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照他先前预料,燕军与赵军,均没有经历东顾,行军前,探子又侦察过,鱼肠道内安然无恙,没有任何隐患。
岂料,依然防不胜防!
即使想伏击虎贲军,也该在把伏击圈设在鱼肠道内,那里地势陡峭,花费少量军队,变能彻底阻挡五万虎贲军南下。
却偏偏在鱼肠道之外设伏,用兵之术,实在太拙劣。
但是,不管是谁,在此地设伏,对手无寸铁的虎贲军而言,全是致命打击。
然而,看着惊慌失措的虎贲军,再回想下穿越鱼肠道时,大家谨慎小心的样子。
李牧恍然大悟,暗叹对方用心之歹毒。
鱼肠道自古凶险,世人皆知,若其中伏击,虎贲军肯定会有所察觉,提前做好准备。
鱼肠道山丘地带,自古没有战争,穿过地势凶险的鱼肠道,虎贲军警惕性放松,对方突然袭击,造成的伤亡更大。
想明白这一点,李牧连连暗叹对方将领用心之险恶。
这是要趁着虎贲军措手不及,歼灭全军啊!
深深喘口气,李牧猫着腰,观察四面情况,准备寻找机会,带领大军藏匿安全地方。
遭遇伏击,继续南下,肯定行不通了,强行南下,在箭雨下面,没有任何保护,又没有冰刃的虎贲军伤亡,肯定将难以估量。
退出,返回与肠道内,照样行不通,距离近在咫尺的宋国越来越远不说,更重要有可能被对方断绝在里面吗?
更重要,对方若追击而来,即便鱼肠道内,山峦起伏,地势凶险万分,没有冰刃,没有铠甲的虎贲军,照样不能抗衡对方。
没有任何应对之策,李牧直觉的当前情形,比之前青阳河危机更凶险,更没有退路。
不论前进与后退,似乎都是死路一条。
望着轮番箭雨下,虎贲军没有准备,遭遇射杀射杀,昔日战场中的天之骄子,全变成没头苍蝇,四处乱跑,非死即伤。
许多人,与李牧类似,躲在巨大岩石后面,可惜,事情远比想象中更糟糕,燕军埋伏在山丘两侧,左翼率先发动攻击,彻底打乱虎贲军前进队形。
右翼发动攻击后,包括在李牧在内,全部落入对方视线之内。
在密不透风箭雨威逼下,妄图躲避的人,全部狼狈逃出来。
站在空旷的山丘中央,越发成为对方箭雨下面的活靶子,憋屈,窝囊,无可奈何!
李牧气的连连跺脚,却不得不寻找藏身之地,若非侍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保护,他早被箭雨射穿。
一时间,这场突如其来的阻击,简直是毫无悬念的屠杀,虎贲军暴露在对方射程内,没有丁点逃生机会,或许,唯有藏在尸体之间,是不错的选择。
这时,张博凌处境同样充满凶险,面前没有任何防御,稍有不慎,将被空中像是长了眼睛的利箭射中。
空旷山丘中,除了石块,便是茂密碧草,根本不能形成防御。
起初,他与李牧处境类似,藏在大石背面,岂料,左翼箭雨不断,右翼也行动起来。
两面夹击,唯有狼狈不堪的逃出来。
此刻,他顾不了许多,不管逃进鱼肠道,将来是否被对方堵住南下去路,但必须保住性命,才能考虑这些事情。
“大将军,快撤,返回鱼肠道内!”彻底暴露在对方箭雨下面,无疑是自寻死路。
张博凌毫不犹豫做出决定,退守鱼肠道内,谋定而后动,不然,五万虎贲军,会全部成为活靶子。
南下投宋,岂不是梦幻般存在了。
李牧闻言,内心不甘,宋国近在咫尺,黎明前夕,定能抵达宋国,脱离险境。
却被横空杀出的潜伏者,逼得连连后退,此番退去鱼肠道内,会徒增许多变故,能否安然无恙前往宋国,变成未知数。
杀,杀,杀
来不及后退,漆黑夜空下,山丘两侧,传来咆哮式喊杀声,直接四面青草沙沙作响,好像猛兽出动。
鱼肠道入口处,被乌压压骑兵堵塞,退路在恍惚中被截断。
一时间,两盘山丘上面占满黑影,不久,火把点亮,火光照亮四面,形成半弧形包围圈。
燕军?这里怎么会有燕军?
火光之下,燕军服饰全部露出来,李牧情不自禁惊叹。
落雁山乃赵国领土,怎么出现燕军内?
毕竟,这里距离冯异军团较远,且有封子修军团牵制,冯异把主力军队放在对付封子修的问题上才对,怎么可能有时间搭理虎贲军内。
然而,瞧着对方服饰,绝对清一色燕军,与塞外交战的燕军,没有多少区别,只不过头盔上面多了蓝色的翎羽。
李牧想不出对方来路,清了清嗓子,装作不知情的样子,望着停止射击的燕军,向前迈出两步,厉声道:“尔等何人,为何在赵国地界装扮成燕军,对手无寸铁的流民,滥杀无辜。”
他不清楚对方真实身份,更不敢轻易暴露大家身份,唯有顺水推舟,继续办作流民,表现出因为同伴被滥杀,义愤填膺的样子。
“老狐狸!”慕容柒嫣站在黑暗中,盯着李牧,虽猜不出对方具体身份,却对他言行举止鄙视不已。
事已至此,虎贲军皆被保卫,北上南下,全然没有退路,竟还想继续隐藏自己身份。
王纶玥缓缓站出来,在卓远与候然保护下站出来,笑呵呵道:“我等正是燕军,如假包换,将军是不是手无寸铁的流民,可需要认真考证。
本将军听说,赵国名将李牧,率领麾下虎贲军全部投靠宋国,不晓得你是李牧将军,或者是张博凌将军,又或者是燕无双将军。
听闻三位将军皆乃赵国柱国之臣,只要将军报上名来,本将军可宽大处理,不必全歼虎贲军。”
王纶玥与慕容柒嫣类似,同样不清楚李牧具体身份,不过,瞧着面前数万虎贲军被围堵,李牧又挺身而出,料想着对方可能是条大鱼。
只要先前提及的三位将军之一,此番伏击将不会是徒劳无功了。
李牧没有直接回答王纶玥的问题,脑海中反复过滤着燕国将领,但潜意识里,燕国根本没有女将,特别是远离国土,出现在赵国的女将。
倘若有,这支伏兵,及这支队伍,将隐藏的实在太深了,燕国是否像梁国曾经藏兵百万,准备图谋不轨。
顿时,他有点不寒而栗。
却依然语气强硬,不肯严明自身身份,朗声道:“我等本为流民,因赵国战乱,千里迢迢前往宋国避难,将军若执意把我等当做虎贲军,滥杀无辜,燕军贤名岂不变成空谈?请将军三思!”
“流民,本将军,也想承认你们是流民,但曾经何时流民不再拖家带口,不再带上行囊,流民会变成清一色的壮年汉子,将军,你是三岁小孩吗,连这些普通常识都不动!”王纶玥语气讪讪,针锋相对。
李牧汗颜,事到如今,继续隐瞒下去,根本不可能了,公开身份,他被生擒返回燕国怕又是死路一条。
倒是张博凌始终在暗中观察王纶玥,当瞧见她身边的慕容柒嫣时,顿时恍然大悟,或许,猜出两人是谁。
缓缓靠近李牧,妆模作样的站在李牧旁边,轻声道:“将军,你是否记得,晋国灭亡时,晋国女将王纶玥为保全三十万晋军,全部投降了燕国。
或许,对面女将就是王纶玥,而她旁边女子多半为慕容柒嫣,两人并称两王,与女帝齐名,若是两人领军,燕军出现此地,根本不意外,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对方。”
获悉对方身份,李牧惊骇不已,思绪感慨万千,若是这两人,今天虎贲军将在劫难逃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他跋山涉水,穿越千里,宋国近在咫尺,倒在赵国边境,他不甘心,不甘心!
第571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一更)()
意外,绝对意料之外!
不禁张博凌提醒,李牧根本预想不到两人存在。
可谓千算万算,算漏两个女子,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现在,王纶玥,慕容柒嫣不但领兵,且出现在落雁山,虎贲军南下宋国必经之路上。
瞧着火光下面乌压压的部队,数量肯定不少,手无寸铁的虎贲军,力图南下肯定要付很大代价,或许,南下投宋之事,还会胎死腹中。
传闻中,不管王纶玥,还是慕容柒嫣,皆有不平凡的才能,王纶玥善于领兵,慕容柒嫣善于谋略。
两人联合,简直珠联璧合,许多名将都不是两人对手。
爆发出来的威力,根本不能用平常眼光来考量。
此番,要从两人眼皮子底下,穿过燕军防线,不付出代价,几乎没有机会。
李牧彻底抓狂了,南下投宋,这是要功亏一篑啊!
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回报,简直出力不讨好!
这时,道出王纶玥两人身份的张博凌,站在李牧身边,察觉李牧为难之色,却挺身而出,亮出自己身份道:“在下张博凌,想来将军肯定是晋国名将王纶玥王将军了!”
闻言,王纶玥暗笑,这人是张博凌,那么,他神色恭敬,与之窃窃私语的人,肯定是李牧。
虽然虎贲军三位将领没有齐聚,若生擒张博凌与李牧,也是不错的结果。
娇声道:“是有怎样,不是又怎样?张将军,你与李将军齐聚落雁山,落得这般局面,当真意外啊!”
“既然将军为晋国名将,为何助纣为虐,为燕国效力,难道,将军忘了燕国兼并晋国吗,难道这般国仇家恨,将军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吗?”
确定王纶玥身份,张博凌就准备挑拨离间,争取惹恼对方,或许,虎贲军有生还希望。
李牧眼前一亮,暗叹张博凌聪明,燕晋两国矛盾乃灭国之恨,张博凌提起此事,极有可能说服王纶玥。
放过胡本轮南下,还有可能拉拢王纶玥带兵南下,为宋国效力。
同时,站在黑暗中的慕容柒嫣,则轻轻笑起来,道:“他们准备打你的主意啊!”
王纶玥自然清楚张博凌意图,轻轻向王纶玥回应道:“你该晓得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言毕,眉头一皱,上前两步,朝着张博凌反问道:“张将军,你想要挑拨离间,破坏燕军团结吗?”
晋国被燕国兼并,作为蓝羽军团主将,没能避免晋国灭国,曾经确实困扰着她,难以接受不说,更时时刻刻想着复仇,考虑光复晋国。
不过,后来在慕容柒嫣陪同下,游历晋国山河,亲眼见证在燕国治理下,战争给晋国百姓带来的伤痛,很快愈合不说,整个晋国大地开始展现出欣欣向荣之态。
商业逐渐繁荣,百姓赋税逐年减少,文臣武将得到重用,官员改变昔日陋习,各司其职,依法办事。
昔日破碎山河,变得生机勃勃,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与她曾经担心晋国被燕军占领,会发生的沉重赋税,高压控制的景象截然相反。
曾经她宁死不屈,坚持死战到底,便为百姓考虑。
在燕国治理下,这些事情并没有发生,她为何要继续坚持揭竿而起,光复晋国呢。
难道北辰氏重新返回晋阳城,再次执掌权利,在北辰氏治理下,晋国会有目前情景。
她不清楚,也预料不到,唯有悉心保护眼前百姓来之不易的生活。
所以,当她再次执掌兵权时,目的只为保护晋国百姓不受欺凌。
此刻,张博凌企图用曾经往事挑拨她与燕国关系,在她看来不但好笑,而且无知无畏。
张博凌尴尬,被对方直言挑破目的,顿时,不晓得该说什么。
轻轻咳嗽两声,掩饰自身尴尬道:“王将军,你多虑了,张某之事根据事实说话,燕帝亲自带兵踏平晋国,北辰氏变成俘虏,百姓苦不堪言,昔日北方强国变成历史尘烟,若不复国,将来有谁记得晋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乃天道,大周之后,六百年战乱,诸侯国早到了重新统一的时候,想来将军不会看不出来。
所以,我们不敢鼠目寸光,把眼界放在往事上,唯有向前看,唯有支持诸侯国一统,战乱消除,百姓才能彻底安居乐业。
相反,将军为南下,挑拨离间,简直自私自利,也不符合天道!”
三言两语中,张博凌被辩驳的哑口无言,很是无奈,天下大事不管他的事情,目前,他只想率军前往宋国。
“王将军说我自私自利也好,挑拨离间也罢,但王将军目前做法,实乃对不起晋国百姓对将军的爱戴。”张博凌争辩道。
什么对不起百姓爱戴,这些全是屁话,倘若晋国大地再次燃起战火,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家亡,民不聊生,那才是真的对不起百姓爱戴呢。
当前,曾经的晋国大地,早变成燕国后面,百姓无需在饱尝战争之苦,安居乐业,这才是最好的局面。
瞧着张博凌侧策反之心不死,王纶玥语气淡淡的道:“张将军,挑拨离间的计谋太老套了。试问你去过晋国吗,你有亲眼目睹过晋国大地发生的变化吗?倘若没有去过,没有看到晋国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张将军就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倒是张将军与李将军,赵国皇帝待两位不薄,你们两人却在赵国危难之际,弃赵国于不顾,置赵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却为个人荣辱,让虎贲军千里迢迢南下,选择南下投靠宋国,是不是太薄情寡义,难道两位不懂得什么叫做忠君为国吗?
你们买主求荣,只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做法,有没有经过虎贲军将士同意,还是你们觉得自身高高在上,直接无视了虎贲军士卒的诉求,他们肯舍弃家乡,远离家人,陪你们南下投宋吗?
若没有,你们的做法不但卖主求荣,还自私自利,虎贲军随你们南下投宋,将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们的子子孙孙,都永世抬不起头。”
闻言,慕容柒嫣暗暗向王纶玥道:“你这句太狠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张博凌这次怕是要自顾不暇了。”
正如慕容柒嫣所料,王纶玥言语之后,虎贲军彻底变得不淡定,不安分起来。
先前弃赵投宋,大家只觉得跟随将军,将会博取好前程,过上荣华富贵生活。
谁也没有往深处想,谁也没有想到叛赵投宋,会产生这么大危害,他们受到耻辱就罢了,连子孙也收到连带。
他们受到赵国百姓责骂也就罢了,连后世子孙也因为叛逃而受到牵连,思绪忍不住犹豫起来,不确定是否要继续南下。
张博凌同样惊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挑拨离间的言语,竟引来王纶玥批驳,毫无征兆,却蛊惑人心,相反再看燕军,表情平淡,根本不被他的言语诱惑。
当真防不胜防,对方三寸不烂之舌,胜过千军万马!
忍不住暗叹,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王将军,马武之死,引起赵军恐慌,虎贲军南下,只为保命,却被你说成叛国,是你在蛊惑人心吧!”李牧察觉虎贲军人心浮动,急忙掩盖事实,希望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倘若我等继续留在赵国,简直自寻死路。”
本将军并没有蛊惑人心,只是让虎贲军士卒认清现实,有蓝羽军团在,虎贲军想要南下,简直痴心妄想。
当前,燕国铁骑马上要踏平赵国,倘若虎贲军中有人肯投降燕军,完全不必继续南下,将来不必与家人分离,更不会让子孙收到耻辱。
何去何从,是生是死,你们自己掂量!”王纶玥道。
“王将军,你欲内部瓦解虎贲军,张某佩服你的手段,但投宋与降燕有区别吗?”张博凌问道,若再不能力挽狂澜,人心不定,带来的危害,将会让虎贲军彻底失控。
“投宋乃叛国之罪,降燕完全无需离开赵国大地,难道没有区别吗,张将军与李将军投靠宋国,受女帝重用,封侯拜相,荣华富贵,此生高枕无忧,难道虎贲军投降宋国,也能受到这般待遇吗?
想来背井离乡,失去亲人,虎贲军除了战场拼命外,还会受到赵国人欺凌,讽刺和讥笑。”
闻言,虎贲军变得混乱起来,南下之前,大家没有考虑过事情的严重性,不料,王纶玥这般一说,事情似乎变得非常糟糕。
生与死,光宗耀祖或牵连子孙,许多人心中有自身考量。
“将军,该怎么办,照这样下去,胡本轮可能会引起哗变!”瞧着犹豫徘徊的虎贲军,张博凌意识到大事不好,都怪自己嘴贱,妄图挑拨离间,却被王纶玥倒打一耙。
一旦虎贲军哗变,且不是有多少人在生死两难之际投降燕军,连两人也会收到牵连,千里转战,付出的辛苦付之东流。
宋国曾经开出多优惠条件,也会变成梦幻
第572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二更)()
夜风中,火把在拂面微风中来回摇曳,闪烁火光照在王纶玥脸颊,漂亮脸蛋上面,露出坚毅与果敢,言语之中,不容置疑。
一双星眸直视骚乱的虎贲军,嘴角略带笑意,清清嗓子娇声道:“或生或死,或忠肝义胆,或卖主求荣,希望大家好好思量,肯打消南下投宋者,只需生擒李牧与张博凌,过往之事不予追究,相反,会受到蓝羽军团重用。
主动投降者,只需双臂抱在脑后,主动蹲在地面,燕军不会滥杀无辜。
若执意南下,顽固抵抗,今日落雁山,将会是虎贲军坟墓。但凡有人抱有侥幸心理,可尝试燕军连弩威力!”
王纶玥言语,绝不是在威胁,也不是在开玩笑,若虎贲军不做出选择,唯有铁石心肠全部歼灭了。
毕竟,李牧出尔反尔,导致燕军转战千里,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失信于人举动,直接引起林枫不快,且不再信任对方。
此番,若落到燕军手里,李牧不被宰了,也不会受到重用,至于虎贲军,虽然受李牧蛊惑,但不分是非,依旧不能原谅。
既然虎贲军不能为我所有,杀了也便是杀了,免得将来造成不必要问题。
但是,击杀虎贲军之前,考虑到燕军征战赵国,赵国迟早会成为燕国领土,太多杀戮会造成赵国百姓离心离德,不利于燕国治理。
不如采取怀柔手段。
她的怀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