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接待郑兴的李过却是不冷不热,推脱皇帝事忙,没有功夫接待。将郑兴凉了起来,连续过了两天还没有得到唐皇召见他的确切消息,让郑兴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推脱事忙的李鸿基却正在延平知府衙门的后花院兴致勃勃的观看田淑英编派的歌舞,唐军留在延平的一干重臣都在旁边相陪,突破黄土隘后,唐军君臣都放松下来,以一国之力和福建一省之力交战,谁都知道福建大势已去。

唯一顾虑的是郑芝龙会破奈沉舟,干脆将福建放弃。率军在海上和唐军交战,那时唐军在舰队没有强大起来之前只能干瞪眼,所有尽管已是胜利在望,唐军还是想对郑芝龙招降,而不是剿灭。

见皇帝悠闲的欣赏歌舞,陪在一旁的李过坐立不安,郑兴这次来求降,眼看唐军往福州方向调去的兵力越来越多,他如何不急,只得一直缠着接待他的李过,要求早日谨见皇帝。

李过每次一回去就被郑兴缠住,李过明知皇帝没有什么事,却不得不在郑兴面前一次次推脱,让他差点被郑兴烦死,见皇帝实在无事,不由发问:“万岁,郑家那边又在催促,万岁是不是马上召见,如果他们能早日投降,岂不更好。”

=奇=李鸿基笑了笑:“不急,明天再召见也不迟。”

=书=李过大为郁闷,等下回去非得又被那郑兴缠上不可,他心中不明白皇帝既然要招降郑家,又何以对郑军求降的使者避而不见,非得拖着日子。

=网=宋献策在旁边对李过点醒道:“李将军。皇上没有见到福州被围的军报,是不会召见郑军的使者,你可能还要再应付郑兴几天才行。”

李过不解:“为何要图住福州再召见,难道皇上还怕郑军会跑不成。”

宋献策却不再答话,把精神重新转向了园中的歌舞,李过无奈,只得盘算等下回去,怎么应付郑兴的纠缠。

第八卷一统中原…第七十七章郑氏屈服

正当郑兴为不能见到唐皇而发愁时。福州的郑芝龙更是急得吐血,当郑兴出城后的第三天,唐军已经将福州北面的小县城全部拿下,郑芝龙顿时陷入了去留两难的境地,犹豫不决之间,唐军首先攻下了福州东面的连江县,接着拿下了长乐县,将福州郑军海上的退路彻底堵住,再慢慢向福州增兵。

福州是闽越国的都城,无诸依治山建城,人称治城,晋时又改名为子城,唐开元十三年,子城改设福州都督府,从此,福州就定名。北宋时期,福州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格,令“榕荫满城,暑不张盖,”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誉。

郑芝龙听到连江,长乐两县被唐军拿下时,反而死了心,吩咐将福州的大门紧闭,不理不管,一心等待郑兴请降的结果,福州的唐军兵马越聚越多,三四天后,已达到六七万人,现在郑军就是想出城也不能了。

望着城下游旗飞扬,密密麻麻的唐军,就是那些以前还想和唐军交战一两场的郑军将领心中也软了下来,打消了和唐军交战的主意,只是他们不知郑兴和唐军谈得如何,只能等待。

城下的唐军却不愿等了,接连射了数封劝降的书信,要求郑芝龙马上投降,唐军还摆出一幅进攻的架式,看着城下唐军杀气腾腾的样子,郑芝龙屡实为难,他当然不愿向下面的唐军投降,要降也该向大唐地皇帝投降才对,这关系到他们投降后的待遇问题,只是不投降又怕城下的唐军真的进攻,只是重新派人与唐军谈判。

郑兴不在,郑明和郑森的意思差不多一样,若不是福州被围,他还要鼓动郑芝龙出海重新当回海盗,而杨耿伤势还没有好,郑芝龙想来想来,不顾郑彩曾领军偷袭过唐军,只好派他出城与唐军谈判,希望能拖到郑兴回来,城下的唐军可以暂缓进攻。

为防止唐军趁机抢门,郑军甚至不敢打开城门放郑彩出去,而是直接用吊篮将郑彩和他的几名亲兵送到了城下。

此次进攻福州的主将正是田见秀,他得到了皇帝的亲自指示,郑军前据后恭,如今到了山穷水尽时口还打着原来地算盘,必须让郑家尝到苦头,才会允许他们投降,否则谁都会认为唐军可欺,打着拼得过就拼,拼不过再投降依然有高官厚禄的主意,当然也不能将郑军逼急,让郑军干脆拼死抵抗,如何拿捏,就得田见秀自己拿主意。

郑彩被唐军的士兵引着通向主将的大帐,两旁的士兵手按刀柄,杀气腾腾的望着他,郑彩反而放下心来,他做海盗多年,在刀山血海中也走过数遍,又如何会把这点阵仗放在眼里。反而是昂首挺胸,进入了田见秀的大帐。

“大明福建水师副总兵郑彩见过大唐田大将军。”郑彩见到高坐在上地田见秀,只是淡淡地行了一礼。

听到郑彩自报名号,唐军的各个将领都咦了一声,倒没有想到郑芝龙会将手下如此得力的肋手派出来。

田见秀毫不客气:“郑将军来此,莫非已答应投降不成,那就打开城门让我军进入福州,也可使福州免于一场兵事,本座可保福州军民无恙。”

坐在两侧的唐军将领也一个个嚷了起来:“投降,否则我们杀进去!”

郑彩面不改色,回道:“郑某今日到此,正是喜告之田大将军,福建上下均有意向贵军投诚,只是我方已派出人员去见唐皇陛下,如果唐皇答应我方地条件,福建全省上下自会向贵车投诚,田大将军又何必心急。”

田见秀哼了一声:“条件,你们现在还想谈条件吗,你们早已失去了谈条件的资格,早点投降才是正事。”

郑彩侃侃而谈:“田大将军此言差矣,我军在城中尚有数万精兵,海上更是有一支无敌的水师,如何不能谈条件?”

田见秀心道:“若不是看在水师的份上,恐怕皇上理也是懒的理你们。”口里却道:“什么水师又有何用,能救得了福州吗?”

郑彩不由一窒,心中大呼失策,如果能在唐军围城之前果断放弃福州。撤到海上,恐怕此时也不会被围,就是和唐军谈判起来,也远比现在好地多,当初大家只是不愿到海上漂泊,倒是没想到唐军会先围城,使己方失去了讨价还价的资格。

田见秀见郑彩动摇,趁热打铁道:“若是贵方无条件投降。我皇可能还会念几份情份。福建上下官吏不失荣华富贵,若是现在还妄想谈条件,我皇一怒之下,恐怕于贵方并非好事。”

郑彩心中刹那间转了千百个念头,还是叹了一口气:“即如此。那还请田大将军能否暂缓进攻数天,郑某回去向巡抚和福建其他官员回禀,说服他们向贵军无条件投降。”

见郑彩屈服,田见秀脸上展开了笑容:“好,我可以给你一天时间。明日此事若福州再不投降,我军马上攻城。”

郑彩点了点头:“即如此,郑某就先回城中,告辞了。”

“好走,不送!”

看着郑彩走出了大帐,马继先忍不住向田见哥问道:“大将军。若是福州明日不降,难道真要攻城?”

田见秀自信满满:“放心吧,郑芝龙是一个聪明人,他一定会在明天投降。”

郑彩照样是用吊篮拉上了城头,他一上来,郑明,杨耿等人就急不可耐的询问道:“如何?唐军可愿暂缓攻城?”

郑彩回道:“唐军今天是不会攻城。”

众人松了一口气,杨耿却是心细,听出了郑彩话中之意。大吃一惊道:“今天不攻城,明天又如何?”

“若明天我们还不投降,唐军就会全力对福州进攻。”

郑彩的这句话仿佛石破惊天,打得郑军各个将领都摇摇晃晃,郑明怒道:“大哥,唐军太目中无人了,他们若要进攻,就让他们来吧。”

郑芝龙却不答话。向郑彩问道:“依你之意,我军该如何是好?”

郑彩回道:“大哥,如今形势逼人,莫如就依唐军之意,明日出降。”郑明重重地在城垛上拍了一下:“我不同意,没有谈条件就出降,那岂不是一无所获,若是唐军翻脸,莫说做不成官,就是想成为富家翁恐怕也不可得,大哥千万不可答应,老五是猪油蒙了心,去一场唐营,恐怕就把自己当成了唐军中人,才会反过来向我们劝降。”

郑彩大怒,没想到郑明会怀疑自己的用心:“愚不可及,当初若非你们强烈要战,现在大哥已是福建总督,又如何会到这个地步,我们已身处唐军包围之中,早晚要降,当然不如早降,至于条件又有何用,即使大哥照样做了福建总督,我们一投降就是别人地属下,若是唐军要找我们的麻烦,我们就能躲过不成?”

郑明大为不服,正要反驳,郑芝龙已听得心烦意乱,摆手道:“好了,不必争了,传我命令,全军向城下的唐军投降,也不必等到明天了,今天就降了吧。”

众人一时都哑然,没想到郑芝龙会如此决然,郑明张了张嘴,还想再劝,最终还是没有开口,默默的走下了城头。

得到向唐军投诚的消息,郑军一个个都松了一口气,即然黄土隘这样的险关都能被唐军攻城,福州又能守多久,如今能体面投降,当然最好不过。

郑芝龙回到了府中,忍不住唉声叹气,他在城头上时说得决然,内心却如刀绞一般的心痛,不要说以前纵横海上时自己俨然是一方霸主,就是归顺明朝后,也一直顺风顺水,到如今更是贵为国公,这一切,随着向唐军地投降,犹如落花流水一去不返。

可以想象,无论最终唐军让他做不做官,官大官小,他今后在唐军中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要想回到从前的风光,那是想也不要想。

郑芝龙正在伤感自己时。他的夫人田川氏迈着小碎步跑了过来,向郑芝龙福了一礼才开口道:“老爷,不好了,大郎离家出走了。”

自己的思绪被打断,郑芝龙不由大怒:“这个小畜生,就会添乱,他为何要出走?”

郑芝龙一发怒,田川氏不由大惊,跪在了地上,重重的磕头:“对不起!对不起!”

郑芝龙略一思忖,就肯定郑森定是知道自己下令投降唐军,他为之不满,才要离家出走,见田川氏还在磕头,不耐烦的道:“好了。你下去吧。”

田川氏抬起了头。嗫雷的道:“老爷。要不要派人寻找大郎?”

郑芝龙暴怒起来:“不要管他了,福州就这么大,过几天他自然会回来。”

田川氏不敢再言,爬起了身,迈着细细地小碎步离开,郑芝龙又独自呆了半响,郑彩等人来到外面向他请示道:“大哥,将土们都安排好了,可以向唐军投降了。”

郑芝龙留恋地看了看府中一眼,这是巡抚衙门,以前肯定是轮不到他住了,想起以前曾经能得到福建总督的职位却被自己错过时,对郑森的离家出走更是愤怒,小畜生,若不是迫不得已,你以为老子愿意投降啊。

见里面迟迟没有动静。郑彩只好又催了一遍,“大哥,大家都准备好了,就等大哥发话了。”

“知道了,催什么催。”

众人只好在门外等着,这次郑芝龙倒是没有担搁太久,他整了整自己的仪容,对着厅中地大镜子看了几遍才出来,看出福建上下的官员都站在了外面,郑芝龙清了一下嗓子:“传我命令,将城门打开,咱们出降。”

听到福州城门大开的消息,田见秀倒是愕然了半响,才对身后的众将道:“走,咱们看看去。”

此时离郑彩回到城中不足二个时辰,田见秀本来猜想恐怕郑芝龙得到郑彩的回应后,今夜肯定会失眠,到明天顶着两眼血丝来投降,没想到郑芝龙这么快就想开了,倒是让田见秀对郑芝龙高看了几分。

田见秀等人来到军营前头时,郑芝龙已带着福建地文武官员出了城,田见秀忙迎了上来,见唐军的主将到来,郑芝龙远远就带人跪下,口称死罪,向唐军献上了福州巡抚的大印。

郑芝龙真降了,田见秀倒是没有怠慢,亲手将郑芝龙扶起,田见秀知道皇帝对郑家的水师很是重视,唐军中其他将领可能还看不到水师地重要,就凭区区一万多水师能在长江上挡住唐军数十万大军一月之久,田见秀也会对水师的战力刮目相看。

若是郑芝龙此刻还打着能用水师要挟唐军地主意,田见秀倒是会对郑芝龙看轻,能进能退,放显英雄,谁都知道进,知道退的人恐怕就少之又少。

凭这点,田见秀估计此番郑芝龙虽然做不成福建总督,至少也能捞上三品的官员做做。因此唐军进城后,尽管皇帝对郑芝龙一干将领如何处理的旨意还没有下来,田见秀对郑芝龙等人却极为优待,连巡抚衙门也没有让郑芝龙空出来,让郑军上下渐渐安下心来。

郑兴已在延平府呆了五六天,唐皇依然没有召见他,他的头发都为此急白了不少,不知唐军这是何意,按理唐军对郑军招降,决不会无故怠慢才对,一个可怕的念头始终盘在郑兴心头,莫非唐军只是打着招降的幌子,实际上是要将郑军金部剿灭。

只是无论郑兴怎么对接待他的李过纠缠,从李过嘴里都得不到半点信息,让郑兴颇感无奈。

这天,郑兴同样一大早就到了延平的知府衙门,在外面等待李过到来,过了半个时辰,李过才骑马走了过来,郑兴忙上前喊道:“李将军,郑某想求见皇上,还烦领李将军通报一声。”

郑兴这也是无法可想,唐皇虽然就在里面,可不是他能随便进去的,只能通过李过求见,李过点了点头:“郑将军,你耐心等一下,我这就给万岁通报。”

郑兴勉强自己挤出一丝笑容:“如此多谢李将军了。”

李过对郑兴的毅力倒是佩服,只是李鸿基不愿见他,李过也无法可想,打算见过皇帝,转几个转,就将郑兴的求见拒掉。

第八卷一统中原…第七十八章神仙难为

这次李过却没有让郑兴等多久,进去了一会儿,李过就出来了,满脸全是笑意:“郑将军,皇上答应见你了,请随我来。”

郑兴大喜:“多谢李将军。”

此时他恨不得把怀中带着的银两全都掏出来塞到李过手里,可惜却不敢造次,他这次议降,自然希望能得到唐军重臣的帮助,带了不少重礼,只是第一天送礼时就出师不利,被李过扫地出门,接着又受到唐军情报部门的警告,让他空有礼而送不出去。

能得到唐皇的接见,郑兴开头只是兴奋,可是跟在李过身后越向前走,郑兴心中却越是惶恐起来,郑家没有及时投降,而是妄想凭借福建的地势一搏,失败之后才重提投降之事,唐皇明显不满,才会将他晾了五六天,不知等下接见时是否又会借故刁难。

在郑兴患得患失间,他们两人已转过了前面的正堂。到了后面的一个花园中,前面的李过已停了下来:“到了,皇上就在前面,你自己拜见吧。”

郑兴一惊,差点撞到了李过身,忙止住了脚步,抬眼向前看去,前面数十个人团困围住一个身穿明黄色衣服,大约只有三十岁左右的人,旁边还有一个美丽非凡的女子,郑兴知道眼前这人就是唐皇,他不敢多看,忙低下了头,跪下道:“福建副总兵郑兴参见大唐皇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按理郑兴作为郑芝龙的使节,在郑芝龙还没有投降唐军之前,他是不用大礼参拜的,只是此时郑兴被晾了五天,心中早已慌乱,巴不得皇帝看在他恭敬的份上,能给福建上下一个好的待遇,也顾不得规不规矩,一上来就行了一个大礼。

“平身!”

“谢万岁!”皇帝的语气平平淡淡,郑兴根本分不清喜怒哀乐,虽然站起了身,却更加不敢放肆,头反而垂得更低。

“听说爱卿精于水战,曾经横行东海的大盗刘香就是被爱卿逼得引火自焚,此事是否当真?”李鸿基并没有提及招降郑芝龙之意,反而对郑彩的水战感兴趣起来。

郑芝龙起于海上,手下之人哪个不精于海战,只是剿灭刘香仍是郑氏集团最得意之事,见皇帝提及,郑兴脸上大放光彩:“回皇上。那是福建水师上下地功劳,末将不敢居功。”

李鸿基“唔”了一声,继续问道:“当时你们还和荷兰人交战,荷兰人水师战力如何?”

郑彩没想到皇帝会关心荷兰人,他此时搞不清皇帝的用意,也不敢提招降之事。顺皇帝之意回答道:“回万岁,那荷夷确是了得,他们的船只倒是其次,只是火炮远比我方要多,射程又比我方要远,射速还更快。两军交战中,他们往往大占便宜,幸好荷兰人的船只不多,才被我等击败。”郑彩说完,仿佛还心有余悸,毕竟距离上次交战的时间也不算太久,才过去了五年。

刘香本来也是郑芝龙地手下,只是不满郑芝龙投靠朝廷,才转而离开了郑芝龙,改投荷兰人,和郑芝龙发坐过几次大的海战,前后时间达数年之久,最激烈的一次是在崇祯六年十月份,那时郑芝虎带领明军二百五十艘左右的帆船(其中五十艘为特大战舰)在金门料罗湾追上荷兰大船九艘、刘香船只五十多艘。

郑芝龙报仇心切,奋勇当先,使用铁钩钩住敌船纵火焚烧战术,共焚毁荷兰快艇一艘,并捕获另一艘快艇,刘香临阵败逃,荷兰台湾最高长官普特曼斯狼狈退回台湾,才使荷兰人放弃了与刘香的合作,转而和郑芝龙修好,使郑芝龙能独占东海地贸易,并为最终击溃刘香创造了条件。

皇帝的声音再次传来:“如果朕让你领现在的福建水师与和荷兰交战,能否有把握将荷兰人击溃?”

郑兴想了一下,才道:“禀皇上,末将没有把握,若是与荷兰人冲突,最好的结果恐怕也是两败俱伤。”

听到郑兴的回答,李鸿基自言自语的道:“看来朕还是太心急了一点。”转而又热切的问道:“若是福建水师与广东水师能合作,击败荷兰人又有几分把握?”

郑兴不明白大唐皇帝为什么老是关心小小的荷兰,在他看来,荷兰人虽然占领了台湾。可是无论是对以前地福建还是以后的大唐,都不一定是坏事,没有荷兰人,远在欧巴罗地物品就不会运到中原来,而中原的丝绸,瓷器要运到欧巴罗也要麻烦的多。

虽然以前的荷兰人横行霸道,蛮不讲理,可是和大明交战数次后,荷兰人已老实了许多。双方专注于贸易,郑氏才能对荷兰人容忍,只是皇帝的问话他不能不答:“回万岁。若是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一起出动,末将有九成把握将荷兰人全歼。”

李鸿基得到这样的信息大为高兴,此时地荷兰在大明面前也是纸老虎,自己原先还以为要等上个十年八载才能收复台湾,现在郑氏已降,如果能将广东也逼降,统一全国之后,马上就可以发动收复台湾的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