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盛世-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蒯祥是典型的子承父业。其父蒯富因技艺高超,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后来蒯祥也出任此职,并官拜工部左侍郎。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当时形制为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五间式的五座木牌楼,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不错,皇城的中门,根据大明南京城的名称改称承天门。承天门内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门。宫城南移到紫禁城的位置,正门由元代的灵星门改称午门。在营建紫禁城的同时。又利用午门前方的中心御道左右两侧,按“左祖右社”规制建造了太庙和社稷坛两组严格对称的建筑群。此外。在承天门前开辟一个宫廷广场,广场东、西、南三面都修筑了宫墙,使广场封闭起来,并在东、西两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开一门即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正南方的大明门。”

    周可儿见皇帝的思路被自己给转移了,轻轻地靠着皇帝,握着皇帝的手,边走边说道,“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承天门在永乐十八年建成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承天之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到了永乐十八年方告完工,永乐十九年,成祖爷爷颁诏正式迁都北京。承天门的历史,也是我大明的历史呢。”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接着道,“到了大明天顺元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时隔8年,即成化元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也奠定了今日承天门的形制。可惜,到了朕的手里,大明不贫,朕却无力整修整个京师,甚至是这承天门,还有整个皇宫,都到了该重新修缮的时候了,朕的粮食不够,整个京城,甚至是整个京畿地区的百姓的温饱都无法解决,朕又如何下令整修皇城?”

    周可儿握紧了皇帝的手,“皇上,没有关系的,您才上任头一年呢,等过几年,皇上一定有能力让京城,让紫禁城都变个样的,臣妾相信皇上,再说,大明这样,也不是皇上造成的,不能怪皇上。”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因为周可儿的安慰,而心情好一些,他原本还想让今天的心情,始终保持着从客巴巴那里刚出来的时候的心情呢,但事情,总是这么的事与愿违,外面的世界,太现实了些!一旦回归到这些残酷的现实中,心情如何会好?

    周可儿一看皇上说变脸就变脸,急忙道,“对了,皇上,听说袁贵妃和田贵妃,都准备了才艺呢,等会,都会唱上一段取悦皇上和瀛国太夫人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唔了一声,并不是很感兴趣,还在想着危机重重的大明国运!但他知道,今天,他不能够在宫中,更不能再臣民们面前表现出不开心!他的心情必须保持好!这是一个帝王的基本素养!(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0477章 目光() 
崇祯盛世;第0477章 目光

    崇祯皇帝朱由检握着自己的周皇后的小手,在两宫的宫女和太监们的跟随中,步入龙辇。濠奿榛尚

    周可儿今天很开心,她已经很久没有跟皇帝一起去什么地方了,一路上都小声的跟皇上说着宫内的一些趣事,崇祯皇帝朱由检时不时的点点头,虽然不是很感兴趣,却不忍扫了周可儿的兴致。

    等见到瀛国太夫人的时候,宫中所有的嫔妃,懿安皇后,以及有等级的宫人都到齐了,足有上百人之多。

    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是很热衷于男女之事,或者说是他将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大明的国事上面,自从重生之后,他也仅仅是招幸过袁贵妃和田贵妃,其余的宫人根本无缘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没有途径晋升,即便是袁贵妃和田贵妃这样的身份,也仅仅是各自被皇帝招幸过一次而已。

    崇祯皇帝朱由检确切的说,也只对着周可儿的时候,才会多说几句话,即便是对着袁贵妃和田贵妃,除了在床笫之间,其余的时候,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不容易亲近。他的性格,天生就不属于热情类的。

    “皇帝。”瀛国太夫人一看皇帝的御驾过来,好不欢喜,在几个宫女的搀扶下,迎了过去。

    崇祯皇帝朱由检赶紧带着周可儿过来,松开了周可儿的手,握着了瀛国太夫人的手,“外婆,朕本来和皇后要去接你的,你怎么自己先到了啊?”

    瀛国太夫人笑道,“我老太婆,哪里有你这么忙碌?晌午过了,我就已经入宫了,一直在袁妃的宫中坐着呢。是我不让下面的人去找你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这才注意到老太太身边的袁妃,对着袁妃微微的点了点头。却没有说什么,老太太去拉着周可儿问长问短。叮嘱些女人怀孕的忌讳和一些女人之间的悄悄话。

    崇祯皇帝朱由检从来了之后,虽然刻意回避,但他的目光,始终有意无意的在注意懿安皇后,这样的机会,每年只有一次呢,如果没有特别的庆典,他和懿安皇后张嫣是没有机会见面的。当然,他们中的一个人是可以去找另外一个人的,只是两个人都不可能会这么做。

    懿安皇后张嫣是大明历史上,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中最美的皇后,因为在全国范围中层层选拔皇后,还是在汉人的族群,这么庞大的族群,通过两年时间,不分贵贱,只问家世清白!这样的标准。古今罕见!到了大明王朝,也正是汉人的封建王朝到了顶峰的阶段,所以。这最终被选拔出来的懿安皇后张嫣,自然是中国历史中最美的美女了!

    自古以来,不论多厉害的资质,都一定是出自民间的,海选的范围越广,出来人才的机会就越多,这是一定的。不光是美女,科学家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出来天才的机会自然比外国多,只是封建王朝持续的时间太长!很多年都没有发动民间的科学天才。像是徐光启这样的人才,那是凤毛麟角。因为这是地主阶级自己产生的人才,在没有国家推动,没有朝廷号召,没有皇帝的意思推行的情况下,要出来几个像是徐光启这样的科学家,非常难能可贵!

    明朝还好,到了清朝,就更是被蛮族给弄得科学完全断层了!秦汉不争气,唐宋更不争气,到了明朝,再不争气,中国就被蛮族给彻底拉成了蛮荒之地了!汉族的文明是博大璀璨的!就是被胡人不断的乱化!将璀璨的文明败坏殆尽!

    周皇后的选拔途径跟懿安皇后差不多,只是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前夕,大明的国力已经远远不如天启年间了,因此周可儿稍稍的逊色一点点,也不足为奇。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里并没有将懿安皇后张嫣放在周皇后之上,只是这是一个情结,每个男人都有的情结,因为那一年,他第一次见到懿安皇后张嫣的时候,她将近双十年华,是女人一生中最绚丽的季节,他少年初长成,是男人一生中情窦初开的季节!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见懿安皇后张嫣今天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宫装,淡妆薄粉,丽质天成的懿安皇后张嫣怎么看都是雍容华贵,虽然张嫣今天已经不再是这样的庆典的主角,却依然非常的抢戏,她就是这样一个再最角落,世界也会围着她转的女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了懿安皇后张嫣一个正眼,便不敢再看,虽然只是一个正眼,但他的余光一直没有离开过张嫣的身上,他很清楚的知道,张嫣当然知道自己来了,却一眼都不会看自己的,虽然贵为帝王,这一份失落,对他而言,比天下十之**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更让人难受的。

    杨四庆和徐国伟的目光始终围绕着皇帝,皇帝的举止,都落在两个人的眼里,两人不由自主的对望了一眼。当然也不只是他们两个人,其实所有人的目光,都没有离开过皇帝。

    杨四庆微微的一笑,徐国伟难得见杨公公跟自己笑,顿时也来了劲,轻声道,“杨公公,万岁爷……”

    杨四庆忍不住捂着嘴,轻声道,“你小子有点眼力劲,我今日教你成就个大功劳,你敢不敢?”

    徐国伟的心砰砰直跳!他听杨四庆这么一说,已经大概知道是什么功劳了,轻声回应着,“这不敢开玩笑的,您想让懿安皇后跟咱皇上坐一处,说说话啊?”

    杨四庆在徐国伟的屁股上面拍了一记,“难怪你是万岁爷的小伴,还真有些灵性!你敢不敢?”

    徐国伟左右看看,也捂住了嘴,“这可不敢开玩笑,您去吧,我不敢。”

    杨四庆哼了一声,“我上面就只有王公公和曹公公,我还需要这样的功劳吗?你上面可是还有十多个管事大太监的!你小子虽然成天跟着皇上,但等我们都老了,也并不见得是你坐上来。”(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0479章 换位置() 
崇祯盛世;第0479章 换位置

    才刚唱了两句,瀛国太夫人就大声的鼓掌,她是个老戏迷,加上如果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登基当皇帝的话,她实则就是个普通老妇,因为身份的关系,她们家的出身是很低的,这也是万历皇帝一直属意让福王继承大宝!一直不是很重视泰昌皇帝的原因。濠奿榛尚相比于朱由校,泰昌皇帝就更加的不重视朱由检了。所以瀛国太夫人并没有过过几天富贵日子。这宫里面的戏班子,自然不是民间的可比。

    看着台上的戏份渐渐进入精彩,瀛国太夫人乐的直合不拢嘴来,虽然,并不是看的很懂。

    隔着皇帝,袁贵妃轻声的为瀛国太夫人讲戏,“《牡丹亭》,是我朝汤显祖的名作之一,全名叫《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是我朝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它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称为“临川四梦”。”

    瀛国太夫人显然很喜欢袁贵妃,呵呵的笑了笑,“好,袁妃懂的真不少,好看的紧。皇帝,袁妃是真的不错,老太婆就是喜欢袁妃。”

    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的哦了一声,本来他对袁妃的感觉倒是还好的,被外婆成日这么吹着,反而不如以前。

    周可儿看了皇帝一眼,见皇帝并不是很专注,自然就将注意力放在了老太太的身上,也轻声的解释着,“戏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被罢免还家,绝意仕途。笔耕以终老。其一生四部传奇杂剧比较著名,《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袁贵妃见周皇后有和自己比较争宠的意思出来了,不敢再强出头,微微的一笑,“还是皇后娘娘懂的多些,我就只懂一点点皮毛罢了。”

    瀛国太夫人握着周皇后的手。“恩,我今后要多到宫中来看戏,就由你俩陪着老太婆。”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逶迤而来。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不是很喜欢看这种老戏。但不得不陪着,这是他作为皇帝必须忍受的。不是说不喜欢就可以不看,看惯了电影电视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怎么能受到了这样咿咿呀呀的拖沓唱腔?但看的时间长了,倒也看了进去,为戏中剧情所伤感,想着自己对懿安皇后张嫣一往情深,却连见面,连想说句话,甚至连想跟她近距离的看上那么一眼,都不可得。

    不管是什么戏种,爱情是永远的主旋律,艺术作品都是围绕着情在打转,在升华。

    因为是过年,这一出游园并不是很伤感,老太太的眼圈却红了,一个劲的鼓掌,叫人去打赏。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汗,看着老太太跟个后世的追星族一般,只是您这年纪有点大吧?

    很久没有经历这种场面,有些疲倦,并不是他人本身累了,而是这样冗长的戏剧唱腔,实在跟崇祯皇帝朱由检目前的心境不在一个层面上的。想着大明内忧外患的局面,身后的反民日益庞大!整个地方官场都已经失去了掌控,而建奴依然在横行无忌!动作还有加快加大的趋势!他又怎么能够真正的静下心来?

    “皇帝,唱的多好啊?你也打赏一些吧。”瀛国太夫人边擦眼泪,边跟崇祯皇帝朱由检建议道。

    皇帝恩了一声,淡淡的一笑,“徐国伟,赏了,外婆,今天是除夕,你哭个什么?”

    瀛国太夫人也笑了,“我这是开心的,其实我也没有太听进去,我这是说不出的开心呢,你想想啊,现在大明谁敢瞧不起我老太太,谁敢瞧不起你舅舅啊?没事,没事,老太婆高兴着呢。”

    崇祯皇帝朱由检又忍不住一汗,看来自己也小瞧了老太太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其实每个看戏的人,看的都是自己啊!

    徐国伟献媚的笑了笑,“要我说啊,咱大明呐,最懂戏的,就属太夫人了。”

    瀛国太夫人回头看了看站在皇上身边的徐国伟,笑着眯了眯眼,“会说话,皇上,给徐国伟也赏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觉得好笑,点点头,“赏了。”

    袁贵妃和周皇后也都忍不住看了一眼徐国伟,暗赞他这句马屁算是拍正了部位了。

    徐国伟见时机不错,撑着一阵鼓掌的时机,在老太太耳边轻声道,“太夫人,刚才我听懿安皇后说,您最慈祥了,想跟您请个安。”(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0480章 绝代风华() 
崇祯盛世;第0480章 绝代风华

    瀛国太夫人正盯着戏台看呢,也没有太听清楚,只当徐国伟又在拍马屁,呵呵呵的只笑道,“好,赏了,回头我让皇帝赏你。濠奿榛尚”

    徐国伟急忙在那阵掌声将要停下来的时候应了一声,“谨遵太夫人的话。”

    崇祯皇帝朱由检,周皇后,袁贵妃和瀛国太夫人都没有听清楚徐国伟说什么,却没有人当做一回事。

    徐国伟又悄悄的来到袁贵妃的身边,轻声道,“娘娘,瀛国太夫人说,想跟懿安皇后说几句话,您看,您能不能先跟懿安娘娘调个座?”

    袁贵妃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去看瀛国太夫人,老太太正对着台上傻乐呢,却也不怀疑徐国伟的话,毕竟徐国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将自己随便支开吧?便点点头。

    徐国伟当即扶着袁贵妃起身,“您慢些。”

    瀛国太夫人看见袁贵妃和徐国伟走了,刚想问问是怎么回事,杨四庆赶紧凑过来,用脸挡着徐国伟好袁贵妃的那一侧,“太夫人,怎么了?有什么吩咐,您就跟老奴说。”

    瀛国太夫人奥了一声,“袁妃怎么了啊?不舒服了吗?怎么也没有跟老太婆说一声就走了啊?”

    杨四庆恩了一声,“回太夫人的话,准是想跟其他的妃子们聊聊天,马上就会回来的吧?老奴去帮着太夫人问一声去?”

    瀛国太夫人马上将注意力又放在了戏台上面,摆摆手,“没事,不用,有皇后陪着我,一样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和周皇后也带着同样的疑问。不知道杨四庆跟徐国伟搞什么鬼,尤其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完全不明白,而周皇后好像有些明白了。尤其是看着徐国伟直接将袁贵妃引到了懿安皇后的身边。

    周皇后大概猜到了愿望,看了一眼皇帝。但觉得不像是皇帝安排的,她便跟瀛国太夫人轻声的讲解着戏文,瀛国太夫人对周皇后也是很喜爱的,她自己虽然出身很低,却也很是看不惯那个田贵妃,穷人都看不惯商人,这就是大明的一个古怪之处,也不说是大明了。自古重农轻商,这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

    重视商业的皇帝,他的国家都是很富强的!只是多半会被学子和士子们瞧不上。

    一出牡丹亭就足足看了半个多时辰,崇祯皇帝朱由检是耐着性子陪着的,依着他的性子,本来早就要走了,席间多次偷偷的看懿安皇后张嫣,但他发现,张嫣自始至终都没有看过他一眼。

    王忠进轻声的对张嫣说,“娘娘。万岁爷看了您好几次了。”

    懿安皇后张嫣的粉脸一红,心头微微的一热,眉头微微的一皱。轻声回话,“多嘴,退下。”

    懿安皇后张嫣刚刚让王忠进退下,看了看身边的田贵妃,似乎没有听见她和王忠进说什么,放心了不少,徐国伟却领着袁贵妃过来了,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徐国伟讨好的对懿安皇后轻声道,“娘娘。瀛国太夫人说想和您说说话,让您跟袁贵妃调个座。”

    王忠进大喜。这是多好的机会啊?没有想到瀛国太夫人会想要跟娘娘说话,身边的一帮宫人们都隐隐约约的听见了徐国伟的话。连同这田贵妃,都很诧异,懿安皇后和瀛国太夫人并没没有什么瓜葛,不知道这出戏演的又是哪一出?

    懿安皇后张嫣看了一眼徐国伟和袁贵妃,再看了看主座的瀛国太夫人,皇帝和周皇后,没有多想什么,她的礼仪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