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争夺录-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对于中原儒士而言,皇帝应该穿着衮冕,因此康知古还是按照古书记载,参照大雍制度为郝连峻准备好了中原样式的衮冕,不过郝连峻现在不想穿,一来对于草原部族而言,这衣服没有什么意义,还有就是这服饰十分不方便,草原驰骋,还是穿着突勒人的服饰比较方便。

    就在大乾等到时机,朱万荣与虞昌勖相斗的时候,蜀地的王佶与关中的李文通这对原本的儿女亲家打起来了。

    原本王佶与李文通是亲家,李文通的儿子娶了王佶的女儿,但是后来王佶当了皇帝,他女儿自然成了公主,而李文通没有称帝只是称王,论地位皇帝比王要高,公主自然也高于王子,可是李文通的儿子却不吃这一套。

    两夫妻之间的隔阂是与日俱增,终于一发不可收拾,有一天李文通的儿子在酒醉之时,打了王佶的女儿。

    这一下公主可就受不了了,给她爸爸王佶写了一封信,说李文通的儿子是如何的一个纨绔子弟。王佶接到信,就让自己的女儿回来,对外说是回娘家,但是到了蜀地就没有再离开,为此李文通大怒,认为是王佶背信弃义。

    其实公主与王子的感情不和只是一个小小的火花,而引起大火的干柴是李文通与王佶都知道朱万荣不好对付,都认为对方好对付,而且他们势力犬牙交错,因此都想着灭了对方。

    于是一场亲家之间的大战爆发了。岐王李文通聚兵攻打蜀国东部的边界地方,得知这个消息后王建对文武群臣说:“自从李文通被朱万荣所困,我经常接济他的粮草军械,现在他却忘恩负义来侵犯我,谁愿意替我攻打他?”

    众将之中兼任中书令的王侃主动请求前去。他是王佶的另外一个义子。因此王佶任命王侃为北路行营都统。

    此有人劝王佶说:“李文通现在没有侵犯边境,我们如果出击,冒然率兵深入,运粮道路艰险遥远,恐怕不是国家的利益。”

    王佶不听,任命义子左卫大将军王贺、山南节度使唐元裕,左金吾卫大将军义子王绍为王侃的副手,都是招讨使,率领步兵、骑兵一共十二万,讨伐岐王李文通。大军从CD出发之日,旌旗招展连绵数百里。

    而王佶亲自前往利州督战,命令太子王宗坦监国。岐王李文通一看王佶来打他,就派刘知贤率兵攻蜀,与王侃、王贺、唐元裕、王绍在青泥岭与岐兵交战,青泥岭是一个险要之地,入蜀道路之中最艰险的地方之一,刘知贤在此设伏打的蜀兵大败。

    蜀军众败将中,要数腿快还得算唐道袭,他率少量败兵,以最麻利的速度脱离追兵,逃回自己的驻地兴元。而王侃、王贺等收集逃散的兵卒则奔赴西县防守,刘知贤就追赶蜀军包围了西县。此时唐元裕手下众将想要放弃兴元府,毕竟岐军势大,恐怕兴元府守不住。

    唐元裕可不同于这些中下层军官,他深知:皇上将山南西道这么一大块地方交给自己,如果就这样全弄丢了灰溜溜地回去,他们可能没事,自己怎么向皇上交待?皇上的宠信不是万能的,何况还有个看自己特不顺眼的太子在。不能再逃了!

    唐元裕说:“没有兴元府,在西县的蜀军就不保,利州就成为敌人的地方,这样皇上就有威鲜了。我们一定要拼死守卫。”

    而此时王佶得知前线兵败的消息之后,任命派遣援军救援前线,援军在廉水、让水之间扎营,与唐元裕协同,左右夹击岐兵,终于在明珠曲大败岐兵。

    之后诸路蜀军凭借自己熟悉地形,还有皇帝亲临前线,怎么也要玩命的精神,打败岐兵,俘获斩杀岐兵三千五百人,攻下岐兵的两个营寨,又俘获斩杀岐兵三千人。王侃派遣副将林谔自中巴穿小路到达泥溪,而王佶命令开道都指挥使王弼率兵西县,与刘知俊在斜谷交战,把刘知贤打得败退。

    之后蜀将王弼又在金牛打败岐军,攻取十六座营寨,俘获斩杀六千余人,刘知贤再退,蜀军又在黄牛川打败刘知贤,王佶也从利州前往兴元。

    此时各路援军已经聚集,西县望见援军旗帜,王侃等擂鼓呐喊冲出,与援军夹攻岐兵,把岐兵打得大败,攻下二十一座营寨,岐兵最终解除对西县的包围而逃跑。而唐元裕已经预先在斜谷埋伏军队进行拦击,又把岐兵打败,李文通这一下由胜转败,下令全军撤退。而王佶得知李文通下令全军撤退之后,也返回CD。

    李文通原想着吃柿子捡软的捏,没想到被王佶打败,也是弄巧成拙,损失了大量的精兵,死了不少将领,后悔不已。

    而朱万荣得到蜀岐大战的消息,倒是很开心,立即派人去蜀地恭贺王佶打胜仗。此时王佶也知道朱万荣现在不是主要敌人,因此热情款待使者,两个人冰释前嫌,以兄弟相称,有蜀军在西牵制李文通,朱万荣就可以集中兵力,再一次北上,解决河东问题。

    (本章完)

第67章() 
如今这天下朱万荣与王佶都已经皇袍加身,郝连峻也已经是皇帝,自然有许多人也对皇帝之位趋之若鹜。韩若冰料想的没错,刘仁光就是众多趋之若鹜的人之中的一员。

    燕王刘仁光曾经穿大雍时期只有皇帝所穿的赤褐色袍服,回头对他的属下们说:“现在天下大乱,英雄武力竞争,我兵马强壮,地势险要,也想自己称帝,怎么样?”

    此时他手下的一个人说:“现在内部危难刚平定,无论是公家的仓库还是百姓私人的钱袋都没什么东西,身处太原的晋王虞昌勖窥伺我们的领土,突勒也在窥伺着我们,现在称帝,没有什么好处。如今大王需要尊养读书人,爱恤老百姓,训练军队,积贮粮食,修行德政,那四方自然就服从了。”刘仁光听了很不高兴。

    刘仁光表露出要称帝的意思之后不久,他又派人婉言劝说李熔和赵处直,要求他们尊奉自己为“尚父”。

    赵王李熔把这件事告诉晋王虞昌勖,虞昌勖勃然大怒,想要讨伐刘仁光,可是他手底下的诸将都说:“这个刘仁光作恶到极点了,应当诛灭他的全族,不如假装推尊他为尚父来让他恶贯满盈。”于是虞昌勖就与李熔、赵处直共同奉册推尊刘守光为尚书令、尚父。

    刘仁光看到他们真的推举他为尚父,认为他们确实是畏惧自己,因此更加骄横,于是上表给朱万荣说:“晋王虞昌勖等推尊我,我承受陛下的深恩,没有敢接受。我私下考虑适宜的办法,不如陛下任命我为河北都统,那么,并州、镇州不值得平定了。”朱万荣也知道刘守光狂妄愚蠢,于是也推波助澜,就任命刘仁光为河北道采访使。

    刘仁光命令属官草拟接受尚父、采访使承受册封的礼仪。属官接到命令之后以大雍时期册封太尉的礼仪呈献给他,刘守光看后,问为什么没有南郊祀天、改变年号的事宜,属官回答他说:“尚父虽然尊贵,也是天子的的臣属,哪里有南郊祀天、改变年号的事呢?”

    刘仁光听了之后勃然大怒,把册仪仍在地上,说:“我的领地二千里,披甲的将士三十万,径直作河北的天子,谁能禁止我!尚父怎么值得做呢!”于是命令有司赶快准备即皇帝位的礼仪,把朱万荣的使节及各道的使者用刑具拘系,投入狱中,不久又把他们都释放了。

    刘仁光将要称帝,他手下的将佐大多私下议论以为不可,于是刘仁光于是在大厅里摆置刀斧、砧板,说:“敢进谏的斩首!”

    可是仍有不怕死的直言之士劝诫,刘仁光又是勃然大怒,把进言的人按伏在砧板上,命令军士剔下他的肉并且吃掉。那个人大声呼喊说:“不出百日,一定有大兵来到。”刘守光命令军士用土塞他的嘴,一寸寸地剁斩。终于在大魏天授五年的八月十三,刘仁光即皇帝位,国号大燕,改年号为应天。

    刘仁光终于穿上了自己早已经想穿的衮冕,一步一步踩着那汉白玉的石阶,走进了他为自己而修的正殿,走上了那纯金打造的龙椅。

    只见虞昌勖的正殿上的柱子是纯金打造,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高高的屋顶,刘仁光的大臣抬头往上看,帽子都掉了,也看不到顶。

    短短不过两年时间,刘仁光为自己的皇宫建了元和殿,嘉宁殿,昭庆殿,弘政殿,紫宸殿等大的宫殿,还有他住的内殿,以及其他后宫妃嫔所住的宫殿,同时还建了供他游玩的长春宫,瑶池殿,临水殿。

    这些宫殿每一座都富丽堂皇,那雕栏画栋,无不是他统治之下人民的血汗堆成。为了建他的宫殿,多少民夫死在了工地之上,多少百姓食不果腹,而刘仁光却在他奢侈无比的皇宫之中享受珍馐美味。

    刘仁光登基之后,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在他的境内广选美女,毕竟他建了这么多宫殿,总不能空着吧,当然要有女主人入住了。

    于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幕又发生了,刘仁光境内的百姓又开始了拉郎配,许多年轻小伙子还包括一些丧偶的人,都在刘仁光的命令下达之后,娶到了美丽的少女。

    不过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令人痛心的场面,刘仁光派出的花鸟使在他的辖区之内到处强抢民女,可怜那些没有钱贿赂这些花鸟使的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带走。

    朱万荣曾经下令让各地藩镇杀死在各地的原大雍的宦官,一些地方执行了,当然大部分地方是没有执行,毕竟他们不归朱万荣管。

    原本大雍中后期,宦官势力机具膨胀,曾经控制了大雍禁军,随意废立皇帝,后来随着朱万荣的崛起,大雍朝廷的宦官势力被他消灭。

    现在在刘仁光的辖区之内,宦官再一次抬头,宦官之中固然有张继元这样的忠君爱国之士,也有助纣为虐之辈,他们帮着刘仁光广选美女,也和刘仁光一起祸害百姓。

    刘仁光为人残暴不仁,他制造了许多铁笼子和铁刷,如果有人犯罪,便关进铁笼子,然后在四周点起火来,烘烤折磨,或是用铁刷刷犯人的脸和身上的皮肉;在其残暴统治下,百姓苦不堪言,大部分面黄肌瘦,尤其是最近,他为了称帝,需要大量钱财,百姓更加没有活路。

    而此时晋王虞昌勖听说燕主刘守光自称皇帝,不由得放声大笑说到:“恐怕他在位不久,我就已取而代之了。”张继元请示虞昌勖派遣使者表示祝贺来使他骄傲自负,李存勖于是就派使节前往刘仁光处。

    虞昌勖的使节到达幽州,用相邻藩国交往通行的礼仪,燕掌管接待使者事务的官员说:“我大王已经即位称帝了,您应当用臣子觐见的礼仪。”

    虞昌勖的使节说:“我承受大雍晋王虞昌勖朝的命令出使燕地,燕王自可统属他境内百性,怎么能统属别人的使者呢!”刘仁光听了这话又一次的勃然大怒,监禁他几天,放出来并向他说:“向我称臣吗?”虞昌勖的使节说:“燕王能够让我晋王称臣,那么我请求称臣;不然,唯有一死而已!”刘仁光结果不能让使他屈服。

    称帝之后,刘仁光召集他的将吏商量谋划要进攻易州、定州,此时刚刚调任幽州参军冯可道认为不可行。刘仁光习惯性的勃然大怒,把冯可道拘禁监狱,幸亏有人救他,得以释放。冯可道只能连夜逃奔到晋王虞昌勖这里,张继元向晋王虞昌勖推荐冯可道,于是虞昌勖任命冯可道为掌书记。

    冯可道到了虞昌勖那里一个多月之后,燕帝刘仁光就率兵二万侵犯易州、定州,攻打容城。赵处直料想自己不是对手就向晋王虞昌勖告急求救。

    (本章完)

第68章() 
刘仁光一年之内由燕王变成皇帝,而且他现在是志得意满,认为不论是虞昌勖还是朱万荣都是十分惧怕自己,他要当尚父,虞昌勖就让他当,他要当河北的老大,朱万荣就让他当河北道的采访使。

    因此当了皇帝了,自然要开疆拓土,赵处直在他眼中就是一个小喽喽,于是刘仁光就把赵处直当成开国第一仗的目标。

    其实就在刘仁光称帝前不久,朱万荣改年号为乾化,乾化原意为帝王的教化,但是许多人一听到这个年号,就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预兆。乾化,大乾的教化,这不是意味着大乾要入主中原教化百姓吗?

    这个说法也传到了燕地,刘仁光手下的将佐私底下议论,乾化,大乾的教化,大乾要教化百姓,那大乾要教化百姓,第一步不就是幽州吗?

    刘仁光对此却不在意,大乾,不就是一群野蛮人吗,有什么好怕的。其实在他心里,乾是天,乾矅又有太阳的意思,太阳是发光的,乾化就是指刘仁光要以他的光辉教化百姓,是大吉大利之兆啊。

    凭着这个大吉大利之兆,刘仁光发兵攻打赵处直,赵处直就像一年之前的李镕一样,向虞昌勖求救,虞昌勖也和一年之前一样发兵相救。

    这一次领兵的还是周德远,他率兵来到定州,与刘仁光的军队交战,刘仁光一看周德远率兵三万前来,赶紧从他国内召集援,而此时虞昌勖也带着军队准备与周德远会和。

    此时朱万荣一看北方打起来了,自然要把我时机,他再一次北上来到魏州坐镇指挥,让他手下的大将杨承嗣攻打李镕的冀州。

    这一下虞昌勖为难了,救谁呢,眼看时间到了又一个新年,乾化二年了,虞昌勖还是没有动作。

    此时周德远来到定州,一看刘仁光的军队,笑着对自己的部下说刘仁光的军队没有章法,能够战胜。

    刘仁光手下有一勇将,看到周德远的军队来救定州,对刘仁光说说:“今天一定要擒住周德远作为战利品进献!”

    可是一交战,那位勇将见周德远在阵中,持枪单马追赶,枪尖刺到周德远的脊背,周德威侧身避开,奋力挥杖反击,燕国勇将落马,被生擒,放在军营门前。

    燕军退走,周德远带领骑兵追逐,燕军大败,斩杀三千人,燕军大丧士气,此时燕国援兵到了。

    周德远一看燕国援兵到了向虞昌勖打报告说,打败刘仁光虽然容易,但是刘仁光兵多,要完全消灭刘仁光有难处。因此需要援军,才能一举打败刘仁光,攻下幽州。

    此时虞昌勖已经决定去打朱万荣,毕竟朱万荣是大敌,刘仁光只会小打小闹,虞昌勖率领大军要去对付朱万荣,只能就让大同军节度使白义宗率领本部人马前来救援。

    白义宗率领援兵到达之后,周德远派部分军队绕道到刘仁光的背后,两面夹击对付刘仁光,刘仁光被后面突如其来的军队打懵了,很快就被周德远包围。

    此时刘仁光终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派人突围前去求救,可是现在谁会救他呢,朱万荣正在打冀州,虞昌勖已经是敌人,因此为了解围,他只能去找大乾求助。

    郝连峻接到刘仁光的求援信,倒是答应地很痛快,立即派十万人马,由亲自率领士兵南下,救援刘仁光。

    他率领军队南下,因为是刘仁光请来的援兵,很顺利就到了幽州,此时郝连峻派人给刘仁光传说他大军日夜赶来,十分疲惫,休要休整一下。

    刘仁光一听到这个,毕竟是求人,估计是财宝给的不够,因此就搜刮了城内的财宝,派人出城要给郝连峻。

    哪想到就在送财宝的人出城的时候,郝连峻率领军队就冲进了幽州城,一路打到刘仁光的皇宫,很轻松地拿下幽州城。

    随后郝连峻以刘仁光下令让燕国各地的守将,同样搜刮财宝犒赏突勒援军,各地守将以为是皇帝的命令,谁敢不从,只有义昌军节度使不从,他一看刘仁光被围,已经投靠了朱万荣。

    于是突勒军队便占据了幽州,

    檀州,蓟州,妫州,涿州,莫州,瀛州,顺州,儒州,新州,武州十一州之地。

    这其中还要感谢韩若冰,他用他在卢龙军深厚的人脉关系,说动了许多的昔日同僚,这些人都是对刘仁光失望透顶,因此暗中勾结突勒,让他们开城门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随后郝连峻派军队前往易州,因为此时赵处直的军队在前线,易州空虚,突勒大军一到,又一个与突勒暗通款曲的人,打开易州城门投降了。

    可怜的白义宗,他没想到他领兵去了定州,他所属的云州,朔州,寰州,应州,蔚州却也全丢了。

    原来他虽然是大同军节度使,是土柴部落的老大,但是他内部不是铁板一块,反对势力暗中勾结大乾,他领兵一走,大同军内部那些反对他的人,也是与突勒暗通款曲,立即就带领自己的人马投靠大乾,大乾配合这些势力乘势夺取了这些州县。

    这就是郝连峻做的特殊的准备,也就是分化瓦解敌人内部,这个工作一直是鞠文嘉和韩若冰在做,其中鞠文嘉是居功至伟,他明白一个集团内部如何利用矛盾办事情,当年龟兹是如此,现在的卢龙军,大同军,易州也是如此。

    因此刚一进入幽云,郝连峻采取韩若冰等人建议,按照大雍制度设立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诸卫等官职,对于归降的人一律按照原来职务加授官职。

    对于鞠文嘉,郝连峻让他担任尚书右仆射,中书令。而韩若冰则是担任尚书左仆射,门下侍中。他们二人分任门下,中书二省的长官,同时一起统管尚书省。

    不过日常事物就由康知古处置了,郝连峻让康知古到幽州,同时他改幽州为燕京,康知古仍然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原来刘仁光任命的丞相梁陟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负责处理幽云日常政务。

    郝连峻进入刘仁光为自己打造的宫殿,派人清点宫殿里面的财宝以及他府库里面的财宝,得金一百二十余万两、银一千六百余万两、米九十余万斛、绢二百七十万匹、钱九千八百七十余万缗。

    郝连峻一看这些财宝,再看到他富丽堂皇的皇宫,除了惊叹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表情,是啊,这是他这一辈子也没见过的巨大财宝啊。

    不过郝连峻聪明,他没有全部拿走,他把这些财宝分了一部分给投诚的人作为犒赏,一部分分给了刘仁光投诚的士兵,一部分给了刘仁光后宫的宫女,内侍,嫔妃,让他们自谋出路。

    毕竟刘仁光短短半年之内,他后宫已经有嫔妃,宫女,内侍,千余人,郝连峻用不了那么多,大部分只能给钱遣散回家。

    随后对于刘仁光手底下众人而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