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点滴在心的处世艺术-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冰冰选择住得远远的,又不跟中国同学交往,只在洋人圈玩。那些白人怎知道冰冰是谁?她来自哪里?毕业于哪个国内名校? 
于是冰冰没了包袱。 
自己人斗自己人 
什么叫“包袱”? 
你会发现这世上最大的包袱非但不是外人,反而可能是自己人。举几个很平常的例子—— 
你的英语不差,碰到全是洋人的场合,你“溜”得很。可是当有中国人在场,你是不是就比较迟疑,比较不敢开口了? 
为什么? 
因为你说错了,洋人不会笑你,他笑什么?他还不会说中国话呢!结果笑你的、挑你毛病的、出去说你“文法都不通”的,反而是你的同胞。 
编个白马王子的故事 
还有,不知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明星”与“名星”,他们若不是嫁了个圈内的名人,或圈外的世家子、有钱人,就可能不结婚,或者——他们出国,嫁了个国外的某某巨子、某某富商、某某大王。 
她们在众人艳羡与不舍的注视下,上了飞机、去了异乡,传来她过得如童话故事里“公主上了白马”的生活。 
只是,当有一天,你跟她联络,想去拜访她,她却可能用一百个理由推。这又为什么? 
出国买春的心理 
我们常说“要丢人也别丢到国外去”,问题是,到国外丢人比在国内丢人容易得多,包袱也轻得多。 
首先,那是一个使你“不知名”的地方,它缺少了你那个社会网络的监督,使你丢人也没熟人知道。 
正因为如此,才会传言有许多日本女人(搞不好也有中国女人),跑去巴厘岛放浪形骸。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在几十年前听说有顶着中国小姐头衔的女孩,在拉斯韦加斯跳大腿舞。 
更普通的是,在国内道貌岸然的男人,可能一出国就变得肆无忌惮,甚至参加买春团。 

第11节:别在自家人前丢脸

别在自家人前丢脸 
想想!如果你今天失业了,要摆地摊,或去餐馆打杂。职业虽无贵贱,可是你会在你家附近摆地摊、打杂,还是宁愿天天搭车,到远一点的地方? 
我们甚至可以想,那些马尼拉大学毕业来台打工的菲佣,如果在菲律宾当地有人给她同样的薪水,要她帮佣,她们可能都会拒绝。 
这些道理都一样别在自己同胞面前丢人。 
做人要懂得回避 
了解这一点,你就要知道,当你发现朋友正在做他不希望你见到的工作时,应该主动避免去接触他。这学问非常大,让我举几个亲身经历给你听,同时考考你。  
二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去尼亚加拉瀑布时,在旁边的画廊兼工艺品店,看到一幅大狭谷的山水画,画得好极了!再细看签名,居然出自一位国内的名家之手。价钱更令人吃惊还不到他在国内画价的五分之一。 
接着,我回国,遇到那位名家,很兴奋地说我在美国画廊看到他的画,真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更佩服他的作品推展得那么远。 
没想到画家反应出奇冷漠,只淡淡地说:〃是我去美国旅行时乱抹的。〃 
请问,他为什么冷漠?  
二 
多年前,在纽约知道有个国内移民来的朋友,开了家录像带出租店,我特别跑去看他。 
当时他正忙,我就在店里四处逛,看到有一区,全是成人片,许多都是三级片的。接着见他从柜台后走出来,跟我握手,我就拿着一盘成人片说:〃哇!很多精彩的。〃 
我只是无意的一句话,甚至可以说赞美他店里东西丰富,没想到他脸上掠过一片阴影,而且立刻将我手上的录像带放回架子,再把我拉到店的另一头聊天。 
我后来检讨,自己犯了严重的错。 
请问,我错在哪里? 
三 
最近有一天,我和朋友到纽约中央公园划船,上岸之后要沿湖走出公园。 
才走出二十公尺,我那朋友突然说:〃咱们走那边吧!〃于是拉着我绕路,进入林间小径。 
我问他为什么? 
他一笑说:〃因为我看到有一群中国人,提着按摩专用的椅子,招揽客人,在路旁推拿。〃 
〃为什么要避开呢?〃我问他,〃又不是非推拿不可。〃 
〃不!〃他又一笑,〃我们推拿也不是,不推拿也不是。〃请问,他为何这么说?  

第12节:两个真实故事

四 
最近在台北,有一天我去银行办事,旁边来了个中年女士,也在询问事情,鼻子旁边粘了一大块鼻屎,她居然不自知。 
我正想是不是该提醒她,却见里面的小姐回身抽了一张面纸,然后笑嘻嘻地对那女人说: 
〃来!如果您不介意,我帮个小忙。〃 
那女人还没会过意来,小姐已经一伸手,把她脸上的鼻屎擦掉了。 
〃有脏东西吗?〃女士诧异地问银行小姐。 
〃没什么啦!没什么啦!〃小姐笑笑。 
请问,为什么银行小姐不提醒那女人:〃您脸上有鼻屎。〃再送给她一张面纸,让她自己擦干净? 
为什么她帮了忙,擦掉那么一大块鼻屎,却又说〃没什么啦〃? 
处世艺术 
处世的艺术是双向的,从正面想,你要避免别人见到自己不光彩的时候,好比早上没化妆或晚上卸了妆,就不出门。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则应该避免在这个时间去敲人家的门。 
千万别以为朋友不如意,由公司大老板变成卖蚝仔煎,你呼朋唤友去吃,是照顾他生意。 
你先要想想他的个性,想想跟他的交情,免得他非但不感激你,还觉得你在损他;改天他东山再起,可能避免跟你往来。 
心知肚明就别说了 
最后,我要说两个真实故事: 
有一对老夫妇带着逾龄未嫁的女儿同住,但是在美国因为孙子诞生,儿子请老夫妇前去帮忙,不得不去美国。 
这段期间,老夫妇常担心〃老女儿〃一人在家太寂寞,所以才待了半年,就回台北了。 
进家门,女儿已经去上班,老先生开水龙头洗手,出来的全是锈水;试每个龙头,都一样。 
女儿下班了,抱着老夫妇说好想爸爸妈妈,老先生却说:〃我们只是来收拾东西,打算回美国长住一段时间。〃 
女儿瞪大眼睛问为什么?还嘟着嘴说:〃不要嘛!你们陪我嘛!〃 
可老夫妇还是在台北没待多久,就再去了美国。 
没过几个月,接到女儿电话,老夫妇又赶回台北去为女儿主持婚礼。 
何必撕破脸 
一个原来派驻纽约的官员被调回台北。 
为了先安顿,就把太太托给一位朋友照顾。 
数月后,官员飞回纽约接太太。下飞机,看见太太和那位好朋友来接,就抱着妻子亲吻。 
〃大家都在看,别这样……〃太太直推他。 
三个人回到住处,官员发现太太根本没有收拾东西准备回台北的样子。进卧室上厕所,流出来的全是锈水。再去厨房,打开冰箱看了看。 
官员回客厅,看见太太正跟自己的老朋友小声说话,又要官员坐下,想跟他谈谈。 
〃不用谈了!〃官员提起箱子,回机场,居然赶上原来那班飞机回了台北。 
接着,他们办妥了离婚手续。 
我觉得前面故事里的主角都很伟大,也很敏锐。 
有些尴尬,何必当面摊开? 
处世的技巧若不能成为艺术,又怎能达到令人点滴在心的境界。 

第13章:小孙的马屁功

第十章 小孙的马屁功 
对小孙来说,今天真是大日子。因为他约了两个大报的记者。 
天哪!两大报。〖悠鹄凑既省订报率的百分之七十,后天的产品说明会,经他们报道,一定立刻就红了,而且这是新闻,是“置入性行销”,更可信。小孙这下子为公司省了多少广告费呀! 
公司当然也是看准了小孙的口才和机智,才升他做公关主任。果然,小孙只打了两通电话,给两大报的记者,单单在电话里介绍产品,就把两位记者打动了,硬是百忙当中抽空,今天下午跟小孙碰面喝咖啡。 
这喝咖啡也是有学问的,小孙知道两报竞争得厉害,简直到了水火不相容,所以特别把时间错开,一个两点,一个三点半,而且各安排在离他们报社不远的地方。 
“给他们方便,谈完了,走路就能回报社。”小孙对同事说,“这样他们才比较愿意去,而且可以谈得长些,加上接着回办公室,也能把我给他们的资料立刻带回去,马上就动笔。” 
同事都为小孙鼓掌,王小姐还过去抱着小孙亲一下:“小孙真是天才,我爱死你了!”逗得一屋子人都笑得东倒西歪。 
小孙何止把报社内部作业时间弄清楚,他最近一个多月,把两大报都翻烂了,弄清楚谁跑电子产品这一线,再把每个记者的专访读了又读,正因为如此,当他打电话去,是王明接的时候,小孙立刻就能说出王大记者几个精彩的专访,让王明刮目相看,想必也因此,先有好的印象,所以会答应他下午见面。 
“看得出您对我们报社很熟悉。”果然吧!王明一碰面就说。 
“那当然!那当然!你们是第一大报,最重要的是,深入!你们都太专业了。”小孙笑道,“像您的专访,我一定看。还有……还有,对了!张华华的报道,也棒透了,有时候我都猜他根本是在电子公司作研究的,他把最新科技的发展全搞清楚了。” 
王明眉毛一扬:“是嘛!您真过奖了。”又下巴一抬,“您认识张华华?” 
“我不认识,只是佩服!” 
“这简单哪!我可以给您介绍,他桌子就在我对面,我这就把他专线电话给您。”说着,掏出笔,在自己名片上写下号码,递给小孙,“说实话,跑贵公司这个新闻,他比我适当多了。”接着站起身,拿着小孙给的一大沓资料,拱拱手,“我这就回公司,把您的东西交给他,您再打个电话给他,拜托一下,就成了!” 
小孙真没想到事情这么简单,但想想,那张华华还真够专业,这下能由王明介绍,建立关系,不是棒透了吗!而且两三下搞定,使小孙能从容地赶到下一站,等另一报的记者。 
哦!不!那不是记者,听说他已经调升专刊组的主任了。小孙是因为打电话过去,听报那头在喊高主任电话,接着转过去,才知道的。 
“真是失礼!失礼!”小孙一见面就说,“我不知道您已经升官,结果劳驾高主任来,真不好意思。” 
“别不好意思,最重要是产品,我听你电话里介绍,觉得相当不错。”高主任矮矮胖胖,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一点架子都没有,认真地听小孙一项一项介绍。 
“怪不得您会升官,我看您的工作态度,真佩服!”小孙看高主任细细记录,不得不佩服地说,“不知您现在管哪些专刊?” 
高主任笑笑:“都是财经的啦!像是《财经一周》、《钱路与钱途》,还有《财经t望》。” 
“哇!《财经t望》,那是我最爱看的了。”小孙抓到了奉承的机会,“没想到就是您负责的,怪不得最近我发现版面有很大的改革,比以前进步太多了,分析得也深入,访问的专家更是顶尖的。对不起啊!我是说直话。”小孙用手掩着嘴,“以前编得有点落伍,幸亏有您,才能一下子脱胎换骨,佩服!佩服!” 
“不客气!”高主任笑笑,“贵公司这个产品介绍,我就交给《财经M》那位主编好了。” 

第14章:半个字的消息

小孙是跳着进公司的,虽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几个部门主管却全跑到公关部来,看小孙拿出王大记者和高大主任的名片,董事长和总经理都过来拍小孙的肩膀:“真不简单!真不简单!” 
小孙还当着几位顶头上司,又拨了个电话给张华华。 
“资料我收到了。”张华华那边显然正忙,吵得不得了,只听见张华华半喊地问,“你为什么不请王明写呢?他是专家啊!而且是他跟你碰的面。” 
“他说您更专家,所以要我找您。” 
“好好好!”张华华又半喊,“我会处理!” 
“张华华说他会发。”小孙放下电话,对大家比个OK的手势,便响起一片掌声。 
问题是,产品发布会完了,当天却没见两大报有半个字的消息出来。小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拼命打电话,想必记者起得晚,早上都不开手机,留了话,又没回。好不容易傍晚找到张华华,声音冷冷的:“我不是说你该找王明吗?这是他的线。”啪!挂了。 
小孙又打去给高主任。 
“我交给《财经M》的主编方小惠了。”高主任说。 
小孙再打给方小惠。 
“资料我收到了,你们的产品确实好,我写了一大篇,可是主任有意见。”方小惠小声在电话那头说,“他原来是《财经M》的主编,我才接手两个月,恐怕您还是得在高主任那边下点工夫……” 
点滴在心 
小孙不是跟记者相谈甚欢,而且记者都答应为小孙公司的新产品作报道吗?为什么到时候全黄牛了?天哪!两大报占了全省百分之七十的订报率,小孙公司又认为十拿九稳,没有登广告,这下子产品发布会有多冷清、多难堪?小孙又怎么交代、怎么做人哪? 
小孙做错了什么? 
毛病出在哪里,你看出来了吗? 
如果你是在社会上已经打过不少滚,曾被修理得鼻青脸肿的,你一定懂。如果你涉世不深,或还是个“新鲜人”,大概就只能猜到一半了。 
让我们回头想想,小孙做错了什么? 
他作了研究,先了解要请托的对象、看了相关的版面,也搞清楚了跑财经的记者,甚至对那些记者的“报道”都如数家珍;他又懂得分别约记者,免得有水火不容的场面;约谈的时间在产品发布会的前两天,又是在对记者最方便的地点;显然电话技巧也好,所以能约到两位大牌。 
他样样都好,惟一的问题,出在马屁没拍对地方。 

第16章:你岂知人家有没有嫌隙

你岂知人家有没有嫌隙 
你或许要问,如果对顶头上司赞美他的部属,是不是就可以了? 
没错!如果那是个稍稍不爽就能把任何一个职员开革的顶头大老板,可以!但如果你赞美的职员是老臣、是老板有所顾忌,又一时下不了手的,你还是可能得罪人,而且得罪了那大老板。 
举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 
我有一本新书,正在印刷,突然接到印刷厂的电话,打来的是一个印刷工人。原来他在把版装到印刷机上的时候,顺便趴着机器把我的文章读了一遍,发现一个错字。 
多棒啊!又多险哪!幸亏那工人机警,立刻停止印刷,而且打电话给我,使我能及时改正。 
书出版了,为了感谢那工人的指正,我亲笔写了封谢函,又送了一本新书给那工人。 
岂知才送出去两天,就接到印刷厂厂长的电话: 
“刘先生!拜托!拜托!你怎么会写信给那个浑蛋呢?他是最会摸鱼的工人。最近领班和副厂长都来跟我告状,我正骂他,要给他记过呢!结果,昨天他拿你写给他的信来给我看,你叫我怎么办?你怎么居然会赞美他是最认真的工人呢?” 
看了这个真人实事,你说,是不是对大老板都不能随便赞美他的属下? 
处世艺术 
那么该怎么赞美,才十拿九稳? 
答案是: 
你在跳进游泳池之前,应该先用脚尖试试水温。 
你要用探索的方法进入。 
譬如小孙跟王明提到张华华,可以说:“哦!对了!贵报有个记者叫张什么……张华华。” 
敏锐的人,只用这么一句话,就可以由王明的表情知道“他们”的关系如何。如果王明冷冷地应一声“对”,甚至接着问“你认识他?”小孙就最好把话带开,甚至往反方向带——“我觉得跟张华华比起来,您写得深入得多。” 
你或会想:“难道这么说就不会得罪人吗?说不定张华华是王明的死党,再不然是他老师,搞不好,居然是他老子、是提携他进报社的长辈。怎么办?” 
一样办!你想想,换做你,外人说你比你的死党、老师、老爸、先进都强的时候,就算你心里知道不如他们,又能不暗自高兴吗? 
这是人性,谁都得承认。 

第17章:独家大新闻

第十二章 独家大新闻(外一篇) 
麦克和琼丝正在游泳池边拥吻,突然墙头一闪,麦克立刻跳起来大叫,并率先追了过去,就听见墙后传来哎哟一声,接着喀嚓喀嚓,好像什么东西在滚动,再接着车门响,当麦克和他的保镖冲出去,车子已经不见了。 
〃你们这些笨蛋!不是叫你们要在围墙外巡查吗?〃麦克气得破口大骂。这时才见那个墨西哥大个子保罗慌慌忙忙地跑过来: 
〃对不起!对不起!因为我肚子痛,去泻肚子了。〃 
〃泻肚子?〃麦克问,〃你泻多久?难道就这么一下子,狗仔队就上了墙头,而且好死不死,拍到我和琼丝亲热的镜头?〃  
连着两个多月,麦克和琼丝都在躲,从美国躲到欧洲,又从欧洲躲回好莱坞,硬是没让那些狗仔队拍到亲密的镜头。 
〃这下麻烦了,显然被哪个浑蛋拍到了。〃麦克接过保镖递来的照相机,狠狠地说,〃那小子八成摔伤了,而且急得连相机都不要了,这么好的机器,加上这么大的长镜头,这值不少钱呢!〃 
〃照相机后面的盖子是打开的,那'狗仔'还真鬼,千钧一发之际,还能记得把底片取出来。〃麦克回到屋里,对琼丝摇摇头。 
〃那当然!〃琼丝笑笑,〃这么一个超级大独家,能卖多少钱啊!总算可以证明我们在谈恋爱了。〃 
〃要不要放话出去,把照片买过来,把新闻压下去?〃麦克问。 
〃笑话!〃琼丝又笑了,〃那岂不遂了他的心?他想发财?好哇!让他发财啊!〃 
每个大报的记者都接到了电话,是麦克的经纪人打来的,说有重要新闻发布。 
比弗利山庄的交通立刻为之瘫痪,所有的记者和他们的摄影记者,甚至电视台的转播车都出动了。 
麦克搂着琼丝站在门口欢迎,只见镁光灯齐闪。天哪!这是大家上山下海两个多月都拍不到的画面,现在居然就摆在眼前。 
何止如此啊! 
麦克和琼丝又请记者们到后院的游泳池,两个人居然往池边一躺,做了个拥吻,喀嚓!喀嚓!上百架相机的快门齐闪,两个记者还不小心跌下了池子…… 

第18章:你猜他是谁

你猜他是谁 
〃你手上拿着的是什么啊?〃小项进门,被美美一眼瞄见手上的小红盒子。 
〃是戒指!我要送给小云的。〃 
〃借我看看!借我看看!〃没等小项同意,美美居然一伸手,就把盒子抢了过去,接着打开盖子,叫起来,〃哇!好漂亮哟!〃又抬头看着小项,〃不少钱吧!借我戴戴看好吗?〃 
小项一皱眉:〃不太好吧!〃 
〃好啦!好啦!又不抢你小云的。〃美美居然把戒指拿出来,一下子套在自己的无名指上,嫌大,又摘下,换在中指上,又嫌小,就用力戴,总算套上了。接着对着光,伸直了胳臂,张开五指,歪着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