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争夺录-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改变的事情,李愚就对刘正说:“这是你的贤亲家所办,变更了不是很方便吗?”

    刘正恼恨他,从此二人动不动就争吵,直至互相诟骂,因而事情往往拖延,不能及时处理。虞从珂很恼怒,要另行任命宰相,询问所亲信之人,朝臣中的威望声誉谁是适合当宰相的,都提到太常卿卢纪、秘书监崔俭;论评二人的才干和品行,互有优劣。末帝不能决定,于是把二人的名字放在琉璃瓶内,夜里,焚香祝天,用筷子挟取,首先得到卢纪。

    七月十三日,虞从珂任用卢纪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此时虞从珂要杀楚匡祚,韩昭胤说:“陛下是天下人之父,天下之人都是陛下的儿子,施用法律应该按照至公办理。楚祚遵受诏命检查虞重吉的家财,不得不那样办。现在要族灭楚祚,对死者没有什么益处,恐怕反而不能顺服众心。”十七日,虞从珂把楚祚长期流放到登州。

    虞从珂对护国节度使洋王虞从璋,归德节度使泾王虞从敏,都免去他们的军镇职务,让他们住在洛阳自己家里,虞从珂对待他们很苛薄,虞从敏在宋州参预杀害虞重吉,虞从珂尤其厌恶他。

    有一次,二王在宫中侍奉御宴,酒饮得正高兴时,虞从珂看着二王说:“你们都像什么东西,也敢占据雄厚冲要的藩镇!”二王极为惊恐,太后叱喝他们说:“皇帝醉了,你们俩快回去!”

    以前,虞从珂由于王文回答府库左藏现存财物失实,因此任用刘正代判掌握监铁、户部、度支的三司。刘正命判官高赏严格考核查索,有许多都是历年逃欠漏缴之数,奸吏认为这些有利于他们按纳税之责索求勒取,所以都保留着。

    刘正把实际情况具表上奏,并且建议凡能查实可以征收的赶紧督促缴纳,一定无法补偿的都豁免了,韩胤极力称赞这个办法。八月初二,虞从珂下诏把虞嗣源长兴元年以前户部及各道逃欠租税三百三十八万缗不再征收。贫苦的百姓大为欢喜,而三司的官吏却埋怨不满。

    右龙武统军索通,因为镇守河中时,查抄过虞从珂的军府兵器,心里不能自安,有一天退朝之后路过洛水,投河而死。虞从珂听说以后很吃惊,封赠他为太尉。

    在中原换皇帝的时候,吴国镇南节度使、守中书令东海康王徐询去世。徐诰从此更没有顾及,想要受吴国皇帝杜溥的禅让,他忌恨杜溥的弟弟临川王,指使人告发他藏匿亡命之徒,擅自制造兵器,随后把临川王降封为历阳公,幽禁在和州,命令控鹤军使王宏领兵二百人守卫他。

    随后徐诰召唤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宋丘还归金陵,任用他为诸道都统判官,加司空,但是,对于各种事务都不让他干预,宋丘屡次请求退休家居,徐诰把南园赐给他。

    又过了一些时间,杜溥加封徐知诰为大丞相、尚父、嗣齐王、加九锡;徐知诰辞谢不接受。十一月,徐诰召唤他的儿子司徒、同平章事徐通还归吴国西都金陵,任为镇海、宁国节度副大使、诸道副都统、判中外诸军事;任用他的次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海州团练使徐迁为左右军都军使、左仆射、参政事,留在吴国东都江都辅佐政务。

    在岭南南许皇帝吕岩命令总判六军的秦王吕弘度募集宿卫兵一千人,都是市井无赖子弟,而吕弘度却亲昵他们。同平章事杨潜向吕岩进谏说:“秦王是国家的皇位继承人,应该亲近端正之士。任用他治军已经是过失,何况他竟然亲昵成群的小人啊!”

    吕岩主说:“不过是小儿教他们治军之事,过份劳烦您的忧虑了。”最终还是没有约束吕弘度。杨潜从宫廷出来,看见卫兵抢掠商人的财物,商人都不敢投诉,杨潜叹息说:“政事如此混乱,还要宰相有什么用!”因而以有病辞谢朝政回到自己宅第;很长时间,吕岩也不召他入朝,他便去世了。

    与此同时,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蜀国的王元仁因为北方中原更换皇帝,他得以将自己的国土向北拓展,如今已经基本恢复王佶在位时间的版图,他也正式登基称帝。

    如今在这天下,戴着天子的十二旒的冕,穿着天子十二章的衮服的人越来越多。有中原的虞从珂,江南的杜溥,闽地的刘延钧,岭南的吕岩,巴蜀的王元仁,还有漠北的郝连焘。

    这天下是有越来越多的皇帝,越来越多的王朝,分崩离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多方混战也已经是不可能改变的,谁都希望自己是终结乱世的人,但是这人到底是谁,也只有上天知道。

    而对于此时的王沼而言,他已经经过近一年的准备了,这一年他可没有闲着,四处派人联络各地叛军,而且凭着自己的妻子是甄福信孙女这个特殊的身份,他多次派人进入百罗国故地,邀请当地的百罗人叛军也响应他的号召,共同对付新济国。

    原来叛军各自为战,但是自从王沼拿下北汉山郡之后,有了一片根据地,所以很快这里就成为叛军的中心,每天都有叛军前来投靠,为了混口饭吃。尤其是汉山州的叛军,都以王沼的地盘为大本营,接受王沼的领导,如今王沼手下的叛军经过好几个月的休整与训练,与之前大为不同了。

    此时已经有人开始为王沼在缝制国王所穿的服饰,也就是比中原皇帝低一等的九章服和九旒冕。大家都在等着王沼称王这一刻的到来。

    但是王沼却迟迟没有称王,因为他现在想得到大乾的册封,如此他可以名正言顺的称王,但是多次上表请求,郝连熙就是不答复,他又托薛阳打听这是为什么,薛阳回复说要他先灭了新济国,才可以得到册封。

    此时在百罗国故地,对百罗人叛军的收服也已经有了成果,百罗国许多人表示愿意接受驸马的领导,毕竟甄福信家族所有男性成员已经一网打尽,那么他的孙女女婿当百罗王,也就容易被这些人接受,而且将来的王不还有一半百罗人的血脉,这对于百罗人接受王沼也有好处。

    有了百罗人的支持,王沼决定发动对新济国的战争,他以领步骑三万为左翼,再以步骑三万为右翼,而他的中军则是他精心训练的铁骑二万为中军,随后再以兵一万五千为先锋。一共九万五千人的大军,比起当年的朴鹏知的军马人数还多,可见这些年新济国的叛军是已经遍地狼烟,而百罗国故地也有集合起一支几万人的军队配合他。

    (本章完)

第188章() 
    王沼把自己所有的部队动员起来去攻打新济国,而新济国自然也不能轻视,由大将军朴后稷亲自带兵一共十几万人前来对付王沼。

    但是此时的新济国已经是内乱丛生,首先是郝连熙以大乾皇帝郝连焘的名义责备朴春秋擅杀大臣,随后把所有在新济国的大乾官员撤回,算是和新济国彻底切断关系。

    但是这还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还是新济国朝廷内部。朴春秋和国内贵族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朴旽当上宰辅之后,就提出在当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要将大庄园主的土地分给穷人,并将庄园主的私人奴婢恢复为良人,这些想法受到了下层百姓的拥戴,朴旽被称为“圣人”。

    朴春秋也认为朴旽“不受禄、不近色、不置田园”而更加信任他。但实际上朴旽也因为穷怕了,权力又那么大,开始接受一些人的贿赂,积累大量珍宝,修建七座宅邸,同时与许多命妇有染,这些朴春秋并不知道。

    朴旽的改革受到了上层社会的强烈反对,品第贵族对他恨之入骨,不少人劝朴春秋不要把国家交给其他人手中,朴春秋听了很不开心。朴旽还怂恿朴春秋迁都,在大臣们的反对之下,朴春秋没有听从。

    而这个时候为了镇压各地叛军,就需要大量的军费,而为了筹措这些军费,就必须让贵族们出钱,但是贵族因为和朴春秋的矛盾不愿意出钱,不仅仅不愿意出钱,他们还派人暗杀了朴旽,这一下矛盾就愈演愈烈。

    因此此时朴春秋虽然派朴后稷率领十几万大军前去,但是领兵打仗的将军很多都是这帮贵族,他们已经不愿意为朴春秋卖命了。

    而且此时朴春秋以王的身份,强行立自己的那个私生子为世子,不顾议政会议的反对。于是这帮贵族就在金城外的一个地方,举行了议政会议。

    按照新济国的传统,议政会议的决定是连王都必须遵守,这一次议政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废了朴春秋的王位,立真品贵族朴傅为王。这一下新济国内就有两个国王,两个政府了。

    朴春秋自然不能容忍,因此他就派兵想要剿灭剿灭这帮贵族,但是传统是一种很强的影响力,既然议政会议已经决定废了朴春秋的王位,那么他就不是国王了,因此很多人也就不听他的命令了。

    王沼选择此时南下,也就是看着新济国内乱丛生,才会决定南下的。当然他南下要遇到的最大敌人就是朴后稷和他率领的新济国的兵团。

    此时在大乾国内,会稽郡王郝连健几次去找郝连熙,请求带兵去新济国报母亲的仇。而郝连健是朴鹏知从小看着长大的,如今这个被他视为亲生儿子的人居然想要带兵灭自己的祖国,朴鹏知别提心里有多难过。

    当然这还不是大问题,大问题是他同样视为儿子的薛阳,以及他所爱的女人都想要灭了新济国。这让朴鹏知是伤透了心。朴鹏知去找苏靖涵,和她说了一番道理,但是苏靖涵才不会听他的。

    不仅不听他的,苏靖涵还说出了一个让他难以接受的真相,原来苏靖涵来大乾不是朴昌玉安排的,是苏靖涵自愿的,而且是苏靖涵主动要求的,因为他发现去大乾比留在朴鹏知身边可能有更大的好处。从始至终,苏靖涵就没有真的喜欢过朴鹏知,一切都是她逢场作戏而已。

    朴鹏知听到这些,如五雷轰顶,回到他自己的住处,回想自己的一生,一切的追求与梦想一下子就要化为乌有,谁又能承受,而且得知郝连熙下令动员东部地区的军队,朴鹏知知道新济国灭亡之日不远了,悲愤之中,朴鹏知离开了人世。

    郝连焘知道朴鹏知死亡的消息之后,十分伤心,自从他即位以来,一直是朴鹏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如今朴鹏知走了,郝连焘自然要好好为他安排后事,得到郝连熙的同意之后,朴鹏知被以军礼下葬于郝连峻的陵寝方便,算是给郝连峻陪葬,追封朴鹏知为镇东大将军。

    朴鹏知走了,在大乾就再也没有人可以为朴鹏知说话了。郝连熙把郝连健叫了过来,亲自嘱咐他一些事情后,就让郝连健为元帅,带领突勒,海东,肃直兵一共五万人前去协助王沼。

    这五万人之中,突勒本部兵马很少,只有区区一万人,剩下的就是海东人和肃直人,郝连健也就是挂名,真正的指挥官是副元帅兀颜宗翰。兀颜宗翰也知道自己的使命,而且兀颜宗翰如今也娶了郝连峻的女儿,和他父亲一样成了驸马。

    但是从部队集结到大军出发,自然需要时间,更何况如今大乾军队不能再和以前一样,靠劫掠为生,毕竟如此太失民心,也让世人对大乾印象不好,因此还有粮草供应,从燕京府和云州运粮,需要时间。

    而王沼此时已经和朴后稷对峙于汉山州的首府汉山郡。但是此时朴后稷军队士气有问题,后方已经是四分五裂,支持朴春秋的和支持议政会议的两派已经刀兵相见。这一次是朴氏家族的内战。

    朴春秋眼看自己可以调动的军马全部去北方对付王沼,而百罗国故地还有一支叛军要对付,自然又要调拨他一部分军队。而这些贵族把自己家里的私人部曲集合起来,实力倒也不小,他们集合起来全速向金城出发。

    朴春秋此时已经是孤家寡人,有威望的老臣被他一个一个贬出朝廷,朴旽也死了,能打仗的人也因为不断的动荡而凋零,此时他想到了朴鹏知,但是朴鹏知也已经被埋葬在郝连峻身边。

    不得已朴鹏知让朴后稷率军先把贵族的叛军平定,北边战事先不要管了。大不了再回到三国鼎立的局面。朴后稷接到命令,虽然感到可惜,但是还是遵从命令带兵回撤,要先对付贵族的叛军。

    但是王沼怎么能放过他,毕竟消灭了他,新济国就等于没有了可以反抗的实力,正面打,他害怕朴后稷,现在回撤,他就可以追着朴后稷的屁股打。

    他接受白知梦的意见,先派先锋军队去追击,结果因为朴后稷亲自殿后,而打了败仗。这时候,王沼亲自带兵去追,因为朴后稷已经打败了王沼的追兵一次,他又急于赶路,这一次他没有亲自殿后,结果就被王沼的军队打的丢盔弃甲。

    如今朴后稷真的是后有追兵后有大敌,士兵们也因为国家多年的动乱而人心思变,军心不稳,还能打什么胜仗呢?

    但是最后朴后稷还是赶到了贵族叛军的身后,这时贵族叛军的领导人朴傅派人秘密联系王沼,说要与他平分新济国,王沼答应了。于是两家合谋,一起对付朴后稷。

    朴后稷一下子就成了被两路军队包围的态势,而此时郝连健与兀颜宗翰也已经带领军队杀了过来,这一下王沼这里增加了生力军,而朴后稷的情况更加危险。

    (本章完)

第189章() 
    兀颜宗翰带领军队来到前线,其实是带着任务的,他的任务有两个,不过这两个任务的前提条件都是要灭了朴后稷的军队,灭了新济国。

    朴后稷被本国贵族叛军,王沼军队和大乾军队三方团团包围,军心又不稳,可以说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但是朴后稷还是尽力作战,希望打开一条生路,他对士兵说:“如今,必须大家团结一致,与敌人决一死战,才能有一条生路,可以让你们逃出生天,回家与自己的妻儿老小见面。”

    此时兀颜宗翰看到敌军士兵突然个个作战顽强,就对郝连健和王沼建议围三缺一,给敌人一条逃命之路,如今敌人军心就会立刻瓦解。于是王沼和大乾军队故意在作战的时候,给朴后稷的军队打开一条生路,这一下朴后稷军队为了逃命,就从这条路逃出去,一下子阵型乱了,就在这混乱的时候,王沼突然袭击,一下子把朴后稷的军队打得大败亏输,朴后稷死于乱军之中。

    随后兀颜宗翰和王沼军队两军合力对新济国贵族叛军就杀了过去,那么这一下,新济国的贵族也完蛋了。随后两路大军南下,在新济国内其他叛军的响应下,很顺利到了新济国收复金城。

    十几万大军围住了首都,新济国其余各路听从于朴春秋设军队自然要救,如此兀颜宗翰施展围点打援的方法,把新济国各路援军一一击败。如此金城最后在绝望之中被攻克。

    而此时就是兀颜宗翰去执行郝连熙给他的第一个命令,他安排好了弓箭手,等王沼进城的时候,一箭发出,射中王沼,让王沼从战马上跌落。而这个弓箭用的是新济国的样式,因此就被当成是有人对亡国不满的暗杀,自然因为负责金城戒严的是大乾军队,因此才会给兀颜宗翰机会。

    王沼被射中,被人抬回到军营之中,而朴春秋则是自杀殉国了。王沼伤的很重,因为弓箭是直接射中心脏了。他问上天,为什么不让自己能够当一天王再让他死,他不知道不让他当王的就是郝连熙。

    王沼伤重不治,王崇谦和白知梦一商量,就请大乾册封王洵为王,很快大乾就把王洵送了过来,按照王沼生前的设想,新的国家取百罗的“百”字与泰卢的“卢”,合为百卢国,王洵则是被大乾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都督百卢诸军事,大义军节度使,上柱国,百卢国王。而王洵的妻子自然就是百卢国的王妃。

    随后郝连健下令将朴春秋鞭尸,并且尸体斩为数段,为舅父报仇。而至于新济国的其余地方,王洵让王崇谦领兵,逐个拿下,基本上是传檄而定,因为新济国已经没了,他们又为谁抵抗呢。至于王沼留下来的遗孀,王洵在白知梦的建议下继承了,封为第二王妃。

    如此新济国被百卢国取代成为半岛南部的国家,而大乾自然不会就把一切交给王洵,大乾任命一群人来到百卢国,充当大义军节度使府衙的官员,就如同当年的鸡林州都督府一样,控制百卢国。当然新济国国库与王宫之中的金银财宝,也被大乾军队运回国内。

    此时对于百卢国而言,首先是国都,这个很简单,因为王沼已经定了北汉山郡为国都。因此就把北汉山郡改名为汉城府,定为都城。

    其次就是官员任命问题,对于地方建制,王洵继承了新济国的设置,州郡县三级,而对于中央官制,则是按照泰卢国当年的官制改设立佥议府,以中赞为之首,以赞成事为副,会同佥议参理为执政。下设立六曹。百卢国王自称自己为“孤”,群臣上奏称为“呈”,群臣对百卢国王称呼为“殿下”。设立密直司类似于中原的枢密院;监察司类似于中原的御史台。

    至于宰相组成,中赞仍然由解英规为中赞,白知梦和王崇谦同为赞成事,与此同时王崇谦担任密直司院使,掌管军队调拨。当然还有一个人居功至伟,那就是薛阳,薛阳担任大良郡大君,而他的哥哥薛阳则已经是大义军节度使府衙的一个官员,这一次再担任佥议评理。

    百卢国建国之初,情况就不比刚刚灭亡的新济国好多少,一共有几大派别,以王妃和薛阳为首的亲大乾派,同时新济国的降臣也多是此派成员,因为这些人是亡国丧家之人,只能依附于原来的同僚薛公甫。以白知梦和王崇谦为首的功臣派,成员多为原来泰卢国的人。还有以第二王妃和解英规为首的百罗派,由原来百罗国的人组成。

    虽然百卢国是统一的,但是内部却是三国鼎立。王洵作为国王,比起自己的弟弟王沼,毫无远略,面对这个情况,束手无策,只能借酒浇愁。把自己的痛苦化为吟诗作对,舞文弄墨的动力,一头扎进王宫之内,只知道写字画画。

    他的王后妃,也就是郝连峻的养女,大乾的义成公主。义成公主与安平公主不同,安平公主温婉善良,而义成公主个性比较强势,对于自己的丈夫丝毫不客气,稍微有什么不开心的,就会对王洵拳打脚踢,弄得王洵很没有面子。

    如今王洵做了国王,公主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