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张狂-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此战过后,麹义赖以扬名天下的部曲“先登营”,已经彻底被摧毁,没有十年以上的时间,很难恢复起来。连带着,连冀州名将张郃所部也是元气大伤,至少要三、四年才缓得过劲来。
    如此战果,并不说明于禁的练兵能力在麹义之上。
    麹义所部,可是在不久前,与幽州的公孙瓒大战过一场,损失巨大的。即使以残缺的军容,对上了号称“并州最强”的于禁所部,麹义居然还能让于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其战斗力真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若张狂军没有捡上这个便宜,说不定还真的奈何不了麹义这厮呢!
    有鉴于于禁所部的惨烈损失,张狂不得不派出部将鲍出。带着两千人去增援于禁。至于张狂的主力大军,在经历过短暂的休整过后,张狂下令,先派出关羽为先锋南下,其余大军在下曲阳城里继续休整了三天天以后,也随之大举南下。
    至于南下大军的目标,是前去接受巨鹿郡的其余地盘,并从北面威胁袁绍军的集结点。也就是斥丘,以便牵制住袁绍军的反攻邺城行动。
    巨鹿郡是当年黄巾大起义时,张角三兄弟的大本营。就算皇甫嵩在击败张梁和张宝以后,将整个巨鹿郡用鲜血洗过一遍,也不可能彻底抹杀太平道在巨鹿的根基。外加董昭这位现任太守在,对巨鹿郡各县城的城防早有安排。
    如此一来,张狂的大军无需出战,便很轻松的接收了巨鹿郡大部分县城。就算有个别县城的守军胆敢坚守不降,在数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数万张狂大军面前。也只会被轻松的碾成齑粉。
    更让张狂有意外之喜的是,“地师”张宝居然又从巨鹿郡的一些边角地带里,为并州军挖掘出不少当年黄巾军遗留下来的宝藏。虽然总量并不算太多。可是这笔钱。正好可以勉强满足并州军此次出兵的军费开支。自从张狂占据并州以来,一直存在的财政危机,也随着新占领的富庶地区所得收入,得到了相当的缓解。
    不过,冀州也不是光有好消息传来。且不说偷袭邺城得手的臧霸军,正在为如何坚守邺城而费尽心机。按照张狂的命令。负责攻略赵国的周仓所部,也一不小心撞上了一堵墙。
    在赵国中丘城下,拥有优势兵力的周仓,挥师足足猛攻了十天,不但没有攻下中丘城。反而被城中郡兵的一个突然反击,打得仓促退兵十余里。经历了这等挫折。周仓的攻势为之一顿。直到张狂大军来到列人城中,威胁着袁绍主力的时候,赵国依然还有大半地区依然尊奉袁绍为主。
    对周仓的失利,张狂一开始很是恼火,想要直接撤掉这厮,换个人去攻略。不过,在打听到指挥中丘城防务的敌将名字以后,张狂倒是再也不觉得当前的战局属于什么意外了。
    因为,那个守将的名字叫做:
    ——审配。
    审配是冀州魏郡阴安大族出身,虽然年纪不大,精强能干的名声却是闻名于冀州。袁绍自从得到冀州以后,便征辟审配为幕府中的治中别驾,以为心腹干将。
    当张狂突袭冀州之时,审配正在赵国拜访当地豪强,为袁绍抵御公孙瓒的大军筹集军粮。得知并州军到达后,审配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片慌乱中挺身而出。他放弃向东逃回袁绍大营的机会,反而主动收拢当地郡县兵千人,进驻襄国城,稳定赵国的局面。
    在得知周仓率领大军南下进攻赵国之后,审配更是带着五百精兵,于两日之内狂奔三百余里,抢先于周仓一步进入中丘城,及时的开始组织城中的防御。
    并州军对审配并不陌生。数年前,臧霸就曾经在一次奇袭麹义的军事行动中,见识过审配的本事。而张狂根据后世的记忆,还知道这位审配、审正南可是对袁绍忠心耿耿,誓死不降。
    至于这位顽敌守城的本事,张狂依稀记得,根据历史记载,审配在外援断绝,内无粮草的绝境下,犹自在“三国第一人”曹操的大军面前,坚守了半年之久。连曹操最后都是依靠城中的奸细出卖,才拿下审配把守的城池。以周仓的军力,攻不下审配亲自布下的城防,倒也是正常现象。
    欣赏归欣赏,若是可以做得到,张狂会毫不犹豫的斩杀审配。然而,此时的局势,让张狂无法抽调更多的兵力去进攻审配。袁绍主力犹在,对南方的邺城制造了巨大的压力。相比邺城的重要性,多山而产粮少的赵国,那是必须先放到一边的。
    再说了,在地形有利于防御的赵国,到底要派出多少援军,才能够顺利击破审配这厮呢?
    给周仓重新布置了任务,让他不求破敌,但求牵制住赵国的郡兵,不影响到其他地区的战局。这便是张狂的应对之法。
    根据线报,斥丘的袁绍,已经集结了东线淳于琼的军团,拉扯起一支总数超过三万的大军,准备反攻邺城。若没有张狂及时率领并州军主力到达,以臧霸手中的五千人,多半守不住袁绍势力堪称深厚的邺城。
    张狂屯兵列人,倒不是想要与袁绍决一死战。袁绍在河北的根基毕竟极为浑厚,当地豪强大多都认可了袁绍的统治。在还不具备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张狂并没有一举击败袁绍大军的把握。既然如此,张狂是不会贸然出战的。
    只要想办法拖过半个月,来自河内谢逊军团“无当营”的援兵,就会北上到达邺城,以加强对邺城的守卫。到了那时,并不擅长守城的臧霸军团就能够得到解放,成为一支可以威胁到袁绍后方腹地要害的机动力量。这样,张狂无论是战、是守、是退,都会比较自在。
    张狂试图拖延战事的决定,袁绍自然不会看不出来。无论是田丰,还是郭图和荀谌,都为袁绍指出了这一点。只是,袁绍目前所处局势之艰难,还在张狂预料之上。这一点,归根到底,却是董昭干的坏事。
    巨鹿位于冀州的中央,堪称冀州心腹之地。袁绍对北边和东边战场的军粮输送,多半是通过巨鹿的地盘来调配。所以,董昭的叛变,直接让袁绍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军粮。如今的斥丘城外,兵力是不算少了,可是袁绍却开始头痛军粮的供给来了。
    不发动进攻,袁绍军的军粮勉强能够支撑到夏季。若是想要反攻邺城,则袁绍的军粮最多能够支撑两个月。为了这个问题,袁绍甚至都在考虑,是不是要向兖州的曹操借些粮草来用了。
    当然,这个念头,袁绍也就是想想而已。曹操刚刚在兖州招降了几十万黄巾贼,自家粮食都不够,还曾经从袁绍这里借过粮。更别说徐州牧陶谦派出大将曹豹,正对着兖州虎视眈眈。曹操此时不向袁绍求援,就是好的。
    想来想去,袁绍发现己方唯一可以动用的援军和军粮,却是被他派往青州争夺地盘的袁谭所部。不过,想要召回袁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渤海郡被公孙范所占据,袁谭几个月前进入青州时,走的是从兖州经过的路线。现在兖州面临着曹豹的大军威胁,这条通道也算是被截断了。若是要召回袁谭,袁绍就必须先帮助曹操,击退徐州大军的入侵,或者先把窃据南皮城的公孙范给赶走……
    就这样,双方参战总兵力加起来超过十万的冀州战场上,交战的双方由于各自的原因,在安定元年193年三月之后,就停止了大规模的交战,成为天下四大战场中,第一个平静下来的战场。
    袁绍停战,是因为缺粮。而张狂停战,则是为了稳固所占地盘。
    在赵国的审配没有被驱逐或者歼灭以前,被其牵制了相当大注意力的并州军,根本不能将所有的实力都用于发动对袁绍的决战。同时,在双方各自的统治区里,若是不想荒废今年的春耕,导致领地中出现大片的饥荒,张狂和袁绍还是得将自己的注意力,稍稍分一些到对地方的治理上去。
    从后一点来看,袁绍和张狂都算是比较明智的统治者。但是,并不是每个明智的统治者,都能够明智的去抓一抓春耕大事。比如说长安的韩遂,还有兖州的曹操,他们虽然也想要恢复一下领地的生产活动,可是偏偏他们的对手,却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ps:
    感谢书友“凤栖梧桐626”的月票。



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
    四世三公出身的袁公路,可不是一个喜欢处理琐碎政务的书吏。在袁术的心里,目前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将挟持了天子的韩遂、马腾之流西羌乱党统统捕杀,并夺回大汉朝廷的控制权。
    按着袁术的自负,什么董卓、韩遂之流,完全不配成为朝廷的实际支配者。这两个粗鲁的家伙,在天下人的眼里,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被这两个贼子支配的朝廷,那可是一点儿大汉的体统和尊严都没有。
    如今的朝廷已经积弱良久,威严荡然无存。也只有在他袁术袁公路的英明领导下,朝廷才能够恢复大汉昔日的威信,重新成为原来那个万邦景仰、百姓爱戴的煌煌大汉!
    想想吧,当今的大汉朝廷,在被董卓和韩遂二贼轮流肆虐之后,被他们给弄成了什么样子了?
    一班元老重臣,如叔父袁隗、前太尉张温、司徒王允、太尉黄琬,九卿马日磾、杨彪、士孙瑞,议郎卢植、将军皇甫嵩等等,死的死,逃的逃。大批忠信之士,如伍孚、种拂、盖勋、李肃,还有小儿何顒之流,陆续没于王事。
    当前的大汉朝堂上,自从被西羌汉贼韩遂把持住以后,就没有哪个大臣是拿得出手的。连张狂那等黄巾余孽,居然都会被被韩贼封为冀州刺史,后又转为冀州牧,成为天下有数的封疆大吏。
    由此可见,韩贼的倒行逆施,到底有多么夸张了!
    再放眼天下豪杰。袁绍那个“婢生子”,被黄巾余孽张狂打的是狼狈不堪,自顾不暇。兖州的曹操,更是“婢生子”的奴婢一流,不值一提。荆州刘表倒是汉家宗室子弟,身份清白,却只会跟着“婢生子”一起。拖别人的后腿。
    扬州陈温,一介老朽,连本州的诸郡都无力掌握,于当今乱世中,便是一块任人下口的肥肉。袁术只要空出手来。随随便便就能收拾了这位。
    幽州的州牧刘虞,身份贵重,倒是个人物。可惜此僚居然想要自立为新天子,还让“婢生子”写信来征询他袁术的意见。
    想他袁术是何等人杰,岂会容忍他人肆意篡夺大汉天子之位?
    在写给袁绍的回信里,袁术可是大义凌然的将袁绍和刘虞训斥了一顿。这也是袁术难得的在袁绍面前占到上风的时候。
    当然。徐州牧陶谦是个好人。不过,陶恭祖毕竟出身低微,无法在这个乱世当中力挽狂澜。只可为羽翼爪牙,不可为首脑。遍览天下群雄,除了他袁术袁公路之外,又有哪一个能够在大汉如今的危急存亡之秋。成为天下的救主?
    他袁公路可是坐拥十数万大军,以孙坚为鹰犬,以陶谦为羽翼,以袁绍、曹操、刘表、韩遂、马腾之流为狐兔的天下霸者。四海之内,但凡敢于与他袁公路为敌的人,很快就会被统统打倒,成为冢中枯骨的!
    而且。复兴大汉,重树朝廷威仪,可不会是雄才大略如他袁术的终极目标。
    汉家延续四百年,以五德轮回之说,已经是日薄西山了。昔年光武帝都曾经说过:“代汉者当涂高也”。他袁术字公路,公路正是“当涂高”的意思。所以,在重建朝廷威仪之后,他袁术自然会挑选一个适合的机会,应验一下那句流传几近三百年的谶语……
    袁术将事情想得很好。他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帝王之业了。
    所以,当关中帝都突然易主的消息传来之后,袁术当即大喜过望。一支刚刚经历过激战的凉州叛军,可比一个指挥一体的关西军团要好对付的多。于是,他果断改变了原本制定的,进攻兖州曹操的作战计划,将大军一举转向,杀往关中。
    袁术这是要趁西贼们在长安立足未稳之际,将西贼们赶回西凉去吃沙子,好将朝廷把握在他的手中。
    不过,关中的韩遂和马腾,会是那么好对付的吗?
    董卓凭借着自己的凉州军,在关东耀武扬威,除了孙坚,没有哪个关东诸侯奈何得了。但是,不要忘了,董卓的凉州军,最初可就是为了对付西凉羌汉叛军而组建起来的。就连自皇甫嵩故去后,目前被公认为大汉第一名将的孙坚,也在凉州战场上,与叛羌们打过仗,还因此负过伤。
    那么多年的仗打下来,凉州叛军不但没有被打垮,反倒是屡次攻入三辅地带,威胁大汉的心腹之地。最后,依靠董卓和皇甫嵩两员天下名将联手对敌,汉室朝廷才能够将凉州的叛军赶出三辅地带。
    如今,董卓和皇甫嵩先后被杀,当年用于抵挡凉州叛军的数万大汉精兵,也随之而风流云散。单凭一个从来没有在凉州叛军面前占据过优势的孙坚,袁术能够压制住凉州叛军吗?
    而且,现在的凉州叛军,可是获得了朝廷的名分,一跃成为了天子近臣。韩遂自称大将军,封马腾为卫将军,成公英为中郎将,帐下的诸员大将,如马超、庞德、阎行、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之流,皆成为校尉。1
    对天下的明眼人来说,韩遂马腾之流就算再怎么接受朝廷封的官位,可叛贼就是叛贼,始终成不了忠臣。只是有天子的名号顶在头上,凉州叛军治下的军民,在接受统治的时候,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而不必在“毁去名节降贼”和“保持名节去死”之间,做出令每个人都觉得艰难的选择。
    没法子,韩遂、马腾等的西凉联军实在是太强大了。只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可没有几个人会傻得非得拿自己的脖子去试凉州人的刀锋。
    因此,当孙坚带着袁孙联军一路杀进司隶的时候,并没有出现袁术预计中的。地方父老箪食壶酒、犒劳三军的情形,反而是到处坞堡林立,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
    受到西凉联军的武力威慑,司隶的土豪们在这场震动天下的大战中,纷纷采取了自保坐观的姿态,袁术军也就少了一个预计中重要的粮秣补给来源。
    作为前锋的孙坚军,所需补给都要从近千里之外的南阳运送过来。漫长且并不安全的补给线。让袁术大军的兵力优势,此时反而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好在孙坚不愧是天下闻名的“万人敌”。他在伤愈复出的第一次大战中,便身先士卒,以本部两千步兵,正面击破了凉州大豪程银的本部三千精兵。在这头江东猛虎的带领下。袁术手下的桥蕤、张勋等人,也发挥出了水准以上的战斗力。凉州叛军尽管以凶悍著称于世,几番大战下来,却没有在袁孙联军的面前讨到什么好处。
    其实,凉州叛军本来就不是什么强大异常的敌人。如韩遂、马腾等人,也曾经不止一次的被皇甫嵩和董卓追得鸡飞狗跳。若论起正面作战的能力。除了韩遂和马腾的直属精兵可以与大汉的北军相抗衡以外,其余诸将所部的战力也就是一般般,堪堪与通常的郡国兵相当。
    可是。凉州叛军最让人头痛的,从来就不是他们的正面作战能力,而是叛军们强大的机动能力和恢复能力。
    凉州历经数十年的战乱,将民风熏陶得彪悍无比。据说。就连凉州的女子和儿童,都有不少擅长在马上使用弓矢和长矛。叛军们即使经历过再多次惨重的失败,可是只要在凉州各地兜上一圈,队伍就会神奇的恢复壮大。
    这次韩遂成功指挥大家攻克了三辅和西京长安,立刻让凉州人兴起了一股东进的风潮。那些举家搬进关中的凉州人,自然要紧紧的依附在实力强大的凉州豪杰们周围,才能够在关中得到一块好的落脚之地。
    所以。就在孙坚踏上长安城外围的那一刻,凉州叛军的总兵力,已经从进入关中一开始的六万,变成了十一万!
    哪怕是十一万没有接受过训练的民夫,在战场上也是一股让人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更何况,凉州叛军也许军纪不严,队列不整,却绝对是能够浴血奋战的彪悍强兵。哪怕各支队伍的首领,都对如何保存自家的精锐心腹颇有心得,在兵力的绝对优势下,也能够给敌人制造出巨大的压力!
    因此,当孙坚带着五万关东联军,将凉州叛军打的是连连后退,就算是平时自视甚高的马腾,也不由的佩服起自己的这个对手来了。
    马腾是凉州叛军诸将中,唯一的一位正规军官出身。他据传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他的父亲曾任天水兰干尉,后失官留居陇西,娶羌女为妻,生下马腾。
    由于家境贫寒,在马腾的早年岁月里,马腾曾经从事过樵夫这一很锻炼人体质的职业。后来,在羌人叛乱发生以后,马腾应募从军,终于以勇武得到重用,成为前凉州刺史耿鄙的军司马,统帅凉州州师。
    再后来,刺史耿鄙由于待人苛刻,御下无方,被兵变士卒诛杀。马腾失去了朝廷中的靠山,按照大汉律法是要被夺官下狱的。面对如此情形,马腾只好带着州师精锐发动兵变,联系上当时还不是叛军首领的韩遂,加入叛军的行列。
    凉州向来出产强兵猛将,凉州州师里面,更是猛将辈出。最难得的是,州师的战士不但个个彪悍,也很擅长战阵配合,绝非程银、张横之流那种不通兵法的土豪。
    以这支强兵作为基础,马腾手下的兵力数量固然不算太多,却依然压过了兵力数量尤在其之上的程银、李堪等,成为公认仅次于大首领韩遂的凉州叛军二号人物。
    ps:
    ps:1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之流,其实都是关中的土豪。本文设定将其更改为韩遂的老部下。



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
    孙坚军多次击溃程银、张横等人的优势兵力,终于让西凉联军中战力最强的马腾,不得不出手对付他。能够以羌汉混血儿的身份,压制住麾下的诸多骄兵悍将,马腾自身的武技绝对不可小视,距离真正的“万人敌”级别,也就是一步之遥而已。
    事实上,能够培养出“锦马超”这等天下武力排名前五的强者,连庞德这等后来的“万人敌”也甘愿为之驱使,马腾又怎么可能会是个弱者呢?
    马腾一出手,孙坚就被克制住了。马超其时年纪尚小,武力已经不俗,对上孙贲倒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而庞德此时固然还没有领悟“万人敌”的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