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财团-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固然让胡董事长欣喜,能够一人品尝权利的滋味。但是遇到重大问题时,还是不自觉的想要找陆骏解决。

    周馥听罢摇了摇头说道:“先不着急请他,我们再想想法子,是在没有再让他想办法解决。”

    “唉,可是……可是不尽快解决这件事,工人们也没心思上班。”

    “这也是……所以还请胡叔你要先去安抚一下大家的情绪,不能耽误了生产。我再想想其他法子,现在我们也不能事事都要依靠子良。”

    “我也知道……”

    “他现在越走越远,越走越快,我们跟不上他的步伐,但也不要成为他的拖累……如今大家都在看着我们江淮工坊呢,如果还要找他回来帮忙,那么我们江淮工坊永远只是陆子良的附庸,而不能成为他的先锋大将。”

    “想想他为什么把商会的名字叫做“江淮商会”?就是除了地理的愿意,也是默认我们江淮工坊是商会的核心,胡叔可不能辜负他对我们的期望。”

    “不会不会……”胡董事长连忙摇头,不过语气却弱了许多。

    若论对陆骏心思的了解,还就只有周馥。他这几个月不间断的学习成长,渐渐能够跟得上陆骏的思维,更因为二者的关系,他也知道陆骏对未来的布局和规划。

    陆骏要推行他的理想和实现他的抱负,江淮商会就是他的第一只嫡系部队。而如今这支部队虽然有陆骏直接指挥,但是周馥也能明白,陆骏是不可能一直亲自指挥这支部队的。

    随着陆骏的成长,慢慢的要转变为统帅的身份来引领他们前进,而江淮商会到时候只是他下面的一支部队罢了,至于能不能成为陆骏的倚重,还要看周馥他们这帮人的努力,所以陆骏迟早要重新为商会指定一个负责人出来。

    而作为商会中的核心产业,江淮工坊则是最有实力成为商会负责人的,所以这次也可以看作是陆骏对他们的考研。

    这不是周馥瞎琢磨,一则是陆骏对他说的,二来最近他也渐渐感觉到了,陆骏已经在有意放手让他们施为了。

    现在因为工人服役,将会导致江淮工坊停工,这么大一件事,陆骏纵然在县城,能会不知道?

    若是他有心,早已回来和自己等人商议对策了,怎会等着自己等人去问计?

第七十二章 徭役(下)() 
说服了胡董事长,让他先去安抚工人,周馥则一个人闷在屋子里想解决之道。

    同时他也思考着若是陆骏来做,会用什么手法来解决这件事。

    现在陆骏没有来消息,说明他有了法子,有意让自己等人先解决,如果不行他再出手。

    或许他也在思考解决之道,可能没考虑好。

    但是不管如何,周馥有信心相信,陆骏不会对此事不管不问的,所以他能安心的在这里思考对策。

    天塌了有个子高的顶着,周馥现在差不多就这个心理。但他也知道,自己等人总要成长起来,成为陆骏的左膀右臂才可。

    胡思乱想一番,他又开始琢磨陆骏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如今他以陆骏为榜样,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向陆骏靠拢。

    和他有这个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比如顾长君、刘文官的儿子刘立山,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人都有意或无意的,以陆骏为自己前进的指路明灯。

    从陆骏成立江淮工坊开始,他没有见陆骏对哪个竞争对手为难过,有种不树敌的作风。纵然那一帮人搞出来个黄淮工坊,也不见陆骏有过不满。

    以和为贵、和气生财,或许是陆骏做生意的原则。

    再看他有那么多赚钱的项目,还愿意拿出来分润给其他人,让大家利益均沾而不是他一人独享,也可看出来陆骏对人更看重些,这就是所谓的钱散人聚吧。

    这样一来,陆骏也才能建立起来江淮商会,有这么多人为他作为他的先头部队为他开路。

    对于官府方面,他倒是一直之道陆骏的态度,和官府一定要保持好合作的关系,但是绝对不能成为官府的走狗和爪牙,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陆骏还曾经和自己提过这点,该如何使商人能够摆脱官府给予的枷锁,那就是要对官府有所制衡。

    周馥想到这里,脑子里灵光闪过,但是却没有抓住,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

    该是什么呢?

    周馥苦思冥想过后,也没有找到思路,最后干脆放弃再次琢磨起来陆骏。

    纵观陆骏做事,不喜欢大权独揽,也不会让大权旁落。每个工坊都会有一个董事长和一个大掌柜,二者有点相互制衡的意思,但又不会让二者两虎相争!

    而所谓的股东会、董事会,都决定了只有陆骏,其他人不可能大权独揽,因为其他人不会有陆骏那么高的威信。

    想到这些会,周馥又琢磨起来陆骏爱开会,之前他在的时候大小会不断,他那个会长之名却是当得起。

    而这一套管理思路,周馥发现也是陆骏从书中得来的。陆骏的书房对他是敞开的,他能在陆骏书房的藏书中,发现陆骏的很所思维都源自那些书中,甚至还要超前许多。

    等等……周馥这下忽然想起来,他或许能在书中找到解决的答案。

    想到这里,他就急匆匆的赶去陆家。

    先去拜见了陆从广,但陆从广正在用餐,见他到来就招呼他一起坐下。

    “怎么,看你急匆匆的赶来,有事找骏哥?”

    周馥点点头:“主要是来借骏哥的藏书看看。”

    陆从广捋了捋胡须,放下碗筷说道:“可是关于徭役一事?”

    “是。”周馥迟疑了一下,却也不用隐瞒,陆从广也不是外人。

    “唉……也不知你们整天忙个什么劲,如今你们也都大了,我老了也管不了,但是有些话还是想和你说说。”

    “世叔请讲。”周馥连忙说道。

    “如今太平年景,君明臣贤,国泰民安,相交于从前,连苛捐杂税都要少了很多……我们要知足。”老爷子是若有所指。

    “是,这些小侄明白。”周馥连忙说道:“世叔放心,我们不会做出来出格事情的。”

    “明白就好。”陆从广从丫鬟那里接过温毛巾擦了擦嘴,继续说道:“我们毕竟是商人,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早些年商人子弟都不让进学参加科举。”

    “我国朝中兴以来,虽然对商人有所优待,但是我们却不可忘了根本,官府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能够顷刻间毁了你们,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你们也要时时警惕才是。”

    “话又说回来,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再多钱也没用,你琢磨去吧。”说完,陆从广站起身来往后堂走去。

    周馥若有所思,他明白陆从广的意思,这是提醒他主意分寸,不可失了火候让官府抓住把柄。还有一层意思让他注意商人的身份,不可因为有了钱就得意忘形。

    最后则是提醒他,如果事不可为,纵然让工坊停工,就当破财免灾了,却不可为了钱去铤而走险。

    走到书房,周馥翻看起泰西一些国家有关政治方面的书籍。

    他慢慢的琢磨出来,他们想要基业长青,如果总是担心官府、朝廷惦记,那还怎么发展?

    陆骏也有过类似的担心,说官府需要制衡的话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或许就是个机会。

    通宵达旦,一夜过去了,周馥心中也慢慢形成了一条应对之策。

    其实只要周馥舍得砸钱,这件事倒也没有过不去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大把的银子砸下去,还是能招够愿意代役的人。

    他江淮商会能砸钱,但是会砸钱吗?显然不回,因为其他小工坊是没有这个实力的。还有一点,如果真要拿钱摆平了这件事,不止是花费不小,还会留下一个不好的习惯,等于是纵容了刘文官的作为,这点不可取。

    而且这件事在周馥冷静下来思考,发现已经不止是钱的问题。原因随着江淮商会的壮大,周馥也隐隐感觉到来自官方层面的束缚,这次征役一事,只是显露出来的罢了。

    这样的感觉很不好!

    周馥相信陆骏也会有类似的感觉,但是他不想等着陆骏去解决,他如果能完美的解决了这件事,这将会对他的威望是个很大的提升。

    他作为江淮工坊的大掌柜,用泰西翻译过来的话说就是总经理,在江淮工坊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有些个小工坊的人也要看着他的脸色吃饭。

    而他又被陆骏推举为江淮商会的管理委员会的会员代表,和江淮工坊大掌柜的身份一起,在江淮商会中的地位已经是不低了。

    这次若是能够带着江淮商会从中突围,对他在商会中的声望无疑是提高许多,日后他代替陆骏接任商会会长一职,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倒不是他内心多么有权力**,而是他看着陆骏越行越快,他内心有些着急,想要跟得上陆骏的步骤,不想被拉下太大。如果能够为他的左膀右臂,为其分忧,那就更好了。

    这是他真实的想法,其他所谓权力、名声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而他所做的这一切,无非是为了报答当初陆骏对他的点拨之情。当日若非陆骏开导他,只怕他就要意志消沉下去,哪里有今日的意气风发?

    至于举人?

    呵呵!

第七十三章 谏议院和登闻院(上)() 
早晨周馥也顾不得休息,抓紧时间写了一封信,把自己一夜的思考写在上面,让下人带去给陆骏。

    而他也不等陆骏回话,回去洗漱过后,就找来胡董事长,也不废话,让他召集商会的人一道过来开会。

    巳时不到,人基本上到齐了,周馥也等来了陆骏的回信,上面只有一个字“可”,这让周馥心中大定。

    “大家静一静。”周馥当仁不让的主持起来会议,他是举人身份,又是镇上大户周家的公子,现在乃是江淮工坊的大掌柜,所以他还是很有威信的,不一时厅堂里都静了下来。

    “召集诸位来此,想必你们也知道所为何事。”周馥看了下众人说道:“徭役一事,乃是朝廷的法度,我等不敢置喙,然而徭役对我们影响甚大,不能解决此时,下面工人也无法安心工作。”

    有些个心急的跳出来说道:“周公子你说怎么办吧,大家听你的。”

    “唉,还是等陆会长回来再说。反正他就在县里,招呼一声很快的。”这个对周馥的能力有些质疑的。

    “反正我们人少势弱,你们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做。”

    周馥对众人的反应还是很满意的,他伸手压了压,示意大家不要说话,他笑道:“此事已同陆会长商议过了,他是同意我的方案,然后就看大家的意见了。”

    “哦,什么方案,周大掌柜就别藏着掖着了。”

    “是啊是啊。”

    “好……其实这个方案不会让大家为难,毕竟朝廷并无苛待,我等也不能无理取闹。”

    他这么一说,让大部分人都放下心来。如果真要带着大家闹腾,虽说抱着法不责众的念头,但心中总会有些忐忑。

    “……某有意牵头,成立一个组织,我称之为谏议院,这个谏议院的用处,就是为了我们的利益能够有所诉求。”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难道就这样?就是成立这么一个组织,官府能够听你的?不过他们也晓得周馥没有说完,俱是耐心的向下听。

    “谏议院中的人员组成,由老百姓来推荐,暂定为一个村两个人,大家想一想,这样有什么好处?”

    “……代表着民意?”本地的大户孙仲涟说道。

    “还是老爷子看的明白,不做,这样一来,谏议院就可以代表民意了。有了民意,官府还敢胡乱施为吗?”

    “这个……虽说不能保证官府一定听谏议院的,但是总会有所顾忌。”孙仲涟捋着胡须思索道。

    “正是这般……我大明讲究言路开放,朝廷也不能禁止民间的意见向上面传达……如果我们把谏议院弄成了,将会是我们手中的一大利器。”

    “不过你说要老百姓来选举……到时间选不到我们怎么?”还是有人担心这个。

    “呵呵,这个还要我明说该如何行事吗?”周馥反问道。

    那人看众人的眼光都有些异样,顿时转过弯来,脸色一时间有些涨红。

    谏议院又是个新东西,老百姓不知道它代表着什么,到时间自己这帮人去各个村子串联一番,施一些小恩小惠,还担心选不上?

    周馥的法子就是要效仿泰西一些国家的制度,成立类似国外议会、长老院之类的一个代表民意的机构。考虑到国朝的情况,叫议会显然不合适,想了半天干脆叫谏议院。

    类似朝廷的督察院,对某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过二者区别很大。

    在周馥的设想中,日后八丈河镇的一些公事,都要由谏议院来决议通过,这一点并不违反国朝法度。

    县以下的乡镇并无朝廷的机构在,个别地方有巡检司,但职责只是捕盗缉私,并无行政权力。

    而所谓的亭正,前文也有介绍,最初也是公推出来的乡老担任,只是负责承上启下的作用,严格来说也无行政执法权,仅仅是代表县里,对某件事进行监督和敦促,如秋粮收缴、徭役的安排。

    所以这谏议院的设立,虽然事实上是针对官府,但是放到乡镇上,就是县衙也不好多说什么。

    日后这谏议院最好能扩展到整个大明最好,这样能够对地方官府乃至朝廷形成强有力的制衡作用。不过周馥不是傻子,路总要一步步走,饭也要一口口吃。

    现阶段就是要先把八丈河镇级的谏议院组织起来,并且形成一个标杆,让效仿者能够有所依凭。

    总得来说,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活动,以下层结构的变化慢慢的影响上层建筑。

    接着在周馥的主持下,大家开始讨论起来这谏议院的具体组成事项。因为参照泰西国家的结构,所以谏议院有些偏向泰西国家。

    在选择时,周馥有意的选择了英吉利的议会制度,虽然他很看不上,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这谏议院若想在大明有所作为,只怕英吉利的议会制度是最合用的。

    和英吉利一样,大明也有贵族。国朝自成祖以降,文官集团渐渐掌握了朝廷,而勋贵只在军中显赫。

    勋贵因为朝廷法度的缘故,和皇室很靠拢,皇帝若是想对抗文官,一般都会拉上勋贵。

    而且中宗大兴,勋贵在其中也出了很大的力,而且军队自改革之后,文官彻底从军中推出,勋贵的势力再次得到加强。

    勋贵既有军方的势力,又有皇室做靠山,本就是皇帝对抗文官的急先锋。拉拢勋贵对抗文官,就很有必要了,做得好的话,还能够另当今天子侧目。

    而且谏议院取自古时的谏议大夫,国初时也曾设此官职,并非无中生有之物。

    所以在谏议院组成上,周馥拟用乡绅、大族作为人选,日后谏议院若是发展起来,把勋贵、世家也吸纳进来最好。

    既然这次是由江淮商会的人讨论的,这谏议院里的代表当然要由商会的人兼任了。

    在众人讨论细节时,陆骏又让人送来一个消息,周馥看罢皱了皱眉,但是仔细考虑过后,心中暗道还是陆骏考虑的周到。

    陆骏所言的事情就是趁此机会,让周馥再次成立一个谏议院,而里面的代表,却都要选用那些真正能够代表百姓的人,陆骏起名叫登闻院,取登闻鼓之典故。

    朝廷在朝天门设立登闻鼓,就是为了让平民老百姓有所诉求。而陆骏所说的这个登闻院,自然就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

    但是周馥稍稍一琢磨,就明白了陆骏的打算。这谏议院他有意用商会的这些人,虽说也是让百姓去选举,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有问题。

    而这个登闻院是真正由老百姓选举出来的,这样一来就无人有话可说。谏议院和登闻院,一个代表乡绅大族商人的利益,一个则代表老百姓的利益,几乎把民望集于一身,这分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想通这点,周馥不由得暗自佩服陆骏的远见。同时让大家开始讨论这登闻院的事情。

第七十四章 谏议院和登闻院 (中)() 
其实相比周馥,陆骏更能明白历史的走向。周馥所看到的议会制度,在现阶段还没有平民的代表。也就是说英国的上下两院,现在是没有下议院的。

    或许有,但是周馥看到的书上是没有的。

    然而随着民智大开,以及这谏议院的产生,慢慢的民众就明白了谏议院的作用,到时候想要争取自己权利的民众不在少数,甚至会对谏议院产生冲击。

    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成立一个登闻院,真正让老百姓有所诉求的这么一个机构。这样一来,民众的情绪就有了地方宣泄。

    与其等到日后民众自发的建立这么一个机构,还不如由他现在就建立起来,这么一来还可以把登闻院控制在手中。

    不过既然有了登闻院,这谏议院的制度也要适当的调整一下,把代表由原来的民众选举改为从资产超过一百两银子的人中选举。

    三日之后,在经过一阵鸡飞狗跳、闹哄哄的所谓的选举,谏议院和登闻院的代表和院长都被选举出来。

    周馥给把这些代表叫做大夫,大夫这个词在古代是一个阶层,泛指朝廷的官员,所以有士大夫一说。

    但是谏议院是取自谏议大夫的典故,所以他规定这些代表统称为谏议大夫,反正朝廷也没规定不许叫这个。

    谏议院的院长由周馥提议,让陆骏的父亲陆从广担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表决通过。←百度搜索→【x】

    而得到这个消息的陆从广愣了半响,最后有些无奈的叹息一声,算是应下来。

    他自小就知道儿子是个主意正的人,自从把恒丰钱庄交给他之后,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变化让他有些跟不上,索性就在家养老算了,眼不见心不烦。

    唯一让他忧心的是陆骏的婚事,只是和陆骏说了多次,但陆骏只是敷衍。他虽有心责难,但是看到儿子那忙碌的身影,最后也只得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却想不到周馥让他来出任这个什么谏议院的院长,本着为儿子奉献一切的精神,陆从广再次出山。

    至于登闻院的院长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