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回队列中,张籍这时才能稍稍大量下御座上的天子御座上的天子,戴着皮弁帽,身上是绛红色龙袍。年轻的万历天子身材微胖,精神不错,双目炯炯有神,眉宇之间自有锐气。

    紧接着出列的是周应宾,万历皇帝许是有些乏了只是简单的问了几句江南风貌便就此结束,剩下的几名新科进士也是如此,或是问读书心得,或是问年龄见闻,并没有明确的提出问题让他们解答。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是令众人羡慕不已的君前奏对,一般人可没这个资格。

    又过了约一炷香时间,十人奏对完毕,一名太监手持一卷黄绫圣旨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国之取士,论才求贤,今授癸未科一甲第一名朱国祚,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一甲第二名李廷机,第三名张籍,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二甲第一名周应宾,从七品翰林院检讨。另,二甲第二至第十五馆选庶吉士。

    钦此!”

    此言一出,张籍等三鼎甲神色不变,因为一甲的授官结果和以往相同,并无出奇之处。

    而二甲前十五名可馆选庶吉士,这就让其余几人兴奋激动不已,这次馆选十五人,可是前所未有之事,虽然十五人中有可能考不上,但是殿中六人都是前六,机会很大。翰林乃是士林华选,清流中的清流,阁臣预备役,有谁不想入翰林院呢。

    圣旨宣读声刚落,殿中的十人和殿外的进士们一同拜伏跪谢山呼万岁。

    随着授官完毕,新科进士拜谢,整个传胪大典至此结束。

    之后再次静鞭三响,文武百官并进士们再行叩拜之礼,韶乐声中,万历皇帝在天子仪仗中出了皇极殿返回内廷。

    殿上众官和新科进士们起身后按班退朝至殿外等候。随后殿试金榜被礼部官员取走,这是要悬挂于长安左门外昭示天下的。

    退朝并不代表着新科进士们的荣耀时刻结束,接下来的御街夸官更是热闹喜庆无比。

    御街夸官即状元郎骑着高头大马在皇城御街上走,享受万民夸羡的荣耀。当然榜眼和探花郎也会如此,只不过要落在状元郎后面,至于其他进士只能步行了。

    其实御街夸官的目的就在于表彰状元郎等进士,激励天下众人的上进心,尤其是学子们的上进心,鼓励他们向状元郎学习,以他们为楷模,积极努力,奋力攻读,参加科举考试,为我朝天子效力。

    朱国祚、李廷机、张籍三人被礼部和鸿胪寺官员引导着来到了东侧的文昭阁中,在这里几名小太监给三人换上了状元、榜眼和探花的专属冠服。

    状元服饰乃是朱红罗袍,大朵簪花乌纱冠,灿光素银腰带,处处彰显了有别于其他进士的优越感。

    张籍和李廷机的服饰相仿,和进士们一样都是蓝罗袍,不同的是他们披红,服饰高于其余进士,却远逊与状元,这也是为了凸显状元的风采,毕竟夸官之时状元才是主角,张籍等人都不过是配角。

    换好服饰返回大殿前,此刻进士队伍未动,皆是在等待朱国祚、李廷机、张籍三人。

    其实在此刻,夸官已经开始了。这一段是在紫禁城中,接受百官的行礼,同时带领一众进士们去长安左门外看礼部官员张贴金榜。

    乐声响起,队伍缓缓前行,几名礼部官员走在队伍前头,当先一人捧着金榜,后面状元朱国祚领头,身后跟着李廷机和张籍,走在中间御道上,其余的进士和文武百官随行。

    同样是走在紫禁城中,三鼎甲走的路确是不同。

    张籍三人获准走在皇宫御道上,其他人都是分文武靠两侧行走,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条御道只有天子才能走,就连皇后也都只是在大婚典礼上走一次,然后就再也不能走了。

    三鼎甲能踏足御道,这是皇家为彰显对读书人的恩荣之心,这是天子所赐殊荣。

    当然,三鼎甲也就只能走这一次。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就是这一次,对于大明朝千千万读书人来说也即是极高的荣誉!

第二百九十一章 金鞍白马,御街夸官!() 
    阳光正好,春风拂面。

    走在紫禁城御道上,身前之人寥寥,张籍心中极其兴奋,后世来故宫游玩时他也曾在这御道上走过,那时作为游客只是感叹皇城的雄伟壮丽,对脚下的御道并无甚感觉,但此时此刻可就不同,只因这条御道承载的意义非凡。

    走着走着,张籍忽然发现身侧的李廷机身形发颤,仔细看过去,他的脸上似有泪痕,竟是这般激动。再看向身前状元朱国祚的背影,也是微微发颤,想来也是如此。

    人生四大喜事之中,金榜题名时,可是压轴的那一个,在自己的身后队伍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手脚颤颤,惊喜交加。

    倒是自己显得过于平静,有些不合时宜,沉稳的不似少年人。

    张籍三人过皇极门时,走的也是只有皇上才走能的正中门,过了皇极门再继续往前走。然后又到了午门,走的依旧是正中门,其他新科进士则在文官们的带领下走东侧掖门,武官们走西侧掖门。

    午门作为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是依照“五门三朝”的建筑格局而建造,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又如展翅欲飞的凤凰,故也被称为五凤楼。

    说起午门,张籍曾经深受电视剧的影响,认为真有“拖出午门外斩首”一说,其实这只不过是民间的以讹传讹。午门前面的广场可不是处刑之处,真正的行刑之地在柴市、菜市等地。

    此地唯一和刑罚有关的便是“廷杖”,如正德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因此受廷杖者多达一百三十人;还有,嘉靖皇帝欲追封生父的大礼仪之争,也是触怒皇帝,有一百多人在午门处受廷杖。

    简单讲在明朝这里是触怒皇帝的大臣挨板子的地方。

    出了午门,这时早就在此准备的鼓乐御杖也吹吹打打起来,热闹非凡,极其喜庆,这算是天子派出的皇家鼓乐仪仗队。

    出了端门,还有一段长长的道路要走,穿过承天门,途径后世的天安门广场,才到大明门内东北角的长安左门,这一路走下来,怕不是有两三公里远,但是这次新科进士们没有感到一点疲累,精神的力量果然不能小觑。

    自成祖迁都至北京城后,历年殿试金榜都要悬挂在长安左门,因此长安左门又被称为龙门,寓意登上金榜便是鱼跃龙门,自此一举成名天下知,身份与异日不同,成为大明新贵。于此相对的,长安右门被称为虎门,那边可就晦气了许多,乃是秋后勾决犯人之所。

    此刻的长安左门处搭着一个红绸缠绕,悬挂大红灯笼的棚子,被称为龙棚。

    在队伍前面手捧金榜的礼部官员,将金榜张挂在这“龙棚“之中,随后状元朱国祚带领众进士上前看榜。

    新科进士们看着皇榜上自己的名字,无一不心潮澎湃,潸然而泣者有之,身形不稳者有之……

    此正是:罗袍乍做君恩重,皇榜初开御墨鲜!

    看榜完毕,早就在此恭候多时的顺天府尹领着两个官员便上前来,现任顺天府尹名叫孙世祯,嘉靖年间二甲进士。

    “恭喜状元郎。”顺天府尹孙世祯拱手向朱国祚道贺,然后他一挥手,身后两名官员便将一个大红绸子斜披在了朱国祚的身上,李廷机和张籍身上也有,只不过上面的花比状元的小。

    随后孙世祯并两位官员牵来三匹马。

    当中一头,通体白色,无一杂毛,最为高大神骏,这自然是状元的坐骑。另外两匹也是白色,身量就是小了些,这两匹则是榜眼和探花的。

    披绸插花完毕,张籍三人来到上马石旁,孙世祯等人亲手扶三人上马。

    其余进士则是羡慕不已,顺天府尹是什么官职?这可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市高官,如今的三品大员,如此高官甘于牵马坠蹬,这是何等的荣光。

    朱国祚一马当先,张籍和李廷机落后半个马身的距离,紧跟其后。其余的进士则是步行跟着,如此一路往长安街而去。

    张籍自上了马后,便紧紧的攥着缰绳,踩着马镫,他是第一次骑马,这会儿颇有些紧张,而马儿似乎也有些不舒服,时快时慢。

    他身旁的榜眼李廷机见此低声说道:“维桢兄,不必如此紧张,御街夸官所用马匹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极为温顺,不必把缰绳抓的这么紧,这样反而不稳,放松一点即可。”

    听了李廷机的话,张籍一试果然好了许多,放松了缰绳,马儿不紧不慢的跟前状元朱国祚的坐骑,步幅速度刚刚好。

    “谢过尔张兄。”张籍感谢道,李廷机字尔张,刚才文昭阁三人换衣服时,已然通了姓名字号。

    适应了马匹后,张籍挺直身板,向四周看去。

    此刻众人已是在长安街上,前面是兵丁差役高举棋牌开道,三个牌子上分别写着状元榜样探花的字样,鼓乐御杖走在前面

    ,吹吹打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喜庆非凡。

    三年一度的御阶夸官是京城百姓的独有的盛会,长安街街道两侧人山人海,店里的楼上,窗户旁几乎所有能看到夸官队伍的地方都站满了人。张籍高居与马上,还能看到人群之中有闺阁少女半掩秀颜,于楼阁之上偷偷观望,不时还会羞红了脸,似是看到了心怡的男子。

    锣鼓声、鞭炮声、赞叹声、恭贺声汇成一片,无数人雀跃着,欢呼着,竞相一睹新科进士们的风采,尽皆如痴如醉,仿佛一场盛大的节日。

    如果说现在有什么诗能描绘出新科进士们的心情,那一定是孟郊的那首《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十里长安街,步步欢庆却怨太短;

    金鞍跨白马,蹄声虽缓仍嫌太疾!

第二百九十二章 圣旨忽至君恩重() 
    从长安街出来,这御街夸官完毕,三鼎甲自有鸿胪寺并礼部官员,摆开仪仗送往各自住处。其余新科进士则就没有了这般待遇,都是各回各家。

    依旧是骑着那匹白马,前方几名差役举着旗牌开道,其中一杆上书探花二字;又有一柄上书进士及第,亦是鞭炮齐鸣,锣鼓震天。

    张籍高中第三名探花的消息早就传到了临清会馆,此乃临清州几百年未有之盛事。临清会馆的李主事早就召集了一众在京城或是做生意的商贾,或是于国子监读书的士子前来共同庆贺。

    此刻的会馆之外,彩棚之上红绸招展,大红灯笼随风飘扬,连那门口的两株大柳树的树干上都挂上了红花,另有两挂万响红皮鞭炮高高从会馆二楼两侧垂下,在庭前地上蜿蜒丈许。

    “探花郎来啦!探花郎来啦!”

    街角处跑来一名兴奋的伙计,还在堂中的临清州同乡们纷纷起身相迎。

    他的话音刚落,就见街口转角处衙役旗牌出现,随后一名头戴簪花乌纱身着青蓝罗伊,腰系素银带斜披红绸花的少年打马而至——此正是张籍。

    这一刻会馆众人皆是喝了一声彩,好一个英气勃勃的白马少年!

    李主事双掌一击,得了指示的伙计点燃了那两挂万响鞭炮,霎时间噼啪之声响起,地上爆竹乱跳,离得进的人掩耳欢呼。

    张成作为张籍的随从,从人群中一路跑出,扑通一声跪在张籍面前大喜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身为探花郎的随从,他也是水涨船高,不同往日。

    与鞭炮声中,李主事等几个选出来的代表一同来到张籍马前伏身便拜道:“草民恭贺探花老爷!”

    同时在几人身后的一众同乡,无论是商贾还是士子尽皆下拜。

    “探花郎扬我临清州文名,请受我等一拜!”

    一中进士,官民立分,李主事等人无功名再身,此时跪拜张籍确是合情合理,但是张籍本来就不习惯跪拜之礼,何况是赴京之后一直照顾自己的李主事等人。

    “使不得,使不得,李主事快快请起,诸位同乡请起!”张籍见此下马扶起几人,并连连向众人作揖。

    “吾等,为探花郎贺!”

    “吾等,为探花郎贺!”

    “吾等,为探花郎贺!”

    众同乡们震耳欲聋的道贺声一阵一阵如潮水般传来。

    会与此同时,馆请来的舞狮班在同乡出现在会馆门前,金狮彩球,华丽非凡;舞狮健儿身姿矫健,又鼓声隆隆,锣声欢快,一时之间会馆所在的整条街都极其热闹喜庆。

    身处外县,一县之人为同乡;身处外省,一省之人为同乡;身处异国,华夏儿女皆同乡!

    见到这般欢迎阵势,张籍尽管是两世为人,眼角也不禁有些湿润,这就是浓浓乡情啊!

    “探花郎,我们就送的这了,我们还要回衙门复命。”这时一直跟随至此的鸿胪寺官员笑着说道。

    “啊,多谢方兄一路相送。”这名鸿胪寺官员姓方,刚才交谈时已是得知。张籍作揖说完,忽的想起一事,对李主事说道,“李主事,今次可准备了……”

    话还没说完,李主事已然是明白了张籍的意思,当下一招手,几名伙计端出了两大筐铜钱,并一托盘银两。

    “有劳诸位兄台,些许喜钱,拿去喝完茶。”张籍言毕,伙计们便将喜钱散发下去。

    轮到这鸿胪寺的方姓官员时,他则是笑着不受道:“探花郎心意,我已是心领,收此喜钱于礼不合,维桢兄,咱们就此别过,明日恩荣宴上见。”

    说罢,他摆摆手,前面的衙役便过来牵了张籍刚才骑过的白马,队伍一行人就此折返鸿胪寺衙门复命去也。

    这边队伍刚走,李成和郑泰两人也堪堪回来。

    “维桢兄,御街骑马夸官,好生让人羡慕!”李成哈哈一笑道。

    “是极是极,皇城御道维桢兄你也走过了,我等真是难以企及。”郑泰也笑着道。

    张籍闻言故作恼怒状道:“子高,英之,你们这是在取笑我么?”

    “岂敢岂敢……”

    张籍三人皆是意气风发,被一众同乡簇拥着来到会馆堂中。

    “李主事,还烦请找个人将我等中式的消息传回家中。”张籍忽的想起此事,对身边的李主事说道。

    “对,对,要将中式的消息给家里带个口信,免得家人担心。”提起家里人,郑泰想到了家中母亲,李成亦是想起家中父母。

    话音刚落,就见人群中几名商贾打扮的人抢着说道:“探花郎,两位老爷,此事毋用担心,小的们这就派人沿河而下,定然将三位老爷中式的消息传回去。”

    李主事这时也笑着道:“此事包在我身上,咱临清州有运河穿城而过,且乡人来往京城贩货者众多,消息传递向来便利,探花郎家又在城中,若是船快十日之内便可到达,将消息送到府上。”

    说到这,李主事又对李成和郑泰道:“两位老爷家一在夏津和一在馆陶,就要慢些时日,不过最晚十五日也能送达。”

    张籍三人拱手谢道:“那就麻烦李主事了。”

    “无妨无妨。”李主事笑着摆手道。在李主事等同乡心中,张籍三人都是临清州的骄傲,尤其是张籍这个探花郎,能为他们做点事情那是荣幸之至。

    众人正在堂中说话时,忽闻外面传来,一阵鸣锣,随之一尖锐的喊声响起。

    “圣旨到!”

    随着声音进来的是两名着飞鱼服陪绣春刀的锦衣卫小校,在他们的安排下,李主事连忙在会馆外摆了一张香案,会馆内外所有人尽皆下拜迎接圣旨,并山呼万岁。

    圣旨代表着天子意志,见圣旨如见天子,这仪式自然极为隆重。

    当先的那名传旨太监身着朱红袍服,头戴黑色梁冠,身后还有两名小太监侍立,这一看就不是一般的宦官。

    只听传旨太监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今癸未科一甲第三名探花,张籍,才思敏捷,奏对得体,足见忠君报国之心,故赐进士及第御匾并探花御匾各一幅,又着山东布政使司竖探花牌坊一座,以彰显文名。

    钦此。”

    天子钦赐进士及第和探花匾额,又令一省布政使司出面修建牌坊,这可是皇恩浩荡,荣宠至极!

第二百九十三章 御笔亲题() 
    来自皇宫大内的太监宣读圣旨完毕,会馆内外众人拜到与地齐呼万岁恭迎。

    位于队列最前面的张籍恭声口称“谢主隆恩。”

    拜谢之后,张籍从传旨太监手中接过圣旨。

    这时身后的仪仗队伍队伍中,走出四名锦衣卫小校,分两人抬着一块披着红绸大花的匾额,前行几步小心翼翼的将之放在会馆大堂正北面的桌上。

    众人但见那匾额上金光闪闪的大字,不禁发出一阵羡慕的惊叹声。

    “有劳公公,快请入内喝茶,歇息片刻。”传旨完毕后,张籍奉上一封银子,相请道。

    “这就不必了,咱家还要回宫复命。”这传旨太监不着痕迹的将那封会票收入袖中,笑得更加灿烂了,只听他又说道:“探花郎,今次这匾额可是陛下亲手所书,天恩浩荡,你可要勿负皇恩呀!”言语提点之中这传旨太监也露出羡慕之色。

    什么,这匾额竟是万历皇帝亲笔所书?张籍心下也是大喜。

    一般而言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的匾额都是由礼部衙门定制,字体以宝大圆光为特点,其余进士匾额除二甲第一是传胪二字外,剩下的都是进士二字,由各地布政使司衙门发放。

    万历皇帝是个喜好书法之人,写得大字颇有功底,曾得不少大臣的赞赏,他也喜欢赐字给亲信大臣或是身边太监。不过张居正曾认为书法之道人君浅尝辄止即可,不宜沉迷,免得如宋徽宗一般,当时十几岁的万历皇帝虽心中不愿但也从善如流不再练字。

    如今张居正正派先生的形象早已在万历心中崩塌,故而闲暇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