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盛世-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政治家能够将优势发挥到极致的,也就只有崇祯皇帝朱由检了。

    豪格片刻之后,红着眼睛出了屋子,“多尔衮,我敬佩你刚才说过的话,只盼着你今后能够好好的辅佐我,我不会亏待你的。”

    多尔衮冷哼一声,“现在皇兄生死未卜,你倒是急着做皇帝了?放心,我不会食言的,现在就可以写一封手给你,我向天盟誓,如果皇兄不在了的话,我保你做大清的皇帝,这下你没有顾虑了吧?”

    豪格点点头,“跟明军拼死到底他们的弹药再多,不如我辽阳城的军民人数多。他那三十万大军。敢进犯我辽阳城的话。我四十多万军民将跟他朱由检拼死一战”

    崇祯皇帝朱由检望着辽阳城冲天的火光,心中暗暗焦躁,他不清楚建奴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沈阳和辽阳城都已经封闭,即便是高级的锦衣卫密探打入了建奴的上层,却也只能探听到沈阳城方面的消息,皇太极生死未卜,八旗的旗主王爷们已经掌权。要引出沈阳方面的建奴铁骑作战,怕是做不到了,而这个辽阳城中的多尔衮和豪格,似乎也没有要投降或者要往沈阳撤退的意图,倒像是越战越勇,要跟大明拼死到底的架势。

    长期这么对峙,即便是大明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即便是有鸦片贸易为后盾,却也是吃不消的,战争最怕的就是这样的消耗。建奴辽阳城是困守,更利于人员的掌控。只要是不断粮,就能维持最低的生活开销,而自己的三十万大军则不行,因为没有必死的威胁,就必须用比平常更高的生活保障和待遇来维系军队的作战士气。

    三十万大军,一人一天一两白银,一年就是上亿两白银,不用半年就会入不敷出,人太少,无法保持战场优势,人太多,又负担不起,崇祯皇帝朱由检被多尔衮将死了,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

    崇祯皇帝朱由检恨不得此时弄两个核蛋来,给沈阳和辽阳城一边一颗,就都万事大吉了。

    “不管了,用人命去填历史的窟窿,必须由最勇敢的党员的鲜血去填补”崇祯皇帝朱由检向洪承畴下达了圣旨,这是大明最高统治者的逆天宣言。

    听完如此血腥的圣旨,洪承畴浑身打了一个冷战,但是洪承畴什么都没有说,行了一个标准的大明军礼,“最好是先动员一下大军,三日后再向辽阳城发动总攻,皇上,打下辽阳城是有把握的,只怕到时候,御林军损失过重,不足以应付沈阳方面建奴的反扑。”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戾气很重,看着顽石一般的辽阳城,一个字一个字的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大明奏响了最威武雄壮的战歌,三十万御林军,其中二十万党员,弹药在五日内全部耗光。等大明军队攻入城中同建奴军民巷战的时候,建奴的人数依然有二十万左右,而大明御林军这三十万人对付二十万建奴军民,已经明显没有了优势。

    “疯了,疯了明军这是要跟我们拼命啊守不住了,辽阳城守不住了。”苦战了五天五夜的豪格,力竭的坐在了地上,不断的喃喃自语着。

    多尔衮满脸血污,一把将豪格给拎起来,“他们没有子弹了,没有炮弹了,我满人一个可以打五个汉人,战争的胜利已经在向着我们倾斜,你给老子起来”

    豪格痛苦的摇着头,“现在的明军不是以前的辽东军了,他们不要命你听一下我们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他们还在喊叫呢”

    “赳赳大明共赴国难赳赳大明共赴国难”整个辽阳城,到处是这句口号。

    多尔衮往地上吐了一口血水,将豪格一把松开,豪格像是烂泥一般的瘫倒在地,“他妈的,到底他们是国难,还是我们是国难?”

    多尔衮提起自己的大刀,冲出了屋子,“都顶住,传令下去,只要守住了辽阳城,每个人十个美女,百两黄金给我杀”

    砰的一声,多尔衮的总督府大门被大明将士们撞开,擒贼先擒王,大明军队攻入了辽阳城之后,所指着的核心就是这总督府,卢象升和何可纲一起杀入。

    多尔衮十分的后悔,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好撤离的准备,他只考虑了兵员的优势,想着进入了巷战之后,双方是在整体上对耗,自己并不吃亏,但他忘记了,一旦城破,明军有坦克开道,有机械化的重武器,大清军队无力阻击明军往一个方向突击,现在想走都没有办法走了。

    “多尔衮你自尽还是要爷动手?”卢象升看着满脸血污的多尔衮,头发多日不扎,像是疯子,像是野人。

    。。。。。。。。。。。。。。。。。。。。。。。。。。。。。。。。。。。。。。。。。。。。。。。。。。。。。。。。。。。。。。。。。。。。。。。。。。。。。。。。。。。。。。。。。。。。。。。。。。。。。。。。。。。。。。。。。。。。。。。。。。。。。。。。。。。。。。。。。。。。。。。。。。。。。。。。。。。。。。。。。。。。。。。。。。。。。。。。。。。。。。。。。。。。。。。。。。。。。。。。。。。。。。。。。。。。。。。。。。。。。。。。。。。。。。。。。。。。。。。。。。。。。。。。。。。。。。。。。。。。。。。。。。。。。。。。。。。。。。。。。。。。。。。。。。。。。。。。。。。。。。。。。。。。。。。。。。。。。。。。。。。。。。。。。。。。。。。。。。。。。。。。。。。。。。。。。。。。。。。。。。。。。。。。。。。。。。。。。。。。。。。。。。。。。。。。。。。。。。。。。。。。。。。。。。。。。。。。。。。。。。。。。。。。。。。。。。。。。。。。。。。。。。。。。。。。。。。。。。。。。。。。。。。。。。。。。。。。。。。。。。。。。。。。。。。。。。。。。。。。。。。。。。。。。。。。。。。。。。。。。。。。。。。。。。。。。。。。。。。。。。。。。。。。。。。。。。。。。。。。。。。。。。。。。。。。。。。。。。。。。。。。。。。。。。。。。。。。。。

    推荐《三国猪脚》(。。)

    :

第1050章 大清丧钟() 
多尔衮确实是快疯了,哈哈大笑着,“朱由检有种,居然敢跟我拼死,只恨盛京的援军到现在都不出动,否则大军一到,一战可定天下”

    多尔衮在这几日当中,每日都要派出铁骑送信,催促盛京方面赶紧出兵增援,明军已经弹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只要盛京的十多万精锐铁骑一到,必胜利。 ●⌒,但是从昨日开始,辽阳城已经被明军团团围住,就让多尔衮预感到自己的日子快到头了。

    卢象升冷笑一声,“你不知道为什么你会是这样的下场,对不对?老子来告诉你,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大明的皇帝,要比你们的贼首英明万倍”

    多尔衮颓废的点点头,“我服了,你们先等等,给我一天的时间,让我考虑一下,让我说服手下人投降,如果你们这样杀了我的话,辽阳城还有二十万军民,必定血战到底”

    卢象升和何可纲对望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何可纲啐了一口,“你还挺聪明的,你觉得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有谈条件的机会?要投降就跪下受缚,废话少说”

    多尔衮退后一步,看着满满一个大院的明军,将长刀握在手中,“别过来,你们不要逼我你们对朱由检说,让我投降,给我一天的时间,我劝城中的各佐领,千总,都投降杀了我,只会让大军更有斗志。”

    卢象升忍不住了,举起了手,马上要示意将多尔衮剁成齑粉

    豪格从屋子里面冲出来。空着手。跪在了地上。跪着往前,“我投降,我投降你们别杀我。”

    多尔衮啊的一声,一刀将豪格的头颅劈飞,“我大金没有你这样的子民”

    卢象升大怒,一挥手,将士一拥而上,瞬间将多尔衮剁成了齑粉。

    卢象升和豪格接到的命令。就是不投降就格杀勿论,不管是什么级别的敌人。所以两个人连将多尔衮押到皇帝那边的功夫都省了。

    辽阳城总督府冲天的大火,一下子让辽阳城中建奴的士气瓦解了,投降的人越来越多,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作战命令不是屠城,只要投降,就先绑了,等候发落。

    又过五日,在付出了十万将士们的性命之后,整个辽阳城中的建奴全部肃清。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二十万御林军在辽阳城休整,这段期间。沈阳的建奴甚至连小股的铁骑都不曾派出来过。

    这让崇祯皇帝朱由检相信,皇太极必定是已经出事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对于自己的这个老对手还是非常了解的,皇太极如果不是出事了,绝不至于一兵不出。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母为舒尔哈齐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布干贝勒之女。努尔哈赤之侄。

    济尔哈朗自小就生活在努尔哈赤的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这样他才会在父兄反叛后依旧受到信任和重用。济尔哈朗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因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努尔哈赤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也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成为清朝历史上除多尔衮外惟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

    多尔衮死了,豪格死了,皇太极疯了,大清的权力一下子就都落在了济尔哈朗的手中。

    “大哥,继位吧,皇太极已经疯了,现在辽阳城已经告破,赶紧继位,以安定民心啊。”一帮旗主们现在想的不是战事,而是想着怎么升官。

    济尔哈朗怒了,“都什么时候了,皇上并没有死,只是病了,现在想的应该是皇位的事情吗?你们说,现在不应出兵夺回辽阳城吗?”

    众人纷纷摇头,没有一个赞成济尔哈朗要夺回辽阳城,济尔哈朗本人也举棋不定,他不但力量不足,即便是力量足够,他也没有皇太极和多尔衮的魄力。

    皇太极很聪明,多尔衮也很聪明,他们都认为大清最终将战胜大明,但他们却不是政治家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对手,他们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除了皇太极和多尔衮,谁也没有能力将八旗捏在一起,从这里就看出,任何封建势力的强盛,都是建立在统治者牛逼的基础上的,而崇祯皇帝朱由检所建立的新大明,即便是崇祯皇帝朱由检遇到跟皇太极目前同样的情况,整个组织机构也不会面临瘫痪的危险,庞大的皇党体系,可以自行运转,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后期,崇祯皇帝朱由检仍然勤奋,却越来越轻松的原因。

    到了今时今日,其实崇祯皇帝朱由检有许多事情都是可以不用去管了的,他只是已经习惯了,每日的勤奋。

    “大明派来使臣,让我们马上退出盛京,马上投降,可以保住众旗主们的爵位。”

    济尔哈朗惊吓过度的抬起头来,看着一众旗主,“怎么办啊?都说话啊?”

    没有人说话,济尔哈朗是不想投降的,他这是在试探,怕这帮人等下再将自己给宰了,他必须要知道大家此时的想法。

    “都说话啊?平时不是很能说的?皇上理政的时候,你们不是都喜欢抢着说话?都哑巴了吗?”济尔哈朗彻底的要被逼疯了。

    还是鸦雀无声,死一般的寂静,每个人的心里都压抑到了极点,跟辽阳城中正全军庆祝中的大明将士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崇祯皇帝朱由检意气风发的站在辽阳城的最高处,亲笔手,‘皇党万岁,大明军队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了辽东大地,也敲响了大清这个没有被承认的王朝,灭亡的丧钟。

    。。。。。。。。。。。。。。。。。。。。。。。。。。。。。。。。。。。。。。。。。。。。。。。。。。。。。。。。。。。。。。。。。。。。。。。。。。。。。。。。。。。。。。。。。。。。。。。。。。。。。。。。。。。。。。。。。。。。。。。。。。。。。。。。。。。。。。。。。。。。。。。。。。。。。。。。。。。。。。。。。。。。。。。。。。。。。。。。。。。。。。。。。。。。。。。。。。。。。。。。。。。。。。。。。。。。。。。。。。。。。。。。。。。。。。。。。。。。。。。。。。。。。。。。。。。。。。。。。。。。。。。。。。。。。。。。。。。。。。。。。。。。。。。。。。。。。。。。。。。。。。。。。。。。。。。。。。。。。。。。。。。。。。。。。。。。。。。。。。。。。。。。。。。。。。。。。。。。。。。。。。。。。。。。。。。。。。。。。。。。。。。。。。。。。。。。。。。。。。。。。。。。。。。。。。。。。。。。。。。。。。。。。。。。。。。。。。。。。。。。。。。。。。。。。。。。。。。。。。。。。。。。。。。。。。。。。。。。。。。。。。。。。。。。。。。。。。。。。。。。。。。。。。。。。。。。。。。。。。。。。。。。。。。。。。。。。。。。。。。。。。。。。。。。。。。。。。。。。。。。。。。。。。。。。

    推荐《三国猪脚》(。。)

    :

第1051章 怎么办?() 
大清远没有到崩溃的地步,大明也远没有到能够主宰世界的地步,只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运用了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让这一切看起来,像是大明已经恢复到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国力。

    “不能投降,明朝不过是暂时的反弹,他们的国内依然混乱,还有无数的反民没有得到安置,乱了这么些年,不是说稳定就能够稳定下来的”一个八旗的旗主王爷发表自己的看法。

    众人纷纷的赞同这样的观点,济尔哈朗的表情略松,“不错,只要我们仍然能够众志成城,不用害怕明朝,他们暂时没有力量打到盛京来,我们也不必在大明的兵锋正盛的时候,去触其锋芒。只要皇上能够尽快的恢复,一切都有变数。”

    众人一阵默然,都不约而同的想起了那日皇太极抱着范文程的脑袋的可怖景象,都变成那份神经模样了,还能够恢复吗?

    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也很关心皇太极现在到底是什么样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绝没有希望皇太极就这样疯掉的意思,他虽然站在大明的角度,希望皇太极这样的政治天才能够就此陨落,但作为一辈子的对手,却又不希望皇太极就这样死去,没有对手的感觉,是很让人颓废的。

    “不管建奴今后会向哪方面走,暂时停止军事对抗,以巩固辽东战场为主,留下十万大军固守辽阳城,其余大军在锦州一线布防。”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继续进军的打算。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圣旨,让在场的众大臣么们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真的怕皇帝等下又上头了。要一鼓作气的拿下沈阳。

    “洪承畴有不同的看法。”洪承畴此时完全不怕了。他在跟着皇帝一段时日之后,虽然对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敬畏更增加了不少,但他看出来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圣君,只要是说的有道理,皇帝是会采纳自己的意见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你说。”

    “此时,微臣认为,当一鼓作气。不给建奴以喘息的机会,皇太极生死不明,此时正是一个绝佳良机,只要大军做好突击沈阳的准备,八旗必定围绕着北逃和固守沈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产生争执,到那时,大明可以省下这二十多万将士们的军费,并可一举收复北方。”洪承畴没有站着,而是跪下回皇帝的话。

    崇祯皇帝朱由检眉头微微的一锁。兵马吗,没有马上接话。

    众将官和大臣们都是归心似箭。只盼着这个辽沈战役能够暂时的告一段落,却没有想到洪承畴会又起波澜。

    崇祯皇帝朱由检考虑的则更加的全面,沉吟之后,轻声的道,“你能够具体说说,你的理由吗?”

    洪承畴点点头,跪着道,“皇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军打到了这个份上,并没有泄气,反而是我大明军队前所未有的士气高涨之时,臣带兵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大明军队能够向攻破了辽阳城的士兵们如此的有战斗力,这是其一,其二,建奴虽然有十多万精锐铁骑,却没有一个统帅来率领,抓住这个时机,强行迫使建奴的分割是为良机,臣猜测,大明军队此时紧逼沈阳城,必定让建奴大军分崩离析。其三,我军弹药虽然不济,但主力尚存,分兵把守,只会将占领了辽阳城的胜利降到低点,二十万大军形成合力,紧逼沈阳城,则建奴不敢出骑兵以骚~扰我明军城池,若分兵,我明军对建奴的暂时优势将荡然无存。”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你说的这三点固然不错,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大军连日征战,此时已经疲乏,而沈阳的建奴大军则是未曾出力,以逸待劳,不能不考虑进去吧?万一建奴大军跟朕的御林军决战怎么办?”

    洪承畴微微的一笑,“皇上,臣说的是自己的看法,臣认为,建奴退出沈阳城跟固守沈阳城,是五五开的事情,要决断,当然取决于皇上,臣敢拿脑袋担保,此时是大明屠戮建奴的最佳时机,如果耗个三五年之后,建奴必定大部北移,在蒙古或者越过西伯利亚游移不定,到时候,再要是想屠灭建奴主力,怕是困难。”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说话了,他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如果洪承畴不提出来继续进兵的话,他是准备先固守的,只是这变数实在太多,现在又回到了攘外必先安内,还是攘内必先安外的话题了。

    众大臣鸦雀无声,崇祯皇帝朱由检摆摆手,“你先平身,让朕考虑一天。”

    洪承畴默默的给皇帝磕过头,站了起来,其实洪承畴自己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他并不是完全的出于公心,只是认为此时提出继续进兵,算是一个天赐良机,如果败了,大不了就是一死以谢罪,胜了的话,自己则是大明功臣,甚至,不论胜败,他都将会是名留青史的人物,这对于看重名望的洪承畴来说,情愿冒着杀身之祸,也要在这个时候进言。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散会后,立刻将自己眼下的处境发电告知郑月琳,崇祯皇帝朱由检要和自己的第一智囊商议。

    郑月琳也犯难了,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即便是聪慧如郑月琳,也看不出继续进兵还是暂时固守,何者对大明有利。

    即便是已经顺利的拿下了辽阳城,杀掉了多尔衮和豪格,这两个最有可能成为皇太极的继承人的人选之后,大明对建奴的战事,依然十分的不明朗,郑月琳实话实说自己无法判断,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苦思了一夜之后,决定,大军进逼沈阳城,不给建奴以喘息之机,坐观其变,留洪承畴统筹全局,自己则先回到了天津城。现在战争的关键,已经不在于正面的交锋,而在于国力的较量。

    大明和建奴就像是两个都快要筋疲力竭的巨人,大明虽然更加的庞大,却也更加的肥胖,建奴虽然短小,却更为的精悍。

    大明的军事供给已经达到了最大的限度,崇祯皇帝朱由检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原始的战略补给迅速的跟上,用二十万人去硬拼建奴的十多万精锐铁骑,将建奴按在沈阳城,不能做出下一步的决策。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