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法无天,而会很快展开大清洗,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只是提供郑光的行踪,不指望得到更多的消息。
目前除了这三个人所交代出来的一名身穿黑衣、遮住面庞的男人的形象,郑光并不知道其他的消息,也不知道那些家伙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得知的消息是,一旦那些吏员有了郑光的消息,就会在县衙外面的墙壁上留下一个特殊的记号,然后,待到半夜三更,会有人去往那些吏员的家中进行密探。
也就是说,这些人也对这些吏员可能落网的可能性做了防备,不告诉他们的所在地,只是进行单线联系,因为这三个人对彼此的存在都不清楚,避免了一个被抓而全体落网的结局,只不过那个黑衣男人一定没有料到,郑光会直接对吏员进行全面的大清洗,让七大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各自找奸细,还真就给找到了。
通过对他们的审讯和严刑拷打,郑光得知了一些消息,于是让一名愿意合作的态度良好的吏员提供了部分消息,并且作为诱饵,协助官府的行动,作为歉意,七大家各自出了十名府上最强悍的私兵护卫,让他们成为县府的衙役捕快,帮助郑光执行此次行动,陈大成则亲自出任衙役捕头,并且主动担任郑光的贴身护卫。
郑光抵达县府的第二个夜晚,计划开始进行了,不进行也不行,朝廷规定官员抵达任职地是有期限的,逾期不至,会有惩罚,这一点,那些人不会不知道,瞒也瞒不过明天,还不如以自己为诱饵,把那些混蛋引出来,继而一网打尽。
白天,县府外围已经出现了特殊的标记,作为诱饵的前吏员董氏族人董六,安安静静的呆在自己家里,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感到迷茫,家族是回不去了,但是因为自己的态度良好,得到了被宽恕的机会,可以得到一笔钱,可以救回妻子,然后在县城里生活,但是从此和董氏家族再无纠葛,不得以董氏家族的名头外出行走。
自己是否还有明天,全在这最后一搏了
大约子时末,愈发焦急和不安的董六终于等来了自己想要见到的人,不是那个黑衣男人,而是一个穿着粗麻布衣服的男人,身体结实强壮,面色凶恶,一进门便瓮声瓮气的询问道:“郑光来了,是不是?”
董六咽了口唾沫,点了点头:“对,今天黄昏时分,郑光没有惊动任何人,自己带着随从入了县府,找到赵知县办了交接手续,一切都很平稳。”
凶恶男人点了点头,丢下了鼓囊囊的一袋子钱,转身就要往外走,被董六喊住了:“壮士,壮士,留步,我,小人的妻子和孩子,他们可还安好?”
凶恶男人回过头,面色不善道:“只要你老老实实为公子卖命,你的妻子和孩子自然安安稳稳的一点事情都不会有,有吃有喝,你放心,但是,如果你稍微有一点点不对劲的地方,你就可以和你的妻子还有孩子在阴曹地府里相见了,听清楚没有?”
董六被吓得一哆嗦,连连称是,凶恶男人没有再停留,而是借着夜色的掩护快速离开了。
他自然不会知道,他已经被人盯上了,多年的相互争斗,义务人的反间谍反侦查水平也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正是考虑到这一点,郑光才会放心的任用陈大成作为此次行动的主力,自己也换上劲装,拿上武器,一起行动。
这让那些对郑光崇拜和感恩不已的义乌人更加啧啧称奇,一位状元郎身份的知县,居然也有那么好的身手,真是不可思议。
这并不重要就是了,郑光定下的计划是一环套一环的,仅仅抓住一个人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有拿下他们的老巢,才有可能一网打尽,抓住幕后黑手,把他们安插在义乌的眼线一网打尽,按照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没有一两个月,那些家伙是反应不过来的,这段宝贵的时间,就能初步练成义乌的基本防卫力量了。
那一身短打的凶恶男子七拐八拐的进到了一间比较大的屋子里,进去之前还四处扫视了一下,确定安全之后才进入,郑光一声令下,捕快们悄悄的将这座院子团团包围住,等待郑光的进一步指令,郑光看了看院子里的动静,里面没火把,没亮灯,也就是其中一间屋子里隐隐约约有烛光,看来这些家伙也的确是不简单,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到位。
不过这也难不倒郑光就是了,既然那家伙跑到这里来,这里肯定就是这帮家伙的老巢!
看准了时机,郑光一声令下,全体出动,不许踹门,只准翻墙,反正这墙体也不高,也就一人的高度,七大家训练出来的这些近卫一个个的都是好手,不说飞檐走壁,翻个墙还是轻轻松松的
暗夜里,义乌县城的某处宅院里突然想起了一阵喧哗之声和怒喝之声,夹杂了惨叫声和求饶之声,这声音来得快去的也快,这一块地方也是义乌县城里人少的地方,所以,基本上没引起什么人的注意,很快就重新平静下来。
这一万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有当事人清楚,郑光在点验战果的时候,统计出来一共杀死了通倭之人十七人,其中包括那三个被收买的眼线所描述的黑衣蒙面男人,只是很可惜,这男子的取死之心非常明确,一看到大股官兵出现在眼前,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横刀自刎,谁都来不及阻止,掀开他的面罩,只发现他的嘴唇不知为何不见了,只有森白的牙齿,看起来十分渗人。
其余的小猫两三只嘴里套不出什么话,一个个的都是死忠,除了破口大骂还是破口大骂,郑光听的聒噪,下令全部杀掉,至于屋里面也没找到什么多余的信件,只看到了一些没写完的东西,讲述的大概是义乌的所见所闻,还有一副未完成的义乌全图,甚至还有一份写的是对郑光的解析
虽然依旧没有得到什么有效的讯息,不过将这伙人全部干掉之后,郑光也算是有所收获,至少把内鬼给拔出了,还把暗中的眼线清除掉了,接下来,会有一段宝贵的时间留给郑光,郑光必须要利用其这段时间,把练兵的事情给抓起来!
第二天一早,义乌县城就全城欢动了,他们终于知道义乌县新任县令,他们的大恩人郑光已经就职,正式担任义乌知县,并且张贴了安民告示,带着衙役捕快们巡城一周算是就职仪式,紧接着,就公布了一些政令。
最值得义乌人关注的有三条,第一条是募兵令,郑光奉朝廷之令,来担任义乌知县,同时还担任东南三省练兵守备官,将为朝廷编练三万精兵,就和之前那三千声名大噪的黑旗军一样的三万精兵,希望义乌县内有从军意向的成年青壮男子踊跃报名参军,待遇从优,一天三顿饭,一如黑旗军的待遇。
第二条政令是宣布三万精兵练兵期间,所需要的军需物资基本上全部都就近采购,也就是在义乌县当地采购,希望义乌各大商家给军队的价格稍微优惠一点,县府会按照这个优惠比例给各大商家减少征收的商税比例。
第三条政令则是真的让义乌人欢欣鼓舞了,郑知县宣布,待县府资金充裕之后,要在义乌当地修建五所官办学府,由县府出面向各地征召优秀学者担任老师,希望义乌县民可以将家中的适龄学童送入官办学府中念书识字,有天赋的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学费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减免。
这三个消息瞬间席卷了整个义乌县。
二百三十五 与大家共治义乌()
之前义乌人和义乌县府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清楚楚,不说势同水火吧,至少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从来也没有什么义乌人把县府放在眼里,就那座又小又破的义乌县城完全也不在那些义乌大族的眼睛里,他们从来不会觉得官员会和他们是一条心,会为他们想,官员永远想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不过有一个人是可以算作例外的,因为这个人完全不是他们过去所见过的官员的样子,以前他们所见到的官员,不是阴险狡诈就是凶暴贪婪,一点儿也没把他们当作人去看,想方设法的拉拢当地的败类,企图从内部瓦解义乌人的氏族势力,不过一次也没有成功就是了。
但是郑光不同,从最开始来到义乌,就阻止了一场械斗,继而帮助大家打开商路,推销义乌当地的名产火腿,还把臭豆腐乳这种美味赠送给义乌人作为义乌本地的名产,一起进献给皇帝获得了贡品的称谓,从而为义乌火腿和文豪臭豆腐乳进一步打开了销路,引入了大量的外部资金建设内部。
义乌县城这个被义乌大族看作是官府的囚笼的小破地方也被充分的重视了起来,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造与扩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之中,义乌县城会成为一座十分繁荣的商业城市。
而由于义乌火腿和臭豆腐乳的售卖情况实在是太好,以至于供不应求,尽管义乌人一在的扩建作坊的规模,但是订单还是排到了明年的六月份去了,义乌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觉得有些烦恼,订单太多,钱太多,有些时候,居然也是烦恼。
所以对于郑光前来就任义乌知县的事情,他们是万万没想到的,也是万分激动和喜悦的,本来大家商量好了要载歌载舞欢迎郑知县的到来,结果欢迎郑知县的不是载歌载舞,而是三个叛徒和一群倭寇的间谍,全部都被干掉了,郑知县来义乌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锄奸。
这样一来,大家也就有些意外了,并且担心这会不会成为他们和郑光之间的裂痕,不过很让他们感到意外的事情是,郑光并未对此事有什么表示,而是在全县城张贴了他就任义乌知县之后准备做的三件事情,并且还表明态度,这是初步方案,他会组织一场全县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一起参与的会议,大家一起商量这些事情是否可行。
与大家共治义乌,这是郑光对大家的承诺。
由于有了之前的良好合作关系所形成的良好信誉,郑光的话并未引起大家的广泛质疑,而是在郑光规定的人数范围内,一百人内,自己选出来了一百个可以涵盖整个义乌县方方面面利益的话语权所有者一起到县府参加这次的会议。
最初形态的议会,就在此刻诞生了。
议员代表们拿着郑光颁发给他们的特殊名帖,进入了县府大院,在一个专门搭建起来的棚子里,放了一百把椅子,棚子正前方是一个小高台,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那是郑光的位置,大家按照自己的地位和位次,自动的从前到后排列起来,都不需要郑光刻意的安排。
时间一到,郑光穿着官服就出来了,一群之前的老熟人纷纷向郑光见礼,郑光则挥挥手让大家一起坐下:“这次让大家来呢,也是和之前县府的布告上说的一样,是把整个义乌县最有话语权的一百人召集到县府,与县府一起商议整个县的要务。
之前的县府呢,做了不少错事,没有威信,更没有尽到县府应该去尽到的义务,导致给大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便,在这里呢,本官要向大家表示歉意,而本官思索之后,觉得重新确立县府威信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诸位请来,一起商议整个县的事物,这样不仅可以把失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县府作出的最终决策,也会被全体义乌县民所接受。
本官并不认为一名知县就可以把整个县数十万人的事情管理的井井有条,也不忍为知县一人就可以明白整个县的方方面面,知县也是人,也会犯错,而降犯错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的方式,就是把诸位请来,一起商议这些事情,这样的话,就可以更加彻底的贯彻落实县府做出的决策,因为这些决策,不是我一人做出来的,而是大家一起做出来的。”
说完这些话,一百位代表是面面相觑百脸懵逼的,好一会儿,总代表、义乌县府捕头陈大成才惊讶道:“县尊的意思是,会将县务与我等共同商议,让我等提出建议,之后县府会予以采纳?”
郑光点了点头:“对的,就是这样,本官在很多地方见到过很多事情,有一些最终造成严重后果的失误,它最开始,就是县府和县民之间并未有过沟通,而是县府单纯的提出来,强制要求执行,最后闹得一团乱麻,引起了县民的强烈抗议,不仅大伤双方感情,还将县府的威望给弄没了,之后就算是好事也得不到县民的拥护,若要发展地方,这样是不行的。
就好比我提出的在义乌全县建造五所官办学院,由我亲自出面去邀请著名学者来担任老师,给义乌的适龄学童授课,教他们读书习字,让他们掌握知识,然后天资卓越者得到推荐,就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得到做官的机会。
我知道之前的义乌县府其实是有这项计划的,但是由于之前的官府和民间有太大的矛盾,所以这个计划一直行不通,而现在我来了,我希望的就是我可以办成这件事情,对于一名知县来说,除了水利农桑治安之外,办学也是一项重要的政绩,所以,本官也有些小小的私心,希望诸位可以协助本官。
当然,这五所学府何时建立,建立在何处,如何建立,建成之后大家如何分配,谁家的孩子去哪一所学府读书,这些事情,都由县府和诸位商议之后再做决定,本官并不会强制要求什么地方建立学府,方便谁家这种事情,这些,都由大家一起商议之后来决定。”
还是陈大成,见大家都有些犹犹豫豫的不敢说话,决定自己站出来带个头:“那县尊,在下以为,学府之事,应该越快越好,大家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实在是没有办法没有机会去读书,以前饭都吃不饱,哪里有机会去读书?现在饭能吃饱了,却又找不到老师愿意来教,而县尊既然提出这种事情,我等也就斗胆请求越快越好。”
郑光点点头,然后向在场的诸位一起询问:“那诸位的意思呢?是不是也赞同这个越快越好的主张呢?”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个接一个的表态认为也是越快越好,等到支持的人数占据了明显的多数,郑光便对旁边的向青说道:“记下来,这件事情大家一致赞同应该尽快办到,那么,就在下一个季度的税季之后,以县府财政拨款,开始建造第一所学府,具体的事宜,等钱款到位之后,县府会再和大家商议。”
然后大家就都吃惊地看了看郑光,询问这样就真的可以了?他们的意见可以被采纳?
“那是自然的,不然县府着急诸位前来商议是做什么的?装装样子走走过场吗?本官不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正确合理的,如果诸位有提出异议的,本官自然也会考虑这件事情是否真的是错的,需要改进的,诸位自然可以放心。”郑光笑着解释道。
这下子,这群认识相信,郑光是真的愿意分享权力,和他们一起治理义乌县,把他们当作自己人,没把他们当做外人,这样一想,这些人就活泛开了,一个老者站起来提议道:“县尊,对于三万兵马的征召计划,老朽以为,一口气三万人,咱们暂时凑不出来那么多人。
因为有很多的事情都要去做,很繁杂,需要修建很多东西,很多地方的商户也会雇佣本地人去跑商,空闲的壮丁人数并不多,老朽以为,是否可以一万一万的招募呢?这样等大多数事情都告一段落之后,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壮丁空闲下来,参军报答县尊的大恩大德了。”
郑光询问了一下在场的人们,他们也纷纷表示人手紧张,空闲壮丁不足,一口气三万怕是难以招募完全,于是郑光考虑了一下,决定采纳义乌本地人的建议,定了三个招兵计划,第一期的招兵计划是一万人,预计三天后开始进行,三个月后完成初步训练,年底的六个月后可以上战场。
第二期的招兵计划缓一个季度,等到冬季农闲期开始招募,还是一万人,明年开春前完成基础训练,等春耕时需要耕种的可以暂时回去耕种,闲暇期继续操练,春耕结束之后集训一个月,上战场。
第三期的招兵计划放在春耕结束之后,也就是明年的五月份左右开始招兵,明年年底之前完成集训计划,进入战场作战。
二百三十六 练兵纪实()
这样的征兵计划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占据了绝对多数,于是江原崇就下令向青将这条政令记录下来,准备变为正式政令下达给义乌全县。om
至于义乌军方向义乌本地人购买物资的优惠条件,郑光则代表义乌军方与在这方面有话语权的一群大佬进行讨价还价,江原崇虽然希望义乌可以变得更好,但是他始终是官方人物,对于官方人物来说,完成政令要求提高政绩是第一位的,那么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为三省总督府和义乌官方减轻财政压力,就很有必要了。
采购物资的全权已经被张经下放给了郑光,郑光有权力选择物资的供应商和确定价格,这一点张经没有在意,也不打算干预。
所以郑光打算从义乌本地收购这些必要的物资,一些实在是购买不到的才采用就近原则购买,比如义乌火腿和臭豆腐乳是要大批量采购的,练兵没有肉食和足够的盐是不行的,火腿和臭豆腐乳都是以味道浓郁著称的,用比较少的料就可以满足很多人对盐分的需求。
然后就是购买粮食,义乌本地出产的粮食不够多,价格较贵,现在还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要是大量收购吃三顿饭的,显然是不够的,所以郑光则派出相应的人手去各地考察粮价,选择粮价低的地方购买粮食,还有一些安营扎寨需要的东西,东南各地的仓库抽调出来一共才能够扩建一万五千人的营寨,其余的都需要郑光自己想办法。
这也无所谓了,募兵结束之后直接以军训为理由派士兵去砍伐树木,修建营寨就是了,反正这些免费的精壮劳动力不要白不要,用起来很舒服。
政令下发完毕了,那么接下来,就是付诸实施,有了郑光的公信力打头,义乌各大势力代表都十分配合,而且呢为了配合郑光,获得郑光的好感,还商量了一下,除了号召族人从军之外,还要出钱助军,每家大族根据自己的情况出点钱意思意思。
于是义乌大族们出人的出人出钱的出钱,出的人多一点的大族呢就出钱少一点出的钱多一点的大族呢,就出人少一点,反正呢,整个募兵计划是非常的顺利,不断有人来报名,而且基本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