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张狂-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你营中,无人能在单打独斗之中,胜过关某,那关某便与翼德,一起赴死!”
    听到这句话,张狂的瞳孔急剧收缩。
    ——他·妈·的,这个关羽,还真是桀骜啊!
    关羽看着对方的脸色,心头升起了一丝快意。
    ——匹夫不可夺志也!
    ——若是拿不出足够的手段,关某又怎会听从无能之辈的调遣?
    前边的条件,都是小菜。第四点,才是关羽为张狂准备的大餐!
    图穷匕见,可知关羽其实并没有什么降服于张狂的诚意。
    这其实是理所当然的!
    想想史书上记载的故事,即使以“三国第一人”曹操为了拉拢于关羽,所作出的各种努力,也没能成功的将关羽招募到手。若不是此时关羽与刘备相处时间还短,相互间并没有太深厚的情意,张狂即便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
    普一听到这番话,张狂心中,先是一怒,待反应过来之后,却是一喜。
    “不必。我对云长的看重,是云长你的义气,而不是你的武功。若是我在军营中,找不出可以胜过云长的猛将,又有何面目请云长在身边相助?”
    听到这话,关羽眉头一振,明显有些不悦。
    “既然如此,那关某等一下,一定刀下留情,还足下一条性命。”
    饶是张狂心中有数,对关羽的自信,也是无语的感叹。这位对自己武力的信心,居然强大到盲目的地步!
    不过,张狂会因此而担心吗?
    如果是十年以后,面对巅峰期的关羽,张狂也许会忧心忡忡。
    那时候的关羽,不但在心境上,而且在武力上,可是真正达到了“神挡杀神,佛阻屠佛”的恐怖状态。于万军之中,斩杀袁绍手下头号猛将颜良,便是最好的例子。
    然而,现在嘛……
    毕竟才二十出头,关羽的武艺,比起巅峰状态来说,可是相去甚远。别的不说,光论境界。如今的关羽,固然已经是“千人破”里的顶峰人物,还差一线,就可以突破升级。但是,他如今毕竟还不是“万人敌”!
    反观张狂的麾下,由于得益于他的“点化”特技,光是正牌的“万人敌”,就有典韦、臧霸二人。
    所以,张狂其实一点都不发愁。他需要考虑的,只是应该派出哪一位“万人敌”,去对付关羽。还有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老天保佑,千万别来一个“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啊!



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
    双方约定的比武,被定在第二天。
    反正,天平军在那次夜袭中损失不小,正需要暂时停留,以处理这些后患。所以,张狂在得知斥候回报,刘备军已经向后狂退数十里,不敢靠近之后,干脆的决定,再在原地呆上一天,将那些杂事都处理掉。
    关羽细嚼慢咽的吃完早饭,又静坐了一刻钟,调息身体,这才走出囚帐,在十多名士卒的围绕下,来到一片营中的空地上。
    此时,正值巳时二刻【上午十点左右】。
    他翻身上马,提起惯常使用的那支长柄大刀,在众多天平军士卒的围观下,策马跑了一个小圈,手腕抖动,耍了几个刀花。
    马,是一匹好马。
    当然,也仅仅是普通的“好马”。天平军本身战马就不多,能够为关羽提供这样一匹还算是不错的战马,其实算得上相当优待了。对于身材高大,体重惊人的关羽来讲,骑在这匹马上,依然与普通人骑着驴子的感觉相仿佛。
    刀,是一柄好刀。
    自然,像“青龙偃月刀”这种到唐朝才出现的东西,是不可能被关羽使用的。但是,关羽所用的这柄大刀,用上好的镔铁打造,柄长四尺,刃长四尺,重量达到五十余斤,已经是军中使用的第一流好兵器了。从这柄刀的形状上来看,还是有几分像那柄传说中的“青龙偃月刀”。
    在关羽的身上,还带着一些伤口。不过,体质远超常人的关羽,并不在意这些小伤口。他的刀法,重在气势。这些小伤口,并不会对关羽的武艺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牵着马,倒提着刀,关羽缓步,向空出来的那块比武场地走去。这块场地并不大,只有二十步长,十步宽。对关羽来说,这点儿距离,着实不够让自己“人马合一”的骑术充分发挥。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关羽对那个与自己同样年轻的黄巾军渠帅,颇有几分佩服。这位渠帅所做的一切,充分展现了他对自己的诚意。关羽不是一个不识好歹的人。如此的厚待,让关羽觉得,就算以后为这位张无忌效力一段时间,也不是什么让人不舒服的事情。
    关羽虽然不喜欢古板的儒家经书,却对一些有趣的杂文很感兴趣。这一刻,他不由得想起了《史记·刺客列传》中,豫让的那句话那句:
    ——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这样想着,在不知不觉中,关羽心中的杀意,就悄悄的泄漏了几分。
    眯着眼睛,举目望去,关羽看见空地的另一头,有一个身材高大粗壮,体型的庞大程度,犹在自己之上的丑陋巨汉,正手持一双大铁戟,懒懒散散的看过来。虽然没有任何动作,单凭那巨汉的身躯,就让关羽从心底升起一股兴奋之情。
    ——强!
    ——很强!
    关羽的眼睛,眯得更小了些。这样的敌手,让他全身上下,燃起了冲天的斗志。
    ——遇强则强!
    这,才是关羽的性格。
    对面的典韦,体内的野兽直觉突然一惊,仿佛被什么猛兽给盯上了。他全身的汗毛一竖,双眼如电般扫视过去,正与对面的关羽,对上了眼。
    瞳孔急剧收缩,典韦这才对主公张狂在战前的提醒,有了直观的印象。
    对于张狂如此厚待一个杀死诸多己方士卒的被俘敌将,天平军上上下下,其实颇有怨言。但是,这些私语,在张狂的一句话之后,就变得无影无踪。
    “此人上应天星!”
    现在的天平军中,对于张狂的“识人之能”,一个个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典韦、臧霸、于禁、乐进、韩当……
    这一个个本来属于敌对阵营的猛将,一遇到张狂张渠帅,纷纷心服口服的纳头就拜,成为天平军的一根根顶梁柱。现在遇到的这个“关羽”,应当也是这样的人物。既然以后关羽就是自己人了,当然是越威猛越好了!
    再加上张狂手下那神秘莫测的“点化”仙法,张狂在不少虔诚的太平道信徒口中,已经是仅次于“大贤良师”张角的崇高存在。一些死忠于张狂的士卒,干脆就私下里称呼张狂为
    ——“小天师”!
    “咚咚咚咚……”
    一通鼓响,让典韦与关羽的对视告一段落。张狂登上一辆辎重车,居高临下,向围观的士卒,宣布了比武的一些简单事项。这些话语,无外乎就是点到为止,不要伤人之类。只是,张狂看着眼前的两位全副披挂的猛将,自己也觉得自己是在说一些废话。
    ——黄天太一保佑,可千万别搞出什么“两败俱伤”的事情来啊……
    虽然心中有些后悔,但事到临头,几句简短的话说完,张狂还是硬着头皮的对着身边的周仓一招手。全副披挂的周仓,得到张狂的命令,挥了挥手中一丈多长的令旗。关羽提刀上马,典韦双戟平举,即将要展开一场激烈无比的猛将交锋!
    关羽骑马,典韦却是步战。看起来双方的交手,并不公平。不过,两位出战的猛将,对这一点倒是并没有什么意见。关羽的武力,只有在马上才能充分体现。而典韦双脚踏在大地上时,总能让张狂无由的想起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
    周仓手中的大旗一落,关羽立刻催动战马,开始加速。决定两位猛将未来的这场战斗,终于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全力冲刺的马背上,关羽只用两腿的力量,就稳稳的骑在马上。得以被空出来的双手,握住那柄长达八尺的沉重大刀,纹丝不动,正在蓄势待发。
    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关羽身上聚拢的气势越来越强。在面对着他的士卒眼中,这一人一马,宛然化身为一条张牙舞爪的神龙,气势喧天的向着不远处的典韦扑过来!
    典韦站着,不动。
    但是,在典韦身后两丈外的围观士卒,却被关羽冲锋的余波震慑,激起一叠声的惊呼乱叫。仿佛是心有默契,无数的士卒自动的向两边分开,想要让出一条可以放关羽通过的空道!
    典韦依然不动!
    典韦只是让身体变了颜色!
    棕黄色!
    浓郁的棕黄色,在典韦身体上流动。随着关羽一人一马的迫近,典韦身上的棕黄,已经放射到身体五尺开外。在观战者眼中,如今的典韦,已然化身为一座巍峨大山,横住去路,只等关羽化身的嚣张神龙,一头撞上来,碰个头破血流!
    虽然这碰撞还未曾发生,张狂在脑海中,已经可以想象到,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惨烈情景!
    但是,这绝对不是张狂想要看到的结果。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这一刻,张狂的心中满是苦涩。没想到,关羽的战斗风格竟然如此狂暴,一出手,就要分出胜负生死!
    而且,事到如今,张狂就连喊停的机会,都没有了……
    感受着迎面扑来的骇人气势,典韦的心中,也不禁大为吃惊。
    ——这个关羽,果然不愧是离“万人敌”只差那么一点点啊!
    虽然典韦身披重甲,可是在如此狂野的攻击下,若是被对手的刀锋波及,身上这件铁制鳞甲,只怕比一片布帛,也强不到哪里去。
    典韦虽然有信心在这样的激烈冲突中,一举击杀关羽。他却无法保证,自己能在对方的滔天刀势下幸免于难。这样的结果,与主公张狂的要求,也完全不合。
    所以,当关羽胯下的坐骑,冲刺到距离典韦不过五步远近时,典韦动了。
    动的是手。
    手一动,手中的大铁戟也随之发动。
    铁戟脱手,飞向关羽!
    这一招,是典韦暗中隐藏的绝技,就叫做“绝命飞戟”!
    平时,典韦身上暗藏三只五斤重的小戟,一旦飞戟发出,十步之内,百发百中。即使对方身上穿着双重铁甲,在重量不轻的小戟重击下,也足以破甲而入,一击毙命了。
    但是,在迎面狂冲而来的关羽面前,典韦直接感觉到五斤重的小戟太过于单薄,根本无法阻止神威凛凛的关羽。所以,典韦只得投掷出自己手中,重量达到了四十斤的大戟。
    而且,这一戟,并不仅仅是一戟。附着在戟身上的,还有典韦作为一名“万人敌”所加持在大铁戟上的浑厚“战炁”!
    这样一戟,如风雷般呼啸着掠过,立刻就让关羽生出了死亡就在眼前的感觉!
    这是惊天动地的一击!
    关羽没有多想。如果他多想了一下,只怕就接不下这一道飞戟!
    关羽出刀!
    蓄势已久,迅若雷霆的一刀!
    刀戟相交,发出沉闷的一声巨响,让站在十丈以外,观看战局的张狂,脸色也为之一变。赤黄与棕黄在刀戟交锋处猛然爆发,令所有的旁观者,都感觉到眼睛中传来了刺痛。仿佛这一下汹涌的交锋,让天地之间的元气,都猛然爆发出来了!
    下一刻,就见到关羽依然纵马横刀,向着典韦冲过去。那支重达四十斤的大铁戟,被关羽的大刀,成功的击落在地。但是,关羽所积蓄的气势,就如同战马前进的速度一样,明显下降了一大截!
    如果要张狂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关羽目前的情况,那就是:
    ——强弩之末!
    只剩下一只大铁戟在手的典韦,紧接着狂吼一声,不退反进,向着关羽扑过去。
    虽然在飞出那力量恐怖的一戟之后,典韦身上显露出来的“战炁”,已经明显消退了大半。但是,比较起脸色通红得如同一只煮熟的虾子的关羽,典韦的战斗力,还算是非常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当!”
    又是一声巨响。
    刀戟相交之下,本来已经被震出暗伤的战马,再也承受不了这两名强力猛将交战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希律律”一声哀鸣,轰然倒下。
    而在“战炁”修为上明显逊色一筹的关羽,也终于抵挡不住刀柄上传来的巨力,愣是被典韦一戟,生生的从马背上被抽下!
    张狂急忙喊停!
    这样的情形,已经不必再比试下去了。
    ps:巨人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一名怪物,又名安泰俄斯。根据神话,安泰俄斯是大地女神盖亚和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居住于利比亚。安泰俄斯力大无穷,而且只要他保持与大地的接触,他就是不可战胜的。因为这样他就可以从他的母亲盖亚那里持续获取无限的力量。
    不过,后来安泰遇到了希腊神话中最强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海格力斯】,被赫拉克勒斯看出了他的破绽。于是,赫拉克勒斯将安泰举到空中,使其无法从盖亚那里获取力量,最后把他扼死了。



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看着眼前巨大的泛黄洪流,张狂口中有感而发。
    八月间,黄河流域的雨季才过去不久。在两个月内积蓄的雨水,正在慢慢的从各条支流中汇集起来,托高黄河的水位。
    “兄长这一句七言,真是气势磅礴啊!”
    说这话的,是新近拜张狂为兄长的已故波才帅之子谢逊。
    历经数月的磨合,原本属于“波才帅”残部的数百黄巾军,除了少数投奔了“管亥帅”,大部分已经渐渐的融合到天平军的队伍中了。
    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的人,便是刚才说话的谢逊。由于看好张狂未来的发展前途,谢逊主动的交出了手中的人员,并且以对待兄长的态度,对待张狂。
    在谢逊驯服的态度带动下,原本对这些“波才帅”残部深怀戒心的张狂,经过几个月的观察,终于接纳了谢逊这个文武全才的小弟。
    不过,有所得,也有所失。
    在与乐进合作,全歼了冒进的汉军北军骑士之后,管亥部下的小帅于毒以“道路不同”为理由,干脆的谢绝了张狂招揽的试探,果断率领部下的数百骑兵,返回管亥帅的主力所在地。这个举动,让张狂手中可供使用的机动骑兵力量,一下子缩水了一大半。
    而且,由于在历次战事中对战马的消耗,天平军骑兵的战斗力也显著下降了不少,需要稍事休整。要不然,因为过于劳累而倒毙的马匹,数量还要上升一大截。
    对于谢逊方才所说的话语,张狂自然要表示一下谦逊。不过,两个人的心思,却都不会总是落在这些诗歌小道上。
    事实上,张狂的视线,十中有**的时间,是聚集在泛舟于黄河之上的那几叶小舟上。
    波涛汹涌的黄河,一向被两岸的旅人们,视为一处巨大的阻碍。在意图渡过黄河的旅人口中,更有着“天堑”的称呼。
    由于河水汹涌,每年在黄河两岸的渡口边上,都会有十数人到数十人在渡河的时候淹死。特别是现在,在黄河的汛期还没有结束的情形下,渡河不但危险十足,而且来回一趟所花费的时间,也让人等待的极为焦灼。
    但是,为了北上与“天公将军”张角汇合,天平军必须抓紧时间,赶快渡过黄河。因为,在天平军的背后,还跟着一支人数达到数千的义兵队伍。这些义兵虽然实力不济,又在刘备的队伍被击溃后变得胆气不足,毕竟人多,终归让张狂觉得有些麻烦。
    自从刘备的夜袭计划失败之后,他就失去了紧盯着天平军的勇气。直到议郎陶谦所统帅的义兵主力跟了上来,刘备才再次拥有向天平军挑战的实力。
    当然,若不是张飞被张狂释放,刘备的勇气,只怕还没有那么快就回来。但是,这样做能够得到关羽的加入,张狂却不觉得亏本。
    此刻,关羽这个身长九尺的魁梧大汉,正面无表情的侍立在张狂身后。由于心结问题,张狂预料,可能有数月的时间,关羽都不会对自己的命令动一动手指头。不过,时间长了,慢慢的潜移默化之下,张狂不相信关羽会一直这样。
    而且,对典韦这个实力强横无比的“万人敌”,关羽固然眼高于顶,却也不能不正视于他。有了典韦这个切入点,张狂并不担心,以后关羽是否能为自己效力。
    张狂现在只担心一件事情。
    ——渡船这么少,会不会在渡河时,发生什么意外?
    由于汉室的地方官吏在战争开始后,对船只的收集和控制,天平军在黄河岸边,能够收集到的渡船实在是不怎么够用。即使天平军攻破了建立在黄河边的一座水寨,得到了十多艘小船,在一次摆渡中,也只能够运送三百多人员。再算上随军携带的数百车辎重、几百匹战马和拉车的驽马,天平军上上下下,只怕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够将全军运完。
    毕竟,天平军现在所处的茬平县,县城还属于汉室。大部分的船只,都被敌视黄巾军的当地豪强们秘密的收藏起来了。他们只怕宁愿将船只都烧毁掉,也不愿让黄巾军得了去。于是,在渡船不足的情形下,现在的天平军被无奈的分成了两部分,一半在黄河南岸,一半却在黄河北岸。
    这种情形,属于一种相当危险的情形。兵法常说的“半渡而击之”,正是天平军目前所面临的情况。如果不是确信身后的义兵被天平军前两天的一次反击所驱逐,不敢轻易靠近,张狂也不敢如此大摇大摆的渡河。
    正在张狂与谢逊两人谈论些诗词的间隙,马蹄声自南方响起。张狂初始不以为意,但仔细一看,立刻提高了警惕。
    十多名骑兵,裹着火红色的战袍,一路旁若无人的前进着。可是这些骑兵,并非天平军的斥候骑士,而是汉军的游骑!
    天平军近千人的大营,就在不远处。不时有一队队的天平军士卒,在附近出没。而这些汉军骑士,居然将这处敌军控制区,当做了跑马场,肆无忌惮的奔驰着!
    ——好嚣张的汉军!
    张狂心中愤怒之余,也不由得暗中佩服。这样的胆略,虽然说稍显莽撞,却也远远超过常人。
    而且,光看来者几乎人人都是纯用双腿夹住马腹,就可以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