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平脸上带着笑容,此时端起了杯子道:“学士帮了我等一个大忙,实在是无以为报,此处无酒可饮,在下便以茶代酒,敬上学士一杯,还要请学士勿怪我失礼啊。”
史临笑道:“以茶代酒,确实失礼,然而此茶却不是一般茶水,自然是可以的。”
陆平示意了一下明为,便站起身来,两人一同敬了他一杯。
他们喝干茶水,皆是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又说了许多客套之话,陆平和明为方才离开。
明为走在陆平的身后,沉默不语,许久方才说道:“陆兄,这次真该多谢你了,适才我半场打起了退堂鼓,我当时也不知道怕什么,说起来实在是愧对你,希望你莫要怪我。”
陆平叹了口气道:“明兄,其实你只是单纯的怕而已,并不是怕什么东西,不过这一次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没想到这一个单纯的误会竟然如此之久,明兄早应该去问才是,何必拖到现在,白白浪费一年之久的光阴!”
明为此时也显出了懊恼的表情道:“早知如此,我早就过去询问了,没想到竟然只是如此简单!”
陆平见他这样表情,只好说道:“明兄也莫要如此,现今知道了原因,过不了多久便要调任了,从此以后也可以算是扬眉吐气,也可衣锦还乡,彰显华贵了。”
明为脸上一笑道:“我定然不会忘记陆兄之德!”
他们走回到院子之中,陆平想了想便道:“我等现在先抄一些书吧,也省的晚上的时候累着。”
明为顿时不屑地道:“为何现在还要抄书,这本就不是我等所要做的事情,我等为何还要费尽心血去作这事?”
陆平一愣,沉吟了一下方才说道:“明兄此言差矣,不管怎样,我等现在还是宝阁的侍制,如果不做事,定然会使得学生们的厌烦,到时候恐怕学士们就不会上报了,所以这时候一定要加倍做事,以让学士们可以看到你的努力,从而上报吏部,得以调迁。”
明为闻言不由点了点头,忽然看向陆平,慢慢说道:“陆兄,你最近帮了我许多的忙,想来十分的累了,以后这些杂活便交由我来做吧,你也算休息休息,如此可好?”
陆平不由地看了一眼明为,随即便笑道:“那我要多谢明兄了,实不相瞒,我最近身体不适,真是难为明兄了。”
明为忙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陆兄便不要客气了。”
陆平也是笑着,便又和明为说上几句客套话,随即便道:“今日天色已晚,我便回家去了,明兄,待过上几日再见。”
明为点了点头,随即道:“我送陆兄出去。”
陆平连忙摆手道:“就不劳明兄了,毕竟还有那么多的书籍要抄,时间宝贵,我一个人走回去就行了,明兄,告辞了。”
明为也是拱了拱手,随即便站在这里,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透漏出他心中的激动。
第三百四十二章:请多关照()
陆平此时却是走在大街上,他脸上的表情却是一种奇怪的笑容,随即又慢慢地释然起来。
他走在大街之上,尚未有夕阳,但已经感觉很有一些冷了,这已经是初冬的迹象,就在人们不经意之间出来了,让人突然之间变得冷了起来。
或许这便是自然之道,无可避免?
…………
空气有一些发冷,冬日让人惊讶地跑过来了,早上都已经开始起了霜,陆平又躲在兰亭里面看起了书,他的手放在衣袖之中,背着柱子,把书放在腿上面,寻找最佳姿势在这里看着。
他突然大声朗诵道:“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泜水之南,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此二人相与,天下至驩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他又念叨了几句“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难测也”,突然觉得有些心烦起来,顿时把手中之书放在石台上,然后站立起来,走到亭子边沿,心神不宁地看着四周。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景色了,他眼色很是茫然,忽而又重重地叹了口气,不自觉地轻笑了一下,方又回到石凳上面,重新拿起石台上的书。
这本书便是从宝阁里面拿到的那本《莱公杂言》,这上面的东西实在太过混杂,陆平看了看前面的内容,大多记载的是寇准在朝上和王钦若对质的事情,后面的一些书信也是挺有意思的,寇准竟然写信给王钦若,言辞恳切,想着化干戈为玉帛,谁知当时王钦若根本不想和解,故而连个回信都没有,也让寇准失望了不少。
这里面英宗皇帝写的批语也是很有趣,他详细说了一下寇准的功劳,随后又说“准亦非完人,然为相可矣,今之无一人可如准。”
寇准一生大起大落,他青年时代便已经是高官了,三十来岁便为参知政事,得相位,而后又被外放,直到真宗起用,又拜为宰相,景德年的时候,辽兵南下,寇准促使真宗皇帝亲征,功劳极大,直到和王钦若相争,而后又罢相,晚年又被起用,而后又被大臣丁谓陷害,被贬到雷州,最终实在那里。
他可以算是传奇了,那个时代是风起云涌的时代,宋辽一直维持着不稳定的局面,宋夏关系真是互相仇视,大宋官员内部也有裂隙,内部耗费的实在太大,这些都使得这个时代渲染起来一股要强国的气氛。
那时候武有卫青,有范仲淹和后来的欧阳修,都是励精图治的人,寇准这样的宰相已经不能适应那个时代了,所以他不得不退回去。
陆平轻轻的翻着这书,仿佛是见证着那个时代的一点点的片段,直到翻到最后那一页,又见到了寇准的画像。
这个画像陆平已经仔细地看过了,但是他根本看不出什么,上面没有题字,没有作者,就在这手抄书的最后一页,看上去颇为怪异。
他叹了一声,便把这本书放在台子上,这时突然听到外面的喊声,他连忙走过去,却碰到沈千里正赶过来。
沈千里见到陆平,立刻说道:“陆平你果然在这里,宝阁都来人了,要你赶快回去!”
陆平一愣,他许久都没去宝阁了,本来到那边也没有什么事,没想到宝阁竟然来找自己了,他忙道:“那好,我这就换衣过去。”
沈千里急道:“你还换什么衣服,有人在那边等着呢,快过去吧!”
陆平整了整衣服,便道:“那我现在就过去了,那边来的是什么人?”
沈千里说道:“我也不知,父亲在陪他喝茶,看起来身份也不算低,不过他也等不及了,让你快点随他过去,说宝阁有急事。”
宝阁有急事?
陆平迷惑了,宝阁屁事都没有,什么时候还有急事了?他疑惑不已,连忙快步走了过去,却见到一个三十来岁的蓝袍人,此时正和沈万钧说些话,他连忙走了过去道:“未知学士光临寒舍,小子未去远迎,实在是对不住!”
这个蓝袍人便是史临,他这时连忙站起身来说道:“陆平,你快点随我回去!”
沈万钧这时也站起来,说了几句客套话,史临只是推搪了几下,然后便带着陆平走了出去。
他有些心急,一路上也未说话,就这样快步的走着,陆平跟在他的身后,想问一些什么却不知该怎么问,只好也是闷闷地走过去。
一直到了宝阁,史临才停下脚步,对着陆平说道:“是吏部的官员过来了,你要被调走了。”
陆平一愣,随即道:“不是说好了调走明为的吗?怎么会是我?”
史临摇了摇头道:“这次是吏部直接发来的公,指名道姓地叫你过去听令,废话别说了,快点进去吧,我们找你那么长时间,估计吏部来的人都急了。”
陆平立刻走进里堂,早见到里面有好几个人在这里说着话,他们看见陆平走了进来,连忙都站了起来,然后那个吏部来的人站了起来,拿着紫色的纸卷,展开道:“敕令陆平入直秘阁修书,为侍制,通归三省所属,令到即行,敕此!”
史临见到陆平还愣在这里,不由地碰了他一下,低声道:“快过去把吏部公接过来啊!”
陆平这时出声道:“我想问一下,为何不是调任明为呢?”
他这问的算是奇怪了,众人皆是不知何故,那个吏部官员此时说道:“你说什么?还不快点接令!”
史临见到陆平还是不动,不由地对那官员道:“大人先稍等一会,待我与陆平说上几句话,老吴,你陪大人喝些茶吧!”
他这时一把抓住陆平,然后把他拖到外面,满脸不悦地道:“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你有多大的本事了?连吏部过来的公你也不接了,你还真以为自己是谁啊?”
陆平无奈地道:“原先不是说好让明为先调走的吗?他毕竟待在这里有一年多了,心中已经生了烦躁之心,如果这次还不让他调走,那岂不是会恨我一辈子?”
史临皱着眉头道:“原来你是如此想法,但是现在却由不得你了,吏部亲自点名要调走你,除非是皇上下旨,或则谁也没有办法,至于明为,我答应你,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就把他调出去,你现在就不要管他了,别怠慢了吏部的官员,快回去接令。”
陆平心中还是犹豫不断,毕竟之前已经答应明为了,而今自己却接了令,如果明为知道此事,那么他心中会怎么想,他本来就是一个心肠狭隘的人,说不定这件事过后,他会记恨自己一辈子,到时候可真是难缠了。
但是现在吏部的公,却不能不接,他想了想,心中随即变得有些坦然,自己什么时候变得瞻前顾后起来了?既然是吏部亲自下的公,那就不能躲避,难道自己还怕起了明为?
他这时点了点头道:“那我便过去接令了。”
史临道:“早该如此,快跟我过来,等会记住,先要向那个吏部来的人赔罪,记住了!”
陆平走了进去,见到那吏部官员脸上不耐之色更浓,连忙上前说道:“在下方才一时糊涂,多多得罪,希望上官莫要怪罪!”
他连说了两遍,那个吏部官员才道:“我也不为难你了,自己拿过去,明日便有人带你去直秘阁,记住了,那里是大内,实在皇城里面,凡事都有规矩的,你到时候可不能随意了,像我这样好说话的人是极少,你切要记住了。”
陆平连声感谢,然后又是说了不少客套话,那个吏部官员方才点头。
一时气氛便活跃起来了,过了许久,那吏部官员方才回去,史临笑道:“陆平,你可算走运了,平常之人哪里能去直秘阁,虽然是个侍制,比起其他也算是风光许多,不过方才那位大人说的也是不错,你千万要记住,那里是皇城,要谨慎行事。”
陆平点了点头道:“多谢学士提醒,在下没齿难忘!”
史临哈哈笑道:“只要你还记得宝阁便成,对了,直秘阁修书可不是干杂活,去那里还真是享福啊,而且你会遇到许多贤人,他们都是大德大能之人,你亦要多多的尊敬。”
陆平道:“我知道了,多谢学士!”
他说了几句,方才和史临一起走了出来,刚走出长廊,便见到明为正站在柱子旁,低着头不说话。
陆平一愣,随即轻声叫了一声:“明兄!”
明为闻言抬起头来,他的表情让陆平为之一愕,这副表情和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完全一样,一样的面无表情,一样的绝望,而且还多了一点很特别的眼神,那种让陆平觉得十分不舒服的眼神。
史临这时为了怕陆平尴尬,主动说道:“这次吏部调任,直接提上陆平的名字,所以根本没有学士的上报,明为,你可千万不要误会了陆平啊!明白了吗?”
明为低下头道:“明白了。”
陆平见到明为这样,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他知道现在的明为定然是恨起了自己,不过他却不想说什么,这时只是对史临说道:“学士,我现在便回去了,多谢你的关照。”
第三百四十三章:冒昧了()
史临点点头道:“如此便好,那你便回去吧。”
陆平临走之时看了一下明为,却见到他也朝自己看过来,满脸的怒火一现即隐,随即便低下头了,他心中不由有些叹气,这个明为估计真的会恨起自己一辈子了。
不过自己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他拜别了史临,然后快步地走回家中,先向沈万钧和沈千里说了一下,他们二人本来还提心吊胆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听到陆平说是调到直秘阁去了,不由大为惊喜,连声称好,又是一片喜庆。
陆平吃罢饭,便又回到亭子之中,却不料瞧见晴玉和李清照都在亭子之中,他想了一想,便走了进去,然后拱手道:“李姑娘也是在此,在下有礼了。”
李清照转过身来,微微笑道:“原来是王公子回来了,听闻宝阁有急事,未曾想到这么快便已回来。”
陆平呵呵笑道:“确实是有急事,不过亦算是喜事,在下被调任为直秘阁修书,归三省管。”
李清照和晴玉都是极为惊讶,不可思议地看着他。
晴玉此时说道:“是真的吗?”
陆平笑道:“我还说假话做甚?今天在宝阁里面接的吏部公,明日便要去直秘阁了。”
李清照嫣然一笑地道:“那我就恭喜王公子了,直秘阁就是秘阁,据说里面有人过千,博学之士颇多,而且里面藏书数十万卷,可谓奇大,王公子不仅可在里面做事,亦可求学。”
陆平心里也挺期待那个秘阁了,那可以算是后世之中的大型图书馆了,而且它的功能又远远不只是如此,很多的书籍都是在那里编撰的,在那里可以说是见证一本本古书的出生,可以看一看古人所拥有的智慧!
晴玉沉吟道:“你进入秘阁,是不是算是朝官了?”
陆平摇头笑道:“哪里来的朝官,我还是原来从九品,还差的远呢。”
晴玉点头不语,便坐在石台上面,然后对着陆平和李清照道:“你们二人也坐下来吧。”
陆平刚一坐下,突然想起李清照交代自己做的事情,他忙道:“李姑娘,最近事忙,你交代的事情我倒是没去过问,实在汗颜,待过上几日,我定当去问上一番!”
晴玉奇怪地道:“你说什么?”
陆平笑道:“在和李姑娘说话,你就不要问了。”
李清照沉默了一会,然后便道:“多谢王公子了,此事就作罢了,不劳王公子费心了。”
陆平以为李清照怪起了自己,连忙说道:“李姑娘,你切莫如此,我明日便到太学之中……”
“不用了。”李清照柔声地道:“真的不必了,多谢王公子。”
陆平愕然地看着她,见她并没有什么恼怒的表情,不由有些奇怪,但他此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起来,一时气氛变得凉了许多,竟然冷场了。
晴玉也觉得有些诡异起来,狐疑地看了一下李清照和陆平,见到两人都没有说话,她也不说话了。
这么静悄悄的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了,陆平立刻笑道:“这个,今日天气不错,所谓秋高气爽,莫过于此,有风、有景、有亭,实乃是一佳日,更有良朋而坐,如此景色应该歌一曲才好。”
晴玉看了看周围,随即一脸笑容地道:“那好,你便歌一曲为我和清照姐听听。”
陆平一愣,他方才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哪里想着唱歌,忙道:“应该是你唱才对,我怎么说也是你的长辈,哪有长辈唱曲儿的?”
晴玉笑了笑道:“你便唱吧,我和清照姐可都是在听着呢。”
李清照这时也是展颜笑道:“王公子便歌一曲吧,我倒是真想一闻王公子的曲中风韵,若得妙处,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她们两个竟然一起要求陆平唱上一曲,像是赶鸭子上架一般,他挠了挠头道:“曲儿我不会唱,我吹笛子给你们听吧,如何?”
李清照笑道:“若有笛音,亦是好的。”
陆平笑道:“那我这就去取笛子过来。”
其实笛子他并不是很会,以前在后世之中用笛子经常吹梁祝,只是粗识而已,在草原上的时候他也是喜欢吹上几个曲儿,云燕怎么学都学不会,倒是自己的安达李大宝学会了基本的技巧,但是吹起来的声音却是不敢恭维。
他脸上带着笑容,从房中拿出笛子,这个笛子拿着起来有种沉重的感觉,是他从大相国寺买下来的,看上去有些年代了,事实上是新作出来的,用手艺特别处理成这个样子的。
此时他又走回到亭子之中,见到晴玉和李清照都是带着笑容看着自己,不由有点拘束,轻轻咳嗽了几声,然后笑道:“我就随便吹上几曲,若是不好,你们切莫要怪我。”
他横笛与唇边,想了想,然后便轻轻地吹了一曲。
这笛声刚开始有些堵塞,可是到后来陆平渐入佳境,笛声也变得极为流畅起来。
笛声淡淡叙叙,飘飘荡荡,就像一个人轻步走在路上,心中有着莫名的心思,像是看见心中的想法,但是却恍若在梦中,若隐若现,忽近忽远。
陆平自己也仿佛沉浸于此,这曲子平淡无比,然而却动人心弦,直到他落下最后一个音符,才把笛子放在石台上面,微微笑着。
李清照轻闭着的眼睛慢慢睁开,颇为赞叹地道:“此曲极为动人,是一个妙音。”
她看向陆平,笑道:“王公子,这曲名字叫什么?”
陆平笑道:“这个曲儿名字叫乱红,我无意之间得之,觉得起伏之间甚合雅音,所以今日便用此来献丑了。”
李清照低声道:“乱红。”她又念了一遍,然后说道:“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是欧阳修的词,陆平以前看过,此时听她诵起,不由觉得很是应景,微微笑道:“李姑娘也怜惜这‘乱红吗飞过秋千去’吗?”
晴玉见到李清照轻轻地低下了头,此时对陆平笑道:“这曲子确实不错,从未见你吹过笛子,没想到你还吹得不错。”
陆平笑道:“这曲儿我吹的不好,若是让李姑娘吹出来,那定然是仙音了。”
李清照抬起头来,轻笑道:“王公子如此说来,我若不献丑就不像话了,况且此曲甚佳,极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