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十万军队,此事只得不了了之。

南洋各国虽然是近在咫尺,而且汉化已深。只是人口众多。建国又久。中原强大时也算老实,皇帝并无野心吞并,当然,凭现在大唐强大地实力,如果想吞拼一国或者几国,或许可以办得到。但后果却不一定能够承受。

大明最强大时只统治了安南二十年,二十年后还是不得不从安南撤军,即如此,那还不如让各国继续当属国。为大唐提供各种原材料和以后的商品倾销地。

比起南洋各国来,如果有精力的话,放在现在还没有开发多少地美洲、澳洲等地,收获远比吞并南洋各国实惠得多,阻力也小。

但皇帝对这些地方地土地没有野心,并不等于可以容忍别人对他们打主意,何况对方是自己地属国,如果被人欺负,多少会让自己没有面子,但要自己派兵无疑是出力不讨好,让对方花

冬去春来,转眼到了新唐四年三月,正是春意隆隆之时,在大同,朔州的长城关口,一队队的民众举家向北迁移,今年山西,陕西老天不长眼,又是大旱,许多州府整整三个月,连一滴雨也没有下,眼看今年的春耕肯定担搁了。

幸好去年的收成还可以,眼下还可以混个温饱,只是再过数月没有收成又该如何是好。许多人死守着家里几亩旱地不放,现在朝庭可不比以前,不会让百姓饿死,到时等着吃救济粮就是。

更多的人却不甘心如此,听说以前移到草原上地老乡都发达了,家家数十亩地,顿顿吃米饭,白面馒头,餐餐还有肉吃。

凭什么别人过得如此好,我们就要守在家里等救济粮,这点旱地不要了,趁着年轻,不如到大草原趟荡一番,实在不成再返回来,反正来回的吃食都由官府包了,只是多磨一下双腿而已。

还有一部份人则是抱着黄金梦去的,去年传来响尾蛇团发现黄金河的消息已得到了证实,田家和响尾蛇团将发现地黄金各自捐了一半给朝庭,为了奖励他们的贡献,朝庭给田家封了一个子爵的爵位,而响尾蛇团的两个正副团长也被封为男爵,这条黄金河由响尾蛇团开采十年的政策不变。

其他开拓团对响尾蛇团是又羡又妒,有着数不清的黄金,又被朝庭封为男爵,人生至此,又复何求,就是何报以前在军中的同僚在对他的通信中也充满了羡慕之意,这股黄金热不但刺激其他开拓团一直向北,再向北。也引得更多的人加入到淘金的大潮中。

因此一开春,前往草原上的民众骆驿不绝,陕西、山西等地边界的地方官府都忙得团团转,皇帝下令务必要使自愿前往北方开垦的民众不饿饭,不挨冻,沿途各个城池都要作出接收移民的准备。

为了确保这么多民众迁移的安全,皇帝对漠北军团长下令,出动一个军的部队对迁移的民众提供帮助,协助地方官府安置好移民。

如今整个草原上还是地广人稀,漠南,漠中,漠北纵模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上,总人口不超过二百万,平均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到0。5个人。

通过这些年朝庭一直不停移民的努力,草原上生活的汉人已占了六成,但迁过去的汉人只能依城而居,沿途迁移的民众行进在草原上,依然是数十里荒无人烟。有了军队的护卫,才让他们安心下来。

草原上忙忙碌碌,其他地方也是一片繁忙,福建省最繁华的港口城市泉州,这里最大的造船厂内正在举行一艘新舰下水仪式。

今天的这艘船对于东海舰队有划时代的意议,这艘船的排水量达到了一千二百吨,装有重炮七十二门,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东海舰队称得上战列舰的有十五艘,其中有五艘排水量也达到了一千吨,最重要的是今天下水的是唐军第一艘不用帆而用蒸汽机推动的铁甲船。

现在唐军纯木板的战舰已经没有了,东海舰队成立以来。花了近二年地时间,将以前的战舰都改造了一遍,大部分加上了钢板。真正成了一支钢铁舰队,也这是为什么现在才只有一艘新舰下水的原因。

一艘巨大地舰只已停好在舰泊上,这只巨大的战舰外面全部由金属包裹着。甲板上闪着明亮的金属光泽。船体涂上地是尉蓝色地油彩。上面几个闪亮地大字“郑和号。”

这几个大字显示出唐军海军的决心,二百多年前郑和率领的那只庞大舰队的身影还停留在许多人心中,停留在这支舰队经过的异国他乡,唐军如今要做的就是重新恢复郑和时海军地荣光。

郑和号重量虽然和赦摇旗的旗舰差不多,事实上船身却要小一些,排水量只有一千二百吨。他自身的重量却有近八百吨,采用的是双层甲板,所有地火炮都装在下甲板,并在船体两侧开出炮门。此时炮门都用带绞链的炮门盖关闭,看不到郑和号的炮口。

大船的四周系满了缆绳,将近千吨重的大船牢牢的固定在船台上,上层甲板上站了两排整齐的水兵,仿佛塑像一般一动不动。由于没有帆,不用大量的人力来升帆,收帆,随着调整帆的角度来靠风力行驶,战舰上的人员除了十几个操作手,全都是战斗人员。

东海舰队总督赦摇旗亲自指挥此次下水仪式,唐军东海舰队的高官都已站在观礼台上,赦摇旗一直掏出手中的怀表,听着表针滴滴走动的声音,见指针快到预定位置,吸了一口气,喝道:“准备下水。”

船上的数十名水军全身紧绷,将手放在缆绳上,开始准备解开缆绳。

“预备,三、二、一,放!”

“砰、砰、砰”甲板上的水兵开始鸣枪,水军赶紧将自己负责的缆绳解开,船台上面的滑轮开始飞快的打着转,失去了缆绳的束缚,大船开始缓慢的划入水中,水流向两边涌去,船员只觉得一阵摇晃,巨大的船体已经入水。

“嘟。”的一声汽笛大响,船上两支高大的烟仓开始冒出一阵阵黑烟,接着是吭哧,吭哧的蒸汽机启动的声音,随着机器启动,船体就象轻盈的鱼儿一样动了起来,接着速度越来越快。

“成功了。”站在观礼台上的数千名水师官兵都热烈的鼓起掌来。

李劬站在郑和号的驾驶室内,扭头向身后渐行渐远的观礼台看去,心中涌起一股兴奋之情,从今天开始起,大唐第一艘蒸汽舰就是他的坐驾。

东海舰队在他之上虽然有正副总督赦摇旗和郑彩两人,李劬只能排第三,可是赦摇旗和郑彩两人都啥不得离开至少了随了他们数年的战舰,又对这艘新式战般充满了怀疑,这艘最新的战舰就只能成为李劬的坐驾了。

看着观礼台抛到了后面,渐行渐远,李劬对自己的副手命令道:“开始测量船速。”

“是。”得到命令的数名船员将轮翼拖到了后面,从船尾抛下,航程指示器上的指针开始跳动,直到指向二十时才静止。

“大人,船速已达到二十公里每小时(一海里相当于1。85公里,二十公里相当于十一节)。”李劬的副手大叫起来。

“再加快速度。”

“是。”听到命令的船员开始加大运送煤块的速度,一块块黑色的煤炭被铲进了通红的祸炉下面,里面的火焰发出桔红的黄色。

用来测量船速的是拖曳式计程仪,船员将轮翼抛到船尾时,轮翼拖在水中受水的阻力作用而转动,其转动的快慢与船速成比例。这种转动通过联结锤(用来消除轮翼的仰角,使其尽可能水平)、计程仪绳索、平衡轮传至航程指示器,由指示器直接指示出航程。这种测速的方法简单,准度也高,误差在百分之零点五至百分之一之间。

郑和号开始再次加速,大副死死的盯着仪表,喊道:“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五,大人,到了二十五了。”

“再加速,争取超过三十。”李劬的语气再也掩不住兴奋,新舰的速度比起以前全靠风力和人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不少,李劬不能想象,在海上还有谁能够对自己的战舰形成威胁。

“二十八了,大人。”

舰上的数百名官兵都欢呼起来,这艘战船设计的最高时速定为二十五公里每小时,没有帆,又没有浆,许多人对这艘船能否动弹都怀疑,没想到实际速度还超过了设计速度不少。

虽然没有到李劬要求的三十公里每小时,但他还是非常满意,这个速度已比其他战舰在顺风时最快的速度还要快上一点,足可以让这艘战舰在任何时候都保持速度优势。

“好,右满陀,咱们返航。”

正在高速行进的郑和号速度慢了下来,船身开始向右扭去,在巨大的水面上划了一个半圆形的波浪,船头已朝着来时的方向,“哒、哒、哒。”的声音再次欢快的响了起来,郑和号速度又开始了加快。

看着渐渐返回的郑和号,看台上的水师官兵再次欢呼起来,郑和号平稳的停在了船台上,高达十多米的甲板上伸出几副船梯,李劬最先从郑和号上跨了下来,走了赦摇旗身边:“报告都督,郑和号试航完毕,各项性能十分优异,最高时速达二十八公里。”

赦摇旗和郑彩两人都听得眼睛放光,赦摇旗大笑:“好,早知道这艘战舰如此优秀,应该作为旗舰才对。”

李劬笑道:“大人何必心急,三个月后就有一艘新舰下水,大人再把他作为旗舰也不迟。”

郑彩连忙道:“第二艘舰已说好归我,大人可不能出汝反汝。”

赦摇旗摸了摸脑袋,故作疑惑的道:“我有说过吗,怎么不记得。”

郑彩大急:“当然说过,此事李将军可以作证。”

李劬忍着笑:“大人,你确实说过。”

赦摇旗只好故作大方:“那好,至多本督再等半年。”

三人说说笑笑一阵,李劬突然道:“大人,我有一个想法,郑和号该进行一次实战检验。”

东海舰队的任务是负责维护福建、浙江以上省份的海疆,并保证对朝鲜、日本的商船安全,打击海盗。如今各处的海盗基本上已经肃清,小股的海盗则很难寻找,如果要进行实战检验,那就唯有拿盘据在台湾、澎湖的荷兰人或西班牙人作对手。

第九卷 帝国 第四十五章 猎物

    郝摇旗摇头道:“不可,没有皇上的命令谁敢擅自开战。”

李劬笑道:“大人放心,未将当然不会擅自开战,不过,那些西洋鬼子太过嚣张,只是小小的教训一下他们而已。”

郝摇旗怀疑的道:“不开战,又如何进行实战检验?”

李劬脸上现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我听说在西方有一些国家专门让水师假扮海盗,掠夺他国的商船,这样既然得到大笔的财富,又能使水师得到实战的训练,还让对方找不到发泄的对象。”

饶是郝摇旗胆大包天,也被李劬的提议吓了一跳:“我们是大唐的东海舰队,总不能学那些蛮夷一样行事吧。”

“为什么不能,皇上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台湾本来就是我们的领土,这上面的蛮夷我们早晚要把他们赶走,既然如此,提前试一试他们的战力又有何不可,郑和号是第一艘不用帆的船,之前谁也没有见过,让他来假装一下海盗船再好不过。”

郝摇旗被李劬说得心动起来,他本来就是绿林出身,胆大包天:“好,我准了。”

李劬大喜:“是,多谢总督大人。”

君士坦丁·诺贝尔是荷兰东印度分司好望角号的船长,好望角号是一艘武装商船,船上有二十四门大炮,士兵和水手共一百五十人,他承担着将台湾所产地鹿皮、沙糖、藤以及从中国大陆过来的生丝、瓷器、丝织等物输往日本。然后将所获得的金银运往台湾地任务。

与好望角号同行的还有佛罗伦斯、巴布利亚两艘商船,与好望角号不同,佛罗伦斯、巴布利亚号上只有四门少得可怜的大炮。船员人数也减少了每艘船上只有五十多人,好望角号其实还担任了为佛罗伦斯、巴布利亚号护航地任务。

如今这三艘船只正满载着金银在往台湾返回地途中,至多还有一天时间就可以到台湾。船上地人都在考虑回到热兰遮城后。要怎样享受一番。才能弥补这些天来海上航行的无聊。

经过这么多天的航行许多船员已百无聊耐起来,开始纷纷吹噱自己在日本玩了多少女人,对于这些远离家乡上万里的船员来讲,日本无疑是个好地方,每次去那里都有大把大把的利润,更可以放松休闲。泡着温泉,享受着数名日本美女的服侍,最后带着大笔金银离开。

唯一令荷兰人不开心地是日本这个市场不是他们独占,那里来来往往的大唐商人比荷兰人更多。让荷兰人带过来的生丝、瓷器、丝织等物的利润只有一倍,幸好还有从荷兰运来地金属、药材,从巴达维亚运来的香料、胡椒、琥珀,他们的利润足有五倍还高。

“那些该死的唐人,难道他们就不知道统一提高一下价格,这样至少可以多赚几倍吗?”君士坦丁正和他的大副愤愤不平的谈论这次到日本的经过。

“长官,那些唐人卖给我们时利润可能已经赚了一倍,自然不用再提高价格。”这次好望角号到达日本时,正好也遇上了大唐过来的商船,君士坦丁·诺贝尔派人向大唐过来的几名商人试探,表示双方可以合作,联手提高日本生丝的价格,却被几名商人轻蔑的拒绝,让君士坦丁大为恼怒。

君士坦丁是个狂热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死在他手上的爪哇,台湾等地的本地土著居民已超过一百人,在他看来,所有的黄种人都是猪猡,野蛮人,应当全部归于荷兰人的统治下,他狂热的支持前任台湾总督普特曼斯发动的两次对明战争,妄想将这个传说中的黄金之国也置于荷兰人的统治下,而不是要用黄金白银来求着大明出售那些令西方疯狂的丝绸,瓷器。

可惜两次进攻,荷兰人战无不胜的海军却没有了取得根本的成功,还由澎湖赶了出来,前任总督普特曼斯也遗憾的死在任上,由现任总督德包尔接替。

也许是受到普特曼斯的影响,现任总督德包尔对征服这个黄金之国再也没有想法,而是老老实实的接对方的规矩做生意,即使是打听了这个国家的朝庭刚刚被推翻也没有轻举妄动。

这让一心想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取得更大利益的一些人不满,只是大唐开放了沿海城市对西洋人贸易限制后,荷兰人得到这个国家的真正实力才大吃一惊,他们以前想征服的帝国面积比整个欧洲还要大,军队比欧洲一些小国的人口还要多,使用的武器比整个欧洲都先进,甚至数百年前组成的一支舰队比现在的荷兰海军都要强大。

这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对他了解的越多,所有的西洋国家都越害怕,感谢上帝,这个古老大国的海军二百多年来一直在倒退,若是现在的海军能有他们陆军的二分之一强大,恐怕整个南洋的海域都会成为他的澡盆。

众人吃惊之余,哪怕是最狂热的白人至上者也不敢再提征服这个国家之事,君士坦丁虽然在日本受到了大唐商人的轻视,也只能忍了这一口气。

感谢上帝,这个帝国的舰队现在还弱小,让伟大的荷兰战舰能继续纵横在这片水域,为荷兰带去数不清的财富,希望能让他们的海军继续弱小下去。

正当君士坦丁浮想连翩时,一个水手打断了他的思绪。

“长官,前面有情况。”

君士坦丁连忙举起自己的单筒望远镜向前看去,只见远方冒出了两股浓烟,他放下望远镜,幸灾乐祸的道:“看来那些黄皮肤的猴子有麻烦了。”

日本锁国后,能行驶在这条航线上地商船。除了荷兰,就仅剩下现在的大唐帝国了,荷兰的商船什么时候出发。君士坦丁一消二楚,既然排除了本国地商船,那就肯定是那个庞大帝国的商船了。

虽然君士坦丁明白荷兰就是倾尽全力也无法征服大唐帝国。但他对黄种人还是丝毫没有好感。在不得罪他们的情况下。偷偷骂上几句也是常事。

那名水手明白,自己地长官是把前面地两股黑烟看成是商船起火了,对于竞争对手地损失自然不会同情。

大副却并没有放下望远镜,他心中隐隐有点不安的感觉:“长官,好象有点不对,那两股浓烟正在快速向我们接近。”

君士坦丁拍了拍自己大副的肩膀一下:“中尉。没有什么不对,船只起了火照样能航行。”

大副放下了望远镜,或许是自己太敏感了,一艘着火的船当然也能移动。又有什么可怕的:“长官,我们要迎上去吗?”

“为什么不?我们刚好可以欣赏一下免费的焰火。”

听到君士坦丁地话,船上的所有士兵都欢呼起来,海上漫长的航行实在是太无聊了,能在快回到目的地时观看一场焰火演出,无疑是一件愉快地事,至于表演焰火的人是不是糟糕,那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事。

大副迟疑的道:“长官,我们是否回避一下,这样可能给我们惹上麻烦。”

这条船的起火原因不清楚,万一遇上了海盗,如果是他们经过时有其他大唐帝国的商船看过,怀疑到他们头上可是得不偿失之事。

君士坦丁大笑:“在海上,我们荷兰人的舰队才是最优秀的,还怕惹上什么麻烦,全速前进!”

“好吧,如你所愿,长官。”听到命令的水手开始拉扯桅杆上的缆绳,将所有的帆都张开,在强劲的海风助力下,好望角号开始了加速。看到好望角号打出的旗语,另两艘商船也调整了所有的风帆,开始全速前进。

双方的距离拉近,眼看只有数海里了,浓烟越来越清晰,奇怪的是却没有火焰的迹象,大副连忙再举起了望远镜,远处的郑和号映入了大副的眼镜,他的双眼越睁越大,脸上一幅惊奇的表情。

他将望远镜放了下来,擦试了几下,一定是眼花了,前面的那艘船怎么没有帆,而是装上了两根巨大的烟柱,还以惊人的速度正在行驶,他甚至看到了艘上的人影也在用望远镜打量着自己。

他重新将望远镜举起,刚才的情况丝毫没有改变:“上帝,我看到了什么,一艘没有帆还能行驶的船。”

听到大副的惊呼,君士坦丁也举起了自己的望远镜,他的惊异并不比自己的在副手要少:“见鬼,这是唐人的新式战舰么。”

“天哪,是海盗,他们升起了海盗旗。”大副的惊叫声顿时引起了船上的一阵骚动,虽然经过唐军的打击,这片海域的海盗减少了许多,但并不是没有,相反,能够在大唐和荷兰人联合打击下还幸存下来的海盗无比疯狂,如果碰到,商船一旦失败,就是船毁人亡。

君士坦丁疑惑的问道:“这里的海盗什么时候学我们欧洲也做起了骷髅旗,他们不是通常用那些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