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罚蟪济嵌挤植岫油庾撸挥欣钍烂裼行┮藕兜叵胱湃粢院竺换岢仆蹒逦豕迅究烧φ�

    王珏一行人从宫里出来自然又被百姓们围了,想着王李氏说要开流水宴,王珏热情邀请大家一同到南山用餐。百姓们欣然前往,跟王县公从来不用客套。

    待宴席结束已经傍晚,一行人上山后各自去休息,只狼狈三人组严肃着面容往王珏书房走。

    孟襄打着哈欠满面好奇,王珏主动问道:“今早送上山的小姑娘是谁?见她身上有伤,可是路上救下的人?”

    王熙然面露复杂之色,看起来不是小事儿,“可还记得登州府的二丫?武照说她跟太子有些渊源,我们在返程路上遇到她。”

293|还差一个?() 
这么一说王珏就想起来了,原来是当年登州府的那个小丫头。算算她如今年岁不大,被送来时也是一个人,难道家里发生变故?

    见王珏和孟襄都露出疑惑的表情,王熙然继续说道:“她说打鱼的时候发现一个箱子,由于之前事情已经传开,二丫说得到箱子后她给家人留书带着箱子到长安来欲交给太子。谁知在路上遇到人贩子,她抱着箱子滚下山坡正好遇见我们。武照说如此巧,只能是缘分了。”

    最后一句值得深思,看来王熙然觉得时间赶得太巧,怀疑二丫是谁安排特意在他们赶路途中出现。毕竟当年王熙然没去登州,就算去了也不能保证这些年里二丫没变,遇事谨慎只是习惯使然。

    王熙然说完皱眉不知在想什么,孟襄追问道:“箱子可打开了?可否给我看看内里的龟壳?我们墨家长老都快魔障了,整日拿着图研究。”

    提到龟壳,王熙然皱着的眉头又深了几分,“目前只有我、周齐、武照、墨久知道龟壳上图案,之所以将二丫秘密送上山是不想现在让人知道龟壳的事情。哎,我不多说,你们跟我来就懂了。”

    卧槽,这么压抑,搞这么神秘,王珏和孟襄的心脏有点突突。

    跟随王熙然来到他的小院,瞅着他从行李中毫不起眼的海物堆里扒出龟壳,身后两位看得嘴角直抽抽。真会藏,到底上面啥图案弄得神秘兮兮?

    瞧着王珏好似他小题大做的眼神,王熙然内心一阵呵呵,将龟壳直接摆正给二人看。

    看到龟壳上图案后,王珏张大嘴巴心脏跳得嗷嗷快,感觉要完。孟襄也暗道不妙,他的视线从龟壳上移开再次看向王熙然,“你可跟二丫对话了?是否有什么不对劲?”

    孟襄看过龟壳就觉得是有人特意作假,通过让二丫带来龟壳给他们为难。若直接将龟壳交上去,势必会有人拿上面的图案做文章,到时连圣上怎么想咱都拿不准。若做个假的替换,背后没人也算逃过一劫,有人的话不定准备什么后续内容等着呢。

    龟壳上到底是啥图案让三人如此反应?

    答曰:左侧为一个郎君抱着猪驱赶牲畜站在城门外,这暗示的就是王珏归唐的场景。若没有猪还能说是别人,就阿绿那个造型再加上大家对王珏这个风云人物的了解,她当日回来的场景已经被那日看到的士兵传了又传。

    右侧图案有点微妙,竟与别的龟壳不同,分成了上下两个小图。上图是龟壳按一定顺序围起来内里放书,下图除了书籍消失不见,一切与上图相同。

    三人心事重重回到书房,王熙然坐定后询问孟襄:“有没有可能所有龟壳和装龟壳的箱子都是人为做旧?这会不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陷阱?”

    孟襄慎重回答:“自龟壳接连出现,我就察觉出不对劲。经过我们墨家多次检查,认为龟壳确实是古物,当然不排除作假的人手艺高超。至于你刚拿回来的这个,需要一日时间检查才知道是否与先前的龟壳相同。”

    王珏整理好心绪说道:“那就有劳孟大哥了。若龟壳是伪造的还好说,若不是,咱们该如何?”

    王熙然说出自己的猜测,“若不是,有没有可能是百家派先祖做的预言以此流传要给后人传递什么消息?”

    啥百家派先祖,绝对没有可能的事情嘛,“这个不可能,若真有重要消息要传给某个后人,我们有固定的方式。”

    “我们墨家试着做过龟壳,除非精通此道的人不然看不出作假。如果需要替换,到墨家去选一选就行。”

    本来挺揪心的事情,孟襄这句话说完让王珏和王熙然一阵无奈。还选一选,你们是做出多少,闲的还是想干啥?有件事儿无法让人忘怀,两个熊孩子弄出假藏宝图没多久就有人给圣上送了个鼎,献鼎的人说是跟路上遇到的商队购买得来。

    据墨云炫耀在藏宝图前孟襄就已经造鼎,那是谁家的商队不言而喻。李世民很宝贝那个鼎,说什么只有明君出现宝鼎才出土,每次进宫走进大殿前路过宝鼎,王珏都想笑。还不能说孟襄欺君,又不是他献给李世民的。

    言归正传,总的来说墨家造假的本事一流,若要作假有现成的可用就行。这件事情还要检查过手上这块龟壳才能确认,如此大家的视线又回到龟壳图案上。由于墨家长老成日拿着图摆弄,孟襄就算记不住每张图的细节,也很记得有多少龟壳。

    “你们看这图上龟壳的摆放,与图上相比,咱们还差一个没有集齐。这种东西得到全凭运气,只能慢慢等了。我倒是很好奇,若龟壳为真,那么要指引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跟王县公有关?”

    自孟襄指出还差的那个龟壳,王珏就盯着猛瞧。那个龟壳也不同,并不是分成几份的图案,而是一朵现代简笔方式绘成的花。奇就奇在,王珏看着那花很眼熟,难道真的跟她有什么关系?自接触玄学,王珏就知道占卜预测绝非迷信,难道多少年前的人占卜到她的存在才留下龟壳?那么,对方要传达什么?

    “我看那朵花眼熟。”王珏起身拿出龟壳图案的绘图,一张张按照龟壳上的位置排好。就算不是龟壳,由于摆放位置正确又比较清晰,比龟壳更容易观察。

    “我看着也眼熟,肯定是见过的。”

    “我也是。”

    没瞧出什么,孟襄和王熙然默契地动手,将手中龟壳和那未找到的花朵图案龟壳分别画出,之后按手上龟壳显示的位置再次排放纸张。三个人就这么盯着围成一圈的绘图猛瞧,动作停顿住,思维运转却特别迅速。

    直到王珏啊地一声叫出来。

    她知道那朵花为何眼熟了,爪机书屋的logo啊,他还仿制了一个画在爪机书屋文学社呢!这可咋整,身旁的俩人只是一时未想起来,估计一路走来武照和周齐光顾着担心也未研究龟壳,不然分分钟认出在哪见过图案。

    王珏的脑筋迅速开转,关键时刻很快就有了想法,“想起来了!我们百家派有位先祖最是爱书亦喜好写小说,他看过的书上都刻着或印着自创的荷花图案,说是为免书籍跟旁人弄混才发明个专属图案。难道,龟壳与他有关?只是那都几代前的事情了,我也未曾听师尊多说那位先祖的事情。”

    百家派很神奇,王珏认出图案后孟襄和王熙然反而松口气。如果龟壳是百家派留给后人的,那么上面有关于王珏的事情也属正常。百家派这位先祖最是爱书,那么哪怕龟壳图案上书籍消失了也未必是类似‘焚书坑儒’的事情,若要往好的方向解释理由也能想出不少。

    至于为什么前人能知道王珏,自古懂得占卜之人虽稀少但也不是独一份,只当是百家派一位爱书又懂得占卜的先祖通过龟壳向n多年后的晚辈传递消息罢了。为何偏偏选择王珏,咱们哪懂得高人的道理,没准就是因为王县公乃千年难遇的奇才呢。

    这么一来,龟壳的事情可以说成是百家派的私事。想想在宫中做着宝藏发财梦的圣上,这个说法他必然无法接受,若想从他那拿到龟壳也是难上加难。

    怎么办?

    王珏仔细思索后说道:“我并不想说出龟壳与百家派的关联,不然就眼前龟壳上的绘图还是不好解释。二丫未看过龟壳不是吗?不若咱们放个假的到箱子里,等圣上不那么热衷于研究龟壳的时候咱们再找理由将他手上那些借来。左右在龟壳上也没看出要传递什么紧急事情,我不着急。”

    孟襄暗道,你不着急俺们长老急,想想还是决定不将事情告诉长老们。

    有些话王珏不好说,王熙然见王珏有了决定,他笑着说道:“我已经嘱咐过三个小的不要将事情说出去,都是听话谨慎的孩子,想来不能出差错。”

    孟襄立刻会意,“我也不回去跟学派说了,此事就到咱们三个这为止。王县公若参透什么玄机可否告知,我好奇得紧。”

    “自然会告诉你,如果有需要你帮忙的情况我亦会厚颜开口。”

    如此商议妥当,在王珏轻松的玩笑话中三人皆舒出一口气。由于在大殿上已经听王熙然说过在倭国办事的过程,这会儿都是自己人了,他又讲了讲李恪到倭国时他们的懵呆表现,尤其听到武照仗着年龄小耍闹导致他们当日交接完就离开,王珏和孟襄目瞪口呆。

    这种事情不是一般人做得出,搁程咬金身上都得犹豫一下,王熙然若不是带着三个年岁一个比一个小的娃,真不敢这么玩。

    王熙然说完又换成王珏和孟襄说,三人都急着交换消息好了解全局情况。待二人说完,王熙然也是对长安发生的事情感叹连连,亦终于知道李恪为啥能出现在倭国了。想到路上并未遇到诸葛恪,王熙然略显担忧地说道:“诸葛虽聪慧到底未经历过太多事情,能成不?”

    提起自家弟子,王珏得意笑着,“我徒儿天生聪慧又带着气运,咱们该担心吴王殿下别被折腾的太惨才好。”

    虽然不想在王珏得意的时候泼凉水,王熙然还是不得不说道:“关于圣上为了帮周齐她娘报仇,把她爹给砍了的事情,什么时候告诉她?”

    王珏卡壳,能不能让圣上自己说?!

294|哟,认识呀?() 
小内侍干巴巴地念着礼单,李世民听得直想翻白眼,新罗使臣每次都装穷运些没用的东西过来。若不是要拿他们作为突破口,按李总话来说他的宝贵时间怎么会浪费在不安好心的穷光蛋身上。

    还得再用他们一阵,李世民听内侍念完扯出一抹笑容,对新罗使者说道:“代朕谢谢你们大王,年时刚送完礼又来送,可见这些年你们国家的日子渐好,如此朕就安心了。听说你们跟高句丽有些摩擦,最近大唐也是事情多怕是顾不上你们,不过以你们大唐属国的地位想来高句丽不敢大举进攻。”

    李世民是骨灰级影帝,新罗使者瞅了又瞅只从他脸上看到真诚。先是感叹唐皇对新罗的关怀,之后又得意关于三国在过年时开战的原因唐人并不知道。这不嘛,听唐皇的意思以为是高句丽攻击的他们,如此正好顺势问问何时才能得到支援。

    想到此处,新罗使者脑中出现战死亲人的面容,不用装相直接真情出演,“呜呜呜,圣上,求您为我们做主。那个高句丽欺人太甚,如今并不是小摩擦,他们已经大举动兵了。”

    李世民节奏掌握的很好,他立刻状似惊讶地问道:“大举出兵?!之前一直有传闻高句丽和百济要联合吞并你们新罗,朕时常想着若如此必然要帮忙。难道是他们两国得到大唐要对吐谷浑开战的消息,遂才在我们兵力不足的时候进攻新罗?”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谁都知道高句丽和百济一直是联合之态,若说出百济突然跟新罗一起对付高句丽,大多数人都能察觉出背后必有隐秘。好在出使前新罗官员们已经商量出不错的说辞,“高句丽在过年那日突然出兵,我们大王怕百济跟其联合,赶紧派使者去百济。不出所料,他们的军队在次日就到我国边境了。我们大王忍痛许诺若百济跟新罗联合击退高句丽,只要能保得新罗平安,事后送五个城给百济。”

    痛哭流涕、捶胸顿足,新罗使者做足了被人欺辱的样子。那些知道事情内因的人都挺生气,虽然有自己的打算但也是一直将新罗当小弟养着,如果没有大唐在一旁盯着,高句丽和百济早就出兵攻打新罗了,哪还轮得到他们今日惺惺作态。

    原因太好想,既然隐瞒高句丽偷取唐人的技术,那么说新罗对高句丽开战目的不止是要扼杀实力飙升的对手,最主要还是为了将那传说中已经被盗的技术拿到手。至于拿到手之后怎么办,不言而喻。先解决百济,下一步就是骚扰大唐边关了。

    呸,若百济这么做也就算了,大唐可真没少给新罗好处,完全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尤其前几年大唐日子好过后,为让大家看看咱如何对待属国,真是没少接济这些属国,其中新罗最甚,就怕其国力被高句丽和百济落下太多。

    太恨人了,气性大的为不破坏计划都强忍着自我调节,不然分分钟把殿内这个敢算计恩人的小虫子大碎八块。连大唐头号影帝李世民都快忍不住了,王珏倒是难得没被气着。

    高句丽、新罗、百济,说穿了都是一个祖宗。后世的时候王珏见得多,某些不要脸的东西,就差拿地球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说是韩国人的了,还能对他们有什么期待。想偷我们的地雷配方,咋不把三星手机发明出来当地雷用呢。

    王珏陷入回忆走神的时候,生气的几个已经整理好情绪。没等他们说话,倒是做贼心虚的新罗使臣忍不住再次出言,“高句丽和百济都不安分,求圣上帮帮我们。”

    完,刚缓解情绪的人又来气了。好嘛,这是想让我们过去打,然后把打下的地盘让给新罗。是谁让新罗人觉得唐人愿意去做损己利人之事,众人集体看向李世民,还是圣上对他们太好了。

    新罗使者与王熙然他们在同日前后脚到达,王珏自己的事情没处理呢,当晚有内侍到南山请她务必要在次日上朝。真没白来,好久没见到新罗使者这种形式的演绎了。见程咬金已经忍不住上演手撕人肉情节,王珏赶紧站出说道:“我们虽有心帮忙,奈何时机不对呀。好在唐军勇猛,想来等出征的大将们归来再去帮忙也赶得及,左右是新罗与百济共同对付高句丽,一时半会儿的你们国都很安全。先说说战况如何,我们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程咬金眼珠转了转,他十分仗义的拍胸脯说道:“我也是想帮你们,只是我得负责长安及周边的安全。我看你们哭得怪可怜,给你们说点安心的话。因着新罗是大唐的属国,便是你们有城池被夺了,等唐军过去都帮你们夺回来。”

    王珏和程咬金说得轻松,新罗使者快吐血了。如果顺利,出征的唐军归来也要半年后,到时候恐怕三国的技术之争已经落下帷幕。而那个获胜者,毫无疑问得到利器后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统一三国。

    目前虽然百济和新罗一起攻打高句丽,更是分别派出刺客和探子到高句丽首都,但是技术在人家手上的情况下哪怕他们人多也不那么占优势了。再有新罗和百济暂时联合也只是对高句丽可能变强的恐慌,至于抢技术当然是互相防备又各凭本事了。

    新罗使者很急,方才唐人说得很有道理,对方甚至承诺若城池被占会帮忙夺回来。按正常情况他不应该再要求太多,只是他此行关系着国家存亡,绝对不能让话题在这里结束。

    李总也是看够了表演,他抢在新罗使者前面说道:“我们留下的兵力只够应对本国内部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等你回去后一定要跟你们大王说明这个情况。再有,若对安全方面有担忧,你们完全可以来大唐,待之后咱们再做计划攻回去。别说是抢回被占的城池,就是抢他们几个城池送给新罗王也不是大事儿。”

    瞧李世民说得多敞亮,赵德言接到眼神示意后赶紧继续说道:“不知新罗使者要在大唐留几日,还是急着回去?”赵德言负责鸿胪寺,他问这话一点儿毛病没有。

    怎么两人说完就要结束话题的意思了,新罗使者无法只能挣扎道:“听说大唐有利器,可否送予小臣一些拿回去救急?”

    长孙无忌摊摊手,“真不巧,都让出征大军给拿走了。老夫就说,若长安有需要怎么办?怎知他们居然好好答应,回头到底还是将武器库拿空了。现在是属国有事,若我国有人造反呢?那些东西要制造出来至少需要五个月,如果我们遇到危险怎么办?”

    似忘记新罗使者一般,大唐文武由长孙无忌起头开始争吵。顾不上看热闹,长孙无忌的话一直在新罗使者脑中回荡,唐人的利器至少需要五个月时间才能制造出,恐怕是因为步骤复杂。若如此,必然不是有方法就能顺利做出,光实验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原本是想着等唐人的援军到了让他们跟高句丽主力军对少,新罗人则分出几个小队一举拿下高句丽都城。原本心慌唐人也在开战不能来帮忙,听完长孙无忌的话新罗使者又觉得时间刚刚好,如此一来只要顶住半年时间就可以了。

    新罗使者暗叹,维持住必然要有伤亡,然而只要能看到阳光一切都值得。调整好情绪,等李世民好像实在忍不住终于制止争吵的大臣后,新罗使者说道:“由于事件紧急,小臣得赶紧回去跟大王禀报出使结果,此次不能在长安多留,多谢唐皇的承诺和关怀。”

    “好说!那你赶紧带上我给新罗王的礼物回去吧,让他安心就是!”

    “多谢唐皇,小臣告退。”

    听李世民说得那么爽快,一丝愧疚从新罗使者脑中闪过,之后很快被完成任务的喜悦所取代。大唐君臣也开心,俺们大半年后当然要过去,不过看你这态度之前犹豫要不要对属国下手的顾虑完全可以打消了。

    太好了,若能拿下半岛三国的地方扩充国土不说,也是免了一个随时可能整合强大的威胁。至于打下土地之后嘛,嘿嘿嘿。李世民爽快喊完退朝,各怀心思的众人相互假笑着出殿。

    昨日老师还说给三天假期,因为师妹们回来需要陪伴家人或者跟师兄们交流,李承乾原本准备下朝后去武照家里看看不着调的武大郎他们有没有作妖,结果他刚换下衣服就被老师拉着往南山走。

    有些事情不好在路上说,王珏一直沉默到南山,急得李承乾多次加快马速就为早些知道情况。等他到达南山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