,这叫的声音也太大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情啊?”李承乾听到长孙皇后的声音,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愁眉苦脸的靠过去问道。

    “能有什么事情啊,母后生了你们好几个了,不也是好好的。”长孙皇后瞪了儿子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对于李承乾这种慌乱,长孙皇后多少能够理解,这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孩儿,当初听说自己生李承乾这个大小子的时候,自家老头子似乎比他还不堪呢。

    可是理解是一回事,看的顺不顺眼又是另一回事,你说一个大老爷们儿,马上就要出征去打仗了,结果竟然为了老婆生孩子将所有的事情都抛到了一边,专心的等在外面,这好像有些因小失大,若是被家里老头子知道了,只怕又要被教训一番。

    “母后,真不会有事情么?”可是李承乾却根本顾不得这些了,安静了没一会儿,又拉着长孙皇后追问。

    “放心吧,宫里最好的稳婆就在里面,孙神医也被你找来了,你还想怎么样?若是还不放心,你干脆进去替她好了。”长孙皇后没好气的说道。

    “如果能替,儿臣还真想替她,总好过傻傻等在外面。”李承乾苦笑着说道。

    前世二十多年,这一世十多年,加起来李承乾怎么也有三十多岁了,对于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激动、紧张、害怕、开心,所有的情绪综合到一起,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孩子生下来是否健康?会不会长了八根手指?这么长的时间还没有消息,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有了自己穿越的事实,甚至李承乾还在担心自己这个孩子会不会也是穿越来的!

    总之等在外面就是一种煎熬,对于李承乾来说就像是在等待法官进行最后的宣判一样。不知道以前是谁说过,死不可怕,真正可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