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李鸿基自己参与了攻城才发觉其实错怪了张诚,在这样的攻城战中,你不前进反而会死的更快。

现在李鸿基已经没有了保存实力,出工不出力的想法了,你不出力,对方也不会放过你,不能压制对方,迎接自己的只有死亡,见一支长箭向自己射来,李鸿基用刀一挡,把长箭打飞,再一次爬上了云梯,后面的亲兵拼命向上放箭,压得墙上的义军投不起头来。

李鸿基已经到了墙头,还没有露出脑袋,上面无数的石块飞了下来,李鸿基大吃一惊,连忙一翻身躲在了云梯的后面,但只感到手上一痛,已被石块砸了一下,手再也握不住云梯了,直往下掉去,“砰”的一声,重重的砸在了地上,李鸿基只感到全身疼痛,再也爬不起来,亲兵大急,分出数人架起李鸿基就往后跑,只听几声惨叫,后面的几名亲兵只顾着李鸿基,再也躲不开砸下来的石头,被活活砸死,李鸿基含着泪水看了一眼,被亲兵架着快速的离开了。

亲兵扶着李鸿基走离了城头五十步远,停了下来,由于有李鸿基亲兵弓箭的压制,已经没有什么危险了,这几天双方的弓箭手互相对射,几乎损夫殆尽,李鸿基先前组织的两百弓手只有八十几人躺在大帐里动弹不得,每人都至少挨了三四箭,其余的都已倒在了城下。后来又勉强选出了一百人,幸亏城上的弓手也伤亡的差不多了。

这两天来,一百多弓箭手屡屡造成官军的局部优势,李鸿基的人多次登上了城头,义军对李鸿基攻击的城墙防守也越来越严密,这次差点把李鸿基也杀了。

天渐渐暗了下来,盼望了许久的鸣金声终于响起,官军都撒开了双腿,往后退去,又活过一天了,明天不知还能不能听到这鸣金的声音。许多士兵一退到安全距离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若是城中这时能出来一股人马,恐怕官军马上就要化作鸟兽散。

城头上又传来了义军的欢呼声,不过也是有气无力,天知道官军的攻击有多疯狂,城中很多士兵都已疯备不堪了,见官军退了下去,也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再也不愿起身。

李鸿基回到了营中,左手被石块砸中的地方血肉模糊,那一摔浑身更是疼痛无比,今天他的属下又有四十多人伤亡,这一个个士兵都是他所训练的精锐呀,却白白耗费在府谷这座小城中,但他却毫无办法,从到这里一年多以来,一切都是由他作主,这种突然变成一个小卒子的感觉让他很不适应。

刚由军医把伤口简单的处理了一下,传令兵过来:“总兵大人有请。”

李鸿基也顾不得吃饭,随传令兵到了王承恩的帐中,等了一会,发现中军游击将军以上的人都悉数到场,众人都在切切私语,不明白总兵今晚把大家都招来有什么事。

随着王承恩的到来,众人立马哑雀无声,向王承恩行礼:“参见总兵大人。”

王承恩摆了摆手,满脸喜色:“各位免礼,今天叫各位过来是让各位准备兵马,晚上子夜时分我军要拿下府谷县城。”

众人一听,马上嗡的一声响起,议论纷纷,各人都交头接耳,其中一位参将站了起来:“启禀总兵大人,是否要准备夜战,如果是夜战,我部都已疲惫不堪,恐怕是不能胜任。”

众人都附合起来,都道:“士卒疲惫,不能夜战。”

王承恩微微一笑道:“各位放心,士兵的情况我都清楚,今晚我们毫不费力就可以进城,到时拿下府谷不费吹灰之力。”

另一个参将又站起来道:“请问总兵大人,用什么办法可以毫不费力的进城。”

王承恩眼一瞪:“用什么方法进城到时就知晓,现在还需保密,各位回去后务必准备好人马,马匹要绑着马口,防止嘶叫,马蹄要裹上布匹,防止发出声音,若有那一部没有做到,坏了大事一律斩无赫。”

王承恩这句话一出来,众人心里都一禀,众声回答:“是。”

当夜正是星月无光,整个府谷都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为防止官兵夜晚偷城,城墙上都插上了火把,但在这样的黑夜,火把的照耀距离有限的很,官兵已来到距城不过两百步的地方,静静的潜伏下来,此时城上的义军,经过这些天的撕杀已经是疲惫不堪,加上官军从来没有在晚上来袭城,警觉性已经很低了,许多站在墙上的人都已睡去,但还有几人在强撑着眼皮,却也已是蒙蒙胧胧的了。

这时东门下却有几十个鬼鬼祟祟的人尽量避免火光,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东门的守军摸去,见到了熟睡的义军,用手捂住义军的嘴后,用刀子在守军的脖子上一划,熟睡的士兵只是瞪了一下腿,就悄无声息的死去,为首之人见守门的士兵都已解决,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散发出来,怕被城头的士兵发觉,忙作了个手势,让手下快点把门打开。

几百步外的官军死死的盯着城门,突然见城门亮起了火把,晃了几晃,王承恩大喜,吩咐到:“上”

前面的官军顿时缓缓移动起来,发出轻轻的沙沙声。

这时城头上的一名义军闻了闻,推了一下身边的同伴说:“有血腥味,你起来。”

旁边的同伴不耐烦的道:“死了那么多人,哪里会没有血腥味,让我再睡一会儿,明天不知还能不能睡觉了。”

那名义军又闻了闻,自言自语地道:“不对,是新鲜的味道。”

连忙起身,探头往城外望去,顿时吓傻了,城外密密麻麻的官军正在快速的向城门移动,他张一张嘴,刚想叫出来,突然一支长箭飞来,准确的射在他的咽喉,把他要发出的声音塞了回去,一头截倒在他同伴的身上,他同伴被这一砸顿时醒来,用手将他推开道:“你要死啊,躺在我身上。”

突然发觉不对,仔细一看,同伴的咽喉上插着一支长箭,浑身一机伶,醒了过来,大叫一声:“敌袭。”

这凄厉的喊声一下子就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这时官兵的前头已经进入了城里,听到了喊声马上点起了火把,大喊一声“杀”,向前冲去。

不到一刻钟,整个府谷城都响起了喊杀声,官兵这时可不会仁慈,到处见到房屋就烧,看到乱窜的人影就砍,小小的府谷城,在数月间就遭到两次大军的烧杀抢掠。

天亮后,官军已经占领了整个县城,王自用,王嘉胤两人听到了喊杀声就知道不妙,带着自己的亲兵趁着混乱从西门杀出了一条血路,奔山西而去,而毕忠毕竟是个文人,身边又没有亲兵保护,以为刚投了明主的他被乱军所杀。

天亮之后,王承恩传下军令,官兵的烧杀抢掠才渐渐停止,官兵在这座城下死伤八千多人,逼了一肚子火气,昨夜杀起人,放起火来自然毫不手软,天一亮,整个县城都是一片断瓦残檐,街上到处是尸体,县城一大半的房屋被毁,比上次义军攻进来不知残了多少倍。

李鸿基走在这宛如地狱般的地方,心里郁闷非常,这些都是自己的同胞手足,许多都是老百姓,自己看着他们被杀却毫无办法,只能尽力约束自己的手下,而部下却都不以为然,直到自己亲手斩杀了数人才知道自己不是开玩笑,没有参与到这场烧杀抢掠中,想到以后自己要是起义,不知会有多少人死在自己刀下,心头更是沉重无比。

自己所做是对是错,是否可以不反对朝庭,又一想若是自己不起义,全力保朝庭,大明朝是否会延续下去,想到这个问题顿时心乱如麻,自己一开始知道来到这里后就全心在准备造反,认为自己不会重捣李自成的覆泽,能把北方的野蛮民簇击败,让中华民簇重新站在世界的颠峰。

又想自己这样做是否只是为了个人的权力,万一自己中途就身死,岂不便宜了女真,这年头穿越者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不会身死,凭自己超越几百年的知识,只要有二十年的时间,自己绝对可以打造出一个强盛的中华民簇出来,但昨天的经历告诉他,他的生命同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死去,万一中途自己撒手而去,却把大明朝的根据动摇,自己岂不是成了民簇的罪人,后世的网络上不是有人把李自成当成是满清的帮凶吗,自己该何去何从,一时迷茫起来。

—————————————————————————————————————————————————————————————————————

解释一下:李自成第一次起义时投靠的是王嘉胤,后来由于英勇善战,深得部下拥戴,遭到王嘉胤的妒忌,想暗害他,李自成得到消息,才又率军投靠了王承恩,在王承恩帐下东征西讨,立下了大功,后来王承恩派他守榆林时因醉酒杀了当时陕西巡按吴生生的侄子,才重新造反投靠了高迎祥,许多人都模糊了这一段,只认为李自成驿卒被截而造反,有人看了许多以崇祯或其它人为主角的这段时期小说,都以为李自成只是驿卒被截而造成反,却不知后来李自成又投靠了官军,正是有了这一段经历,李自成看清了官兵的面目,在崇祯十一年,起义进入低谷时,张献忠,罗汝才等人纷纷向官军投降,而李自成却潜伏在商洛山中,无论如何艰苦却不肯投降官兵。

拉一下票,点推比有点偏低,各位看得爽时,千万要投一下票,把本书顶上去,否则会很快淹没在起点的海洋中,作者也没信心写下去。

第十六章美色上

 此时王承恩正在城中最豪华的一座大院落中,这里的主人姓田,叫田广,昨晚这座院子还是给王嘉胤住着,当初王自用攻破此城时田广马上将自己才十七岁却长得如花似玉的女儿田玉珠献给了王嘉胤,并把这座院子让给了他。

王嘉胤被田玉珠迷得晕头转向,在全城的富户都被屠杀殆尽之下,唯有此人不但保住了身家性命,还得了不少好处,这次官军攻城甚急,王自用把能派的人都派出去了,田广看着义军好象不能支持,马上派家人在晚上偷偷出城与官军联络 ,昨夜由其儿子田虎亲自带队,打开了东门,放官兵入城。

田广见众人拥着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走了进来,猜想就是总兵王承恩,忙跪下行礼,道:“小民田广,参见总兵大人。”

王承恩扶起他道:“不必多礼,这次你有功于朝庭,朝庭不会亏侍你的。”

田广唯唯诺诺的站起来,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心想:“可惜是个太监,不能女儿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嘴里却说道:”大人功高劳苦,这个院子还算干净,若大人满意,可以搬进来。”

王承恩点了点头,对他的识趣大感满意,昨夜一场血战,现在完整的院子倒是不好找。王承恩便在这座院中暂且住下,发布命令,维持治安。

府谷本有八九万人口,经此一役,人口下降到不到五六万,许多人看到官兵都有一股仇恨,本来百姓心里还是向着朝庭,许多青壮被逼守城也是出工不出力,但昨夜一役,很多人的家园被官军所毁,家人被官军所杀,对官军的仇恨再也化解不了。

此时延安正在吃紧,王承恩攻下府谷后不敢多待,留下一部人马驻守外,第三天就全体起程住榆林返回,考虑到府谷刚刚城破,二王又已逃走,心须留下一名勇将,但因要征高迎祥留下的人又不能太多,王承恩左想右想,决定留下李自成比较合适,给李自成补齐一千兵马后要求他自己再想法蓦兵,务必要守好府谷。

此时的李鸿基正在迷茫中,见王承恩如此安排,也没有异议,送王承恩离开后感到府谷实在是太惨破了,而且内政也非自己善长,加上城中五万余人一大半恐怕对官兵都是一腔仇恨,李鸿基忙叫人到金县把周凤梧暂调过来,又另调一千兵士过来。否则只有一千人,府谷还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王承城在的几天里,官兵一直在清理尸体,直到他走时城中还没有清理干净,王承恩走了以后,城内更是乱的不行,打劫,强奸,在每个夜晚都会发生,李鸿基想清理尸体都不成,好在这还是晚冬,天冷,否则只怕役情又起,全城不知又要死多少人。后来李鸿基干脆什么也不做,这所有士兵分成两班,日夜巡逻,城里的治安才好转。

第六天后,周凤梧匆匆带来的一千人赶到,府谷才真正安全了,李鸿基放下了心,这几天李鸿基都没有合眼,生怕二王返回,或有其它动乱,李鸿基的本部人马只有七百多人,还有将近二百人躺在伤号员里。

另外王承恩给李鸿基补充的五百人本身是府谷王自用抓的青壮,本来当夜城破是城中还有一万多名青壮,这些人见官兵进来并没有反抗,但是天亮后看到城中让官军如此糟蹋,不由怒火万分,引起了几次骚乱,都被官军镇压了下去,后来王承恩干脆把这部分人打散编入官军中,临走时给了李鸿基五百人。李鸿基又哪敢对这五百人放心使用,事实上这五天来府谷只靠李鸿基谪系的五百士兵在维持。

李鸿基见周凤梧到来,只交待了一下便马上返回房中睡觉,这些天李鸿基脑子里的弦都一直紧绷着,现在放下了心,第一件事当然而睡觉。

李鸿基一直睡到傍晚才起来,只感觉精神饱满,神清所爽,这府谷的衙门已经破坏了,李鸿基等王承恩走后也就搬进了田广的那所宅院,周风梧也让李鸿基安排在那里。

李鸿基一出大厅,见旁边的屋子灯已亮起来,知道周凤梧在,忙走了过去。见周凤梧正在埋头写字,也不打拢,拉了一张长橙自己在旁边坐下。

周凤梧不亏是内政高手,接手后只一天就理清了头绪,目前府谷各个衙门都缺人,原先的人员不是投靠了义军便是被杀了,李鸿基对这些事也是头痛无比,这几天都实行军事管制,周凤梧一来,知道要想让府谷恢复正常,头一件事就是把各个衙门恢复起来,但目前又不能使用本地人,好在周凤梧已经料到了这个事,各方面的人员都从金县抽调了过来,暂时先让这些人安置下来,等到以后朝庭另派人接手再说。

李鸿基等了好久,才见周凤梧伸了一下懒腰,看来是完成了,瞧见李鸿基在,连忙起身,行了一礼道:“属下不知大人驾临,末能迎接,失礼了。”

李鸿基一摆手,道:“凤梧,你我两人还要如此多礼吗,怎么样,府谷的事怎么处理。”

周凤梧道:“我写了一个方案,正要呈给大人,大人请看。”

李鸿基接过册子,看了一下道:“不错,很详细,就照这个实施吧。”

周凤梧又道:“大人,府谷遭了两次兵灾,这今年的钱粮还需大人向上奏请,免了才是。”

李鸿基点了点头:“不错,这我会马上向上申请。”

“另外府谷百姓家中余粮不多,恐怕还需朝庭赈济,否则不久百姓就可能断炊,到时恐怕又有人要揭扦而起了。”

“这倒是个问题,不过府库中的粮食恐怕不少吧,我听说贼军收缴了大量粮食。”李鸿基轻松的回答。

“大人怎么糊涂了,府库中的粮食都是官军的缴获,上次王总兵已运走了一大半,剩下的都作了登记,哪天说不定就会派人运走,大人怎么能乱动。”

“不是吧,这些粮食本来就是贼军抢府谷百姓的,不全部还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全部运走啊。”李鸿基挠了挠头道。

“恐怕总兵大人不会如此作想,今年朝庭正吃紧,陕西各地烽烟四起,正需要粮草的时候,若大人动用了这批粮草,到时总兵大人催要,大人拿不出,即使不人头落地,也要官位不保。”周凤梧正色的说。

“哪怎么办,这岂不是即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李鸿基无奈的道。

“大人只是暂代府谷各种事务,如果过一两月,官府另派人过来那就不关大人事了。”

“陕西如此混乱,我看朝庭短期是不会派人过来了,这样吧,如果可能只有先向金县调一部分粮草过来接济了。”

周凤梧也叹了一声:“也只能如此了,大人真是接了个炀手的山芋。”

这时李鸿基的肚子“咕,咕”的叫了起来,李鸿基才发现,今天早上吃过一点后一直滴米末进,对周凤梧道:“先吃饭吧,这些事明天再说。”

第二天,周凤梧就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起来,各个衙门都已建立,又将那五百名本地青壮打散分到了官军中,又派人回金县运粮,确保本地的居民能活下去,只用了五六天,整个府谷就恢复了秩序,虽然府谷还是很破败,但居民的心已经定了下来,对官兵也渐渐清除了一些仇视。

这已是崇祯四年的春天了,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周风梧到来后,李鸿基就轻松了下来,不由想起自己的家人来,金县虽然离得近,但他已不好先把小妾接过来而把老父和结发妻子丢在一边,所以昨天先派人回米脂把父亲接过来再说,到时再到金县接秀娘也不迟,反正金县只有几天的路程,而米脂以父亲的年龄速度必不能快,一去一回大概一个月时间就够了,想到一个月后一家人就能真正团聚,李鸿基心中高兴,嘴里哼着口哨,在花园里散起步来。

正在这时,花园的池塘边传来了一段女子的笑声,李鸿基感到奇怪,自己搬进了这座院子从来没有用过女子,那来的女子声音,好奇心大起,忙蹑手蹑脚的向池塘边走去。

只见池塘中央的亭子有两名女子,正对着他的是一个绿衣服女孩,看年龄只有十六七岁,长得眉清目秀,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胸脯已经发育得鼓鼓的,不过看其衣着只是个丫环,手里正拿着一朵鲜花往坐着的那名红衣女子头上戴去。

李鸿基已经数月没有碰过女人了,刚才又正想起自己的娇妻美妾,正是情思茫茫的时候,看到那个小丫头已是有了反应,暗赞了一句,“好一个俏丽的小丫头。”

但当目光望着那名红衣女子时,只见到背影却仿佛有了股魔力,其背后的曲线已是惹人遐思,却不知从正面看会是一个怎样的美态,李鸿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生怕惊动了那两名女子,盼着那名女子能回头,但无论李鸿基如何心急,那女子始终背对着他,不肯转过身来,只有一阵阵清脆的笑声传来,让李鸿基的心头里痒痒的。

只听啪的一声,却是李鸿基的手太紧张了,一根拇指般粗细的树枝被李鸿基折断,亭子中央的两人顿时觉察,那丫环一抬头,已看到了李鸿基,只听那丫环说道:“小姐,有人呢。”

那红衣女子“嗯”了一声,恋恋不舍得说道:“那我们回去吧。”

说罢站了起来,却并不回头,枭枭地朝花园的侧门走去。这一站立,李鸿基马上就看到了红衣女子那翘翘浑圆的臀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