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帝王-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狂夷族在宋军内占有很大比例,几乎超过百分之五十,尽管百年来狂夷族始终效忠宋国,却从来不曾融入宋国,狂夷族居住的地方,在宋国之内有种国中之国的味道,宋国朝臣根本无法前往,对方也不会遵照宋国习俗律令。

    当前没有萌生叛离之心,一切安然无恙,还是宋军中,最强有力的战士。

    一旦萌生叛离之心,这些昔日宋国的依仗,会转眼间变成葬送宋国的刽子手,那时,宋国除了借助外国之兵平叛外,几乎束手无策。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司徒所言,句句珠玑,让人发自肺腑沉思,这件事,朕会立刻着手处理,不会让其酿成祸乱。”林疏影道,狂夷族的事情,蒙阔曾经提醒过她,但没有司徒说的详细,当时也没有当回事,今日,听司徒所言,马上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若不扩大狂夷族在军中比例,若任狂夷族在宋军中扩张下去,纵有一日,宋国会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那时,眼前荣华富贵,会瞬间化为泡影,灰飞烟灭。

    没有斗志的宋人,只会眼睁睁看着宋国数百年,乃至千年努力,消散在历史尘埃中。

    此刻,林疏影早已没有为难司徒的意思了,相反,抱着极为虔诚,恭敬的态度,追问:“司徒,说说第三个问题,朕有点迫不及待了。”

    司徒没有惺惺作态,直言不讳道:“冗官,冗兵。冗官,宋国朝堂过于庞大,机构臃肿,用人太滥,令出数门,办事效率低下。

    冗兵,宋国真正上前线的人极少,但郡兵极多,远远超过作战士兵数量,我不晓得宋国为何养着这么多闲人。

    冗官,冗兵,虽不会导致宋国亡国灭种,长期下去,却也会让宋国变的没有活力,白白耗费巨资,当前,宋国富庶,还有能力供养,宋国贫穷时呢,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除了郑梁两国变法之后基本解决外,余下治国,也仅有燕国以雷霆之势,铁血手段铲除朝廷蛀虫,自是手段太过刚烈,导致时至今日,燕国依然官员不足。

    宋国却恰恰相反,因为太繁华,许多部门重叠设置,许多郡州,养着很多闲散之兵,这些人,不上战场,却耗费着同样的钱粮,因为数量更多,开销更大。

    也就宋国富饶,有源源不断纹银供其挥霍,若冗官冗兵问题发生在燕国,恐怕燕国早被拖垮了。

    “不错,不错,司徒,林枫得你,真乃天助也!”林疏影叹息道,这司徒说的三问,全针对宋国软肋,且皆为核心之事,宋国君臣,莫说有方法解决,以前压根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才更可怕、

    此刻,她心中微微羡慕嫉妒林枫,小小燕国,竟容下司徒这般擎天之才,简直是暴殄天物了。

    “谢女帝,司徒之才,远不能与皇上比拟。”司徒道:“陛下,咱们该谈论异地换地之事?”

第211章 燕宋双赢() 
林疏影意犹未尽,还想询问司徒几个问题,对方神色中,却没有多说的意思,她也不好死皮赖脸询问。

    况且,简烨在旁边,若不顾他的颜面,继续刨根问底追问,怕是让他心中嫌隙。

    先前司徒三个问题,给她极大震撼,这会儿,不再询问,心中久久也无法平息。

    宋国富裕,看起来无懈可击,在司徒眼中却漏洞百出,司徒晓得这些问题,想来林枫肯定也了然于兄。

    想着心中不免紧张起来,还好司徒及时道出,不然任其发展,不久,若燕国壮大,单单暗中拉拢,支持狂夷族建国,就会让宋国陷入内耗,千年基业毁于一旦。

    此刻,司徒提议异地换地,此事,不久前,她与宋起,田胥,简烨及诸位大臣商量过,超过半数朝臣支持,列国重臣,更是无人反驳。

    诸位大臣支持异地换地,理由有四。首先:从短期来看,五国伐宋迫在眉睫,五国合力,没有燕国与南赵支持,宋国未必能够阻挡五国兵锋。

    何况,燕国不像南赵,燕国背后站着楚蜀两个大国,实力不容小觑,牵一发而动全身,保证宋国不受郑国兵锋。

    其二,邙山地区,沃野万里,单纯土地而言,远比晋西之地肥沃,还有丰富水系,绝对良田沃土。战略上,宋国若拿到邙山地区,便有两处地点攻郑,由邙山北部翻越邙山出兵,对郑国威胁远远大于自东面出兵,保证郑国时刻处于宋国兵锋之下。

    其三,拿到邙山地区,宋国领土直接与南赵,梁国接壤,五国攻宋结束,宋国可继续发兵攻打南赵,将南赵十三郡尽收囊中,打通与北赵联系,为灭赵做好准备。

    其四,不管燕国耍什么滑头,究竟为何异地换地,但宋国占领邙山地区,攻破南赵,燕国势力会被局限在北方,若欲南下,非与北赵或宋国开战,别无选择。

    总结以上四点,宋国处处获利,没有不答应的要求啊!

    翻看着手中文书,林疏影摆正姿态,神色严肃的道:“嗯,朕看过燕国文书,希望拿邙山三郡换取晋西五郡,也不是不可,只是,燕国为何这么做?邙山地区水系丰富,沃野万里,难道燕国白白便宜宋国。何况,依照燕国兵力,足以强吞南赵,实力会迅速暴增,为何拱手让与宋国,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司徒,还是先给朕解惑吧?”

    司徒本觉的宋国君臣会毫不犹豫答应,不料林疏影这般询问,异地换地的建议,不是出自他手,但获悉林枫异地换地的意图后,尽管觉的错失吞并南赵的机会有点可惜,但想到燕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他是举双手赞成。

    这会儿,林疏影询问,他自是不会隐瞒燕国真实意图:“女帝,邙山地区尽是沃土不假,但是,燕国人口少,又新添浑河三郡,那里不差与邙山地区,燕国没有足够人口劳作,唯有暂时放弃,选择人口较多,但也不是很贫瘠的晋西之地,迁移人口前往浑河,下邳两郡,争取开发两地。

    另外,晋国派人刺杀我皇,燕国群雄愤慨,欲发兵攻打,奈何相隔千里,若强行发兵,会引起宋国不快,倒不如割舍邙山地区,换回晋西之地,如此燕国直达晋东,宋国也不必防备晋国,一举两得之事。”

    林疏影撇撇嘴,司徒刚才表现,目光毒辣,显然不会看不出占领邙山地区的重要性,但偏偏选择晋西之地。

    言称给林枫报仇雪恨,有这个可能,可林枫难道不清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吗,为何不侵吞南赵,再掉过头来对付晋国。

    然而,燕国此刻放弃邙山,显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宋国也不是燕国异地换地的借口。

    “难道没有其他吗?燕国所图不小,恐怕不单单换回晋西之地报仇?”

    司徒亦不隐瞒,直接道:“女帝火眼金睛,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的确,燕国另有所图,准备花费时间,逐步蚕食晋国,壮大自己力量。”

    什么?蚕食晋国,壮大自己,林疏影闻言,觉的不可思议,晋国衰落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不要忘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燕国若准备蚕食晋国,恐怕必须付出代价。

    何况,林枫向来野心勃勃,说是蚕食,恐怕会变为鲸吞吧。

    林疏影不得不佩服燕国君臣胆大妄为,鲸吞晋国,若燕国失败,邙山地区换取晋西之地,宋国获利。若鲸吞晋国成功,那么,宋国就是自找没趣,得不偿失。

    须知,宋国之力,灭晋轻而易举,换取邙山地区,侵吞南赵,与攻克晋国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林疏影暗自庆幸,还好询问,若不询问,宋国君臣全被燕国蒙在鼓里了。

    “是吗,燕国果真雄心勃勃,吞晋,不怕撑着吗?”林疏影薄怒的问道。

    “撑死总比饿死强!”司徒毫不避讳,吞晋灭东胡,乃燕国求存之道。

    燕国吞晋,势必会选择与周边各诸侯国结交,减少敌人,在不知不觉中壮大。

    “好!”得到答案,林疏影拍案称赞,随即又道:“朕看燕国文书上写,索要少凉,南阳,衡阳,少阳,安邑五郡。也不是不可以,何况,若换地前,燕国若攻占山南道全境,及西面上虞道,宋国还可富阳郡,龙首郡两郡送给燕国!”

    “当真?”司徒急色的询问。

    临行前,他获得手书中,只要邙山三郡,换回晋西四郡即可,他以为太便宜宋国,故而添加一郡,不了林疏影竟不曾犹豫答应,还提出若攻夺山南道全境及上虞道,再增加两郡。

    尽管后面山南道部分地区,及上虞道,换回富阳郡,龙首郡,燕国还是吃亏,但算上燕国占领的晋北三郡,燕国将在晋西拥有十郡之地,足以开始对晋作战了!

    “当真,邙山四郡,与晋西七郡大小相似,但更肥沃,何况邙山北面发兵攻郑,居高临下,效果强于东面攻郑,宋国何乐不为呢。”

    林疏影说道,此次异地换地,短期来讲,对宋国百利而无一害,相反,燕国若不能鲸吞晋国,将失去一次,迅速壮大的机会。

    “那么说,女帝答应了?”司徒激动的问道。

    他与林疏影想法恰恰相反,数百年前,邙山之地,皆是燕国领地,但是,数百年来尽在郑国治理下,那里的百姓,对燕国已经没有了故国情节、

    相比之下,晋西之地,不少是近百年间燕国伤势的领地,那里的百姓,不少还心存燕国,因此,对燕国而言,晋西七郡,相对于邙山地区,更好治理。

    燕国换回晋西七军,算上晋北三郡,人口暴增不说,还解决了浑河三郡地广人稀的局面,对于来自四面的攻击,也有缓冲地带。

    正当司徒兴致勃勃时,林疏影的话,却让他又紧张起来。

    “没有!”林疏影毫不犹豫,沉默半刻,似乎故意吊司徒胃口,道:“五国伐宋,事关宋国生死,宋国国力强盛,却也双拳难敌四脚,因此,还需要燕国帮助,林枫不是和段温两家联姻吗,倘若燕国建议楚蜀两国,在五国伐宋期间,继续攻郑,甚至出兵攻梁,帮助宋国牵制来自南面的兵力,朕会不假思索的答应异地换地之事。”

    司徒缓缓松口气,还好林疏影没有太过分的要求,想来无需燕国建议,楚蜀两国暂时也不会撤离郑国。

    面对两国不同方向攻击,郑国变法之后,水师虽极强,却也招架不住两个大国联合攻击,何况,刑伊柯十万大军,还被牵制在邙山地区。

    猫儿嗅到腥味,自然会找到鱼儿,一口一口吃下去。

    宋国方面,有楚蜀牵制郑国,有按照牵制梁国,有燕国牵制晋国,接下来,来自北赵与陈国的军队,宋国可言一战,借此恰好自北赵手中夺过北方霸主地位。

    一战不能消灭北赵,也必须打击北赵嚣张气焰,从而奠定宋国超级大国地位。

    司徒想通这些,便觉的这都不是事儿,斩钉截铁的道:“好,我会建议皇上,说服楚蜀两国继续攻郑,燕国牵制晋国,五国伐宋,变成三国伐宋。”

    林疏影闻声,露出欣慰的笑容,五国伐宋终究是大事,胜负难料,她不希望繁荣起来的宋国,被战乱破坏,现今有楚蜀加入,事情变的越来越复杂,但宋国压力锐减,可专心对付北赵和陈国了。

    “甚好,甚好,年关之后,正月十五,朕会令蒙阔率先撤出晋西,宋起带兵直入邙山地区,希望燕国不要食言,否则,燕国承受不起宋国的怒火。”

    司徒朗声应道:“双赢之事,燕国不会拒之门外!”

    林疏影总算松口答应,那么接下来,燕国只需撤出邙山地区,重新安排兵力部署,这个新年,对燕国来说,有喜有忧。

    一旦燕国势力全部转移晋西之地,燕国必然是囚笼入海,猛虎入林,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第212章 林疏影的动作() 
司徒答应的很痛快,满足了林疏影要求,林疏影同样答应的也痛快,不假思索的道:“好!”

    既然双方各有心思,异地换地又是两国双赢,何况,纵观诸侯列国,燕国与宋国乃兄弟之国,有共同的先祖,只是,燕国从宋国分离出去,还称王称霸而已。

    又因她与林枫的特殊关系,林疏影自是不会拒绝。这是个大争的时代,虽说大家各凭本事,但有些时候,却也有共同的利益。

    简而言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抬头看了眼外面天色,林疏影热情的向司徒说:“司徒,除夕夜将近,你远离燕京,两日之内怕难以赶回,不如留在宋国,共度除夕夜。”

    两国异地换地的事情相谈融洽,同时,林疏影还想留下司徒,私下里,有机会询问有关宋国的事情。

    希望在司徒口中套出更多关于宋国的事情,若有机会,她不喜花费金银美女,高官厚禄,准备司徒留在宋国,给自己效力。

    她不是不相信简烨,田胥等人,相反,这些人,亦很有才华,是他的左膀右臂,治理国家,解决病患,她还需依仗身边两位谋士,只是,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会不同。

    有些问题,司徒可轻而易举指证,有些问题,司徒恐怕又不如简烨。司徒乃燕国人,看问题自然从燕国角度出发,这自是简烨,田胥难以比拟,所以……

    她留下司徒,也正是基于司徒与简烨术业有专攻,又立场不同,看问题的入手点不同。

    可惜,司徒好不给面子,起身直言道:“宋国虽好,荣华富贵,终究不是故土,燕国虽破,却是我念想所在,斗胆请求女帝赏赐两匹快马,让司徒除夕之夜,准时赶往南湖!”

    看着司徒严肃模样,林疏影恨不得起身,直接踹他两脚,燕国有什么好的,让他片刻不想停留宋国。

    林枫知人善任,她也能做到知人善任。林枫推心致腹,她也能做到推心致腹。

    这点半点不犹豫的语气,着实太伤人,林疏影看好司徒才华,却不喜欢狂妄自大,自以为事的人。

    同时也对林枫有点恼怒,身边尽是些开口燕国,闭口燕国的家伙,文季师这般,司徒这般,难道除了燕国复兴,就不懂其他事情吗?

    难道全然不懂人情世故吗,这群混蛋!

    轻轻叹口气了,也不强留,林疏影摆摆手道:“也罢,也罢!朕准了!对了,司徒,给林枫带句话,告诉他,好好养伤,我希望北方诸侯会盟时,会见到他,切莫让我失望。”

    “女帝放心!”司徒归心似箭,还了解林枫伤情时,随口应了句。

    司徒离开,议政厅内,没有激烈交锋,显的格外安静,林疏影却纹丝未动,简烨也不言离开,两人极有默契的坐着。

    许久,林疏影手中温茶变凉,她在沉思中醒悟过来,放下手中茶杯,朝着简烨问道:“简烨,你说,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究竟有多大,难道真会影响一个国家吗?这个林枫,真是越来越让朕看不清楚了,连身边的人,也像谜一样,让人猜不透。”

    “兴许会,昊天武帝时代,武帝凭借文功武治,让大周人自信,开放,包容,那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懂得自尊、懂得尊重,就会有这种魅力。”简烨道。

    他不清楚林疏影为何这么问,但从接触过的林枫,司徒,文季师三人来看,这三人,独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尤其林枫,仿佛黑夜中的明灯,给人光明。

    林疏影觉的,上次没有与林枫会谈,绝对是失误,若想了解林枫,还需观其行,听其音。

    又沉默小半会,林疏影道:“简烨,今日司徒所言,你以为如何?”

    对于司徒言语,林疏影心中已有定论,对方指出宋国弊端,接必须把隐患抹杀在萌芽状态,切不可尾大不掉。

    何况,郑梁变法了,燕国推行新政,北赵变法势在必行,宋国,是不是也该动动了。

    破旧立新,有些事情,自己马虎不得,何况,她有与林枫相似的身份,林枫可以做到的事情,不少事儿,她也能做到,甚至做的更好!

    “司徒是个人才,但今日言语,陛下不可全信,臣觉的多少参杂挑拨离间的成分。”简烨如实说出心里话,讨厌归讨厌,在国家大事上,他还是不会意气用事。

    林疏影浅浅一笑,美不胜收,仿佛冬日里的红梅,淡淡的道:“嗯,简烨,朕到觉的,司徒所言,绝非无的放矢。宋国沉寂太久,有些事情,也该撬动,撬动了。

    年初一,你宣布四件事。

    其一,所有宋国人,十八岁必须参军,在军中历练两年,忆苦思甜,上战场也在所不惜,表现卓越者,直接吸纳至军中,抗拒者重罚。

    其二,与丞相,田胥商议,裁撤多余部门,裁撤各郡各州无用之兵,郡兵衙役不得过万,同时,招募三十万新兵,组建禁卫军,记住,只招宋人。

    其三,十八岁之下青年,严谨前往烟花之地,风月场所,违抗者,重罚,同时,减少各地诗社,开封及各郡设立弘文馆,每月初一。十五,定期把朝堂之事,郡府之事,宣布出去,任子民讨论。

    其四,吸收燕国新政中,有用建议,为我所用,对了,宋国亦建立军功制,科举制,同时开封,及各郡府设立谏言堂,无论什么身份,什么人,但凡指出宋国施政错误之处,奖励佰金,若给出解决方案者,酌情提拔为官。”

    林疏影觉的,司徒说的不错,宋人生活太奢侈了,太安逸了,早已没有早年开疆辟土的志向,是时候引导舆论,把宋人注意力转移在国家大事上,而不是只谈风月,不闻国事。

    同时,裁剪各郡各州闲散兵力,集中财力训练新兵,对宋国而言,国库开销减轻了,还训练出,一支威武之师,防备狂夷族图谋不轨。

    “陛下,司徒言语,言过……”简烨欲阻止,林疏影的四点要求,有三点他很支持,觉的林疏影短时间内,想出解决方案很不可思议。但裁撤府兵,州兵,及多余部门,牵扯利益极广,会影响宋国稳定发展。

    然而,林疏影不等他说完,直接厉声道:“简烨,你记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防患于未然,没有错,何况,司徒之言,真的言过其实吗?”

    简烨垂首不语,今日司徒说的事情,皆为宋国弊端,若不及时纠正,肯定酿成大祸,然林疏影同时颁布四项措施,肯定会激起不少人反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