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格,并且我也没有那个才华。对我而言,参加韩国小姐大赛就好比愉快而短暂地串了个门儿,我还要重新回到学校,去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学生。
直到现在,爸爸还是常常注视着我的韩国小姐照片,一个人心满意足。为了将女儿的记录保存下来,原本是计算机盲的爸爸竟然变成了数码照片的行家和网络搜索方面的高手,只要是与女儿有关的报道或照片,他都统统下载并储存在电脑里。有时他把积攒下来的资料带到学校,向学生们炫耀。同为教师的妈妈却说:“再也没有比在学校里炫耀自己的子女更像傻瓜的老师了。”即便如此,爸爸还是很高兴。
收拾着前往哈佛的行囊,我决定把韩国小姐的照片留在家里。对我来说,那些回忆就像一次愉快的漫步,更是赠予爸爸的难忘的“孝道之旅”。
得上斑秃和暴食症的科学高中学生
那是在初中分班考试的时候。荣州市总共有六所中学,哪所小学的学生在分配考试中取得第一,常常是当年令人瞩目的事。我大声告诉妈妈,为了灵一小学的荣誉,我一定要考第一。但是妈妈说考第一并不是容易的事,叫我不要太过勉强。
妈妈和爸爸是老师,我和弟弟都是学生,一家四口从大清早就要急急忙忙地往学校赶,所以早睡早起是我们家不成文的纪律。然而将近13岁的女儿还要学习,不到凌晨一点从不睡觉,父母看在眼里,心里半是赞许半是担忧。当时我已经跟几个朋友展开了第一争夺战,半点马虎不得。
学校放假的时候,父母去澳洲旅行了。那时候我刚刚开始矫正牙齿,拔掉了四颗智齿,牙床疼得连饭也吃不下去,只喝奶奶给我榨的梨汁,然后腾出时间来学习,当时做过的习题集就有十四本之多。
我终于得了第一名,顺利进入荣光女子中学。
考第一对我来说意义重大。首先,我下定决心在入学之后也要保住名次,这让我非常紧张,并且这也成为一个契机,让我有机会认识那些眼前看不见的竞争对手。至少,我们学校的第一名现在要走出去,跟其他学校、其他城市的孩子们一决高下了。我希望自己能跟最困难最不好对付的对手比拼。这样的想法让我自然而然地做起了关于外语高中的梦。
然而升入三年级以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新的班主任老师教数学,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竟然把讲课变得那么有趣,我的眼睛竟然离不开黑板了。在此之前,我还以为人文学科更适合自己的性格。适应性检查结果也显示我的人文系数高于自然系数。
数学、科学等与文科科目不同,要求我独自尝试并解答的部分太多了。与看似不可解的难题较劲,等到终于得出答案时,那种快感的确难以用语言形容。就这样,我一下子沉迷到数学和科学的魅力中,心也渐渐向科学高中方向靠拢过去。
要想考入科学高中,初中三年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必须始终维持在全校百分之三以内,或者在奥林匹克竞赛、道(韩国行政单位—译注)教育厅主办的数学科学竞赛中夺得银奖以上的名次。前者作为普通典型,后者作为特别典型,都可以入学。而我以前主要参加英语竞赛,从来没有参加过数学竞赛,当然不能期待特别典型了。
在心里选定了位于浦项的庆北科学高中,我开始准备志愿书,这时候老师对我说道。
“不用说荣州女子中学,就算整个荣州市,志愿报考科学高中的恐怕也只有你自己。现在制度发生了变化,如果进专门高中,就会对平均成绩点数不利。怎么样,还想去吗?”
“是的。我想去科学高中。”
“你清醒清醒吧。浦项跟荣州可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呢?心里半是恐惧,半是期待,我整理好书本和衣服,背上行囊就去了浦项。16岁的年纪,我离开家,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庆北科学高中是一所寄宿学校,每学年只招46名学生。寄宿生活比我想象中有趣。校园氛围令我满意,而且食堂里的伙食也很可口。只是学生们很恐怖。来自蔚山、浦项、龟尾等城市的尖子生们汇聚一堂,而我出身于荣州这样的小城市,相比之下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了。我心里只想尽快赶上,然而要想超越这些原本就很出色的孩子,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开始于冷面店里的历史(3)
5月是残忍的月份。第一次考试结果出来了,而我化学只得了67分。我哭着往家里打电话。妈妈安慰我说不要太急于求成,应该慢慢地追赶。爸爸说:“别的孩子是提前学习,请家庭教师,好比事先吃过补药,虽然精力充沛,劲头十足,但是药效很快就会过去。而你现在开始学习,精力刚刚有所增加,药效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稍微忍耐一下,再等等,肯定没问题。”爸爸的话给了我勇气。
因为集中提高科学课程的成绩,我便疏忽了需要背诵的科目,没有余暇去学习社会、国史、伦理等科目。尽管心里有些不安,但我还是挖空心思安慰自己,“考试之前读一遍就行了”。
然而事与愿违,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临近的时候,我傻眼了,课本一遍都没读完就进了考场,结果在46个人里考了个42名。
我的心情真是糟透了。难道我离开爸爸妈妈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这个?这样下去,我不就沦为永远的失败者了吗?
每天晚上我都哭着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接受他们的安慰,哭着哭着就进入了梦乡。清晨醒来,还是继续学习。也许是因为烦躁,只要睁开眼睛我就想吃点儿什么。食堂里的一日三餐满足不了我,只要有时间我就到校门外面去买面包、年糕、紫菜包饭什么的,如果还不够,就再买一大抱卡拉梅尔糖、巧克力或者点心。当时我每月能从家里得到15万元(大约人民币1000元—译注)的零花钱,其中有12到13万元都用在吃零食上了。学习的时候如果情绪有些低沉,就乱七八糟地猛吃一通,然后再埋头学习。心理上的紧张以暴食症的形式表现出来,皮肤也变得粗糙了。
有一天早晨,我独自起床洗漱,然后用手摸了摸头,突然感觉有些奇怪。头顶中间好像空了,对着镜子照了照,顶门附近露出一个洞,就像百元硬币那么大。
我感到无比的沮丧。我怎么会这样?难道我要秃顶?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病?
天刚蒙蒙亮,我就哭着去找宿舍舍监化学老师。她给人的感觉就像妈妈,我特别敬仰她。老师安慰我说这只是斑秃,不是什么大病,然后拉起我的手去看皮肤科。医生在我的头皮上注射了维他命E,嘱咐我不要太紧张。
“不要太紧张?天哪,我说不紧张就不紧张了吗?”我想。
缓解紧张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吃。自从患上斑秃之后,我的暴食症更严重了。
6月即将结束时,我总算勉强适应了艰难的科学高中生活。7月刚开始,我的成绩便开始大幅上升。直到这时,我才缓了口气,心一放宽,斑秃症也好转了。原来头顶露出小洞的地方,头发又像草皮一样长出来,将那空白遮盖住了。从当时的照片就可以看出来,我的头发是二八分的,旁边的头发梳上来,盖住脱发的部分,然后再戴个头夹子。为此,我整整痛苦了半年之久。
斑秃消失了,可是暴食症还是一如既往。不吃零食就紧张,一紧张就学不好习,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继续吃了。我的腰围逼近30英寸,肩膀也一下子张开了。当然,我的个头也噌噌地长高了。简而言之,器宇轩昂的“巾帼英雄”说的就是我。
看着我的样子,爸爸自然免不了郁闷,然而对我来说,更大的郁闷还等在后头呢。进入科学高中之前,初三班主任老师警告过我的事情竟然变成了现实。
时任教育部长官的李海瓒先生宣称:“无论什么,只要做好一样,就可以进入大学学习。”于是高考的比重大大降低了,而平均成绩点数和论述的比重被提高了。当时我一心想要进入科学高中,就没怎么在这个问题上动脑筋,等到入学考试临近,我才意识到大事不妙。升入韩国科学技术院的学生们当然不必介意总成绩,但是我想把医大当作自己前进的道路,这样以来,可观的总分就至关重要了。
因为总分的缘故,专门高中的学生们陷入了不利的境地,我们学校的部分学长干脆选择自动退学,不要平均成绩点数分,只以高考成绩进入了汉城大学。每次我跟朋友们聚在一块儿,大家都为自动退学参加检定考试还是继续留在学校而苦闷不已。
好不容易进来,又辛辛苦苦把成绩赶上去,我已经对这所学校产生了很深的感情,我一定要拿到这里的毕业证。尽管第一学年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踉踉跄跄,然而到后来我的成绩就逐渐上升了,总分也名列前茅。此外,我还在许多竞赛中得奖,并且作为韩国代表出征过APEC青少年科学节。我想,既然我能有这些经历,那就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有一样做得好,就让他上大学”,既然教育部长官这么说,那我是不是可以相信呢。我把一切交付给命运,继续升入三学年。
然而命运并没有站在我这边。平均成绩点数终于变成枷锁,套住了我的脚踝。这样的成绩无论如何也去不了我从小就魂牵梦萦的汉城大学。初中时代曾经跟我争夺第一的朋友考的是普通高中,人家已经向汉城大学递交了志愿书。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早知道这样,当初我就应该留在荣州了。”
放弃汉城大学让我经受了巨大的失望。但是我不能就这么失望下去,必须寻找下一步的对策才行。
8月份第二学期,大学开始免试提前录取新生,经过与班主任老师的商量,我同时向延世大学、高丽大学、梨花女子大学、亚洲大学、蔚山大学、庆北大学递交了志愿书。
开始于冷面店里的历史(4)
公布首轮录取者的时间是9月,我最先收到的是高丽大学的落榜通知书。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到落榜通知书,打击之巨大自然是可想而知。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没过多久,落榜通知又从延世大学翩翩飞来。几天之后,梨花女子大学和蔚山大学也传来了同样的噩耗。对我来说,这无异于死亡宣判。我还以为十拿九稳的这两所学校……因为我曾经参加过蔚山大学主办的科学竞赛,也参加过由梨花女子大学主办的科学竞赛,并且双双获奖,如果算上加分,难道还不够上这两所学校吗?
这个平均成绩点数到底算什么呀,竟然如此断送了我的未来?我整天无精打采,失魂落魄。都说现实中的不幸比电影和小说来得猛烈,这话果然不假。再过几天,亚洲大学仍然是同样的坏消息。我已经没有力气接受更大的冲击了。
“到头来还是平均成绩点数让我哪儿也去不成。就算再参加正式录取也还是一样。都是因为平均成绩点数太低。就算复读也还是一样,因为我的平均成绩点数太低。”
我就这样胡思乱想着,不论身体还是心灵全都疲惫至极,正在这时,庆北大学送来了录取通知。庆北大学有一项特别制度,叫做专门高中录取制度。
自己的女儿成了国立大学的医科新生,父母当然是喜上眉梢。然而沧海余生的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只觉得浑身就如虚脱一般。看着爸爸妈妈欢天喜地的样子,我禁不住怒从心起。
“难道爸爸妈妈对我的期待就是这些?”
12月,我接到正式的录取通知书,抖落了满心的遗憾和怅惘。
“进入国立大学,至少可以为父母减轻学费方面的忧虑,就当是尽尽孝心吧。从现在开始,我就是神采飞扬的大学生了!”
回过头来想想,如果当初我被自己向往的大学录取,还会有今天的结果吗?如果真是那样,我就会心满意足,从而热衷于学校生活和学习,根本不会觊觎什么韩国小姐。
昨天的挫折带来了今天的挑战和变化。这样想来,我真应该感谢当初的失败呢。人生总是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幻。
相逢和转折点(1)
人与人的相逢蕴藏着机遇,造就了梦想。
我一生中最大的变化,是因为遇见了一个人,
他……
当选为韩国小姐以后,形象大使、慈善演出等各种活动接踵而来,我度过了繁忙的一年。2003年春天,我重新回到平凡的大学生活。
当我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中感觉到无聊时,《韩国日报》社打来了电话,通知我做好参加环球小姐大赛的准备。一方面,自从紧张消除之后,我就吃得没有节制,所以心里不无忧虑,另一方面我又为生活有了新的寄托而兴奋。我已经在脑海里构思参加大会的服装和发型了。
世界性的选美赛事有环球小姐、世界小姐、国际小姐、地球小姐、亚太小姐等多项,大致说来,环球小姐相当于真(韩国小姐大赛的前三名分别以真、善、美命名——译注)、世界小姐相当于善、国际小姐相当于美。三大赛事虽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过环球小姐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赛事之一,除了美貌,还要求参赛选手富于智慧和个性,以及丰富多彩的自我表现力。
我以为既然是去参加国际大赛,肯定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一切有人支援。然而《韩国日报》方面却说,除了飞机票和微薄的现金,其他的支援就很困难了。虽然礼服和民族服装由赞助公司帮助订做,但是大会期间所需的便装、化妆、发型、采访、舞台练习等所有事宜都要我独自打理。他们肯定觉得这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没有必要支援更多了。
名义上是国际大赛,却找不到一个人为我指导步法。不得已之计,只好请求借我点儿资料,于是他们给了我两盒录像带,一盒陈放多年画质极差,一盒就是2002韩国小姐大赛。仅此而已。任凭我反复观摩反复琢磨,有些事却还是想不明白。
“好,就算化妆和发型可以自己做,可是采访准备怎么办?”
环球小姐大赛的采访与韩国小姐大赛的采访好像差别巨大。首先是速度极快,然后还有大量荒诞不经的问题,对想象力要求颇高。平时我的反应能力还算说得过去,可这是国际大会,又不是一桌乡村酒席,我总不能就那么漫不经心地回答吧。我是代表韩国出去参赛,就算不能宏扬国威,可怎么也不能丢脸吧。
我去拜访《韩国日报》大丘分社的部长,倾诉了心里的苦闷。他表示理解我的心情,并说尽管其他方面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可以帮助我充分做好英语采访的准备。
部长介绍给我的是孙熙杰先生,他经营一家名叫阿吉斯(Aggies)的留学学院。原本跟环球小姐大赛毫无关系的人都愿意帮助我,真是太感谢了。这无异于慷慨的奉献,孙先生的欣然应承让我十分感动,我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并且带着父母前去拜访。
然而那位男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过于冷漠,我的心一下子凉透了。初次见面如果介绍说我是韩国小姐,不管人们心里究竟怎么想,但至少表面上都显得很亲切。再怎么过分的人也会多看我两眼。可这个人从一开始就是一副“你是不是韩国小姐关我什么事”的架势。
“你来我这儿是学习英语的,不要端着韩国小姐的架子,最好把帽子压低了再来,好好学习。”
刹那间,一种遭人蔑视的感觉让我无言以对。房间里只有静寂在流淌,旁边的妈妈赶紧说道,“不用担心,我们娜娜也喜欢这样”,冰冷而紧张的气氛总算有所缓和。然而我在心里却磨刀霍霍。
“走着瞧吧。我会努力的,早晚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庐山真面目。”
第二天,英语学习开始了,想不到课程惊人地困难。
对于我用英语说话的方式,孙老师予以辛辣地批评。他说我的句子不够精练,尽管能沟通意思,却达不到在国际大赛上使用的程度,所以我每说一句话他都不会放过。
“又不是母语,难道连这点错误都不能犯吗?”我偷偷地想。
我心里全是不满,这个人对英语的观念也太武断了吧。
“作为一个代表韩国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人,脑子里必须设置一个语言开关。按下开关,英语必须哗啦啦地往外流。再按开关,必须自动转换到韩国语。”
上课结束后,老师给我布置了五十多个单词和成语,并且告诉我说,“明天全部背诵”。我根本来不及抗议,他就已经出去了。
等到我拼死拼活地背完了,他又甩给我60个,还是要求背诵。
“既然50个能背熟,那么60个也应该背熟。”
60个背完了,接着就是70个。随着必须背诵的单词一点点在增加,上课时间也在逐渐拉长,课程也越来越难了。
这样大约过了半个月,我能感觉到孙老师对待我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我知道他以前对我持有偏见,以为我只是打发时间,过不多久就会放弃了。随着大赛的日益临近,我需要去美容院做美容,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借口做美容而耽误过一节课,我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背单词上。孙老师也许感觉到了,“啊,这孩子跟我想象中的确实不一样”。
其实我也同样发生了变化。起先我想的也就是准备采访,然而经过长时间与老师的交谈,以及看到那些为了考入国外大学而挥汗如雨努力学习的年幼的学生,我猛然醒悟到自己生活得太安逸了,从前的我真是井底之蛙。
相逢和转折点(2)
赫然张贴在入口墙壁上的,是那些被美国大学录取的学生们的照片。这些照片深深地刺激着我。史密斯学院、达特茅斯大学、威斯利恩大学、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这些不过13、14岁的孩子们,竟然胸怀远大的梦想奔走活跃在我全然不知的另一个世界,我不想承认,却还是无可奈何地倍感沮丧。我羡慕这些孩子们。为什么我从来就没做过这样的梦呢?
孙老师经常说,韩国要想变得富强,必须让更多的人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站在更有力的位置上,为韩国争取发言权。为此,不能只局限于韩国的大学,应该放眼世界,到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最杰出的人才济济的地方去向他们挑战,并且坚强地将他们打败。
“韩国幅员狭小,比起世界强国的日本和中国来,人口少,资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