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末小道长-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已经出来这么久了,再返回去已经不可能,李兴泽无奈之下,只得思忖碰碰运气,却也没想到,眼见快到之时,却让张士信看到。

    张士信对他素有好感,只不过现在处于敌对,李兴泽也不敢多作把握,只得轻声出言试探,而他身后的众人,已经暗握兵器,做好准备。

    只听张士信道:“李军师,我这边已经没人了,你们快些走!”

    李兴泽心中不敢确定,打算继续试探,便问道:“怎么会没人呢?”

    张士信一听这话,赶紧奔了过来,急道:“李军师,莫要多话,我这边的人已经安排好了,你们快些走吧!”

    李兴泽心中暗生感动,黑暗中点了点头。

    俞思齐领头带着几人离开,李兴泽转身跟随时,只听黑暗中传来一阵低声长叹,张士信幽幽说道:“李军师,对不起!”

    李兴泽不由一怔,脚步忽得一停,转头望向黑暗中,笑道:“士信兄弟,保重!”说罢,便转身离开。

    不多时,俞思齐便带着几人寻到地道口所在的院子,因是运盐的暗道,倒也宽敞,没费太大劲,几人便出现在了泰州城外。

    沈富之前安排的马匹都在城东,此番过去,又要大费一番周折。

    李兴泽心道,眼下这江北行省危机四伏,而西九华寺必然守卫森严,现今恐怕只能躲到别处了。

    李兴泽问道:“俞兄弟,不知你有何建议?”

    俞思齐抱拳道:“军师客气,我在江边有只小船,我们可渡江南下到镇江路!”

    镇江路,离的句容岂非不远,李兴泽想到这里,和张君宝对视一眼,便笑道:“好,那我们便南下!”

    李兴泽虽是被邹普胜半哄半骗的进入上清派,但也知自家的门派是在句容,索性这次趁躲藏之际,去那边散散心。

    张君宝亦是如此,也是偶然之机,得遇那神仙一般的人,仰慕其学说,所以才加入上清派,得知南下镇江,和李兴泽的心思倒是不谋而合。

    李兴泽想到自己的门派,便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脚步不由得轻快了许多。

    几人趁着夜幕赶路,四处元军的巡骑,居然都没注意到,待走了两个时辰,总算是赶到了江边。

    此刻的江边,点点火把,张士诚的人将岸边照的通明,还隐约能看到江面上几只小舟巡弋。

    李兴泽心道,看来这个张士诚为了抓到我等,真是费了不少功夫,居然在此还有人把守。

    李兴泽道:“俞兄弟,你的船离这里远吗?”

    俞思齐伸手指了下,说道:“就在那边!”

    张君宝满脸的不屑,说道:“师弟怕甚,不过百十来人,不够咱们闹将一场的!”

    几人虽是在黑暗中,但马秀英仍能感觉到李兴泽的目光,嗔怒道:“担心我作甚,沈大官人的安危才最重要!”

    沈富那边有罗铣照应,李兴泽自是不担心,见几人都作好了准备,便点头道:“虽是面对蝼蚁,但仍要注意安全!”

    这几人都是红巾军中人,平时就以反元自居,张士诚所率领虽是汉人盐丁,但投靠元廷是事实,当下都不会手软,以张君宝为首,大喝双脚蹬地,一个起落,飞身而出。(未完待续。)

第21章 天下事皆有定论() 
在岸边的盐丁们听闻动静,都匆忙拿起手中的家伙,群情激奋,高喊着朝李兴泽等人冲了过来。

    张君宝见这些盐丁们手中并无铁器,心中一软,手拎真武剑,并未出鞘,凭着身形和手段将来人一一打翻在地。

    这几人生猛,兵器未出,便将不少守卫打的爬不起身,还未赶过来的盐丁早已吓的脚软,纷纷扭头就跑。

    在江中游弋的船只更是不敢靠近,躲在远处观察几人的动向。

    俞思齐快速跑到暗处,将隐藏的小船推出,招呼李兴泽几人上船。他凭着身体健壮,将橹狠狠的扎在江边,大喝一声,便开动了船。

    张士诚这些手下,本打算在江中观察李兴泽等人的动向,见到他们几人乘船而来,掉转船头,急划远去。

    张君宝大笑,说道:“师弟,没想到这么容易,白搞的咱们那么紧张!”

    众人皆是一笑,李兴泽道:“说起来,要不是俞兄弟,不定就落在了泰州城!”

    俞思齐本想推辞几句,忽然江面上传来一阵高喊:“兄弟们,别放过他们!”

    这声音不是外人,正是那张士诚身边的吕珍。

    李兴泽一阵怒火,这离靠对岸还得有阵功夫,这些人居然紧追不舍。

    过了江便是江浙行省,便是江北行省的元军也奈何不得他们。此刻,俞思齐奋力划着,担心被张士诚的人马追到。

    原来吕珍一直在江上巡视,刚才见这边大呼小叫的,得到别的船只相告,才知晓李兴泽等人准备过江,他当即吩咐身边的几只船一同赶来。

    李兴泽心道,不给他们些厉害,真当我们好欺负。当下便喝道:“师兄,我们两个等他们近些,收拾一番,再走不迟!”

    有罗铣和邓友德护着,再加上俞思齐,马秀英和沈富的安危自是不必说。张君宝当下凝目远望,等待吕珍的靠近。

    俞思齐待吕珍的船只离的近些,便将船橹一翻,反而朝他们靠了过去。

    待离的差不多十丈,对面人的面容也瞧的清楚,张君宝与李兴泽一前一后纵身跃了过去。

    吕珍大惊,这么远见两人依然飞身过来,慌忙喊道:“快杀了他们!”

    话音刚落,李兴泽便凌空飞起一脚,将吕珍踢进船舱,面对围上来的三人,右脚不停,连连踢出,将来人全部踹下船去。

    李兴泽看到张君宝那边更是干脆利落,便招呼一声,两人便纵身回船,其余几船哪还敢靠过来。

    李兴泽转身大声喝道:“告诉张士诚,我们身有要事,不然非陪他好好玩玩,让他好自为之!”

    他说完之后,便冷哼一声,吩咐俞思齐继续前行。

    吕珍窝在船舱之内,听到喊话,当下冷汗流了下来,心道,幸亏他们急于逃脱,不然我这条小命也是难保。

    他不敢吭声,直到过了一阵,听到外面没有丝毫动静,挪出船舱,见江面上早就没了李兴泽的身影,连忙将落入江中的几人救了上来,折返而回。

    句容地处镇江路不远,一路乘船,约莫过了两个时辰,俞思齐便将船转进了秦淮水。

    几人在船舱里稍事歇息,天便已大亮,便都清醒,经历一天一夜的奔波,虽都面带倦色,但因离了泰州,李兴泽的心情终是好了些。

    江水清澈,两岸的倒影不时印在水中,李兴泽站在船头,猛吸一口气,大声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忽得前面传过来朗朗笑声,大声道:“仙人的诗可不是在这里念的!”

    李兴泽见迎面过来一艘渔船,船舱内出来一人,头戴斗笠,一身的渔夫打扮。

    李兴泽见到这人,心想,难道这又是个姜子牙般的人物。便抱拳道:“小子胡乱念诗,先生莫要责怪!”

    李兴泽心性本就沉稳,又是学生,从现代的观念,于贫富贵贱向来不看重。这人虽是渔夫打扮,但凭劳力吃饭,当得起尊重,比起张士诚之流,不知好了多少倍。

    他心想,古人识字率偏低,一介渔民,根本大字不识几个,如何分辨这诗,当下便很奇怪。

    那名渔夫大笑,抱拳道:“小道士,相请不如偶遇,过来喝几杯如何?”

    此刻,两艘船靠的近了,李兴泽微微一笑,点头应了声好,便纵身跳了过去,张君宝见状,担心有诈,便也跟了过去。

    那名渔夫见两名道士毫不犹豫跳了过来,而且毫不费力,便心知两人武艺傍身,大喝道:“好!”

    他招呼李兴泽二人坐在船头,从舱中取出一大坛酒,分置了小碗,撕开坛口,分别倒了三碗,接着端住一碗,略微示意,一饮而尽。

    李兴泽细看这名渔夫,身形虎背熊腰,面色泛白,似是武夫,倒不像渔夫,问道:“先生不像是打渔的船家!”

    这名渔夫咦了声,赞道:“小道长好眼力,我不过是在此放浪,想清闲几日罢了!”

    李兴泽继续问道:“不知先生大名,倒是唐突了!”

    他见这名渔夫豪气冲天,又斯文有礼,心中便想结交一番。

    那渔夫抱拳,道:“叫先生岂不是见外,我叫卞元亨,不知二位道长何处修行?“

    张君宝将碗中之酒饮尽,笑道:“句容山中修行,便是我们!”

    卞元亨惊道:“不知二位跟邹道长如何称呼?”

    邹普胜虽是白莲教的主要人物,但在江湖上,是赫赫有名上清派的当家,江苏一带名气甚大,倒是李兴泽之前没料到的,老道士这么有名。

    李兴泽赶忙将自己和张君宝的名字报出。

    卞元亨眼睛瞪大,赶紧坐起了身,疾呼道:“久闻二位大名,想不到今日一见,风采如传闻般,当是在下怠慢了!”

    李兴泽赶紧将卞元亨拉下,说道:“我们不过是反贼,先生何必如此?”

    卞元亨摇头,说道:“李军师不必自嘲,天下事皆有定论,如果是些许不中听的话,便不要说了!”

    卞元亨此番在这里闲游,便是打算要去江北投奔张士诚,干一番大事出来,想不到,自己说出来后,倒是惊的李兴泽和张君宝面面相窥。(未完待续。)

第22章 深不可测的福闻() 
李兴泽只得一五一十将事情说了出来,这话还没说完,卞元亨便一拳击在船弦上,激得木屑飞溅,大怒道:“想我堂堂男儿,差点上了那贼子的船!”

    卞元亨气完后,倒是一下没了主意,思忖多番,不如跟着李兴泽去黄州,便将想法说了出来。

    李兴泽当即拍手赞同,卞元亨文武双全,可谓是不多见的人才,三人便在这船上畅谈起来。

    马秀英在舱内歇息了一阵,气色倒是好了许多,起身后,问起邓友德情况,得知现在已经午时,而李兴泽和张君宝在旁侧的另一条船上和那渔夫相谈甚欢,似乎都不愿意动弹了。

    马秀英出得舱外,见到此景,有些不满,朗声道:“李军师,江北告急,难道还要耽搁吗?”

    李兴泽暗道惭愧,和二人招呼声后,便飞身过来,向马秀英道:“之前匆忙一时忘记,到底发生了何事?”

    马秀英道:“莫不是你忘了,我义父将要起事,这本不算什么,但淮东元帅王宣已去攻打徐州!”

    李兴泽吃了一惊,心道,自黄州出发,已快月余,没有人通报什么消息,怎地消息来得这么突然。

    李兴泽问道:“徐州一旦溃败,元廷兵马必将南下定远,但赵均用还值得救吗?”

    马秀英无奈,摇头道:“不知教主何意,竟让我们去救那贼子!”

    李兴泽见她面色难看,便心知事情简单不了,恐怕赵均用已非昨日黄花,即便郭子兴父子也奈何不得。

    李兴泽向邓友德问道:“邓兄弟在盱眙有多少兵力?”

    邓友德道:“好叫军师知晓,目前我父有一千精兵!”

    李兴泽惊诧,有些不可思议,问道:“大小姐,莫不是你打算用这千余人马去跟王宣大军打吧?”

    马秀英道:“正是!”

    李兴泽恍然明白,之前马秀英便说过这事,元廷派贾鲁治理水患,而徐州红巾军多是河工,扰了工程,脱脱早已布局徐州,料想必有后手,这王宣兵马恐怕只是先锋。

    他皱眉不解,问道:“这王宣是何人?以前并没听说过此人!”

    马秀英道:“这王宣本是富豪之家,手下有盐丁五千,后又招募了不少地痞之流,脱脱便给了淮东元帅一职,此时已经拥兵五万!”

    李兴泽思忖,此时要赶到盱眙,几人恐要折返江都,从高邮府而过。张士诚在江北肯定必有准备,这运河上说不得要多番波折了。

    马秀英见他沉吟不语,便知他心中所想,说道:“李军师,我们不妨弃舟步行!”

    李兴泽暗道,大小姐的提议倒是不错,眼看这战事在即,容不得水路上被张士诚的人马耽搁了。

    他长叹一声,转而向着沈富,说道:“沈兄,接下来舟车劳顿,一路凶险万分,你还是与我等分道较好!”

    沈富哪肯同意,与李兴泽相交莫逆,无话不谈,岂能在此时弃他而去。

    李兴泽劝道:“沈兄心意,李某铭感五内,只是此行多有坎坷,希望沈兄三思!”

    沈富暗道,自己没有武艺傍身,这一路上尽是拖累。当下便点头同意了。

    傍晚时分,几人趁着夜色赶到了江都,沈富买了些马匹赠予李兴泽等人,与众人依依作别。

    李兴泽自和沈富相遇以来,相互间如兄弟般,而沈富也如贵宾般招待,没有丝毫的怠慢,心中隐隐有些不舍。

    沈富笑道:“李兄弟莫要矫情,我这边打理好,便会去定远找你!”

    李兴泽目送沈富进了江都城门,大喝道:“我们走!”张君宝几人纷纷扬鞭,绝尘疾奔。

    陆路上行走,和水路不同,几人从江都折而西行,直奔天长而去。

    北宋包拯就在天长担任过县令,要不是张君宝偶然提及,李兴泽还真不知此事,他突生兴趣,问起了包拯轶事。

    话说天长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包拯巧断牛舌案。一人想要陷害邻居,便割了邻居家黄牛的牛舌头,包拯略施手段,便引得真凶前来诬告,从而破案(当时杀牛是违法行为)。

    几人纵马匆匆,而且个个身携兵器,引的路上不少行人侧目,第二日便赶到了天长汊涧镇的釜山脚下,天色渐暗,马秀英身体不适,众人便驻马停歇。

    几人盘膝坐下,分食干粮,却见山脚弯道处,出现一名身披袈裟的僧人,向他们走了过来。

    那名僧人步履沉稳,摆袖之间,神态若定,似是功夫不错。

    张君宝见到来人,心中警觉,立时起身,喝道:“来者何人?”

    那僧人笑了笑,微胖的脸庞上,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不慌不忙地将手伸向怀中,说道:“红巾贼寇不识也就罢了,罗铣还不知道我吗?”

    罗铣此刻转过头来,定睛细看,眼中露出些许惊恐,忽地起身大叫:“福闻?”

    那僧人从怀中掏出两个金刚圈,冷笑道:“可不就是小僧吗?”

    李兴泽等人哪还不明白,遇到了释教中人,纷纷起身抽出兵刃。

    罗铣瞬间冷汗流了下来,向着众人低声解释,说道:“此人乃是释教福闻,功夫深不可测,唐珏便是为了躲他,故而消失不见踪影!”

    李兴泽见到罗铣紧张的模样,心下巨震,想不到这福闻如此厉害,竟能将护陵使逼到这种田地。

    张君宝首当其冲,挥动真武剑,一个起落,便横剑朝福闻扫去。

    福闻一早便已知晓七星龙泉剑被他们夺走,再次看到真武剑,心中恼怒,似是不惧剑身之利,双手持金刚圈,交错来扛。

    铛的一声巨响,两件兵刃撞到了一起,张君宝只觉得对面犹如山石般的坚硬,吃不住力气,霎时间便被击的倒飞而去,落地连退了几步才堪堪稳住身形。

    福闻纵身前跃,又前进了几丈,顷刻间便要冲到张君宝面前。

    罗铣和李兴泽纵身前来,一左一右分别抵挡福闻,身后便是邓友德,卞元亨和马秀英。

    福闻停驻,转寰一圈,嘴角微笑,并不动手,轻蔑地看着将他围住的五人。(未完待续。)

第23章 纠缠() 
福闻不住地冷笑,说道:“各位的价钱都不低,看来释教这次要拿下这大功了!”

    张君宝似是胸口憋闷,哇的一声,口中鲜血喷出。

    李兴泽急道:“师兄,如何?”

    几人虽然将福闻围住,紧握兵刃,无人敢动一下,此刻心中皆是大惊,武艺高强的张君宝尚撑不住一招,这福闻不好对付,恐怕合众人之力,也奈何不得分毫。

    张君宝强撑身形,朝罗铣打了个眼色,说道:“师弟,你们先走!”

    张君宝说罢,一声大喝,与罗铣一并踏出。

    福闻身形一晃,扑到李兴泽身前,不待众人反应,便将金刚圈砸下。

    李兴泽心知不可力扛,匆忙之下避开,剑身一抖,便朝福闻刺去。

    众人手持家伙,刀光剑影闪过,兵刃齐齐挺上。

    福闻双手持金刚圈,连连挡住众人兵刃,连续将腿踢出,将几人陆续踢翻在地。

    李兴泽胸膛中了一脚,半躺在地,痛的一时之间竟起不了身,四下看去,马秀英等人个个都面色苍白,邓友德嘴角挂血,几人都好不到哪里去,现在只剩张君宝和罗铣连展身形,缠住了福闻。

    正当李兴泽准备起身时,忽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喊杀声。

    福闻哈哈大笑,与张君宝二人交手的同时,边叫嚣道:“我的人一来,你们谁也别想跑!”

    李兴泽等人的行踪早已暴露,福闻昨日已联系上集庆路中的福寿。

    身为南台御史的福寿,暗中调集了百余兵马一路尾随而至,待福闻将几人打倒,便来捉拿。

    这时,李兴泽等人的身后,慢慢出现了百多余人的元军,当头几人骑马迎面而来。

    李兴泽暗道,恐怕这次真是插翅难飞了,即便元军不来,光是福闻一人,我们也打不过。

    李兴泽面露悲戚之色,暗叹一声,强撑身子,勉强站了起来,待看到柳眉紧皱的马秀英,苦笑道:“莫要想了,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

    张君宝虽与福闻在缠斗,但是李兴泽的话却一字不差的听到,心中一凛,暗道,师弟都如此不看好,难道我们真要陷在这釜山了?

    马秀英并不答话,看到依然缠斗的张君宝和罗铣,登时大怒,说道:“快去帮忙,凭得废话多!”

    李兴泽也知想多,不敢迟疑,与刚起身的邓友德和卞元亨一同重新围了上去。

    就在元军距离众人还有约莫百丈时,邓友德再此被打出战圈,摔倒在地。

    邓友德痛地呲牙咧嘴,狠抹下嘴角溢出的鲜血,正待起身,忽听到另一边的山脚弯处传来阵阵马蹄声。

    他心下一惊,待看到渐渐奔出的人,脸上惊喜万分,大声呼喊:“父亲,大哥,我们在这里!”

    来人正是邓顺兴和邓友隆,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