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时代的主流,所以深受大户人家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在县里大多数的道路上行走,都不会那么难受,和坐轿子差不多,还比轿子快,所以现在大户人家的出行,都选择了四轮马车。
听得一声马嘶,接着马车轻轻一顿,施敏山二人知道县衙到了。
下了马车,施敏山递上名帖后,不一时门房回道:“大老爷有请。”
县衙前面是公房,后院是内宅,施敏山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却没有一次来此的心情是如此的复杂。
他如今已是花甲之年,迎来送往了近十位知县,没有一个知县如宋知县一般不按常理出牌,让人捉摸不定。
贪婪或清高,无能或有才,老朽或少年,他都有接触过,接触几次都能摸到他们脾性,便是拿捏不准,这些知县也都要变得和光同尘,让自己拿捏准了才是。
这位宋大人刚来新阳县,新官上任三把火,二者之间早已是较量过。当时的宋大人落得下风,幸得来了位黄师爷多加指点,让宋大人和他们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本以为此事就此作罢,他宋大人求名,施敏山自会安排人给他宋大人名声民望,这样一来宋大人只需要安安稳稳的当他的县太爷,专心于官场逢迎即可,时间到了,他宋大人该升官升官,该发财发财。
然而一篇报纸,可谓是平地一声雷,把正在享受几年平静生活的施敏山惊的无以复加,接着是苦苦思索宋知县所作所为有何意义!
求财是不可能的,报纸上把每家每户的应缴的赋税算的很明白,他们都捞不到钱财了,宋知县自然也不可能得到。
求名又有些说不过去,前年宋大人刚刚上任时还可勉强算是个理由。然而去年宋知县应该明白,所谓的名是他们这些本地乡绅给的,若是宋知县不蠢,今年应该会延续着去年的做法,大家相安无事才对,那么今年的考评依旧会让他得一个“上”才是。
如今这般作为,他不怕偷鸡不成蚀把米吗?
若说他真的为老百姓着想,却也没这个必要。他们索然延续着之前的方式收取赋税,但因为收成好,老百姓总能过得下去,甚至比以前还要好。而且他们本以为宋知县是求名的,自也不会对老百姓逼迫太甚,总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话本里出现的恶霸欺凌百姓的事情,或许会有,但也是极少的情况,真有这般的恶霸人物,他还巴不得送给宋知县成就他的名声呢。事实上他们这些乡绅地主,不敢说名声有多好,却不会差到哪里去,都很注意自家在当地的影响,可能是兔子不吃窝边草的缘故吧。
或许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真实表现!
不求财,不为名,难道是为了升官?
然而施敏山多方打探和观察,也没发现这件事能给他宋大人带来进身之阶啊?莫不是哪里还有自己想不到的地方?
精于世故的施敏山知道,只要找到事情的关键点,就很容易解开一系列的看似无解的问题。然而他终究只是县里的豪门大户罢了,眼界做多只能看到省里,哪里晓得宋大人的真是心思?
“大老爷,施员外求见。”门房带着施敏山二人来到宋知县办公的地方禀报道,让施敏山回过神来。
“请他进来。”
施敏山整了整仪容,定了定神,这才迈步进了厅堂:“草民施敏山拜见老大人。”
宋知县早已站立起来,扶着他没让施敏山真的下拜,说道:“前些日子本官事务繁多,施公的拜贴本官接到后没时间,真是深表歉意……来来来,请坐请坐。”说完,拉着施敏山坐了下来,神态间满是亲近。
“对了,不是说周彦周良聿也来了吗,请他也一道进来。”坐下后宋知县见周彦还在外面,就说道。
“大人相召,周贤侄正好在侧,草民就拉了他一起过来拜见大人,还望大人不要见怪。”施敏山欠身说道。
“怎么会怪罪呢。”宋知县很是开怀道:“眼看秋收在即,本官正想找你们聚上一聚,商议下秋收的安排。”
周彦进来见礼后,就坐在了施敏山的旁边。
“大人对秋收可有什么吩咐?”施敏山装模作样说道,报纸上其实都已经写明了,他无非是想要宋知县自己说出来罢了。
颍州府地处中原,土地肥沃,一年两熟,分为秋收和夏收。每次到了秋收和夏收之时,也是官府最忙的时候,一是要安排人员征收赋税,二来是要为粮税收割入仓做好准备工作。
现如今不似后世那般,有机器可以用,一日时间,整个庄子的土地都可以完成收割。现在都是靠人力,收割、晾晒、入仓等工作,甚是繁琐和费时费力。
然而现在还是农业社会,粮食关系到国朝根基,最是马虎不得。每到这个时刻,官府都要派人下乡劝农,还要随时通报天气情况,若是遇到大雨来临,还要组织抢收抢晒……
每年每季都有安排,本是惯例,但是施敏山却知道,这一次定然不一样!
“算不算吩咐,同往常一样,保障秋收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各位费心。”
听着宋大人似没事人一般,施敏山自不会先乱了阵脚:“这个自然,请老大人放心。”算是应下来了,不过却不以为然,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是需要我们来?
没有了我们,任你知县多大能耐,如何能保障秋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想必二位也看了报纸,监督百姓交税的任务,同样需要各位,不过相比起往年来说,各位应该要轻松许多。”宋知县继续说道。
我们倒是情愿劳累些,一旁的周彦腹诽不已。他周家虽然有大半的家财在生意上,但手中田地也是不少。同时也在感叹,真是官字两张口,说有你就有,如今他们还要感谢宋知县为他们节省了许多麻烦了?
“没有按规定主动去缴纳赋税的百姓,不能手软,罚金足额收取,须要让老百姓知道雷霆雨露……事后我会安排人统计,按照我们新阳县的赋税定额,将从罚金中补齐,至于剩下的……”
施敏山与周彦俱是凝神望向宋知县,知道这才是今日的正题。
只听得宋知县淡淡说道:“罚金中剩下的部分,算是给你们的辛苦费。”这是把利益全部让给了乡绅们。至于大老爷怎么不提县衙的那一帮胥吏,难道还能少的了他们的?
第五十章 八月中秋(上)()
等了一会,见二人不再说话,宋知县问道:“二位可以什么疑惑?”
施敏山躬身一礼道:“为大人效力,岂敢谈什么回报?”
“呵呵,虽然施公高义,但大部分人还是讲究实在利益的……这事就这么说下了,施公不必再推辞。”宋知县一言九鼎道:“不过虽然给了你们权利,却也不可借此胡乱施为。”
“这是自然,大人请放心。”这不大不小的警告并未让他们上心。
“嗯,考虑到方便,各位还是直接征收银两的好。”宋知县貌似对银两感兴趣。
宋知县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让周彦心中暗喜,刚刚还在想着如何说服宋知县让他们按照银两结算,谁知宋知县直接提了出来。
“是。”施敏山见周彦冲他点了点头。
“好,劳烦二位替我转告其他人,如今公务繁多,我就不一一通知了。”宋知县端茶送客。
二人知趣的起身告辞,临走时,隐约听到宋知县对下人说:“请子良过来一叙……”
周彦暗自想到,子良就是陆骏的字,却是无缘一见。
出了县衙,施敏山对周彦说道:“良聿怎么看?”
周彦想了想道:“其他都还好说,就是宋大人亲自提起让我们用银两结算倒是让人出乎意料。”
“怎么说?”施敏山于商业不太通。
“用银两结算正巧方便我们行事,小侄还本想着劝说宋大人呢,甚至还要为此争上一争,想不到让小侄的打算落了空……只是以宋大人的才智,加上那陆骏在旁谋划,应当能看到其中的弊端。”周彦皱着眉头说。
施敏山稍稍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缘由,但同样不明白宋知县为何走了这么一步棋,果真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呵呵,想不通不要想了,对我们却是好事。”施敏山笑道。
“算是吧。”周彦商场上打拼多年,才攒下来周家这么大的产业,嗅觉很是灵敏,他从中闻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味。但是正如施敏山所言,用银两结算这件事本就是他们所求的,如今岂不是正中下怀?
但是,真是如此简单吗?
……
每年的秋收都赶在中秋前后,老百姓固然要忙着农活,而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多是会赏月聚会,很是热闹一番。
不过今年大家却没有什么心情,聚会也玩闹不起来,多是匆匆忙忙,或是心不在焉,令这个美好佳节变得不那么美好。
估计整个新阳县能有心情玩闹的也就陆骏一人了,这个节日他请来了各个股东、掌柜、管事等百十号人,一来是趁此机会聚会,二来则是总结一下过去这近半年时间的成果,同时还要为后面的发展指明道路。
在新阳县,名气最大,股东最多的是江淮工坊,单单股东和董事会的成员就做了两桌。其次是工商钱庄,虽然股东和董事会的人少了点,但是下面的掌柜多,和江淮工坊平分秋色。
但作为陆骏嫡系的恒丰钱庄与陆氏工坊,虽然今天来的人加起来还不如江淮工坊来的人多,但是无人敢小瞧了。没有陆氏工坊提供轴承与悬挂,江淮工坊生产的车辆是没有竞争力的。可以说陆氏工坊但是掌握着核心技术,这点陆骏分的很清楚,二者从一开始就作为两个单位,从不混淆。
而恒丰钱庄只来了宋、李二位掌柜,然而作为陆家的老人,在陆骏没接手陆家前就已经在了,算是两朝元老。再者来说,恒丰钱庄乃是江淮工坊第一大债主,更是江淮工坊的第一大合作伙伴,所有江淮工坊的大额交易都是通过恒丰钱庄来完成的。
别看江淮工坊现在是风生水起,没有恒丰钱庄提供大笔的银两在后面支撑,纵然有技术和市场,但也不可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
现在的江淮工坊加上上次招工的人,人数直逼四百五十人,原来的厂房早已容纳不下,在把陆氏工坊建造的厂房用掉大半之后,还在外面建立了分厂。
比如现在江淮工坊所生产的车辆上用到的一些家具,就是在外面又建了个工坊来生产的,新的工坊放在了原八丈河镇北关有名的木工村里。
现在再建造工坊,自然不能像从前那么简陋了,不能再是一个人一把工具就可以干的起来,而是同样建起来流水线作业,这就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进来。江淮工坊纵然利润丰厚,但毕竟才这半年不到,家底却不厚,只能继续问恒丰钱庄借钱。
这次还来了一位新成员,就是前文提到的瓷器工坊,陆骏给他起了个正式的名字叫做恒大,刚刚开始生产瓷器、玻璃这些东西。
这恒大工坊还没闯出来什么名号,所以一帮人来了之后,除了和有些个认识的打了个招呼,就坐在一旁不怎么言语。
除了这五个系统之外,陆骏特意把新阳车马行的管理人员喊了过来,有些消息灵通的知道,陆骏是准备把新阳车马行独立出来,不再作为江淮的下属部门了。
上面这些就是陆骏手中可以用到的资源,几乎把八丈河镇的新老势力一网打尽了。君不见那恒大工坊里的股东多为镇上原来的商家和大户。
江淮工坊的生意让人眼红,而当初走了大运的那些股东更是让人嫉妒不已。因为陆骏,他们从一个仅仅能吃饱饭的小作坊老板,一跃成为了胡董事长,毛董事,赵管事等等,更重要的是凭借江淮工坊的分红,家家户户都过起来好日子了。
原来的旧房子扒了重建,院子扩大了数倍,甚至人手标配一辆马车,纵然有些暴发户的习性,但让原来镇上的老势力很是不爽。
尼玛,老子家存了几十上百年才这么点产业,才能过上比一般人好的日子。你们靠着陆骏,仅仅几个月就赶得上我们了,而且很快就能超越了!
所以当陆骏传出建立瓷器工坊的时候,全镇上下,无论能不能和陆家攀上关系,全部一拥而上准备入股其中,可比当初订购四轮马车要疯狂的多。
陆骏当时有些难办,百多人都要入股,大小不一参差不齐,以现在的管理水平不太容易能管好,不然他早把股票弄起来了。但拒绝又不太合适,他不怕人参股其中,就怕人不参加,对他来说,越多人参加越好。
最后想了个法子,让暗中授意,让这些人组成一个个联盟,也就是基金模式,然后以联盟为主体参股其中。
依靠这种法子,恒大工坊的股东几乎囊括了全镇的有钱人!
却也有例外,比如史员外,比如周家。
第五十一章 八月中秋(中)()
纵然这次宴请的人数众多,但陆骏这一桌也只能坐上十人,却都是核心人物。
时辰没到,还有些人没有来齐,已经来到的宋大掌柜在和陆骏说着闲话。
“东家,最近县里总号的存银少了一大部分,我让人打探了一下,说是被周家借走了。”宋大掌柜低声说道。
“对钱庄的正常运营可有影响?”
“钱庄存银虽多,但贷出去的却很少,如今被人取走大部分,影响不大。”宋大掌柜说道。
“留一下出去的资金走向。”陆骏沉默了一下说道,大额资金流动,他需要知道具体的用途。在这个关键时刻,一草一木都需要留意。
“是。”
“钱业公会可有什么动静?”陆骏想了想又问道。
“这个……”宋大掌柜想了想,发现没啥值得一提的。纵然钱业公会想法子刁难,但问题都不大,最后他说道:“钱业公会还好,就是那姚世光来寻了某几次,都是以喝酒为借口,却有意挑动我们和黄会长对着干。”
陆骏点了点头,姚世光此人,打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从后面他透露出来的心思来看,对钱业公会会长的位置一直是念念不忘的。只是宋大掌柜有些看不上他,接触几次下来,其人志大才疏,狭隘偏激,不是能成事的人,但有机会利用一下却也可以的。
因此宋大掌柜一直对他是虚与委蛇,却一直不会应承什么。
许是宋大掌柜表现的太过胆小,这姚世光言语中对他的许诺是越来越多,最近都许给他宋大掌柜任钱业公会会长的职位了,真是满口跑火车,一点都不把门。
相比较而言,黄子昌虽然一直想找恒丰钱庄的麻烦,但行事还算讲究,手段也多是堂堂正正了,而这姚世光的表现就让人觉得不值一提。
宋大掌柜同陆骏说过几次,所以陆骏也大概知晓这姚世光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还是劳烦大掌柜多应付着,或许会用到此人也说不准。”陆骏看出宋大掌柜对姚世光的不屑,就笑着说道。
“也是,反正都是他请某吃酒,总不会亏了去。”宋大掌柜也笑着说。
这时孟大掌柜也来到近前,正巧听到宋大掌柜的话,就故意说道:“宋兄倒是潇洒,却苦了我们这些人在乡下受罪。”
“哈哈,听孟老弟之言,有些不满喽,要不你我二人换一换位置可好?”
“不敢,不敢。”孟大掌柜连忙施礼以示求饶。
几人哈哈大笑,些许玩笑倒也能调节席间的气氛。
陆骏见他也来到,就对孟大掌柜道:“孟大掌柜可来的正巧……刚刚宋大掌柜言道,县里恒丰钱庄的存银被人借走了大半,你在地方上关注一下可有大额的资金流动。”
小心无大错,陆骏走到现在,是他遭遇到的第二战了,严格来说是这此才是他第一次和人斗智斗勇,比拼实力,也算是他的成名之战,容不得出半点差错。
在外人眼中,半年不到时间,陆骏就能创办出来这许多的产业,并且在八丈河镇成为首屈一指的人物,也让陆家一下子凌驾其他人家之上,多少也是个少年俊杰,能力非凡吧。
但是陆骏自己心里清楚,他无外乎依靠后世的知识和见识,才能做到现在这般规模。真要论起来商业上的各种手段,他却比不得几位大掌柜,毕竟经验摆在这里,而且前世的陆骏也没有经商的经验。
前一次钱庄危机,他无非见招拆招罢了,最后依靠外力平息了事件,并不值得夸耀什么,甚至了解内情的人还要对陆骏退婚一事加以讥讽嘲笑,连老婆都丢了,纵然平息了钱庄危机,也不甚光彩,更不值得大加夸耀。
而这一次,他和宋知县要一道面对本地乡绅的力量,其中他还要完成自己的一些谋划,就不比上次那么简单了,所以对任何风吹草动都要谨慎。
别看现在两方看似相安无事,也能达成了暂时的和解,但陆骏却不信对方能善罢甘休。
孟大掌柜闻言,想到了陆骏之前说过的话,他就言道:“最近陆续有些百姓到工商钱庄缴纳赋税,却遇到一些个问题……”
“哦,孟大掌柜请细细道来。”陆骏神态一凝。
“其实,多数百姓并不能拿出来那么多银两交税,有些人家还是要卖粮才能换取交税的银两。”孟大掌柜言道:“最近市面上因为新粮上来,粮价开始下跌,老百姓倒是有了些怨言。”
陆骏听到这里,倒是没什么意外:“嗯,这个倒在意料之中。”因为规定统一用银两结算,老百姓就要卖粮换的银两,掌握着资源的地主乡绅定然要压一压价格,这也在意料之中。
甚至陆骏提议,由乡绅代为收缴的罚金也用银两结算,也是为了安抚这帮人。陆骏两世为人,晓得没有利益便没有朋友可言,适当的分出些利益,能够好的为自己做事。
不然他能有今日聚齐这百十号人在这里宴饮?
情况虽在意料之中,但是陆骏嘱咐道:“大掌柜多多留心粮价,不可被他们打压的太低,有情况及时汇报。”
“是,东家。”孟大掌柜点头称是。
说着话的功夫,该来的人都已经到来,酒宴算正式开始了。
陆骏想在这次宴会上弄点新花样出来,效仿后世一些大型聚会一样,这样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