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觉得脚很疼,但这是自己砸的,没办法,谁也怪不得。
想了想之后,商量着说道:“老柳啊,这饭要一口一口吃对吧,谁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没学会走怎么能学跑呢,对吧?”
“可是臣已经这么大年龄了,一点点来怕是看不到那一天。”柳敏颇为愁苦的说道。
这特么就是一个奇葩,李承乾被柳敏逼的实在没招了,不得不岔开话题:“老柳,你知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耐高温,铁水烧不化的东西?”
“殿下要作什么?”柳敏的心思全都放在李承乾说的新式炼钢法上面,有些心不在焉的问道。
“模具你听过没有?”李承乾试探着问道。
大唐的工业或者说手工业李承乾并不了解,不知道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所以只能一点点问。
“模具?”柳敏显的一头雾水,半晌之后说道:“殿下是要铸钱?”
“不是,铸钱我找你干什么。”李承乾一边感慨柳敏的脑洞,一边说道:“你就说有没有这种耐火的东西,本宫打算把它作成模具,用来做箭头用。”
“能容纳铁水的模具……”老柳陷入深思之中,良久之后才抬头缓缓说道:“此事臣不敢保证,能让臣先试一下么。”
“可以,十天时间够么?”李承乾点点头,总算是听到了今天最让他满意,而且靠谱的一句话。
“三天就可以了。如果三天不成的话,臣只能说对此无能为力。”柳敏实事求是的说道。
搞技术的人就是这点好,一是一,二是二,还吹牛逼,不忽悠。
“尽全力,这很重要。”李承乾再次叮嘱了一下,然后让王成虎把那颗从猪头里面挖出来的三棱箭头交给柳敏:“如果有合适的材料,就按照它的样子,作出模具,能作到么?”
“只要臣找到合适的材料,模具没问题。”把玩着手中的三棱箭头,柳敏琢磨了一下说道。
“行了,那你忙吧,本宫走了。”看着丢了魂一样的柳敏,李承乾知道,再不走,这家伙一定还会追问电炉炼钢的事情。
“呃,再,再坐一会儿吧殿下,难得来一次。”柳敏这话说的要多假有多假,让人一听就知道丫别有所图。
“改日吧,本宫还有其他事情要办。”李承乾从椅子上起身,不顾柳敏的挽留,边走边说。
回去还有一屁股的事情要办呢,哪有时间在这里和一个老汉扯皮,最关键的是吴辰和那个‘侠女’到底怎么样了。
李承乾内心的八卦之火已经再也不法忍耐,只想快点把吴辰那个家伙抓回来好好问问。
“对了,新的度量标准你这里有吧?”走到工坊门口的时候,李承乾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
“有,第一把标准尺还是臣亲手打的呢。”柳敏原本有些弯的腰挺的笔直,神气的说道。
“那就好。”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如果有时间打几个直径五厘米,厚一个半厘米的小轮子出来……”
李承乾一边说,一边比划,大致上对柳敏说了一下铁轮的样子。
“问题不大,但是打造起来颇费些功夫,殿下什么进候要?”柳敏考虑了一下,认为可以做出李承乾所要求的东西。
“还是三天吧,三天时间能打多少打多少,本宫有用。”
有箭,自然要有弓,李承乾很想知道,把六石弓加上偏心轮之后能强到什么程度。
感谢书友:往事如风,打赏加更^_^
(本章完)
第244章 蝗灾爆发()
在弓或者弩的两端加装偏心轮,这是李承乾在后世复合弓上得到的提示,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得到更高的箭速,同时在弓被拉开一定的角度的时候产生一个杠杆的作用,让弓变得更好控制。
大家都知道功率等于力量乘以速度,所以当弓臂的弹力不变时,箭的初速度越快,那么它的威力也就越大,飞行的距离也就越远。
不过这些东西李承乾没有必要跟柳敏说,说了他也听不懂,除非经过后世一系列的现代化教育,否则在大唐没有任何人能听懂什么是P=FV。
急不可耐的离开工坊,王成虎不用李承乾催促,马车赶得飞快,可见这货现在也是好奇心爆棚。如果不是马太老、车太破,估计王成虎能把车赶得飞起来。
顺着来时的路,在李承乾强大的观察力下,很快就在东市外面的长街上发现两人的踪迹。
让王成虎放慢马车的速度,远远的跟在吴辰和那个女子的后面,看着女子用手中的空剑鞘有一下没一下的抽打吴辰,李承乾和王成虎不约而同的露出古怪的笑容,就连不怎么说话的程华安都翘起嘴角。
就这样,李承乾几人远远的跟着,直到吴辰无意间回头。
“殿下,这位是……”吴辰看着表情古怪的李承乾等人,尴尬的指着浅粉色衣衫的女子,准备介绍大家认识。
“不用你说。”女子再次拿剑鞘抽了吴辰一下,对李承乾福了一福说道:“民女李悦,见过太子殿下。”
“就这么简单?”带着一脸损友特有的表情,李承乾对吴辰问道。
“呃~,她,她是,是我师妹,我……”一贯利索的吴辰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的表达着。
最后被李悦干脆的打断:“民女是吴辰的未婚妻。”
“诶,老吴,这事儿你可从来没提过。”能落井下石,李承乾从来不会放过机会。
“殿下!殿下!”吴辰一脸可怜兮兮的表情,不断抱拳求李承乾嘴下留情。
别人不知道,和李承乾在一起混了差不多一年的吴辰不会不知道,李承乾那张破最要是拉开话匣子,能特么把死人说活喽,如果再让他说下去一会儿指不定能说点什么。
“欠我们两顿饭,地方我们选,成不成给个痛快话。”吴辰认怂,李承乾趁机敲诈道。
“成!成!”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吴辰无奈的点点头。
“行了,不为难你了,把你媳妇的剑拿走。”李承乾知道什么是适可而止,适当的开几句玩笑,可以在李悦面前展示吴辰在皇家的地位,但如果说多了搞不好就会起到反作用。
从王成虎手里接过寒光闪烁的长剑,递还给李悦,吴辰笑嘻嘻的拱手说道:“谢过殿下。”
“少来这套,回头记得把两顿饭还了。”李承乾笑骂一句,随后说道:“一会儿去石碳司领些银子,找一套好点的院子买下来,毕竟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
“殿下,不用了吧,我……”吴辰打算推辞一下,跟着李承乾时间长了,知道他实际上没有多少钱,虽然够买院子的,但余钱属实不多。
“滚犊子,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另外,从现在开始,放你三天假。”李承乾不耐烦的挥挥手,做了一个让他快滚的手势,然后朝李悦抱抱拳,对王成虎说道:“走了,回去。”
大唐虽然民风开放,但是李承乾还是认为下属的老婆自己少说话为好,否则一旦被下属误会,容易收到刀片,由其是吴辰这种身上带着十多把刀的家伙。
放走了吴辰,李承乾这下总算是彻底的没了事情,晃悠着回宫,消停的睡觉,只是半睡半醒中,总是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事情,急着想又有些想不起来。
直到侍卫‘哐哐’凿门,喊着‘陛下急召’的时候,蝗灾两个字才从李承乾的脑海深入冒了出来。
激灵一下从炕上跳下来,让内侍把门打开,李承乾就急声问道:“怎么回事,是不是蝗灾的事情?”
“臣也不清楚,殿下还是快点去吧,陛下已经在摔东西了。”侍卫大口的喘着气,乍暖还寒的天气里,竟然跑出一脑门子的汗出来。
“好,我这就过去,你先坐那歇歇,歇好了再回去。”在侍女的服侍下把鞋子穿上,李承乾对侍卫吩咐了一句就出了门。
等李承乾赶到丽正殿,还没有进门的时候,就被里面飞出来的茶盏吓了一跳,老李的咆哮也传了出来:“别给朕说那些没用的,朕就想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
“太子,给朕滚进来,藏头露尾成和体统。”因为日照的关系,李承乾虽然没有在门口露头,但影子还是很明显的。
“儿臣见过皇皇,还请父皇暂息雷霆之怒,以龙体为要。”被老头子迁怒的李承乾老老实实的进屋,老老实实的见礼,又规规矩矩的进行劝谏。
“朕不用你管,你来告诉朕,现在怎么搞。”老头子看来真是气极了,看李承乾进来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就让他拿主意。
李承乾能说什么,老头子为啥生气他都不知道,只能求助的看着比他先到的长孙无忌等人。
“陛下,太子还不知情……”最后到底是长孙无忌够意思,站出来替李承乾解了围。
“先去一边坐着。”老李狠狠瞪了李承乾一眼,压住火气,沉声说道。
李承乾缩了下脖子,乖乖躲到一个柱子后面的椅子上坐着,心里却在奇怪,老头子明明不是早就有准备么,为什么现在会发这么大的脾气。
“你们说说,他们到底想干什么,难道朕对不起他们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还要搞事情。”李二很快就把李承乾丢到一边,扫了长孙无忌、萧禹、杜淹、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眼之后,愤怒的问道。
“陛下,还请息怒,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杜如晦等人应该也是刚刚进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敷衍着说话。
“朕就是要知道怎么解决,半个大唐都在闹蝗灾,还有偏偏有那么一些人在造谣生事,搞的百姓人心惶惶,你们都是朝庭重臣,说说你们的想法吧。”脾气发的发不多了,李二终于冷静下来,打算好好谈谈。
(本章完)
第245章 承乾承乾跑得快(上)()
“陛下,臣认为现在最主要的还是稳定民心,只要民心稳定,那些妖言惑众者的谣言自然会失去煽动力。”李二目光的注视下,房玄龄沉声说道。
听房玄龄说完,李二叹了口气,强调说道:“朕知道稳定民心重要,朕现在问的就是怎么稳定民心。”
李二的心中微微有些失望,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可现在精于谋划的家伙都在说‘屁话’,事情的棘手程度可想而知。
蝗灾一起铺天盖地,百姓人心惶惶,绝望的情绪在百姓中蔓延,如果说仅仅凭借几句安慰、宣传就能安抚那特么就是扯淡。
求援的信使往来穿梭,一天要来十好几波,数十州府一日数封奏折,不断向朝庭寻求帮助,个别的县城已经开始出现百姓围堵县衙的情况,再不处理很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变故。
“花钱吧,花钱保平安。”愁眉苦脸的众人被李承乾懵头懵脑的一句话说的一愣。
“花什么钱?说清楚。”李二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李承乾的脑瓜子和正常人不一样,这次的蝗灾搞不好还真得靠他的‘脑洞’来解决。
“朝庭出钱收蝗虫,把百姓动员起来,全力扑杀蝗虫,别让他们在家里待着瞎琢磨。另外派出得力的人手,巡视各路州府,全力扑杀那些煽动闹事之人,当然,还需要注意手法,不能激起民变。”蝗灾的事情太大,李承乾也没心思得瑟,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蝗虫收回来能干什么?”杜淹是御史出身,对政务并不是很了解,第一个出言,说出心中的迷惑。
而且他不明白,其他人同样不明白,赈灾他们知道,但那也只是朝庭开仓放粮,现在李承乾的主意却是发钱,这个就很难理解了。
“不管能干什么,哪怕是挖坑埋了都好,这只是一个发钱的由头。”李承乾摊手说道。
“发钱?”长孙无忌问道。
“是的舅舅,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钱更能安抚人心。而且现在百姓的惶恐,更多是来自于对天灾的恐惧,并不是他们真的到了活不下去的程度,必竟蝗灾造成的后果要到秋收的时候才能体现。”
“殿下,此事还是要好好想想,给百姓发钱,古之未有。”杜淹总是觉得李承乾那种由朝庭出钱收蝗虫的办法不靠谱。
“如果你们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自然不用这样做,但是你们如果没有,所以最好还是按我说的办。”
李承乾也知道发钱不是个好办法,但没粮食没有运到位之前,除了铜钱,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可以稳定民心的方法。
房间里的其他人也纷纷默然,他们也都知道,红口白牙的安抚,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真金白银实在,李承乾的办法虽然有些不靠谱,但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且花费应该不会很多。
“那就这么定了吧,你们商量一下价钱的问题。另外,明日朕去城外祭天,你们都回去准备一下,随朕一起。”李二认真的听完讨论,思索片刻,觉得‘发钱’好像还真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
只是李二的话让李承乾心中一紧,该来的还是来了,真的要去祭天了。
书上可是说了,祭天的时候老头子抓起一把蝗虫就给吃了,到时候没理由老头子吃了,自己不吃……李承乾决定回去好好准备一下,锻炼了很久的吃烤蝗虫终于派上用场了。
一夜时间转瞬即逝,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上午。
文武百官但凡是五品之上的,或是有爵位的,齐集长安城郊外。
祭天的过程不必赘述,总之就是礼官唱礼,李二念罪己诏,然后焚烧献与上天。
接下来,在老李在众人惊恐、李承乾果然如此的目光中,自地上抄起一把蝗虫,看上去怕是不下七、八只,口中言道:“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陛下,陛下不可。”眼看李二就要把蝗虫吞了,长孙无忌、秦琼、程咬金等重臣想也不想,连忙阻止。
在大唐人看来,蝗虫这东西就是灾祸,是天灾,是不可抗的。
现在李二要把蝗虫吃掉,朝臣如何能不阻止,就连经常谏来谏去的魏黑子也是在极力劝阻,怕老李吃出病来。
李二四下望望,看着跳来跳去的小东西,入眼再无一丝绿色,红着眼睛咬牙说道:“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言罢,将手里抓的六、七只蝗虫塞进了嘴里。
老头子吃这东西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愉快的?痛苦的?恶心的?李承乾站在一边胡乱的猜测着,不过老李都身先士卒做出表率了,自己这个老头子最宠爱的皇子,自然也不能落后,否则让身边的朝臣怎么看!
趁着众人目光被李二吸引,李承乾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昨天烤好的蝗虫,假模假式的弯腰在地上抄了一把,等张开手时,隐约见可以看到手里已经有了三、四只蝗虫:“儿臣愿陪父皇。”。
不等别人靠近劝阻(怕露馅),李承乾也学着老头子的样子,把蝗虫塞进了自己嘴里。
“陛下,太子殿下……”长孙无忌等人都懵了,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对将蝗虫咬的‘咔咔’作响的父子,心中不知作何感想。
只是无论怎么看,李承乾的表现都要比李二强上许多,至少他吃的时候表情很享受,而老李则是一脸痛苦。
不过总的来说,这一次祭天是成功的,没等众人回到皇城,天空中就已经开始有阴云出现。
等到人群散去,各回各家之后,三个多月未见一滴雨水的长安终于迎来了一场迟到的春雨。
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将人的视线遮蔽,似乎要将很久以来没下过的雨水一次倾泻干净一般。
就在这个百姓欢腾,百官庆幸的时时,太极宫东宫丽正殿却上演着一出‘追杀’的好戏。
(本章完)
第246章 承乾承乾跑得快(下)()
“逆子,你给朕站住。”老头子的声音在咆哮。
“您不打我,我就站那儿。”跑的呼哧带喘的李承乾断断续续的喊着。
“二哥,二哥,你这是干嘛啊!”这是长孙的声音。
“干嘛,我要把这混小子的腿打折喽。”李二似乎是被长孙拦下了,必竟长孙现在挺着大肚子,老李没办法过份的挣扎。
“父皇,您又没和我说,这事儿能怪我么。”老李不追,李承乾自然也不跑了,两手拄在腿上,喘的差点把舌头吐出来。
“不怪你,那就是怪朕了?你小子再敢说一次试试。”李二眼珠子一瞪,做势要追,吓的李承乾又跑了几步。
“二哥,你们两个到底在闹腾什么呢!”长孙拉着李二,把他拉到椅子边坐下,疑惑问道。
“他在祭天的时候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老李还在生气,有些词不达意的说道。
“我没有,几只熟蝗虫而以,又不是什么大事,再说这不是下雨了么!”李承乾狡辩道。
“朕吃的是生的~~!”趁着长孙一个不注意,李二再次爆发了,恼羞成怒的从椅子上跳起来就去追李承乾。
“母后救命啊,父皇要打死我啦。”鬼叫一声之后,李承乾撒丫子狂奔,一边跑一边向长孙皇后求救。
“今天就是天皇老子来了也没用。”李二怒喝道。
特么这小混蛋太气人了,竟然把蝗虫烤熟了装在口袋里,欺骗吃瓜群众不说,连自己这个当老子的都被他骗了。
李承乾的蝗虫火候烤的正好,拿在手里一晃跟活的没啥区别,如果不是后来他手贱从口袋里继续掏出来吃,李二是决对发现不了的。
可现在说啥都晚了,李二已经决定揍死这个坑爹的货。
有这么好的办法竟然不提前说,难道早点拿出来会死么,真当蝗虫那东西生着好吃么。想想当时蝗虫在嘴里乱蹦,一咬满嘴绿汁的感觉,李二现在都想吐。
“父皇,我还没成年呢,归母后管的。”李承乾围着桌子转圈,立场坚定,决不让老李把自己抓住。
“放屁,你是太子,归朕管教。”李二瞪着李承乾说道。
完犊子了,偷眼扫过掩嘴轻笑的老妈,李承乾顿时心如死灰,知道如果没有奇迹发生,这顿揍怕是挨定了。
也就是这时候,房间的门被侍卫轻轻推开,有侍卫进来,头都没敢抬,低着头说道:“陛下,袁道长殿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告。”
“让他先等一会儿,朕……”老李瞥了侍卫一眼,淡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