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免了免了,你可是将来要当国公的人,以后要以臣自称,不要总是小人,小人的。”李承乾大度的摆了摆手,示意卡皮尔免礼,随后又问起了刚刚的问题。
然而,让李承乾意外的是,卡皮尔竟然驳了他的面子,义正词严的说道:“殿下,按您的要求的确可以有一批蔬菜成熟,但是臣觉得眼下并不是食用它们的时候,这一批果实成熟之后,臣觉得应该将它们留作种子,以备将来所需才是正经啊!”
第1601章 倭国来人()
装、、逼事小,种田事大,李承乾考虑了一会儿,觉得卡皮尔这货说的多少有些在理儿。
从另一片大陆带回来的种子本就不多,加上他在天竺的时候还试种过一些,能带来大唐的就更少了,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全给吃了,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再想想朝中那些吃货的食量,李承乾放弃了开始的念头,决定把所有的新品种的东西都留下当种子,最多到时候让老头子看看产量便好。
有了这样的打算之后,小李离开了新搭起来的玻璃暧房,抱着娃继续过自己悠哉游哉的小日子。
可惜,出如今大唐的新生事物太多,日子就算是再怎么消停也不如以前,消停日子没过三天,一群说话呜哩哇啦的家伙突然出现在了长安城,哭着喊着跪在秦王府外面,非要见秦王不可,就算是门口的侍卫用棍子抽都抽不走。
没办法,李承乾只能再次现身,时隔一月之后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
“殿下,就是这群倭人想要见您,说是如果见不到您,他们就集体死在这里。”门口的侍卫见到李承乾,上前躬身说道。
握草,这特么是来恶心人的吧?李承乾皱了皱眉头,很想说一句要死死远点,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对为首的一个倭人勾了勾手指:“你,说说怎么回事。”
“秦王殿下,求求你,发兵救救我们吧!大唐再不发兵,倭国就没啦!”门口的台阶下,一个倭人头领模样的家伙跪在地上哭诉着,根本就不敢站起来,像是生怕礼数不到引起李承乾的不快。
“到底怎么回事儿。”对于这倭人不清不楚的描述,李承乾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不由微微有些发怒。
想那倭国眼下应该只是内乱,杨天留在那边应该能够控制住局面,绝不会倭国到了灭国的边缘还没有消息送回来。
而且倭国那地方天皇的地位很高,就算是内乱中有某些家族胜利了,到最后也不可能会真的把天皇一脉杀光,最大的可能就是再扶植一个傀儡政权。
所以说不管怎么样,倭国眼下都不存在灭国的可能。
但是,那倭人头领却是有着另外一番说词,在偷偷看了李承乾一眼之后,又哭着说道:“秦王殿下有所不知,原本我倭国这段时间是有些内乱,不过乱局还在控制之内,可是……,可是就在一年前,大量逃入我国的高句丽人和新罗人突然反叛,他们全完没有人性,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带不走的就烧。”
“我国的士兵大多正在前线作战,后方兵力空虚,这样一来又给了他们壮大的机会,所以等到天皇重视起他们的时候,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已经壮大到了无法一举消灭的程度。”
李承乾无声的看着那倭国首领,突然觉得他口中的‘烧光、杀光、抢光’有些耳熟,心中不自然的想起后世那一段发生在中原大地上‘群魔乱舞’的日子,不由有种快意。
不过那倭国首领却并不知道李承乾此时在想些什么,看他半天不说话,以为他是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出兵帮助自己,眼中慢慢升起一丝期待的光芒。
但最后的结局还是让他有些失望,那个在大唐跺跺脚就能让天下抖三拌的人物竟然摇头了:“这是你们倭国自己的事情,我们大唐很难插手啊,而且大唐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打仗,根本无法抽调兵力来支援你们,所以,你还是回去吧。”
“殿下,秦王殿下,求求您了!”希望破灭之后,倭国首领以头抢地。
“我说过,大唐现在兵力也是捉襟见肘,根本无力去支援你们,你还想怎么样?”李承乾对于这倭人的死缠烂打有些反感,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殿下,请看大唐与倭国一衣带水的份上救救我们吧,只要能够度过这个难观,倭国上下必然对殿下感恩戴德!”倭国首领继续苦求着。
一衣带水个屁,老子救你个毛,李承乾不着痕迹的翻了个白眼,突然翻脸说道:“你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拿什么来保证你的感恩戴德?便是舒明那家伙来了怕是都不敢说这话,你觉得你比他还要强一些?”
倭国首领被李承乾给骂的愣住了,万万没想到他会说翻脸就翻脸,这完全就是不按套路出牌的意思嘛,当他堂堂的大唐秦王,怎么可以这么不顾脸面呢。
“看着本王干什么?你们这些倭人向来都是狼子野心,别以为本王真的会上你们的当。”李承乾脸色阴沉,想到后世这些倭人在中原大地上干的那些事情,不由再次说道:“回去吧,回去让你们的天皇准备一下,还债的时候到了!”
什么还债?还谁的债?
这下子倭国首领算是彻彻底底的懵圈了。
似乎倭国从来都不欠大唐什么啊!相反每年还在大唐购买无数的军事装备。
当然,倭国也不是没有进攻大唐的打算,不过这不是还在计划中么?应该不会有人泄漏消息啊?这大唐秦王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听这话里的意思似乎并不单单是不想帮忙,反而有种要落井下石的意味,也就是说他这次来求救兵很可能求来的不是援兵,而是一群杀星!
想到这里,倭国首领不由打了个激灵,看着李承乾的目光中带上一层恐惧,颤抖着问道:“殿,殿下的意思是……”。
“你猜的没错,和你想的一样。”
李承乾并不是一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人,但是对于倭人,他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兴趣来敷衍了。
当初之所以会陪他们玩儿,那是因为他们有钱,有银子,而且国家局势还算稳定。但眼下则不同了,倭国国内几大势力几乎把人脑子打出狗脑子,高句丽和新罗的溃兵残匪又在倭国搞事情。
这样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可以说已经到了图穷匕首见的时候,再敷衍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索性李承乾干脆的撕开了伪善的面具,露出锋利的獠牙。
(本章完)
第1602章 第一次联手()
倭人最后是怎么走的李承乾并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李承乾也不想关心,总之在给他们下了最后通牒之后,小李便回了书房,同时命人将几大世家的老头子们都招到了府中。
半个时辰之后,老头儿们一个个依约而来,他们不知道李承乾到底想要搞什么,为什么会突然想要见他们。
但现在的李承乾并不是他们能够招惹的,而且装犊子也不急在这一刻,抱着试探他有什么目的想法,几个老头竟然意外的到齐了。
……
“秦王殿下,不知这次召我们前来,可是有什么事么?”崔家的老头子坐下之后第一个开口,期待着能够听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拖拉机和推土机的购买权问题。
但让他失望的是,李承乾并没有这样的想法,而且就算是有也是在搞定了倭国之后。
所以小李在命人上茶之后,就那么静静的坐着,直到茶上来了才缓缓开口:“这次召集诸位过来是想讨论一下如何发财的问题。”
发财?几个老头儿对视一眼,这话他们已经不止一次从李承乾的口中听到过了,但是每次点头答应之后,受益者最后都是这位秦王殿下。
正所谓吃亏长教训,难道自己这些个老头子真的就傻到可以一次又一次的上当?
李承乾见他们几个老头儿不说话,也不尴尬,只是慢条斯理的吸了一口茶水,然后接着说道:“本王一直在与倭国做生意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吧?”
几个老头子点了点头,这种事情或许能够瞒得了别人,但是对于这些这世家的老狐狸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
“那么你们也应该知道倭国有很多银子,对吧?”李承乾继续问。
几个老头儿继续点头。
“想要么?”
条件反射的点头。
李承乾突然笑了,这让几个老头子显得很尴尬。
不过很快,小李脸上的笑意便收了回去,沉声说道:“倭国现在已经乱了,内斗消耗掉了他们几乎全部的国力,就连一些高句丽与新罗的余孽他们都应付不了。”
几个老头子眼睛瞬间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顿了顿才心照不宣的问道:“殿下的意思是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
“你们出人,我出装备和战船,大家去倭国捞一笔大的,怎么样?”李承乾并没有和老头子们儿绕圈子,直截了当的说道。
“呵呵……”老头子们突然笑了,对视一眼之后说道:“殿下说笑了,我们哪里有人啊,家丁护院什么的打起仗来也派不上用场不是。”
世家有世家的算计,他们很清楚,如果去倭国打仗,没有几万人是不行的,如果他们现在一点头,这足以说明他们家中有足够的武装力量,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好事。
李承乾很清楚他们想的是什么,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你们在担心什么我很清楚,但是这种事情瞒者瞒不识,其实就算是你们不把这份力量暴露出来,难道别人就不知道了?”
“就如同现在,如果我知道你们有这份量力,又怎么可能邀请你们来参与到这件事情里来?”
没人说话,一群人在听完李承乾的话之后就那么静静的坐着,考虑着他这些话的真实性。
这此老头子很担心如果现在把家族中的力量暴露出来,会不会引起不良的后果,如果李承乾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引他们上勾又该如何处理。
而就在这个时想,李承乾又说话了:“我不知道你们在犹豫什么,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私人武装必须解除,在未来的几年里就会开始进行这个计划,你们不会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对抗整个大唐吧?”
“秦王殿下这是何意?老夫等不明白。”李承乾的话让几个老头子心下凛然,但却十分嘴硬的不想承认手中有武装的事实。
“这件事情你们可以回去之后慢慢考虑。”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老头子们不要为这件事继续纠结,然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去倭国发财,发大财,每家百万贯以上的大财。”
老头子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家百万贯?如果真有那么多钱,似乎把手里这些人全都交出去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年头儿,人这东西其实并不怎么值钱,长安这些世家加到一起,凑出三万人的能力还是有的,而这三万人平均下来每家也只有四千左右。
四千人卖一百万两银子,每个人平均可以卖二十五两,还有什么比这更划算的呢?
再说李承乾刚刚不是说了么,大唐很快就要整顿私兵,这些人就算眼下不派出去,将来很可能也要遣散,还不如在这之前把他们都给卖了。
有了这样的打算之后,众老头儿的心思开始活泛起来,郑家的老家伙带着一丝不确定问道:“殿下此言可是真的?倭国真的那么容易就可以征服?若是万一……。”
“没有万一,只要你们点头,我们可以成立一支志愿军,只要人员到位立刻就可以发兵倭国。那些小矮子你们又不是没看到,打起仗来只怕我们大唐的人一个可以打他们十来个。”李承乾笑着说道。
“可是陛下那里要如何解释?”说话的事赵郡李氏的族长,这老头一直都是李承乾的支持者,之所以这样问不过是起到一个逗哏的角色。
“父皇那里自然由我去说,诸位如果有心,只要回去安排人手就好,只等来年一开春,我们马上派人出发。”李承乾嘴角微微的挑,露出一抹冷笑:“倭人已经从我们这里占了太多的便宜,是到了还帐的时候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老家伙们自然没什么可说的,又坐了一会儿便纷纷告辞离开,各自回家琢磨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毕竟是关于上百万贯银钱的大事,而且还关系到族中私兵的存在,这容不得他们不好好考虑。
(本章完)
第1603章 李佑领兵()
几个老头子离开之后,李承乾又急急忙忙的去了皇宫,这件事情他必须和老头子说一下,毕竟是数万人的一次行动,还需要调动大量的装备,如果不让老头子知道,天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李承乾到了宫里正赶上老头子刚刚用的过午膳,看老头子心情似乎不错,于是便凑上去溜须拍马。
结果老头子竟一点面子都不给,瞪了他一眼说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得,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啊,自己就不是李家千里驹了。
李承乾苦笑着摇了摇头,想了想才对李二说道:“父皇,儿臣想要派兵去倭国。”
“倭国?”李二眼中闪过一抹迷蒙,不过很快就想到了什么,看着李承乾问道:“你在那边的布局都妥当了?”
“布局已经差不多了,现在倭国内部已经乱成一团,国力大不如前。”李承乾认真的回答道。
“你打算从哪里调兵?”老头子继续问道。
“世家,这次儿臣打算与他们联手一次,将他们手里的那些私兵都弄出来。”李承乾犹豫了一下,最后决定跟老头子实话实说。
“嗯。”李二点了点头:“这倒不是不可以。”
“父皇圣明!”李承乾立刻马屁送上。
“哼,是不是朕要否了你的想法,就不圣明了?”老头子瞪了李承乾一眼。
“嘿嘿……,哪能呢,要是否了那是父皇英明。”左右老头子都答应了,李承乾嬉皮笑脸的敷衍着。
李二对于儿子的无赖行为有些无可奈何,再次瞪了他一眼说道:“说说倭国的具体情况。”
李承乾在这个时候自然不会隐瞒什么,毕竟他的知识再多也是来自于后世的书本,对于上阵打仗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多听听老头子的意见自然是没错。
……
李二陛下静静的听完李承乾的述说,手指轻叩桌面,半晌才说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一个圈套?如果是倭人联合和高句丽人、新罗人给你设的套子怎么办?”
“这……”李承乾愣了下。
前段时间他想要做的事情都是无往不利,顺风顺水,这让他多少有了些目空一切的习惯,所以在听完那些倭人的哀求之后,立刻便将他们说的当成了真的,根本没有想过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圈套。
“你还是太嫩啦,这件事情你要重视起来,武器装备什么的朕都可以拨给你,但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失败了朕丢不起那个人。”
“是,儿臣明白了!”得到老头子的提醒,李承乾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施礼之后告辞离开,连长孙皇后那边都没去便直接回了秦王府。
……
“来人,去给我查那批倭人的动向,找到之后全部给抓起来。”回到秦王府之后,李承乾立刻下达命令。
“是!”门外有侍卫答应一声去了。
而随着李承乾的一系列动作,整个秦王府都紧张了起来,夜魅和小白寸不不离的跟在他身边,杨雨馨则被他指使的团团转,一会儿去这儿传达命令,一会儿去那收集情报,一直忙活到了半夜才算是消停下来。
而这个时候,黑子那边也传来消息,那一批倭人被抓到了,全送送进了情报科。
……
接下来就是三天的等待,直到第四天的中午,黑子带着一份口供来到了李承乾的书房:“殿下,幸不辱命,他们全都招了。”
“接着说。”李承乾正拿着一本书在看着,漫不经心的回答道。
“倭人似乎没有什么阴谋,不过那些高句丽和新罗人似乎有些问题。”黑子组织了一下语言,重新开口说道:“按照这一批倭人的口供来看,一年前的时候那些高句丽人便已经占领了很大一块地盘,但奇怪的是在那之后他们进攻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但看上去又不像是后继乏力的样子。”
“哦?”李承乾听到这里坐正了身子,想了想问道:“知不知道那些逃亡到倭国的高句丽人有多少?”
“大概五万人左右,全都是青壮,另外还有两万左右的新罗人。”黑子回答道。
“确认么?”
“臣确认了四次,那些倭人至少脱了三层皮子,想来不会有假。”黑子确定的说道。
“七万人?打的倭国溃不成军,你信么?”李承乾像是在问黑子,又像是在自问。
黑子迟疑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如果有完备的军械,再加上组织得力的话,问题不大。”
“可是他们有完备的军械么?这是军械是从哪里来的?”
“这……臣不知。”黑子摇了摇头。
“行了,你下去吧,我再琢磨琢磨。”李承乾见黑子那里已经没有太多有用的情报,便将他打发了出去,随后一个人在书房中来回的踱了几步。
那些倭人的话不能全信,因为很有可能这些人也是被蒙在鼓里,并不知道实情。
相比于高句丽和新罗人联手在倭国搞风搞雨,李承乾情愿相信他们三方联合再靠谱一些。
毕竟高句丽和新罗都是被大唐给灭掉的,而倭国到了现在也应该清楚他们的内乱同样是大唐搞出来的,这样一来他们三方联合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互相攻奸。
可是怎么确定这件事情呢?向杨天要情报?杨天就真的可信么?
想了半一天,李承乾决定去‘春里梦’看看,让比较熟悉倭国形势的称心来判断一下。
……
时光飞逝,转眼间又是一月过去,时间已经进入十月,长安城降下第一场冬雪。
该做的准备已经全部准备完毕,大量的军械正在启运,几大世家和一些士族也纷纷派出了自己的私兵。
一支人数共计五万人的队伍开始向山东的登州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