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残不打残却要分怎么看了,如果单指人数那的确是残了,但如果说战斗力,老夫敢保证,绝不比原来差。”李道宗纠正李承乾道。

    “既然这样,那就选他们了。”李承乾点点头。

    这次去漠北他既然不想与薛延陀人正面硬碰,那么对人数便没有了过多的要求,只要大致差不多也就行了。

    ……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李道宗与李静仙那个小老头儿叙旧的时间,李承乾在一边听的有些无聊,最后干脆找个理由离开大帐跑去休息。

    结果刚一回到自己的帐篷,就被里面黑压压一伙人吓了一跳:“你,你们怎么在这里?不好好回去整军,到我这里干什么?”

    “我们不服。”程处默嚷嚷着说道:“凭啥高展、伍登他们都能去漠北,我们就不能去?”

    李承乾险些被这家伙气的吐血,心说老子不让你们去还不是为了你们好。可是这话他却不能说,因为就算说了也没用,这帮纨绔会有一百个理由来搪塞他。

    思来想去最后只能说道:“你们想过没有?这次出征漠北只有一支万人规模的部队,一万人你们觉得会有多少位置安排你们?”

    “那把他们叫回来不就行了,我们顶他们的位置。”段瓒大咧咧的说道。

    “你以为你是谁?”李承乾瞪了段瓒一眼:“之所以选他们是因为他们比较适合这次的战斗方式,而你们不行。如果这次我要与薛延陀人正面对决,那一定不会忘了你们,可是这次我是要去偷袭,去牵制薛延陀人,带上你们有什么用。”

    “那我们也可以偷啊,在西域当了那么长时间的马贼,这里的门道比他们清楚多了。”尉迟宝林嘟囔着。

    “不行!这次的事情已经定下,你们就别想了。”李承乾发现劝说没用,只能拿出秦王的威势。

    “可是……”尉迟等人还想再要说些什么,但却被李承乾瞪了回去:“难道你们连我的话也不听?原本我去漠北还打算若是失利等着你们去救,若你们都去了,谁来救?莫非你们想要全都死在漠北不成!”

    众纨绔这下不说话了,一个个都用无辜的小眼神看着李承乾。

    “都留下,相信你们的调令很快就会下来,到时候会有更广阔的战场等着你们,一个小小的漠北根本不值得把我们都填进去。”

    “还有,辽东军团我选了左卫率,我打算让伍登率领。西域军团这边若是选五千人的话,我会将‘獠牙’全部带走,你们这里没有问题吧?”

    “问题道是没有……”尉迟愁眉苦脸的回答。

    “没有就好,那就明天早上让队伍集合,我会安排人从辽东军团调五千套军服过来,全军给我换装,全部用新式护甲。”

    对于亮闪闪的全覆战铠李承乾也很喜欢,可是他们这次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薛延陀人的后方,那种亮闪闪的东西实在太过显眼。

    另外一点就是行军不方便,全覆战铠如果用在骑兵对冲或许用处会很大,但是如果是骑兵角逐缠斗灵活性就差了许多。

    “行,你怎么说都行。”去漠北无望的纨绔们一个个情绪低落,回答的也是有气无力。

    李承乾几乎被这帮家伙气死,咬着后槽牙恨其不争的说道:“给老子打起精神来!不就是征一次漠北么?至不至于让你们变成这个样子?”

    “当初将大唐旗帜插遍这片大陆每一寸土的誓言难道你们都忘了?少去一次漠北就哭丧个脸,老子还能指望你们什么?!指望你们天天给老子哭丧么!”

    (本章完)

第1470章 出发() 
    大唐尚武,就算是一些文人都能提刀弄剑的比划几下,纨绔们少年时在李某人豪言壮语的影响下更是一个个雄心勃勃,梦想着能够靠自己打拼出一个‘新世界’。

    所以在知道不能去漠北参加这次与薛延陀的战争,一个个全都郁闷的够呛,任李承乾怎么劝也是没用,直到最后小李发飙。

    “我说你们就不能长点心么?你们都跟着我走了,外面那些人怎么办?我们费尽心里训练出来这么点儿人就交给那帮老货?他们所谓的见血你们又不是没见过,你们打算把咱们这点家底都让他们给坑进去?”

    纨绔们不说话了,李承乾又开始讲道理,这些人都是他未来的班底,若是让他们心生怨愤终是不好。

    “那,那我们就都留下?”尉迟宝林还是有些想不通。

    “留下,好好守着咱们这点家底,这个世界的未来是我们的,现在那些老家伙们已经落伍了,不管是战斗的方式还是战斗的理念全都不符合这个时代。”

    “你们熟悉他们的战斗方式,知道如何使用这支部队,所以不要让我失望,真的打起来……让他们少死一些。”

    李承乾说到最后有些伤感,外面那二十来万人,也不知道经过这次大战能够活下来多少,甚至他眼前的这些纨绔会不会在战场上被干掉都是未知数。甚至很有可能这一次分别对有些人来说就是永别,再见面怕是天人永隔。

    ……

    翌日,天边朦朦胧胧泛起鱼肚白,点卯的鼓声传偏两座大营,需要出征的,不需要出征的,所有六品以上的将官全部集中到李道宗的中军帐,而在中军帐外面,则是排成方阵的近万将士。

    三通鼓毕,气氛变的肃杀,李承乾居中走出大帐,李道道、尉迟宝林分两侧跟在他的身后,其余众将则在后面跟随。

    “三通鼓已毕,出征众将可有未到者?”此时的李承乾已经换上一身战铠,年轻的脸上满是肃杀之色。

    “回秦王,众将到齐,无有未到者!”下面有人回答。

    “众将士!”

    “哗……”近万人整齐的挺直身体!

    “一月之前,薛延陀曳莽小儿在北境陈兵二十万,对我大唐虎视眈眈,将我数十万大唐将士视如无物,告诉我,你们的回答是什么。”

    “杀……”猎猎狂风!

    “曳莽小儿阴谋弑父,杀我大唐皇帝陛下亲封之薛延陀可汗,如此不孝,不忠之人,告诉我,你们的回答是什么。”

    “杀……”阴云密布!

    “曳莽小儿不自量力,欲要娶我大唐公主,告诉我,你们的回答是什么。”

    “杀……”电闪雷鸣!

    “今天,本王带你们去实现你们的誓言,愿往者,踏前一步!”

    “哗……”无一人退后,万人方阵整齐如一人,齐齐踏前一步:“赳赳老秦,赴我河山!大唐军魂,一往无前!大唐!万胜!万胜!杀!杀!杀!……”

    大军出征,天显异像!原本晴朗的天空彤云密布,电蛇在云中如蛟龙狂舞,猎猎狂风如猛虎咆哮!

    有别区大唐所有旗帜的黑色战旗漫卷中,一万大军的战吼撕裂长空与大地,如远古战神刑天在向所有敌人发出不屈的呐喊。

    “如此气势,此战必胜矣!”李静仙小老头儿站在中军帐的门口,仰头看着天空,喃喃说道。

    “师伯,为何您会出山呢,有我在这里其实就够了!”李静仙身边,玄寻雪小道姑有些含糊的咕哝着,电闪雷鸣中让人听的不甚清楚。

    “你这小丫头,人不大心却不小,眼下此人已经不是你能辅助的了。”李静仙拍拍小丫头的头,慈祥的笑着说道。

    “什么嘛,不就是算不清他的过去未来么?这有什么大不了的,眼下大唐的气运冲天,就算是个傻子也能有所建树!”玄寻雪小脸几乎抽成了包子,可是却无力反抗李静仙。

    毕竟这是他师伯不是李承乾,就算是不喜欢被拍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你只看到气运冲天,却不知物极必反么?”李静仙似乎很宠身边的小丫头,虽是在教训她,但语气却不是特别严厉。

    “那可不一定。”小道姑把头抬起来,看着李静仙说道:“极之一字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就像人的身高一样,有些人极限就是六尺,而有些人的极限却是八尺,所以谁又能说大唐的气运现在已经到极限呢?”

    “呃……”李静仙有些哑然,看着身边的小丫头片子,怔怔说道:“这又是谁教给你的?”

    “从他那里学的啊。”玄寻雪抬手指指前面一身狰狞战铠的李承乾。

    “唔!”李静仙点点头,眼中带出一丝迷惑,半晌叹道:“不知我们帮他是福是祸,只希望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吧。”

    “我觉得没有什么错。”玄寻雪笑了笑,跳开一边又说道:“师伯,我们也准备一下吧,看样子他们就要出发了。”

    “嗯,走吧!”

    ……

    雨最终还是没有下,天空一直是阴沉沉的,近万大军队伍拉的很长,沿着官道直奔定襄城。

    而云州城外的两座庞大的军营也安静了下来,尽管他们中有很多人也希望能够去定襄,但最后他们还是如往日一样,继续着自己训练。

    云州刺史擦着额头上的冷汗,给李二陛下起草着一份奏章,将李承乾到来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全都记录下来。

    他不清楚为什么李二陛下会允许这样一支军队存在,这样一支不用务农每日只是不断训练的军队在大唐就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异类。

    站在城头,看着外面那铺天盖地的黑色旗帜,每一次都会让人有一种胆寒的感觉,甚至眼下大军驻扎的地方连鸟都不愿意从上空飞过。

    这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狂热而执着?似乎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去死一样,万余人出征变能引得天显异像,若是二十余万大军同时出征,天知道会不会来天崩地裂呢?!

    (本章完)

第1471章 定计(上)() 
    战铠穿在身上挺牛逼的,尤其是看着身边那些大头兵羡慕的眼神,更是让李承乾由衷的感到满足。

    可是当走了一段时间之后,事情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沉重的铠甲压在身上让人很不舒服是一回事,太阳出来之后那种闷罐头的感觉更是让人想要抓狂。

    六月的天气正是炎热的时候,战铠里面的衣服穿的本就不多,外面太阳再一晒……好家伙,如果用温度计量一下,估量足足能够四、五十度。

    所以那一身战铠李承乾只穿了一天便换了下来,换成了与普通士兵一样的战斗服,而且还是不插护板的那种,至于席君买和伍登等人鄙视的眼神……算了,为了不死在去定襄城的路上,鄙视就鄙视吧。

    ……

    一路无话,李承乾一行以每日百里的速度再次用的近十天的时间出现在了定襄城的南面。

    “秦王殿下,苏将军在前面迎接您来了。”距离定襄还有近三十里,前面的先锋军中有探马回来通知。

    “苏将军迎出来了?”李承乾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招呼身边的伍登:“老伍,走吧,我们也过去吧,别让定方久等了。”

    “殿下请!”伍登已经习惯了军中的生活,对一些老朋友也不再避讳,笑着请李承乾先行。

    万人的行军队伍并没有拉的太开,前锋距离中军的距离也不是很远,催马前行大概一柱香的时间,已经可以看到队伍的前面正有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停在路边。

    “苏将军!”“秦王殿下!”

    “苏将军!”“伍将军!”

    苏定方与李承乾的关系非同一般,一些繁文缛节自然没有必要,而他与伍登也是早就想识,打过招呼便并骑向着定襄城的方向而去。

    “定方,前面怎么样?那曳莽现在在什么位置?”寒暄过后,李承乾问道。

    “距离定襄还有三百里左右,正和李思摩对峙呢。”苏定方淡笑着说道。

    下是因为薛延陀人距离定襄还远,所以他才会出来接李承乾,否则的话就算打死他也不敢出来。

    “你觉得李思摩能撑住么?”李承乾考虑到李思摩犹豫不定的性格,蹙眉问道。

    “那家伙靠不住的,如果不是曳莽根本不想现在就进攻,只怕那家伙早就逃了。”苏定方摇摇头,语气中带着不屑。

    突厥人已经不是当年的突厥人了,能打能杀的都被李二陛下塞到大唐的军队里面去了,剩下的一些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家伙。

    再加上当年定襄城一战已经将突厥人的‘骨头’打折了,这些草原上的雄鹰如今已经折了翅膀,余下的这些人根本没有上战场的勇气,更不要说面对二十万薛延陀大军了。

    “如果那二十万人攻过来,你有多大把握应付?”李承乾很清楚突厥人的现状,所以并没有附和苏定方的意见,只是继续问道。

    “二十万人,如果只是骑兵,臣有把握挡他们半年,但是怕只怕他们那里另有高人,若是这样的话,一个月都挡不住。”

    苏定方似乎意有所指,听在李承乾耳中不由有些奇怪,扭过头问道:“你什么意思?难道薛延陀人这次的进攻有什么不同么?”

    “不知道,只是一种感觉,这些草原上的家伙很少会这么有耐心的等上一个月,所以我总是觉得这件事背后必有隐情。”苏定方一边说一边看向远方,紧锁双眉。

    李承乾的脸上同样被阴云笼罩,苏定方虽然并不确定薛延陀想要干什么,但是像这种战场上打出来的家伙往往第六感都是很强的,当他感觉到情况不对的时候,最好不要大意。

    伍登跟在一边,想了想突然说道:“那就去查清楚,不行的话我带人上去试探一下。”

    他的意思是带着人上去首先发起攻击,从而试探薛延陀人的反应,根据他们的反应再来确定是不是真的有什么阴谋。

    “不行,我们的人太少了,驻防在这里已经捉襟见肘,就算是有你们这一万人马,也只能说勉强守住北境。而且不要忘了,突厥人也并不是那么老实,我们要防止他们那边有什么异动,若是他们也有反叛之心,贸然出击只怕会让你有去无回。”苏定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伍登。

    “你说薛延陀有没有可能只是想要牵制我们的兵力?”李承乾想到来之前收到的消息,结合西域和辽东两边的小动作,顺便提出一个设想。

    “牵制我们什么呢?就算没有他们陈兵边境的事情,边军也不会少一个人。”苏定方并不知道西域和辽东的情况,所以十分纳闷。

    李承乾醒悟到这一点之后,便简单的对他说了一下东、西两境的情况。

    “不,还是不可能,若是这样,薛延陀直接进攻不是更好?只要他攻破边境,陛下一定会派大军过来,到时候东、西两边再发动,他们的计划很可能会成功。”

    苏定方并不相信李承乾的判断,凭直觉的认为这里必然有其他的门道。

    “哎呀,我说你们想那么多干什么,我们直接杀过去问问不就知道了。”席君买从一边策马跟上来,大咧咧的说道:“以我们这一万人的实力,突击进去,抓住曳莽问题并不大,只要把那二货抓住,到时候有什么不知道的直接问他不就好了。”

    “滚犊子,敢情别人家孩子死不完是吧?”李承乾瞪了席二愣一眼:“一万对二十万,就算你能冲进去又能如何?杀了一个曳莽,还有大度设,难道你还能一个个都杀干净?”

    “秦王殿下说不错,若要主动进攻,我们绝对不能硬拼,必须想其他办法。”苏定方叹了口气说道。

    能用的人手还是太少了,一万援兵加上边军,最多只能起到一个牵制作用,将薛延陀人拦在关外或许有可能,但若是主动进攻,这不是一般的困难。

    ……

    大军缓慢前行,众人一路讨论着应付薛延陀人的方案,而在数百里外的薛延陀大营,也在进行着对他们的讨论,一群薛延陀人中间,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正摇着折扇侃侃而谈。

    昨天三+二,今天二+三啊。下午三点再更三章。

    (本章完)

第1472章 定计(中)() 
    中年文士姓孙,据说背影不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消息,比如这次李承乾领军到漠北,出征人数为一万。

    “孙先生,您上次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牵制,可是现在又让我们强攻,如此前后矛盾作何解释?”曳莽从头至外都在听中年文士讲话,直到最后才淡淡的问道。

    “此一时彼一时。”中年文士合上折扇,向毡房外一指:“大唐秦王就在外面,如果能将其拿住,你想要什么样的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难道这样还不值得你主动出击?”

    “拿住又如何?大唐皇帝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他完全可以把这个儿子舍弃不要。”曳莽摇摇头。

    虽然这次的行动是早就商量好的,与西突厥的可汗也有过私信往来,知道这次是一场彻底颠覆大唐的行动。

    可是曳莽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一直以来他总是在担心这会不会是一个圈套,若万一被其他两方人当炮灰去吸引大唐的注意力,那他曳莽岂不成了众人眼中的傻子。

    “可汗何必如此多疑?想想大度设,再想想拔灼,如果没有孙某从中谋划,他们两个岂会如此容易就范?而且这次大唐皇帝陛下将突厥人安排人阴山脚下到底是为什么你不会不清楚吧?想想看,如果让突厥人发展起来,再加上大唐的支持,薛延陀的出路在何方?”

    中年文士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劝说着曳莽,而事实上的确如他所说,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参与,曳莽才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将大度设和拔灼的势力连根拔起。

    曳莽深深吸了口气,有些不确定的看着中年文士,自从在西域劫了大唐的那一批钢弩之后,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变了,自己就像是一只牵线木偶一样,被眼前的中年人摆布。

    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原本杀了真珠夷男可汗之后,曳莽只是想着好好在草原上发展,再干掉大度设与拔灼,最后一统草原便好。

    可就是这个中年文士,是他再一次来到草原鼓弄唇舌,搬出了一套似是而非的道理。

    比如:去大唐求亲注定失败,原因是李承乾不会同意和亲,他这样的行为会激怒大唐,会受到大唐的报复。

    再比如:大唐皇帝信任突厥,打算让突厥在草原上修养生息,最后达到让突厥人占领草原的目的。

    这些都是中年文士前段时间出现时对他说过的,让他感受到了危机,然后不知怎么就像被洗脑了一样,干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