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他一个堂堂的土地爷,自然不可能被这声音吓到。双手微动,浪花再起,整个人沿着河流一路朝上游奔去。

    距离越近,声音愈发清晰。

    感觉不远了,刘道德下意识放缓动作,借着黑暗,缓缓朝一处乱世滩游去。

    水越来越浅,只有膝盖深。

    很快,他在一处石头上发现了怪叫的家伙:通体漆黑,长着四肢,脑袋硕大,外带长长地尾巴,足有一两米。

    好家伙,这么大一条娃娃鱼!!

    等凑到近处,刘道德立刻认出大石头上爬着一个什么东西。

    娃娃鱼,没错就是娃娃鱼这条小河由山溪汇聚而成,水质清澈,沿途没有人类活动打扰,因此有一些娃娃鱼在其中生活,只是比较稀少。

    而且这东西大多躲在深山溪流石缝中,昼伏夜出。就是河东刘村的村民,也有很多没有见过。所以村里那帮熊孩子见到了根本不认识,更夸张把它描述成小怪兽。

    刘道德之所以一眼认出,还是爷爷当年给邻村一个汉子治病,治好后对方没有钱付医药费,就提留了两只娃娃鱼当诊金。

    两条娃娃鱼在他家木盆里养了一段时间,后来爷爷又专门把它们放入山溪中。

    以老叔公的年纪,自然也见过娃娃鱼,之所以下午没有联想到这东西,原因很简单,一是那帮熊孩子的形容误导了他,第二就是平常见到的娃娃鱼,只有二三十厘米长,一斤多重。

    像这么大个的,以前从未听闻有过。

    刘道德站在远处目测,最少有上百斤重。

    这么大块头,都快成精了。

    随后,刘道德神识微动,仔细查看这条娃娃鱼头顶的生机,只有一丝白气,并无任何特别之处。

    看来自己多想,这世上哪有那么多懂得修炼的动物。出个黄鼠狼和吃货,已经算妖孽。

    按理说这种大块头应该躲藏在远离村庄的深山水洞中才是,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水库里想起刘老三第一次发现水怪的情景,刘道德有了几分猜测。

    那次恰好下过一场大雨,山溪泛滥,水流浑浊,这条娃娃鱼藏身的洞穴被淹没,无奈之下,只好跟着水流游走,从而进入水库内。

    他正想着,那娃娃鱼猛然一个窜身,钻入小河当中,随即尾巴摆动,快速朝下游游去,片刻消失不见。

    显然,它刚才也发现了周围有人。

    原来所谓的水怪,就是一条特大号的娃娃鱼。

    找到事实真相,刘道德有些索然无味。他上午听过众人的描述,还以为是什么新奇凶猛的生物呢。

    对这东西,他没有太大兴趣,也不打算告诉村里人事实真相。

    这个秘密,还是让其他人发现吧。

    重新游回水库,上岸时神识微动,体表附着的水滴已经消散。穿好衣服,刘道德绕了个大圈子,返回住所。

    距离院子还有二三十米远,吃货已经扑闪着翅膀从天空落下,围着他不断盘旋,接着两条柴狗也跑过来欢迎。

    不知怎地,今晚看二将军时,刘道德总感觉这家伙眼睛有些怪怪的,贼亮。

    时候不早,刘道德也没有在院中停留,直接回屋睡觉。

    很快,安然入梦。

    事实上,以他现在的境界,一连两三天不吃不喝不睡觉也没有太大问题。

    不过刘道德不愿意那么做,他更在意自己人类的身份。

    吃饭、睡觉、干活自己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那个懒懒散散的刘道德。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觉得生活很美好很充实而作为土地爷,他是孤独的!!

    一夜无梦,第二天刘道德去河堤上转悠时,竟然发现有市电视台记者在采访村里人。

    他最初还有些纳闷,不知道记者来干啥。

    问过周围游客才知道,感情昨天水怪的事儿有人打电话给电视台了。

    貌似水怪闹出的动静,比自己想象的要大。

第四十六章 臭棋篓子下棋() 
作为村里首个发现水怪的人,刘老三对着话筒激情高涨,滔滔不绝。他本来就是村里有名的夜壶嘴,吹起来水都能点着灯。

    那记者采访他,也算是找对人了。

    刘道德看一阵子,觉得没啥意思,就扭头骑着自行车上街。

    这也是昨天答应的事儿,上街再买些柴鸡放自家后院养着。那啥,算扩大养殖规模了。

    赶到已经半晌,天热,现在快到散集的时候,他也不敢耽误,直接到卖鸡蛋的地方看了几眼,就三五个卖柴鸡的。

    刘道德上前问了问价格,也没有杀价,掏钱,把柴鸡往蛇皮袋里一装,走人!

    等拐到老赵家牛肉汤锅前时,人家都打算收摊了。

    照例两碗,人狗各一。

    盛好牛肉汤,老赵看他车上蛇皮袋里呼隆隆响,就开口问道:“懒子,你这捉的野鸡是不是往饭店送的,给我留两只怎么样?”

    “啥野鸡呀,家鸡,我刚在西街买的。”刘道德呼噜噜喝了两口汤,抬头回应。

    “你家不是养的有柴鸡吗,怎么还买?”老赵有些奇怪的问。以前刘道德来街上卖鸡蛋,他还买过几次呢。

    “我这不是准备办养殖场,扩大规模。”刘道德开玩笑说着。

    “人家办养鸡场都是买鸡苗,哪有直接买老鸡的,得花多少钱。你小子,净整洋事儿。”老赵听完连连摇头。

    “我也就再买个十来只养着,”刘道德解释一句。

    天太热,害怕柴鸡在蛇皮袋里闷死,他喝完牛肉汤后也没敢在街上逛游,直接骑车回家。

    进了院子,把柴鸡掏出来,腿上绑绳,栓到后院树荫下,然后再放上水和食物。

    刚买回的柴鸡都需要经过这个步骤,拴上三五天,等喂熟了再撒开,否则很容易走丢。

    折腾完,刘道德才搬把椅子,躺在桃树下休息。

    自家这桃树从来没有修剪过,桃子结的不多,但枝叶茂盛,树荫特别好。

    再加上小风轻轻吹着,整个人一会儿就觉得凉爽下来。随手从屋里摸了本读者文摘翻看,倒也看得津津有味。

    里边有篇文章叫一锭银子的威力,讲的是一个小和尚诚信修道,每日诵读佛经,不知不觉慧根已生。就在这时,寺里方丈打算从年轻弟子中挑选一个接班人,小和尚是其中之一。

    得知这消息,小和尚更加努力,读佛经到鸡鸣方休。

    可是半年过去,他的境界不进反退。

    小和尚心中困惑,特意跑到方丈跟前询问。

    得方丈开导,才知道自己一心想要当接班人,结果失去了平常心。

    故事简单,不过刘道德觉得其中道理很合自己现在的心境。

    “道本无心得之,勿以有心求之。欲求而不得,不求而自得。”修行不是考试,必须要努力学习,考试吃九十分,一百分才算成功。

    它没有一个具体衡量的标准,更注重修心。那些妄图一口吃成胖子,多么多么厉害的人,反而自己先乱了心境,道基日损,境界减退。

    一篇文章刚看完,刘道德正仔细琢磨呢,突然感觉脸上多了几丝清凉,伸手一摸,是水滴桃树上知了尿的。

    找刺激是不是,刘道德神识外放,随手一招,桃树枝上那知了便发出尖锐的叫声,被无形束缚着,落入他手心。

    掐掉翅膀,扔到二将军跟前。

    这家伙立刻窜身,噙入口中,蹲在那里咀嚼起来。

    二将军是吃货从外边抓回来的,刘道德也不知道它啥时间出生,只能估摸着快满月了,就开始喂些馒头。后来见它围着陈刺捕捉知了,才适当添加些肉食。

    继续看书,差不多到十一点半,刘道德起身准备做饭。

    晌午天热,他也不想费事,直接弄点凉面条吃。刚到菜地摘了两把豆角,刘道德看着旁边硕大的西瓜,心中微动。有几个西瓜个头不小,差不多该熟了吧。

    蹲下身敲了敲,没熟,还需要再等几天。

    不过旁边的甜瓜熟了,离老远闻着就有股香味。

    刘道德直接摘了个,用水清洗过上边的泥土,也不削皮,直接拳头一砸两半,抱着啃。

    他种的甜瓜品种是白糖瓜,一个能有半斤重,甜、面、香是基本特征。

    甜瓜吃完,刘道德还觉得没尝出味道,于是又到菜地里寻摸了一个。

    两个甜瓜下肚,才开始做饭。

    趁烧火的功夫,刘道德快速剥了几个蒜瓣,用臼窝捣碎。加水、撒盐、滴上些香油了事

    二十分钟时间,面条煮好,捞出来往凉水里冰一下,然后盛些炒好的豆角,撒上蒜汁开吃。

    这种天气吃凉面条,绝对是享受。

    刘道德端着饭碗坐在桃树下,也不讲什么模样,一钵子面条吃个精光。

    完事儿,倒一杯茶水,领着两条柴狗去村里晃悠,顺便消食。

    晌午村里人一般没啥事儿,除了下棋、打牌就是午休。

    这会儿工夫,村头几株大杨树下,已经有不少人摆开架势。在他们身后,还有几个站在那里支招。

    观棋不语真君子,这话在农村不实用,农村人下象棋讲究热闹。基本你一言我一嘴,说到最后也不知道是谁在下棋了。

    象棋这东西简单,村里人基本都会下。他们纯属娱乐,下好的人没有,差不多都是臭棋篓子。刘道德的水平,还算臭棋篓子里稍有水平那种。

    见他到来,刘道军立刻喊道:“懒子,快过来支两招,大国哥马上要输了。”

    “我看看”刘道德凑过去,盯着棋盘看两眼,无奈摇头:“这都将军了,没救。”

    “不下了,连输两局了都,让位。懒子,你来下一盘”刘大国听他一说,直接起身。

    “没问题”刘道德也没推辞,直接坐下。

    一时间,棋盘上再次刀光剑影。

    整下的火热,观棋的老叔公无异间扭头看了二将军一眼,惊叫道:“懒子,你从哪里弄了个狼崽养?”

    “狼崽没有呀,”刘道德注意力全在棋盘上,随口答道。

    “就这个小家伙,明显是狼崽子。你从哪里淘来的?”老叔公指着二将军问。

    “你说这是狼崽”正下棋的人顿时转移视线,将二将军围住。

    “呜呜”小家伙第一次经受被人围观的场面,急忙钻到主人怀里,探着脑袋低吼。

第四十七章 无聊瞎折腾() 
“这是狼吗,咋看起来不像?”一游客看二将军可怜兮兮的模样,深表怀疑的反问。

    “就是,你从哪点看出是狼崽的?我怎么看和狼狗没啥两样”刘道军凑过去看了几眼,也觉得不像。

    正常人想到狼,第一印象是凶悍野性。

    眼前这家伙,圆乎乎的身体,淡灰色的皮毛,长的虎头虎脑,两只眼睛瞪得浑圆,相当可爱。如此模样,怎么看都不像传说中的猛兽。

    “是有点像狼狗,不过还有区别。这东西眼睛向上倾斜,狗眼睛不是这样。另外狼是牙尖嘴长鼻子高,毛松尾短加下垂。你们看,是不是这样?”老叔公年轻时跟人上山打过猎,对野狼还是比较熟悉的。

    话说解放前,河东刘村周围全是茂密的山林,里边豺狼虎豹俱全,一到天黑,家家户户紧锁院门,防止野兽进屋。

    听老人们讲古,也会经常说起饿狼或者老虎下山到村里,叼走猪羊甚至是小孩子。

    五几年的时候,山南镇组织捕猎队,每到秋冬季节,都会派人进山打猎。在这些现代化武器面前,豺狼虎豹根本不是人的对手。

    不过十来年时间,大山外围,野兽为之一清。

    再后来大炼钢铁,周围山上大树基本被砍光。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山,啥野兽也生存不了。

    等刘道德记事,村里打过最大的猎物是几头野猪,再后来,连野猪都没有了。在山里经常能见到的动物,也就黄鼠狼狐狸啥的。

    现在山上有野猪,还是最近十几年封山育林后发生的事儿。

    附近山上有狼,别说游客们不相信,就连村里人也深表怀疑。

    不过刘道德怀中小狗的模样,确实和老叔公讲得很像。见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二将军有些急躁起来,口中低叫不已。

    议论半天,众人也没有得到确切的结论,有的坚持说是狼狗,有的认为很可能是狼崽。

    刘道德倒对老叔公的话相信几分,当初吃货抓到这小家伙时,自己还以为是村里丢的狗崽,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它从山里边捉到的。

    另外到了晚上,这家伙表现和大将军有些区别,眼睛贼亮,特别兴奋还有一个显著特征,二将军喜欢在窝里刨坑。

    按老叔公的说法,只有狼才会这么做。

    其实野狼也罢,家狗也好,对刘道德来说都无所谓。

    该怎么养还怎么养,如果有一天它想回归山林,自己也不拦着。

    总之,来去自由。

    见二将军被人围观很不适应,刘道德索性把它放开。然后拍了拍大将军的脑袋,手一摆:“回去”

    大将军一声低吼,领着小家伙原路返回。

    “****的,你这条狗比人都能”刘大国见状,很是羡慕的称赞了一句。

    “这条狗确实很聪明”旁边游客点头表示赞同,跟着道:“我前几天还在网上看过一个新闻,说国外曾做过研究,犬类智商很高,它们可以感知人类的情绪,还能根据主人的面部表情分辨出快乐和愤怒。”

    “恩,我也从网上看过,有的小狗可以自己搬椅子开冰箱,有的会做加减乘除,有的还会自己叼着钱上街买菜、倒垃圾这东西全靠人训练,刘道德,你家这狗是训过的吧?”另一游客接嘴问。

    “嗯”刘道德顺着意思点了点头。

    其实自家大将军,他真刻意训过。能通人性,估计还是香火念力的功劳。

    下了两盘棋,一输一赢。刘道德刚把棋子摆好,准备下第三盘呢,电话响了。知道是林小桐打来的,刘道德赶忙让位,而后起身接电话。

    今天运气不错,三个单,两个要小蜗牛,一个要土鸡蛋种蛋。

    想要赶着下午发货,他也没有再耽搁,赶忙回家准备货。

    土鸡蛋好弄,直接从鸡窝里收了,对着太阳一照。不多时,二十个种蛋就挑拣出来。

    至于小蜗牛,神识放出,院中一切尽在眼底。

    房前屋后、瓜秧下菜地边边边角角寻摸一遍,二三百蜗牛凑齐。小蜗牛卖这么好,很有些出乎刘道德的预料。

    不过接连寻找几次,前院也不多了。

    他琢磨着是不是养点蜗牛啥的,这样林小桐那边接了客户,自己随时可以弄些发过去。

    在刘道德看来,蜗牛这东西很好养,随便用砖头堆个圈子,只要里边遮阴,保持潮湿就行。至于喂食,不就是烂菜叶子瓜皮啥的。

    不喂也没关系,这东西抗饿,三两个月不吃不喝,照样不死。

    想到就做,一项是刘道德的风格。

    把三家货弄到镇快递点,他开始在菜地旁忙乎。

    后院一堆砖头,搬到前院堆好完事儿。

    接下来搭棚子,刚准备动手,他突然想起一事儿,自己这砖头只堆了三尺多高,上边盖顶的话,人只能趴着进去捉蜗牛。

    想要让人进出,必须加高。这样就和盖房子没啥区别,算是大工程事先考虑不周,他只能把这个半拉工程暂时停下。

    其实广阔天地,小蜗牛多得是。尤其下雨后,路边草丛、树干上爬的成堆成堆。

    刘道德这么折腾,根本是太无聊了。

    人一旦无聊,就想找个事儿做。想着有日子没吃黄鳝了,他转身到窗台前把悬挂的黄鳝钩取下,然后拎起铁锨在院角挖了一片,弄了七八根蚯蚓,提溜着鱼篓沿着水沟边寻摸起来。

    黄鳝钩是用自行车辐条制作的,形状和鱼钩没啥区别,只是尾端有一筷子长,上边绑有一根红绳,相当于鱼浮。

    夕阳西下,空气中弥漫的燥热逐渐消散,小风吹着,相当凉快,正是钓黄鳝的好时候。

    到门前水沟边,他也没用神识,直接用手在水中寻摸洞穴。

    钓黄鳝更讲究的是个乐趣,不在乎能钓到多少。如果用神通早早知道结果,也没啥意思了。

    刚把钩放水中,就见三三两两的游客从村中走来。

    这些都是刚吃过晚饭,趁凉快出来转悠的。

    见他蹲在水边忙乎,几个相熟的游客开口打招呼,询问他在干啥。等知道是钓黄鳝,便纷纷凑到身后观看。

    刘道德也不受干扰,平心静气感应黄鳝钩上的动静。黄鳝吃钩和其他鱼类没什么两样,都是先试探几次饵料,随即猛然张口吞下,往洞穴深处拉。

    这个时候感觉黄鳝钩一沉,他眼疾手快,猛然朝上一提,一条大拇指粗细的黄鳝就被扔到岸上。

第四十八章 古战场() 
一条、两条五条,刘道德门前大沟连着水库,黄鳝自然不少,不过十来分钟时间,就有五条黄鳝上钩。

    看他钓黄鳝似乎很容易,根本不需要啥技巧。下钩,提起,黄鳝就上岸。一游客心痒痒,也想试试手气。

    刘道德把黄鳝钩递给对方,交代操作要点后在旁边看着。

    接下来,这游客才知道什么叫眼高手低。感觉钩上有动静,就急忙拉起。钩上空空,根本没有猎物。接连几次,一条蚯蚓被黄鳝吃光。

    再串一条蚯蚓继续,结果依然如此。

    连喂两条蚯蚓,黄鳝基本吃饱,再下钩,完全没动静了。

    这游客很郁闷的另换了一处尝试,好家伙,继续重复以上动作。

    眼看又一条蚯蚓快喂完,刘道德无奈的开口:“来,让我看看”

    听他一说,对方忙让位。

    刘道德接过黄鳝钩,试探两次,直接起身道:“这洞里不是黄鳝,是小鱼,”

    “小鱼怎么会藏在洞里边?”另一游客好奇的问。

    “没啥奇怪的,麦丝就喜欢躲在石缝里。”刘道德回答一句,又找了个黄鳝洞。这次太利索了点,刚把钩放水中,就感觉一沉。

    他急忙拉起,再上一条黄鳝。

    “我再来试试,再试试”见状,这游客又凑过来。

    “别着急拉黄鳝钩,和钓鱼一样,感觉钩沉了再拉”刘道德详细讲解钓黄鳝的要点。

    在他的指点下,对方尝试几次,总算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