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风烈-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能一枪解决掉李傕,令马超颇感意外。在历史上,李傕凶名在外,但是很少有史书描写李傕的个人武艺如何,所以在马超的印象里,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李傕的武艺并不出众的直观印象,再加上这几年来在洛阳、长安等繁华的大都市纸醉金迷,李傕必定已经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可即便是这样,仍能挡住马超全力一击的杀招,可见史书这东西,真的是不能太过于相信的,其中很多的记载,都是错误的。

    比如说李傕,马超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在西凉时期的巅峰李傕,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悍将了。

    只是,有些人是注定要被历史所淘汰的,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李傕在这个乱世中选择了安逸,那么等待他的,便只有被无情的淘汰。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乱世之中永恒不变的生存法则。李傕,已经违背了这个法则。

    霸王枪再次凌空刺出,依旧是家传五虎断魂枪的杀招。马超似乎打定主意,要用马家家传的枪法击杀李傕,让他为侮辱马超母亲的言行,付出血的代价。

    空中,漫天的枪影勾勒出一个猛虎的图案,血盆大口已经张开,猛地咬向了李傕的脖颈要害。

    李傕心知不妙,连忙使出浑身解数,将手中大刀舞的密不透风,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却始终抵挡不住马超霸道的一枪,那宛若惊鸿的一枪,沛然不可御的瞬间撕裂李傕的所有防卫,将他的大刀磕到外围,失去了所有的保护作用。

    下一刻,霸王枪紫金色的光芒闪动,马超怒吼一声,伴随着他的吼声,霸王枪龙舌虎牙的枪刃无可阻挡的刺进了李傕的咽喉之中,将他的半个脖子都给刺穿了,鲜血瞬间便倾撒了下来,将李傕的左半边衣甲悉数染红了。

    “辱及家母,死不足惜!”马超对着李傕说了最后一句话,而后双手猛地一抖,锋锐的枪刃横着在李傕的脖子上划过,比利剑还要锋锐的枪刃,将李傕的脖子完全斩断,令他硕大的头颅凌空激射了起来,一股股红色的血液,顺着他断头处的缺口喷涌了出来,在空中下起了一场小规模的血雨。

    将空闲的左手伸向虚空,把李傕飞起来又落下的断头接入掌中,马超冷声喝道:“李傕已死,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本就心中充满了惊恐的李傕部众们,看到马超两枪斩杀了李傕,威风凛凛势不可挡,在马超的呵斥之下,他们哪里还有心思继续抵抗?很快便有一小部分人做出了表率,将手中的武器丢到了地上,准备跪地请降了。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忽然在后营处传了过来,一个脑后系着灰色狼尾的悍将,出现在了战场的边缘处。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李傕的洁白义兄弟,同为董卓麾下四大中郎将之一的郭汜。

    听闻马超率军攻打李傕的军营,董卓为了安全起见,便把郭汜派了过来,本意是想让他们二人联手,将马超击退的。可是当郭汜带齐了人马赶来后,看到的却是李傕的无头尸身,而他的人头,却被威风凛凛的马超握在手中!

    这一场景,瞬间将郭汜激怒了!不管怎么说,李傕和郭汜也有数十年的交情了,两人又是结拜的义兄弟,不看僧面看佛面,郭汜都绝不容许马超如此嚣张!

    “把武器都捡起来御敌!违令者,就地格杀!”郭汜用近乎疯狂的声音,大声怒吼着。那些原本已经要器械投降的军士,被迫无奈之下,只好又重新捡起了已经丢掉的武器,勉强提起一些为数不多的勇气,重新站到了马超的对立面上。

    “马超?”

    “郭汜?”

    隔着战场,马超和郭汜相互对望着,各自叫出了对方的名字,进一步的确定了对方的身份。

    下一刻,两人之间再也没有了任何的言语交流,各自指挥着部下众将士,挥舞着武器,恶狠狠的向着对方扑了过去,又一场激战,悄然拉开了序幕。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诛郭汜!() 
郭汜此次前来,带来了一万名精锐步兵,加上李傕部下剩余的两万多人,凑到一起加起来总数达到了三万朝上,比起马超部下的人数,只多不少,拼死一战,未必没有获胜的可能。至少,郭汜是这样想的。

    直到两军真正的交战到一起一段时间之后,郭汜才发现,自己的算盘打的大错特错了。先不说彼此之间的战斗力,有着如同天堑一般的差距,破军阵和奔雷骑爆炸的战斗力,根本就不是他部下将士们所能抵抗的;单说士气的方面,两军之间就有着云泥之别。

    马超部下的精锐们士气如虹,奋勇杀敌之际,手中的武器上下翻飞,出手极为有章法,自信心爆棚;反观郭汜自己的部众们,便犹如一盘散沙,甚至有些人连提刀的勇气都没有,只能站在战场的边缘敲敲边鼓,泡泡龙套,充其量也就是捧个人场而已。两相比较之下,高下立判,郭汜用后脚跟都能猜到,这场战斗最后的结果会是如何了。

    短短两炷香的时间,马超部下强悍的精锐们,各逞兵锋,硬生生的接连击溃了三道防线,斩杀了郭汜部下三千余人之众,令更多的部众们心生畏惧,不可遏制的挪动着脚步,快速的向后退却,再也不敢和马超部下的精锐们交战了。

    看到这一场景,郭汜这才猛然意识到,在他对面的,是号称勇冠三军的冠军侯马超,是那个自西凉名声鹊起的锦马超,和他所带来的巨大危险相比,李傕的仇恨,似乎并不是多么的重要了,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郭汜哪里还有心情去为李傕报仇雪恨呢?至于李傕是不是会死不瞑目,又关郭汜什么事呢?

    “撤!敌军势大,快撤!回去请太师定夺!”郭汜连忙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希望可以在部众还没有被杀光之前,利用他们的保护,让自己完全的撤到长安城之内。

    调转马头,郭汜刚向后跑出不远,却赫然发现,一个须发都已经有些花白的大将,状如神明一样拦在了自己的退路上。

    原来,趁着刚才和郭汜所部交战之际,马超暗中命令黄忠率领一支偏军,绕过战场来到了郭汜的后方,切断了他的退路。按照马超的说法,既然来了,那就不用再离开了!李傕已经被斩,郭汜的罪行不再李傕之下,马超岂能容他轻易逃离?

    “黄忠在此!不想死的,丢下武器,否则,别怪我手中大刀太过锋锐!”黄忠声如洪钟,立马横刀的大喝着。

    眼见黄忠拦住了退路,郭汜气的差点炸裂了胸膛,忍不住骂了起来:“老匹夫,也敢猖狂?!看刀!”郭汜不敢和马超较量,可他还没把黄忠放在眼里。自古以来,老不以筋骨为能,越是年老之人,体力必然越是孱弱。所以在郭汜的眼里,他可不认为年近五旬的黄忠会有多厉害。

    殊不知,黄忠与常人不同,他的生长曲线,连马超都感到异常费解,那是完全逆生长的曲线,简直是越老越妖的典范!岁数越大,自身的耐力和武艺越是精熟!虽然没有了年轻人的锐气,可丰富的临阵对敌经验和精熟的武艺,足以弥补一切!

    郭汜狂妄自大的策马杀来,引得黄忠发出一声不屑的笑声,直到郭汜杀到了眼前,黄忠才不慌不能忙的抬起手臂,掌中的九凤朝阳刀一刀挥出,直取郭汜斩来的刀锋。

    铛——

    伴随着剧烈的撞击声,郭汜顿时感到双臂一阵发麻,手中的大刀竟是脱手而非,打着旋儿的飞上了半空,向着他的身后飞落。

    “就这点本事?”黄忠揶揄的看着郭汜,故意摇着头问道。

    郭汜羞愧的满面通红,双臂不自然的抖动着,剧烈的酸麻感,让他一时半刻之间,竟是无法抬起双臂来。

    郭汜的武艺和李傕不相上下,根据李傕和马超的交锋是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本该不会被黄忠一刀震飞武器,可是郭汜在出手之时,心态是和李傕全然不同的。李傕当世知道马超武艺超群,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才勉强招架住马超一枪的;而此时的郭汜以为黄忠年岁已大,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心中自然存在了轻视之意,而黄忠又是存心扮猪吃老虎,这一交手之下,郭汜吃了如此大的亏,也就不冤枉了。

    双腿在战马上接连磕动着,郭汜在战马的带动下,向后退出了一大截儿,和黄忠之间保持了足够安全的距离,口中惊恐的喝道:“上!一起上,将这老匹夫给本将乱刀分尸!”

    黄忠也没打算追杀郭汜,反正郭汜现在也跑不了,怎么都是个死,像他这样恶贯满盈之人,理所应当的是要死在马超的剑下,那样,才会给马超积累起更多的声望,去赢得天下人之心。

    所以在郭汜退却的时候,黄忠根本就没有追击的意思,只是挥刀命令身后的劲卒们,把郭汜的退路完全堵死,让他成为了瓮中之鳖。

    后路不通,郭汜在战马的带动下,来到了西边,意欲从这里突围出去。可是来到这里之后,郭汜绝望的发现,守在这里的,是马超麾下的大将太史慈。太史慈投效到马超麾下的时间,要比黄忠早了很多,郭汜不知道黄忠的厉害,可却深知太史慈的勇猛,见到是太史慈在此,连面都不敢露,掉头就向着相反的方向跑去。

    来到东边,郭汜刚要下令突围,却看到黑铁塔似的胡车儿挥动着他的狼牙大棒,宛如杀神一般无情的在这边的战场上厮杀着。凡是被胡车儿的狼牙大棒砸中之人,无一不是脑浆崩裂或是骨断筋折,倒在他棒下的人,甚至连一具完整的尸体都不能保存下来!

    更可怕的是,在胡车儿的背后,一群黑衣黑甲的精锐,同样挥动着狼牙棒,正在和郭汜部下的众将士们厮杀着,那一根根沉重的狼牙棒,在他们手中轻如无物,但是一旦落在敌人的身上,郭汜部下将士们身上的铠甲根本起不到丝毫的防护作用,脆弱的比薄纸还要单薄,只能任凭落在身上的狼牙棒,在他们身上连皮带肉的撕下来一大块,令他们痛苦哀嚎不已,那一阵阵惨叫的声音,令郭汜心胆俱裂。

    前后左右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郭汜是插翅难逃。渐渐地,他心中求生的欲望灭绝了,眼中透露着临死前的绝望,就像是一堆死灰。

    喊杀声、打斗声……渐渐的弱了下来,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死尸,到处都是鲜血,但是更多的,却是郭汜部下跪地请降的将士们。只有百余名郭汜的心腹亲随,围聚在郭汜的身边,用带血的刀刃保护着郭汜。

    马蹄声声,马超骑在龙象宝马上,缓缓而来,直到逼近到郭汜身前三丈之处,才停了下来。

    “郭汜,你在董卓身边为虎作伥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今日的下场吗?”马超声色俱厉的喝问道。

    郭汜抬起失神的双眼,寂寥的答道:“成王败寇。本将没什么好说的。”

    “死不悔改!本侯便成全你,为天下数以百万计的黎民百姓除害!”马超反手拔出巨阙重剑,翻身下马,大踏步向着郭汜走了过去。

    围在郭汜身边的死忠们,见到马超仗剑而来,纷纷发一声喊,举起手中战刀冲了上来。马超怡然不惧,喝止住打算上前助战的部下众将,单人独剑杀进了人群之中。

    好久没有淋漓痛快的大杀一场了,今日,马超便要让巨阙重剑饱饮鲜血!

    沧澜剑法施展开来,夹杂着马超自创的出手法,巨阙重剑在马超的手中仿似化为了一条翩若游龙,剑芒伸缩吞吐间,每一剑,必定血光乍现,带走一名敌军的性命!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出生于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在写出侠客行这首诗的时候,完全是凭空的想象。如果他能早出生千年的时光,有幸见到马超今日的战斗,他一定会心怀激荡,将那首侠客行写的更加波澜壮阔!

    剑起,剑落!血染征袍!

    当马超最后一次挥落巨阙重剑的时候,在他的眼前,除了郭汜,已经没有其他活着的敌人了,郭汜所有的亲随,在刚才的战斗中,都已经被马超斩杀了!

    百人斩!马超或许是在不经意间,又或许是刻意为之,完成了一次百人斩的壮举!这其中,巨阙重剑难以匹敌的锋锐,令马超如虎添翼,可谁又能否认,精良的武器,不是实力的一部分呢?

    在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百人斩,也不过只有寥寥数次而已,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楚霸王项羽在乌江之战中,步战斩杀敌军数百人之众,险些完成千人斩的壮举。可以说,能完成百人斩的,都是名噪一时的猛将,现如今,马超把自己也放进了这个行列之中了。

    第一百零一次挥剑,斩下了第一百零一颗头颅,马超用代表着浩然之气的巨阙重剑,亲手终结了郭汜罪恶的一生。

第一百二十四章 长安攻坚战(一)() 
李傕、郭汜接连被杀,两人部下三万余众人,除了战死沙场的,余者悉数被马超所收服。这些本就是战时状态的士兵,虽然无法和奔雷骑以及破军阵两支精锐相比,但战斗力还是有的,这些人的投诚,令马超威势大涨,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更令董卓感到惊惧的,是马超的兵力还远不止于此。

    一日之后,关羽率部赶来与马超汇合,他带来的是两万余能征善战的马步军兵;关羽来到之后的两个时辰,俄何烧戈也率领着两万草原牧区的骑兵,来到了马超的军营之中,更助长了马超所部西凉军的威势。

    比及第二日的傍晚时分,负责殿后的部队亦陆续赶来。扶风方向,青年将领郝昭率领着近万部众赶来助阵;冯翊方向,大将徐晃亦率部前来。

    等到第三日的清晨,随着各路人马的到来,马超麾下的兵力,从最初的三万余人,暴增到了十二万之众,其中新归降的两万多降军,暂时还不能让马超放心的投入到战斗中,即便如此,可用战力也达到了十万以上。

    如此浩大的声势,兵临城下,怎能不令长安城中的人们心惊胆战呢?要知道,此刻在长安城之内,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七万余人的军士,就算可以依靠长安城的城墙坚守,但是面对马超这样的人杰,谁也不敢保证七万人的战斗力可以保住长安。

    一般来说,据城固守的一方,在攻坚战中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的,想要强行攻城,获得攻坚战的胜利,发起进攻的一方,都必须要投入守城方至少三倍以上的兵力才可以做到,按照长安城内的兵力部署来计算的话,一般的人来攻城,至少要预先准备二十万人的部队,才有可能攻下长安。但是马超是谁?那可是战无不胜的新一代战神、勇冠三军的神威天将军!锦马超之名,冠军侯之位,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连吕布都数次在他的手中吃了大亏,落得个亡命天涯的悲惨结局,谁还敢说仅仅凭着七万士气低迷的军士,可以在马超的强攻中,将其击退呢?

    趁着马超整顿兵马的间隙,长安城内的各方势力想方设法的来保全自身,偌大的长安,在也无分白日和黑夜,似乎每个人都迫于城外的压力,而显得格外的忙碌和焦躁。

    城中最大的一股势力,无非便是董卓。董卓深知自己和马超势如水火,根本不可能共存于一世,一旦马超攻破了长安的城墙,进入到城中,董卓的死期也就到了。为了能阻止马超进入长安,董卓这几日来可是食不知味、寝不安席,终日和部下文武众人反复的筹谋着,最大可能的加强长安城的防御。大量的征调民夫,强行令他们到城墙下做苦力,将诸多的守城器械搬运到城头之上;抽用城中富庶人家的钱粮,充作军用,赏赐给部下的将士们,以激起他们拼死的决心……

    其中,董卓最在意的,是拉拢城中的各方中小势力,许诺给他们高官厚禄,让他们出人出钱,协助守城。被拉拢的对象们,为了保全自身,也顾不得董卓背着国贼的骂名了,倾尽所有的资助董卓,抽调伏兵临时编入董卓的军队中,一夜之间,便让董卓的部众从七万人暴涨到了九万多人,几乎都要与马超的部众在数量上持平了。

    在董卓忙的外焦里嫩的时候,对刘协的看管自然而然的也就松懈了一些。刘协借着这个机会,再次将王允、董承等死忠大臣召入宫内,密谋了起来。

    当王允禀报刘协,曹操的大军正在赶来的路上时,刘协兴奋地难以名状,在董承的提醒下,刘协这才醒悟过来,连忙压制住即将脱离牢笼的喜悦心情,恢复到了平日里的正常神色。可是刘协对自由渴望已久,脸上的神色可以克制,内心中的欣喜若狂,却是说什么也克制不住的,恨不得曹操能够立刻赶到长安城外,与一众死忠的大臣们里应外合,将自己救出长安去。

    至于马超和董卓这两个西凉人,到最后谁胜谁败,刘协已经不再关心了,只要自己能逃离生天,他哪里还有心思去关注其他的事情呢?

    城中其余的几股势力,在这个时候深恐站错了队,投错了阵营,一心只想能够顺利的离开长安,逃到别处去。可是在多次尝试之后,他们却悲催的发现,现在的长安城,就像是一只铁桶,别说是人了,就是连一只鸟儿,都不太可能顺利的飞出去。

    无奈之下,这几股势力先后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有倾向性但却有十分隐晦的站到了董卓的这边。在他们看来,目前长安还在董卓的控制范围之内,一旦和董卓撕破脸皮,怕是立刻便会遭到无情的杀戮,唯有暂时顺从董卓,在力所能及的方面给予董卓一些帮助,才能保住身家性命。

    但是这些人也不傻,他们身为士族,在宦海沉浮这许多年,哪一个不是人精?他们可不敢保证董卓一定能守得住长安,为了防止马超破城之后找他们算账,这些人一方面给予董卓帮助,另一方面却又刻意拉开和董卓的距离,在表面上保持着中立的假象,暗中却和董卓、马超两方秘密的进行书信来往,从中寻觅生存之道。可以说,这些人是真正的将腹黑学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了。

    对此,马超和董卓也是心知肚明,但是大战在即,只要他们不捣乱,不妨碍到战局,也就任由他们去了,一切,等到战后在和他们一一清算。

    城内各方势力暗自涌动,城外,也同样不平静。

    自从兖州出发之后,曹操一路率部疾行,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关中,此刻距离长安也只不过剩下不到百里的距离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