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厚的年轻人,哈哈哈。哪本王就给他来个好点的见面礼。”
突然的停了下来,看着下面的人喊道:“大雪已经停了,而且我们在这个宁远也耽误了好多时日了,没想到这个大明还能有见到本王不逃的将官,哪就叫他没时间逃了,中原有句名言,敬酒不吃吃罚酒。这个袁崇焕是个人才,可是不能为本王所用,就在这个大明的小皇上来到辽东前,我们就拿下宁远来。有没有信心。”
下面的众将高喊道:
“有,拿下宁远。拿下宁远。”
努尔哈赤一摆手,都停下了喊叫声,拿起一块金牌开口说道:“代善你带五千军马绕到西城,主攻西城。”
代善马上走了出来接过金牌道:“儿臣接令。”
又拿起一块金牌说道:“多尔衮,你带五千军马到东城,主攻东城。”
多尔衮也是走了出来接过金牌道:“儿臣接令。”
“皇太极。你带一万人马,主攻北城。”
“儿臣接令。”
“其余的人马原地待命,明日寅时造饭,牟时攻城,以皇太极为主,代善二话多尔衮为辅,主攻北城,务必在午时前拿下宁远城,到时候父王为你们庆功。”
下面的众将一起喊道:“是,一定在午时前拿下宁远,请大汗放心。”
努尔哈赤一看乐了,因为在他的征战沙场的几十年来,大明的军兵是最羸弱的,是最不堪一击的,是见到我们后金大军就跑的,拿下这个小小的宁远城还是不费力的。
但是谁又知道,他努尔哈赤的整个命运就在这个宁远城下改写了。
努尔哈赤坐在最上面笑着说道:“好了,都下去准备吧,明日好攻城,还有叫斥候好好的盯紧了宁远城内的动静,有情况随时来报。”
“是,接令。”众将官也都是纷纷的退了下去。
宁远城内兵备道府。
袁崇焕正坐在书桌后面看书呢,就听到外面有人喊道:“报。。。。。。。”见到一个传令兵跑了进来跪在前面道:“报大人,刚刚从建奴大营传来的消息,建奴要在明日攻城,寅时造饭,牟时就要攻城,请大人定夺。”
袁崇焕听后也是一惊,但是马上就缓了过来,一想也是,要不是这场大雪恐怕后金军早就攻城了,想了下说道:
“传城内所有将官,议事厅集合。马上。”说完自己也是急忙的就向议事厅走去。
没有一刻钟,宁远城内的所有将官都来到了议事厅,他们也知道现在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敢耽误片刻,可见袁崇焕的治军是非常的严禁的。
袁崇焕站在最上面说道:“刚刚接到消息,后金军要在明日就攻城,你们都做好准备了吗?”
众将听了也都是大吃一惊。
“终于还是来了,我们要与他们血战到底。”
“我就不信了,这个建奴都生了三头六臂了,我们的大明军是见他们就跑,这次要好好的大战一番了。”
“可是他们的大军号称有二十万人呀,我们城内的所有军民加在一起才一万余人呀!”
“是呀,这个人数也是差的太多了。不好守呀!”
袁崇焕听了下面的将官议论纷纷,开口说道:“都静一下。”马上整个大厅里都静了下来,袁崇焕又接着说道:
“我也知道我们的人数有敌军差的太多了,但是我们有坚固的城池,有威力无比的红夷大炮。有齐心协力的军民。而且据说,我们大明的圣上也就要来到了辽东,我想只要我们能挺住几天,圣上就一定会派援军来的,我们只要死守就行,全军听令。”
“是。”下面的众将喊道。
“没有我的命令,无论后金军怎样的挑衅都不可出城迎战。一切命令都要听指挥。不可擅自行动,否则别怪本官军法处置。”
“是。”众将又喊道。
袁崇焕拿起一只金皮大令喊道:“满桂守东城,左辅手西城,祖大寿守南城,朱梅收北城,满桂提督全城,相互支援,我坐镇城中鼓楼,统领全局。全城军民誓死守卫宁远城。”
“接令。”马上所有的将官都接令下去了。
而这时恐怕整个宁远城都没有一个人能睡着了吧,袁崇焕也是,在把守城的命令下去后,也是站了起来,走出了议事厅,来到城内巡视。而幕僚们也都是跟了出来。
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到处都是点起了灯火,火把。这时其中的一个幕僚悄悄的来到袁崇焕身边说道:
“大人,小人记得,皇上给你一个锦囊,说在危机的时刻可以打开看看,小人以为现在正是时候了。”
袁崇焕想了下,从怀中拿出一个锦囊,轻轻的打开。看到里面的字就是非常的疑惑。而幕僚们也都是很疑惑的看着袁崇焕,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
袁崇焕把手中的锦囊递给幕僚们,幕僚们打开一看,上面就是一个大大的字,
“水。”
众人也都有疑惑了。皇上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百二十八章 冰冻宁远城
一月的关外,北风呼啸,寒风凛凛,后金大军一路压来,千里沃野,遍地无人,使整个关外显的更加的荒凉,现在在关外只是剩下了一座孤城,宁远卫。不足一万的军民,抵抗着号称有二十万军马的后金军。
谁都知道,这是个没有胜机的战斗,整个明朝的上下大臣们心里都清楚,对后金的入侵步伐只是能拖延一下而已。
宁远城内的军民也知道,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拿起武器战斗,没有任何的犹豫,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自己的父母妻孩,为了自己的家园,只能战斗,所以现在整个宁远城内一片萧飒之气,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笑容,都是在积极的忙碌着,各种战备物资都是纷纷的运到城池上、
袁崇焕依然带这自己的幕僚和将官们在城内来回的巡视着,看看这里,指挥下哪里,但是袁崇焕的脑海中依然在闪着皇上递给他的那个锦囊,不可能是无缘无辜的就写着这一个字,一定是有原因的,是干什么呢?难道水能代替枪,代替刀,把敌军砍在城下吗,还是能代替滚木雷石,把敌人挡在城外呢。
夜越来越深了,天气也越来越寒冷了。跟在袁崇焕身后的有的幕僚就已经被冻的就有点忍不住的发起了牢骚来。
“这是什么鬼天气,怎么就这样的冷呀!”
“是呀,今年是特殊的冷。今夜还是更冷。”
“都大半夜的了,大人还不回府吗?”
“嘘,小声点,别叫大人听见。”
“噗,看给我冻的,痰都吐不出来了,都冻成冰坨了。”
“是呀,天气太冷了。”
袁崇焕走在前面还在想着水的事,听到这里马上就回过头来问道:“刚才你们说的是什么?”
幕僚们一听到大人听见他们说话了,都是一愣,其中一个幕僚道:“我说,是呀,天气太冷了。”
袁崇焕一摇头道:“不是,是前面的一句话,说的是什么?”
又有一个幕僚说道:“大人,我说的,把我冻的痰都吐不出来了,都冻成冰坨了。”
袁崇焕想了一下,突然兴奋的喊道:“我知道了,哈哈哈,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皇上的寓意了,皇上真是神机妙算呀,又此一计定能防住后金呀,哈哈哈,谢主隆恩。”说完就向南面一拜。
而跟在袁崇焕身后的幕僚和将官们都是很惊讶的看着自己的主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突然有这样的反映。
袁崇焕有突然的喊道:“通判金启倧何在?”
从他身后的人群中马上就走出来一个人说道:“大人!”
袁崇焕马上就喊道:“金通判,马上传令全城的军民,马上准备水,马上就叫全城的人都行动起来,挖井。快快快,一定要在天亮前完成。”
后面的众人听了袁大人的话都是一头的雾水,都不知道袁大人要干什么。但是每个人都看出来现在袁大人正处在兴奋的状态中。
金启倧也是很疑惑的问道:“大人,您您,您叫全城的军民都准备水,要干什么呀?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现在可是在准备迎战强敌。”
袁崇焕本来还沉浸在兴奋中,听到金启倧的话后马上就大笑道:“对,对,对,你们还不知道用这个水要干什么?这个可是皇上给我的启示。我就现在告诉你们。”
。。。。。。。。。。。。。。。。。。。
后金军,中军帐。
现在依然是灯火通明,不但宁远城内的官员军民睡不着,就是这个一代枭雄努尔哈赤也是睡不着,现在他正听着下面的斥候在给他报告宁远城内的情况。
“禀报大汗,在天色入黑后,宁远城的军民突然的不在准备守城的滚木雷石了,而是在准备水。全城的人都在挖井,取水,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努尔哈赤坐在上面就是一皱眉头:“水,水有什么用,难道是要死守城了,怕时间太长,水源断了,要多准备点,哈哈哈。”努尔哈赤坐在上面突然的大笑起来,又大声的说道:“好你个袁小儿,真的要跟本王来个坚守城池,一个新建的城池能有多坚固。本王就不怕你不出来跟我战,你不出来,我就打进去。来人呀!”
马上中军帐的外面就跑进来一个亲兵:“大汗请吩咐。”
努尔哈赤道:“传令各旗,明日给我全力攻城,要是把城攻下来了,本汗王亲自给他们庆功。”
“是。”这个亲兵马上就跑了出去。
天逐渐的亮了起来,北风依然的在吹着,寒冷的天气依然能把人冻成冰棍子。
“咚。咚。咚。。。。。。”号炮连响。
在后金军的大营里中,鱼贯的冲出三支人马,亮银的铁盔铁甲,威风的战马,这就是由代善,多尔衮和皇太极三人带领的人马。分别向三个方向把整个宁远城给包围了起来。
努尔哈赤也是在三队人马的后面出了大营,跟在了皇太极军的后面来到了北城的外面,但是当后金大军停在宁远城池外面的时候,整个军营就一片哗然。
“呀。这是什么呀?”
“白晶晶的,亮堂堂的,什么东西呀?”
“把整个城池都给围起来了。怎么回事?”
“是冰,是冰。这些明人用水把整个城池给冻起来了。”
“对,对,真的是冰呀!”
后金军里就传来了议论纷纷的声音。
努尔哈赤坐在一身漆黑的战马上。看到这个景观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才想起来昨天晚上,斥候告诉他,宁远城内的军民都在挖井取水,原来就是给这个城池用呀,用冰把城池冻上,就能坚固一点吗?这个袁崇焕看来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只能用这个就能把本王的大军挡住吗?
努尔哈赤抽出自己的战刀。向天一举喊道:
“女真族的英勇儿郎们,雄鹰要展翅高飞,小小的鸟雀能比吗?”
“不能。”满军的将士喊道。
“威猛的雄狮要傲笑山林,小小的家犬能比吗?”
“不能。”
“我们女真的儿郎要进军中原,这个小小的城池能挡住我们吗?”
“不能。”
“全军听令。号炮之后,进攻宁远。全军攻城。”
“咚。咚。咚”
三声号炮响后,后金的战旗一挥。
“冲呀,拿下宁远城,享受里面的姑娘了。”
“冲呀,杀呀。”
后金的大军如下山的虎狼一般冲向了宁远城。
宁远城内。
袁崇焕和幕僚们都在鼓楼上统领着整个城池的局势。东城,西城和北城马上就有哨兵报告来,后金军从这三面攻了过来,而且以北城的攻城人最多。
袁崇焕马上下令。
全城备战,三面城池一定要死守住,利用昨晚的战略守住城池,并且命南城的守将祖大寿马上去增援北城。
大明军和后金军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开始了,真真正正的攻守战。
第一百二十九章 劝降
城外的战斗正在残酷的进行着,后金军在嗷嗷叫的攻城中,而宁远兵也在奋力的守城。袁崇焕和努尔哈赤,甚至我都知道,这第一次的接触只不过是个试探性的,都在观察着对方的实力和兵力情况。
显然努尔哈赤没有想到宁远城里的士兵能有如此的顽强,而袁崇焕的准备则是很充足的,毕竟这个后金军已经来到宁远城下好多天了,要不是大雪的缘故,恐怕早就攻城了。
袁崇焕站在宁远城中心的鼓楼上,看着四处来来往往的老百姓和四处传来的喊杀声。而他的幕僚们也都是站在袁崇焕的身后,都在紧张的看着四处的城池上面,都在注视着整个攻守城池的情况。
“报大人,有个自称是后金军的使者在楼下求见。”一个士兵慌忙的跑了上来禀告。
“什么?后金使者!”
“怎会叫后金的奸细混进来的?”
“马上抓起来,杀了,赶快在全城搜捕。”
站在袁崇焕身后的幕僚们听到是后金人的使者马上都喊了起来,使进来禀告的士兵都不知道怎么办了,直直的看着正在背着手看着远处城池上战斗的袁崇焕。
袁崇焕轻轻的说道:
“既然有能力混进我们的宁远城来,而且还是在这个交战的时候现身来见本官,可见是一个非常机灵的人物了,好,传上来,本官要见他。”
这个士兵马上跑了下去。
一个幕僚走上前说道:
“大人,在这个时候见一个敌军的使者恐怕不好吧。”
袁崇焕还是看着远方的城池说道:
“没关系,现在这种情况,我想这个使者来的就只有一个目的了。”
这个幕僚马上接口道:
“大人,难道您是说,劝降。”
袁崇焕点了点头,没有在说什么。而身后的幕僚们的脸色都泛起了各种表情,惊讶、愤怒、喜悦还有无所谓的表情。
“报大人,后金人的使者带到。”
袁崇焕转过身来,看着这个后金人的使者。
一身的明朝百姓的打扮,头戴小皮帽,身穿长袍,一个明朝中等富户家人的打扮,如果不说自己是后金人,恐怕是没有人知道的。
这个使者看到袁崇焕转过身来,打量着自己,马上一拱手道:
“大人,小的是后金汗王努尔哈赤白旗使者,哈图察尔汗,在明的名字叫李灿,大人叫小的李灿就行了。”
袁崇焕和幕僚们都是看着这个李灿都没有说话,而李灿一看就明白了,在这个时候恐怕是没有什么时间问自己的来历了,只是想知道自己来这的目的了。
李灿一笑后,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道:
“这是我家汗王亲自给大人的书信。”说完把书信递给了旁边的一个士兵。
这个士兵是恭恭敬敬的递到了袁崇焕的面前。
这时袁崇焕刚想要接过书信,旁边的一个将官马上走上前来说道:
“大人,大敌当前,还是小心为好,还是我来拆吧。”
没有等袁崇焕说话,就一把把信笺抢过来,拿在手中,打了开,看到没有什么后,才放心的交给袁崇焕,又是站到一旁,双眼死盯着这个后金人的使者后就不说话了。
袁崇焕也知道这个将官是在担心自己的安危,也就没怎表情,接过了这封信笺后,就看了起来。当把整个信笺都看完后,还是面无表情的看了看这个使者后把信笺递给了下面的幕僚们,(奇*书*网。整*理*提*供)一一的传阅。
幕僚们看完后一个个都是非常的气愤,怒目看着这个使者。
信笺其实写的很短。
宁远守城将领:
吾以二十万兵攻此城,破之必矣!尔众官若降,即封以高爵。(摘自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下面的众幕僚看完后,气愤的看完使者后,又看着袁崇焕。
“二十万大军就能破我的宁远城,哈哈哈,你们也太天真了。”
袁崇焕突然的大笑起来又说道:“你们的汗王,因何无缘无故的就进兵?这个宁远城和锦州城,是你们抛弃的城池,本官现在恢复了,自然就要死守了。怎能有投降之理!还有,你们哪里来的二十万人呀,也就是吹嘘吧,本官知道,你们也就十多万人马而已。是不是欺负本官的斥候都是孤陋寡闻的人,哈哈哈。”说完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接着周围的幕僚和将官们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这个后金人的使者看到着也是满脸通红的说道:
“哼,你们不要得意,等到我们的大汗攻进城来时,你们就是求饶,也来不及了。”
这时袁崇焕看着这个使者道:
“今天本官不杀你,你就把本官的话带回去,我们就在这宁远城决一高下。”
使者一听要放了自己,都敢到很是惊讶,自己本来是抱着必死之心的,没想到还能活着回去。两只眼睛就上下的来回乱动,就没有了刚来那种誓死气势了。
幕僚和将官们听到要放这个使者回去,也都是很惊讶,有的就想走上来说话。袁崇焕一摆手道:
“一个小小的使者,不会对战局有任何的改变的,在说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乃是天朝上国,怎能和这个小小的游牧民族相比。”
说完后又看了看这个使者喊道:
“来人呀,把这个人用绳索系到城外去,不可开城。”
“是,大人。”两个士兵马上走了上来,把这个使者给带了下去。
在这个使者下去后,袁崇焕马上就把脸色正了下道:
“传令同知周维模,立刻稽查城内奸细,本官在也不要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了。”
“是。”马上就有士兵下去传令了。
北风继续的呼啸着,宁远城的攻防战还在继续的进行着。后金军队还是前仆后继的攀登着城池,而城池上面的明军依然是利用手中的各种武器在进行着抵抗。
城池下面的尸体是越来越多了,而且大部分的都是后金军的。但是冻伤的却是更多的,都在城池的下面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原来这个守城的士兵不但把水都浇在了城池上,加固了城池,而且还用水做了回最有利的武器。
袁崇焕在我的提醒下,终于明白了,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后金军穿的都是铁盔铁甲,内有兽皮保暖,但是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寒冷的情况下,水遇到了铁就能把人的皮肤给粘上,也就是冻上,这样后金军在攻城的时候,就从城池的上面浇下来的是一盆一盆的水,本来开始后金的将领还没有注意到这件事,但是后来很多的后金军被冻伤后,失去了战斗力,才感觉事情的严重性。
而明军就没有这种情况了,他们穿的都是皮衣皮甲,虽然抗旱弱了点。但是在水上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从清晨到傍晚,宁远城在激烈的硝烟中度过了。全城的军民协力下,终于抵挡住了后金大军的第一天的攻势,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只是个开始,更艰苦的守城在后面。
第一百三十章 兵变的原因 上
三天后,从京城出来的五万大军终于抵达了山海关城外。
“咚咚咚”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