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拿着电话想跟助理说我不去今天晚上海军的救难义务人员颁奖庆典了,这时,我的手机响了。
我愣了一下,忽然想起13年来这个城市并没有停止运转,其实地下的核动力发电机组一直在工作,中国移动的蜂窝电话系统也一样,一度它被称为军民两用的通讯工具。
我放下电话拿起手机。
有一条新的短信。
“江洋,我不打给你了。明天下午1:45,坐最后一班穿梭机走,机票在我储物箱里,密码是我的生日。我已经被安排任务,下午4:45,上海沉没。”
短信的末尾写着日期:“2006年7月15日,22:19。”
我呆呆地坐在那里,感觉有种东西从手机里往外面渗透,像是梅杜莎的目光,她穿越了十几年时光看着我,我被石化了,我不敢动,我动了我就会崩溃,浑身唰唰地往下掉石粉。
几秒钟后手机又想了:“您有一条新的短消息,您的收件箱已满,请先删除不必要的短消息。”
我的手颤抖着按那些键,删除了最早的一条短消息,留出了唯一的空余位置。
大约一分钟后,手机再次响起。
我拿起来,笨拙地按下键打开了新的短信:“好好睡,晚安。”
我把手机放在那里,对着它坐了一个小时,它再也没有响过。
不记得过了多久,我拿出一张纸,做了一个简单的减法,是十二年九个月又六天前。
这条短信在中国移动的信号台之间穿梭,找不到它的目的地,就像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穿行在空无一人的城市里。我想象着在那个沉眠于地下的城市里,那条短信是个虚无飘渺的女孩|Qī…shu…ωang|,有的时候她会升上泡防御界面的顶端,隔着那层透明的东西,看着紫色的大丽花盛开,而后低头俯视空无一人的城市;夜晚到来的时候,路灯还是在程序控制下唰唰唰地都亮了,她站在路灯下,哼着我听不懂的歌。
我不能控制自己,我打开手机开始呼叫那个号码。
一个略低沉而淡漠的女声:“对不起,您呼叫的用户已关机,请稍后再拨。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power off, please call later……”
Power off……power off……power off……
我走出我的办公室,乘电梯下楼,我听不见声音,像是有一层东西把我和周围所有人都隔开了。只有那个声音一再的重复在我脑海里:
Power off……power off……power off……
我大步冲出梅龙镇广场,阳光照在我身上,我的手有点抖,我拿出耳机插上,十三年前存在记忆卡里面的歌居然还都在,我选中了那首,狠狠地按了下去:
“凝结的时间,流动的语言,
黑色的雾里,有隐约的光。
可是透过你的双眼,会看不清世界,
花朵的凋萎,在瞬间。
啦——
你是凝结的时间,流动的语言,
黑色的雾里,有隐约的光。
可是透过你的双眼,会看不清世界,
花朵的凋萎,在瞬间,
而花朵的绽放,在昨天。”
我哼着这首歌,慢慢就开始唱它。我把我的军装脱下来垫在台阶上,坐下来。身边偶尔有人来往,都是司令部的同事,他们好奇地看我,却并不打招呼。
我的面前就是半边倒塌半边屹立的南京西路,许许多多的年轻战士正在清理废墟,而剩下的一些人则种上了槐树。这些还都是小树,而也许明年也许后年它们就会开出紫色的槐花,我的鼻端缠绕着细细的槐香,它像是一根细线,粘连着十三年以前、现在和明年后年。
一个声音传来:“将军,唱那么老的歌啊?”
后勤部的大校郜楠站在我背后。
他走下一级台阶,和我并排坐着。他手里提着一个麦当劳的纸袋,麦当劳已经在上海修整它原先的连锁店了,第一家就开在原来中信泰富广场的废墟上。
“是啊,我只会唱点老歌。”
郜楠在我身边大口地嚼着汉堡,两片面包间的黄瓜片和生菜咯咯作响。
我不想他看见我的脸,所以把脸慢慢地埋进了双手里。
二十一
我在生锈的储物箱里找到了那张登机卡。
在恒隆广场的地下,储物柜上还有”林澜”名字的标牌,整理得很干净的一个柜子,空荡荡的一无所有,只有一张卡躺在冰冷的铁皮上。2007年7月16日,上海至兰州的机票,最后的一班,满载着市政府的大人物和保护名单上的要人。其中本来有个位子是我的。
她怎么搞到这张机票的呢?也许是通过那个喜欢她的上校,我知道除了Super Star还有一个后勤部的大校很喜欢她,不过大校的女儿已经八岁了。她可以对大校说我要一张机票,我要送一个朋友离开上海。他们在机场的门口分别,然后走出来遇见一个提着飞行头盔的男孩。
真酷,她搞到了票。
我以前看过一个叫做《昙花梦》的电视剧,说解放前上海沦陷,男主人公拿着枪和金条来到机场,他把枪和金条都放在柜台上,说我要一张离开的机票。然后他把票送给了他心爱的又不属于他的女人,回头走了。也很酷啊,其实我那个时候也有一把枪,我也可以拿着我的枪冲进浦东机场指着那个大校的脑门,说我要一张机票,然后我就可以送给林澜。
林澜会不会开心?她会不会拥抱我呢?
可是情况是相反的……林澜拿到了机票,也许是用了一个那么暧昧的渠道。他们在机场分别,机场门外站着一个即将要遇见她的拿着飞行头盔的男孩,他们或许还拥抱了一下,大校说上尉我其实一直还是……
不要这样吧?我真的会很难过。
“将军有事么?”哨兵来到我身后。
“没什么……想到很久以前的一个朋友,让我一个人呆一会儿好么?”
哨兵出去了,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我对他说:“顺便关上灯。”
于是我一个人站在黑暗里,握着一张早已失效的登机牌。
我久久蹲在那里,想我最近读的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的小说,大学的时候就看过,如今再翻出来。过了那么多年你是否还记得那只旧花瓶,记得上面盛开的白色的玫瑰花,没有一双手在你生日的时候为它换上新的花,瓶子上落满灰尘。
很久以后你去了斯德哥尔摩,在那个只有黑白和灰色的咖啡馆里坐下,喝了侍者送上的咖啡,液体苦涩地漫过你的舌根,你的眼泪落了下来。
一个永远都在守望和根本就没希望的女人,她的魂魄在很多年之后再去寻找这个男人,像是一个漂浮在空气中无可倚靠的幽灵。弹着那些时间和事件的弦,塞壬唱着蛊惑的歌。
我想着林澜的笑容,想着她对我大喊,想着她在人群里面低着头,想着我们说过的许许多多的漫无边际的话,我以为我可以从中整理出什么线索,可是我想不明白。真是一个捣蛋的女人,杨建南说:“原来你也不知道啊……”
不能追溯了,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你只能循着弦声的余韵去推敲过去的事情,而过去的那些事情已经水一样地化去,渐渐变成苍苍白白的的一片。
我真的只是个算泡泡的,算不懂人心,尤其是女孩的心。一辈子最没自信的就是猜测女人心。
“喂,有没有烟借一根抽啊?”我对着只余下一线光的门口大喊。
《上海堡垒》终
林澜写在纸上的词: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苏轼/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番外 路依依
我叼着从哨兵那里抢来的一根中南海向着恒隆广场外走,隐隐约约听见外面传来人声:“恒隆广场在战争前是上海租金最高的高档写字楼之一。战争期间它和毗邻的中信泰富广场一起,一度被征用为解放军外空间战略纵队7488部队的办公地。中信泰富广场在陆沉计划中坍塌后,这里的历史纪念意义就更为重大。很快它就会被改建为上海德尔塔战争历史博物馆……您小心……”
我在没有拆除的辐射掩体墙边转了个弯,狠狠撞在外面进来的人身上,嘴里的烟都掉了。我对着迎上来的那双眼睛愣了一下。
“你这个同志是怎么搞的?怎么走路的?”陪同的导游从斜刺里冲上来想把我们两个分开。
看见我的肩章,他闭了嘴,但还是坚持要从几乎面贴面的两个人中间插进去。
“不会那么巧吧?”我摸了摸下巴。
“啊啊啊啊啊!”跟我撞到一起的女人一把推开了导游,冲上来抱住我的胳膊使劲地又叫又跳。
我撞上了路依依,确切地说是“著名影后路依依”、“歌坛新天后路依依”还有“战地爱心大使路依依”。她现在穿一套剪裁精美的连身裙,脸上戴了大大的墨镜,一侧的耳朵上挂了流苏状的坠饰,而嘴巴一动一动地似乎在嚼着口香糖。
短瞬间我觉得时空错乱,似乎这些年“嚓”地过去,这个小女孩只是在机场外溜达了一圈又跑回来了——怎么就没长大呢?
在此之前我最后一次见到路依依是我们两个一起裹着行军毯被救援小分队的直升机送到北京堡垒,我们那架鹞的油不够我们飞到北京,我艰难地迫降在了崇明岛一个学校废弃的操场上。路依依刚刚从直升机上蹦下去就有个中年男人扑上来搂着她痛哭,路依依被他抱着似乎还有些不习惯,一下一下眨着眼睛,又瞟了瞟我。我想这个男人也是不容易,刚刚飞到兰州堡垒不久又赶到北京来,怕是只为了这个娇惯的独生女儿。
根本不像小说里常写的那样,我连被路依依老爹感谢一下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特别宪兵礼貌地围住了。我明白他们的意思,冲路依依点了点头,转身和宪兵们一起走了。路依依的脚步声在我后面响了几下,中断了。我没有回头,不知道她是不是盯着我的后脑勺。
一个月后我结束了隔离审查期飞往兰州,而后我听说路依依被送去了巴黎堡垒。我们甚至没有告别。
可是我还是不断能看见她长得越来越漂亮了,因为她随即参加了那个“世界青年大使”的比赛。说白了法国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无非是才艺大赛加上选美,超级女声都看了三届了我还不懂这个么,否则就凭路依依那手拉锯一样的小提琴怎么得的亚军?
比赛很是热闹,而且是唯一审查同意通过军用频道传输无线信号的娱乐节目,全球各地无不欢腾。我把腿翘在椅子上在兰州基地值夜班的时候,大家打开一个备用频道看比赛,仿佛看世界杯一样的热情。这时候二猪就会很八卦地跟着那些新兵指戳我的背影。
第二天一大早我被新兵拉住说江哥帮我问你女朋友要个签名吧,我叼着牙刷以看捕食者的目光看着他,看见他的眼睛里面流淌着无限的崇拜和艳慕。一个不小心,我把牙膏沫都吞下去了。
我始终没有再见到路依依,虽然我也还经常在各种电视节目里看见她蹦蹦跳跳。于是我又很快被定义为一个因女朋友出名太快而被抛弃的男朋友,我翘着腿看路依依的节目的时候,有隐约的叹息以及几双同情的目光在我背后闪动。
路依依的回答很快验证了他们的猜想。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路依依得意地露出她的小虎牙说我还没有男朋友,我想找一个飞行员。
一时间空军那边极为轰动,我身上的明星光环全部褪去。
直到今天。
在我还抓着头不知道怎么和她打招呼的时候,外面呼啦啦涌进来几十号人。我只感觉眼前镁光啪啪地闪来闪去,而一双双眼睛赫然比闪光灯还亮。
“请问这位先生您认识路小姐么?”
“你们是约好在这里碰头的么?”
“您是军人?请问您的军衔?还是少将……请问您的部门?外空间战略指挥部的单翼鹰标志啊……”
我想这个记者也太过八卦了,我身上从头到脚清楚地说明了我是干什么的,用不着他自问自答……
路依依一把揽住我的胳膊,和我并肩站好,对大家微笑着点头致意。导游和助理两个努力张开双臂阻挡这些手持相机和录音笔的人。
“我靠,你干什么?”我挣扎了一下,有种被陷害了的预感。
“这样他们会把我们做成绯闻的,女明星总得有点绯闻啊。”路依依笑,还是牢牢地圈着我的胳膊,露出她的小虎牙。
“这些就是传说中的狗仔队么?”
“不错!事实证明这是很强悍的存在啊。经过一场战争,他们的幸存率绝对比你们部队的战斗机高!”
人越来越多,场面开始有些混乱了。路依依仍旧保持着她的灿烂笑容,这笑容我打她小时候就见过千百遍,无论何时都像你要请她吃饭那样光辉。
“你是来干什么的?冲击军部办公中心啊?”我说。
“我就是想回来看看嘛。”
“那你带这么多人?”我看着她很无奈。
“都是路上遇见的记者……然后就越来越多了……”
“作为女明星你也要注意名节。”
“什么名节?”
“我的名节啊。你拉的我那么紧,我会上头条的。”
“小气!借来拉拉又不会死!”路依依对我比了个鬼脸,鼻子整个地皱了起来,“不愿意被采访就赶快跑吧!”
“跑?”
我还没有想通这件事,就被路依依拉着飞快地冲向了大厦的另一个出口。我扭头只看见她可怜的经纪人和导游正努力扛住后面的记者,像托起地球的阿特拉斯那样雄壮悲凉。我原谅那个导游对我的无理了,看来这活儿也不是好赚钱的。
“那是泡王!是泡王!是那个搞泡防御的泡王江洋!”有人突破了防线在大喊。
我的脑袋里嗡嗡作响,不知道司令部其他人看见这则新闻的时候会作何感想。
阳光很好,我和路依依迈着很大又很懒散的步子走在空荡荡的南京西路街头。她现在不挽着我的胳膊了,也没人认出她来。其实戴着那种大墨镜一点用没有,跟上个世纪80年代港片里的小明星似的。我把我的军帽扣在路依依头上了,帽檐投下的阴影盖住了她漂亮的眼睛,她这个样子让我想起她过去的那张照片:她穿着苏格兰花纹的裙子盘腿坐在椅子上,头戴列车长的大檐帽,指挥着她的小火车来来去去。
“你什么时候回上海的?”我说。
“今天刚刚到啊。我不知道你也回来了。我看见了你那个报导,可是打电话去问记者,说你的电话号码是军队的绝密信息,不能公布。”路依依耸耸肩。
“哦,后来我参加了一个绝密项目。你跑回来干什么?”
“其实要参加一个发布会,还有一场战后建设的动员演出啦。不过没什么事没什么事,这事情本姑娘拿手,不用花什么功夫。”路依依晃着脑袋。
“太赞了,有种光明女神的感觉。”我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
路依依摇头:“我要退隐了。我在苏格兰那边有个房子,是那种古堡一样的房子哦,要搬到那里去住。”
我愣了一下,站住了:“怎么?”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战争结束了,很快各种各样的明星都要出来了,哪里还轮得到我啊。打仗的时候总统还能连任三届呢,女明星也能多红几年。现在呢,我等着出版商来请我写回忆录吧。”路依依满脸笑,一点儿不像是伪装的。
我想了想,点了点头:“嗯,说起来你一直都那么聪明的。”
“将军阁下,介意一起看场电影么?”她忽然说。
“电影?”
“嗯,按照发行商的说法是‘战后第一部娱乐电影’,拍了三个半月呢。我是女主角,明天的发布会就是这个。”
“什么名字?”
“《白龙》。”
“什么时候上映?我去捧场。”
“捧场你肯定要的,你现在是高收入阶层了,要记得买很多的很多的票分发给小朋友哦。不过,”路依依蹦了一步窜上来又抱住了我的胳膊,“我请你去看预演!”
“没删节的原片?有没有激情床戏?”
路依依白了我一眼,但是笑成了眯眯眼。
上海影城。
《白龙》的海报已经完全刷好了,居然是部武侠片。海报上路依依的侧脸星光四射。路依依挽着我的胳膊走进去的时候没有任何阻拦,她一个响指就让影城的经理明白了她的来意。我们走过去,我听见背后的窃窃私语。
偌大的放映厅里只有我和路依依挨着坐,一人捧着一杯麦当劳的可乐。
阿尔法文明教会了人类制造战争武器,可是电影还是普通的电影。放映机的蓝光从背后而来,像是切割空间的利刃。我看着画面上的人影闪动,大致明白了这个故事是说一个男侠和一个女侠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各自背负艰难困苦的使命,最后从敌人变成爱人的故事。
“小妹!茫茫人海,我们真的还有再见的机会么?”男侠说。
“门前那树海棠花落尽的那个早晨我一定会回来!”女侠说。
“那我现在就去把树弄倒……”男侠做无赖状。
“那就不准了……”女侠做娇羞状。
……
“说起来你要找我比我要找你容易,这些年你都没找我……”路依依忽然说。
我扭头看着她,她却没有看我,只是盯着银幕轻轻吸着可乐。
我沉默了一会儿:“那双带白色毛边的靴子,其实我买了的,前些天他们把原来的宿舍打开了,靴子还在那里。”
“早都不流行了啊。”她瞪大那双依旧漂亮的眼睛。
然后她笑了,眼睛弯成眯眯眼:“不过我还是要!”
她伸手拉着我的袖子摇晃,像是漫不经心的。
我心里动了动,忽然有个又像是恶搞又像是冲动的念头:我想说你嫁给我吧,过了那么多年,终于和平了。你现在很有名了,可是还没有结婚,我是一个少将,我可以参加最高的军事决策会议,我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报纸上,我也许是军队高级将领中唯一一个未婚的,而如今是军官当红的世界,真是门当户对。
嗯,门当户对,听起来蛮好的。
“战争开始的时候我记得《金刚》刚上了不久,我们这个镜头是模仿里面金刚扛着女孩奔跑的那幕戏。”她吸了一口可乐说。
“是么?那只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