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帝王-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诱敌深入的战术,或者,佯装败退,设伏灭杀燕军,不然,正面战场联军很难取胜,除非大军花费更多大家,一句话,必须剑走偏锋,以奇克正!”

    剑走偏锋,依奇克正?秋冷夜之言一出,使得帅帐中瞬间安静下来。

    的确,秋冷夜的建议,大家确实从来没有考虑过。

    长期来,不管韩炙潼也好,张雨亭也罢,大家始终期盼着,在正面战场,进行大规模,大兵团作战,一举歼灭燕军主力,好好教训燕军。

    导致大军屡战屡败,损失严重!

    秋冷夜剑走偏锋,以奇克正的建议,让诸位将领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一条克敌制胜的方法。

    韩炙潼奈何按捺心中激动,好奇向秋冷夜问道:“秋将军,你有什么方法,不妨全盘托出,若有计划击败燕军,你将会成为南方一个冉冉升起的将星。”

    秋冷夜军衔不高,军事见解却不差,韩炙潼只觉得从前轻视了这个吴国小将。

    若他真有御敌之策,为取得伐燕胜利,纵然为吴国培养出一名将才,也在所不惜。

762。第762章 悲喜交加() 
听闻韩炙潼对求冷艳赞誉,王政文心中微微不舒服,转身盯着秋冷夜心情复杂。

    倘若说秋冷夜没有将才,简直是无的放矢,前两次作战,秋冷夜都扮演急先锋,救火队员的角色,为联军建功立业。

    但若说,秋冷夜是南方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王政文觉得韩炙潼言语有夸大嫌疑,言不符实。

    秋冷夜身为他麾下四名副将之一,跟他南征北战多年,他难道看不出对方军事才华吗?

    此刻,韩炙潼重视秋冷夜,难道变相指自己没有识人之明吗?

    奈何,当前局面艰难,他却不能反驳韩炙潼,更不能暗中排挤秋冷夜,毕竟,眼下秋冷夜似乎提出有效克制骑兵的方法。

    大家注意力全集中在秋冷夜身上,他若有意针对秋冷夜,不仅会引起轩然大波,还会形成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局面。

    反而使他落得小肚鸡肠的名声,被诸将轻视和小瞧!

    语气淡淡道:“秋将军,你有什么好建议,无需隐藏,全盘道出来,我大吴子弟均以你为荣!”

    此刻,众将目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秋冷夜身上,他顿时觉得肩上压力巨大,自己一介小将,仅仅提出自己看法,可照着当前情形来看,事情发展似乎超出他的预料。

    秋冷夜抬头看了眼王政文,又望向韩炙潼,轻轻咳嗽两声,专心的道:“众所周知,燕帝用兵非比寻常,常常让人防不胜防,任何将领很难做出针对性部署,联军踏入江北,针对燕军作战,战术太过被动,按部就班,常常被燕军牵着鼻子走,导致作战处处被动!

    末将认为,联军要想作战取胜,亦必须出奇制胜,否则,恐怕处处被动,而今,末将觉得,楚国岳云山将军率领玄甲兵,前往燕宋边境,便是剑走偏锋。

    若在燕宋军队不知情的情况下,势必出其不意进攻,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我们可效而仿之。”

    秋冷夜建议,总结起来很简单,战术必须灵活,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战术。

    闻言,陈侗羽觉得秋冷夜建议,的确有几分与众不同,不免有几分骄傲的道:“岳将军乃楚国第三号战将,实力不容小觑,此次独自带兵,定会大获全胜,扬我大楚国威。”

    陈侗羽两次率军与燕军作战,两次均被重创,内心对燕军恨之入骨,想法设法报仇雪恨,奈何没有合适方法复仇,唯有安生郁气。

    此刻,听闻秋冷夜建议,联军似乎有取胜方法,他内心斗志,再次被燃烧起来,直接忽视了先前败绩,变得踌躇满志,准备亲自率领玄甲兵,再次征战沙场。

    “陈将军,休要得意忘形,等岳将军捷报传回再说,当前,我们需要继续讨论秋将军的战术,老夫觉得秋将军在提议着实不错,今后,联军不可继续围绕燕军团团转了!”韩炙潼阻止陈侗羽言语,即使他相信岳云山必胜,但没有收到陈侗羽传回的捷报,他不敢多言。

    毕竟,两次与燕军作战,两次皆败,足以证明燕军之强大,他虽相信岳云山必胜,却也不敢表现的信心满满。

    沉思良久,韩炙潼继续道:“目前,燕军全部撤往广陵城,加之,陈国进军燕国,势必瓜分燕军兵力,那时,阻击我们的燕军力量,数量大大减少,我们的援军抵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局势对我们会有利,或许,那时候,将是联军与燕军再战了,你们觉得呢?”

    燕军强,军力连续不断被分散,使得燕军力量在潜移默化中被消弱,相反,联军力量却在不断增长,利用数量优势,或许可碾压燕军,所以,韩炙潼觉得该复仇了。

    张雨亭,王政文,两位将领没有言语,若事情向秋冷夜,韩炙潼所描述,战场局势胜算似乎开始导向联军,是故,他们支持继续北伐。

    需知,数月来,吴越折损在燕国的部队数量极多,已引起国内民声沸腾,许多百姓,开始抗议,反对继续北上伐燕。

    若不复仇,葬身在燕国的数十万吴越子弟,岂不白白惨死了,回国又怎么平息百姓怒气,该怎么向皇帝交代呢。

    然而,温知明,吴捷邵两位将领却不想继续激战,至少,在没有确定战争可取得胜利之前,他们不会轻易率领麾下部队作战了。

    北伐以来,两**力消耗实在太严重了,蜀军十万部队,几乎全部耗空,且西线腹地没有传来任何消息,蜀国皇帝,已经开始怀疑蜀国是否有必要继续参与伐燕之事了。

    这场战争,非但没有为蜀国开疆辟土,相反,使得蜀国陷入战争泥潭中。

    蔡国处境糟糕,石岩城一战,十余万蔡军被燕军重创生擒,不久前的战争,蔡军又被歼灭七八万,两场战役,蔡国二十余万精锐部队被歼灭。

    严重消耗蜀国有生力量,使得蜀帝打算停止战争,保全实力,免得将来遭遇燕军,而不能力敌。

    相较吴越,蔡国实力在南方诸侯中垫底,军力消耗太多,蔡国财力负担不起。

    另外,燕国强大时,南方五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北上抗击燕国,但长期以来,南方诸侯中,亦是矛盾重重。

    当伐燕结束,任何一国在北伐中,力量过于被消弱,今后,都有可能成为余下四国征讨,侵略的对象!

    因此,蔡国皇帝,亦渐渐萌生退意,准备保存实力。

    免得北伐失败,蔡国损兵折将,还有可能成为南方诸侯的盘中餐。

    没有多少犹豫,温知明站出来,神情恭敬的道:“韩将军,援军抵达,虽使得联军恢复士气,而秋将军的建议,似乎看起来也行之有效,但没有一场胜仗之前,蜀国拒绝再与燕军作战,若联军继续失败,蜀国将考虑退出伐燕之战。”

    “没错,蔡军也必须在联军在获胜之后,才可主动出兵。”吴捷邵斩钉截铁的道,之前,他与温知明不曾商量过,然而,对方忽然提出来,他觉得有必要积极支持对方,使得两人站在相同战线。

    吴越蜀蔡四国将领,对待接下来的战争,态度截然相反,使得帅帐内气氛变得严峻起来。

    联军连败,若大家又出现分裂迹象,战争将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了。

    此刻,韩炙潼面色冷凝,厉声问道:“温将军,吴将军,你们的话,是两国君王意思吗,所产生的后果,你们敢负责吗?”

    温知明毫不犹豫,斩钉截铁的道:“将军放心,自是皇上意思,不然我不敢提出来。”

    “蔡国不像吴越楚,势力雄厚,经得起消耗,蔡国力量有限,石岩城之败,蔡军损失良多,之前,又损失七八万部队,虽不敢说撼动了蔡国根基,但继续苦战,若没有胜算,巨大伤亡,会引起蔡国上下人声沸腾,皇上将会很难做的。”吴捷邵面色认真,专门还向韩炙潼等人解释了蔡国处境。

    听到温知明,吴捷邵两人言语,韩炙潼,张雨亭,王政文等人面色变得难看起来,五国伐燕,任何一国撤军,都会引起不小变动,这下子蔡蜀两军全准备静观其变,

    意味着,刚刚打算继续北上的想法,可能暂时又要搁浅了,更重要,依照蔡蜀两国将领意思,吴越楚作战,必须率先击败燕军,才会使得蔡越军再次参与,不然,五国伐燕将彻底失败。

    这种提议,将使得吴越楚三国处境变得非常难,要取得胜利,肯定会花费更大代价。

    确定两人想法,韩炙潼面色变得已经不足用难看来形容了,很想怒起狠狠教训吴捷邵,温知明两人,给两人下马威。

    然而,在帅帐中气氛剑拔弩张时,军营外忽然有侍卫闯进来,急匆匆走到韩炙潼面前,轻声嘀咕道:“将军,东线传来消息!”

    闻言,韩炙潼动怒的脸颊,微微浮现出笑意,扫了眼吴捷邵与温知明,朗声道:“不必遮遮掩掩,既然是东线传来消息,大胜宣读出来,好提升联军士气。”

    东线消息,自是捷报,吴温两位将领,不是准备撤兵吗,这会儿,恰巧利用东线捷报,打击两人气焰。

    “将军!”侍卫没有直接宣读,相反,轻轻呼唤韩炙潼。

    韩炙潼不曾留意侍卫态度,微微动怒,冷言道:“既是捷报,迅速宣读,为何畏畏缩缩,难道想军法处置吗?”

    这时,侍卫面色涨红,在韩炙潼威胁下,结结巴巴道:“将。。将军,营帐外,东线一名玄甲兵返回,告知,岳云山将军率领的十五万玄甲兵,在两日前,被燕国刀锋战士出其不意歼灭,十五万部队,死伤惨重,余下之人,皆被燕军俘虏!”

    “人呢?”闻言,韩炙潼急不可耐的问道。

    侍卫低着头,声音不大回应道:“长途跋涉,累死在帅帐之外!”

    “什么?”韩炙潼大叫,只觉得事情太不可思议,岳云山率领十五万玄甲兵,悄悄北上,乃神不知鬼不觉的事情,怎么会暴露行踪呢。

763。第763章 一言不合,四分五裂() 
东线地区,岳云山率领的骑兵,乃楚国一支骑兵,承载着楚帝熊武,及韩炙潼的宏远。

    怎么可能会在东线,无声无息,被刀锋战士歼灭呢?

    燕军这么重要得部队转移,联军派出的探子,岂会侦查不到。

    一时间,众将面色巨变,已经连续两次遭遇燕军重创了,这会儿,传回的消息,干脆直接表明十五万玄甲兵,直接葬身燕骑之手。

    燕军作战方式,战斗力,有多恐怖,根本不敢想象!

    帅帐内气氛冻结许久,韩炙潼艰难的喘着粗气,再也没有先前傲慢之态,辩解道:“送信探子累死,死无对证,老夫怀疑,这是一场阴谋,燕军针对联军的阴谋,岳云山乃楚国三号将领,不可能这么脆弱,何况,他率领的部队,皆为虎狼之势,岂会轻易败北。”

    韩炙潼不相信,不相信岳云山在东线的部队会被击败,长期来,他派出探子细作密切监视北方燕军,根本没有收到燕军南下,或者离开的消息。“没错,刀锋战士乃燕军精锐中的精锐,始终与燕帝在广陵城,根本没有收到丁点燕军转移的动向,即使有,也是几个微不足道线报!”这时,陈侗羽亦迅速反应过来,接过韩炙潼的言语,快速补充。

    他敢这么说,皆因,当初赵鸿儒军团打的那么艰难,也没有看到燕军主力南下。

    另外,倘若岳云山军团当真不幸被消灭,也不能承认,不然势必会严重影响军心,导致五国伐燕大计,彻底瓦解。

    这时,温知明却提出不同观点,朗声道:“韩将军,陈将军,且不说,岳将军在东线胜败,我觉得,有件事情必须详细向两位将军解释!”

    “什么事儿!”韩炙潼着急的问道。

    温知明轻哼一声,道:“蜀国与燕国相较多年,非常清楚燕军实力,在燕国之内,刀锋战士乃王牌中的王牌骑兵,铁甲骑兵次之,轻骑兵再次之,而轻骑兵又分为天子亲军及杂牌军队,当前,我们遭遇轻骑,均为燕国垫底的骑兵,甚至连张羽,赵俊两位将领率领的轻骑都不曾遭遇,已经付出数十万伤亡的代价了,所以,倘若岳将军率领的玄甲兵,在东线遭遇燕帝亲率的刀锋战士,百分之百必败!”

    温知明言语,毫不顾忌韩炙潼,陈侗羽两位颜面,他的话,虽说针对韩炙潼,打击对方傲气,却也在提醒在场诸位将领,此时,大家付出惨重代价,其实依然不曾与燕军精锐军团接触。

    今后,战局发展,局势将会越发不利于联军。

    “温知明,你什么意思,有意侮辱楚军吗?老匹夫,信不信老子抽你!”韩炙潼按捺心中怒火,陈侗羽火爆脾气却瞬时全部表现,言语威胁。

    然而,这时候,侍卫似乎觉得先前的一把火,还不旺盛,继续道:“将军,先前属下尚未传达完消息,”

    “没完,还有什么?”韩炙潼不耐烦的道,先前怪自己大意,这会儿,侍卫继续言语,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可若拒绝侍卫发言,势必会引起四国将领不满,大家已经开始离心离德,今后,怕会内讧不断了。

    闻言,侍卫浑身一震,似乎意识到自己愚蠢行为,偷偷瞄了眼韩炙潼,战战兢兢道:“将军,传递信息的玄甲兵,乃燕帝亲自释放,特意让其传递消息的,对方被释放后,未曾急于离开,而密切监视刀锋战士主力动向,察觉燕帝亲自率领刀锋战士南下,才马不停蹄快速返回!”

    “南下了?”闻言,韩炙潼愣在原地,陈侗羽有暴走的冲动,张雨亭冲动抓住侍卫手臂,面色涨红的问道。

    侍卫神情惊愕的望着张雨亭,结巴道:“是,是,传信的玄甲兵,确实说燕帝亲自带领刀锋战士南下了。”

    “不好,后路被堵,大军南下,必遭伏击或重创!’张雨亭情不自禁的道。

    这时候,温知明亦道:“张将军所言,乃长期问题,短期内,联军粮道可能会被燕帝斩断,若不设法改变,粮食问题将会成为联军面临的重要问题,甚至会让联军陷入饥饿中。”

    一时间,帅帐内,变得喧闹起来,众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互相交谈。

    沉默良久,韩炙潼抬头,扫了眼诸将,力争保持镇静,道:“大家安静,事情是不是真的,尚未确定,我们不能变成惊弓之鸟,目前,联军所要做的事情,必须快速确定此事真假。

    另外,向派人返回长江战船,命令战船继续西进,不管事情真假,届时粮道全部从蜀国在江北地区的势力运送,免得遭遇燕军伏击,扼杀联军粮道。”

    韩炙潼始终不相信岳云山率领的十五万玄甲兵,在无声无息中被燕军歼灭,因此,不管今后该怎么部署,都必须先查清楚事情原委。

    毕竟,此事影响力实在太大了,消息仅仅在诸将中传开,已经引起恐慌了,若消息传入联军之中,必须引起军心混乱,今后,联军怕是不攻自破,成为一群类似惊弓之鸟的部队。

    “韩将军,单单彻查,似乎太过草率了,若岳将军率领的玄甲兵,当真被刀锋战士全歼呢,我觉得,为保险起见,联军主力西进,争取转移到蜀国在江北的势力中,我们将进可攻,退可守,一旦确定消息,不管真假,我们都可作出针对性决策!”

    今天,温知明似乎专门与韩炙潼作对,先前不配合对方继续北上作战建议,这会儿又否定韩炙潼建议。

    燕军有多强,战场诸位将领,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温氏多年在燕国经商,燕国朝堂更有十名温氏官员,燕军情报,温氏自己较为了解。

    此刻,他心中怀疑的问题,仅仅在于刀锋战士是否悄无声息南下,若对方成功南下,刀锋战士歼灭十五万玄甲兵,他不觉得有什么难度。

    他对蜀帝为争取利益,与燕国撕破脸皮,内心变得不支持了,只觉得这是蜀帝数年来做出最糟糕的决定。

    此番,他建议联军撤向蜀国在江北势力,一方面,避免粮道被南下的刀锋战士阻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联军转移到蜀国在江北的势力,可帮助蜀国阻击燕军,争取保住蜀国在江北的势力。

    “嗯,我支持温将军提议,联军不能再遭受无妄之灾,白白浪费有生力量了!”吴捷邵说道,与其说联军不能遭受无妄之灾,还不如说蔡军不能遭受无妄之灾。

    许久不曾言语的王政文,此刻,亦点点头,非常认同温知明提议,建议道:“韩将军,早些撤离为妙,虽说前往蜀国在江北势力,与联军在意图相违背,但是,我们必须尽可能减少伤亡,不是吗,特别岳将军率领玄甲兵,有可能全军覆灭。”

    韩炙潼在思考,思考今后该怎么做,岳云山若战败,全军撤向西面,固然是件好事儿,然而,若岳云山没有战败呢,联军撤向西面,将会导致岳云山部队陷入孤立之地,一旦燕宋部队察觉,岳云山部队将会陷入孤立无援之地。

    那时,十五万玄甲兵,真的会葬身在江北地区。

    更重要,西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那里依然有燕军部队,继续西进,自会遭遇燕军阻挡,前往蜀国势力,也是一条血途。

    何况,西面燕军部署,他们没有掌握丁点情报,联军行动,将是前往一片未知区域。

    沉默良久,韩炙潼做出决定,非常果断,亦再让诸位将领做出选择,朗声道:“不管消息真伪,老夫始终相信岳将军能力。因此,假如消息乃谣传,联军西撤,我们恰恰中了燕军诡计。

    此刻,既然大家提议撤离,老夫觉得,对楚军有信心的部队,可继续留下来,待消息确定,证明乃燕军阴谋,大军直接挥师北上,前往广陵城。若消息证明岳将军率领玄甲兵大败,我等再快速撤离西面。

    倘若大家对楚军没有信心,即刻前往蜀国在江北的势力,老夫不会有半点阻挠。

    但是,老夫必须提醒一点,西面依然有防御蜀军的燕骑,此去之路,未必一帆风顺,将来联军大败,将与楚军没有丁点关系。

    这条路,该怎么走,诸位将军自己拿主意,好自为之。”

    听闻韩炙潼言语,诸位再次沉默下去,对方所言,似乎又有一定道理。

    不过,这时候,温知明依然率先站出来,道:“韩将军,我相信楚军力量,但是,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