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妃道:“不如太傅大人就在这花萼楼驯马如何,本宫也想看看大人的驯马之术。倘若以后这瑞兽再不听话本宫就可以自行对付了。”
李善道:“驯服野兽的方法无非就是大棒加胡萝卜,不过其过程可能有些暴力血腥,臣怕惠妃受到惊吓。”
惠妃道:“大人也太小看我了吧,我父亲祖上也是武官,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虽然本宫是女儿身,难道就一点血性没有?这点事情,本宫还是担得起的。”
李善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惠妃对这种事情还有兴趣,不过既然她想看,那也无妨。倒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第三百五十四章 驯服瑞兽()
李善跟着惠妃来到花萼楼的马厩,花萼楼就是一个迷你的后宫。om整个建筑中所有的东西都是独立出来的,包括花园与马厩。
马厩之中数匹骏马分槽饲养,各个都是极品良马。瑞兽处于其中泰然自若,相比于已经驯服的驯马这头瑞兽野性十足,不断的在马槽中跳来跳去,似乎不喜欢这种被束缚的感觉。
马厩的太仆请安道:“参见娘娘、大人。”
李善道:“把这匹马放出来吧。”
太仆道:“大人,这匹马野性未驯,不能这么放出来,很容易伤人的。”
惠妃笑着看着李善道:“正是因为野心未训才需要镇南王出手,我真的想看看镇南王是怎么七天之内将这匹瑞兽驯服的。”
驯服一匹野马要比驯服一匹养马困难的多。
如果是从小被人圈养的马,那么野性就会少很多,想要驯服很简单。但是如果是从来没有被人驯养过的纯种野马,就很难驯服了。但是李善其实也是耍了个心眼,这匹马虽然看似野性难训,但是其实安禄山驯服过这匹马。
李善不知道安禄山是怎么办到的,但是单单就这一点来说,它已经不是本质上的野马了,只要再驯服它一次,就很简单了。
太仆还是很不确定的看着李善,小心翼翼的将瑞兽从马厩里拉出来。瑞兽除了马厩立马雀跃起来,力量很大,太仆根本牵不住它。
李善一个箭步上前,抓住缰绳翻身坐到马上。被人骑上,瑞兽立马变的暴怒起来,又是一阵嘶鸣,身体一甩直接将太仆甩开。
李善双手紧紧的抓住缰绳,双腿夹紧马腹,只感觉这匹马力量奇大,完全不受掌控。om
好在李善这些年的历练,对于战马了如指掌,凭借自己的技术,与瑞兽一直保持着同样的频率,就是不让瑞兽把自己甩下去。
太仆从地上爬起来,赶紧叫来手下的侍卫拿着套马杆随时准备将马套住。
李善此时也是兴致大起道:“你们都别动,保护好惠妃即可,这匹马我一定要将它驯服。”
惠妃看着李善被瑞兽甩的东摇西晃但是就是在马背上掉不下来也是很惊奇。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反倒是很兴奋的看着李善与这匹瑞兽较劲儿。
花萼楼的马厩旁边连同的就是皇宫里的跑马场,这匹瑞兽见晃不下李善,转身调头就朝着跑马场奔去。李善这时候已经稳住了身形,只要这匹马不一直腾跃就不可能将李善甩下去。这时候一人一马拼的就是体力和意志力,马认输了,以后就会任人骑,人如果输了再想骑它肯定还会被马奋力反抗。
来到跑马场,地界宽广,更利于瑞兽的腾挪跳跃。马要想将人甩下来,靠的就是不断的扭动跳跃。索性这匹马已经配好了马鞍,李善可以抓住缰绳和马鞍借力,要是没有这些,他是不可能再这匹马上停留十秒钟的。
逐渐的,李善已经掌握了这匹马条约的节奏,随着它的跳跃不断的改变自己的重心。双手更是紧紧的抓住缰绳。
相传当年李元霸的坐骑名叫墨雕板肋墨骐麟,是一匹神骏的野马,不过被李元霸双腿一夹马腹就驯服了。李善肯定是没有那个实力了,但是他却有自己的心得。再抓住缰绳的同时,他将缰绳方向勒住了这匹马的脖子,每次的跳跃腾挪,李善抓着的缰绳都会收缩一下,导致马的脖子被勒住。
这样就会让马呼吸困难,相比于正常情况,这样会让马累的更快。
这匹马也很有灵性,知道李善掌握着它的节奏。并不单一的跳跃,还会偶尔改变一下节奏,让李善也颇为头疼。
眼看着一人一马都到了极限,因为李善勒紧的缰绳让这匹马已经开始缺氧了,这么剧烈的跳动,即便是一匹好马也支撑不了多久。可跟何况脖子被勒住了,果然,一个跳跃之后,马蹄一软就直接倒了下去。
李善本来节奏掌握的很好,但是没想到这匹马居然会累的力竭倒地,才停止。猝不及防之下,竟然被马直接甩了出去。
看到李善摔倒在地上,手下的侍卫赶紧上前,几个人扶住李善,另外几个将马套住。李善毕竟是镇南王,身份尊贵,可不能受伤。
惠妃看到李善摔到地上不由的也是心里一抽,竟然有些担心。
好在李善马术娴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骑马都会吐的菜鸟了。只是太累了,摔倒草地上并没有大碍,倒是双手之上因为紧紧抓着缰绳被磨破了皮,鲜血已经渗了出来,染满了双手。
李善对手上的伤却是浑然不觉,将身边的人推开道:“都闪开,别碍事。”
说着又是一个翻身上了马背,而这个时候,这匹瑞兽却是老实了起来,完全没有了刚才的戾气,呆呆的站在那里低头吃草。
这表示这匹马已经不想和李善较劲儿了,刚才的一番角力一人一马基本上打了平手,而现在是人困马乏。就是拼意志力的时候,这时候谁强硬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李善扬起马鞭一下抽到马屁股上,大喝一声:“驾。”
瑞兽吃痛,不在低头吃草而是跑了起来。不过再也没有腾跃扭动了,因为那样太耗费体力了。
这时候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单纯的跑,人是不需要耗费太多体力的。李善并不急于催促瑞兽狂奔,而是轻轻的拍打了马的脖颈,不断的左右拉动缰绳调整方向。
通过自己丰富的经验尝试与马沟通,逐渐的马儿也知道了李善一举一动的意思,一人一马配合着再跑马场不快不慢的跑了一圈。
李善非常满意瑞兽这时候的表现,缓缓的拍打着马屁股,走回到马厩,笑道:“惠妃娘娘,这匹瑞兽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坐骑的。”
惠妃仰头看着坐在马上的李善,只感觉此人的笑容之中充满着自信与霸道,竟是这么的让人着迷。
李善跳下马来,太仆赶紧将马牵回马厩,太监提醒道:“镇南王的手受伤了,要不要请太医来看看。”
惠妃这时候也看到了李善的双手已经满是鲜血,紧张的道:“快去叫太医。”
李善这时候也才感觉到自己的手掌竟然是钻心的疼,整个掌心都被抹掉一层皮,全身上下更是酸疼,刚才的剧烈运动让肌肉负担过重了。
太医匆匆赶来,为李善涂好金疮药,又包扎好伤口。其实之时皮外伤,只不过看着吓人,并无大碍。
李善道:“这匹瑞兽野性十足,单是也一次的角力不可能将其完全驯服的,过两天臣再来,必定让它完全驯服,娘娘尽管放心。”(。)
第三百五十五章 原来如此()
回到李府,果然张说上门拜访。om
李善出门相迎道:“张大人,快请书房坐。来人啊,看茶。”
张说是朝中大臣资历最老的一个了,比张九龄岁数还要大,年过六旬,同时也是唐肃宗最早的追溯者之一。
张说看到李善双手打着绷带,问道:“镇南王何时受了伤?”
李善道:“啊,不要紧。一点皮外伤,今天本王受惠妃娘娘之托驯服瑞兽,被缰绳磨破的。话说着瑞兽真是凶猛异常,不知道张大人可曾见过着瑞兽的尊容了?”
张说道:“以老臣看来,那瑞兽虽然凶悍,通体雪白,但是也不过是一匹白马,算不上什么瑞兽。”
张说直言不讳倒是让李善非常吃惊,更让李善吃惊的是张说竟然认为着瑞兽不过是一匹白马。那么张说又怎么会借机怂恿皇上泰山封禅呢?难道其中更有隐情?,李善一时间竟有些闹不明白了。
“英雄所见略同,张大人既然认为着瑞兽不过是白马,那么又为什么要劝陛下泰山封禅呢?”李善索性直接相问。
张说此人李善颇为熟识,此人虽然好机变,但是却是一个忠臣,李善选择相信此人。
“难道镇南王不赞同陛下封禅吗?”张说更是反问了李善,似乎李善的态度与他预想的不一样。
李善道:“封禅兹事体大,皇上登记不久,恩威不深似乎难以服众吧。不如多做实事,更好一些。”
张说摇了摇头道:“真是因为陛下恩威不重,才应该封禅泰山。先皇之时已经做出开元盛世,当今皇上继位实属偶然,自然又诸多朝中大臣心有不服。om更重要的是天下百姓与各州节度使的想法也是如此,如果此次皇上可以一举封禅泰山,那么必定轰动天下,那么皇上的皇室正统之名就更加坐实了。但是今天看来,似乎还是有不少反对声的。”
李善这才明白唐肃宗之所以不高兴的原因,看来这次封禅是预谋已久的了,难道这安禄山就是唐肃宗安排的?这倒很有可能,唐肃宗自导自演了一场瑞兽的戏份,想要借此封禅泰山以确立自己的威望。想想也对,如果不是唐肃宗亲口说出瑞兽,谁有敢说这匹白马就是瑞兽呢!
看来自己这次是站在了皇上的对立面了,皇上想要封禅未成,心中自然不痛快。而自己又在这时候去劝皇上,肯定是撞在了火药桶上。
但是奇怪的是为什么李林甫也会反对唐肃宗封禅泰山呢?难道此人另有野心?李善不禁心中一凛,不知不觉之中竟然又被李林甫摆了一道。此人果然阴险,想必在朝上他并没有发表意见。
以李林甫的势力,如果与张说一统赞成皇上封禅,此事多半就成了。但是如果他反对的话,那么也不会来找自己去劝皇上。想来是李林甫保持中立没有表态,才会导致满朝文武各执一词,令陛下难以决断
而他又找来李善做最后一根稻草,自己压死了唐肃宗,那么必然招致唐肃宗的怨恨。没想到自己来长安还没有动作就已经先被算计进去了,李善颇为恼怒,主要还是不在朝中时间太长了,难免很多消息不灵通。
既然事情已经做成,那么挽回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了,况且李善确实认为封禅泰山并非良策,如此消耗人力物力却无益于社稷的事情李善向来不赞同。李善道:“我还是认为封禅泰山于社稷无益,如果陛下想要树立恩威还是着眼于当下,泽披于民才是正道。”
张说道:“谈何容易,你知道当初大皇子在武将之中威信甚高,而当今陛下为了夺位杀了大皇子,可谓是寒了边疆将士的心。你向陛下提过付出节度使制度的建议,你以为陛下没有考虑过马?”
李善闻言一惊,道:“难道陛下施行过废除节度使的计划?”
张说道:“措施还没有实施就已经传到了个节度使的耳朵中,十道节度使一同上表请求陛下收回成命。节度使不是陛下不想撤,而是撤不了,他们手中都握有重兵,以边关事重为由完全不听陛下调派。”
李善还想说什么,但是现在已经于事无补,只能长叹一声道:“我明白了,此事以后再议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便陛下封禅成功也改变不了现状,虽然眼下是太平盛世,但是需知道阳极则阴阴极则阳,往往昌盛就代表着衰落的开始。”
张说对李善的话深表叹服道:“镇南王言之有理,如有良策一定对下官告知一二,下官虽是一把老骨头,也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送走了张说,李善眉头紧皱。事情比李善想象的要复杂的多,不但朝中关系错综复杂,朝外更是难以处理,节度使制度是唐朝祸乱的根源,正所谓尾大不掉。
如果地方的实力太过强大,中央就难以控制,现在看来已经到了中央难以控制的局面。如果唐玄宗在世说不定此事还有转机,但是唐肃宗无论是威信还是恩泽都与这些节度使没有关系,这些人不可能放任唐肃宗将他们废除。
看来事情已经非常棘手了,果然唐肃宗的能力还是有限。他不应该一下子招惹多有的节度使,他应该先找理由废除其中的一两个将兵权收回在逐个击破,但是如今消息已经走漏那就没有任何办法了,根本不可能同时废除所有的节度使。
“叫安禄山进来。”李善对着手下仆人道。
安禄山小心翼翼的走进书房,道:“您找小的有什么事儿吗?”
李善道:“瑞兽之事,陛下许诺你什么好处?”
安禄山装傻充愣的道:“大人此言何意,小的不明白啊,瑞兽之事虽然是小的发现的,但是小的并不敢居功啊。”
李善道:“瑞兽之事难道不是陛下亲自策划的吗?说实话,不然我直接杀了你。”
李善朝阿三一使眼色,阿三手中长剑直接抵住了安禄山的脖子,安禄山赶紧扣头道:“小的说,是陛下将白马放到了围场,再让小的谎称见到瑞兽从天而降。陛下许诺小的事成之后可当范阳刺史。”
果然如此,差点就放虎归山,可不能叫安禄山放走。
李善眼中寒光一闪,笑道:“安禄山,现在你终于有一件事情对我很重要了。”
安禄山听了面色一喜道:“大人请讲,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的命,对我来说很重要。”(。)
第三百五十六章 探监()
“属下已经查到了户部侍郎的情况,请大王过目。om”李善的探子其拿来报告。
李善早就感觉当日李林甫所说的那个户部侍郎的案子有蹊跷,因此特地让手下人去查了一下,果不其然,其中还有不少的隐情。
“那个户部侍郎现在关在什么地方?”李善看完情报问道。
探子禀报道:“现在收押在刑部大牢。”
据李善所知,刑部已经完全投靠于李林甫,串通一气,因此这件事情一定是上下包庇,看来这个户部侍郎小命不保了。
“看来我的走一趟刑部大牢了。”李善面色冷峻。
探子的报告上写到户部侍郎在外名声一直很好,从来没有贪污受贿之事,更是难得的正直清廉的好官。李善不会去调查这件事情的始末的,证据资料都在刑部手里,他这个半路插手的恐怕没有时间将这件事情查完户部侍郎就已经死了。
他做的就是调查这个人的人品,日久见人心,一个人如果一直做好事那么名声口碑自然会很好。手下人的话往往不奏报更加真实,况且李林甫这么急切的想要除掉此人,想必其中利害相关,李善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李林甫如此大动干戈。
刑部大牢,李善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来,而是乔装打扮了一番,穿着一身便装只带着阿三一人来到了刑部大牢。
少不了又被守门的牢头呵斥敲诈了一番,那牢头也算是有眼力的,虽然李善穿着朴素但是身后的仆从孔武有力,配饰也是顶级的丝织品,料定此人非富即贵。om所以下狠手敲了一把竹杠。
李善现在这个身份居然还要受这些人的气,也是有些压不住火。但是现在不是暴露身份的时候,刑部是李林甫的地盘,如果被人察觉说不定会传到李林甫的耳朵里,那不好就打草惊蛇了。
牢头看着李善递过来一锭金子,立马喜笑颜开,果然是大富大贵之人,一出手就是他一年的饷银。不过牢头也知道,钱多必然烫手,既然他肯出这么多的银子,那么所见的人也必然是重要的人。
牢头并没有急着接过银子,而是谨慎的问道:“你要见谁啊?”
“户部侍郎,沈川”李善道。
此人是刑部尚书大人特意叮嘱过的,任何人都不能于此人见面。果然这锭金子相当的烫手啊,但是风险于收益成正比,这平白掉下一年的薪俸也不是闹着玩的。
“如果为难的话就算了。”李善将金子往袖中一收。
“慢着,”牢头眼看这到手的金子飞了,更是着急,“那个,此人确实被要求严密看管,你们要快去快回,我只能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
李善微微一笑,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件事百试不爽。李善将金子扔给牢头道:“你放心,这件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会再有其他人知道了。”
牢头带着李善进了大牢深处,连过了几道闸门方才见到沈川,此时的沈川披头散发在牢中一直大喊着:“奸臣佞党惑乱朝纲,我大唐江山就要葬送在这群人手中了,老天无眼啊。”
李善道:“既然你说奸臣在朝,那么你为什么不能廓清銮舆,清除奸佞呢?”
沈川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李善,道:“你是谁?是李林甫派来杀我的人吗?”
李善并不回答,反问道:“你希望我是什么人?”
沈川狐疑的打量着李善,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李善到底是什么来路,李善这些年不在京城,认识他的人都是当朝元老,像这种在长安时间不长的人确实不认识他。
李善道:“你是被李林甫陷害的,如果你相信我,我倒是可以帮你一把。”
沈川看李善似乎不像是李林甫派来的杀手,能够在这时候来探监的除了李林甫的手下,沈川实在想不到要有别人,但是只要不是杀手,那么此人一定有非凡的背景,是友非敌,突然激动的道:“不论你是谁,麻烦你帮我给张说大人带个话,让他小心提防李林甫,此人有造反之心。”
李善心中一喜,果然沈川有事情要说,问道:“你且详细说来,我是大唐镇南王李善,如果你所说是实情,我保你不死。”
沈川面色一惊,道:“你真的是镇南王?”
李善掏出皇帝印绶让沈川看,沈川赶紧跪下扣头道:“请镇南王一定要明察秋毫为臣主持公道啊。”
李善道:“你快把事情从头到尾说清楚。”
沈川点了点头道:“此事要从李林甫的侄子李承威说起,此人现任雍州刺史,臣发现此人私自囤积”
沈川将事情对李善和盘托出,不过这时候牢头急急慌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