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6[1].9-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练车11部、解放142新车10辆、油罐车1辆及红星面包车、大客车、客货生活保障车各1辆……保证了学校的基本设施。从校园那书香四溢的宁静、深厚的氛围生发出的人生梦想、青春活力和文化生机,无不给人精神的抚慰与鼓舞。 
  可是.谁能读懂许振朝坚强背后的深邃呢?昨天犹在眼前。二十年前的昨天,许振朝正处在为生存而改变自己生活的风口。或许那就是命运的一次失落? 
  时间回溯到1985年3月,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许振朝,就经受着严峻的生活考验。许振朝的爱人赵秀廷是邢台市建筑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才华卓越,倍受世人称颂。邢台市数不清的高楼大厦都是从她手下设计出来的。许振朝从部队转业地方后,被组织上分配到邢台市广播电视局工作,职业高尚,受人尊敬。一家人生活比较宽裕,可谓当今社会高档次美好家庭。 
  然而,生活的海洋却不仅仅给他们带来欢乐和阳光,也给他们带来痛苦和寒冷。 
  许振朝从小生长在邢台市有名的全国扶贫县——广宗县塘町乡荆寨村。枯草流沙,贫瘠荒凉。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贫困的生活。许振朝兄弟姐妹9个,生活困苦。 
  许振朝的心,像火烧一样。许振朝的心,像刀割一样。贫困逼得他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上不好班。温暖的小家庭,被家乡的贫困,被兄弟姐妹和母亲的痛苦泪水搅得粉碎。 
  许振朝啊许振朝,昔日你在部队里,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优秀共产党员”,你在部队里十几年摸爬滚打,什么样的困难没有被你征服?1976年,唐山大地震,当时,你正在丰南县执行任务,眼看着地震中心丰南县的灾难,一声呐喊,腾空而起,带领战士拼命地掘土、撬楼,抢救每一个生命。手指挖出了血,衣服剐成了片,几天几夜水米不沾牙的许振朝啊,救活了一个个不幸的灾民,在抗震的履历中写下了三等功的辉煌。如今.你还能不能像你当年抗震救灾那样.一声吼,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血汗去驱逐荆寨村的贫穷,让全村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母亲走出贫困……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又充满了热切的渴望:“我要停薪留职,走向市场,去大干一番事业!” 
  1985年6月,在邢台市广播电视局当记者的许振朝停薪留职,回到了贫困的荆寨村。他首先向父亲谈了自己创办个体运输业的规划打算,取得父亲的全力支持。父亲是塘町乡供销社职工,他从乡供销社、信用社给许振朝贷了1万多元款。许振朝也走亲访友借来1万多元钱。他的三个兄弟、四个妹妹也纷纷拿出平日卖冰棍、烤红薯的所有积蓄,共500多元。毛票皱巴巴的一堆,钢锄儿在桌上还滴溜溜地转圈儿。不用说,兄弟姐妹是尽其所有了。这哪里是钱,一分一毛分明都是全家人支持他创办事业的一颗颗火热的心呀! 
  钱不多,总算有了个开端。接着,许振朝又三进邢台,四下石家庄,购置了一辆解放牌汽车。很快,他又雇了司机,跑开了运输。 
  父亲为他联系了一桩业务活,让他从东北往河南运麻袋。三伏天,许振朝和他的兄弟不顾烈日暴晒,不畏疲劳,每日每夜都在不停地奔波着。 
  三个月过去了。他们兄弟几个一核算.看到了令人惊喜的收益。于是筹集资金,又新添了一辆解放牌汽车,新聘了两名司机,开辟了新的运输线。看似一帆风顺的生意却遭到了巨大危机,扬州货车遇难,生活留给他的只是两辆破卡车和8万元的外债。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或灌注,或激发,或渐生,或顿悟……人的一点精神的来由有各种各样。许振朝则基于对自身的客观环境的再认识。他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不缺少自信,他需要的是可以充分施展的机遇。 
  机遇又一次来了。许振朝到南方搞运输,虽然生活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然而,他却更多地了解了南方的市场信息。如网的柏油公路、高速公路,数不清的运输车辆,更是潮水般地涌起……这么多运输车辆需要多少驾驶员啊?可是南方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却死死地把学习者拒之门外。他们收费高,办校质量差。一批批不成熟的驾驶员是多么需要有一座高质量、低收费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啊。自己聘请的司机师傅,为什么会遭车祸?主要原因,不就是因为没有高超的驾驶技术吗?许振朝想到这里,深深思索到:要是自己能在邢台市创办一所正规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该有多好啊!它既能为社会培养大批的汽车驾驶人才,又能使自己尽快解脱贫困的锁链,再度成为生活的强者。 
  要建校,谈何容易?当时在邢台市就有四所汽校。在对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要站稳脚跟,更是难上加难:一是许振朝没有半点办校经验;二是没有培训场所;三是没有教练车辆……而横在他脚下的第一道咄咄逼人的关卡,却是缺乏雄厚的专业技术人才。 
  他三顾茅庐,不惜重薪请师,将威名四震的老工程师李梓才等专业技术人才请出山。 
  办校人才有了。为了尽快租赁训练场地、租赁教练车,许振朝又使尽全身解数,找到了邢台军分区,解决了两排平房,租赁了8辆解放牌教练车。接着,他又在《邢台日报》、邢台广播电台播出了汽校招生广告。随着新闻媒介的传播,应招学员蜂拥而至。1986年10月,邢台市长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在邢台军分区教导队大院里的爆竹声中诞生了,成为广阔的冀南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
  。12:48
  
  许振朝有一个全新的指导思想,就是从提高人的素质出发,去关心人,开发人的潜能,让每一个人自觉地往自己能力的极限上走。这里的关键是要打破人的自我封闭,树立全新的自主意识、市场意识、高效意识,在竞争的风险中找到自己主人翁的位置。 
  学校建成了。许振朝更是加强了管理。许振朝在全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搞好教学。为关心学员的疾苦,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困难,校长许振朝为学员精心订制了300多套双人床,并千方百计为他们调剂伙食、改善生活。冰消雪融,冬去春来。许振朝终于摇醒了第一颗绿色的生命。1987年经过校长许振朝的精心培训、刻苦磨练、严格管理,使邢台市长征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培养出了第一批优秀学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澎湃,祖国建设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渴求培训的机动车驾驶员如潮水一般一批批向邢台市长征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涌:来。特别是1994年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播出改革开放急需三种人才:英语、计算机、汽车驾驶员,而最为突出的是汽车驾驶人才之后,迅速兴起了一股“汽车驾驶人才热”,如汛如潮,席卷全国。据统计,当时北京的汽校就由原来32家一跃增至97家,还满足不了学员的需要。邢台市长征驾校更是应接不暇,最多时每日报名者竟达80多人。驾校容量剧增,由开始办班招纳17名学员猛增到700余人。 
  伴随着每期学员的增多,校长许振朝几次更换、增加教练员,使教练队伍更趋年轻化、知识化。邢台市长征驾校先后从邢台军分区、桥西区孔村到河北省地质水文13队,几次更换场地,屡屡搬迁。 
  二十年时间,许振朝完全依靠个人投资,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不用国家一分钱,完成了合格驾驶人才的培训。这是质的升华,也是许振朝钟情办学的善举从蛹化蝶的飞跃。生命的价值展示着动人的美丽。他毅然拒绝把办学资金投入贸易以此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建议,而是用赚来的钱投资扩建驾校,来回报国家。 
  对于一个没有外援,上级不拨款,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的民办驾校来说,钱无疑是重要的。当初为筹集资金而四处奔波的许振朝,更懂得钱的金贵。但是许振朝没有把眼睛只盯在钱上。他有了钱,对希望工程进行无私的奉献。 
  许振朝为了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从长远考虑,又筹划贷款为家乡投资建设了荆寨小学校楼。 
  为了解决筹集资金难,他东跑西颠.向银行和好友借到了38万元,自筹30多万元,爱人赵秀廷主动拿出两个存折,终于凑足了70多万元的建校资金。 
  听说许振朝千方百计筹集巨资要改变家乡学校的面貌,村民们感动了,村民们欢呼了。一时间,乡里的领导来了,县里的领导来了,市里的领导也来了。1997年3月2日,中共广宗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全县工商、税务等部门都要为筹建荆寨小学开绿灯,并成立由县政协主席为组长的专门建校机构。 
  党和政府的支持,使许振朝建校的信心倍增。宏伟的建校工程进入高峰期。许振朝为采购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他不畏千辛万苦,跑市进省,邯郸、首都的钢材运来了.石家庄的一级砖运来了,邢台市的预制板运来了,太行500号水泥运来了。荆寨村的乡亲们更是主动为建校出力献策,搬砖添瓦。其中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九十岁的李尚海老人,不顾劝阻,拄着拐杖也来参战。他说:“振朝出了这么大力量,为荆寨村后代建校,俺作为一个村民也要尽一份心。”许振朝的妻子赵秀廷带着图纸亲自指导施工。许振朝的四个兄弟昼夜不停地开车拉料,几次中暑输液。为了不给村民们增加任何麻烦和负担,许振朝坚持带着面包去工地,亲自指导施工……2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一座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巍然矗立在荆寨村的黄土地上,矗立在荆寨村1500多名村民的心中。这是力的崛起,这是爱的升华。 
  1997年9月10日,中共广宗县委、县政府在荆寨村学校隆重召开捐赠仪式大会。县委书记回增群亲自将一块镌刻着“捐资助教、功在千秋”的匾额,授给了许振朝夫妇。 
  驾校成功了。荆寨小学建成了。他没有欢呼,没有跳跃。他又走进了深深思索之中…… 
  荆寨村位于古漳河荒沙地带。冬日荒沙漠漠,荒凉无边。春日寸草不长,风沙滚滚。到处是荒沙滩、坡岗地、红荆条,就连村名也称为“荆寨”。荆寨,谓之荆条遍野,满寨红荆。 
  荆寨村民就生活在这片贫瘠荒凉的地方。全村长年因少雨造成歉收。尤其在1998年至2000年,持续干旱长达8个月之久,连年遭受历史罕见的灾害。当时因井少,抗旱能力脆弱,形成了早期长,面积大,灾情重,小麦大面积减产。大秋作物收成无几。除村东两眼老井能浇的三四百亩薄地外,其余土地严重失墒,尤其是村西荒沙盐碱滩,成片不能播种,即使稀稀拉拉长出几棵秧苗,矮小、枯焦,几乎颗粒不收。荆寨村1500多口人又怎样生存?他们苦苦守着沙碱滩,住着土坯房;吃不饱肚,穿不暖衣;孩子上不起学,老人看不起病,闺女都远嫁他村,光棍成群。荆寨村啊荆寨村,难怪有人给你编了个寒酸的顺口溜:“荆寨滩,盐碱深,半个院子破街门。荆籽面苦死人,有闺女不往荆寨寻。” 
  许振朝从村东走到村西。遇上村民何大嫂:“振朝哥,俺家孩子爹出门碰折了脚,家里穷,治不起病。” 
  许振朝忙从衣兜掏出1200元,塞给了何大嫂。 
  街头又碰到村民王庆普:“振朝兄,我娘闹糖尿病,家里都折腾光了,孩子也上不起学。” 
  许振朝又塞给王庆普800元。 
  刚塞给东家,又塞给西家。粗算算,近几年许振朝回村光救济父老乡亲至少不下三四万元。 
  “荆寨人啥时能走出贫困的怪圈?自己是党员,自己好过了,就得实实在在给村里办点实事,不然群众怎么生活、吃饭?可眼下,东家给一点,西家塞一点,总也不是个办法。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要从根本上解决荆寨脱贫,就要帮助村民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荆寨村西1200亩荒沙滩,如果打上几眼深井,用推土机推走荒沙滩,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将杂粮改种高产棉花,让村民有地种,有水浇,解决了温饱,再一步步滚雪球似发展,全村就会真正实现共同富裕。”想到这里,他的眼前禁不住浮现出三十多年前自己参军时热烈的乡情:许振朝披红挂花,全村五百多口村民,一程又一程送他参军,都走出荆寨二里多地。那激动、那热烈的场面,至今还火辣辣燃烧在心。 
  夜已经很深了,他回村找到新任党支部书记贾英臣,找来全村“双委”班子成员,热腾腾地端出自己决心贷款40万元,帮助村里打3眼深井,改变家乡穷困面貌的全部打算。“哗啦”一下子,沸腾了村“双委”,沸腾了荆寨全村村民。 
  党支部书记贾英臣激动地拉住许振朝说:“振朝哥说到咱全村人心坎儿了。这几年,荆寨因为穷,县农业扶贫开发项目没有立项,正愁打井定不下来,1200亩地没法儿扩浇,你这一说,正和村委想到一块了。” 
  荆寨村老支书王银生、老党员李金兴、村民李成山、祁福著更是苦苦拉着许振朝,眼里分明闪烁着一颗颗晶莹的泪花…… 
  此时此刻,许振朝更是激动万分:“乡亲们.我是党员,我是人大代表,更是荆寨村的儿子,为给荆寨村打井,就是驾校推迟建设,妹妹乳腺癌病不治,40万元款我贷定了。”一时间,全村欢声雷动。 
  战鼓擂动了。号角吹响了。许振朝和村委一班人,挥动着巨大的铁拳,冲着荆寨村西1200亩荒沙滩开发工程,大吼一声:“干!” 
  很快钻井队来了。推土机来了。“轰隆隆”,一时间,钻井机、推土机全面启动了。人喊车鸣,机声隆隆,惊醒了千年沉睡的荒沙滩。一个向大自然宣战,一个人类战胜荒漠的奇迹,就此启开了帷幕。白天烈日暴晒,夜晚蚊虫叮咬。许振朝一任风沙吹打,暴雨袭击,依然坚持在工地指挥。 
  打井、推沙,施工进入了高峰期。恰在这时,荆寨村东300亩庄稼正在成熟期,全村唯一的一台深井水泵烧坏了,急需村里买一台新潜水泵,那可是17000元啊,可村里一分钱也拿不出。怎么办?真是十万火急。如果不能及时换上新潜水泵,村东的庄稼就要遭受巨大的损失,那300亩庄稼可是全村人的心血,全村人的命根子。穷怕了的庄稼人望眼欲穿,眼睁睁看着疯狂的旱灾就要烧干300亩葱茏青黑的庄稼,人们心里仿佛有无边的烈火在猛烈地燃烧。 
  老支书王银生、村委副主任许振书找到许振朝:“振朝哥,咱村东深井泵烧了。” 
  “啊?!哪还了得,”许振朝大吃一惊,“那是全村人的口粮。快,快!” 
  他立刻找来司机,和老支书连夜赶回长征驾校,打开库房,找出长征驾校唯一的一台新的潜水泵:“试一下,行,就赶快拉泵,再买30米电缆,全村群众可是火烧了心。” 
  新潜水泵拉回了荆寨村,接上了30米电缆。“哗哗哗”,深井泵立刻高唱欢歌,喷珠吐玉,晶亮的井水汩汩流进了农田。300亩庄稼得救了。全村人的眼泪“刷”就下来了:“振朝哥的潜水泵,真比救命还解渴。” 
  打井、推沙,工地又投入紧张的施工。奋争着、拼搏着,许振朝和村委一班人带领全村人打出3眼400米的深井,开垦出荒地1200亩。接着许振朝又马不停蹄,和村委一班人组织群众架起2500米高压线,购置安装3台变压器、3台潜水泵,铺设防渗管道5000米。 
  2000年10月新井出水。2001年春天投入使用,扩大浇地面积1200亩。全村并适时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1200亩都种上了棉花。昔日的荒沙野滩,如今绽开笑脸的棉桃银花朵朵,白絮如雪,一望无际。这一年,荆寨村西产棉48万斤,收入12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790元。 
  记者在采访时,见到了村民李桂奇。过去他家穷得吃不饱饭,儿子大龄娶不上媳妇。2001年,李桂奇承包了20亩棉花田,使用新井浇地,每年收入两万多元。现在盖了两座漂亮的新房,儿子当年就娶了新媳妇。记者问他,他咧开嘴笑着说:“多亏振朝哥.自己富了,不忘乡亲,贷款为俺村打了三眼深井,全村棉花年年大丰收,全村人一下子走上了致富路。”是啊,许振朝打井富了全村人。目前,荆寨村从无到有,已发展30多个门市摊点,十多辆大卡车,80%的村民盖起了瓷砖贴面的高档新房。人均生活水平.由过去的不足100元,到2005年的2500元。 
  理性的思考锻铸着智慧与勇气。良知、责任和阔步前行的渴望贯穿其间。 
  许振朝和他的长征驾校因为卓有成效的业绩,1990年以来,邢台市长征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连年被邢台市教委评为“办学先进单位”,1990年被河北省公安厅评为“优秀驾校三等奖”。2005年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在全省各市驾校资质条件首次联合检查中,按各市驾校排行榜序列排名,邢台市长征驾校排名邢台市榜首。校长许振朝也先后被省公安厅、省教委多次评为“办校先进个人”。1998年许振朝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捐资助教先进个人”。2005年9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时代百佳优秀新闻人物颁奖大会上,许振朝接过“中国时代优秀新闻人物”精美铜牌奖牌和荣誉证书。 
  离开邢台长征驾校,离开那座孵化驾驶未来的希望的摇篮,离开第三届中国时代优秀新闻人物许振朝,我心里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满足,更有一股创造激情的涌动。这是生命最新的洗礼! 
  '责任编辑 冰 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