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真若思的士兵无论以前是步兵,骑兵,还是其他什么兵种,一律变成工兵,参加国家建设去了。大家都在为建设国家的首都,建设国王的宫殿而在工地忙碌着,当然不仅仅是士兵,还有妇女,她们在为国王的服装,宫殿的地毯等纺织品在忙碌。
白知梦说真若思有能力,可惜野心不大,只想割据一方。现如今真若思真的如白知梦预料的一样,就想当一方的土财主,对于泰卢国和新济国的地盘一点也不关心。
可是你不关心泰卢国和新济国的地盘,有人关心百罗国的地盘。薛阳,王崇谦,白知梦可是对此很上心的,他们怎么能容许真若思存在呢。但是要消灭真若思,就要靠军队,白知梦说真若思手下有两员大将,分别是兵官佐平燕苩奇,和达率木常永。
其中木常永因为自己官职比燕苩奇低一级,耿耿于怀,这一点被在木常永身边的百卢国奸细给探知了,因此可以施展离间计。
薛阳对白知梦说:“白公尽管去做,无论白公需要什么,本使都可以帮你。”
白知梦于是派了一个人去见木常永,许诺他高官厚禄,要让他反水,但是木常永不是一个用钱就可以打倒的,关键时刻,英雄还是难过美人关,那白知梦派来的人,给木常永看了一幅画像,画中是一绝色女子,美艳动人,让人看了浮想联翩。
当然这美女就是薛公甫搜罗的众美女之中最美的一位,薛公甫虽然干啥啥不灵,但是看女人的眼光却是顶尖的,这女的单看画像,就已经勾住木常永的心了,高官厚禄加上美人的诱惑,一般人早已经招架不住,白知梦还有加码,那就是还答应把王泷的妹妹嫁给木常永,这可是一下子送去两个女人啊。
木常永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怎么可能不答应呢。有了木常永的帮助,王崇谦觉得时机到了,因此起兵十万攻打真若思。此时真若思的军队还在搞建设,王崇谦突然行动,真若思没有做好准备。
真若思赶忙让燕苩奇带兵前去抵御,木常永带兵为策应。战场上燕苩奇要木常永在自己与百卢国军队厮杀在一起的时候,从背后攻击百卢国军队,但是他没想到真的在战场上被人从背后攻击的是自己,木常永突然的背叛,让燕苩奇腹背受敌,最终死于战场。
随后王崇谦带着大军来到熊津城,此时因为熊津城在施工,周围都是工地,防御却相对薄弱,更何况真若思一下子也没有兵力可以调派了,因此被人从一处缺口冲了进来,真若思也死于乱军之中。
战后,论功行赏,薛阳按照之前的约定,给了木常永两个女人,让木常永当上了一个高官,俸禄优厚,是百卢国最高的,又给了许许多多的土地,足以让他几代人吃穿不愁了。等妹妹出嫁之后,王泷才被允许从辽阳府回国,此时距离他离开百卢国去大乾,已经过去半年多了。
薛阳总算过了一关,当然这不能白过,薛阳又把这个当成是自己的军功,又给自己增加了千亩土地,几个亲信也升官了,当然他不会忘了白知梦和王崇谦,也给他们加了千亩土地,只是薛公甫,这一次薛阳什么也没给他。
(本章完)
第205章()
百卢国终于又一次结束危机,而中原的大郯比起百卢国则是更不太平。为了表明自己是一代明君,石塘下诏让文武百官给自己提意见,说建议。
左散骑常侍张郧上书说:“帝王遇到频繁的天灾便应实行大赦,称作修德。但是那就会出现不老实的人也能侥幸获免,而老实人却可能因为不能贿赂县官而得不到赦免。如此冤气升闻于天,这正是招致天灾,而不是要消除天灾呵。”石塘看到到后下诏褒奖他。
石塘为了表示自己乐于听取善言,下诏百官各上封书言事,命吏部尚书梁矩等十人设置详定院来加以考核,无可取的留在中枢,有可取的就施行。但是几个月以后,应诏的不足十人。于是,再一次颁下御札催促这件事。
中书舍人李向上疏,他说“十年以来,多次颁布郝令,各地藩镇的荐举动辄超过几百人,乃至管理帑藏的典吏、书吏、优伶、奴仆,开始任命就要授以银青光禄大夫,都是穿着都是紫色官服拿着象牙笏板,以致官员名号和获得赏赐的器物超越原本的规矩,官员的贵贱就不能分辨。请求自今以后,除诸道主管军务的将校之外,节度使所管辖的州奏报任用的人,一次不能超过十个人,其他州只允许奏报都押牙、都虞候、孔目官这些官员的提拔与赏罚。”石塘听从了这个意见。
河南留守高周奏请修缮洛阳宫,左谏议大夫薛容进谏说:“现在的宫室虽然遭受焚烧毁坏,还是比帝尧的茅草宫殿奢侈得多;所修费用再少,也要多于汉文帝的露台。何况魏城尚未攻下来,公家、民众都处于困窘之中,真不是陛下修建宫馆的时候,等待海内平靖安宁,再经营这些也不为晚。”石塘采纳了他的意见,仍然赐予褒奖的诏书。
几天后中书奏言:“朝代虽然不同,条规制度没有变样。请朝廷委命专门官员选择明宗及清泰时期的敕令,详细审定可以长久施行的条规加以编排。”于是,石塘诏命左谏议大夫薛容等详加审定法律。
金部郎中张寿奏言说:“我看到乡村中没有定籍的浮户,并非不愿勤劳于耕种庄稼,并非不愿乐业安居,只是因为他们种树还不到十年,垦田也不足三顷,将要成为生计之业时,就已被县里司管部门收起,要求供应徭役,要求交纳重赋,用严酷的刑罚震慑他们,因此,不免丢了劳绩,舍弃生业,另谋出路。请求允许:从今以后,民众垦田到五顷以上的,三年以后才听由县司徭役。”石塘听从了这个意见。
不过,虽然石塘下诏求各级官员给予建议,但是也有人乘机要挟皇帝。杨远自恃拥有重兵,不断干预朝中政事,常常提出抗命的奏疏,石塘只能屈意听从他。
为了笼络他,石塘任命他的儿子杨祚为左威卫将军,娶了他的女儿长安公主为妻,次子杨信也给了一个大官,对杨家的恩宠是当时没有其他人可以比的。
有一天,杨远奏报:前澶州刺史冯军从魏州中出战,乘机来投降,言说范光在城中粮食用尽,情况穷困,石塘任用冯军为义成节度使。
杨光远攻打魏州,一年多攻不下来。后晋高祖因为师兴过久,百姓困疲,便派在内廷供职的宦者朱先进入魏州城告谕范光,答应调他去镇守大的藩镇,并说:“如果在你投降后杀你,白日在上,我就不能享有国家。”
范光对节度副使李时说:“主上是个看重信用的人,说不死就一定不会死的。”便撤下城中守备,然而他还有些犹豫不决。宣徽南院使刘让再次进城告谕他,范光才决意投降。
天福三年九月初一,杨远把范光的两个儿子范图、范英送往大梁。初五,范光遣派牙将奉表朝廷等待治罪。初八,石塘诏书来到魏州,范光率领他的属众在牙门穿着丧服迎接,表示自己投降并且做好了去死的准备,使者宣读诏书将他释放。
二十六日,杨远上表请求入朝献上魏州大捷;命刘让暂时主持天雄军府事。此前一天,石塘下制令任用范光为天平节度使。仍然赐给他铁券,答应魏州将吏说以前的罪行都释除不再究问;那些属于张宾、符饶的余党以及从官军中逃叛入城的人,也都释放了。
范光的腹心将佐李时、孙威、薛灞都任用为防御、团练使、刺史,牙兵都升为侍卫亲军。随后石塘任用杨远为天雄节度使。
以前,河阳行军司马李延,父母住在乡下,没有受过供养。后来,李延与张宾一同反叛,张宾失败,投奔魏州。范光任用他为步军都监,让他登城拒守。杨远查访抓获他的母亲,置放在城下来招降李延,李延用弓箭把他的母亲射杀了。
范光投降后,石塘任用李延为坊州刺史。石塘的近臣言说李延杀母的恶逆是罪不可赦的,石塘说:“赦令已经施行,不能再改了。”便仍让他去赴任。
此时在大郯朝廷,原本在郭韬死后,宰相很少有兼任枢密使。石塘即位,桑翰、李松都以宰相的身份兼任了枢密使,宣徽使刘让和原来在大雍得势的宦官因此都不高兴。
杨远围攻魏州时,刘让几次带着石塘命令在军中往来传达,杨远奏请事情往往超越他应有的本份,石塘常常不作可否,唯独桑翰按法规加以裁定和批驳。杨远为此对刘让表示过不满。
刘处让说:“这些都是执政者的意思。”杨远因此怨恨执政的宰相。范光投降以后,杨远秘密上表论说执政宰相的过失;石塘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但又无法解决,便给桑翰升为兵部尚书,李松升为工部尚书,把二人的枢密使都罢免了;任命刘让为枢密使。
石塘顾虑天雄节度使杨远跋扈难以制服,桑翰请求分散天雄军的兵力,给杨远加官为太尉、西京留守兼河阳节度使。杨远从此产生了怨恨心理,暗中贿赂突勒,同时训养私人部曲一千余人,心里常怀叛离的想法。
石塘为了防控杨远,在相州设置彰德军,把澶州、卫州划属于它;在贝州设置永清军,把博州、冀州划属于它,澶州的州治过去设在黄河北岸的顿丘,石塘顾虑突勒以后为患于中原,遣派前淄州刺史刘勋把澶州治所迁移到黄河南岸的德胜津。
同时任命河南尹高行周为魏州天雄军节度使,贝州防御使王胤为彰德节度使,右神武统军王吉为永清节度使。
天福三年十一月,范光从郓州来入京朝拜。此时,范光已经几次请求退休,十一日,石塘下诏:范以太子太师退休,居住光在东京大梁,每逢参加宴会,与群臣没有不同。
(本章完)
第206章()
中原不太平,南方也不太平,在江南,宋丘自己去找徐诰说丞相不应当不参预政事,徐诰答复说省署还没有准备好。
此时吴国的让皇杜溥坚决不要住在旧宫,多次请求迁徙别处居住,当然这也是无可奈何,因为这是徐诰想要的。而江南的大臣李诚等极力主张这样办。于是徐诰把润州牙城改名为丹杨宫,任用李勋为迎奉让皇使。
徐诰任用左宣威副统军王舆德为镇海留后,客省使公孙贵为监军使,亲近官吏马让为丹杨宫使,把让皇杜溥迁徙到丹杨宫。
宋丘再次陈说自己被左右所间隔架空,徐诰大怒;宋丘回到自己府第,穿起白衣等待治罪。有人说:“宋丘是旧臣,不应因为小过失而把他抛弃。”
徐诰说:“宋丘有才干,但是不识大体。”便让自己的长子吴王徐通拿着手诏召唤他。
两个月后,有人献毒酒药方给徐诰,徐诰说:“违犯我法律的自有正常刑罚,要这个干什么!”群臣争着请求更改府寺州县的名称中有“吴”和“杜”字的,留守判官杜嗣请求改姓羊,徐诰说:“我称帝是应天顺人的,,而谄邪之人却专门抓住这些事情,想要讨好我,这都不是当务之急。”
不过杜溥最终是不会被徐诰所容的,因为对于徐诰来说,他活着就是他的罪。就在杜溥到润州两个月后,杨溥去世。徐诰停止上朝二十七日,追谥杜溥为睿皇帝。这一年,徐诰徙封吴王徐通为齐王。
而在岭南与安南,则是发生了一件大事情。这件事情说来话长,岭南的吕岩对于安南这块土地早已经垂涎三尺,在曲燮死后,他儿子士徽即位。
但是在安南,许多安南当地豪族控制一方大权,其中有一员大将杨艺,他原为交趾静海节度使曲徽的将领。南许大有三年,吕岩出兵,灭了曲徽,占领交趾地区,并派骁将梁正、交州刺史李井驻守,而杨艺则被南许皇帝吕岩授以官爵,成为了吕岩的臣僚。
虽然拿下安南交趾地区,但是吕岩已经洞悉到,交趾百姓不好管理,只能依靠当地豪族进行羁縻统治。而杨艺此时暗地里也为驱逐南许而作好准备。
南许大有四年农历十二月,南许官员交州刺史李井向吕岩告发“杨艺养义子三千人,想要叛乱。”
杨艺知道后随即先发制人,攻破李井所在的大罗城,李井逃归番禺府。不久南许派遣程玉率兵赶来,包围杨艺,杨艺出战,击杀程玉。杨艺取得军事胜利后,便自称静海军节度使,领交州刺史。
不过杨艺虽然打败南许军,占据安南。但他深恐南许再次派大军来攻,为了本身的政权不受威胁,只好臣服南许,接受吕岩册封他为交州节度使,吕岩和杨艺之战宣告结束。
在交趾内部,杨艺与本地的豪族结好,把女儿嫁给世为安南豪族的牙将吴恒。而杨艺手下有一个大将名叫矫羡。在南许大有十年三月,矫羡因为杨艺不重用自己,心怀不慢,用所部兵马攻杀杨艺,取而代之,夺得安南交趾地区。
但是一年后,南汉大有十一年,杨艺女婿吴恒举兵进攻矫羡,矫羡感到难以应付,遂遣使带着财物,向南许求救。此时吕岩想乘其乱而夺取交州,任用他的儿子万王吕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并徙封为交王,统兵去救皎羡,吕岩自己统兵屯驻海门,作为他的声援。
吕岩向崇文使萧义询问计策,萧义说:“吴权为人凶猛而狡黠,不可轻视。我们的大军应当行动慎重,多用向导,然后才可行进。”
吕岩不听他的意见。命令吕弘操率领战舰从白藤江向交州进军。当时吴恒已经杀了皎羡,占据了交州,率领兵众来迎战,先在海口栽植很多大木橛,把橛头削尖了,用铁包裹,派出轻便的船乘着涨潮来挑战,接着便伪装作逃遁,不长时间潮水回落,南汉的舰船都被铁橛阻挡住,不能返航,因而大败,士兵有一多半被覆舟淹死。吕弘操战死,吕岩痛哭,收集余众而还。
以前,著作佐郎侯荣曾经劝告吕岩息兵养民,到这时吕岩把兵力不振归罪于侯容,把他的棺材挖出来,加以暴尸。
打败南许之后,吴恒对自己手下说:“中原遥远,道路不通。而岭南,蛮荒烟瘴之地,吕岩割据此地都可以称帝,我现在是安南之主,我也可以当皇帝。”
于是吴恒在交州称帝,以大瞿越为国号,设置文武百官,按照中原制度订立各项章程。安南之地挨着岭南,岭南此时蛮荒烟瘴,是大雍专门流放犯人的地方,而安南就更是蛮荒烟瘴了,虽然大雍设置了州县,但是这里生活着太多的山民。
安南地区一共有交州、陆州、峰州、爱州、驩州、长州、福禄州、汤州、武峨州、演州、郡州、武安州、谅州,一共十三州三十九县,共有百姓一百多万人。当然这是政府统计到的人口,还有大量的山民和蛮族是不入户口的。
吴恒称帝之后,知道如果只按照以前的方式是不足以自保的,因此他在山民和蛮族地区设立城寨,派驻军队管理他们。毕竟要想保住这个政权,就不能有内乱,因此必须好好看管这些蛮族。
吴恒的称帝使得这天下又多了一个皇帝,也加深了这混乱,吴恒知道他的实力,和吕岩打一打还可以,要想真的争霸天下,那是痴心妄想。因此他也就时刻关注吕岩那一方的动向,当然还有一国与他接壤,就是大丰国。
此时大丰国因为蜀地多年的动乱而获得安稳,赵量成利用这段时间,更加专权,把权力集中于自己的手中,担任大丰国的相国,子孙封官的有五十多人。郑氏集团势力更加式微,已经不能对抗赵家了。而且大丰国已经休养生息了一代人,但是王元仁重建蜀国之后,大丰国的局势又不妙了。
(本章完)
第207章()
石塘灭亡大雍,建立了大郯,但是,在江南,大雍再一次出现了。因为虽然徐诰称了皇帝,但是毕竟他是徐颢的养子,而正好他本姓是虞。因此徐诰手下的群臣以及江王徐证等几次上表请求徐诰恢复姓虞,建立大雍皇家宗庙,最终徐诰同意了。
随后群臣又请求上帝王尊号,徐诰说:“尊号是一种虚美,并且不是古制。”便没有接受。
徐诰更改太祖徐颢的庙号称为义祖。五天后为自己的亲生父母举行哀悼,同皇后一起披麻戴孝,值守于祭堂,像初丧之礼一样,早晚拜祭达五十四天。徐颢的亲子江王徐证、饶王徐谔请求也披麻戴孝;徐诰不准许。
随后徐诰下诏,令百官讨论把徐、虞二姓的先人合起来同受祭享的礼制。宋丘等建议把义祖徐颢的灵位放在第七室的东侧。徐诰命令把大雍高祖皇帝的灵位放在西室,大雍太宗皇帝的灵位居其次,义祖徐颢再其次,都作为肇始之主。
群臣说:“义祖是诸侯,不适于与高祖、太宗同样祭享,建议在太庙正殿之后另行建庙祭祀他。”
徐诰说:“我从小托身给义祖,如果不是过去义祖有大功于吴国,朕怎能开创今天的中兴之大业?”群臣便不敢再说什么。
徐诰想要把自己世系的始祖定为大雍太宗的儿子吴王虞恪,有人说:“虞恪是被大雍高宗诛杀的,不如以郑王虞元懿为始祖。”
徐诰便命有关部门考核二王的后裔,因为吴王的孙子在历史上有戍守边疆之功,曾孙虞岘又当过宰相,于是以吴王虞恪为祖。说是从虞岘之后,经过五世而至于徐诰的亲生父亲虞荣。而这之中徐诰所谓的几个先祖的名字,大体都是有关部门所杜撰的,一句话,徐诰祖宗的名字是徐诰叫人编出来的。
不久,徐诰又觉得自雍初至今,大雍已然经历十几个皇帝,长达三百年,觉得自己的世系才经过十世太少。有关部门奏称:“三十年为一世,陛下出生在大雍僖宗年间,已经五十年了。”于是,徐诰便依从了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徐诰正式变成虞诰,国号也改成雍,大雍再一次出现。而此时江王徐证等也请求改姓为虞,虞诰没有答应。
南雍皇帝虞诰把原来杜溥的族人迁移到泰州,为他们建了一座永宁宫,防卫很严密。康化节度使兼中书令杜珙自称有病,被罢官回到永宁宫。虞诰准备任用平卢节度使兼中书令杜琏为康化节度使;杜琏坚决推辞,请求守完杜溥的丧事,虞诰答应了他。
随后,虞诰将要立齐王虞通为太子,虞通坚决辞让;便把他任用为诸道兵马大元帅、判六军诸卫、守太尉、录尚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