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蔺菩叱奇又发起了对啰呷力骨部战争,要知道,前不久他刚刚在攻打中原的时候吃了败仗,士兵们根本不想打仗了,然而蔺菩叱奇再次把他们驱使上了战场。
毫无意外,李立遵再次败北,而他本人也被敌军团团围住,差点丧命,后来好不容易逃了出来,捡了一条命。
此战以后,蔺菩叱奇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地步,除了他贴身的一些亲信和老族人以外,原先那些汇拢起来的部族纷纷散去。
从他手底下摆脱控制的鱼角阐想要在吹麻城自立。吴祚探知消息后,亲自带兵攻破吹麻城,鱼角阐的美梦告破,据《长编本末》记载,不久河州、洮兰、安江、妙敦、邈川、党逋诸城诸部皆纳质归顺中原,蔺菩叱奇的势力此后完全退出秦州地带,萎缩到宗哥城周围。
此时又有一个人不想要被蔺菩叱奇控制了,董汨罗道现在该他登场了,是的,此刻你等的太久了。
他对蔺菩叱奇说:“论逋,你看现在我们和中原的朝贡已经断绝,我们的百姓现在没有茶叶,没有盐巴,这样长期下去可不行啊!”
蔺菩叱奇保持了沉默,他不是不想说,是无话可说。
董汨罗又说:“你看,我们是不是要和大宋重新恢复友好往来,早日派人商谈恢复朝贡事宜?”
蔺菩叱奇还是沉默,用默然表示了同意,他此刻还有什么理由去驳斥呢?而温呐至寅成表示愿意揽下这趟差事,由他派人去中原,而虞嗣源也就坡下驴,恢复了与象旄诸部的贸易。
(本章完)
第171章()
郝连峻为自己的外甥报了仇,也最终因为战场的旧创而英年早逝,大乾进入了郝连熙的时代,因为郝连熙作为秦国王,被郝连峻托付重任,担任大于越,就是给他突勒最高官职,而宇文太后更是在郝连焘即位之后,给郝连熙尚书令之职。
如今在大乾,管南面汉人,海东人事物的官员,陪伴在皇帝左右的,一个是左丞相兼任门下侍中的老臣韩若冰,一个是右丞相兼任中书令的鞠文嘉。而郝连熙以大于越加封尚书令,就是把从北到南的最高权力全部赋予郝连熙,外加郝连熙兼任了兵马大元帅,所以此时大乾的真正当家人就是郝连熙。
但是对于朴鹏知而言,一个信任他的君主去世了,郝连熙成了当家人。因为郝连健的关系,苏靖涵可以留在宫中,而薛公说的姐姐就被送到郝连峻陵墓所在之地,当了一个带发修行的人。
这薛氏还想要以她的美色诱惑郝连熙,但是郝连熙一辈子只对自己的慕容王妃动心,因此完全对薛氏无动于衷,还是把她送到了郝连峻的陵墓旁,而这薛氏没多久也就郁闷而死了,毕竟她奉献了青春却什么都没得到。
而薛公说却没因为姐姐的死而失去靠山,因为他傍上了另外的一个人,那个人就是苏靖涵,毕竟也是同出身于新济国,苏靖涵把他留在身边,给他改名薛阳。薛阳这个名字是薛公说自己提出来的,他虽然被人去了阳刚之气,但是他就要取一个阳字作为自己的名字。
此时朴鹏知已经是新济国的漆山郡大君,虽然在大乾,朴鹏知只不过是一个内侍令,加封中常侍。此时他已经接替了他的义父张德翰的位置,张德翰则是退休养老了。
郝连峻把内宫交给朴鹏知,郝连熙也放心,因为郝连焘还小,需要有人看着他,无论宇文太后还是郝连峻,都需要处理政务,把看着郝连焘的任务,给朴鹏知,是很合适的。
但是此时的薛阳因为被苏靖涵赏识,朴鹏知也高看他一眼,也就奏请让薛说当了内谒者,给朴鹏知打打下手。薛阳一当上内谒者,他哥哥薛公甫在新济国就水涨船高,从一个地方的郡守调入新济国中央担任兵部大舍,当然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郝连峻早在朴鹏知建立了战功,回国加官之后,就不再让朴鹏知出使新济国了,一般而言都是派武官为正使,文臣为副使出使新济国,但是也会有例外,那就是有时候会让薛阳也一起出使,毕竟薛阳是新济国人,对新济国的情况熟悉,可以做一个翻译或者引导的工作。
有时候一些也会因为皇家私人的事情,郝连熙就会让薛阳随同出使新济国,采购一些新济国内,皇家用的到的东西,像是人参,一些后宫妇人戴的珠钗,还有一些私人用品。
其实这“海外代购”,历朝历代都有,毕竟到一个地方,带一点土特产回来是一种习惯。薛阳因为对新济国熟门熟路,自然也就担负了这个任务,而慕容王妃就很喜欢新济国匠人做的首饰,毕竟中原的不能常去采购。
薛阳知道,慕容王妃是可以接近郝连熙的一条路径,毕竟郝连熙这个人虽然不是天天板着脸的人,但是也绝不是什么好靠近的人,因为郝连熙为人廉洁,不会受人巴结,慕容王妃其实也很朴素,但是女人毕竟是女人,爱美是女人的天性。
薛阳每一次去新济国都回带回一些珠宝,自然上品就是归宇文太后,慕容王妃,苏靖涵三个人挑选的,宇文太后对珠宝看的比较轻,一般就选一两件看得上眼的,慕容王妃也是如此,苏靖涵则是对剩下的照单全收,有时候还会托人把这些珠宝拿去卖了,换些钱。
薛阳与朴鹏知不同,朴鹏知虽然入宫的时候是带着仇恨,但是毕竟入宫是他自愿的,而且之后他也放下了仇恨。但是薛阳入宫,却是因为被自己的哥哥强行而为之的,因此对于自己的哥哥有着很大的恨意,同时对新济国那些高高在上的圣品,真品贵族,他也恨意不小,因而在他去新济国的时候,他对于新济国的官员可没什么好脸色,包括他的哥哥。
此时的薛阳,因为朴鹏知的提携,也已经是大乾内宫内侍局之中响当当的第二把交椅,自然就会和朴鹏知一样被人巴结。虽然此时他只有二十一岁,但是因为朴鹏知的关系,却已经坐上了一个其他宦官可能一辈子坐不上的位置。
就如同当年张德翰提携朴鹏知一样,后宫之中的年纪大的宦官往往会收年纪小的宦官为养子,维持血缘纽带的关系,也为自己不能生育而弥补缺憾。而这其中有的人得到了宠幸,自然会提拔自己的养子,也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大乾虽然不比中原,但是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朴鹏知不是把薛阳当儿子,而是当弟弟,只是他这个弟弟,却和他不一样,朴鹏知愿意为新济国去奉献,而薛阳却内心想要看着这新济国完蛋,看着自己的哥哥完蛋。
薛阳此时内心已经有了一个宝,他知道比起郝连峻,郝连熙更重感情,他始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妹妹安平公主,对于泰卢国的灭亡,郝连熙是惋惜的,因此郝连熙虽然对朴鹏知很看重,但是也因此对朴鹏知有点看法。
此时原来泰卢国贵族之中,最大的就是王芳郁,因为李仲夫的倒行逆施,王芳郁知道自己会被他所害,因此就逃到了大乾,如今他在昔庾信那里,郝连熙摄政后,把他叫到自己身边,毕竟他是自己妹夫的弟弟,而薛阳就刻意与王芳郁接近,他发现王芳郁的儿子王成桂是一个少年英雄,因此他就把自己的赌注放在这个孩子身上。
王成桂虽然是少年英雄,可惜他不是王芳郁的嫡长子,但是这样岂不是更符合薛阳的标准,薛阳知道他有复国的念头,自然就打算助他一臂之力,自己也好因此获取荣华富贵。
(本章完)
第172章()
时间到了大雍三年,越国王明汉宏终于也将走完自己的一生,临终之前问所属文官武将说:“我这次患病必然不能再愈。我的几个儿子都愚蠢懦弱,谁可以做国王呢?”
众人涕泣地说:“镇海节度使明元瓘仁孝有功,谁不爱戴!”
明汉宏其实要的就是众人的这个表态,他把越国的印信、锁钥全部取出授与明元瓘,并说:“众位将吏推举你,你要妥善守护住。”
明汉宏又说:“今后,子孙们要亲善地对待中原,不要因为中原统治者易姓而放弃侍奉大国之礼。”随后去世,终年八十一岁。
明汉宏死后,明元瓘与兄弟们共同在一个帐幄内守丧,内牙指挥使陆章说:“令公继承先王的霸业,将吏们早晚要进见,应当与诸位公子分开住。”便命令主事的人另设一帐,扶着明元瓘住进去,并向将吏宣告:“从今以后,这里只能谒见令公,禁止诸公子的随从未经允许随便进入。”于是,昼夜警卫,未尝休息。
明汉宏的晚年,侍奉在左右的人都依附讨好于明元瓘,唯独陆章几次因为一些事情触犯他。到此时,明元瓘慰劳他,陆章说:“先王在位时,我不知侍奉令公,现在为您尽力,犹如侍奉先王。”明元瓘很嘉许他,称叹不已。
明元瓘继承王位以后,因明汉宏的遗命去掉国家典仪之中僭越的部分,而用藩镇法制;免除民田荒芜无收者的租税。任命处州刺史曹达暂为知政事。设置择能院,掌管选拔评定优劣之事,派浙西营田副使沈松领导此事。
内牙指挥使刘杞及陆章长时间当权,陆章性刚直,刘杞喜欢贬低人,二人都被众人所厌恶。一天,诸将一起来到府门请求除掉他们;明元瓘命他的侄子明仁俊宣告众人说:“这二位将军侍奉先王很久了,我正要表彰他们的功劳,你们竟然要为遂私人嫌怨而诛杀他们,怎么可以呢?我现在是你们的王,你们应当听从我的命令;如若不然,我就应当归返临安以避让贤路!”众人惶惧而退去。
于是,明元瓘便任用陆章为衢州刺史。刘杞为湖州刺史。内外有上书进行私人攻讦的,明元瓘都搁置不理,因此将吏和睦。
这天下有的地方和睦了,但是总有地方不和睦,在巴蜀王元仁因为朝廷对他恩宠优厚,而董章挡住绵州的道路,不让他派使者入朝致谢,便同节度副使赵良等谋议,准备派遣使者从峡江出川上表,掌书记李浩说:“您不同东川商量而独自派出使者,那么将来不守协约的责任就落在我们头上了。”
不久赵良与诸将计议派昭武都监太原人高俦领兵攻取壁州,来断绝秦岭以南的兵卒前往山后诸州;王元仁和自己的僚属商议,李浩说:“朝廷把苏愿等派回来,还没有向朝廷报谢,现在反派兵侵袭,不如发出战报直取梁州、洋州,哪用得着攻打壁州啊!”王元仁便停止攻取壁州。赵良从此厌恶李浩。
王元仁三次派使者劝说董章,因主上对两川优礼有加,如不上表谢罪,恐怕还要派兵来讨伐,董章不听。十几天后,王元仁又派李浩到梓州拜见董璋,极力论述利害。董璋见到李昊,怒骂不已,仍不同意。李浩回来,对王元仁说:“董章不容商量,而且有袭取西川的意图,您可要戒备他。”
此时的东川节度使董章正聚会众将谋议袭击cd,众将都说一定能够攻克;前陵州刺史王军说:“剑南万里地方,以cd为大郡,现在又正当盛夏,师出无名,一定不能成功。”
王元仁听说董章来袭,派马军都指挥使嗣统领三千人马到汉州侦察。
董章进入西川境内,攻破白杨林镇,抓住守将武礼,声势很盛,王元仁担忧,赵良说:“董章为人勇猛而没有恩德,士兵心中不依附他,如果他据城固守,就难以攻克,如果进行野战,就容易擒获他了。现在,他不守自己的巢穴,对您是有利的。董章用兵,精锐都放在前锋,您应用弱兵引诱他,用强兵等待他,开始虽然要有小挫折,最后必然取得大胜利。董章素来以威武扬名,现在他兴兵骤至,人心害怕,您应当亲自出战去抗御他,来加强兵众的斗志。”
赵隐认为赵良的话说得对,也说:“董章轻率而没有谋略,他举兵必然要失败,我应当为您把他捉住。”于是王元仁任赵隐为行营马步军都部署,统领三万人抗拒董璋。
五月初一,赵隐来辞别王元仁。董章的兴兵文书送到cd,还有给赵良、赵隐及李兆的信,信中造谣说,赵良、赵隐和他自己是同谋,他们二人把招唤他来攻西川。
王元仁把来信交给赵隐,赵隐根本不看,投掷于地,说道:“不过是施行反间之计,要使令公杀节度副使和我而已。”便向王元仁郑重地道别登程了。
王元仁说:“事情一定能够成功。”李兆素来不认识几个字,一看来信,听别人读完便说:“董章教我反叛哟。”把董璋派里的使者囚禁起来,然而也调集兵马做了战争的准备。
董章的兵马到了汉州,潘嗣和他在赤水开战,打得大败,被董章擒获,董璋便占领汉州。
五月初二,王元仁留下赵良、高柔守卫cd,自己带领八千兵马奔向汉州。到达弥牟镇,赵隐陈兵于镇北。初三,天刚亮,赵隐在鸡桥摆开阵势,义胜定远都知兵马使张铎在他的后面布开阵势。过了一些时候,董章望见西川兵势盛大,自己把阵线退到武侯庙下。
董章帐下的骁勇的兵卒大事鼓噪说:“太阳正当午,把我们大家曝晒在烈日之下要干什么!”董章这才上马向前进军。前锋刚刚交战,东川右厢马步都指挥使张进向王元仁投降,并说:“董章的兵马全部在这里,再没有后继部队,应该快速出击。”王元仁登上高坟头督战,左明义指挥使毛威、左冲山指挥使李唐把守鸡桥,都被东川兵所杀;赵隐三次交战都失利,牙内都指挥副使侯实的兵也退却下来,
王元仁害怕,用马鞭指挥后阵。张铎率领众兵大喊着进军向前,东川兵大败,死亡数千人,擒获东川中都指挥使、牙内副指挥使董演等八十余人。董章捶打着胸脯说:“亲近兵士都丧失了,我还依靠谁啊!”只同几个骑兵逃遁而去,其余兵众七千多人投降了,把潘嗣也救了回来。
王元仁领兵追赶董璋到五侯津,东川马步都指挥使投降。西川兵攻入汉州府第,寻找不见董章。当时,士兵争着劫掠董章的军事物资,所以董章得以走脱。赵廷隐追赶到赤水,又迫降其士卒三千人。
这一晚,王元仁留宿在雒县。命李浩璋草拟文榜告谕东川吏民。又起草书信慰劳问候董章,并且说要到梓州去询问董章为什么不守协约,要问他一个兴兵见伐的罪名。随后王元仁与赵廷隐在赤水会师,便西还cd,命令赵隐统兵进攻梓州。
(本章完)
第173章()
话说董章被王元仁打败,不得已退至梓州,他的老部下王军迎接时问道:“太尉全军出征西川,现在回来的不到十人,是怎么回事?”董章哭着不知道如何回答。
随后,董章到了自家府第,正在吃饭,王军与董章的侄子牙内都虞候董浩带领兵丁三百人大声呼喊着冲了进来。董章拉着妻子登上城垣,他的儿子董嗣被乱军杀死。
董章跑到北门城楼,叫来大将潘周,让他镇压乱兵,潘周带着十个兵丁登上城,斩了董璋的头,,交给王军,王军便开城迎入西川兵而投降了。赵隐进入梓州,封闭了府库财物以等待王元仁到来。李兆听说董璋失败,才把囚禁的董章派来的使者杀了,并报告王元仁。
不久之后,王元仁率兵八千人赴梓州。到新都时,赵隐向他呈献董章的人头。随后王元仁从玄武出发,赵隐带领着东川的将吏来迎接,自此王元仁控制了两川之地,距离他恢复他父亲的江山社稷这一目标更进一步了。
但是此时王元仁却患病了,他手下的中门副使王回侍奉在王元仁左右,王元仁让厨师照常送食物进来,随后必然是有空着食器送出来。王元仁用这个办法来用以安定众人之心。
李罕从遂州来,赵隐在板桥迎接他;李罕来后非但不称道赵隐攻取东川的功劳,还侮谩赵廷隐,赵廷很是恼怒。几天之后王元仁的病终于好了,他便进入梓州。
王元仁到了梓州之后,就设宴犒赏战士,饮宴之后,王元仁对李罕、赵隐说:“二位将军谁应当镇戍在这里?”
李罕说:“令公如果再把蜀州交给我领管,我也可以去。”赵隐不说话。孟知祥觉着为难,回来之后,让李浩起草公文,等二将有所推让便任用一个为留后,李浩说:“以前朱万荣、虞昌勖都一身而兼领四镇,现在二将不肯相让,只有令公自己领管为宜。您最好赶快回cd,同赵良仆射商量。”
于是王元仁命令李罕返回遂州,留下赵隐为东川巡检,任用李浩行使梓州军府的管理事务。李浩说:“两只老虎正争斗得凶,我不敢接受这个命令,愿意跟随您回cd。”于是,便用都押牙王铢为东川监押。几天后王元仁到达cd,赵隐不久也领兵向西还军。
王元仁对李浩说:“我取得东川,忧虑更多了。”李浩问其缘故,王元仁说:“自从我离开梓州,收到李罕七次表文,都说我应该亲自领镇东川,不然诸将会不心服。而赵隐的表文则说他本来不敢领镇东川,因李罕不相让,才有了与他争任之心。请你替我晓谕赵廷隐,我准备恢复阆州为保宁军,加上果、蓬、渠、开四州,请他去镇守。我自己兼领东川,以断绝李罕的企望。”
赵隐接到王元仁的命运还是恨恨不平,要求与李罕比武,谁胜谁领东川;李浩一再劝解他,他才接受了王元仁的命令。于是王元仁任用赵廷隐为保宁留后。
随后,赵季良带领将吏请求王元仁兼镇东川,王元仁答应了。赵良等又请求王元仁称王,发布命令暂称制书,赏赐功臣,王元仁不准,因为此时王元仁还不想做招风的大树。
当初董章攻打王元仁的时候,山南西道节度使王同向大雍朝廷作了报告,范光对虞嗣源上言:“如果两川合并,被别人掌握,如果这个时候此人安抚民众,守卫险要,那就更难于攻取了,最好要他们交争之中,早日收服他。”
于是虞嗣源就命王同用兴元之兵暗中规划准备进取西蜀。没有多久,听到董章败死,范光又说:“王元仁虽已据有全蜀,然而他的士兵有一部分是来自东边的人,王元仁怕他们思归致变,也想依赖朝廷的重望以震摄他的兵众,陛下应该想办法加以震慑,不应该安抚他,否则他就无从改过自新。”
虞嗣源说:“王元仁是我的故旧相好,是被人离间才干出抗拒朝廷的事情。”于是,虞嗣源派遣供奉官虞存赐给王元仁以诏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