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毛子来了,在离安加拉河不远百里的地方建立了一个据点,并打算在哪里筑城,万丹伟征听到这个消息,差点要仰天大叫:“难道天绝我蒙古。”

西伯利亚汗国就是被俄罗斯人灭亡的,所有蒙古人都记住了俄罗斯人的哥萨克,数年前,俄罗斯人只是在通古斯河附近,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安加拉河。

唐军可怕,但俄罗斯人也不弱,蒙古人曾经统治俄罗斯数百年之久,从推翻蒙古人统治时开始,对待蒙古人,俄罗斯人从来没有软弱过,大贵族被屠杀殆尽,小贵族和普通的平民则被赶出了城池,流入农村,成了俄罗斯贵族世代的农奴。

当然,这些和喀喇沁部没多大关系,俄罗斯人推翻的是金帐汗国,屠杀的也是金帐汗国的蒙古人后裔,但并不表示俄罗斯人就会对喀喇沁部另眼看待,俄罗斯将所有蒙古人的后裔都称作鞑靼人。

对待鞑靼人,俄罗斯的哥萨克向来是一视同人。

俄罗斯人也没有料到这个时候会有一支蒙古人会迁过来,他们在这里已经新建了不少房屋,如今都躲在温暧的房中取暧。

万丹伟征听到斥候回报俄罗斯人不超过二百时,松了一口气,喀喇沁部的老弱几乎都死光了,虽然只有八千人,却可以凑起至少四千战士,以四千对二百,总可以打赢,喀喇沁部顿时忙碌起来,开始为出征作准备。

第九卷 帝国 第二十八章 不死不休

    这股占据安加拉河与勒拿河之间草原的俄罗斯人正是来自于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是早期最眦连西伯利亚的俄罗斯大贵族,早在半个世纪前,当时的俄国沙皇就召集斯特罗甘诺夫家族首领,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抵挡西伯利亚汗国。

斯特罗甘诺夫家族遂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构筑工事堡垒,招募军队,添置武器,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1574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接到沙皇命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东侧…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国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

斯特罗甘诺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西伯利亚汗国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只是斯特罗甘诺家族的武力还不够强大,只得另求援军,1579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人与曾被沙皇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联系,鼓动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拓殖疆土效劳。

有了哥萨克的帮助,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对西伯利亚的入侵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们在西伯利亚伙同哥萨克抢占了最多的土地,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凭此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壮大,也使他们对西伯入亚的入侵力度越发加大。

其实俄罗斯人重心此时并不在东方。西面才是他们地目标,他们梦寐以求的就是打开西面的出海口,只是他们合并乌克兰之后。领土地扩张引起了各国的不满,波兰,土耳其向俄罗斯发动了战争。而北欧第一强国瑞典。对这个新崛起的俄罗斯也报着戒心。

波兰甚至打到了俄罗斯地首都莫斯科。还给俄罗斯重了一个傀儡沙皇,后来波兰人虽然被赶了出去,但直接导致了代俄罗斯尤里克王朝绝嗣,统治俄罗斯七百余年地王朝灭亡。

如今波兰人已赶出去二十多年,西边地乌克兰俄罗斯算勉强控制下来,却已无法再向前一步。只是对东方的入侵异常顺利,在崇祯时期就有俄罗斯人试图远征中国的东北。这些俄罗斯人人数很少,大多数是冒险家,罪犯。哥萨克,还有象斯特罗甘诺家族这样得到沙皇授权的大贵族。

短短数十年间,这些俄罗斯的冒险家,罪犯,哥萨克越过了乌拉尔山,为沙皇取得了叶尼塞河,勒拿河、楚科奇半岛的广大地区,将西伯利亚地一半划入了俄罗斯的版图,面积高达五百多万平方公里。

要知道俄罗斯立国时,国土面积只有二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就知道这些冒险家,罪犯,哥萨克对俄罗斯的贡献有多大,如果没有抵抗,俄罗斯的罪犯,哥萨克、冒险家将会沿历史地轨迹,在四十年后,将西伯利亚一千万平安公里的土地大部占领,并侵入中国的黑龙江流域,直到,脚年与满清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才标志着俄罗斯对东方的扩张暂时告一段落。

不过,和满清签订了条约,沙俄南下的扩张虽然暂时停止,却没有放弃东进的脚步,1695年雅库茨克督军派哥萨克到阿纳得尔堡。其中一部分人于次年到过堪察加半岛。1697年初,哥萨克五十人长阿特拉索夫集结一百二十人的队伍前去征服堪察加半岛,在这里与当地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之后建立了上堪察加等城堡,并派人守卫。到一七一一年,整个堪察加半岛被征服,并入俄国版图。俄国在占领了东北亚和堪察加半岛以后,又加紧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挺进。

沙俄东进主要是靠着西伯利亚的长川巨流,沿着纵横交错的大河小溪,从一条河流驶入另一条河。在两条相近的水、河流中间的地带,俄国人称之为连水陆路。冬季则可涉冰而行。连水陆路可以缩短许多路程。

崇祯初年,俄国人已经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并建立了叶尼塞克城,并以叶尼塞克城为据点,继续向东,向南进发,这部分俄罗斯人正是来自于叶尼塞克城。

安加拉河是捕鱼儿唯一的出水河,而流进捕鱼儿海的河流高达三百三十六条,如果蒙古人还占据有蒙古大草原的话,对于安加拉河的下游是不屑一顾的,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只在捕鱼儿海附近,有时也会到安加拉河下游放牧,但这种情况极少。

只是由于唐军将蒙古大草原牢牢占据,不得已,残存的蒙古人只能以捕鱼儿海为中心活动,为了避开唐军的扫荡,有时不得不到下游放牧。安加拉河也就成了蒙古人常活动的地区。

俄罗斯人虽然勇敢,也有蒙古人没有的火枪,但人数实在是太少,西伯利亚如此广袤的地区,进入的俄罗斯人连同普通百姓,不超过十万人,叶尼塞克虽然是最重要的城池,人数也比不上唐军最边远的汉蒙城,军力只有可怜的一千一百人。

喀喇沁、敖汉、奈曼蒙古三部合起来还能轻易聚起上万人以上的战士,对于俄罗斯人讲,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西伯利亚的土地还很多,其他地方的土族和蒙古人比起来,军力远远不如,当初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只率领了八百四十人的队伍,就前往征讨西伯利亚。并取得巨大成功。

哥萨克首领沿水路前进,经过楚索瓦亚河,翻越乌拉尔山,跨越谢列布良卡河、塔吉尔河、图拉河、托博尔河,最后侵入额尔齐斯河。并在半年后,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

为此叶尔马克得到沙皇的赦免,为表彰他们地行动还颁发了大量薪饷。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提供了武器也受到鼓励。得到两座城池的奖赏,因此俄罗斯上下都认为此时并非是和蒙古人硬碰的时候。

为躲避唐军地进攻,每年夏秋两季就会有大批蒙古人到安加拉河下游放牧。去年的情况却很特殊,唐军刚刚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并对军队进行了大整编。并没有向往年一样在夏秋两季派出大军进攻蒙古人。

使蒙古人可以安心在捕鱼儿海附近地草场上放牧。

俄罗斯人到了夏季还不见蒙古人来到。得到消息地叶尼塞克城总督阿达曼一沃尔认为机会已经来临,忙派出人对安加拉河进行探路,并在草原地中间选取了合适的定居点,开始建城,取名为乌斯季库特,沃尔相信。只有乌斯季库特城一旦建好,第二天的夏天就是蒙古人到来也是无可奈何。

只是要完成一个城池夏秋两季显然不够,沃尔派出的人员日夜赶工,还是没有在冬季之前完成乌斯季库特城的建造。只得撤走了工人,派人守卫,到了明年开春,天气稍暧,就可以重新开始,沃尔也并不对现在还没有完成的乌斯季库特城担心,只要多派出奴隶,还是可以赶在明年夏季蒙古人来临之前建好城池。

喀喇沁部现在也有麻烦,他们虽然有四千人,但是战马已不堪使用,如果勉强骑马作战,恐怕只能把自己地战马累死,一向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只能转职为步兵,对他们来说极不适应,如果被俄罗斯人首先发现,有了防备,即使攻下了俄罗斯人的据点,也会让喀喇沁部死伤惨重。

万丹伟征为稳重起见,除了必要的斥候,严禁所有地人和牲畜接近俄罗斯人十里以内范围,俄罗斯人从未想过蒙古人会在冬季来到这里,没有人愿意在大冷天跑出十里外查看,有时候经验并不那么可靠。

休整十余天后,喀喇沁部一切已准备妥当,开始靠着黑夜悄悄接近乌斯季库特城,这里虽然没有大雪纷飞,但天气照样寒冷,一入夜,气温往往下降到零下二十度以上,俄罗斯人连岗哨也没有加派,这个季节他们要防备的只是野兽,城池虽然没有完全建好,但外面都围上了栅栏,野兽并不能进入,既然如此,那还派什么岗哨。

只是这栅栏能防野兽却防不了人,大门被木巴尔派出的人员悄悄打开,竟管蒙古人已是尽量小心,但还是在黑夜中发出了难听的吱吱声,所有的蒙古人连心都要跳出来,只是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嘟嚷声,就又安静下来,俄罗斯只认为是风吹的声音。

数千名蒙古人悄无声讯的跨过了栅栏门,靠近了俄罗斯人居住的房屋,这里城墙虽然没有建完,但城中的木头房子倒是盖起了近百幢,到了此时,蒙古人已全无顾忌,点燃了火把,用脚大力的揣开木门,开始对措不及防的俄罗斯人砍杀起来。

惨叫声到处响起,刚从睡眠中惊醒来的俄罗斯人根本来不及反抗,蒙古人仿佛如神兵天降,许多俄罗斯到死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糊里糊涂的被砍掉了脑袋。

偶尔有俄罗斯人警醒,摸出了自己的火枪,只是来不及开枪,蒙古人的马刀已恶狠狠的砍了下来,自始自终,乌斯季库特的枪响不超过十声,一切就已结束,事后统计,城中的俄罗斯人不是蒙古人斥候观察到的不足二百人,而是足足有三百人,加上一些俄罗斯人掠来的苦力,女奴,整个城中有六百多人。

斥候的观察只是根据俄罗斯人出操时的人数计点,当然会有误差,他们的尸体被被蒙古人从家中拖了出来,抛到了野外,很快冻成了一具具冰雕,这本来是俄罗斯对西伯利亚人常做的事,杀其人,夺其屋,没想到在乌斯季库特城,这种命运却落到了自己头上。

有了俄罗斯人建好的城池加上木屋,喀喇沁部这个冬天好过了许多,所有人都挤进了木屋中,不再受寒冷所袭,这八千人都挺过了这个冬天。

城中还有足够上千人吃上数月的食物,喀喇沁部的牲畜也大部分活了下来,到了春季,小草发出嫩牙时,喀喇沁部的牛羊四散开来,在整个大草原发出欢快的叫声。

万丹伟征决定以此为据点,就此停留下来不再回去,整个安加拉河下游有上千里的草场,往年因有数个部落过来放牧,又没有房屋,才不得不迁移,如今喀喇沁部人口和牲畜大减,这里的草原养活喀喇沁部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俄罗斯人,所有蒙古人都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只要跨上马背,俄罗斯人决不是蒙古人的对手,以前俄罗斯不敢侵占这里,以后也会不敢。

哪知喀喇沁部此举却象捅了马蜂窝,乌斯季库特城的三百俄罗斯人可是当年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率领的队伍差不多近一半,就这么被蒙古人灭了,俄罗斯人如何肯干休,何况其中还有一人是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直系子孙,虽然不是重要人物,却也让斯特罗甘诺夫家族颜面尽失。

更重要的是一旦喀喇沁部在安加拉河立足,而俄罗斯人不加以反击的话,将使俄罗斯哥萨克的威严尽失,这些年来,哥萨克进入西伯利亚,不知消灭了多少部族,又将多少人打成农奴,西伯利亚的各族早已对俄罗斯人充满了浩天恨意。

若是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和哥萨克不击败蒙古喀喇沁部,有了喀喇沁部的榜样,许多人也会展开对俄罗斯人的反抗,到时俄罗斯人在西伯利亚就会惹上大麻烦,不但不能继续入侵,就是能否守住现在占领的地方也是一个问题,双方实在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叶尼塞克总督阿达曼一沃尔在第二年春季得知蒙古人来到乌斯季库特城周围的草场就知道情况不妙,不过他还以为乌斯季库特城的俄罗斯人正在坚守城池,连忙派出了五百名火枪手组成的援兵。

在阿达曼一沃尔看来,有这五百人加上仍然留在乌斯季库特城的三百人,足可以将蒙古人赶走,以前八百四十名哥萨克就能将西伯利亚灭国,用八百人对付这个蒙古部落是看得起他了。

双方都是骑兵,又是在草原上,哥萨克的火枪手沾了兵器的便宜,尽管人数远少于喀喇沁部,还是取得了开头的优势,一场大战下来,哥萨克丢下了三十余具尸体,而蒙古人伤亡一百多人。双方开始小心翼翼,准备下一场大战。

第九卷 帝国 第二十九章 发现

    阳春三月,一阵阵暧风吹向了汉蒙城,城外的雪水汇成娟娟细流,滋润着整个草原,得到雪水的补充,城外图拉河的河水开始暴涨,在城中就可以听到汹涌的河水传来的咆哮声。

若是在江南,此时正是春耕的忙碌季节,这里的农民却还是懒洋洋的待在城中,每天走邻串巷,喝酒聊天,现在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化冻,至少还要过上一月才能下地。

只是天气稍一变暧,从南方道路上过来的人却络驿不绝,这些人不是新组建的开拓团,就是闻讯而来的商人。

前番报纸上对开拓团的抵毁漫骂,虽然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但大家都知道一个事,那就是先来的人发了财,还没有分到一杯羹的商人自然是不肯放过这个机会,而那些已先来到的商人更是恨不得大雪天就出发,将从开拓团手中收购的货物贩卖到内地,拉更多的精美商品来到汉蒙城。

如今城中的开拓团已不是七八个了,而是增加到了十一个,据说路上还有许多开拓团正在组建赶了过来,除了早先的猛虎团、雄狮团,猎豹团、苍鹰团外,又多了响尾蛇团、暴熊团等等,开拓团的组成也不再是完全由退役的士兵组成,有几个直接是大商家出资组成的私人团体。

相对于完全有退役士兵组成的开拓团,这些大商家组成的开拓团有许多优势,首先他们抢劫到地财物完全可以自己组织到内地。相比在汉蒙城直接贩卖,无疑利润要增加许多,开拓团所需的物质。也可以由商家自己运送到汉蒙城,这一进一出之间,累积的财富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然由商家组成地开拓团也有不利的因素。他们不全是士兵组成。配合间自然不会那么默契。而且除了退役士兵,其他人的武器需要自备,这也是一笔很大地开销,不过,看中其间利润地商家都毫不在乎。

能组建一个开拓团地商家无疑是财大气粗,江南的赵家。府谷的田家、金县的陆家,哪一个家财也不下数百万两之巨,又岂会在乎区区武器的开销,相反。能明正言顺的拥有购买军中才能用地火器,未尝也不是这些商家组建开拓团的目的。

对于由商家组成的开拓团,朝庭地有识之士不免忧心仲仲,一个五百名全火器组成的队伍威力有多大,所有人都一清二楚,而且以一些大商人的财力,完全可以多组团来避开五百人的限制,一旦他们回到了地方上,官府的势力也要被他们比下去,如果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开拓团直接归兵部负责,得知此事的兵部尚书马维兴赶忙将此事禀报皇帝,李鸿基也是头痛,这样的私家军队绝不可以出现在内地,可是要制止这些商家组成的开拓团,无疑会大大打压国内刚刚兴起来的冒险精神。

就算不准商家组成开拓团,但如果反过来,开拓团形成大商家又该如何制止,李鸿基对后世西方列强殖民的方法自然有映象,他们多是以商队的名义进行,最有名的莫过于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后世的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与对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残酷掠夺分不开。而东印度公司建立与发展对于英国更是功不可没。

英国政府授予了东印度公司各种权力,如垄断贸易权、训练军队权、宣战媾和权、设立法庭审判本国或殖民地居民权等。东印度公司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替英国管辖着印度,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李鸿基自然不想大唐境内也会出现这样的商家,但相比靠国家的力量去征服太多新的土地,用开拓团的方式无疑是个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用国家的力量去征服,可能会出现诸多的后遗症,一旦吞下的土地过多,朝庭消化不良,帝国占领的土地越多,最终越可能使帝国陷入泥潭,最后不是新占之地被重新丢弃,就是整个王朝被都拖入覆灭。

而用开拓团则没有这个问题,开拓团不会存在消化不良,因为他们最终看中的只是利润,只要有利润,他们才能开拓土地,而朝庭对此完全没有投入,十年之后却可以坐拥其成,一旦新占之地不稳,受损的也只是开拓团,不会连累到朝庭。

李鸿基考虑了数天之久,才终于拿定了主意,将商人组建的开拓团一并纳入兵部管理,并派员监督,开拓团如果要进入内地,人数不得超过一半,火器不可带进长城以南,否则视同造反。朝庭将出兵剿灭。

得到授权的商人顿时吃了一个定心丸,对于后面的警告完全视而不见,他们现在只看到将要得到的滚滚财富,对于朝庭也不敢有异样心思,不会想到以后真会有人因为实力的膨胀,不将朝庭的禁令放在心中,而导致抄家灭族。

雪刚一化开,汉蒙城的各个开拓团已收拾行装,向北出发,踏上了新的掠夺之旅,他们不会等到天气完全暧和再行动,这么多的开拓团到来,大家都知道手快有,手慢无的道理,那些后来的各团,更是生怕好处都被先到的人抢占,甚至等不到雪开始化便离城。

十数天后,汉蒙城各个开拓团都走得一个不剩,整个城中顿时显得无比安静,习惯了开拓团在时热闹局面的居民甚至有点感到不适应,不过,开拓团虽然走了,更多的商队却留了下来,他们需要耐心等待开拓团的归来。

众人的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