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陈奇榆后,孙传庭立马开始了对山西前线官兵的整训,准备战力稍一恢复,就要发兵再次进攻前线的唐军,好减轻四川和湖广两地的压力。

不过,等到他提兵一进击唐军时,就被唐军揍了个灰头土脸,一世英名尽丧,这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钓鱼城西门突然出现的官军正是秦良玉派来地部队,主将是她儿子马祥麟,秦良玉倒非未卜先知,知道钓鱼城会丢失,只是秦良玉见唐军大军已到,却一直未动,反而派兵先去抢占官军放弃之地,这虽然说明自己的分兵之计有效,但没道理十几万唐军来到,只去占那些空城,而对自己的五万大军不闻不问,甚至还克于保持距离,中间保持一个渠县不占,秦良玉苦思不解,不知唐军这是何意。

那天秦良玉得到消息,唐军的骑兵只是在渠县前面转了一圈,连城也不进,更觉唐军有阴谋,一时却想不起唐军的阴谋何在,刚好她儿子马祥麟又提出要带兵回家,秦良玉才若有所悟,合州是自己回去的关键,万不容有失,此是城巾只有数千兵丁防守,力量未免薄弱一些,她并不知道唐军在打合州的主意,但小心无大错,连忙派了马祥麟带五千兵马到合州驻守,恰好在此时赶到。

马祥麟在路上就碰到从合州逃出来的百姓,听到钓鱼城已经失陷,他又惊又怒,一到城下,他就想马上挥兵攻城,但他们来时根本没想到唐军已占了钓鱼城,什么攻城器械也没有带,马祥麟只好命令官军赶快打造攻城器械。

官军在东面地进攻却已开始了,邵仲龙一到,顾不得士卒连夜赶路疲惫不堪,马上下令,道:“攻城。”

邵仲龙一声令下,无数的官军抬着云梯,推着撞车,呐喊着朝城墙冲去,钓鱼城一面是峭壁悬崖,三面环江。凭险设防,依山势筑有周长十二三里、高两三丈的石城,唐军是大摇大摆直接进入城中,从里面发起攻击,才会如此容易拿下,此时官军要攻却不容易,山路崎岖不平,大道上也只能容纳数十人,其它地方走路尚且不易,要攻城就更是难上加难,官军排成长长地一队,空有二万多人,能接触到城墙的只有数百人。

城上那些刚加入唐军的俘虏兵见到官军黑压压一片,足有数万人之多,听到西面同样有近万人,不免有些胆寒,腿肚子也打起了哆嗦,唐军却毫不在意,官军人多,但也只能轮流进攻,以此来消耗守城一方的物质,等到钓鱼城上的物质消耗完,唐军地援军早已到了。

等官军一冲到城下。城头马上箭如雨下,那些刚投入唐军的新丁,在他们武总的带领下,开始对城下的官军反击,城头地守城器具充足的很,滚木,檑石。火油,还有投石机,除了没有大炮,其它的应有尽有,这些东西没有用到唐军头上,如今反过头来全部用到了官军头上。让官军一上来就死伤惨重。

随着攻城地越来越激烈,那些投诚的官军也进入了自己守城的角色,唐军的待遇远比官军优厚,替谁卖命不是卖命,口袋里的银子才是实实在在的,开始全力抵挡官军地攻城。

此时唐军地援军也正在快速赶来,李鸿基一收到钟华的飞鸽传书,马上命令唐军出动。十数万人马沿渠江顺流而下,数个时辰已到达渠县,大军已开始对南弃虎视眈眈。李鸿基另派李过率两万人马直攻广安,为了尽快拿下广安,唐军毫不客气,将数百门火炮一起拉上,对着广安城墙轰击。

广安有五千名官军,渠江从下穿流而过,城墙高大雄伟,在四川也是数得着的坚城,可抵数万敌军至少半月的攻击。可是唐军的攻击不同,数百门大炮一起向广安发起炮击,这种攻击可夺天地之威,广安的官军何曾见过,许多人吓得斗志全无,只用了半天功夫,广安就被唐军攻破,等秦良玉接到消息来,连派人去救都来不及,不过她此时倒不着急。广安丢了就丢了,好在合州已加强了防卫。

攻下广安后,李过留下五千人打扫战场,防守城池,其余一万五千人兼程沿渠江而下,增援钓鱼城,可这次李过却遇到了麻烦,原来渠江的水道在渠县到广安很是平稳,木排,小船载着大炮完全没有问题,但过了厂安以后,水道弯弯绕绕,越来越险,许多装着大炮地船只一不小心就会倾覆,轻则只是大炮滑落江中,重则舟覆人亡,后来行船都只能小心翼翼,速度大为减慢。

李过也毫无办法,照这样的速度,原先以为一天的路程恐怕要走上两三天未必能到,但大炮又不能丢掉不顾,李过深知救兵如救火地道理,他只得命李柱先率三千人马作为先头部队尽快赶去,其余大部队则护着大炮缓慢前行。

钓鱼城的攻城战越发激烈,马祥麟正在伐木时隐约听到了东门官军的攻城声,他知道一定是重庆方面知道钓鱼城失陷后派出的援军,心中大喜,见已作好了一部分攻城器械,马上命令前头的官军开始进攻。

官军呐喊着冲到了城下,城头的唐军早已严阵已待,各种守城的物质扑头盖脸般砸来,最让官军恐惧的城头上准备了许多圆石,这种石头重达千斤,浑身滚圆,从城下一推下来,砸在地上“轰。”的一声巨响,砸到人地立马成为一摊肉泥,就是没有砸到,巨石马上会滚动起来,许多官军避无可避,只要被巨石碰到了边,非死即伤,这巨石浩浩荡荡,无人可阻,无物可挡,直到滚下了江中,激起一大片浪花,才消失不见,回过头来,看着巨石滚过的路程,全都铺满了鲜血,压到的人全成了肉泥,再也分不清面目。

官军们攻城时就有了死亡的觉悟,但如此死法,实在是让人勇气尽失,官兵都对唐军使用如此险恶的战法破口大骂,却没想到唐军只来到这里一天,这些石头可不是他们一天时间能做出,全是官军以前遗留下来的守城物质。

西门的守卫由唐军中校孙大兵负责,他此时手下有二百兵特种兵,还有一千刚刚投诚的官军,见到这些巨石如此威力。也不由暗暗咋舌。幸亏唐军不用来攻这样的坚城,否则就是大炮,被从上而去的巨石一撞恐怕也得四分五裂。

见到自己地手下排徊不前,马祥麟马上派出督战队,若有谁后退,立斩不饶,前进亦死,后退亦亡,这才激起了官军的血性,不顾巨石的威胁,重新呐喊着冲了上去。又开始了攻城战。

城头的官军不慌不忙,人少时就用滚木,弓箭对付,人多时就用滚石,巨大的石头一下去,城下的官军马上就被压开了一条血路,官军虽然伤亡惨重,城头的唐军却轻松的很,官军唯一对唐军有威胁的就只有弓箭,可惜从下往上射击,弓箭到了上面,力道已弱,被唐军轻轻一拔就掉了下来,即使射中也入肉不深,并不致命,只是偶有一些力大的士兵才能将唐军射中,从城头栽了下来。

整整一天,就在官军震耳欲聋的攻城中度过了,两门的官军都死伤惨重,双方伤亡的比恐怕会达到惊人的一百甚至二百比一,城下的尸体层层叠叠,鲜血染满了整个进攻的道路,以致官兵在后来的进攻中,脚上不时会因为踩在鲜血上而打滑,使攻城更加困难起来,城头上依然好整以暇,钓鱼城太适合防守了,官军已死伤了数千人,连一个爬上城墙的人都没有,而钟华原先还担心火器不够,此时守城一天,却很少用火器,原先城头上的那些东西就够官军受得了。

若是官军有时间,这时就该诚认失败,将钓鱼城围死后,等上数月,城内缺粮,自然不攻自破,可官军莫说是数月,就是数天也等不起,所以第二天,天一亮,两边的官军又马上开始了攻城。

此时城上的唐军不再象昨天那么轻松,在官军玩命的攻击下,城头的物质消耗很快,现在虽然还有很多,却不能象昨天一样滥用了,钟华本来以为昨夜援军就会来到,可现在到了早上还没有援军的影子,由于唐军刚来钓鱼城,信鸽暂时只能单向传递,钟华搞不清楚援军是否出了问题,到底哪天才能到,所以,守城的物质能节省还是节省一点好。

见城头的反击明显比昨天弱了很多,攻城的官兵都大喜过望,以为守军的物质已经消耗完,士气陡升,又前仆后继的冲向了城墙。

攻了半天,官军死伤了近千人,见城头的物质虽然比昨天要少,但一直连绵不断,而且中间不时的多了爆炸声,官军顿时泄了气,进攻起来开始变得有气无力。

此时在西门的官军却已陷入了困境,马祥麟正在指挥官军进攻时,官军的后队突然间乱了起来,马祥麟大惊,连忙派人去查看发生何事,而城头上的唐军已欢呼起来,他们在城头,已看到江面已来到好多船只,上面的旗帜高高飘场,正是唐军的黑色龙旗。

第六卷烽火岁月第三十一章活擒

来的正是李柱的三千人马,他虽然先和大部队一起行动,担搁了时间,但李过一下令,让他先走,他就一马当先,没有半分担搁,在马祥麟进攻正激烈时赶了上来。

马祥麟听到唐军增援部队来到,大吃一惊,若是逃走又不甘心,听到唐军的援军只有三千人上下,马祥麟狠下了心,决定先击退唐军的援军,攻城暂时让给东面的官军,只要把唐军的援军击破,守城的唐军心胆皆伤之下,说不定能攻下此城。

他马上下令,前军变后军,暂时退出城头的打击范围,先与刚来的唐军交战,马祥麟是从嘉陵江乘船而来,若他此时逃走,李柱就是派人追击也未必能追到,他这一返身交战,马上使自己陷入了危机。

李柱没想到在西门会遇到官军,若不是看到城头还飘扬着唐军的黑龙旗,他差点以为唐军没有拿下钓鱼城,否则拿下后又失去了,见官军要迎向自己决战,正合心意,大声道:“弟兄们,咱们先把他们的船毁掉,省得那些龟儿子等下要跑路。”

此时唐军全都还在水里,马祥麟将部队分派在几处容易登岸的地方,想等唐军上岸时杀他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唐军并不登岸,而是往下直冲而去,马祥麟大吃一惊,他顿时知道了唐军的企图,那就是要毁了官军的渡船。

他连忙下命令:“快,保护渡船。”

可是已经晚了,他们的渡船拴在一起,唐军的船只顺流而下。何等快速,这非是岸上的靠两条腿地官军能够追上的。官军在渡船旁只有二百个守军,马祥麟指望这二百人能抵档一阵子,没想到,唐军一靠近,手雷就雨点一样飞到了官军地船队里。到处都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那二百人莫说能挡一挡唐军,在渡船上待下去的勇气都没有,没死的都连滚带爬的逃上了岸。

等官军赶到时,只能站在岸上发呆,唐军将渡船炸了一遍还不够,又开始放起了火,熊熊地大火照亮了整个江面,一有官兵企图救火,马上就会被唐军的手雷炸成碎片。还有火枪不停的射击,官军无一人敢靠近自己的船只,只能呆呆看着唐军将自己的渡船全毁。

马祥麟赶到后,看到这种情形气得半死,他马出大喊:“蠢材,蠢材,快放箭!”

官军才恍然大悟,对着江中的唐军开始放箭。唐军的船前坚起了巨大的盾牌,箭支射在上面,发出“夺,夺。”的响声,却不能伤害唐军分毫。

马祥麟连忙道:“放火箭,放火箭!”

等到官军换上了火箭,漫天的火箭向唐军飞去,唐军这才有点手慌脚乱口有数条船上立马有几处着火,李柱连忙命令道:“全军退后。”随着旗语传了出去,唐军地船渐离渐远,官军的箭支慢慢够不到了。

等唐军退走后,官军的船只早已串起了熊熊大火。那种灼热连岸上的官军感受得到,虽然还有一些船只没有引燃,但所有的船只拴在一起,早晚也会烧光,也无人敢冒险上船解开船只,此时热浪好象连江水也要蒸发,谁敢下去。

马祥麟呆呆地望着大火,自己受伤的左眼仿佛又隐隐作痛,他故作镇定的道:“弟兄们,不要担心,秦帅很快就会派兵前来,我们只要不让贼军上岸就可以了。

官军勉强鼓起了士气,在沿岸巡防,严禁唐军上岸。

可是官军连投石机也没有,只靠弓箭,又如何阻得了唐军上岸,李柱将官军的船烧光后,逆水向上行去,找到一个合适地渡口,马上强行登岸,岸上的官兵虽然赶来了,拼命用火箭阻止唐军登岸,唐军一面派人灭火,一面用火枪向岸上射击,官军的弓手在唐军打击下顿时死伤惨重。

等先头部队一上岸,唐军更是每人腰间缠着十几枚手雷,一面向前冲,一面把手雷丢进官军的弓手里,无数的爆炸声在官军阵营里响起,官军再也没有勇气来阻挡唐军的登岸,只能步步后退。

马祥麟大急,此时官军经过昨日的折损,尚有四千余人,虽然已离开了城头的打击范围,但所处之地极不宽趟,若让唐军就这么一步步逼过来,恐怕不消一个时辰,所有人都只能挤到江里,他大声催官军攻上去。

无奈,此时唐军已有数百人上岸,这些人排成整齐地队列,手中端着长枪,依次射击,就这么“砰。砰。”的放着枪走过来,官军前排的士兵就象割麦子一样,一排一排倒下,许多弓箭手虽然射出了手中的箭支,但马上被唐军的火枪在全身打满了无数地洞,唐军一有人倒下,被扶到一边,身后之人上前一步补齐,脚步丝毫不停,向官军压了过来。

官军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打法,唐军整齐的脚步声就象压在自己的心上,神志为之一夺,加上眼见到前面的人一个个倒下,更是慌乱,开始还是一步步后退,后来有人发一声喊,转身狂跑起来,所有官军也有样学样,转身狂奔,希望离那帮杀神越远越好。

唐军并没有因他们逃路而放开脚步追击,还是一步步排队前进,道路高矮不平,让他们的队列也是呈锯齿状,但丝毫不减少气势,官军只敢远远回头眺望,谁也不敢再去冲击,可他们身后就是坚城,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江水,没有船只,现在虽然离唐军远远的,但唐军一上来,他们又往哪躲去。

望着越来越近的唐军,震耳欲聋的枪声又已响起,此时唐军已经全部上岸,三千名唐军黑压压的挤了过来,所有官军都手脚冰凉。已有人宁愿跳到江中,也不愿返回和唐军撕杀。马祥麟面如死灰,任他喝破了喉咙,只有为数不多的官军冲了上去,但眨眼就死于唐军的枪下。

马祥麟抽出自己地佩刀,就要往自己的脖子上抹去。身边地亲兵连忙抱住了他的双手,扯着往后退,此时已有一半官军站在了水中,岸上的官兵也处于唐军的射程下,官军实在已是退无可退,江中之人不时有被风浪卷走,唐军才停下了脚步。齐声大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前头的官军咣得一下丢下了自己手中地钢刀,跪在了地上。接着是后面,眨眼间所有官军的兵器都丢了下来,唐军这种队列式的射击,仿佛排山倒海,无穷无尽,让所有的官军都丧失了勇气。

唐军上前,命令放下武器的官军站成一列列排好,那些还处在水里的士兵却不知如何是好。若是上去不知会不会受到唐军的打击,若是跪下在水中投降,立马要把自己淹死,李柱望着这些已处于绝境的士兵,对亲兵吩咐道:“让他们上岸,告诉他们放下兵器可以免死。”

唐军喊道:“上岸免死,上岸免死。”水里的官军才敢走上岸来。此时正是四月,江水尚凉。许多官军一上岸,不由大声咳嗽,全身发抖。

马祥麟没死成,也无奈做了俘虏,他被押到了李柱身边。一个亲兵回报道:“大人,这就是官军的主将,被我们抓了。”

李柱望着仅剩一只眼地马祥麟,饶有兴趣,当官讲究体面,不知一只独眼的人如何会当上一军主将,对他道:“报上你的名字,官职。”

马祥麟仰起了脑袋,敌人的这种打法让他输得毫不服气,不过是仗着火枪厉害而已,他自付如果有一队骑兵,马上可以将敌人杀个片甲不留,可惜打仗没有如果,听到李柱的问话,他冷冷的回道:“你爷爷就是独眼将军马祥麟,现任副将之职。”

马祥麟的左眼是与女真人交手丢掉的,他在镇守山海关时,带兵巡罗,与一队女真士兵相遇,马祥麟在眼睛被敌人射中后,连发三射,射死了三个女真人,让这队女真士兵大为惊恐,拔马便逃,从此马祥麟便有一个独眼将军地称号,这却不是嘲笑他,而是士兵发自内心对他的尊敬。

李柱却不理他,冷哼了一声:“独眼将军,无名小卒,没听说过,押走。”这些近卫军个个眼高于顶,每个人都把目光放在秦良玉,张令,这样有名望的大将上,马祥麟虽是秦良玉的儿子,但除了马家军自己外,外人的目光一般放在她母亲身上,自然不会留意他。

马祥麟被李柱这轻蔑的眼光一扫,分外受不了,见士兵就要把自己押走,叫道:“唐贼,休要得意,我母亲很快就会将你们这些贼寇击溃的。”

李柱心里听得一动,叫道:“回来。”

两名唐军又把马祥麟押了上来,李柱问道:“你母亲是秦良玉?”

马祥麟骄傲的回答:“不错,你若不是仗着火器,我未必会输,有种地咱们再真刀真枪的打过。”

周围的唐军哈哈大笑起来,这个人莫非疯了,想让唐军弃火器不用,和他们比刀法,李柱点头笑道:“本以为你只是一只小虾,没想到还是一条小鱼,你母亲号称四川柱石,等抓到这条大鱼再让你服气不迟。”

马祥麟“呸。”了一声道:“你作梦,我母帅有五万大军,我石柱兵马随时可以再拉十万出来,你们就等着在死在四川吧。”马祥麟其实也知无论是他们马家也好,四川也好,此时形势都极其可危,但虎死不倒威,他只能寄希望亍母亲率军再创奇迹,击败唐军,保全四川。

李柱没有兴趣再与马祥麟斗口,挥手道:“把他押下去,咱们进城。”

城上的孙大兵早已看见了唐军已将外面的官军歼灭,把门打开,孙‘大兵远远迎了出来,见来得是近卫军,更是不敢怠慢,问道:“是那位将军带队。”

李柱已瞧见了孙大兵,笑呵呵地道:“是孙兄吗,这次可是兄弟领队。”

孙大兵瞧见了李柱,不由暗叫一声苦,孙大兵和李柱两人同在一个队中当兵,又同时升为武总,把总,后面成立近卫军时,孙大兵进了特种部队,李柱进了近卫军,那时特种部队人更少,能选中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孙大兵自觉高李柱一等,每次见面都要在李柱面前大势吹嘘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