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危险!
这便是草原巫术——“兽性灵觉”,带给吕布的直接感受!
果然有危险。
太史慈的箭,突然从中间“啪”的断开。没了尾翼拖累的箭头,仿佛摆脱了沉重的束缚,一瞬间,速度居然加快了一倍!
ps:今天更新有些晚了,抱歉。
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
太史慈的箭,突然从中间“啪”的断开。没了尾翼拖累的箭头,仿佛摆脱了沉重的束缚,一瞬间,速度居然加快了一倍!
“观海射鱼术”之“缓急箭”!
青州的东莱本在海边。自从远古的商、周时期起,便有一些渔人,为了猎取海中的大鱼,用于果腹,居然成功的创造出以弓箭射击海中大鱼的箭术。
水中的阻力,比之空中,大有不同。能够在陆地上射出百步的强弓,在水中却射不出十步。所以,如果大鱼所在的水域稍微深一些,渔人们就拿它们无可奈何。
为了射鱼谋生,经过千百年的探索,有大能者,在“观海射鱼术”之中,添加了一种奇妙的“缓急箭”技巧。
所谓“缓急箭”,指的是当射出的箭,由空中进入水中时,箭杆从中断裂,将箭杆后部的力道,全数叠加在箭头上的一种射术。由于此箭一开始速度较慢,可是在进入水下的那一刻,却可以得到一个突然的加速,故而得名“缓急箭”。
箭法虽然流传了下来。但是,当今世上,能够射出这样一箭的人,绝不超过四人。太史慈若不是两年前得到了张狂的“点化”,达至箭术大成的境界,绝无可能在二十出头的年龄,就掌握到这门绝学。
面对突如其来的这一支“缓急箭”,吕布全神贯注,挥出了一拳。
这一拳,是吕布的最后手段。其他所有的应对,在此刻,完全来不及施展。
拳头,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武器。但是若非别无长物,很少有人喜欢直接使用拳头战斗。吕布精通戟法,箭法高超,剑术也很不错。可是使用拳头的经历,却仅限于区区几次在酒馆中与泼皮的斗殴。
好在吕布这一拳出手,并不要求具有多大的威力。
“缓急箭”对人的最大威胁,就在于让人措手不及。其实要论起杀伤力,这支没有了尾翼的箭头,在三十步开外,怕是连一层薄皮甲,都穿不透。
因此,如果不是双方进行比箭,如“观海射鱼术”之“缓急箭”,“夷弓变线术”之“回旋箭”这样花哨的箭技,根本不会被太史慈使用到战场上。
原因无他,杀伤力太差尔。
所以,吕布一拳,轻松的将那令人措不及防的一箭,格飞到一旁。
三箭射完,两名当世的顶尖箭术高手,不约而同的放缓了马速。
“论箭技,我不如你。”
吕布纵使狂傲无比,却不是信口雌黄之人。不过,口中固然这样说着,吕布的脸上,依然神采依旧,不见半点丧气。
“论杀伤,某不如你。”
太史慈落落大方的承认了这一点。其实,从实战角度来说,吕布的弓箭,力道更大,“战炁”更强,在战场上对敌人所造成的威胁,比起太史慈来,明显要强上一些。
有鉴于这一点,太史慈对目前的场景,并不失望。
“那么,就算是平手!”
吕布将弓箭挂在马鞍上,重新抄起心爱的方天戟,对着太行军大声喝道:
“步战、弓术都比过了。可有人敢来,与吕布比一比骑战的?”
即使是在力战两员当世猛将之后,吕布的狂傲,依然不减分毫。只用了一句话,他那盖世的霸气,便在两军间展露无遗!
张狂心中一沉。
很明显,吕布最擅长的就是骑战。但是,就算在吕布并不最为擅长的步战和箭战中,他依然可以击败关羽,射平太史慈。现在轮到骑战,吕布的骄横,就充分的说明了他的自信。
如今的太行军中,可有人能够在这一方面,与吕布一较长短的吗?
答案是:
有!
但是,张狂并不想派出此人。因为,此人的身份有些特殊。张狂若不想后宅不宁的话,最好不要让此人出战。
只不过,张狂的想法,未必就是别人的想法。
护卫在张狂身边的一员白袍小将,猛的扭转脸来,向张狂行了一个军礼。
“姐夫,让某上!”
张狂瞪起眼睛,盯着小将。那小将毫不畏惧的对视着张狂。一看这种眼神,张狂就知道,对方是不肯退缩了。
“子龙……”
“姐夫!此人如此嚣张,没得短了我军士气!小弟不才,就算胜不过他,也要与此人拼上个三、五十回合,消一消他的气焰!”
——可是,吕布非一人可敌啊!
“子龙,不得冲动!”
“姐夫,小弟不曾冲动!某已经细细思量过,凭某的本事,却是将将可以克制此人!”
晓得这个小舅子不喜欢大言欺人,张狂抛去心中的顾虑,想了一想。他毕竟也是一位武学上的大高手,略一琢磨,却发现,小舅子赵云的话,真是很有几分道理。
——吕布固然是“当世武力第一”,赵云却也可以算作诸位“万人敌”级别猛将中的佼佼者。
——吕布的“战炁”是火,赵云却属水。水克火,赵云有优势。
——吕布固然“战炁”修为精深,明显超过赵云。可是当他前后与关羽、太史慈这两大当世顶尖高手大战以后,必然有所消耗。这样一来,赵云以逸待劳,占了不少便宜。
——吕布的坐骑,看起来比赵云的坐骑,也强不了多少。但是,吕布身高九尺上下,虽然腿长手长,比同为九尺的关羽要轻上不少。可若要与不过八尺身高,同样身材匀称的赵云相比,对坐骑的负担,明显又要大出一截。
高手相争,常常只是相差一线。吕布固然勇猛无敌,但在这么多优势的积累下,赵云未必就没有与其一战之力。毕竟,赵云本就是与吕布级别相同的“万人敌”!
在短短一瞬间里,想通了这些以后,张狂终于做出了决定:
“子龙,小心些。目前我军与彼还不是敌对。若有不敌,痛快些认输便是。”
“姐夫放心!某必不堕了我‘太行军’的威风!”
说完这话,不待张狂接着开口,赵云双腿一夹,战马轻嘶一声,对着不远处的吕布,就冲了出去。
“常山赵云,前来领教!”
看着英武非凡的赵云策马而出,即使以吕布的狂傲,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惊讶。
——太行军中,猛将居然如此之多?
——太行军中,猛将居然如此年轻?
吕布今年三十二岁,正是一名武将一生中,武力最为辉煌的高峰时节。
但是,刚才所遭遇到的对手,尽是些年纪不足三十的年轻人。尤其是太史慈和眼前的赵云,看起来,不过二十上下。吕布自恃,自己在二十出头的时候,箭术可是明显比不上目前的太史慈的。
至于眼前这个赵云,看他在勇武如同关羽都被击败的时候,依然敢于上前迎战,吕布就知道,此人至少又是一个“万人敌”。
——难道,太平道居然有什么仙丹神药,能够让人的武力,大幅度的提高吗?
吕布固然长期在匈奴人的地盘附近厮混,却并不是一个土包子。在少年时期,吕布也曾经在司隶和凉州游学过一阵子,对大汉各地武人的实力,多多少少有所认识。
俗话说,“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几十年以来,大汉第一流的猛将,多出自关西地区。
吕布是万万料想不到,在武风明显不如关西的雍、凉、并诸州强悍的关东,不知什么时候,居然一下子拥有了如此多的超级猛将?
虽然心中嘀咕,但是在表面上,吕布却是绝不会输阵的。
“有什么本事,都用出来!”
吕布提起方天戟,对着赵云一指。
如此倨傲的态度,正处于年轻气盛时期的赵云,自然不会觉得满意。
“看枪!”
赵云一扬长枪,便策马向吕布冲去。吕布微微一声冷笑,同样迎上前去。
虽然两人距离不远,无法让双方冲刺的速度加到极限。但是,第一回合的交手,依然让观战的将士们目不暇接,心情紧张无比。
赵云的枪尖,在空气中划过的轨迹,虽然可以被观战者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却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测到下一刻,赵云的枪,将会出现在何处。
——蛇影枪!
吕布的长戟,却不受胯下战马的颠簸起伏,始终不动一下。犹如定海神针,面对汹涌的波涛,依然笑看风云,我行我素。
但是,吕布的戟,一旦动起来,势必给人一种泰山压顶,无可阻挡的威势!
——定神戟!
枪对戟,“白马神枪”赵云对上“无双飞将”吕布,结局又将如何?
ps:感谢“跑步去拉萨”书友的勉励。本书已经写到后一卷了,太监的可能性不大,最多烂尾?
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
“蛇影枪”和“定神戟”这两门武技,其实并不是什么被世外高人秘藏,轻易不示人的绝学秘技。在场观战的数百将士中,至少有十七人,能够认出这两种武技。甚至有至少六人,还大致了解这两门武技的修炼之道。
不过,扪心自问的话,在场诸人,即使将一辈子都花在练枪\练戟上,也没有哪个,敢说自己的枪法\戟法,能够达到赵云\吕布的八成技巧。倒是达到五成的水准,还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即使是最简单的招式,到了武技高手的手中,其威力也决不可小视。可以说,对吕布和赵云这个层次的强者来说,武力的强弱,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招某一式了。
就比如赵云的那一枪,一颤一抖当中,已经融合了“蛇影枪”招式的精髓,却并不属于“蛇影枪”里具体的哪一招。而吕布的那一戟,识货的人都看得出这是“定神戟”,但也无法识辨到底是“定神戟”三十二式中的哪一式。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观战者对两大强者的武技大为感慨之时,两人的战马,已然在瞬间交错而过。
普一接触,双方就各自针对对方的武技特点,施展出相应的招式。
那一刻,赵云手中的长枪,突然不见了枪头?
那一刻,吕布手中的长戟,突然多出了七、八个戟枝?
常人面对两大猛将的交锋,只怕根本看不出他们所使用的招式。只有自身武技修养高明的观战者,才能勉强看清两大猛将的出手。
张狂运起“太平真气”,分布在双眼,让自己的视力暂时提高了六成,这才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两人在这一刻的战况。
赵云的长枪,不是不见,而是抖动得太快,不能被常人扑捉到。在张狂的眼中,赵云的枪,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膨大到一尺方圆,化身为一条蓝色的巨蟒,要将吕布一口吞吃!
但是,吕布怎么会是易与之辈?
他的方天戟,剧烈的旋转起来。多个小枝的身影,让戟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锥子,对准蓝色的巨蟒,便要狠狠的锥下去!
“啪啪啪”的声音,爆豆般响起,然后迅速消失。
张狂看得清楚。枪戟相遇的那一瞬间,赵云一共攻出了一十六枪。吕布若是没有挡住这连绵不绝的一十六枪,身上难免就会多出一个个不起眼的小洞来。
血洞。
然而,吕布的戟也不见什么变化,只是戟头的小枝略一转动,便轻描淡写的化解了赵云的一十……五枪。
“啪啪啪”的爆豆声,便是方天戟的小枝,挡住枪头时所发出的。
不过,吕布的戟,毕竟只是挡住了赵云一十五枪。还有一枪,成功的突破了方天戟的拦截。若非吕布恰到好处的将身体一侧,这一枪,就不会只是贴着吕布的腰际,在贴身的皮甲上钻出一个小洞而已。
那么,吕布是真的拦不下赵云的枪吗?
是的,吕布真的拦不下。因为,吕布在破去赵云进攻时,居然还在酝酿还击!
只有七分心思用于防守的戟,对上赵云九分力道是用于进攻的枪,不可避免的疏漏了。
但是,面对吕布长戟上的三分进攻,赵云的枪,完全无法应付。因为赵云的枪,并未准备好防守。
既然守不了,赵云就只有变招。
这也是为什么以赵云的枪技,一口气中,却只攻出了“区区”一十六枪的原因。
面对眼前凶猛的火红“锥子”,赵云第一时间意识到,已经招架不及了。
招架不了,只有躲。
赵云一个马上的铁板桥,脊背完全贴在了马鞍上,同时长枪用力向上一架,险险的避过了吕布横空扫过的那一戟!
两马错开。第一回合,双方平分秋色。
表面上来看,赵云一枪刺穿了吕布的衣甲,虽然没有伤到吕布,可也算是占据了上风。
但是,赵云无法忽视,当吕布的长戟扫过自己身体上方时,那种生死只是相隔一线的危机。
要知道,方天戟的小枝,距离赵云最近的时候,可是擦着赵云的鼻尖划过。赵云甚至可以感受到,戟刃上凝聚的那份炽热。
是的,那是吕布火系“战炁”的炽热。
在事后,太行军诸将讨论双方这一战时,赵云说出了这些交战的细节以后,关羽的一句话,让大家都认同,第一回合,赵云并没有占到优势,而是与吕布平分秋色。
“子龙以技胜,吕布以势胜。”
第一回合过后,二将拨转马头,再次交锋。经历了刚才的试探,双方对敌手的武力,都有了一个大致的评估,出手之间,反而都拘束了起来。
双方并非生死大敌,何必非要来个两败俱伤?
两败俱伤,这就是二将全力出手,最有可能得到的结果。
如此结果,当然不是双方所愿意接受的。既然双方都不愿意接受,这一战的火爆程度,就下降了一个级别。双方枪来戟往之间,用在攻上的精神降低了不少,而对于防守却越发的重视起来。
饶是赵云和吕布都收了些手,可接下来的二十个回合里,双方依旧是打得精彩纷呈。
赵云的枪法,偏重于速度,在技巧上也极为高超。一旦枪法被施展开来,不论实际的杀伤力,光说精彩程度,那是举世无双的。
一枪刺出,既可以快若闪电,也可以飘如瑞雪;既可以杀人以一枪封喉,也可以让人遍体鳞伤。
至于吕布,力量、速度、技巧三项,他虽然没有在哪一项上,堪称当世第一。但说起三大项的平衡性来,如今的大汉群英里,却绝对不存在一个可以与吕布相媲美的武将。
力量大的猛将,速度不如吕布。速度快的武将,技巧又要差上一些。技巧高明的武者,却会被吕布“一力降十会”。
这,便是吕布可以笑傲三国群雄,堪称“武力天下第一”的根本原因。
说实话,若不是吕布一开始与关羽硬碰硬,消耗了两成的“战炁”;又遇到太史慈,在斗箭时,花费了不少精神气力;哪怕强悍如赵云,“战炁”属性正好又克制住吕布,也不可能真正的与吕布杀个旗鼓相当。
认识到了这一点,赵云心中虽然有着小小的沮丧,却对姐夫张狂,又多了一点儿信重和崇拜。
在吕布还没有扬名之前,姐夫张狂居然就已经知道,世上有这么一个武力高到恐怖的绝顶强者了!
两匹战马再一次交错而过,赵云的枪尖,擦过吕布的紫金冠。而吕布的戟枝,也在赵云的肩甲上,划出一道破口。
第二十二个回合,双方各自被对手威胁到,却又分别成功化解。不过,从总体情形来看,吕布还是依稀占据了一些优势。
吕布不愧是吕布。即使是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战斗局面下,依然隐隐的占到了上风。对于这一点,赵云在战斗的间隙里,心中暗暗佩服:
——传说中的“天下武力第一”,果然是名副其实!
而在不远处观战的张狂,更是将心肝高高的吊起来了。以他修炼“太平真气”达到大成的变态感知能力,当然可以看出,吕布的马匹上,并没有装备上双边马镫。
这个细节,让张狂对吕布武力的评价,不由得又拔高了两分。若是赵云与吕布的装备相同,只怕吕布早就占据了绝对优势!
——恐怖的吕布!
——果然是天下无双!
ps:感谢chaose兄的热心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
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
“奉先,住手!”
第二十三个回合结束,一声从不远处传来的大喝,停止了这场,到目前为止,还是看起来势均力敌的战斗。
一个身材瘦小,却长着一脸络腮胡子的汉军大将,策马来到阵型前方。此人眼睛一瞪,便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略微有些眼色的人,一看便知道这位汉将,绝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在此人身后,跟着几名武将。武将之中的一人,赫然便是不久前,刚与关羽交过手的“武猛从事”张杨。
看到一向狂傲无比的吕布,被此人一声呼唤,便乖乖的退到此人身后,张狂的心中略有所悟。这幅架势,在目前的并州土地上,只有一个人可以做到。那就是……
“俺是并州刺史丁原,你们快去知会你们的张校尉,就说俺在这等着!”
听到这里,张狂自然只好上前一步,表明身份:
“我便是张狂。丁并州,久闻大名矣!”
古时官员之间的谈话,往往会用某人担任的官位来称呼对方。比如那位让梨的孔融先生,就被时人称为“孔北海”。著名的刘大耳,也曾经因为担任过“豫州牧”的虚职,而被人尊称一声“刘豫州”。
“哦?”
丁原须发茂密的脸上,露出一个奇怪的表情,大约是惊讶的意思:
“早就听说,张太行虽然战绩彪炳,却是年纪轻轻。可俺真是想不到,张太行居然年轻成这样?”
古人尊老。所以,说一个人看起来年轻,并不是什么好话。通常里面蕴藏的意思,会有些“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之类的贬低。丁原这句话脱口而出,马上反应过来,急忙补充了一句:
“张太行看起来,倒是很有当年甘罗的风范呢!”
甘罗是著名的神童政治家,在民间有着“十二岁拜相”的传说。丁原这句话,大约是想要夸赞一下张狂。不过,这位并州刺史却忘记了,甘罗可是死的极早,倒也不是什么吉祥人物。
但是,张狂会\能\好与丁原计较这些吗?
“丁并州过奖了!不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