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帝国系统-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平心里更加紧张,脑子里想着可能的脱身之策,嘴里急忙说道:“那边还有很多人,只要我大叫一声大家就会赶到,难道你就不怕杀我之罪吗?”

    贾复大声笑道:“亏了王爷反复交代说你不是普通人,你也不好好想想,若我没有法子对付那些人,又怎么敢在这边杀人,更何况又要杀你呢?”

    脱身的方法还没有想好,陆平只好先拖延时间,道:“你一个人杀得了那么多人吗?我可不相信,你不会是用言语诓我的吧?”

    贾复嘴角微微翘起,说道:“二皇子不必再想着逃了,如今你就认命了吧。不妨告诉你,那些野鸡肉我放了蒙汗药,本想让你没有痛苦的死去,但如今你自己不吃,受了这般疼痛可不要怨我,不过看在你是天潢贵胄的份上,我会给你一个痛快的,让你少受点罪。”

    说完贾复持刀步步紧逼,陆平一步一步向后退却,陆平心里害怕完全忘了后边是滔滔不绝的长江,贾复眼见陆平快到水边,才想起万一陆平跳水逃生。马上挥刀向陆平砍去,陆平一边后退,一边习惯性的举起左臂来,不想一脚踏空,身子掉进了水中,而左臂也被贾复的刀划伤了。

    看着刀上的血迹,再看着那浩浩荡荡向东流的长江,贾复暗叹自己还是思虑不周,忽略了长江。但是又觉得一个受伤的孩子掉进水中肯定活不了,何况还是一个在北方长大的孩子。

    看着波涛滚滚的长江,贾复已经认定陆平不可能活命了。他把手中的刀狠狠的甩进长江,然后又走过去把刚才杀死的那名护卫的尸体抬起来扔进了水中。柔和的风吹着杨柳,柳枝的摇动奏出和谐的音符,使寂静的夜晚显得更加无比宁静。

    陆平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床上,嘴里充满了药渣,嗓子里有苦味,估计是被人救了并且还灌了中药。左臂上用布紧紧的缠着,轻轻的蠕动了一下,还有点疼。睁眼四望,月光从窗户外倾泻进来,把屋里照得格外亮堂。柳枝的声音阵阵传来,让劫后余生的陆平感到格外的亲切。

    很想坐起来,但是身体仍然感到无力。躺在床上很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惟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一个大富之家。因为屋里的布置都很简陋,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更何况那些用来装饰屋子的物品。也许就这样才可以让陆平稍微放点心吧,别人救了自己,那么害自己的可能性就小了,贫寒之家不会想到从一个落难的人身上得到什么好处,不论是电视上,还是书本上都是这样描写的。

    “贾复到底为什么要杀我呢?王爷是谁?难道是赵光义,因为大宋就赵光义一个人有王爷的封号。如果是他,那么他为什么要杀我呢?我一没有像赵匡胤那样上阵杀敌的勇气和武力,也没有赵普那样针对问题,马上就能想到破解的智慧,何况还13岁的年纪,就算在古代大家都已经不用当孩子看待了,但没有产生任何威胁啊?”

    陆平真是想不明白,怎么就糟了无妄之灾了:“不知道父皇回去了会有什么反应?对方既然做了肯定是设计的天衣无缝了,不知道凭赵匡胤的英明和赵普的精细能否察到什么?不知道窦仪老人家知道陆平发生事故了会怎样?也许,他们以为我已经死了吧?”

    “不行,还是等伤好了想办法回大宋吧。毕竟那里有亲人,而且不用付出就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啊……”

    想着想着,陆平又沉沉睡去。

    早晨,陆平被阵阵声音吵醒,经过了一夜的休息,他的身体恢复的好多了。用了很大的力气起身,却不想发出了“咣”的一声,原来是衣袖一拂,把床头的药碗从床上摔下了。

    不一会儿,就见一人急匆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眼见陆平已经站在了地上,开口说道:“你醒了?”

    陆平知道这可能就是救他的恩人了,忙开口说道:“就是您救了我吧,多谢您的救命之恩。”说着,就要朝他鞠躬行礼了。

    那人赶忙扶住他说道:“这位公子多礼了,我也只是凑巧罢了。”

    “救命之恩,对我来说恩同再造,您受我一礼是应该的。日后若我能回……”话到了这里,因为还没有弄明白这里的环境,陆平忙把下面的话停了下来,续道:“总之您的救命之恩,在下记下了。”

    那人也算是一个豪爽的性子,哈哈大笑一声,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陆平行完礼,那人接着问到:“不知公子怎么称呼?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两百三十一章:镜花水月() 
陆平稍微想了一下道:“在下名叫李平,乃大宋寿州人氏,出去求学时在路上遇到了贼人抢劫财物,在下为了逃命不小心跌落江中。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敢问恩公高姓大名?”

    “这里是南唐都城江宁府,我们在城外。在下姓樊,以打渔为生,依公子的年纪应该和我那孩儿差不多,公子以后就称我樊伯父吧。”

    经过询问,陆平才知道原来那天樊伯很早去江上打渔,看到陆平抱着一根木头漂在江面上,就把他打捞起来了。后来请村里的大夫帮他查看了一番,还好伤势并不严重。

    南方的阳光不是那么刺眼,看是对陆平来说,这已经足够让他的太阳穴隐隐发疼。这是一个不小的庭院,东西各两个房间。院中的柳树看上去已显斑驳,几张很大的渔网被几根木头搭起。

    樊伯正在晒渔网,陆平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看着他忙碌。身子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本来想办法先回去的,但是樊伯回来说大江对面的大宋正在打战,南唐派兵封住了江岸,现在不论什么人,没有国主的旨意谁都不能通过长江。陆平知道是南唐为了防备李重进打败之后逃到南唐,其实更准确的说是为了防备赵匡胤。所以,他只好先暂时呆在这里。

    “樊伯,怎么今天一天都没有见到您的儿子呢?”陆平对此很是奇怪。

    “他啊,今天去夫子那儿了。若是平时在这个时辰就回来了,但是今年我那孩子就15了,以后就不用去了。我虽然是个打渔的,没有读过几天书,但是我一定要让我儿子读书,以后考上进士了就不用像我一样打渔了,”说完,又叹了一口气道:“接下来要延请名师指教,我们毕竟没有钱,所以以后就只能靠他自己看书准备科举了。”看着樊伯,陆平不禁想起了自己前世的父母,同样是家境贫寒,但是父母都要省吃俭用的供养自己的孩子上学,以期摆脱目前的地位。看来古往今来天下的父母用心都一样啊!

    樊若水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见了樊伯和陆平一句话也没有说,吃完饭就盯着如豆的灯火发愣。樊伯以为他是因为自此要离开学堂而伤神就没有理会。陆平因为与樊伯的儿子樊若水不太熟悉,就没有急于搭讪。

    第二天,当陆平起来的时候,樊若水已经起来了,拿着书站在院子里静静的看着那颗柳树,一动也不动,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樊兄?”陆平先打起了招呼,毕竟人家是救命的恩人。

    “啊”樊若水像是从梦中惊醒,看着陆平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他没有听到陆平刚才对他说的话。

    “打扰樊兄深思,倒是在下鲁莽了。不是之处,还想樊兄见谅。”

    “哦,是我过于失礼了。你的伤都好了吗?”

    “都好了,还要感谢樊伯和樊兄的照顾。樊兄是在怀念夫子吗?”

    樊若水听到陆平的猜测,脸上不觉的发红,停顿了半晌才回道:“是啊,夫子教授学业已有数载,如今一旦离别,心中不舍。而且还要担心以后没有夫子的教诲,一切都要靠自己看书成才,心里没有把握,故而心忧。”樊若水本来因自己言不由衷而感到不好意思,不想说到此处,想到自己家里没有余钱让他去学院继续读书,自己要在没有老师的教导下读书考科举,其中的难处让他真正伤神起来。

    陆平见樊若水言语中有丧气之感,忙开导他道:“俗话说夫子领进门,学艺靠个人。樊兄苦读诗书多年,只要继续努力,小弟想科举对樊兄才说也不是件难事啊。”

    “多谢兄台”樊若水这才想起自己还不知道对方的姓名,连忙告罪问了起来。眼见的陆平也是读过书的人,与他的年纪又相差不多,便搬到一个屋里,两人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渐渐的,彼此之间也熟络了起来。“我每读北齐文宣帝,心中都很是猜疑,难道一个人的变化就可以那么大吗?”樊若水和陆平都仰面躺在床上,微弱的灯光让两人觉得格外温暖。

    “小弟也很奇怪,但想或许是文宣帝自小忍耐,继承帝位后又能奋发图强振兴北齐,在短时间内让北齐成为了当时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国家,之后可能是心得志满,便因此而骄纵无行吧。一个人被压抑的很久了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看到文宣帝就想起了唐明皇,也是一个本有很大作为的君主,偏偏前明后暗,让人叹息啊!”

    陆平自己哪有什么真知灼见,都是以前看书看多了,记起一些前人的评论罢了:“是啊,唐明皇拨乱反正,在前期能纠正武则天遗留下来的弊端,勇于提拔贤明的人担任朝中重臣,经过励精图治才得有“开元盛世”,后期因为身边有李林甫、杨国忠此等奸臣才致有安史之乱,和文宣同样是前明后暗。只是不知道我们应该笔诛杨贵妃呢,还是同情她呢?”

    樊若水也是可惜道:“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治理大权还不都在唐明皇手里。后人只知道口诛笔伐,安那‘红颜祸水’的罪名,怎想那个中缘由?”

    说道此处,但见樊若水脸色羞红,眼睛又紧紧的盯着地面,沉思起来。

    陆平与樊若水相处多日,二人经常引经据典,谈史论今,已如多年的好朋友。现在见樊若水之模样,却又想起第一日见他时也是此等样子,而多日来每遇闲暇,樊若水必若深思状,面带羞色,不知何故。

    “樊兄……樊兄……樊兄?”

    陆平眼见樊若水如此样子,知道他必有心事,看他脸色,就可以猜测到必是与女子有关,就忙问道:“樊兄心中可是有事,”然后很是八卦的笑了一下“难道是樊兄看上了哪家的姑娘不成?”

    樊若水羞中带恼,忙说道:“贤弟不要乱说,只是匆匆一面而已。”

    原来那天樊若水去夫子家中拜完礼回来,想到以后就要全凭自己看书了,所以心中暗自神伤,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走在大街上的。正自想着心事,突然从身边快速经过一辆马车,那马车看上去甚是豪华,两边窗口处各挂着一个铃铛,声音极为悦耳。疾驰的马车奔驰在大道上很是显眼,大家都极为小心的躲避,深怕被那马车撞到。

    樊若水见那马车完全没有顾忌路上行人的模样,知道肯定又是哪位大官府上的马车。正看着出神,却不想从窗户里露出一个头来,但见鹅蛋型的脸上一个俊俏的鼻子,一双眼睛如秋水般明亮,青绿色的衣领衬托着那如羊奶般的肌肤,好似天上的仙女下凡。樊若水哪里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更是看的心旷神怡起来。那女子好似发现了樊若水一动不动的注视着他,看到他那傻呆呆的样子,宛然一笑,那笑容铺面而来,樊若水顿时感觉心脏停止了跳动,浑身空落落的,不知如何是好。

    马车渐渐远去,直到耳边传来阵阵说话声,才把樊若水从刚才的笑容中惊醒:

    “那不是周司徒家的马车吗?”

    “可不是吗?那车中的女子肯定是皇后的妹妹!”

    “那模样长的真是漂亮,不愧是皇后的妹妹啊!”

    。

    樊若水这时才知道原来那美丽的女子是南唐司徒周宗大人的二女儿,也是当今南唐皇后的亲妹妹。想到此,看着那渐渐消散的烟尘,心中万分惆怅。一个是当朝司徒大人的女儿、当朝皇后的妹妹;一个是家境贫寒,渔夫的儿子,两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要想在一起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克制住自己的思绪,樊若水失魂落魄的慢慢走回家。

    听到有个如此漂亮的美女,陆平立刻来了精神,就算是不能得到,看看也是好的嘛,养养眼也不会犯法。南唐司徒周宗,陆平是没有听过,但是待听到是皇后的妹妹时,才想起原来是那著名的“小周后”。

    江南真是多出美女啊,虽然曹操的铜雀台已不在,想三国的尘烟还在弥漫,“揽二乔于东南兮”的名句确在曹子建的映衬下千古不衰。江东二乔还在读书人的书中,在夜晚出现在梦境中的颜如玉,身影还是那么的清晰。如今虽然换了人间,但是今日的江东又有大小二周,正指得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两个皇后!

    这可都是在历史上很出名的美女啊!陆平思及此处,知道了樊若水看到的那个美女肯定是小周后无疑了。如果真是那么美丽,以后等大周后病了,李煜还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看着樊若水,陆平想想就头疼,身份的悬殊别说身在古代这种门户观念极为浓重的时代,就是在现在思想解放的情况下,很多父母都还在挑剔出身家世呢。作为两世为人的陆平,极为冷静的劝说道:“樊兄,对方既然是司徒大人的女人、当朝皇后的亲妹妹,况且人又是极美的,那么上门说亲的人肯定很多。樊兄若想效那司马相如卓文君之事,小弟担心到时候樊兄如海中捞月,镜中看花,徒自伤神啊。”

第两百三十二章:没门() 
樊若水见陆平开口就提到“司马相如卓文君”,知道陆平误会了,赶紧解释道:“贤弟误会了。在下虽然亦有好逑之心,但也有自知之明。我没有司马相如的文采,怎敢做此白日之梦。只愿以后能再见到她就心满意足了。”说完长叹一口气,躺在床上看着房顶,也不说话。

    此种心境,陆平也是可以体会的。当年在大学里自己也挺喜欢其中一个女生的,但是自己一没有英俊的外表二没有可以保证以后生活的财富,尽管自己很喜欢,但是仍然不敢见面表达。就此压抑心中的思念,只要是能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就心满意足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工作,而她却是考上了研究生,从此天各一方,永不相见了。

    也许是昨晚说出了自己的心事,第二日樊若水看上去比前几日有精神多了。樊伯还是每天出去打渔,然后再把新鲜的鱼卖到金陵城里的酒楼里。虽然陆平感觉胳膊的伤势已经好了,但是樊伯还是让他在家里休息。而樊若水自己拿着书或坐于屋中,或游于村外,凡寂静无声处皆是他的读书之地。

    这一日,樊伯一大早就去江里打渔去了,为了樊若水的买书钱忙忙碌碌的。樊若水拿着书出去了,估计是到村里的某一处地方看书。陆平自己正百无聊赖的坐于院中,计算着自己到樊家的天数,估量着还能有几日南唐就可以放开江面,就可以回去大宋了。

    不想,樊若水兴冲冲的跑了进来,拉着他的胳膊就往外拽。陆平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就忙问道:“樊兄,你这是为何?”

    “贤弟,我又看见那天见过的女子了。你快随我去吧。”

    听到此,陆平也很想见见那个传说中的美女,忙抛开一切,随着樊若水跑了出去。陆平随着樊若水沿着村里的小路一直奔跑,经过一片偏僻而幽静的树林后,视野豁然开阔,原来是一片平坦的草地,小草略显枯萎,宽阔的草地上隐隐有脚步的印痕,但是眼前却是一个人也没有。不远处有一幢很大的庄园,在这一片寂静无声的旷野中显得鹤立鸡群、卓尔不凡。红墙绿瓦的庄园好像给这个空旷的草地平添了几分人气。

    “还是晚了一步,她们都走了。”樊若水遗憾的说道。

    “那是我没有缘分一睹芳容了。走吧。以后有缘自会相见的。”陆平安慰着。

    原来樊若水今天走到方才的那片后树林感觉很是安静,就在这边看书。不知过了多久听到远处有女子的欢笑声传来,他心中好奇,就寻着声音过去,一入眼便看到那天见到的美丽女子正在这草地上放风筝,身边有两个丫鬟陪着。

    樊若水没有想到能在这儿看见她们,心里莫名的兴奋起来。看着她一边拉着手中的线,一边慢慢的跑着。那优美的身姿,仿佛化为无数个仙女般的身影在他面前飞舞,那感觉像春天的太阳照在身上,舒服极了。但在此时,想到家中的陆平,他马上跑回去找陆平过来。可惜的是现在伊人已消失不见了。

    陆平觉得以后肯定还能再次见到,当然再次相见的时间是数个月的有缘相逢,还是数年后南唐的国破家亡,这就不是陆平所能想到的了,所以他很有兴致的念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樊若水则神情呆滞的跟在陆平的身后,脑海中还浮现着刚才那小巧可爱的身影和悦耳的欢笑声。

    自此以后,陆平也拿上樊若水的书陪着樊若水来到这片树林读书,但是始终没有见到那位美丽的女子。几日之后,陆平就再也不去了。而樊若水却是坚持每日都去,一月之中偶尔可以见到樊若水露出了几次笑容,但是更多的却是摇头叹气。

    年关越来越近了,听说对岸的宋军已经撤走了,可能是由于时近年关,南唐水师还是没有放松对江岸的巡查,陆平猜测可能是为了金陵城新年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也可能是为了防止大宋在大家精神松懈的时候突然发难,打一个回马枪吧。在如此紧张的时刻,任何谨慎都是可以理解的。

    陆平寻思着自己既然都到了南唐,如今伤势好了,在这儿又没有危险,何不见识见识南唐的风土人物呢,以后如果不可避免的参与大宋的统一之战,也可以做到知己知彼。所以,就再也没有跟着樊若水去树林看书了,而是跟着樊伯到江宁城送鱼。

    江宁,即如今的南京。战国末年越王勾践灭吴国后,令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金陵最早古城。之后楚威王灭越,尽取吴国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210年东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气,隧改金陵为秣陵以贬斥金陵城。

    公元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