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里晴空,没有半点白色云彩,温暖的阳光照在人身上,舒服极了。
赵燕两国将领,张博凌与赵鸿儒在两军中央,相对的宽敞地带会晤。
双方敌对半年多,首次谋面却是为商谈虎贲军招降之事,放在从前,简直不敢想象。
当然,两方也抱有不同心思,赵鸿儒真心希望招降虎贲军,张博凌却必须按照李牧要求拖延时间。
燕军提起在双方会晤的地方搭建了帐篷,张博凌与赵鸿儒带来的部队,均守在军帐之外。
军帐内,两人对面而坐,副将坐在旁边。
两人寒暄片刻,赵鸿儒开门见山问道:“张将军,今日按照约定准时前来,表面北方虎贲军正式决定向燕军投降,赵某对将军举动表示欢迎。”
李牧麾下十余万虎贲军投降,不但能够迅速改变赵燕两国北方格局,燕军也不必征战沙场,减少燕军伤亡不说,还会加速兼并赵国,
此乃一举两得的事情,赵鸿儒打心眼里的高兴。
“赵将军说错了,虎贲军有投降燕军的想法,却没有正式投降,双方条件没有谈妥之前,虎贲军依然不会投降燕军,所以,虎贲军是否投降燕军,全看赵将军是否能够满足虎贲军条件。”张博凌提醒赵鸿儒言语中失误。
瞧着面前不足三十岁的将军,他内心有点复杂,诸侯国之间,老一代将军逐渐落幕,新一代将军却少有能够独当一面之人,唯有燕国,除了冯异年纪较大外,赵鸿儒,侯铭封,张羽,冯石虎等将领,年纪皆在三十左右。
随着老一代将军渐渐退出战场,未来将会是新人的天下,赵鸿儒等将领,将会是这些人中的翘楚。
诸侯国中,年轻一辈,将没有多少人,能够与他们争锋。
尽管他也不支持投降燕国,但是,不得不承认,未来,燕国会是诸侯国中最有潜力,最有希望实现大一统的诸侯国。
此刻,望着赵鸿儒,他甚至在想,大将军决定投靠宋国,是不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太轻率了。
赵鸿儒不晓得张博凌在思考什么,笑着问道:“既然张将军提出投降燕军有条件,不晓得什么条件,虎贲军才会投降燕军,张将军不妨提出条件,大家好商议。”
虎贲军数量众多,又皆是精锐之师,何况有名将李牧在,提出条件,再正常不过了。
况且,临行前,皇上特意交代,不管张博凌提出任何条件,只要在燕军承受范围之内,大可全部答应对方。
再者,先前大家商议过,虎贲军将领提出条件,无非归降后在燕军中地位问题,及虎贲军诸位主将是否受到重要。
在赵鸿儒看来,这些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只要虎贲军真心投降,燕军会全部答应对方提出的条件。
为了李牧,即使花费更多条件,只要不伤害燕国利益,燕军也能够接受。
张博凌笑了笑,没想到对方态度及其诚恳,丝毫没有表现出丁点得意忘形之色。
想了想,直言道:“赵将军,大将军麾下有十余万虎贲军,青阳郡一线虎贲军,以前也悉数为大将军麾下,算起来,将会有二十多万虎贲军投降燕国,所以,在下想问,倘若我们全部投降燕军,你们能否做到一视同仁,在装备,军粮,饷银方面,不亏待虎贲军?”
此行,依照李牧吩咐,张博凌只需麻痹燕军,牵制燕军,为燕无双争取机会,力争与宋国会晤成功。
但是,张博凌也想知道,燕军为招降虎贲军,准备付出多大诚意,同时,也好比对宋燕两国诚意。
依照事先商议,张鸿儒便料到对方会提出待遇问题,毫不犹豫道:“赵某不清楚张将军是否了解燕国,了解燕军,常言道,海纳北川,有容乃大,燕国开放,包容,燕军同样不会小家子气。
再者,燕国崛起于微末,天生人口不足,但当前燕军有百万军队,想来张将军或许听说过,燕国部队中,有大量诸侯国部队,有戎族,有东胡,有晋国,也有以前盗贼流寇。
但是,既然加入燕军,不管对方从前是什么,做什么,便是燕国人,燕国上下绝对不会区别对待。
倘若将军不相信赵某言语,可在燕军之中,做详细调查,所以,待遇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张将军不必为此事顾虑。”
赵鸿儒言语充满诚意,没有半点掩饰和虚伪,更用燕国过往所做之事,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他希望在会谈开始,就能打消张博凌内心全部顾虑,双方能够敞开心扉,把所有的事情摆在桌面上解决。
闻言,张博凌有点不可思议盯着赵鸿儒,对方言语没有丁点虚情假意,毫不犹豫打消他内心顾虑,他不得不佩服对方。
同时,通过赵鸿儒言语,大概猜出燕国为何能够迅速崛起,为何诸侯国文人武将纷纷前往燕国,这其中有燕国制度的问题,更重要燕国选择以诚待人。
尊重每个人诉求,从而获得燕国百姓,及诸侯国百姓支持。
他打算与赵鸿儒互相扯皮,力争让两方会晤坚持十天,甚至更多时间,但赵鸿儒言语,瞬间将许多鸡毛蒜皮的事情抹去,因为继续与对方纠缠这些问题,或许会露出马脚。
轻轻咳嗽两声,张博凌道:“我相信赵将军诚意,也相信燕国诚意,临行之前,大将军曾经有言,倘若虎贲军投降,难道燕军也会采取招降死囚部队的方式,将虎贲军全部打乱,与燕军部队混合。”
此事关乎虎贲军将领投降燕军之后,能否继续执掌兵权,继续控制虎贲军,倘若虎贲军与燕军混合,则会意味着虎贲军诸位将领军权全被架空。
倘若将来在燕国遇到事情,可能会遭遇无兵可调,白白吃亏的事情。
而将虎贲军**成军,需要极大魄力和勇气,同时,李牧也希望用此事牵制燕军时间。
毕竟,二十万虎贲军形成**军团,放在任何地方都会埋下隐患,轻易不会有人答应。
赵鸿儒笑了笑,喝口茶,道:“张将军太小看皇上魄力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年东胡之战,燕军俘获东胡部队数量不少于虎贲军,皇上依旧按照东胡人要求,形成**军团,这支部队由晋国公林枭领取,灭晋之战,这支东胡部队功劳不小。
而后两三年,因为战争不断,及不同方面调兵遣将,这支东胡部队才逐渐分散,但依然由诸多东胡将领带兵,皇上从来不曾怀疑过。
所以,倘若张将军说服李牧投降,二十余万虎贲军依然能够形成的**部队,且虎贲军全部将领不会变动。”
咳咳,张博凌轻咳两声,面色微红,面对赵鸿儒满满的诚意,惊叹不清楚该说什么。
投降之后,虎贲军依旧**成军,诸位将领地位不变,再者,赵鸿儒言语中,多次透露出燕帝对李牧重视。
若非李牧铁心希望投靠宋国,他会毫不犹豫率领虎贲军为燕国效力。
无可柰之下,张博凌继续道:“赵将军,虎贲军投降后,驻地在什么地方,将来是否可随燕军返回晋阳城?”
“将军放心,只要虎贲军真心实意投降,皇上不会限制虎贲军行动。”赵鸿儒道。
闻言,张博凌变得沉默起来,他内心最担心的问题,赵鸿儒全部给出满意答案,目前来看,投降燕军乃不错选择。
突破燕军防线前往宋国,完全是多此一举,费力不讨好。
军帐内沉默许久,赵鸿儒见对方不再言语,问道:“张将军,你还有没有什么条件?”
“没有了,将军言语充满诚意。”张博凌道。
这时,赵鸿儒笑了笑,继续道:“既然将军称赞燕国方面表现出诚意,那么,赵某也希望虎贲军拿出诚意,而不是嘴上说说,延误时间。”
初始,赵鸿儒不怀疑虎贲军投降燕军的诚意,但张博凌询问三个问题,自己全部合理回答后,对方神情中充满赞许之色,却压根不提投降之事,这便让他觉得有点古怪了。
即使猜不出对方有何图谋,但为试探虎贲军诚意,他决定试探试探张博凌。
反观,张博凌表情古井不波,内心却暗自惊讶,以为赵鸿儒看出端倪,瞧出自己再拖延时间。
力争不露出马脚,张博凌问道:“赵将军什么意思,不妨直说。”
“临行前,皇上再三嘱咐,虎贲军提出的条件,只要不伤害燕国利益,让在下悉数答应将军。不过,为防备将军暗自做手脚,皇上同样叮嘱后,燕军表现出诚意后,虎贲军也必须表现出诚意,所以,倘若虎贲军铁心投靠燕军,敢请将军回去告诉李牧将军,虎贲军退出镇远关,由燕军驻防,以此证明虎贲军及诸位将军没有二心。”
赵鸿儒毫不犹豫说出自己要求,他倒要看看张博凌怎么回答,接下来虎贲军及诸位将领该怎么做。
倘若对方拒绝,虎贲军投降之事,多半有诈!
第555章 与林疏影谋面()
听闻赵鸿儒提出驻防镇远关,张博凌下意识要直接拒绝。
虎贲军不是诚心投靠燕军,若把镇远关交给燕军,一旦燕军察觉虎贲军心思,燕军震怒,两路大军南下,四面八方燕军合围,虎贲军南下势必会遭遇危难。
能否顺利南下,与宋国部队非常难说。
当前拒绝赵鸿儒建议,对方肯定会怀疑虎贲军诚意,对虎贲军加强防备。
大将军投靠宋国的计划,将会彻底胎死腹中,十余万虎贲军要遭受灭顶之灾。
张博凌很为难,却没有拒绝赵鸿儒要求,神色古井不波,拖着下颚道:“赵将军,若保护燕国利益,你的提议不错。然而,从虎贲军方面而言,将镇远关交给燕军,将对虎贲军极其不利,若燕军失信于人,先发制人,虎贲军无疑在自掘坟墓。
此事非同儿戏,我必须与大将军商议,不然,张某不敢妄下定论,把虎贲军至于危难之中,所以,希望将军宽限五天时间,五天内张某会给将军答复。
不过,青阳郡地区的虎贲军北上路途遥远,肯定需要半月时间,希望赵将军,及燕帝耐心等待。”
晓得很难通过谈判拖延时间,张博凌依旧希望为燕无双争取时间,目前,他只能争取五天时间了,再多,怕会引起赵鸿儒怀疑。
“我凭什么相信你?”
不久前,从张博凌神情举止中,赵鸿儒察觉对方拖拖拉拉,一点也不干脆,或许心存异心。
此刻,张博凌赞同将镇远关交给燕军,却拖延五天时间,加之南面北上虎贲军,又拖延半月时间,等待燕军接收虎贲军,将在二十余日后。
这么长时间内,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赵鸿儒不免怀疑对方别有用心。
最重要,他担心张博凌通过谈判拖延时间,投降燕军是假,待二十余万虎贲军聚集,做出困兽之斗,对方燕军发动猛烈一击,才是真正意图。
张博凌内心尴尬,自叹张鸿儒狡诈,似乎猜出自己心思,佯装轻笑,神情略带鄙视之色,叫道:“赵将军该清楚虎贲军中没有多少余粮,待南面八万虎贲军北上后,军中粮食会越发欠缺,届时不投降燕军,虎贲军难道全军要活活饿死吗?”
太过示弱,引起赵鸿儒怀疑,再不装的强硬些,自身露出马脚,事情就不好解决了。
张博凌冷不丁道出警告之语:“目前,若赵将军都不信任虎贲军,接下来,投降燕军之后,虎贲军又岂会得到燕帝信任,或许,投降燕军是个错误决定!”
道出言语时,张博凌始终留意着赵鸿儒神情变化,这个老奸巨猾,若瞧见对方依旧有怀疑之色,将准备撕破脸皮,以此威胁赵鸿儒。
岂料,赵鸿儒没有追究,却语气肃杀的道:“张将军,给你五天时间,若镇远关之事,虎贲军没能做出选择,别怪燕军无情了。这是五天后赵燕两军谈判的条件,不然,燕军不会继续白白浪费时间。”
赵鸿儒内心同样气氛,就差喊出双方战场见了,只怕虎贲军狗急跳墙,唯有暂时按捺心中怒火,避免发生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事情。
虎贲军大营内,张博凌返回帅帐,没有丁点耽搁,就把与会晤时发生的事情如实告诉李牧。
不无感慨的道:“大将军,燕军表现出足够诚意,远远超出咱们预料,末将能在赵鸿儒言语中,听到燕国将领对大将军的尊敬。”
张博凌有劝服李牧的想法,却清楚李牧性格,他决定的事情,绝对不会轻易反悔。
此番,既然决定向宋国投降,不出意外,同样不会轻易改变。
不过,为对照宋燕两国对虎贲军及大将军重视程度,他依然毫不犹豫说出来,不希望改变李牧心思,只为给他多些参考。
闻言,李牧微微摇头,道:“燕国以武立国,军人在国内有崇高地位,年关休战期间,燕国在皇城举办了隆重祭拜燕军英魂的意识。所以,燕军尊重任何名将,在预料之中。”
喝了口茶,李牧继续道:“但是,咱们脱离赵国,绝非为获得尊重,只为给数十万虎贲军谋条后路,也该大家谋条后路,目前来看,宋国综合国力,及地理位置,远远超过燕国,投靠宋国,虎贲军添补宋军骑兵不足的缺钱,前往宋国,虎贲军更有用武之地。”
李牧坚持,张博凌不好说什么,大将军有自己打算,追随他十余年,没有让大家吃过亏,这次,他依旧相信李牧。
不过,镇远关之事事关重大,不能迅速做出决定给燕军答复,五日后,燕军可能掀起兵锋,大家投降虎贲军的事情,可能直接打了水漂。
问道:“大将军,为打消燕军疑虑,是否把镇远关交给燕军,末将觉得燕军提出的条件太过霸道,不曾考虑过咱们处境。”
“燕军太狡诈了,这要把虎贲军逼上绝路啊!
燕将军把虎贲军投宋的消息传给蒙阔,女帝获悉此事特别重视,亲自前往邙山地区,准备亲自与燕无双会晤,目前,咱们最缺时间,五天时间,燕将军根本不能与女帝会面,时间太紧迫了,希望燕将军能够顺利谈判。”李牧感慨的说。
李牧事先不曾料到燕军拿镇远关来测试虎贲军诚意,此举彻底让虎贲军陷入被动之中。
不管是否把宁武关划给燕军,虎贲军都没有丁点好处可言。毕竟不交引起燕军怀疑,交给对方,虎贲军处境更糟糕!
长时间沉默后,李牧深深叹口气,道:“答应燕军计划不是不可以,毕竟,目前需要拖出燕军二十天内不需动武,不然燕将军没有太多时间与女帝会晤。”
倘若不能为燕无双争取与女帝会晤时间,转投宋国将成为梦幻。
没有多少犹豫,李牧道:“五天后,我与赵鸿儒会面,能拖多久算多久,至于镇远关交给燕军也无妨,毕竟,争取时间转投宋国,赵国落得怎样处境,将与我们没有多少关系了。”
前往邙山地区路上。
林疏影龙撵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前往邙山边缘,迫切希望与虎贲军将领会面。
她不清楚,李牧为什么没有投靠燕国,反而转投宋国。毕竟,目前形势来看,燕军锋芒毕露,兼并赵国不过时间问题。
另外,虎贲军投靠燕国,无需千里奔波,无需冲破燕军防线,便不会有大量虎贲军伤亡了。
同样,她更清楚二十余万虎贲军投靠燕国将产生多大危害,宋燕两国局势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当然,这一切没有发生,虎贲军准备投靠宋国了,她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确定虎贲军投宋,且想方设法让虎贲军前往宋国。
一旦坐拥赵国精锐骑兵,将彻底改变宋国缺少骑兵的弱点,同时,她分解宋起兵权的事情,也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更重要问题是,宋军实力暴增,再次将燕军甩开,宋燕两国较量,宋国会稳占优势。
每每想到这里,林疏影就迫不及待与燕无双会面,甚至考虑过,只要李牧等人要求不过分,她会毫不犹豫答应。
另外,为成功招降虎贲军,此行,她带着曾经同为赵国臣子的柳灼崖,希望通过柳灼崖让事情越发稳妥。
距离李牧与赵鸿儒会盟有两天时间时,林疏影与柳灼崖秘密抵达邙山边缘,没有休息,直接与燕无双取的联系,希望双方尽快会盟。
而燕无双提前来到邙山地区半月多,第一时间与蒙阔取得联系,获悉蒙阔派人将消息传回开封,他则在急躁中等待林疏影到来。
尽管不清楚蒙阔为何告诉他,林疏影会亲自接待他,燕无双依旧内心激动。
能直接与林疏影会面,双方有什么诉求,均可摆在桌面上交流,况且,林疏影不远万里,直接从开封来到邙山地区,足以证明林疏影诚意了。
与在赵国时受到赵穆怀疑,林疏影举动无疑表示出对虎贲军的极大信任。
此刻,林疏影派人传来书信,建议双方尽快会面,落实招降之事,燕无双没有丁点耽搁,带领少量随从,迅速秘密前往宋国驿站。
转投宋国,没有成功解决,虎贲军没有安全抵达宋国,此事,便不能声张,避免节外生枝。
况且,邙山地区从前为燕国旧地,太过招摇过市,未必不会暴露行踪。
抵达宋国驿站,林疏影与柳灼崖早耐心等待,燕无双向两人行礼后,在右边位置落座。
这时,林疏影吩咐侍卫给燕无双端来茶水与糕点,直言道:“燕将军,大家风餐露宿,冒着生命危险抵达邙山,所以,朕不与你多寒暄了,咱们开门见山,把全部事情摆在桌面上,待虎贲军前往宋国后,朕再举行隆重仪式,给大家接风洗尘。”
“谢女帝陛下!”燕无双拱手道,接着继续说:“女帝从开封城前来,足以显示出女帝诚意,末将斗胆询问,待虎贲军转投宋国后,女帝打算怎样安排?”
第556章 阴险的计划()
此事,林疏影没有来之前,燕无双反复思考多次,只要宋军答应保持虎贲军**性,为宋国效力,两方将基本谈成功。
因为李牧铁了心思转投宋国,势必降低对宋国要求,他却恰恰希望转投燕国,奈何军令难违,唯有与宋国接触了。
林疏影笑而不语,端起茶杯轻轻喝着,柳灼崖却开口道:“燕将军,你该清楚宋国步兵有三大凶猛军团,唯独骑兵乃宋国最薄弱环节,即使从前训练,也不过五万骑兵,战斗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