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是任人宰割的鱼肉罢了……杨某不怕告诉你,这个看似盛世的时代就要过去了,大唐也快要走近黄昏了,在这之前,杨某要做的事太多了,我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阻止我前进的道路……”
赵云龙陡然止步,转头看向杨云枫,喃喃道:“盛世就要过去了?”
杨云枫拍着赵云龙的肩膀,苦苦一笑,道:“有好多事是解释不清的,即便杨某说了,赵兄你也不会相信,即便你相信,你也不会明白,总之我现在告诉你,太子很快就要下台,新的太子之争就要开始,之后就是张九龄下台,李林甫当道,之后大唐就会完全掌控在李林甫手中,再过不多久,就会爆发安史之乱,大唐岌岌可危,随后当今皇上会被新太子逼着退位为太上皇……”
杨云枫越是往下说,赵云龙就越是诧异不已,杨云枫说的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既然是以后的事,杨云枫是如何知道的?而且这些言语若是被人知道了,只怕杨云枫即便不被灭九族,也是杀头之罪,他为何敢对自己说?
杨云枫一眼便看穿了赵云龙的想法,立刻对赵云龙道:“赵兄,你是我杨云枫此刻最信得过的人,所以杨某才会对你说这些,杨某要做的就是扳倒李林甫,阻止安史之乱的爆发,所以杨某定然会有些行动,也许就是因为这些行动,可能我说的事,并不一定会发生……”说着看向赵云龙,苦苦一笑道:“赵兄不会以为杨某疯了吧?”
赵云龙这时摇了摇头,道:“公子能将云龙视为知己,这是云龙的造化,云龙不懂朝政,也不知道公子你说的这些事是否当真会发生,云龙只知道,云龙是公子的保镖,云龙只需要负责公子你的安危,与听公子的命令,即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他一切事情与云龙无关……”
杨云枫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叹道:“虽然赵兄你并不一定能理解杨某此刻的心境,但是杨某能有赵兄这般的好友,已经心满意足了,在杨某心中,赵兄并不是杨某的保镖,而是真正的知己!”
赵云龙心中一阵感动,这时抬头看向星空,却在这时只见远处一片黑压压的东西已经遮去了半边星空,由于是夜间,根本看不清是什么东西,立刻对杨云枫道:“公子,你看那边!”
杨云枫闻言立刻抬头看去,只见前方不远处,好像一片黑云正想长安城的上空飘来,心中一动,正在这时,却见一只蚂蚱从自己眼前飞过,杨云枫立刻叫道:“不好,那是蝗虫……”
赵云龙闻言一阵诧异道:“蝗虫?这么多?”
杨云枫立刻对赵云龙道:“我们立刻去丰王府……”
两人一路向城北的丰王府赶去,却在这时,赵云龙突然止步道:“公子小心,只怕我们被人盯上了……”
杨云枫心下一凛,暗道不会是崔峋吧,不过也不可能吧,那厮如今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呢,心中又是一动,立刻低声对赵云龙道:“莫非是黑龙帮的人?”
赵云龙点了点头,立刻将剑拔了出来,对杨云枫道:“公子放心,云龙今日定然要将你护送到丰王府!”
赵云龙刚刚说完,杨云枫就听见路道两旁的屋顶上传来了瓦砾之声,抬头看去,只见两旁的屋顶上,正有几个黑衣人迅速的在移动。
赵云龙加快了速度,拉着杨云枫向前跑去,这时两旁的黑衣人从屋顶上跃了下来,拦在路道前后,堵住了杨云枫与赵云龙的前后路,其中一个黑衣人沉声道:“赵公子,我们这么快就见面了!”说着转头看向杨云枫,眼神犀利的打量了杨云枫一番后,这才道:“原来赵公子与官府中人也有来往?倒是我等失算了!”
杨云枫闻言心中一凛,自己今日也没穿官服,况且自己也是今日下午才接到了官碟文书,这些人只是看了自己一眼,就知道自己是官府中人,可见七龙帮的情报网一斑哪,如此组织严密的帮会不能为己所用真是遗憾,既然不能为己所用,自己只能想方设法铲除了,不过也要今日能逃过这一劫再说!
赵云龙这时紧了紧手中的剑柄,前后看了一番,见对方只有四个人,不过各个都是高手,自己以一敌四本来就有些吃力,更何况现在还有杨云枫在场,只听赵云龙立刻对黑衣人道:“你们要的是我赵云龙,尽管冲着我赵云龙来就是了,与这位公子无关……”
岂知那黑衣人冷冷一笑,道:“我见你刚才与这位大人相谈甚欢,关系自然也不寻常吧,只怕你已经将我们组织的秘密说与他听了吧?如何留的活口?”说着左手一抬,顿时一枚飞镖顷刻飞向了杨云枫。
赵云龙心中一凛,立刻挡在杨云枫身前,剑光一闪,立刻将飞镖格挡落地,却听那黑衣人叹道:“以阁下的身手,若是来我们黑龙帮,起码也是个二号杀手,你何必如此执迷不悟呢?”
赵云龙立刻冷声道:“人各有志,强求不得……”
那黑衣人立刻冷声道:“既然如此,就只能怪你们天地会来长安踏过界了……”说着退后一步,其他三人立刻冲了上来,身法都极快,赵云龙见状一首拉着杨云枫,一手握剑,杨云枫这时在赵云龙耳边低声道:“擒贼先擒王!”
赵云龙心下着实一凛,杨云枫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刚才若不是自己,只怕已经死在对方飞镖之下了,不想此刻却还是如此冷静,心中暗暗佩服,不过杨云枫所言极是,看来今晚这四个黑衣人为首的就是刚才那个说话,只有先拿下他再说了。
赵云龙想到这里,立刻松开了手,闪动身形,向前冲去,杨云枫退到一旁的墙边,只见街道上剑光闪动,金属撞击铿锵之声,杨云枫这时抬头看向远方的那团“黑云”,离长安越来越近,这时眼前又是几只蚂蚱飞过,心中一阵着急,此刻灵机一动,立刻伸手捉了几只蚂蚱,那边赵云龙与四个黑衣人斗的正难解难分。
杨云枫一会功夫已经抓了几十只蚂蚱,随即脱下外套包住,那黑衣人首领见杨云枫落单,立刻向杨云枫冲来,岂知赵云龙早就做好准备,立刻将那人也缠住不得脱身,此刻正是以一敌四,虽然有些吃力,但是勉强为之,心下却在盘算,如此耗下去,只怕迟早落败。
杨云枫这时已经抓了满满一衣服的蚂蚱,立刻大叫着向五人冲去,待到了众人身前,立刻解开衣服,无数的蚂蚱从中跳了出来,冲着众人飞去,杨云枫乘机上前,拉着赵云龙的手就跑,而身后的四个黑衣人正在拍着飞舞的蚂蚱,赵云龙此时也满身都是蚂蚱,却也顾得不得那许多了,他知道杨云枫这个小伎俩根本拖不得多久,那些黑衣人一会定然还会追上来,心中盘算着,自己死了不要紧,关键是如何让杨云枫脱身。
杨云枫此时却是一个劲的大叫道:“有刺客……有刺客……”不时远处一队官兵已经闻声赶来了,杨云枫与赵云龙立刻迎了上去,随即杨云枫拿出官碟公文,给官兵首领看了一眼,指着身后道:“有人追杀本官!”
一队官兵立刻向着街道一边跑去,却哪里还有半个人影,只是地上有不少惨死的蚂蚱。
杨云枫心中一阵虚叹,立刻对官兵首领道:“本官有要事要见丰王殿下,请将军护送一番……”他知道即便是背后有皇室撑腰的七龙帮,也决计不然公然的与官兵对抗。
第三卷【长安曲】 【第3?12章】烫手山芋
杨云枫与赵云龙进入丰王府将蝗灾即将来临的事情通知李澄,李澄看了一眼南边黑压压的天空,立刻让人请来了李适之,张九龄如今正在回京的道路上,李澄在想是否等张九龄回京再说,杨云枫却不以为然,立刻道:“此事刻不容缓,需要立刻进宫面见圣上,将实情相告,最迟明晨只怕大灾就要来临了,今夜必须做好一切准备!”
李适之立刻点头道:“然也,蝗灾来的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只怕我等上奏的奏折,皇上看没看到尚不可知,云枫所言极是,此刻必须进宫面圣!”
李澄见李适之也如此说,只好换上服饰,与李适之、杨云枫一起进宫,到了大明宫丹凤门门口,士兵立刻上前拦住,道:“现在已经宫禁,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宫……”
李澄上前从腰间拿出一块玉牌,冲着守卫喝道:“本王有紧急要务要向父皇禀告,谁敢拦我?”
守卫接过那玉牌看了一眼,正左右为难之时,却听见后方一阵脚步声传来,杨云枫转头看去,只见后来一堆人马正向丹凤门赶来,两侧的侍卫都提着灯笼,将路道照的通亮,李适之这时在杨云枫李澄耳边低声道:“是寿王与李林甫!”
杨云枫闻言心下一凛,这李林甫不用说了,在蒲州之时就已经开始听闻他的名号了,至今都无缘得见,而那寿王李瑁也是进了长安,名号总在耳边响起的人物,如今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一下在丹凤门前都见到了。[]
李澄这时收起玉佩,转头看去,冷冷地道:“李林甫与李瑁来这里……莫非也是……”
李澄正说着,那对人马已经到了丹凤门前,两顶轿子落下,从中走出两人,前方轿子中走出一个年纪二十五六,一身皇子服饰的青年,身材略胖,留着一瞥八字须,刚刚站定,就伸手摸了一把胡须,见到杨云枫、李澄与李适之后,本来就不大的眼睛眯了一下。
后面的轿子中则是走出一个身材高大,年过五旬,国字脸,剑眉方眼,鼻高嘴阔,颌下一缕青须较长,在微风中飘动,双手负背,一双眼睛也正盯着杨云枫看,眼神深邃,完全看不出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应该就是李林甫了。
只见李林甫与李瑁这时同时走向丹凤门,李瑁看了一眼三人,最终眼神落在李澄身上,微微一笑道:“皇弟,这么晚了,你来这里所为何事?”
李澄也是淡淡一笑,回道:“这么晚了,皇兄不也是来这里了么?”
李林甫这时上前一步,对着李适之拱手道:“李大人也在此啊?”
李适之冷冷一笑,上前一步,拱手道:“李大人不是也来了么?”
杨云枫站在一旁觉得好笑,这一窝姓李的,现在在这窝里斗,还真是好不热闹,这时李林甫与李瑁的眼神都落在了杨云枫的身上,李林甫这时微微一笑,对杨云枫拱手道:“这位应该就是新上任的曹掾官杨钊,杨云枫杨大人了吧?久仰久仰!”
杨云枫知道李林甫心中定然是恨透了自己,此刻表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表演天赋,立刻拱手道:“下官见过李大人!”
李林甫只是点了点头,立刻走到丹凤门前,对守卫道:“本官与寿王有要事禀告皇上,速速开门!”
那守卫看了一眼李林甫,随即立刻点头道:“是,李大人!”说着站到一旁,将丹凤门打开。
杨云枫见状不禁皱眉,自己这边丰王李澄拿出玉牌都不让进,而对方那边只是李林甫一句话,便开门了,差距啊,这就是差距啊,杨云枫甚是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站错了队。
这时李适之在杨云枫耳边低声道:“这守城的陈玄彬是陈玄礼的胞弟,也正是李林甫的推举的!”
杨云枫立刻会意,原来是李林甫的人,那就难怪了。
李林甫与李瑁进门后,转头看了一眼李澄、李适之与杨云枫,随即道:“既然三位也是要面见皇上的,不如一起吧,相信我等也都是所为一事吧?”说着拂袖而去,李瑁看了李澄一眼,又看了杨云枫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跟着李林甫而去。
李澄这时攥紧了拳头,转身道:“既然寿王与李林甫也是为此事而来,我等还去何用?回府……”
李适之却一把拦住了李澄,低声道:“既然蝗灾已经不可避免,然而此时又是太子之位的关键时刻,这赈灾的差事,殿下必须争来!”
杨云枫闻言也立刻上前劝阻道:“李大人所言极是,殿下三思!”心中却暗骂李澄这个蠢货,这点问题都想不通,就只知道意气用事。
李澄想了一会,这才点了点头,立刻领着杨云枫进了丹凤门,听着丹凤门隆隆关闭之声,杨云枫暗道:“前两日老子还要走侧门,如今也堂而皇之的走正门了,哼哼!”
一众人先后到了大明宫的紫宸殿偏殿,这紫宸殿后面就是所谓的后宫了,大臣一般情况都不能进入,所以只能在紫宸殿的偏殿等候,这也是杨云枫第二次来紫宸殿了。
众人在紫宸殿的偏殿等了片刻,一旁的宫女给众人上茶,李林甫这时盯着杨云枫看了好一会,笑道:“杨大人今年尚未至弱冠之年吧,小小年纪,就已经是从五品的大员了,真是后生可畏啊!”
李林甫的眼神让杨云枫感到很不舒服,杨云枫起身拱手道:“云枫初入仕途,犹如莽汉入花丛,粗手粗脚,不免会践踏花丛,有得罪之处,还请李大人多多海涵与指点才是,杨云枫一个无知学童,蒙圣上恩典才有今日,日后要与李大人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李林甫见杨云枫表面上对自己客客气气,但是说话的语气却是不卑不亢,看着杨云枫沉吟了良久,这才连道:“好说,好说,你我日后同朝为官,既是同僚,学武前后达者为先,互相学习的机会还有很多!”
却在这时,只听高力士的声音在后殿传来,道:“皇上驾到!”众人闻言立刻起身,纷纷跪倒在殿中,杨云枫无法,也只好跟着跪下,心中暗道:“若是老子当政,先废了这鸟甚子的破规矩!”
不时李隆基一眼惺忪的走来,看了一眼众人后,立刻坐下伸手道:“都起来说话吧!”待众人谢恩起身后,扫了一眼众人,问道:“这么晚了,几位爱卿前来所为何事?”
李澄立刻起身,却被李瑁抢先了一步,拱手对李隆基道:“父皇,儿臣今夜见南方有黑云北移,又见长安城中蝗虫异常之多,所以亲自骑马去了南方查探了一番,发现那团黑云原来是蝗虫,正向长安而来……”
李澄这时也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王,昨日儿臣就已经上了奏折,只怕南方官员多有瞒报蝗灾,如今蝗灾北移长安,我们需要早做准备才是,儿臣已经亲自查过了,长安的几座义仓存粮并不多,只怕不及救灾啊!”
杨云枫听着兄弟俩一个比一个能吹,那李瑁竟然说自己亲自骑马去南方看了,实在可笑,而这李澄也不遑多让,说什么亲自查了长安的义仓,连自己向他说明灾情之时,他都不放在心上,又岂会亲自去查?最多也就是手下的人查到了,通知了他们罢了。
这时只见李隆基皱起眉头,道:“澄儿,你上过奏折么?为何朕至今尚未看到?”
李林甫这时拱手道:“皇上,即便是看到了奏折也无济于事,如今当务之急是筹措救灾之事!”
李适之这时也道:“不错,虽然一个晚上,只怕于救灾也无济于事,不过毕竟能先稳定周边百姓的民心!”
李隆基点了点头,道:“那么两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李适之与李林甫对视了一眼,李适之这时道:“长安的义仓存粮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的,而眼下情形,若是从江南调粮食来,最快也要一个半个月,也就是说当中会有半个月时间的断粮期……”
李隆基皱眉道:“那么周边的义仓呢?”
李林甫这时上前道:“皇上,这些义仓的粮食大多数已经计算在内了,而较远的岐州、凤州、兴州、凉州都已经遭灾了,即便是将长安北边的粮草暂时调运过来,这蝗灾不同其他,待它们吃光了长安的,必然还会北上,到时候北方也会缺粮,更何况北方还有戍边的将士……”
李隆基这时候站起身来,怒声道:“南边遭了蝗灾,为何朕一封奏折都没有看到过,这些官吏是否将朕当做了隋炀帝了?如今事出突然,你们说如何是好?”
李林甫与李适之这时立刻跪倒在地,李林甫立刻道:“如今之计,应该立刻向长安城以及周边城市的米商借粮度宰……”
李隆基这时看向李适之,问道:“你呢,你有何办法?”
李适之立刻道:“李大人所言极是,不过城中米商的积粮只怕也是有限,现在不是长安一处遇灾,而是南方蜀中之地尽数遭灾,只怕需要更多的粮食!要借也是要向城中的那些皇室宗亲们借……”
李隆基皱眉道:“你的意思是向宗氏、亲王他们借?”
李适之立刻俯首不再言语,李林甫这时也俯首不语,李澄与李瑁这时坐在一旁低着头。
李隆基沉吟了良久,这时看向杨云枫,问道:“杨钊,你可有何妙计?”
杨云枫心中暗道:“你总算看到老子也在了么?”想着立刻上前拱手道:“微臣以为,事情还没到了这个程度,蝗灾的损失也未必有这么大,但是必须全程动员,今夜就做好准备才成!”
李隆基闻言面露喜色,立刻坐回了原来的位置,问杨云枫道:“云枫,你有对付蝗灾的办法?”
杨云枫立刻道:“不错,只要所有百姓,今夜连夜下田,带上干草、牛羊的干粪,蝗虫来之时,点上干草与牛羊的干粪,在田地中奔跑,此为烟熏之法!”
李隆基闻言奇道:“此法当真有用?”
杨云枫立刻拱手道:“绝对有效,不过事情只怕总有万一,还请皇上命人现在即刻下田捉田鸡,越多越好,明日待蝗灾来时,将田鸡放到田中……”
李隆基闻言立刻拍手道:“妙哉,妙哉……”说着看向李林甫与李适之,道:“你们也学学云枫,遇事多用用脑子,能防患于未然,就要早做准备!”
李适之与李林甫立刻道:“是,皇上!”
杨云枫这时又道:“不过这一夜即便全程动员,只怕也捉不了多少田鸡,两位李大人所奏的善后工作也应该同时进行,微臣斗胆,在此推荐丰王李澄,为赈灾督办使,去向皇室宗亲催粮!”
李澄闻言心下一惊,自古这催粮的差事都是吃力不讨好的,这杨云枫是不是脑壳被驴踢了,竟然举荐自己来干这个?
李适之闻言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向那些城中的大户催粮还好办,而这些皇室宗亲、王宫大臣们,哪一个是好惹的主,向他们催粮,只怕比要他们的命还难。
李适之正想着,李林甫立刻也拱手道:“皇上,臣也举荐丰王李澄!”
李隆基何时看着众人,沉吟了半晌后,对众人道:“李澄可以么?”说着看向李澄,问道:“澄儿,你自认可以办好这趟差事么?”
李澄这时也是赶鸭子上架了,如何敢说不能,只好跪倒在地,拱手道:“儿臣自然全力以赴!”
李林甫拱手道:“皇上,丰王在洛阳时,主办的洛阳春试舞弊案,也是井井有条,相信此事他也定能办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